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670PAGEPAGE671目 次前言 6711 范圍 672規范性引用文件 672術語和定義 672規格等級劃分 6725 要求 672A資料性附錄莪術藥材歷史產區沿革B資料性附錄莪術藥材品質評價沿革
………673………674前 言T/CACM1021《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標準分為226個部分:第1部分: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標準編制通則;……—第83部分: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 益智;—第84部分: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 莪術;—第85部分: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 草豆蔻;……—第26部分: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 玄明粉本部分為T/CACM1021的第84部分。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126—2018。本部分按照GB/T1郾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則起草。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126—2018,與T/CACM1021郾126—2018相比較,標準編號進行了調整,并重新進行了編輯。本部分由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標準研究技術中心及道地藥材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提出。本部分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標準研究技術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檢測認證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劉洋洋、馮劍、陳德力、王德立、黃璐琦、郭蘭萍、詹志來。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T/CCM1021郾26208。T/CACM1021郾84—2018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 莪術范圍本部分規定了莪術的商品規格等級。本部分適用于莪術藥材生產、流通以及使用過程中的商品規格等級評價。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部分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適用于本部分。T/CACM1021郾1—2016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編制通則術語和定義T/CACM1021郾1—2016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部分。3郾1莪術 CURCUMAERHIZOMA本品為姜科植物蓬莪術CurcumaphaeocaulisVal郾、廣西莪術CurcumakwangsiensisS郾G郾LeeetC郾F郾Liang或溫郁金CurcumawenyujinY郾H郾ChenetC郾Ling的干燥根莖。后者習稱“溫莪術冶。冬季莖葉枯萎后采挖,洗凈,蒸或煮至透心,曬干或低溫干燥后除去須根和雜質。規格等級劃分根據市場流通情況,按照基原的不同,將莪術藥材分為“蓬莪術冶和“廣西莪術冶兩個規格。在規格項下均為統貨。應符合表1要求。表1規格等級劃分規格等級性狀描述蓬莪術統貨本品呈卵圓形、長卵形、圓錐形或長紡錘形,頂端多鈍尖,基部鈍圓。長2~8cm,直徑1郾5~4cm。表面灰黃色至灰棕色,上部環節突起,有的圓形微凹的須根痕或殘留的須根,有的兩側各1列下陷的芽痕和類圓形的側生根莖痕,有的可見刀削痕。體重,質堅實,斷面灰褐色至藍褐色,蠟樣,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層與中柱易分離,內皮層環紋棕褐色。氣香或微香廣西莪術統貨環節稍突起,斷面黃棕色至棕色,常附有淡黃色粉末,內皮層環紋黃白色注1:市場上莪術藥材,個子貨不常見,以統貨出售,存在規格混合使用情況。注2:另有溫莪術主要被加工成片姜黃用,市場少見。3關于莪術藥材歷史產區沿革參見附錄A。4關于莪術藥材品質評價沿革參見附錄B。要求除應符合T/CACM1021郾1—2016的第7章規定外,還應符合下列要求:無變色;無蟲蛀;無霉變;雜質不得過3%。T/CACM1021郾84—2018附錄A(資料性附錄)莪術藥材歷史產區沿革莪術的生境分布最早記載于宋代的《開寶本草》,曰:生西戎及廣南諸州。冶宋代《本草圖經》描述為:蓬莪荗生西戎及廣南諸州,今江浙或有之。明代多部本草均記載了莪術產地,《本草品匯精要》記載為:蓬莪荗……道地西戎。《本草蒙筌》記載為:多產嶺南諸州,或生江浙田野。嶺南即今廣東、廣西等地。《本草原始》記載為始生西戎及廣南諸州今江浙或有之。《本草品匯精要》記載蓬莪荗……道地西戎。……用根堅實者為好。冶《本草原始》記載:始生西戎及廣南諸州,今江浙或有之三月生苗在田野中其莖如錢大高二三尺葉青白色長一二尺大五寸以來頗類襄荷五月有花作穗黃色頭微紫又名莪術。冶《本草綱目》記載志曰蓬莪荗生西戎及廣南諸州葉似襄荷子似干椹荗在根下并生一好一惡惡者有毒西戎人取之先放羊食羊不食者棄之。藏器曰一名蓬莪黑色二名蒁黃色三名波殺味甘有大毒。大明曰即南中姜黃根也。海南生者名蓬莪荗。頌曰]今江浙或有之。冶近代文獻均有詳細記載莪術產地,《中華本草》(1997年)收載莪術:蓬莪術冶主產于四川溫江及樂山地區。廣東、廣西、云南、浙江、福建、湖南等地也有少量栽培;廣西莪術桂莪術冶主產于廣西的上思、貴縣、橫縣、大新、邕寧等地溫郁金溫莪術冶主產于浙江瑞安。《500味常用中藥材的經驗鑒別》(1999年)收載莪術:蓬莪術冶主產于四川溫江和樂山地區;廣西莪術冶主產于廣西南寧、柳州、貴縣、梧州、玉林、橫縣、大新、邕寧、上思;溫郁金冶主產于浙江溫州、瑞安、臺州等地。《現代實用中藥鑒別技術》(2000年)收載莪術:莪術主產于四川、福建、廣東等地;郁金主產于浙江、四川、臺灣、江西等地,又稱溫莪術冶;廣西莪術主產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稱毛莪術冶或桂莪術冶。《現代中藥材商品通鑒》(2001年)收載蓬莪術產四川等地;貴莪術產廣西的上思、貴縣、橫縣、大新、邕寧等地溫莪術主產于浙江瑞安。《現代實用本草》(2001年收載莪術蓬莪術主產于福建同安四川雙流廣東樂昌封開清遠廣西博白百色龍州等地;廣西莪術主產于廣西靈山、橫縣、百色,廣東湛江等地;溫郁金主產于浙江溫州地區的瑞安縣福建安溪縣等地。《新編中藥志》(2001年收載莪術廣西莪術桂莪術主產于廣西的上思、貴縣、橫縣、大新、邕寧等地溫莪術主產于浙江瑞安蓬莪術主產于四川溫江和樂山地區。《常用中藥材品種整理和質量研究》(2003年收載莪術主產于浙江、廣西四川等省區。《中草藥與民族藥藥材圖譜(2005年收載莪術廣西莪術主產于廣西溫郁金主產于浙江蓬莪術冶主產于四川。《金世元中藥材傳統鑒別經驗》(2010年)收載蓬莪術主產于四川溫江、樂山、沐川等地;廣西莪術主產于廣西貴縣、橫縣、靈山、大新、欽州,廣東四會、高安、鶴山等地;溫莪術主產于浙江溫州地區瑞安陶山、馬嶼及福建南安、安溪等。T/CACM1021郾84—2018附錄B(資料性附錄)莪術藥材品質評價沿革《本草圖經》曰:“……今廣南、江西州郡亦有之,然不及蜀中者佳。冶1963年版《中國藥典》:“莪術以個均勻、質堅實、斷面灰褐色者為佳。冶1977年版《中國藥典》:“莪術以質堅實,氣香者為佳。冶《中華本草(1997年莪術溫莪術均以質堅實氣香者為佳其品質標志為揮發油不得低于1郾5%mL/g)。冶《500味常用中藥材的經驗鑒別》(1999年):莪術多于秋、冬兩季采收,以冬至前后產者質佳。莪術以個大質堅實斷面色發綠氣香者為佳廣西莪術為主流商品質佳尤以廣西貴縣所產為佳。川莪術、溫莪術均不及桂莪術。冶《現代實用中藥鑒別技術》(2000年):莪術以質堅實、氣香者為佳,其中溫莪術或桂莪術質量最佳。《現代中藥材商品通鑒》(2001年):莪術分為逢莪術、溫莪術和廣西莪術,均以個大、質堅實、斷面淡綠色、氣味香者為佳揮發油含量《中國藥典》1郾5%mL/g)。《現代實用本草》(2001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