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_第1頁
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_第2頁
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_第3頁
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_第4頁
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情調研考試試題卷八年級歷史考試時間:60分鐘總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第一幅浮雕的圖案,其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戚繼光抗倭 B.鄭成功收復臺灣 C.虎門銷煙 D.鴉片戰爭2.英國學者安德葛說:“(林則徐的禁煙計劃)以果斷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擊,使得英國人出乎意料,(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林則徐會以果斷的獻身精神來付諸行動。”下列屬于林則徐“付諸行動”的是()A.組織并籌建總理衙門 B.領導三元里人民抗英C.收繳鴉片并虎門銷煙 D.擊斃洋槍隊首領華爾3.陳旭麓指出:“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該論述中的“這場戰爭”應是()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4.關于兩次鴉片戰爭,說法正確的是()①根本目的都是打開中國市場②都簽訂了不平等條約③中國都喪失了領土和主權④參加國當中都有英國A.②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1861年11月25日,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在《致巴特力爾上尉》中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夏宮。一個進行洗劫,另一個放火焚燒。在歷史的審判臺前,一個強盜叫作法國,另一個則叫作英國。”這“兩個強盜”的罪行是()A.火燒圓明園 B.旅順大屠殺 C.鎮壓義和團運動 D.南京大屠殺6.為實現社會的轉型,近代先進的中國人進行了不懈探索。在太平天國運動中最符合社會轉型趨勢的是()A.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B.反對沒落的封建統治C.嚴懲外國侵略者 D.洪仁玕的《資政新篇》7.某同學在學習太平天國運動時列了一個大事年表,請你選個恰當的標題()18511851年金田起義1853年頒發《天朝田畝制度》追求財富平均1853年太平軍北伐1856年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訌1864年在湘軍、淮軍和洋人的聯合進攻下失敗A.農民階級的抗爭和局限 B.農民階級發展資本主義C.農民階級的英勇與智慧 D.農民階級抵御外來侵略8.英國在清末和中國一共打了三次仗:一次是“全仗”,兩次是和其他列強合伙來打的“半仗”。第一次“半仗”結束后,中國被迫簽訂的條約產生的影響是()A.拉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帷幕 B.使列強侵略勢力深入長江中下游C.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D.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9.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表中的選項、史實與推論對應正確的是()選項史實推論A公車上書標志著資產階級維新思潮轉變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B百日維新挽救了民族危亡C《定國是詔》頒布標志著維新派掌握了國家政權D戊戌政變提高了光緒皇帝的地位A.A B.B C.C D.D10.以“自強“求富”為口號,洋務派先后創辦了一批近代企業。下列企業中屬于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的是()①安慶內軍械所②輪船招商局③江南機器制造總局④福州船政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洋務運動中創辦的新式學堂主要有外國語性質的學堂,如1862年創辦的京師同文館;軍事學堂,如福州船政學堂等;技術學堂,如上海機械學堂等。這些新式學堂采用了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實施分年課程和班級授課制等,培養了一批新式人才。這反映了洋務運動()A.開啟了工業近代化歷程 B.改變了民族自大的認識C.宣告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D.推動了教育文化的發展12.《二十世紀中國史綱》中說:“中國近代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從孫中山開始的。孫中山革命活動的開始標志著一種新的社會力量登上了中國政治舞臺。”下列革命活動孫中山參與的有()①成立同盟會并先后親自領導武昌起義、護國戰爭等②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③成立興中會④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近代清政府與某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規定,某國臣民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辦工廠“從事各項工藝制造”,這標志著列強侵略中國進入到資本輸出階段。該不平等條約是()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14.“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這副挽聯贊譽的人物是()A.林則徐 B.左宗棠 C.鄧世昌 D.丁汝昌15.近代以來,面對列強的不斷侵略,中國社會各界掀起救亡運動。①“今日之事,以中國之心思通外國之技巧可也,以外國之習氣變中國之不可也”。②“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與材料中觀點①、②對應的歷史事件是()A.虎門銷煙、金田起義 B.鴉片戰爭、甲午戰爭C.洋務運動、維新運動 D.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16.下列單元主題最適合下表的是()第二單元第二單元第4課洋務運動第5課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第6課戊戌變法第7課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C.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 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7.為了更好地學習中國近代歷史,老師找到了四部影視作品,準備按照歷史發展進程播放給學生觀看。正確的觀看順序是①《甲午風云》②《八國聯軍》③《火燒圓明園》④《林則徐》A.④①②③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18.某同學要在“革命思想的傳播”展板上增加一幅圖片,最恰當的是()A.B.C.D.19.在某次戰爭之后,列強欣喜若狂,聲稱“第二次發現了中國”。英國一家報紙評論道:“中國為東方一團大物,勢已動搖……今歐洲之人,雖田夫野老,無不以瓜分中國為言者。”這次戰爭是()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0.中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A.興中會 B.光復會 C.中國同盟會 D.華興會21.“他的偉大不只在領導中國人民促使社會向一個嶄新的時代躍進,還在于在消滅帝制、締造共和后仍為建設一個獨立強盛、自由平等的中國而奮斗不息。”材料評論的人物是()A.李鴻章 B.孫中山 C.康有為 D.毛澤東22.撼動了反動統治秩序的根基,在中華大地上建立起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中應填寫的是()A.戊戌變法 B.辛亥革 命 C.新文化運動 D.國民大革命23.某同學計劃寒假去參觀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的地點,他應該去的城市是()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上海24.下表中的歷史現象出現在1914—1919年間,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農戶減少1500多萬戶耕地減少2600多萬畝荒地增加4900多萬畝陸軍增加92萬多人A.八國聯軍侵華 B.革命起義不斷C.袁世凱復辟帝制 D.軍閥割據混戰25.下面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部分重大事件,這說明()1912年3月,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3年3月,宋教仁遇刺身亡。1913年7月,孫中山和黃興等發動“二次革命”。1914年,袁世凱解散國會,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5年5月,袁世凱簽訂賣國的“二十一條”。1915年底,護國戰爭爆發。①北洋軍閥實行專制獨裁統治②民主共和思想沒有得到普及③維護民主共和的斗爭在繼續④中國實現了真正的民主政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辨別改錯: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26.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該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1)1912年2月12日,光緒帝下詔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統治結束。【】改正:(2)鄒容的《革命軍》和陳天華的《猛回頭》等著作促進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改正:(3)太平天國運動曾提出“扶清滅洋”口號,表達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意志。【】改正:(4)梁啟超譯述了《天演論》,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改正:(5)袁世凱復辟后,1915年,蔡鍔等組織護國軍北上討袁,護法運動爆發。【】改正:三、材料解析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27.(1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這本書中,胡繩先生在評價近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時寫道:經過鴉片戰爭,外國資本主義勢力進入中國后,要原封不動地保持封建社會的原樣,已經是不可能的。帝國主義的壓力不允許中國統治勢力閉關自守,也不允許它一切保持原樣。帝國主義也刺激了中國人民追求新的道路。(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梳理鴉片戰爭以來史事及影響,完成下表。請把①②③④⑤⑥6個序號分別填寫在ABCD對應的位置(均不得多寫、錯寫、漏寫)(6分)觀點史事影響帝國主義的壓力不允許中國統治勢力閉關自守A:B:帝國主義刺激了中國人民追求新的道路C:D:①《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②洋務運動③戊戌變法④《辛丑條約》: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⑤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近代化的發展⑥使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材料二夷,最初指我國古代東方部族,后泛指華夏族以外的少數民族,常帶有貶義;近代前期,往往用來稱外國或外國人。19世紀40年代的許多著作把西方人稱“夷”,如著名思想家魏源在此時也稱西方人為“夷”。隨著中外交流的逐漸增加和各國政府的一再要求,到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新作以及前述著作再版時都將“夷”改作“洋”了。曾經的天朝上國變成了過去式,曾經的海外蠻夷也變成了諸國列強。(2)依據材料二,寫出近代前期對外國人稱謂的變化。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4分)材料三甲午戰爭之后,列強爭相在華設立銀行,如英國的有利銀行,法國的東方匯理銀行……在中國開設工廠,如英國的增裕面粉廠、和豐船廠,美國煙草公司……還爭奪中國的鐵路權,如俄國修筑滿洲里至綏芬河、哈爾濱至大連、石家莊至太原等。材料四甲午戰后,列強劃分的勢力范圍國別割占和強迫租借的地區勢力范圍德國強迫租借膠州灣山東俄國強迫租借旅順和大連長城以北和新疆法國強迫租借廣州灣廣東、廣西和云南英國強迫租借新界長江流域日本割占臺灣和澎湖列島福建(3)依據材料三、四并結合所學,分析甲午戰爭后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方式發生了什么變化?(2分)材料五甲午戰爭釀成了中國近代史上又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同時也激起了全國的悲憤和抗議。3年以后,發生了戊戌維新運動;5年以后,發生了義和團運動;16年以后發生了辛亥革命。…果沒有甲午戰爭的失敗,就不會激起中國這樣迅速地奔跑。……這次戰爭確實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轉折點,它的意義就在于激發了全民族的覺醒,一種要求改革和進步的覺醒、富強意識的覺醒、愛國主義和自救的覺醒。——戴選《甲午戰爭深刻響世界西文》(4)根據材料三到材料五,并結合所學,概括甲午戰爭對中國產生的歷史影響。(4分)28.(14分)開眼看世界,尋求強國御侮之道。材料一:1842年,魏源完成林則徐的囑托,在《四洲志》基礎上,編撰出《海國圖志》。這是當時介紹西方歷史地理最翔實的專著。魏源在該書序言中寫道:“是書何以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1)依據材料一,說出魏源編撰《海國圖志》的背景事件和編著目的。(4分)材料二洋務企業的經營狀況洋務企業的經營狀況①江南制造總局開設的譯書館,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翻譯了自然科學、軍事技術等98種西洋②輪船招商局創辦后,在三年多時間里使外輪公司損失1300多萬兩白銀,五年后又收購了美國旗昌輪船公司。③福州船政局附設的船政學堂,將首批優秀生送入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學習航海技術。④開平煤礦投產十年后產量逐年增加,因此天津市場上的洋煤進口從原來的將近20萬噸降至120⑤福州船政局的人員“薪水工食”占全部經費的80%,企業生產成本高,效率低下。著作。余噸。(2)根據材料二,完成下表。(3分)資料序號論證的觀點①、觀點一:洋務運動傳播西學,培養軍事和科技人才②、④觀點二:觀點三:洋務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存在弊端(3)下面的歷史人物在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請為他們找出對應的重大事件。(填序號)(4分)①李鴻章②康有為③張之洞④梁啟超⑤林則徐洋務運動:戊戌變法:(4)選擇以上一位歷史人物,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他在中國近代化探索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果。(3分)29.(10分)閱讀分析材料,梳理知識體系、總結歷史規律。圖一(1)在圖1中的發刊詞中,孫中山將同盟會“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綱領闡發為什么思想?(2分)(2)在中國近代史上,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先進的中國人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尋求變革,推動了社會的進步。結合所學知識,請將下列思維導圖填充完整。(5分)近代先進分子的探索第一次鴉片戰爭后林則徐、魏源等人開眼看世界第二次鴉片戰爭后①洋務運動②康有為、梁啟超等③④⑤武昌起義(3)依據中國近代先進分子的探索歷程,你能總結出怎樣的歷史規律?(3分)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情調研考試試題卷八年級歷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