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變化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課時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變化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課時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變化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課時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變化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課時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變化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課時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6-人口的合理容量【基礎演練】讀圖,據此完成1~2題。1.圖中a、b分別表示()A.a人口合理容量b環境人口容量B.a環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C.a環境人口容量b環境承載力D.a環境承載力b人口合理容量2.與圖中b呈正相關的是()①對外開放程度②資源數量③科技發展水平④地區消費水平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第1題,相宜的人口數量是a人口合理容量;極限的人口數量是b環境人口容量。故選A項。第2題,環境人口容量的影響因素包括資源豐富程度、科技發展水平、經濟發達程度、對外開放程度、人口受教化水平、消費水平、技術水同等。其中,只有消費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其他各要素與環境人口容量呈正相關。故選B項。答案:1.A2.B20世紀90年頭以來有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我國人口數量及人口容量進行了預料,表中內容為一些學者的預料數據。讀表,據此完成3~4題。預料2050年將達到的人口數量約14億~15億依農業資源最大供給的人口數量約15億~16億依糧食生產實力最大供給的人口數量約15.1億或16.6億依小康消費水平最相宜供給的人口數量約8億~9億3.表中反映的我國人口合理容量是()A.約15億~16億B.約15.1億或16.6億C.約8億~9億D.約14億~15億4.下列不屬于影響我國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A.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B.地區開放程度C.科技水平和消費水平 D.國家人口政策解析:第3題,依農業資源或糧食生產實力最大供給的人口數量為環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即該地區的最相宜人口數。據表可知,我國依小康消費水平最相宜供給的人口數量約8億~9億,即人口合理容量約8億~9億。第4題,影響環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資源的豐歉、地區開放程度的凹凸、科技和消費水平的凹凸等,與國家的人口政策無關。答案:3.C4.D如圖為“某個時期寧夏部分縣級行政區環境人口容量圖”(單位:萬人)。讀圖,據此完成5~6題。5.影響圖中寧夏各縣級行政區環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A.礦產資源 B.淡水資源C.地形地勢 D.科技水平6.寧夏南部地區今后一段時間人口發展的正確做法是()A.放寬生育政策,激勵生育B.增加人口密度,接納寧夏北部地區的移民C.墾荒拓耕,向寧夏東部地區遷出部分人口D.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同時向寧夏北部地區遷出部分人口解析:第5題,讀圖可知,黃河沿岸各縣級行政區環境人口容量大,而河流分布較少的南部地區環境人口容量小,因此淡水資源是其主要影響因素。第6題,與之相對應,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適度開展生態移民是寧夏南部人口發展的有效措施。答案:5.B6.D人類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人類的發展要受到環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響,據此完成7~8題。7.我國北方地區比西北地區承載著更多的人口,這說明北方地區比西北地區()A.空間條件優越 B.礦產資源豐富C.資源利用條件優越 D.草場資源豐富8.圖中顯示能提高青藏地區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徑是()A.①B.②C.③ D.④解析:第7題,我國西北地區氣候干旱,草場、礦產資源豐富,但地廣人稀,經濟欠發達,資源優勢沒有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第8題,結合圖可知,增加人口合理容量可以從增加耕地和擴展科技應用領域方面來實行措施。但青藏地區增加耕地的潛力有限,同時還須要愛護生態環境,因此擴展科技應用領域才是提高青藏地區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徑。答案:7.C8.B【實力提升】考古發覺,孤懸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復活節島大約在公元600年左右起先出現人類活動。如圖為復活節島人口總量與環境承載力的關聯改變關系圖,讀圖,據此完成9~10題。9.據圖可知,復活節島()A.t1時期,純自然狀態供應的物資可養活人口不超過1000人B.t2時期,農業生產力的發展使環境承載力提高C.t3時期,整個島嶼的社會、經濟發展最為旺盛穩定D.t4時期,該島嶼的生態環境優于t2時期10.關于復活節島人口數量與環境承載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人口數量必需低于環境承載力B.人口數量的改變只受環境承載力制約C.環境承載力的大小不受自然資源因素的影響D.環境承載力是維持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底線解析:第9題,t1時期純自然狀態供應的物資大約可養活人數可達2000人;t2時期農業生產力的發展使資源得以開發、農產品產量增加,因而環境承載力提高;t3時期,實際人口數量遠遠超過環境承載力,生存危機嚴峻;t4時期該島嶼生態環境僅優于t3時期。故選B項。第10題,據圖可知,人口數量可以適當超出環境承載力;影響人口數量改變的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很多,不局限于環境承載力;環境承載力的大小受自然資源因素的影響較大。故選D項。答案:9.B10.D圖示西伯利亞地區是俄羅斯的一個重要開發區,這里針葉林廣布。讀圖,據此完成11~13題。11.該地區的區域地理特征包括()①地廣人稀②氣候宜人③交通便捷④礦產豐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該地區南部人口密度相對較高,這主要是由于南部()①氣溫較相宜②位于平原地帶③開發歷史較長④經濟相對發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20世紀后期以來,該地區內部呈現人口由南向北的遷移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北部()A.人口密度低 B.開發了新資源C.交通條件改善 D.市場廣袤解析:第11題,結合圖例可以看出,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但是氣候寒冷,交通不便,地廣人稀。第12題,相比較來說,該地區南部緯度較低,氣溫較為相宜,開發歷史較早,經濟相對發達。南部多位于河流上游,地形多為山地、丘陵。第13題,人口從南部遷移到北部,主要是因為北部資源的開發供應了大量就業和發展的機會。答案:11.D12.C13.B14.[2024·北京市朝陽區高一期末]最新修編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4)》給北京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謂“宜居城市”,就是要讓人們能在這個城市安家立業,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質的都市生活。1800萬是北京的宜居人口數量。“宜居人口”最接近()A.環境承載力 B.人口合理容量C.最高人口 D.最低人口解析:讀材料可知,“宜居人口”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B項正確。答案:B15.讀圖,回答下題。指出圖中綠洲分布特點,說明本區域環境承載力總體特征及其主要制約因素。解析:該區域位于我國西北地區,降水少,自然環境惡劣,綠洲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山麓地帶,因水資源短缺,本區域環境承載力較低。答案:綠洲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本區域環境承載力低,主要制約因素為水源。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表1某地區將來環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費量耕地/hm2森林面積/hm2淡水/m30.10.12000表2某地區現有資源總量人口/萬面積/km2耕地/km2森林面積/km2年徑流總量/m3620022萬8萬7.5萬5105億材料二依據該地區人口發展趨勢,預料20年后該地區人口將達到1億,進入人口高峰期。同時,現有耕地因建設用地和退耕還林預料將削減133萬公頃,新增荒山造林面積約533萬公頃。(1)由材料一表中數據計算該地區現有人均資源占有量分別是:耕地________,森林面積________,淡水________。(2)將來對該地區環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解決該問題的途徑有哪些?(3)將來對該地區環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但是在這種資源的利用過程中應留意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主要是分析環境人口容量的影響因素及謀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第(1)題,由表2中數據計算可求得答案。第(2)題,由材料二可知該地區耕地面積削減較多,是影響環境人口容量最大的因素。第(3)題,由于該地區森林面積增加,淡水資源的數量會增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