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語言類題型鑒賞技法及演練(一)煉字必備知識+典型例題【必備知識】一、什么是煉字?煉字指錘煉詞語,詩人詞人根據內容和意境的需要,反復推敲,琢磨,挑選最準確、形象、妥帖的詞語來使用,以增強詩歌表現力。古人煉字最著名的事例之一就是唐代詩人賈島在《題李凝幽居》中反復比較“僧敲月下門”和“僧推月下門”,“推敲”一詞就由此而來。“推敲”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說就是來自“煉字”。古人作詩,常出現“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的情況,可見古人在煉字上的追求。二、古代詩歌中常見的煉字類別(一)動詞動詞的提煉是詩歌煉字的主要內容。詩歌中的動詞大致可分兩類:一是一般動詞,二是活用動詞(即由其他詞性的詞活用為動詞)。如宋祁的《玉樓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鬧”字既是繪景,又是寫情,不僅描繪出杏花盛開的艷麗景色,還寫出了春風吹拂下,杏枝搖曳、花兒微動的活潑情景。(二)數量詞數量詞極好辨認,經過作者提煉的數量詞能產生豐富雋永的詩情。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詩既寫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又寫了江南的廣闊、深邃和迷離。“千里”二字正表現了這些。詩人在這里用兩副耳目來聽、來看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二是心理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實聽實見,心理的耳目虛聽虛見,虛實結合,馳騁千里,才能寫出“江南春”。(三)形容詞形容詞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現意象特點,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營造意境。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歷其境,如觸其物。如王維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寫茫茫沙漠,“大”字狀其景觀;烽火燃起,“孤”字狀其醒目;“長”字狀其視野所及,黃河杳無盡頭。(四)疊詞疊詞能夠增強語言的韻律感覺,聽起來和諧悅耳,讀起來朗朗上口,起突出強調的作用。如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詩中“時時”“恰恰”為疊詞。“時時”表明不是偶爾一見,把春意鬧的情趣渲染出來;“恰恰”形容嬌鶯啼鳴的婉轉清脆,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聽覺感受。(五)副詞有些副詞對于詩句準確地傳情達意起到重要的關聯、輔助作用,品讀詩句時不可輕易放過。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其中的“漸欲”“才能”這兩組副詞用得穩妥,“漸欲”表現出繁花紛紛撲面而致使詩人越來越產生眼花繚亂的感覺,“才能”表現詩人對春草初生的欣喜和愛憐之情。(六)表顏色的詞顏色一般可以表現心情,也可以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烘托感情。欣賞時,首先要善于抓住能表現鮮明對比色彩的詞語,體會詩歌流露的感情色彩。如姜夔的《揚州慢》:“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昔日十里揚州路上的歌女青樓與如今的薺麥青青形成鮮明的對比,以突出眼前的荒涼,“青青”所特有的一種凄艷色彩更增加青山故國之情。三、鑒賞煉字的角度(1)看語意的凝練性與準確性詩詞中不少字用得好就在于它能用精練的語言營造優美的意境,表達豐富的意蘊。詩歌中有的字詞不光能為詩歌營造一定的意境之美,還具有暗指、雙關等深層義,詩人常借用這些深層義傳達情感。(2)看表達的特殊性高考題中的煉字題常選用的是在表達技巧上有特殊性的詞,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動詞、形容詞、副詞等具有特殊詞性的詞語,在賞析時要多加留意。(3)看結構的作用性以上兩點角度基本都停留在字詞的自身效果上,其實,解答煉字題還可以考慮這些字詞與其他詞句的關系,比如是否有照應、過渡、對比等。四、常見的煉字題設問形式①直接鑒賞類詩中的某個字/詞用得好(或不好),為什么?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②定字鑒賞類某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字是什么?說明理由。③比較鑒賞類詩中的某字能否替換為另一個字?簡述理由。本詩有兩個版本,你認為哪一個版本更好,為什么?五、答題步驟第一步:指明要鑒賞的字,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和運用了什么手法(釋含義、明手法)。(注意語意是否具有凝練性、準確性)第二步:把該字還原到詩句中,描摹景象(描景象),闡釋其內容,判斷該字所使用的手法(包括詞性的變化、以上表格中的特殊詞性),首想修辭第三步:簡明指出這個字營造了怎樣的氛圍或者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或在整體上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評情境/表感情/談作用)。(還需考慮結構上的作用)【典例分析】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早上五盤嶺①岑參平旦驅駟馬,曠然出五盤②。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蒼翠煙景曙,森沉云樹寒。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棧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注】①唐代宗大歷元年(766)春,岑參作為僚屬隨劍南西川節度使杜鴻漸入蜀平亂,途經五盤嶺時作。五盤嶺:秦、蜀交界處峻嶺,其山道曲折盤旋,故名。②出五盤:攀越五盤山道登上山巔。【問題】“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中的“斗”“攢”兩字,生動傳神,所寫景物特征鮮明,請做簡要分析。[參考答案]①“斗”字,描寫兩岸崖石聳峙欲錯,猶如兩獸相斗,凸顯了江崖陡峭、崢嶸之勢。②“攢”字,描寫群峰相連,層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畫了峰巒密集、重疊之態【解析】第一步:解釋“斗”“攢”兩個字的意思,有時該步驟可以省略第二步:看“斗”“攢”是否使用了一定的表現手法。“斗”字將高聳的山崖人格化,江流回轉曲折,兩岸山崖遙望對峙,如同相互爭斗一樣;而“攢”字描繪了太陽被遮擋時群峰聚集的畫面,富有場面感,群峰聚集的動感、重疊感被“攢”表述了出來。第三步:看兩字在詩歌中的作用。題干中已指明了兩字使景物特征鮮明,故在此可以省略【課后練習】閱讀下面這首清詞,完成下面各題。臨江仙·寄嚴蓀友①納蘭性德別后閑情何所寄,初鶯早雁相思。如今憔悴異當時,飄零心事,殘月落花知。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卻到梁溪②。匆匆剛欲話分攜,香消夢冷,窗白一聲雞。【注】①嚴蓀友:即嚴繩孫,字蓀友,號秋水,無錫人。詞人好友。②梁溪:太湖一支流,流經無錫。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初鶯”指春暮之時,“早雁”指秋末之時。“初鶯早雁相思”句,是說春去秋來,無日不思念好友。B.“如今憔悴異當時”一句,是說詞人想到好友漂泊他鄉,容顏憔悴,不由得暗自傷感,為友人擔憂。C.“飄零”二句,是說詞人的心事只有殘月和落花知道,在表達思友之情的同時也體現了自己的孤寂。D.“生小”二句是說詞人從來不知道江南的道路,在夢中卻分明來到了友人的故鄉。看似不合理,卻寫出了思念至深。【對點練習】2.本詞結尾“匆匆剛欲話分攜,香消夢冷,窗白一聲雞”中,“冷”字用得很妙,請結合這三句試做賞析。[參考答案]1.B【解析】“如今憔悴異當時”是說詞人自己因思念好友而容顏憔悴,與以前判若兩人,而不是指好友。另外,“好友漂泊他鄉”也沒有依據,根據下闋“分明卻到梁溪”及注解,可推知詞人的朋友應該身在故鄉無錫。2.這三句的意思是:在夢中剛要與你訴說離別后的諸般情形,卻被一聲雞叫驚醒,才發覺天已蒙蒙亮,熏香也已燒完,暖意散盡。“冷”字既是寫凌晨時分房內熏香燒完,自然環境的清冷,也是指詞人因與好友相逢的美夢被驚醒后內心的凄冷、悵惘。【解析】本題考查詩歌鑒賞煉字的能力。下片寫由思念至深至切而生出夢幻,竟夢到了自己不知路途的蓀友的家鄉。但好夢難留,在夢中他剛要與好友傾訴別后的相思之意,只聽得窗外傳來一聲雄雞的鳴叫聲,突然從美夢中醒來,天邊已經顯出了魚肚白,而熏香已經燒完,暖意散盡,令人不勝悵惋。“冷”字一語雙關,凌晨時分房內熏香燒完,自然環境自然變得清冷;而詞人與好友不得相見,便想借美夢與好友傾訴心跡,可美夢被驚醒,內心凄冷而悵惘。“冷”字更生動地表明對好友的深摯的友情,深切的懷念。(二)詩眼必備知識+典型例題【必備知識】一、什么是“詩眼”?所謂“詩眼”,是指一首詩(詞)或某聯、某句中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動性或情趣性的能籠罩全篇、全聯或全句的句子、詞語。“詩眼”是洞察詩歌旨意的窗口,是詩歌的靈氣所在。詩眼有“篇之眼”與“句之眼”之分。“篇之眼”,有提綱挈領的作用,連綴全篇的內容、思路、情感,可以是詞語,也可以是句子;“句之眼”,則往往聚焦在遣詞造句的工巧上,突出意象、意境的營造,表現為字詞形式。以“篇之眼”致廣大,以“句之眼”致精微。抓住“詩眼”對于領會詩歌的意境和旨趣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字,雖未冠以“詩眼”的名稱,但其地位和作用相當于“詩眼”。二、“詩眼”賞析例舉1.能集中體現作者思想情感的字【例題】陸游《書憤》頸聯“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中哪個字是詩眼?【答案】詩眼是“空”字。“空”流露出作者自許塞上長城、滿腔報國熱忱卻一直到老仍報國無門的深重的悵惘與悲憤,抒寫悲憤之情,讀之令人扼腕,準確深刻地點明本詩主旨。2.具有概括性、準確性的字。【例題】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其中哪一個字是詩眼?【答案】“綠”字是詩眼。“綠”字詩思深沉,情思浩蕩,既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江南春風和煦、百草叢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綠之景,又在這盎然生機中展示出作者當時奉詔回京的喜悅,還流露出作者經歷第一次罷相之后,不能不產生的重重憂慮。3.具有生動性、形象性或情趣性的字【例題】宋祁《玉樓春·春景》中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中哪一個是詩眼?【答案】“鬧”字是詩眼。“鬧”,運用擬人手法,將春杏怒放,生機勃勃之景生動形象、極具情趣地展現在我們眼前,生動形象,極具情趣性。4.能籠罩或點染全句、全聯、全闋甚至全篇的字【例題】白居易的《長相思》上闋:“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其中哪一個字是詩眼?【答案】“愁”字是詩眼。讀完前三句,尚不足為奇,就寫兩條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個古渡頭,但一讀出“愁”字,詞意就陡然變化,山水含愁,萬物齊悲,主人公的哀愁彌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點醒全片,產生了撼人心魄的藝術魅力。三、技法總結1.找準詩眼①內容上:最能體現詩人強烈感情的詞語往往是詩眼。②修辭上:妙用修辭(尤其是擬人)的地方往往是詩眼。③詞類上:具有“多重含義”,以最小的面積表達最大的思想的動詞往往是詩眼;臨時改變詞性的形容詞往往是詩眼。④位置上:五言詩一般是句子的第三個字,七言詩一般是句子的第五個字。2.多角度賞析詩眼可從如下角度對詩眼進行賞析:①最生動,最具活力;②最能營造意境;③最易統攝全篇;④最能表現作者的感情和主旨。四、答題步驟步驟一:確定詩眼。確定詩眼(若題干已明確,此步可省略),確定詩眼的方法可參考上面確定詩眼的幾個角度。步驟二:整體點明地位。即整體點明詩眼在全詩中的地位,如:“××”是這首詩的線索,“××”為全詩奠定了×××的感情基調,“××”承上啟下等。步驟三:具體分析作用。結合詩句,具體分析詩眼在全詩結構上、在突出詩詞主題上或表達詩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典例分析】閱讀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咸陽城東樓許渾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注】許渾,字用晦(一作仲晦),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此詩大約是詩人于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任監察御史的時候所寫,在一個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咸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即興寫下了此詩。詩眼是詩人情感的噴發口,熔鑄了詩人豐富的思想情感。你認為這首詩的詩眼是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參考答案](步驟一:確定詩眼)詩眼是“愁”,(步驟二:整體點明地位+步驟三:具體分析作用)首聯萬里點出了官宦在外,遠離故土的思鄉之愁;頷聯借“山雨欲來”隱喻風雨飄搖的國家局勢,有憂國傷時之愁;最后兩聯由眼前之景想到秦漢的王朝更迭,表現了江山依舊,世事滄桑之愁。【課后練習】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野人送朱櫻杜甫西蜀櫻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籠。數回細寫①愁仍破,萬顆勻圓訝許同。憶昨賜沾②門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宮。金盤玉箸無消息,此日嘗新任轉蓬。【注】①細寫:輕輕傾倒。②賜沾:即沾賜,受到賞賜之意。1.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從西蜀村民贈櫻之事寫起,與標題相呼應,以小事見深意,全詩構思精巧。B.頸聯“擎出”一詞刻畫了詩人在長安任職左拾遺時謹小慎微,如履薄冰的形象。C.“金盤玉箸”緊承上聯大明宮富麗堂皇的意象,“無消息”暗示此時世逢喪亂的背景。D.詩人以蓬草自比,表現漂泊之苦,與“征蓬出漢塞”之“征蓬”有異曲同工之妙。【對點練習】2.清人金圣嘆評此詩∶“妙在‘也自紅’三字,全篇用意不出三字。”請結合全詩分析“也自紅”是如何統攝全篇的。閱讀下面這首清詞,完成問題。臨江仙·寄嚴蓀友①納蘭容若別后閑情何所寄,初鶯早雁相思。如今憔悴異當時,飄零心事,殘月落花知。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卻到梁溪②。匆匆剛欲話分攜,香消夢冷,窗白一聲雞。【注】①嚴蓀友:即嚴繩孫,字蓀友,號秋水,無錫人。詞人好友。②梁溪:太湖一支流,流經無錫。3.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初鶯”指春暮之時,“早雁”指秋末之時。“初鶯早雁相思”一句,是說春去秋來,無日不思念好友。B.“如今憔悴異當時”一句,是說詞人想到好友漂泊他鄉,容顏憔悴,不由得暗自傷感,為友人擔憂。C.“飄零”二句,是說詞人的心事只有殘月和落花知道,在表達思友之情的同時也體現了自己的孤寂。D.“生小”二句是說詞人從來不知道江南的道路,在夢中卻分明來到了友人的故鄉。看似不合理,卻寫出了思念至深。【對點練習】4.本詞結尾“匆匆剛欲話分攜,香消夢冷,窗白一聲雞”中,“冷”字用得很妙,請結合這三句試做賞析。[參考答案]1.B【解析】本題考查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B項,“‘擎出’一詞刻畫了詩人在長安任職左拾遺時謹小慎微,如履薄冰的形象”錯。根據句意:回想當年在門下省供職時,曾經蒙受皇帝恩賜的櫻桃,退朝時雙手把它擎出大明宮,可知應該是表達了受到皇帝賞賜櫻桃,飽含恭敬、感恩之情。2.①前兩聯以“也自紅”起句,既寫出詩人收到農人相贈的紅櫻桃而喜不自禁,又暗示了作者經歷過的時空變化,而“訝許同”更強化了見到櫻桃“也自紅”時的熟悉之感,由此引出下文京中賜櫻的回憶。②頸聯轉到“憶昨”,回憶皇帝賜櫻往事,表明了慨嘆“也自紅”的原因,形成今昔對比,突山詩人物是人非之感。③尾聯合句,“也自紅”與“此日”首尾呼應,詩人看到如往昔宮中一般鮮紅的櫻桃,再度得以嘗新,卻身已不在長安,如蓬草飄轉,表明了詩人對漂泊生活的無奈之情。【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西蜀櫻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籠”意思是:西蜀的櫻桃原來也是這般鮮紅啊,鄉野之人送我滿滿一竹籠。“也自紅”意思是說與京都的一般紅,其中的“也”字既寫出詩人收到農人相贈的紅櫻桃而喜不自禁,也像是一個呼喚,喚起了當年長安宮中的賜櫻之事。“數回細寫愁仍破,萬顆勻圓訝許同”意思是:熟得很透啊,幾番細心地移放卻還是把它弄破了,令人驚訝的是上萬顆櫻桃竟然如此圓得勻稱而相同。“萬”字寫出了櫻桃數量之多;“訝許同”是說這么多櫻桃大小如此相同,讓人驚嘆,更強化了見到櫻桃“也自紅”時的熟悉之感,由此引出下文京中賜櫻的回憶。“憶昨賜沾門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宮”意思是:回想當年在門下省供職時,曾經蒙受皇帝恩賜的櫻桃,退朝時雙手把它擎出大明宮。這二句是追憶任左拾遺時在宮中蒙受恩賜,擎持歸家的情景,這是由“野人”送朱櫻而引起的對當年皇帝賜櫻的美好回憶,表明了慨嘆“也自紅”的原因,形成今昔對比,突山詩人物是人非之感。“金盤玉箸無消息,此日嘗新任轉蓬”意思是:唉!金盤玉箸早已相隔遙遠,今日嘗新之時,我已漂泊天涯如同轉蓬。“此日”指今日,“嘗新”指村民贈櫻桃一事,照應了開頭的“也自紅”。這兩句既有嘗櫻的喜悅,又暗含對往昔生活的追念和對朝廷的思念,有撫今追昔之感。3.B【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和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B項,“詞人想到好友漂泊他鄉……”錯誤,“如今憔悴異當時”是說詞人自己因思念好友而容顏憔悴,與以前判若兩人,而不是指好友。另外,“好友漂泊他鄉”也沒有依據,根據下闋“分明卻到梁溪”及注解,可推知詞人的朋友應該身在故鄉無錫。4.這三句的意思是:在夢中剛要與你訴說離別后的諸般情形,卻被一聲雞叫驚醒,才發覺天已蒙蒙亮,熏香也已燒完,暖意散盡。“冷”字既是寫凌晨時分房內熏香燒完,自然環境的清冷,也是指詞人因與好友相逢的美夢被驚醒后內心的凄冷、悵惘。【解析】本題考查詩歌鑒賞煉字的能力。下闋寫由思念至深至切而生出夢幻,竟夢到了自己不知路途的蓀友的家鄉。但好夢難留,在夢中他剛要與好友傾訴別后的相思之意,只聽得窗外傳來一聲雄雞的鳴叫聲,突然從美夢中醒來,天邊已經顯出了魚肚白,而熏香已經燒完,暖意散盡,令人不勝悵惋。“冷”字一語雙關,凌晨時分房內熏香燒完,自然環境自然變得清冷;而詞人與好友不得相見,便想借美夢與好友傾訴心跡,可美夢被驚醒,內心凄冷而悵惘。“冷”字更生動地表明對好友的深摯的友情,深切的懷念。(三)煉句必備知識+典型例題【必備知識】一、“煉句”的含義“煉句”指錘煉語句。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詩人常常經過反復琢磨,從詞匯寶庫中挑選出最貼切、最精確、最生動形象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煉句的意義在于:尺幅之內,含不盡之意。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含不盡之意而在言外。所以在鑒賞古代詩歌的時候,對這些煉出來的古詩名句要好好品味鑒賞。詩歌句意題型的考查,選的句子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這類句子或者是含蓄地交代詩歌主旨,或者是描寫生動形象有趣,或者是揭示作者情感,或者是含義深刻的句子。一句詩可能是寫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寫人的。寫人的方法包括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以及細節描寫等。理解一句詩一定要聯系上下句并結合全詩進行。同時賞析古代詩歌,也離不開對遣詞煉句的揣摩,離不開對詩眼的分析。所以這個考查點是建立在上一個考點的基礎上的。二、常見的命題方式(1)請對這首詩第某聯進行賞析。(2)結合全詩,簡要分析某句的妙處。(3)這句詩最具表現力,試簡要分析解答。三、“煉句”常考類別常考類別特色解讀典例內容情感句弄懂所給句子的基本意思,進而把握其內容、情感的內涵,這是賞析句子的前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借廉頗自比,表達出詞人報效國家的強烈愿望和對宋室不能選用人才的慨嘆語言特點句倒裝,有錯位之美;對仗,有整飭之美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全為倒裝句,按現代漢語語法順序,應調整為“神游故國,應笑我多情,華發早生”表達技巧句一般而言,高考選取的句子,都是在表達上有特色的句子,鑒賞時要看出其在表達上的特別之處李清照《醉花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以秋日菊花喻人消瘦,暗示出相思之苦,耐人尋味行文結構句高考所選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處:首句,有點題、開篇、奠定基調之妙;中間句,有轉折文意、承上啟下之用;尾句,或卒章顯志,或另辟蹊徑,尤其是以景結情句,有含蓄雋永之妙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用于開篇,交代時間、地點,點明季節特征,渲染出一種悲涼氣氛,為全詩奠定感情基調四、答題步驟(1)分析詩(詞)句的意思或描寫的意境,把握其內容、情感。(2)抓住突出的一點(語言特點、表達技巧等)進行簡析,分析表達效果。(3)點出該句營造的意境或表達的情感。【典例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郡齋秋夜即事寄斛斯處士許秀才【注】杜牧有客誰人肯夜過?獨憐風景奈愁何。邊鴻怨處迷霜久,庭樹空來見月多。故國杳無千里信,采弦時伴一聲歌。馳心只待城烏曉,幾對虛檐望白河。【注】公元842年,杜牧因受權貴排擠,外放黃州。這首詩是他在黃州任上所寫。這首詩歌尾聯以景物作結,請賞析其妙處。[參考答案](步驟一:把握詩歌內容)①這首詩歌尾聯詩人想象城頭上的烏鴉啼叫將喚來天亮,透過眼前凌空的屋檐望見天邊的銀河;(步驟二:抓住突出一點分析表達效果,此題已給出角度:以景物作結,朝這個角度分析即可)②尾聯之景是動與靜、近與遠、聲與色、虛與實的組合,層次豐富,幽靜渺遠:(步驟三:點出該句營造的意境或表達的情感)③表達了詩人的思念之苦、孤寂之愁以及所依托的失落。以虛檐、白河作結,夏然而止,言有盡而意無窮。【課后練習】(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問題。臨江仙·暮春【注】趙長卿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誰憐?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見說江頭春浪渺,殷勤欲送歸船。別來此處最縈牽。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注】“靖康”之變后,宋室南遷,定居臨安一帶(今浙江杭州),部分士人不忘故國,時發感慨。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作開頭運用征鴻和歸燕進行比興,表達了詞人郁結在胸中的思鄉之情。B.“一春”是指詞人對家鄉的懷念從春分、春社,直到寒食,經歷了整個春天。C.錢塘江的春浪主動來獻殷勤,要送他回家,表現詞人內心對歸鄉的期盼欣喜。D.全詞傷春更是傷己,寄寓了詞人漂泊之感,思鄉之愁,自憐之意,牽掛之情。★2.有人認為本詞“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極妙,請加以賞析。(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次韻和酬刁景純春雪戲意梅堯臣雪與春歸落歲前,曉開庭樹有余妍。楊花撲撲白漫地,蛺蝶紛紛飛滿天。胡馬嘶風思塞草,吳牛喘月困沙田。我貧始覺今朝富,大片如錢不解穿。【注】吳牛喘月:比喻因害怕某一事物,見表面相似的事物也害怕。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是一首酬和詩,題目交代了寫詩的目的,首聯照應題目,點出了春雪降臨的時間。B.清晨雪花落在庭院中的樹上,如花朵一樣美麗,詩人以花喻雪,寫春雪的美麗姿態。C.頸聯以“胡馬思塞草”“吳牛困沙田”寫自己的處境,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D.尾聯富有調侃意味,詩人見春雪“大片如錢”,感覺自己很富有,可惜春雪無法穿。★4.本詩頷聯歷來為人稱道,請加以賞析。[參考答案]1.C【解析】本題考查對詩詞的理解和賞析能力。C項,“表現詞人內心對歸鄉的期盼欣喜”錯誤。文中沒有“欣喜”的依據。錢塘江上浩渺的春浪,似乎對人有情,主動來獻殷勤,要送他回家。江水有情,暗暗反襯出人之無情。詞人曾慨嘆“一春憔悴有誰憐”,在人世間無人理解他思鄉的痛苦,而江水卻能給以深切的同情,起到了對比的作用。2.①選取了“短篷”“疏柳”“雨”“煙”“南浦”“斷橋”六個典型意象,營造了一個煙雨迷蒙的意境,寄寓了詩人欲去而流連、不去更思歸的復雜情緒。②表現手法上,視聽結合,感染力強,令人身臨其境。③以景作結,寄情于景,含蓄雋永,富有韻味。【解析】本題考查對詞句的賞析能力。詞人設想自己登上歸船,蜷縮在低矮的船篷下,聆聽敲打著船篷的雨聲,從船艙中望去,只見斷橋一帶的楊柳,似乎籠罩著一層煙霧。本句詩選取了“短篷”“疏柳”“雨”“煙”“南浦”“斷橋”六個典型意象,營造了一個煙雨迷蒙的意境,詞人借想象之景寫出心境的凄涼,寄寓了詩人欲去而流連、不去更思歸的復雜情緒。本句詩有作者從船艙中望見的景象,如“短篷”“南浦”“疏柳”“斷橋”;也描寫了敲打著船篷的雨聲。從手法上看視聽結合,感染力強,令人身臨其境。“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以景作結,寄情于景。在思鄉痛苦的煎熬中,憔悴而惆悵自憐,又加重思鄉之情,同時寫出了一種飄零之感,羈旅之愁,寄情于景,含蓄雋永,富有韻味。3.C【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和賞析詩歌的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能力。C項,“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錯,“胡馬嘶風思塞草”寫渴望建功立業,“吳牛喘月困沙田”寫自身的困境,詩中并沒有表達對家鄉的思念之情。4.①借助比喻。詩人將“春雪”比作“楊花”“蛺蝶”,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春雪紛飛的情態。②使用疊詞。“撲撲”“紛紛”兩個疊詞用于形容春雪飛揚的樣子,畫面感極強。③用詞精煉。“漫”字寫出雪花溢滿大地的情態,“滿”字寫出了雪花漫天飛舞的情態,“白漫地”“飛滿天”寫雪之多。【解析】本題考查賞析詩歌語言的能力。根據標題可知,“楊花撲撲白漫地,蛺蝶紛紛飛滿天”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辭,用“楊花”“蛺蝶”來比喻春雪,雪在飄落的時候在空中就像楊花、蝴蝶一樣,突出雪花形態優美。以“撲撲”“紛紛”兩個疊詞形容其形態,表現了雪下得大、下得多,畫面感極強。同時又富有音韻美。以“白漫地”“飛滿天”寫雪之多,且動態感強。“漫”和“滿”用詞精煉。“漫”字寫出白茫茫的大雪鋪滿大地的場景,“滿”字寫出了雪花到處飛舞的情態。(四)語言風格必備知識+典型例題【必備知識】一、什么是語言風格?所謂語言風格,是指詩人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的語言藝術個性,是詩人的個人氣質、詩歌美學觀念在作品中凝結的藝術產物,是具有恒定性的、有別于其他詩人的藝術特色。賞析語言風格(特色),不追求對個別詞句的賞析,而是要對全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特色)進行概括。這既要了解不同詩人的創作風格和同一詩人在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又要運用語言風格方面的術語,如: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沉郁頓挫、渾厚雄壯、辭藻華麗、華美絢麗、委婉含蓄、明快淺顯、明白如話、樸實無華、簡潔洗練、明白曉暢等。賞析語言風格(特色)時,一要關注詩歌語言的格調、色彩、境界等,二要關聯作者所有作品的一貫語言特色,三要關注此詩本身的語言特點,四要注意題干的核心詞語提示。二、語言風格常用術語二字:清新、明快、平淡、自然、含蓄、絢麗、豪放、悲慨、沉郁、纏綿……四字: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簡練生動、婉約纏綿、委婉含蓄、雄渾豪放、慷慨悲涼……三、語言風格分類詳述1.清新主要指語言淺顯而有新意。其特點用語新穎,不落俗套,不加雕飾的率真樸素。大部分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孟浩然的詩相對較清新。而陶潛的詩特點不乏清新,但主體風格是平淡。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相關術語:清新雅致、清新自然。2.平淡主要指語言樸實無華。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簡陋和寒傖,它是用語上的返璞歸真,體現了詩人的真功夫,如陶淵明的詩,李煜的詞。飲酒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相關術語:樸實無華、平實質樸、沖淡自然。3.絢麗主要指語言豐富而有文采。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隱的詩。錦瑟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相關術語:華美絢麗、絢麗飄逸、絢麗奇詭。4.明快主要指語言明白而流暢。其特點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村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提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相關術語:明白曉暢、明快簡潔。5.含蓄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如杜牧的絕句,李清照的詞。如夢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綠”“紅”借代綠葉和紅花;“肥”和“瘦”形容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詞人惜花,為花悲喜,為花醒醉,為花憎風恨雨,含蓄地表達了青春韶光短暫、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相關術語:含蓄蘊藉、委婉含蓄、朦朧隱晦、含蓄雋永。6.自然即不加雕飾的率真樸素的語言,多用口語,較少煉字,讀來平白如話,自然生動,韻味無窮。如李白詩歌的語言,“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把酒問月》)“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古朗月行》)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句。相關術語:清新自然、多用口語。7.豪放其特點語言奔放、有氣勢,境界宏大,氣勢恢弘,想象奇特,夸張出格,情感豪邁奔放。代表作蘇軾、辛棄疾的詞。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將滾滾長江與歷史長河融于一體,凸現了歷史蕩滌千古風流的奔放氣勢,使讀者體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對景抒情的壯懷氣魄。8.悲慨即悲壯慷慨,寂寥蒼勁的藝術風格。此風格的作品,含思悲壯。出語高昂,充滿著對時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時,或感時傷亂,憂國憂民,心中郁結,憤慨不平。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詩歌以蒼茫原野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孤獨悲傷的詩人形象,蒼涼悲壯,慷慨激昂。相關術語:悲壯慷慨。9.沉郁用一種蒼老遒勁的筆調去描繪廣闊的社會生活,而在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上籠罩著凝重深沉的憂郁色彩和悲劇氣氛,配之相適應的嚴格詩律和鏗鏘的音韻。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內蒙古自治區新勞動合同樣本
- 2025包裝箱訂購合同范本
- 2025房屋租賃信托合同協議書范本
- 2025年間歇式空氣中有機污染物自動分析儀項目建議書
- 2025年高導熱石墨膜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鋼材:一級鋼項目建議書
- 2025年小型高效沼氣裝置項目建議書
- 引水陂施工方案
- 大壩機械施工方案
- 橋梁截流施工方案
- 校園安全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 PA66ROHS無鹵sgs報告環保報告
- 《送元二使安西》優秀課件
- 中國與俄羅斯漁業合作的潛力分析
- 2023年廣東省高中學生化學競賽試題與標準答案正式題(word可編輯版)
- 汽車輪胎教案
- 公司應急組織體系
- 局部解剖學:第八章 血 管
- 電子政務與電子商務的關系探討
- 廚師菜品考核評分表201921
- 人工濕地設計方案綜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