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江南教學設計含反思_第1頁
2 江南教學設計含反思_第2頁
2 江南教學設計含反思_第3頁
2 江南教學設計含反思_第4頁
2 江南教學設計含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江南1.認識“江、南”等9個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會寫“可、葉”等4個字和豎鉤、豎彎2個筆畫。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了解江南水鄉人們采蓮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麗。1.認識“江、南”等9個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會寫“可、葉”等4個字和豎鉤、豎彎2個筆畫。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了解江南水鄉人們采蓮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麗。隨文識字觀察圖畫師生合作多媒體課件、學習單。2課時第1課時課型:新授執行時間:月日執教:1.認識“江、南”等6個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會寫“可、東”2個字和豎鉤。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板塊一讀兒歌,初識美麗江南師:老師今天要帶小朋友們去的一個地方,它就藏在一首兒歌里。小竹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游。兩岸樹木密,禾苗綠油油。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師:小朋友們聽老師讀。(師范讀)師:哪位小朋友試著讀一讀?(指名讀)師:你發現那里怎么樣?生:那里樹木很多,禾苗綠油油的。生:那里很美。鳥兒唱,魚兒游。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那個地方禾苗長得好,人們有吃有住,被稱為“魚米之鄉”。那個地方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江南”。(板書“江南”)師:小朋友們念一念。生:江南。師:“南”是鼻音,讀得真好,獎勵你當小老師帶大家讀一讀。(生帶讀)師:有人知道秀美的江南在哪里嗎?生: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師:名字藏不住秘密,你看江南中有個“江”字,你知道這里的“江”指的是什么江嗎?生:是不是長江?師:對了,就是長江。小朋友們看圖上(課件出示長江)這條藍藍的帶子,就是咱們國家最長的河流,它的名字叫——長江。長江水滾滾向東流,“江”中有個偏旁就表示了這個意思,知道叫什么嗎?生:三點水。師: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寫一寫這個偏旁。(師生書空)你知道還有哪些字中也有三點水呢?生:江、河、湖、海。師:他一口氣說了四個,很了不起。原來和水有關系的字,大部分都是三點水。你們再想想還有哪些字會有三點水。生:池、洋。師:小朋友們能知道這么多字,真是識字高手。獎勵你們繼續看圖,長江中下游以南的這些地方,就是被稱為“魚米之鄉”的江南。我們一起再讀讀這個美麗的名字——生:江南。師:所以江南指的是長江的哪個方向?生:南方。師:那你知道南方是哪個方向嗎?活動一:看圖認方向。板塊二讀《江南》,讀準字音師:江南好,江南風景美,許多詩人把江南美景寫進詩中。今天咱們就學習一篇課文——《江南》。(課件出示《江南》全文)師:請小朋友們翻開書,借助拼音好好讀一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字,多拼讀幾遍。實在讀不準,小朋友們可以圈畫出來。(生讀)師:聽小朋友們讀,老師也想讀。雙手捧書書外斜,小眼睛跟著轉,小耳朵仔細聽。(范讀)師:小朋友們聽得很認真,現在自己會讀的小朋友請舉手。師:這么多小朋友都會了?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來聽一聽。(指名幾位小朋友讀,關注其中的生字讀音,隨機糾錯。)師:讀得很好。“采蓮”的“采”是平舌音,“蓮”是邊音,讀得非常準確,獎勵你帶著其他小朋友把這個詞讀一遍。誰還會讀?(接連請幾位小朋友讀)師:這首詩老師還沒有教,你們都會讀,看來都是讀詩小能手。下面獎勵你們改變一個節奏讀,聽老師念——江南/可采蓮。每句的前面兩個字和后面三個字中間停頓一下,你能這樣讀嗎?自己讀一讀。(生自由練讀)板塊三了解漢樂府,聽唱《江南好》師:這首詩出自哪里呢?生:漢樂府。師:你能從書中找答案,說明你很會思考。不過,漢樂府可不是一個人的名字,它是一種專門為民謠或詩歌寫曲子的機構,就相當于我們現在的音樂制作單位呢。是漢樂府,就可以唱,我們一起聽聽這首曲子。(課件播放《漢樂府》)板塊四整體感知,認識江南蓮師:小朋友們讀著唱著,從詩中看到了什么呢?生:我看到江南特別特別美。生:我看到有人在采蓮。師:小朋友們真會讀書。這首詩講的就是人們采蓮的情景。跟老師讀“采蓮”這個詞。(生跟讀)師:小朋友們做一個采的動作。對啦!采上面就是一只手,下面代表花木,手伸到花木上就是采,采果子的采。師:采,是一種動作。你們還看見過別人采什么呢?生:采花,采果子。師:花是給大家看的,小朋友們一定不要輕易采花。采果子、采花,這些都叫“采摘”。小朋友們跟著老師讀一讀這個詞。(師帶讀)師:蓮,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荷”。它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連”。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寫一寫草字頭。(師生練寫“艸”)師:和花花草草等植物有關的字,很多都是草字頭。蓮,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種植物,所以也是草字頭。師:小朋友們認識“蓮”嗎?請先看一看圖,再認一認。活動二:看圖讀詞,把序號填在括號里。1.蓮葉2.蓮花3.蓮蓬(pénɡ)4.蓮藕(ǒu)5.蓮子師:我們來交流蓮的葉子叫什么——生:蓮葉。師:蓮的果實呢?生:蓮子。師:蓮子藏在哪里?生:蓮蓬里。師:蓮花的莖是什么?生:蓮藕。師:小朋友們真會思考!板塊五明確要求,寫好生字師:小朋友們會讀詩,相信課文中的生字也難不倒你們。你們先看藍線條中的字,自己讀一讀,一會兒我們做個小游戲。(生練讀)師:火車火車誰來開?(開火車讀)師: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還要學習一個筆畫:豎鉤。和老師一起寫。(生學寫)師:“可”和“東”中都有它。你們先看看這兩個字的筆順。師:誰來教老師寫一寫?(生教,老師板書。)師:在田字格中怎么寫好它們呢?請你們來教教老師。(生自由說)師:小朋友們看得很仔細。橫長,“口”部偏上,豎鉤立穩當。(師板書)師:小朋友們寫“東”的時候,注意下面兩點不要貼著豎鉤。你們試試看。(老師反饋、點評指導。)師:小朋友們完成課中導學單活動三。活動三:看拼音寫字,再讀讀詞語。師:課后小朋友們可以聽一聽、唱一唱《江南》。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我主要采用隨文識字,集中鞏固,書寫再指導的分步走方式。萬丈高樓平地起,一年級的學生,寫字剛剛起步,筆畫和筆順的學習非常重要。在書寫生字前,我重點指導了兩個新筆畫的書寫,再讓學生借助筆順圖自學筆順,最后才是指導生字書寫。設計意圖從讀兒歌中感性認知江南,再通過看地圖,理性認識江南所指區域。設計意圖《江南》結構簡單,篇幅短小,節奏輕松愉悅。上課伊始,指名讓學生嘗試讀詩。讓那些先“富”起來的學生做老師,帶動暫時不會讀的同學。同時,在聽學生讀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正音與指導。設計意圖用聽唱的方式,認識漢樂府。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詩歌內容,并能在看圖中認識“蓮”,積累詞語。設計意圖一年級上學期,孩子們才開始寫字,需要引導他們學會關注筆順和筆畫,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第2課時課型:新授執行時間:月日執教:1.認識“戲、間、北”3個生字;會寫“葉、西”2個字和豎彎。2.背誦課文。板塊一認方向師:這些詞誰會讀?(課件出示:江南采蓮可以中間,生讀。)師:接著,我們做個小游戲,看誰能在圖中找到東西南北。活動一:早上太陽升起了,你能找到“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嗎?早上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右面是(南),左面是(北)。生:早晨,太陽升起的地方是東。師:東的對面是——生:西。師:面向太陽,右面是——,左面是——生:右面是南,左面是北。師:小朋友們不知不覺編了一首小兒歌。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右面是南,左面是北。師:小魚在蓮葉間嬉戲,可不管東南西北,它們自由自在地游,咱們一起讀一讀詩。(齊讀)板塊二有滋有味贊江南師:小朋友們一定見過蓮葉,說一說:你看到的蓮葉是什么樣的?生:綠綠的。師:他說了蓮葉的顏色。除了這些,蓮葉還是什么樣的?生:大大的,圓圓的。師:他說出了荷葉的樣子。還有嗎?師:我們來看看江南的蓮葉。你們看到的這一大片蓮葉是什么樣的?(課件出示一片密密的蓮葉)生:很茂密。師:是呀,像這樣茂密的蓮葉一片挨著一片,立在水中央,我們可以用兩個詞來說:挨挨擠擠、亭亭玉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說。生:挨挨擠擠、亭亭玉立。師:“蓮葉何田田”是說蓮葉綠綠的,圓圓的,大大的,亭亭玉立,挨挨擠擠,非常精神。下面,小朋友們和老師來對著讀。(師生對讀)師:采蓮的小船在蓮葉間穿梭,滿眼都是美麗的蓮葉。船兒向東行——生:蓮葉何田田。師:船兒向西行。生:蓮葉何田田。師:船兒向南行。生:蓮葉何田田。師:船兒向北行。生:蓮葉何田田。師:蓮葉醉了我們的眼,小魚兒在蓮葉間嬉戲的畫面進入了我們的心。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小魚兒會怎樣嬉戲呢?生:捉迷藏、游泳比賽、聊天師:原來,這里的“戲”是說小魚兒在玩耍。詩中有五個“魚戲”,太單調了,老師把后面的幾個“魚戲”分別換成“魚玩”“魚耍”“魚游”,這樣不重復,是不是更好呢?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比一比。(生自由讀)師:誰來說一說?生:不好。但我不知道原因。師:你感覺不能換,但理由說不清。原來呀,連續用“魚戲”表現了小魚自由自在地盡情嬉戲呢。現在你們就是這小魚兒,一邊念詩,一邊快活地游起來。(生邊讀邊做向各個方向游的動作。)師:魚兒這樣沒有拘束,想到東就到東,想到西就到西,多自在呀。小朋友們和老師再合作讀。魚戲蓮葉間——(師生合作讀)師:這首詩還可以這么讀,你聽——江南可采蓮(啦),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啦),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啊),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師:小朋友們也來讀一讀試一試,看誰像小魚兒那樣快樂自在。(生讀)板塊三背一背《江南》師:我們一遍又一遍地讀著《江南》,要是能背下來就更好啦!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背一背。(生自由讀背)師:接下來,老師和你們對讀。我說句子,請小朋友們接和這句子對應的詩句。師:夏天的江南,正是采蓮的好時節——生:江南可采蓮。師:采蓮的姑娘們劃著小船來了,只見蓮葉挨挨擠擠,碧綠碧綠的,這真是——生:蓮葉何田田。師:小魚兒見到采蓮的人兒,也快樂地嬉戲起來,你看——生:魚戲蓮葉間。師:它們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一會兒向南,一會兒又向北——生: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師:讀著讀著,小朋友們也成了采蓮人。同桌互相背一背吧。(同桌互背)師:哪個小朋友背給大家聽聽。(指名背)師:小朋友們真能干,我們一起不看書,來背背這首《江南》吧。(生背)板塊四寫好字師:動手又動腦,才能有創造。寫字時間到。先和老師學寫新筆畫“豎彎”。彎的時候略圓一點。(生練寫)師:小朋友們,自己先看著“西”的筆順圖,描一描。(生描紅)師:誰能提醒老師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生:下面的口有點扁。師:火眼金睛,一眼發現了最重要的地方。下面的口比上面的橫要寬一些。(生寫)師:小朋友們看老師寫“葉”,“口”部偏上,瘦瘦的,右邊的“十”,橫短豎長。(師寫)師:我們來寫一寫吧。活動二:看拼音寫字,再讀一讀詞語。師:今天我們去了江南,和采蓮人一起看到了美麗的畫面。江南美如畫,獎勵小朋友們課后讀一讀,背一背《小小竹排畫中游》。小小竹排畫中游小竹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游。兩岸樹木密,禾苗綠油油。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江南》是一首采蓮曲,語言簡潔明快,意境優美雋永。一池蓮的美麗光景,采蓮人的歡樂心情,均可通過讀來傳遞。因此,教學中我選取了以“讀”來傳遞這份喜悅和歡樂的策略。讀,不能只是在同一個平面泛泛而讀,而是要通過有層次的設計,讓學生不知不覺向文字深處漫溯,讀出眼中景,心中情。我首先設計了“讀正確”的學習活動。本首詩歌運用了反復的手法,“魚”“戲”“蓮葉”等生字不停出現,學生一遍又一遍讀詩,生字自然也能在不斷熟悉中認識。接著,通過“用不同節奏讀”的點撥,讓學生擺脫讀無發現、讀無新知的疲倦。本課設計時,我應和著古詩傳遞出的歡快愉悅的主題,給學生一些明快的節奏,鼓勵用清新明麗的旋律替代往日拖讀的習慣。同時,我還設計了加襯詞的方式讀,讓學生讀有發現,讀有欣喜。如果僅改變讀的形式,那么,學生也只能停留在膚淺的好玩層次,這份喜悅來得快,去得也快。于是,我又設計了“有滋有味贊江南”。先是通過情境創設,再現“蓮葉何田田”的美麗畫面。學生在情境中,如同采蓮人,劃著小舟,抬頭所見,都是蓮葉何田田的景象。接著,采用換詞比較讀的方式,讓學生發現“魚戲”出現四次,看似單調重復,其實,正是這復沓的節奏,才凸顯了魚在水中靈動迅捷、歡樂可愛的活潑形象。接著,通過變身魚兒,讓學生在表演中讀,體會魚兒忽左忽右,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