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部分民用建筑中3?10kV電力設備和
線路的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JGJ/T16-92
主編單位: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施行日期:1993年8月1日
關于發布行業標準《民用建設電氣設計規范》的通知
建標[1993]139號
根據建設部(87)城科字第276號文的要求,由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
究院主編的《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業經審查,現批準為推薦性行業標準,
編號JGJ/T16-92,自1993年8月1日起施行0原部標《建筑電氣設計技術規
程》(JGJ16-83)同時廢止。
本標準由建設部建筑設計標準技術歸口單位中國建筑技術發展研究
中心(建筑標準設計研究所)負責歸口管理,主編單位負責具體解釋等工作,建
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出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1993年2月26日
1總則
1.0.1為在民用建筑電氣設計中更好地貫徹執行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做到安全
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維護管理方便,并注意美觀,制定本規范。
1.0.2本規范適用于城鎮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單體及群體民用建筑的電氣設計。
1.0.3民用建筑電氣設計采用的技術標準和裝備水平,應與工程在國民經濟和公
共生活中的地位、規模、功能要求及建筑環境設計相適應。認真考慮設備、材料的供應可能,
以及施工安裝和維護管理水平。
1.0.4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應積極采取各項節能措施,努力降低電能消耗;注意節
約有色金屬,合理選用銅、鋁材質的導體。
1.0.5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應根據地區條件、工程特點、規模和發展規劃、正確處
理近期和遠期發展的關系,做到以近期為主,考慮發展的可能性。
1.0.6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應積極采取經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理論、努
力創造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1.0.7設計中應選用技術先進、經濟、適用的定型產品及經過鑒定、檢測的優良
產品。
1.0.8民用建筑電氣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
范的規定。
2術語、符號、代號
2.1術語
2.1.1照明
(1)光環境一一光(照度水平、照度分布、照明形式、光色等)和顏色(色調、飲和
度、室內色彩分布、顯色性能等)與房間形狀結合,在房間內所形成的生理和心理的環境。
(2)工作面一一指在其上面進行工作的平面。當沒有特別指定工作位置時,一般把
室內照明的工作面假設為距離地面0.75m高的水平面。
(3)照度一一在一個面上的光通密度。它是射入單位面積的光通量。
(4)維護照度一一在必須更換光源或在預期清洗燈具和清掃房間周期終止前,或者
同時進行上述維護工作的時刻所應保持的平均照度。通常維護照度不應低于使用照度的80機
(5)使用照度一一在一個維護周期內照度變化曲線的中間值。
(6)初期照度一一在新裝照明設備初始時的照度。
(7)標量照度一一位于某一點的微小平面上的平均照度。標量照度乂稱平均球面照
度。
(8)平均柱面照度一一位于某一點的微小圓柱曲面上的平均照度,圓柱的軸線與水
平面垂直。
(9)等效球照度一一在球照明條件下,作業的可見度與在給定照明條件下該作業的
可見度相等時球照明條件下的照度水平。
(10)照度均勻度一一表示給定平面上照度分布的量。照度均勻度可用最小照度與
平均照度之比或最小照度與平均照度之比表示。
(11)減光補償系數一一照明裝置經過一定期間使用后,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和同
一條件的初期值之比稱為維護系數。維護系數的倒數稱為減光補償系數。
(12)色調一一非彩色即黑、白、灰以外呈現的彩色名稱。如紅、黃、藍、綠等視
覺的顏色特性。
(13)色溫一一光源發射的光的顏色與黑體在某一溫度下輻射的光色相同時,黑本
的溫度稱為該光源的色溫。
(14)相關色溫一一黑體輻射的色度與所研究的光源色度最接近時,黑體的溫度定
義為該光源的相關色溫。
(15)背景一一與物體相鄰近并被觀察的表面。
(16)視野一一當頭和眼睛不動時,人眼能觀察到的空間范圍。
(17)可見度一一人眼能夠感知的物體清晰可見的程度。又稱視度。
(18)視覺作業一一在給定的活動中,必須觀察的呈現在背景前的細節或目標。
(19)視覺環境一一視野中除視覺作業以外的所有部分。
(20)視覺功效一一用速度和精度來表示人的視覺器官完成給定視覺作業的定量評
價。
(21)一般顯色指數一一系指在該光源照明下的物體顏色與色溫類似的一個參比光
源照明下,這些物體顏色的相符程度的量度。
(22)亮度一一表面上一點在某一方向的亮度,是圍繞該點的微單位表面在給定方
向所發射或反射的發光強度除以該單元投影到同一方向的面積。
(23)亮度對比一一物體及其背景亮度的差與背景亮度之比。
(24)眩光一一由于亮度分布不適當或由于亮度的變化輻度太大,或由于空間和時
間上存在極端的亮度對比,以致引起不舒適(不舒適眩光)或降低觀察物體的能力(失能眩光)
或同時產生這兩種現象的視覺條件。
(25)直接眩光一一在視野內由于高亮度所產生的眩光。
(26)反射眩光一一在視野內由于光澤表面的反射所產生的眩光。
(27)光幕反射一一在視覺作業上鏡面反射與漫反射重疊造成對比減弱甚至全部細
節模糊不清難以辨認所出現的現象。
(28)一般照明一一為照亮整個工作面而設置的照明,是由若干燈具對稱的排列在
整個頂棚上所組成。
(29)分區一般照明一一把燈具集中或分組集中設置在工作區上方所組成的布燈形
式。
(30)局部照明一一為增加特定的有限的部位的照度而設置的照明。
(31)混合照明一一由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所組成的照明形式。
(32)正常照明一一在正常情況下使用的室內外照明。
(33)應急照明一一在正常照明因故熄滅的情況下,供暫時繼續工作、保障安全或
人員疏散用的照明。
(34)安全照明一一當正常照明因故熄滅時,為確保處于潛在危險的人或物的安全
而設的照明。
(35)值班照明一一在非工作時間內所使用的照明。
(36)警衛照明一一專用于警戒區的照明。
(37)景觀照明一一為觀賞建筑物的外觀和庭園、溶洞小景而設置的照明。
(38)重點照明一一為突出特定目標或引起對視野中某一部分的注意力而設置的定
向照明。
2.1.2防雷、接地及安全
(1)接閃器一一避雷針、避雷帶、避雷網等直接接受雷擊部分,以及用作接閃器的
金屬屋面和金屬構件等。
(2)引下線一一連接接閃器與接地裝置的金屬導體。
(3)接地裝置一一接地體和接地線的總稱。
(4)接地體一一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礎中作散流用的導體。
(5)接地線一一從引下線斷接卡或換線處至接地體的連接導體。
(6)防雷裝置一一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的總合。
(7)直擊雷一一雷電直接擊在建筑物上,產生電效應、熱效應和機械力者。
(8)雷電波侵入一一由于雷電對架空線路或金屬管道的作用,雷電波可能沿著這些
管線侵入室內,危及人身安全或損壞設備。
(9)過電壓保護一一用來限制存在于某兩物體之間的沖擊電壓的一種設備,如放電
間隙、避雷器、壓敏電阻或半導體器具等。
(10)少雷區一一仁平均雷暴日數不超過15的地區。
(11)多雷區一一色平均雷暴日數超過40的地區。
(12)雷電活動特殊強烈地區一一年平均雷暴日數超過90的地區,以及雷害特別嚴
重的地區。
(13)集中接地裝置一一為加強對雷電流的流散作用,降低對地電壓而敷設的附加
接地裝置。
(14)弱電線路一一指電報、電話、有線廣播、線路閉塞裝置與保護信號等線路。
(15)直配電機一一不經過變壓器而與架空線連接的電機。
(16)中性線(符號N)——與系統中性點相連接并能起傳輸電能作用的導體。
(17)接觸電壓一一絕緣損壞后能同時觸及的部分之間出現的電壓。
(18)預期接觸電區一一在電氣裝置中發生阻抗可忽略的故障時,可能出現的最高
接觸電壓。
(19)通稱接觸電壓極限一一在規定的外界影響下,允許無限期保持的接觸電壓的
最大值。
(20)帶電部分一一在正常使用時帶電的導體或可導電部分,它包括中性線,但不
包括PEN線。
注;本術語不一定意味著有電擊危險。
(21)外露可導電部分一一指在正常情況時不帶電,但在故障情況下可能帶電的電
氣設備外露可導電體。
(22)裝置外導電部分一一不屬于電氣裝置一部分的可導電部分,它可能引入電位,
一般是地電位(在故障情況下,某局部的地電位可以不為零)。
(23)保護線(符號PE)一—某些電擊保護措施所要求的用來將以下任何部分作電氣
連接的導體:
----外露可導電部分;
——裝置外導電部分;
——接地極;
----電源接地點或人工中性點:
(24)PEN線一一起中性線和保護線兩種作用的接地的導體。
(25)接地線一一從總接地端子或總接地母線接至接地極的一段保護線。
(26)總接地端子、總接地母線一一將保護線接至接地設施的端子或母線。保護線
包括等電位聯結線。
(27)等電位聯結一一使各個外露可導電部分及裝置外導電部分的電位作實質相等
的電氣連接。
(28)等電位聯結線一一用作等電位聯結的保護線。
(29)總等電位聯結一一在建筑物電源線路進線處,將PE干線、接地干線、總水管、
采暖和空調立管以及建筑物物金屬構件等相互作電氣連接。
(30)輔助等電位聯結一一在某一局部范圍內的等電位聯結。
(31)直接接觸保護一一是防止人與帶電導體直接接觸時發生觸電危險的保護,這
時人接觸的電壓是電源系統電壓。
(32)間接接觸保護一一是在電氣設備絕緣遭到破壞使外露可導電部分帶電的情況
下,用來防止人觸及這些部位發生觸電危險的保護。
2.1.3共用天線電視系統
(1)本地前端一一直接與系統干線或與作干線用的短距離傳輸線路相連的前端。
(2)中心前端一一輔助性前端,通常設置在它服務區域的中心,其輸入來自本地前
端及其他可能的信號源。
(3)遠地前端一一由這個前端,經過長距離電纜或微波線路把信號傳遞到本地前端。
(4)超干線一一僅指連接在前端之間的饋線。
(5)干線一一在前端和分配點之間或各分配點之間傳輸信號用的饋線。
(6)橋接放大器一一為提供分配點而接在干線中的放大器。
(7)延長放大器一一用作補償分支線中衰減的放大器。
(8)導頻一一由系統本身發送的反映傳輸電平變化情況的引導信號。
(9)增補頻道一一在廣播電視波段劃分的空段內,專門為電纜分配系統設置的特殊
頻道。
(10)載噪比一一在系統的給定點,圖像或聲音載波電平與在該點的噪波電平間的
分貝差。
(11)交擾調制比一一在系統指定點,指定載波上有用調制信號峰一峰值對轉移調
制成分峰一峰值的分貝差。
(12)載波互調比一一在系統指定點,載波電平對規定的互調產物電平或對互調產
物組合電平的分貝差。
(13)系統輸出M——連接用戶線和接收機引入的裝置。
(14)雙向傳輸一一電纜分配系統的單根饋線上,載有兩個方向的傳輸信號。
(15)雙向電纜分配系統一一在系統的一根或多根饋線中,使用了雙向傳輸的系統。
(16)正向通道一一即主通道,電纜分配系統中傳輸的主要業務通道,通常是從前
端或中心向外(下行)傳輸至用戶輸出口。
(17)反向通道一一即輔助通道,電纜分配系統中,除去主業務以外的傳輸信號、
通常是向內(上行)傳輸至中心或前端。
2.1.4公用建筑計算機經營管理
(1)比特(bit)——度量信息的單位。二進制的一位包含的信息量稱為一比特。
(2)波特(baud)——在異步傳輸中,波特是調制率的單位,它是單位間隔的倒數,
若單位間隔的寬度是20nls時,則調制率是50波特,也是傳輸速度的單位,它等于每秒內離
散狀態或信號事件的個數。
(3)字節(byte)一—作為一個單位來處理的一串二進制數位,通常取8個bit為一
個字節。
(4)字長(wordlength)——一個字中的數位或字符的數量。
(5)字(word)——在計算機和信息處理系統中,在存貯、傳送或操作時,作為一個
單元的一組字符。
(6)計算機系統(computingsystem)——以實現數據運算為目的的全部設備,包括
中央處理機(CPU)、存貯器、輸入輸出通道、控制器、外存貯器、外部設備及軟件等。
(7)計算機配置(computerconfiguration)---為了實現計算機的某種運行而連
在一起的一組設備。
(8)硬件(hardware)——計算機系統中的實際裝置的總稱。它可以是電子的、電的、
磁性的、機械的、光的元件或裝置或由它們組成的計算機部件或計算機。
(9)中央處理單元(CPU)—-計算機的一部分。它包含指令的解釋和執行的線路,
以及為執行指令所必需的運算、邏輯和控制線路。
(10)通道(channel)一—將輸入及輸出控制器連接到中央處理單元和主存貯器的
硬設備。
(11)外部設備(externaldevice)---通常指外存貯器(例如磁帶、磁盤)和輸入/
輸出設備(例如鍵盤輸入機、卡片輸入機、打印機等)。
(12)終端(terminal)——能通過通信通道發送和接收信息的一種設備。它以聯機
方式工作,通常由一個鍵盤和某種形式的顯示裝置等所組成。
(13)磁盤(disk)一—具有磁表面的圓叔形磁記錄媒體。磁盤分為硬磁盤和軟磁盤
兩類。
(14)磁帶(magnetictape)---具有磁表面的柔軟帶狀記錄媒體。
(15)打印打(printer)——把字符的編碼轉換為字符的形狀并印成硬拷貝的設備,
例如串行打印機及高速打印機等。
(16)調制解調器(MODEM)一—對通信設備所傳輸的信號進行調制或解調的設備。
(17)系統軟件(systemsoftware)---在計算機系統中,所有供用戶使用的軟件,
包括操作系統、匯編程序、編譯程序以及各種服務性程序。
(18)應用軟件(applicationsoftware)---為解決特定問題而編寫的程序。
(19)信息(message)——用來傳送一定信息量的符號、序列(例如字母、數字)或連
續時間的函數(例如圖像)。
(20)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一—在相當長的運行時間內、機器工作時間除以運
行期間內的故障次數。
(21)MIPS一一標征計算機運算速度的單位。每秒鐘執行百萬條機器指令數。
(22)接口(interface)——兩個不同系統的交接部分。例如:兩種硬設備的接口裝
置,兩個程序塊的接口程序,兩個或多個程序共同訪問的存貯區等。
(23)節點(結點node)——在網絡中,一個或多個功能單元與傳輸線路互連的一個
點。
(24)節點計算機(nodecomputer)---在網絡節點上配置的計算機。
(25)網絡操作系統(networkoperationsystem)---包括通信協議的通信系統。
它允許各臺計算機在自主的前提下,通過計算機互連,以提供一種統一、經濟而
有效地使用各臺計算機的方法。例如:統一全網的存取方法;全網范圍內的文件、資源管理;
可靠性、保密性等。
2.2符號
2.2.1供配電
C一一熱穩定系數;
C——風載體型系數;
F——電桿桿身側面的投影面積或導線直徑與水平檔距的乘積(痛);
I——電流(A);
L一一短時負荷工作制施加于線芯的恒定電流1A);
L一一保證保護電器可靠動作的電流(A);
L——短時工作制負荷電流(A);
L一一熔斷器的熔體額定電流或低壓斷路器長延時脫扣器的整定電流(A);
Ip一一斷續負荷運行時的電流(A);
L——被保護導體的允許持續載流量(A);
——低壓斷路器瞬時或短延時過電流脫扣器整定電流(A);
K——絕緣子機械強度的安全系數;
K一一校正系數;
K一一計算系數;
Ke一一容量換算系數;
L——容量儲備系數;
Klz——低壓斷路器的動作靈敏系數;
K,,——斷續負荷運行時載流量的校正系數;
KP——溫度校正系數;
Q,一—連續負荷時線芯允許工作溫度(℃);
Qd一—短路電流的熱效應(A;S);
R.——線芯在時電隹(Q/m);
S——導體的線芯截面(mm?);
T——瓷橫擔的受彎破壞荷載(N);
TE——絕緣子最大使用荷載(N);
t——短時工作制的負荷工作時間;
t——在已達到允許最高持續工作溫度的絕緣導體內短路電流持續作用的時間(s);
tk——短路電流的持續時間(s);
ts一一事故持續時間(h);
V--設計風速(m/s);
W--電桿或導線風荷載(N);
Zs一一接地故障回路阻抗(Q);
a——
P-一接通率;
P=一
Y"~預加負荷系數;
Y一一導體在0℃時電阻溫度系數的倒數(K):
00——環境溫度10
一一敷設處的環境溫度(℃);
0。一一已知載流量數據的對應溫度(°C);
0c一一20℃時載流導體的熱容比(J/Knrn?);
0。一一電線、電纜線芯長期允許最高工作溫度(℃);
0.一一短路時導體最高允許溫度(℃);
口——短路時導體起始溫度(℃);
。,一一過負荷運行時線芯允許工作溫度(℃);
T——電線、電纜的發熱時間常數(min)。
2.2.2電力、照明
A一一在確定單臺X射線診斷機的電源變壓器容量時,瞬時負荷的計算系數;
B一一在確定放射線科室變壓器容量時,瞬時負荷的“算系數;
C一一蓄電池額定容量(A.h);
C,o——蓄電池10h放電容量(A.h);
CH——按持續放電容量條件計算出的蓄電池容量(A.h);
&2——按沖擊電流條件所計算出的蓄電池容量(A.h);
Ef——柱面照度;
Eh一一X射線管最大工作電流(平均值)所允詫的最大工作電壓(平均值)(kV)
Ed——水平照度;
K——X射線管最大工作電流(平均值)所允許的最大工作電壓(峰值)(kV);
F——燈具效率(可取0.8);
f——燈具效率(可取0.8);X射線管整流電R的波峰值因數;
H——草坪燈距地安裝高度(m);
H一一殺菌燈至頂棚距離(in);
Iqd----電動機的全壓起動電流(A);
K”——事故放電電流的放電率;
K.——放電后容量保留系數;
K...——浮充時運行容量系數;
L——電動機的全壓起動轉矩(N-m);
Ped一—充電設備的容量(kW);
Pd——整流器直流輸出額定功率(kW);
S一一穩壓器的容量(V?A);
S——X射線診斷機瞬時最大負荷(kV?A);
Ue一一直流母線電壓額定值(V);
Uhl——水平照度均勻度;
n一—整流器效率;
n一一x射線診斷機工作時的效率。
2.2.3防雷、接地
A,.——與建筑物截收相同雷擊次數的等效面積(kn?);
C——電容(F);
EjI6——接地裝置的最大接觸電勢(V);
E.——接地裝置的最大跨步電勢(V);
FB——磁吹或普通閥型避雷器;
FCD——磁吹避雷器;
FS、FZ——閥型避雷器
f——設備工作頻率(Hz);
ht——滾球半徑(m);
L——被保護物的高度(m);
L——電抗線圈;
U一一接地體的有效長度(m);
L一一引下線計算點到地面長度(m);
N——建筑物年預計雷擊次數(次/a);
NK一一建筑物所處地區雷擊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a];
R一—考慮到季節變化的最大接地電阻(。);
R、一一工頻接地電阻(Q);
R——PE(PEN)重復接地極電阻(。);
RA一一外露可導電部分的接地極電阻(。);
RB——接地極的并聯有效接地電阻(。);
RB——變壓器中性點接地極電阻(Q);
Ri——防雷接地裝置的沖擊接地電阻(Q);
S.H一一引下線與金屬物體之間的空氣中距離(m);
Td---年平均雷暴日(d/a);
Z一—接地引線的高頻阻抗(。);
P---接地體周圍介質的土壤電阻率(。?m);
Pb一—人站立處地表面土壤電阻率
入----波長(m);
2.2.4電視
A----像場高(mm);
a一一分配給某一部分(前端、干線、分配網絡)的載噪比系數指標值;
b——分配給某一部分的交擾調制比系數指標值;
d——天線桿塔至電視發射塔間的距離(m);
E——自由空間輻射波場強(UV/m);
F----焦距(mm);
R——單個干線放大器的噪聲系數(dB);
R一—前端的噪聲系數(dB);
Gt一一發射天線相對于半波振子天線的增益(倍數);
H——視場高(m);
h.一一電視發射塔的絕對高度(in);
h.----天線安裝的最佳絕對高度(m);
h——接收天線的絕對高度(m);
ht一一發射天線的絕對高度(m);
L——鏡頭到監視目標的距離(m);
N——系統傳輸的頻道數;
P,——發射臺饋送給發射天線的功率(kW);
Sin——干線放大器在常溫時的輸入電平最低極限值(dB-nV);
Poo一一干線放大器在常溫時的輸出電平最低極限值(dB-uV);
Uo一一專用頻道放大器輸出電平最大可用值(dB-nV);
X一—天線接收頻道中心頻率的波長(m);
2.2.5廣播、擴聲
Q——房內平均吸聲系數;
D,——臨界距離(擴散場距離m);
LP——室內距聲源為丫的某點的聲壓級(dB);
L——聲源聲功率級(dB);
m一一空氣的聲能衰減常數(1/m);
P一一功放設備輸出總功率(W);
Q——聲源的指向性因數;
r——受聲點至揚聲器(或揚聲器系統)軸心點的距離(m);
r——聲源與接收點的距離(m);
r0一一輻射距離,即受聲點至揚聲器(或揚聲器系統)軸心點的距離(m);
rm一—揚聲器(或揚聲器系統)最遠供聲距離(m);
r.)一一離軸成0角供聲點輻射距離(ni);
加---房間的混響時間(s);
W.,一一聲源的聲功率(W);
W,.一一揚聲器(或揚聲器系統)的額定攻率(W);
a——揚聲器的垂直方向指向性角度(°);
P一一揚聲器的水平方向指向性角度(°);
2.2.6公共建筑計算機經營管理系統
LS——鏈路速度(字符/s);
PC——處理一份控制電文所需的指令數;
PI一一處理一份入界電文所需要的指令數;
PX——處理一份出界電文所需的指令數;
RC——探詢率;
RI——每條鏈路每秒接收的電文率(組電文/s);
RX——每條鏈路每秒發出的電文率(組電文/s);
SC——控制電文的平均長度;
SI一一進入節點的電文平均長度(字符數/組)
SX一一從節點發出電文的平均長度(字符數/組);
2.3代號
2.3.1縮寫詞及其中英文全稱對照
編寫詞及其中英文全稱對照表2.3.1
縮寫詞英文全稱權全稱
BASBuildingAutomarionSystem轂物自瀏醫統
BMCSBuildingManagimentandControl建筑出f與辟煤統
System
HVACHeating-Ventilating-Air
Conditioning(Controls)
DDCDirectDigitalControl
TDSTotalDistributionSystem集散型系統
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颯理機
CIUCommunicationInterfaceUnit通信接口單元
CRTCathodeRayTube(Display)
PRTPrinter打
UPSUninterrupytedPowerSupply不停電電源
TIGPDAIAGatharingPl數據采集盤船)
DCFDistribu6tedControlPlant分散控制盤船)
DCP-IDistributedControlPlant智宜遂雉控^盤站)
Intelligent
DCP-GDistributedControlPlant凝駕造彘怪@占)
General
EPROMErasableProgrininableRed曲軻編解只蟠儺
OnlyMemory
RAMRandomAccess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
I/OInput/Output輸入/輸出
2.3.2用于二位式或三位式狀態的工程單位
用于一位式或三位式狀態的H程單位表乙3.2
工^1單位名筋代號工^1單位名稱代號
通/斷ON/OFF保衛/出入SEC/ACC
生動逋/自動斷AON/AOF加熱/冷卻HTG/CLG
慢./快/妍SLO/FST/OFF接逋/研開/自動ON/OFF/AUTO
日/夜DA/NT手動/自動MAN/AUTO
開/閉OPN/CLD啟動/停止STAR/STOP
運行/停止RW/STOP
2.3.3用于工況或狀態顯示的工程單位
用于工況或狀態顯示的工程單位表2.3.3
xm位名稱優號工《單位名施代號
事故EMG雙FIR
保持KOL闖入INT
維修MNT監視SPV
試驗TST特SAF
空置RST■PT
煙霧SMU機械的MlfU
電氣的ELT噴水SPR
第三部分
5.1繼電保護
5.1.1一般規定
5.1.1.1本節適用于民用建筑中3?10kV電力設備和線路的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
裝置。
5.1.1.2民用建筑中的電力設備和線路,應裝設短路故障和異常運行保護裝置。
電力設備和線路短路故障的保護應有主保護和后備保護,必要時可再增設輔助保護。
(1)主保護:滿足系統穩定和設備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選擇地切除被保
護設備和線路故障的保護。
(2)后備保護:主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用以切除故障的保護。后備保護可分
為遠后備和近后備兩種方式。
a.遠后備:當主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由相鄰電力設備或線路的保護實現后
備。
b.近后備:當主保護拒動時,由本電力設備或線路的另一套保護實現后備:
當斷路器拒動時,由斷路器失靈保護實現后備。
(3)輔助保護:為補充主保護和后備保護的性能或當主保護和后備保護退出運
行而增設的簡單保護。
(4)異常運行保護:是反應被保護電力設備或線路異常運行狀態的保護。
5.1.1.3繼電保護裝置應滿足可靠性、選擇性、靈敏性和速動性的要求。
(1)可靠性是指保護該動作時應動作,不該動作時不動作。
為保證可靠性,宜選用可能的最簡單的保護方式,應采用由可靠的元件和盡
可能簡單的回路構成的性能良好的裝置,并應具有必要的檢測、閉鎖和雙重化等措施。保護
裝置應便于整定、調試和運行維護。
(2)選擇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切除故障,當故障設備或
線路本身的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才允許由相鄰設備、線路的保護或斷路器失靈保護切除故
障。
為保證選擇性,對相鄰設備和線路有配合要求的保護和同一保護內有配合要
求的兩元件(如起動與跳閘元件或閉鎖與動作元件),其靈敏性及動作時間在一般情況下應相
互配合。
在某些條件下必須加速切除短路時,可使保護裝置無選擇性動作。但必須采
取補救措施。例如采用備用電源自動投入來補救。
(3)靈敏性是指在被保護設備或線路范圍內金屬性短路時,保護裝置應具有
必要的靈敏系數。靈敏系數應根據不利正常(含正常檢修)運行方式和不利的故障類型計算。
各類短路保護裝置的靈敏系數,不宜低于表5.1.1.3所列數值。
短路保護的最小靈敏系數表5.1.1.3
物保護類型組成元件靈室源數備注
分類
變壓器線路和電電流^件2.0按保護安裝處短路計
主動機的電,充速斷保算
保護
護電流保H電壓保越菰電壓1.5按用
護相
3?10ky電力網中電流元件1.5
軸融轉
后遠后備保護電流電壓1.2按相鄰電力設備和線
備元件路末端短路計算
保近后部護返蚯1.3鹿路末播路計算
護越
輔
助電流^斷保護1.2按正常運行方式下保
保
護
(4)速動性是指保護裝置應能盡快地切除短路故障。
5.1.L4制定保護配置方案時,對稀有故障,根據對電網影響程度和后果應采取
相應措施,使保護裝置能按要求切除故障。對兩種故障同時出現的稀有情況僅保證切除故障。
5.1.1.5在各類保護裝置接用電流互感器二次線圈時,應考慮到既要消除保護死
區,同時又要盡可能減輕電流互感器本身故障時所產生的影響。
5.1.1.6當采用遠后備方式時,在變壓器后而發生短路,由于短路電流水平低,
而且對電網不致造成影響,可以縮小后備作用的范圍。
5.1.1.7如由于短路電流衰減、系統振蕩和電弧電阻的影響,可能使帶時限的保
護裝置拒絕動作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設置按短路電流或阻抗初始值動作的瞬時測定回路或
采取其他措施。但元論采用哪種措施,都不應引起保護裝置誤動作。
5.1.1.8保護用電流互感器(包括中間電流互感器)的穩態比誤差不應大于10%,
必要時應考慮暫態誤差。當技術上難以滿足要求,且不致保護裝置不正確動作時,才允許較
大的誤差。
原則上,保護裝置與測量儀表不共用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線圈當必須共用一組
二次線圈時,則儀表回路應通過中間電流互感器或試驗部件連接,當采用中間電流互感器時,
其二次開路情況下,保護用電流互感器的比誤差仍不應大于10%o
5.1.1.9在正常運行情況下,當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斷線或其他故障能使保護裝
置誤動作時,應裝設斷線閉鎖或采取其他措施,將保護裝置解除「作并發出信號,當保護裝
置不致誤動作時,應設有電壓回路斷線信號。
5.1.1.10為了分析和統計斷電保護工作情況,保護裝置設置指示信號,并應符合
下列要求:
(1)在直流電壓消失時不能自動復歸,或在直流電源恢復時,仍能重現原來的
動作狀態。
(2)能分別顯示各保護裝置的動作情況。
(3)在由若干部分組成的保護裝置中,能分別顯示各部分及各段的動作情況。
(4)對復雜的保護裝置,宜設置反應裝置內部異常的信號。
(5)用于起動順序記錄或微機監控的信號接點應為瞬時重復動作接點。
(6)宜在保護出口至斷路器跳閘的1回路內裝設信號指示裝置。
5.1.1.11為了便于分別校驗保護裝置和提高可靠性,主保護和后備保護宜做到回
路彼此獨立。
5.1.1.12采用靜態保護裝置時,對工作環境、電纜、直流電源和二次回路應采取
相應的措施,以滿足靜態保護裝置的特殊技術要求。
5.1.1.13當電力用戶3?10kV斷路器臺數較多、負荷級別較高時,宜采用直流操
作。
5.1.1.14當采用蓄電池組作直流電源時,由浮充電設備引起的波紋系數不應大于
5%o電壓動范圍不應大于土5機放電末期直流母線電壓下限不低于85%。充電后期直流母線
電壓上限不高于115%額定電壓。
當采用交流整流電源作為保護用直流電源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直流母線電壓,在最大負荷情況下保護動作時不應低于額定電壓的80%,
最高不應超過額定電壓的115%,應采取限幅穩定(電壓波動不大于±5%)和濾波(波紋系數不
大于5%)措施。
(2)如采用復式整流,應保證各種運行方式下,在不同故障點和不同相別短路
時,保護與斷路器均能可靠動作跳閘;電流互感器的最大輸出功率應滿足直流回路最大負荷
需要。
⑶對采用電容儲能電源的變電所,其電力設備和線路除應具有可靠的遠后備
保護外,還應在失去交流電源情況下,有幾套保護同時動作時,保證保護與有關斷路器均能
可靠動作跳閘,同一變電所的電源儲能電容的組數應與保護的級數相適應。
5.1.1.15采用交流操作的保護裝置時,短路保護可由被保護電力設備或線路的電
流互感器取得操作電源,變壓器的瓦斯保護,繞組為Y,yn。連接的變壓器低壓側中性線上的
零序電流保護和中性點非直接接地電力網的接地保護,可由電壓互感器或變電所所用變壓器
取得操作電源。當TT困難時,零序電流保護的操作電源也可取自本變壓器低壓側線電壓。電
動機延時低電壓保護、過負荷保護跳閘等應采用鎘銀電池或電容儲能裝置作為跳閘的后備電
源。
5.1.1.16交流操作繼電保護應采用電流互感器二次側去分流跳閘間接動作方式。
5.1.2電力變壓器的保護
5.1.2.1對電力變壓器的下列故障及異常運行方式,應按第5.1節的規定裝設相
應的保護裝置。
(1)繞組及其引出線的相間短路和在中性點直接接地側的單相接地短路;
(2)繞組的匝間短路;
(3)外部相間短路引起的過電流;
(4)中性點直接接地網絡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過電流及中性點過電壓;
(5)過負荷;
(6)油浸式變壓器油面降低;
(7)變壓器溫度升高;
(8)氣體絕緣變壓器氣體壓力升高;
(9)氣體絕緣變壓器氣體密度降低;
5.1.2.2800kV-A及以上的油浸式變壓器和400kV?A及以上的建筑物室內油浸
式變壓器,均應裝設瓦斯保護。當殼內故障產生輕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時應瞬時動作于信號;
當產生大量瓦斯時,應動作于斷開變壓器各側斷路器,如變壓器電源側無斷路器。可作用于
信號。
帶負荷調壓的油浸式變壓器的調壓裝置亦應裝設瓦斯保護。
5.1.2.3對變壓器引出線、套管及內部的短路故障,當過電流保護時限大于0.5s
時,應裝設電流速斷保護,瞬時動作于斷開變壓器的各側斷路器。
5.1.2.4對由外部相間短路引起的變壓器過電流,可采用過電流保護作為后備保
護.保護裝置的整定值應考慮事故時可能H1現的過負荷。
保護裝置應帶時限動作于跳閘。
5.1.2.5外部相間短路保護應裝于主電源側。保護裝置可帶一段時限。
5.1.2.6一次電壓為10kV及以下,低壓側中性點直接接地的變壓器,對低壓側單
相接地短路,當利用高壓側的過電流保護時應符合:當操作電源為直流時,保護裝置采且二
相三繼電器式;當操作電源為交流時,保護裝置采用三相式。保護裝置帶時限動作于跳閘。
對于在低壓側根據不同的接地系統形式所采取的單相接地故障保護方式,見
本規范第8章的有關規定。
5.1.2.74OOkV?A及以上變壓器,當數臺并列運行或單獨運行并作為其他負荷的
備用電源時,應根可能過負荷的情況裝設過負荷保護。
過負荷保護采用單相式,帶時限動作于信號。
在無經常值班人員的變電所,必要時過負荷保護可動作于跳閘或斷開部分負
荷。
5.1.2.8對變壓器溫度升高,應按現行電力變壓器標準的要求,裝設用作用于信
號的裝置。
5.1.2.9氣體絕緣變壓器氣體密度降低、壓力升高,裝設可作用于信號或動作于
跳閘的保護裝置。
5.1.33?10kV電力線路的保護
5.1.3.1相間短路保護應按下列原則配置:
(1)保護裝置如由電流繼電器構成,應接于兩相電流互感器上,并在同一網絡
的所有線路上均裝于相同的兩相上;
(2)保護配置應采用遠后備方式;
(3)如線路短路使配電所母線電壓低于額定電壓的50%?60%,以及線路導線
截面過小,不允許帶時限切除短路時,應快速切除故障;
(4)過電流保護的時限不大于0.5-0.7s,且沒有第5.1.3.1款之⑶所列的
情況,或沒有配合上的要求時,可不裝設瞬動的電流速斷保護。
5.1.3.2對3?10kV單側電源線路,可裝設兩段過電流保護,第一段為不帶時限
的電流速斷保護;第二段為帶時限的過電流保護,可采用定時限或反時限特性的斷電器。
保護裝置僅裝在線路的電源側。
5.1.3.3對單相接地故障,應按下列規定裝設保護裝置:
(1)在變電所母線上,應裝設單相接地監視裝置。監視裝置反應零序電壓,動
作于信號。
(2)有條件安裝零序電流互感器的線路,如電纜線路或經電纜引出的架空線路,
當單相接地電流能滿足保護的選擇性和靈敏性要求時,應裝設動作于信號的單相接地保護。
如不能安裝零序電流互感器,而單相接地保護能夠躲過電流回路中不平衡電
流的影響,例如單相接地電流較大,或保護裝置反應接地電流的暫態值等,也可將保護裝置
接于三相電流互咸器構成的零回路中。
(3)在出線回路數不多,或難以裝設選擇性單相接地保護時,可用依次斷開線
路的方法,尋找故障線路。
(4)根據人身和設備安全的要求,必要時,應裝設動作于跳閘的單相接地保護。
5.1.3.4對線路單相接地,可利用網絡的自然電容電流構成有選擇性的電流保護。
5.1.3.5可能時常出現過負荷的電纜線路,應裝設過負荷保護。保護裝置宜帶時
限動作于信號,必要時可動作于跳閘。
5.1.4電力電容器的保護
5.1.4.1對3?10kV并聯補償電容器組的卜列故障及異常運行方式,應裝設相應
的保護裝置:
(1)電容器組和斷路器之間連接線短路。
(2)電容器內部故障及其引出線短路。
(3)電容器組中某一故障電容器切除后所引起的過電壓。
(4)電容器組的單相接地故障。
(5)電容器組過電壓。
(6)所聯接的母失壓。
5.1.4.2對電容器組和斷路器之間連接線的短路,可裝設帶有短時限的電流速斷
和過電流保護,動作于跳閘。速斷保護的動作電流。按最小運行方式下,電容器端部引線發
生兩相短路時,有足夠靈敏系數整定;過電流保護裝置的動作電流,按電容器組長期允許的
最大工作電流整定。
5.1.4.3對電容器內部故障及其引出線的短路,宜對每臺電容器分別裝設專用的
熔斷器。熔體的額定電流可為電容器額定電流的1.5?2.0倍。
5.1.4.4當電容器組中故障電容器切除到一定數量,引起電容器端電壓超過110%
額定電壓時,保護應將整組電容器斷開。為此,可采用下列保護之一:
(1)單星形接線電容器組的零序電壓保護,電壓差動保護或利用電橋原理的電
流平衡保護等。
(2)雙星形接線電容器組的中性點電壓或電流不平衡保護。
5.1.4.5對電容器組的單相接地故障,可參照本規范第5.1.3.3款的規定裝設保
護,但安裝在絕緣支架上的電容器組,可不再裝設單相接地保護。
5.1.4.6對電容器組應裝設過電壓保護,帶時限動作于信號或跳閘。
5.1.4.7電容器裝置應設置失壓保護,當母線失壓時,帶時限動作于跳閘。
5.1.4.8當有高次諧波且無限制措施,可能使電容器組過負荷時,電容器組宜裝
設過負荷保護,帶時限動作于信號或跳閘。
5.1.4.9低壓電容器應按組裝設熔斷器作為短路保護,其熔體額定電流可為電容
器額定電流的1.3?1.8倍。
5.1.53kV及以上電動機的保護。
5.1.5.1對電壓為3kV及以上的異步電動機和同步電動機,應按本規定對下列故
障及異常運行方式裝設相應的保護裝置:
(1)定子繞組相間短路;
(2)定子繞組單相接地;
(3)定子繞組過負荷;
(4)定子繞組低電壓;
(5)同步電動機失步;
(6)同步電動機失磁;
(7)同步電動機出現非同步沖擊電流;
(8)相電流不平衡;
5.1.5.2對2000HV以下電動機的繞組及引出線的相間短路。應裝設電流速斷保護,
保護裝置宜采用兩相式并應動作于跳閘。對于具有自動滅磁裝置的同步電動機,保護裝置并
應動作于火磁。
5.1.5.3當接地電流大于5A時,應裝設單相接地保護。
單相接地電流為10A及以上時,保護裝置帶時限動作于跳閘;單相接地電流
為10A以下時,保護裝置動作于跳閘或信號。
5.1.5.4下列電動機應裝設過負荷保護:
(1)運行過程中易發生過負荷的電動機。保護裝置應根據負荷特性,帶時限動
作于信號或跳閘。
(2)起動或自動困難,需要防止起動或自起動時間過長的電動機。保護裝置動
作于跳閘。
5.1.5.5下列電動機應裝設低電壓保護,保護裝置應動作于跳閘:
(1)當電源電壓短時降低或短時中斷后又恢復時,為保證重要電動機自起動而
需要斷開的次要電動機。
(2)當電源電壓短時降低或短時中斷后,根據運行過程不允許或不需要自起動
的電動機。
(3)需要自起動,但為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在電源電壓長時間消失后須從電
力網中自動斷開的電動機。
(4)屬一級負荷并裝有自動投入裝置的備用機械的電動機。
5.1.5.6對同步電動機失步,應裝設失步保護。
失步保護帶時限動作。對于重要電動機,動作于再同步控制回路,不能再同
步或根據運行過程不需要再同步的電動機,則應動作于跳閘:
失步保護可按下列原理構成:
(1)反應轉子回路出現的交流分量。
(2)反應定子電壓與電流間相角的變化。
(3)反應定子過負荷。這種方法,用于短路比在0.8及以上且負荷平衡的電動
機。
5.1.5.7對于負荷變動大的同步電動機,當用反應定子過負荷的失步保護時,應
增設失磁保護。失磁保護帶時限動作于跳閘。
5.1.5.8不允許非同步沖擊的同步電動機,應裝設防止電源中斷恢復時造成非同
步沖擊的保護。
保護裝置可反應功率方向、頻率降低、頻率下降速度或由有關保護和自動裝
置聯鎖動作。
保護裝置應確保在電源恢復前動作。重要電動機的保護裝置,宜動作于再同
步控制回路。不能再同步或根據生產過程不需要再同步的電動機,保護裝置應動作于跳閘。
5.1.63?10kV分段母線保護
5.1.6.13?10kV變電所分段母線的保護,宜在分段斷路器裝設下列保護裝置:
(1)電流速斷保護;
(2)過電流保護。
如采用反時限電流繼電器時,可僅裝設過電流保護。
5.1.6.2分段斷路器電流速斷保護僅在合閘瞬間投入,合閘后自動解除。
5.1.6.3分段斷路器過電流保護應比出線回路的過電流保護增大一級時限。
5.1.7備用電源和備用設備的自動投入裝置
5.1.7.1備用電源或備用設備的自動投入裝置(以下簡稱自動投入裝置),可在下
列情況裝設:
(1)由雙電源供電的變電所和配電所,其中一個電源經常斷開作為備用。
(2)變電所和配電所內有互為備用的母線段。
(3)變電所內有備用變壓器。
(4)變電所內有兩臺所用變壓器。
(5)運行過程中某些重要機組rr備用機組。
5.1.7.2自動投入裝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保證在工作電源或設備斷開后才投入備用電源或設備;
(2)工作電源或設備上的電壓消失時,自動投入裝置應動作;
(3)自動投入裝置保證只動作一次;
(4)自動投入裝置動作,如備用電源或設備投入到故障上時,應使其保護加速
動作;
(5)手動斷開工作電源或設備時,自動投入裝置不應起動
5.2電氣測量
5.2.1常測儀表
5.2.1.1本條適用于固定安裝在屏、臺、柜、箱上的指示儀表、數字儀表、記錄
儀表以及儀表配用的互感浴等器件。
5.2.1.2常測儀表應滿足以下要求:
(1)能正確反映電力裝置回路的運行參數;
(2)能隨時監測電力裝置回路的絕緣狀況;
5.2.1.3常測儀表的準確度等級選擇如下:
(1)交流回路的儀表(諧波測量儀表除外)準確度等級不應低于2.5級。
(2)直流回路的儀表,準確度等級不應低于1.5級。
(3)電量變送器輸出側的儀表,準確度不應低于1.0級。
5.2.1.4常測儀表配用的互感器準確度等級選擇如下:
(1)1.5級及2.5級的常測儀表,應配用不低于1.0級的互感器。
(2)電量變送器配用不低于0.5級的電流互感器。
5.2.1.5直流儀表配用的外附分流器,準確度等級不應低于0.5級。
5.2.1.6電量變送器,準確度等級不應低于0.5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礦用照明與安全標識設備考核試卷
- 毛巾類制品的庫存控制與倉儲管理考核試卷
- 勞務派遣服務的客戶關系優化策略制定與執行評估考核試卷
- 石膏在輕質隔墻板制造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生態環境監測在環境教育中的重要性考核試卷
- 電視機修理操作流程考核試卷
- 堿金屬與水的反應研究考核試卷
- 紡織機械的智能工廠運營管理策略優化考核試卷
-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舞蹈與健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水利電力職業學院《清代宮廷文化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山東濰坊高三一模數學試卷試題答案詳解(精校打?。?/a>
- 小班數學課件《拼一拼-數一數》
- 網球推廣計劃和方案
- FUJI-FLEXA編程流程-課件
- 2023《高等教育法規》考試復習題庫(核心400題)
- 云平臺總體建設方案1
- 第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發展(一)
- 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創新實踐能力賽題庫(附答案)
- 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語文》備考試題庫(含答案)
- 火災事故中的緊急搶救與復蘇技巧
- 學校保安、宿管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