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營口市2023年中考歷史真題試卷_第1頁
遼寧省營口市2023年中考歷史真題試卷_第2頁
遼寧省營口市2023年中考歷史真題試卷_第3頁
遼寧省營口市2023年中考歷史真題試卷_第4頁
遼寧省營口市2023年中考歷史真題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寧省營口市2023年中考歷史真題試卷姓名: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題號一二總分評分一、單項選擇(本題共24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儒家思想體系博大精深、影響深遠,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韓非2.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西漢時期開通的絲綢之路是地理大發現之前最重要的世界經濟文化交流的大通道。這條“大通道”的起點是()A.劉家港 B.玉門關 C.陽關 D.長安3.他是中醫臨床理論體系的開創者,為中醫藥學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他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被后世稱為“醫圣”。材料中的“他”是()A.扁鵲 B.張仲景 C.華佗 D.李時珍4.有學者評論說:“如果從中外文化對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國的政治文化,和同時代任何國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贝擞^點評價的“政治文化”最恰當的是()A.分封制 B.郡縣制 C.科舉制 D.行省制5.“15世紀初,一位航海家七次遠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話……這項開拓事業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為它依靠的不是堅船和利炮,而是寶船和友誼?!辈牧现刑岬降倪h洋航海()A.開辟了通往地中海的海上航線 B.單純追逐貿易交換C.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往來 D.宣揚國威,使國家富強6.“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材料中的“余”是()A.鄭成功 B.鄭和 C.陳化成 D.林則徐7.在中國古代史上,清朝是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根據下面卡片內容,判斷這是清朝對哪一地區采取的治理措施()冊封達賴、班禪設置駐藏大臣實行金瓶掣簽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A.臺灣 B.西藏 C.新疆 D.東北8.有人評價“此戰英國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價在中國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好處不但打開了中國市場,還使得香港島成為他們的殖民地,達一百五十多年之久?!薄按藨稹睂χ袊钔怀龅挠绊懯牵ǎ〢.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B.嚴重侵犯了中國的領海和領土主權C.中國人民的革命任務發生了變化 D.中國開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9.從1911年10月到11月下旬,全國已有湖北、湖南、廣西、四川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獨立。這是響應()A.黃花崗起義的爆發 B.北伐戰爭的進行 C.武昌起義的勝利 D.護國戰爭的發動10.這次大會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這樣,中國共產黨就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斑@次大會”是()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古田會議 D.七屆二中全會11.在日軍占領南京期間,西門子公司雇員約翰·拉貝在日記中記載了“整座城市,被槍殺的或被其他方式處死的人暴尸街頭,隨處可見,日本人甚至禁止我們殮尸安葬?!比沼浿兴涊d的事件是()A.東北三省淪陷 B.旅順大屠殺 C.南京大屠殺 D.皖南事變12.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澳門回歸后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辈牧现小白罴阎贫取敝傅氖牵ǎ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一國兩制”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求同存異”13.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迅速,實現了由單一軍種到諸軍兵種合成轉變,武器裝備不斷向現代化邁進。下列事件出現在改革開放以后的是()A.華東軍區海軍建立 B.組建第二炮兵部隊 C.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D.“遼寧艦”交接入列14.他不僅是成功培育雜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終走在雜交水稻技術的發展前沿,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八笔牵ǎ〢.袁隆平 B.鄧稼先 C.屠呦呦 D.錢學森15.歐美現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領域首先邁出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建立新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嘗試。“第一次嘗試”后確立的政治體制是()A.民主集中制 B.民主共和制 C.聯邦共和制 D.君主立憲制16.下面美國獨立戰爭進程示意圖中“★”處應填寫的內容是()A.《獨立宣言》 B.《宅地法》 C.《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D.《共產黨宣言》17.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是()A.《大憲章》 B.《人權宣言》 C.《權利法案》 D.1787年美國憲法18.歷史史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評價是指對歷史現象或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達。下列表述屬于歷史評價的是()A.英國議會向國王查理一世呈遞《權利請愿書》 B.林肯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C.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D.意大利宣布無條件投降19.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交通運輸領域引發了一場變革。下圖“早期汽車”使用的發動機是()A.電焊機 B.電動機 C.發電機 D.內燃機20.從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在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生產領域出現了新的技術革命的浪潮。以下人物與成就匹配正確的選項是()A.愛迪生——火車 B.萊特兄弟——飛機 C.海厄特——人造纖維 D.夏爾多內——賽璐珞21.1933年,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中說:“我們最重大的首要任務,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這一任務?!毕铝写胧?,體現羅斯福政府“直接募工”意圖的是()A.整頓金融體系 B.推行“以工代賑” C.調整農業政策 D.制定“公平競爭法規”22.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為了正義事業而協同作戰,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標志是()A.發表《開羅宣言》 B.發表《波茨坦公告》 C.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D.簽署《聯合國憲章》23.1945年,雅爾塔會議結束后,蘇、美、英三國軍隊分別從東西兩面進入德國本土作戰,5月,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材料說明雅爾塔會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是()A.加快了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B.帶有大國強權政治色彩C.為美蘇重新劃分世界提供依據 D.出賣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24.某同學在歷史課上制作了一張知識卡片。根據下面卡片內容,可知該組織是()A.歐洲聯盟 B.聯合國 C.歐洲共同體 D.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時間:1945年10月總部:美國紐約首要宗旨: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二、材料分析(第25題8分,第26題9分,第27題9分,共26分。)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記錄下每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每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材料一“舉世皆知的印刷術、火藥和磁石,人類的世界因為這三種發明而為之改觀。首先在學術上,其次在戰爭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計其數的變化。由此,人類的文明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摘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材料二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行第四次出艙活動,兩名出艙航天員費俊龍、張陸和航天員鄧清明一起配合,圓滿完成全部既定工作。迄今為止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來組的4次出艙活動,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個來組出艙活動紀錄?!?023年5月8日《人民日報》材料三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粤x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材料四……在19世紀。自然科學特別是熱力學、電磁學、化學等方面的新發展,開始與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在技術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帶動了相應的許多新興工業部門的興起?!粤x務教育教科書教輔用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1)材料一是對中國古代三大發明的評論,根據材料回答,“舉世皆知的印刷術”的發明者是誰?“在戰爭中”推動了歐洲社會變革的是哪一項發明?“在航行方面”的發明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怎樣的重要貢獻?(2)結合材料二及所學知識回答,2008年9月,成功完成出艙任務,實現太空行走的航天員是誰?(3)根據材料三回答,“生產領域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是指什么?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人類進入什么時代?(4)材料四中,在“化學方面”發明了現代炸藥的是哪位化學家?根據材料四概括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什么特點?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已走過百年奮斗歷程。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材料一材料二“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術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們才能正確地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確定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具體道路、方針、方法和措施。”——摘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材料三我國的對外開放從沿海的經濟特區開始,逐步向內地推進,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實行對外開放,是黨根據工作重點轉移需要而制定的重大戰略,進而被確立為一項基本國策。——摘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1)材料一中,圖一中共一大是在哪座城市召開的?中共一大確定的黨的奮斗目標是什么?圖二中共七大確立的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什么?圖三開國大典的舉行標志著什么?(2)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回答,“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是哪次會議確定的指導方針?(3)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寫出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是哪座城市?“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是什么?寫出“黨根據工作重點轉移需要而制定的重大戰略”是什么?(4)結合上述材料,重溫百年黨史,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談談應如何做到熱愛黨、擁護黨。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大事記1914年6月艾迪南大公夫婦遇刺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1915年5月意大利加入協約國1916年2月德、法兩國在凡爾登展開降地戰1917年4月美國參戰,加入協約國1918年11月德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事件時間事件名稱影響1939年9月1日①二戰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②1942年-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③1944年6月④開辟歐洲第二戰場材料三抗日戰爭重要事件年代尺(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寫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哪一事件?1916年2月,德、法兩國展開的陣地戰是哪次戰役?(2)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寫出①②③④相對應的內容。①②③④(3)材料三“年代尺”體現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偉大歷程。根據所學知識,將①②兩處內容補充完整。①②(4)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于春秋時期創立儒家學派,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A項正確。

老子是春秋時期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排除B項;

墨子是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排除C項;

韓非是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解答本題需要學生注意區分幾個學派的代表人物。2.【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漢時期,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為開通絲綢之路創造了條件,絲綢之路的路線是長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亞—西亞—歐洲的大秦,因此西漢都城長安是這條“大通道”的起點,D項正確;

劉家港是明朝鄭和下西洋出發的地點,排除A項;

玉門關是絲綢之路所經的地區,但不是起點,排除B項;

陽關是絲綢之路所經的地區,但不是起點,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絲綢之路的起點是長安。3.【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張仲景是東漢著名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一書,他在書中全面闌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還提出了“治未病”的理念。后世尊稱他為“醫圣”,B項正確;

扁鵲發明了“四診法”,排除A項;

華佗發明“麻沸散”、創編“五禽戲”,有神醫之稱,排除C項;

李時珍是明朝醫藥學家,著有《本草綱目》,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張仲景和華佗的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張仲景。4.【答案】C【解析】【分析】題文中的“如果從中外文化對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國的政治文化,和同時代任何國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平民性指的是政治制度體現了平民可以參加國家管理,而平民是通過科舉考試進而取得功名,參與國家管理的。分析四個選項,唐朝科舉制完善,其他三個朝代不存在科舉制。選項C符合題意;

選項ABD與題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為C?!军c評】掌握唐朝的政治文化知識,培養學生記憶分析能力。5.【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15世紀初,一位航海家七次遠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話……這項開拓事業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為它依靠的不是堅船和利炮,而是寶船和友誼”并結合所學可知,鄭和七次下西洋,用和平的方式加強了與亞非各國的聯系,C項正確;

鄭和下西洋未到達地中海,排除A項;

單純追逐貿易交換只是目的之一,不全面,排除B項;

鄭和下西洋耗費了大量財力,沒有使國家富強,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鄭和下西洋,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鄭和下西洋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往來。6.【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的史實,“余”指的是鄭成功,1661年,在東南沿海一帶堅持抗清的鄭成功率領戰艦數百艘,從金門出發橫渡臺灣海峽到達臺灣西海岸,在當地人民支持下,經過激烈戰斗,終于在1662年初打敗了荷蘭殖民者,使臺灣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A項正確;

鄭和七下西洋,排除B項;

陳化成在虎門戰役中犧牲,排除C項;

林則徐的貢獻是虎門銷煙,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學生掌握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時間及意義。7.【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53年,順治皇帝賜予西藏地方藏傳佛教格魯派首領五世達賴“達賴喇嘛”封號。1713年,康熙皇帝冊封格魯派另一位首領“班禪額爾德尼”封號。1727年,清朝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監督西藏地方事務。1727年,清朝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監督西藏地方政務。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設立噶廈,授達賴喇嘛和駐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務。1793年,清朝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29條,規范了西藏地方行政體制和法規。章程明確駐藏大臣政治上與達賴、班禪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務;駐藏大臣還掌管地方軍事、外交等事務;西藏地方達賴與班禪等大活佛的轉世,需要通過金瓶掣簽,依照宗教儀軌和歷史定制,最后報請朝廷批準。清朝的這些措施,有效地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據題干卡片內容及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卡片內容是清朝對西藏地區采取的治理措施,B項正確;

為加強對臺灣的管轄,清朝前期,清政府設臺灣府,隸屬于福建省,排除A項;

清朝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排除C項;

西藏位于我國西部地區,不是東北地區,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題干圖片的理解能力和準確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清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的相關史實。8.【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此戰英國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價在中國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好處不但打開了中國市場,還使得香港島成為他們的殖民地,達一百五十多年之久”可知,題干反映的是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項正確;

鴉片戰爭并未改變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排除A項;

鴉片戰爭未涉及領海問題,排除B項;

鴉片戰爭后,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但這不是戰爭的主要影響,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鴉片戰爭對中國最突出的影響是中國開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9.【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從1911年10月到11月下旬,全國已有湖北、湖南、廣西、四川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獨立”和所學知識可知,題干材料與武昌起義有關,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軍革命士兵發動武昌起義取得勝利,武漢三鎮光復,從而揭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此后短短一個月內,全國十多個省份相繼宣布獨立,清朝統治走向土崩瓦解,C項正確;

1911年4月黃花崗起義爆發,但起義迅速歸于失敗,排除A項;

1926年,國共第一次合作,開展北伐戰爭,排除B項;

1915年,蔡鍔等人發動護國戰爭,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與武昌起義有關。10.【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建設共產主義,同時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綱領規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樣,中國共產黨就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據題干及所學知識可知,題干中的“這次大會”是中共二大,A項正確;

1923年,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排除B項;

1929年12月召開的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排除C項;

1949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決定把黨的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學生理解并識記中共二大的相關史實。11.【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整座城市,被槍殺的或被其他方式處死的人暴尸街頭,隨處可見,日本人甚至禁止我們殮尸安葬”并結合所學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軍占領南京后,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C項正確;

東北三省淪陷與南京無關,排除A項;

旅順大屠殺發生在甲午中日戰爭時期,排除B項;

皖南事變是國民黨制造的,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南京大屠殺的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南京大屠殺。12.【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的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一國兩制”就是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該制度在香港、澳門得到了實踐。據題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澳門回歸后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辈⒔Y合所學可知,題干材料中的“最佳制度”指的是“一國兩制”,B項正確;

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據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民族互助的原則,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排除A項;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國與國交往的基本準則,排除C項;

“求同存異”是1955年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學生理解并識記“一國兩制”的相關史實。13.【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2012年,“遼寧艦”交接入列,符合題意,D項正確;

華東軍區海軍建立在1949年4月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

組建第二炮兵部隊在1966年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1964年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相關知識,特別是重大事件發生的時間。14.【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這種雜交水稻畝產可達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產20%以上,被稱為“東方魔稻”,袁隆平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糧食安全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A項正確;

鄧稼先是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為“兩彈一星”事業做出重大貢獻,被譽為“兩彈元勛”,排除B項;

屠呦呦是我國著名醫藥學家,因發現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獎,排除C項;

錢學森是我國著名科學家、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學生理解并識記袁隆平在農業方面的成就。15.【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88年的“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1689年,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以《權利法案》為基礎,英國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據“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建立新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嘗試”及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嘗試”后確立的政治體制是君主立憲制,D項正確;

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原則和制度,排除A項;

美國獨立戰爭后頒布1787年憲法,確立了民主共和制,排除B項;

美國獨立戰爭后頒布1787年憲法,確立了聯邦制,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君主立憲制的相關史實。16.【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獨立戰爭中,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國的誕生,7月4日這一天也成為美國的獨立日。依據題干美國獨立戰爭進程示意圖中的“1776年”及所學知識可知,示意圖中“★”處對應的是《獨立宣言》,A項正確;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頒布于1861——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排除B項;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頒布于1861——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排除C項;

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共產黨宣言》發表,宣告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國際工人運動提供了科學理論的指導,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題干圖片的理解能力和準確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獨立宣言》的相關史實。17.【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齊聚費城,由華盛頓主持召開了制憲會議,經過爭論和妥協,最終制定出美國憲法。憲法依據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一個聯邦制共和國。1787年美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對后來許多國家的政治變革產生了重要影響。D項正確;

英格蘭曾在1215年頒布《大憲章》,逐漸確立了“王權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則,排除A項;

《人權宣言》是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綱領性文件,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排除B項;

《權利法案》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性文件,但并非是憲法,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學生理解并識記1787年美國憲法的相關史實。18.【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可知,歷史評價是指對歷史現象或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達,歷史史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懊绹鴥葢鹗敲绹鴼v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是對美國內戰的評判,屬于歷史評價,C項正確;

英國議會向國王查理一世呈遞《權利請愿書》屬于歷史史實,排除A項;

林肯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屬于歷史史實,排除B項;

意大利宣布無條件投降屬于歷史史實,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對“歷史史實”和“歷史評價”兩個定義的認知與理解,考查了學生對教材知識的記憶與理解。19.【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內燃機的發明使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應用技術的另一重大成就。1876年,德國人奧托制造出一臺煤氣內燃機。1883年,德國工程師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內燃機。幾年后,德國工程師狄塞爾發明了柴油內燃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運輸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在這一領域內引發了一場變革。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本茨制造出一輛配有汽油發動機的汽車。題干圖文中的“早期汽車”使用的發動機是內燃機,D項正確;

電焊機不是“早期汽車”使用的發動機,排除A項;

電動機不是“早期汽車”使用的發動機,排除B項;

發電機不是“早期汽車”使用的發動機,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題干圖文的理解能力和準確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史實。20.【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美國人萊特兄弟于20世紀初研制發明飛機,B項正確;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斯蒂芬森發明蒸汽機車即火車,愛迪生的發明主要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排除A項;

1869年,美國人海厄特發明了賽璐珞,現代塑料工業由此誕生,排除C項;

1884年,法國人夏爾多內發明了人造纖維,開辟了新的紡織品生產領域,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認知與理解,考查了學生對教材知識的記憶與理解。21.【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這一任務”并結合所學可知,羅斯福新政期間推行“以工代賑”,是指政府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工程,受賑濟者參加工程建設獲得勞務報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濟的一種扶持政策,B項正確;

整頓金融體系主要針對銀行,排除A項;

調整農業政策,主要是限制農產品的生產,穩定價格,排除C項;

“公平競爭法規”與政府直接募工無關,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羅斯福新政,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體現羅斯福政府“直接募工”意圖的是推行“以工代賑”。22.【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堵摵蠂倚浴返陌l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各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相互支援,協同作戰,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C項正確;

《開羅宣言》主要是針對日本法西斯的問題簽署的協議,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

《波茨坦公告》主要是敦促日本投降,排除B項;

《聯合國憲章》是聯合國的基本大法,與題干無關,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學生理解并識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相關史實。23.【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可知,雅爾塔會議加強了反法西斯國家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加快了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加快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A項正確;

題干反映的是雅爾塔會議加快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大國強權政治色彩”在題干中未有體現,排除B項;

題干反映的是雅爾塔會議加快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美蘇重新劃分世界”在題干中未有體現,排除C項;

20世紀30年代,英法等國推行縱容法西斯侵略擴張的綏靖政策,出賣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出賣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在題干中未有體現,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雅爾塔會議的相關史實。24.【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成立時間:1945年10月”“總部:美國紐約”“首要宗旨: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聯合國的成立。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的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B項正確;

歐洲聯盟成立于1993年,排除A項;

歐洲共同體成立于1967年,排除C項;

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于1995年,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聯合國的成立,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反映的是聯合國的成立。25.【答案】(1)畢昇;火藥;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2)翟志剛(3)蒸汽機的廣泛應用;蒸汽時代(4)諾貝爾;科學技術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解析】【分析】(1)發明者:據所學可知,“舉世皆知的印刷術”指的是活字印刷術,由北宋工匠畢昇發明;發明:據所學可知,火藥發明后,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貢獻:據所學可知,“在航行方面”的發明指的是指南針。指南針的發明,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

(2)人物:2008年9月,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完成出艙任務,實現了太空行走。

(3)重大飛躍:據材料三“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笨芍?,“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是指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時代:據所學可知,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4)化學家:據所學可知,1867年,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經過多年的研究,發明了現代炸藥;特點:據材料四“……在19世紀。自然科學特別是熱力學、電磁學、化學等方面的新發展,開始與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在技術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帶動了相應的許多新興工業部門的興起?!笨芍?,第二次工業革命,科學技術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

【點評】本題考查了中國古代三大發明、兩次工業革命等相關內容。側重考查了學生分析和理解材料的能力。26.【答案】(1)上海;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實現共產主義;毛澤東思想;新中國成立。(2)十一屆三中全會(3)深圳;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對外開放。(4)要積極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和方針政策,了解黨的歷史和成就,深入理解黨的偉大事業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圖一中共一大會址”并結合所學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共一大提出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實現共產主義。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