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單元質檢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含解析岳麓版_第1頁
202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單元質檢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含解析岳麓版_第2頁
202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單元質檢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含解析岳麓版_第3頁
202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單元質檢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含解析岳麓版_第4頁
202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單元質檢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含解析岳麓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單元質檢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24江蘇南京二模)錢乘旦認為,1415年起歷次重大探險活動,絕大部分是在國王或在政府有關部門委派、支持下進行的。15世紀起先的探險隊領導人大多數是貴族,到達印度的達·伽馬,首次環球航行的麥哲倫都是貴族,形成了商人出錢,國王牽線組織,貴族沖鋒陷陣的擴張格局。據此,新航路開拓()A.擴大了商品銷售市場B.是新舊力氣共同推動的結果C.壯大了資產階級力氣D.促進了統一的世界市場形成2.(2024安徽安慶二模)新航路開拓后,新舊大陸間糧食作物的相互傳播,為全球范圍內的溝通供應了物質基礎;經濟作物的種植與貿易,則促進了各地商業的發展和白銀的跨洲際流淌,各大洲紛紛成為世界市場的組成部分。材料反映了()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已基本形成B.資本成為全球化的主要動力C.農業變革推動了早期的全球化D.新航路開拓變更了經濟結構3.(2024福建廈門二模)1600年,西班牙學者曾說,假如西班牙沒有錢沒有金銀,是因為它擁有這些;假如西班牙貧困,那是因為它富有。這種因為隧然富有而貧困,就是所謂的“西班牙陷阱”。造成該現象的主要緣由是西班牙()A.實行重商主義 B.社會分化嚴峻C.維護封建制度 D.金銀大量外流4.(2024河南新鄉二模)據統計,1600年至1688年,英國商船噸位由9000噸漸漸增加到178000噸;17世紀,從英屬殖民地進口然后再轉口的貿易額增速由5%快速增加到25%。這反映出當時英國()A.海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B.商品進口來源渠道增多C.工業化水平有極大提高D.推動殖民地經濟多元發展5.(2024河北張家口一模)從17世紀末起先,一種追求進取的精神起先在全英國彌散,并得到社會的承認和激勵,到18世紀中葉,英國基本形成了土地貴族、中產階級和勞動者這樣較為獨特的三層式社會階層結構。這一局面()A.使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B.推動了生產技術的革新C.標記著新等級制度形成D.激化了勞資之間的沖突6.(2024安徽宣城二模)1813年的《印度貿易壟斷廢止法》有以下規定:除“中國皇帝的疆域”以外,包括印度在內,東印度公司全部貿易區域、港口的貿易權、交易權、投資權都必需向全部國民開放。該規定()A.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B.表明英國放棄了打開中國市場的愿望C.說明清朝“閉關鎖國”政策效果明顯D.反映了英國資產階級的自由主義訴求7.(2024廣東佛山二模)下表是1624年英國《專利法》頒布后專利授權數統計。時間1750年1830年1840年1850年專利授權數7180440513這反映了()A.經濟發展加速了《專利法》實施B.議會改革有助于科技發展C.理論探討推動了技術走向市場化D.工業革命推動了科技發展8.隨著壟斷組織的發展,企業的管理藝術漸漸上升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資本主義19世紀興起的泰羅制就是這樣一種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目的的科學管理理論體系。由此可見,壟斷組織的發展()A.推動了企業的海外擴張B.刺激了生產技術的革新C.提高了企業經營的成本D.促成了經濟模式的變革9.(2024山東菏澤一模)下表是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一部分官督商辦企業。由此可以推斷洋務運動()企業輪船招商局漠河金礦開平煤礦鶴峰銅礦狀況在官方人物離職或不參加管理后,盈利增加。但各種捐款名目繁多,最終企業負債累累官督商辦金礦,但它的全部盈利一半由所謂員司花紅和黑龍江軍餉瓜分唯一經營比較勝利的官督商辦企業,然而在最初10年間,一般商股也沒有分到一文股息還沒有正式開辦,就已經把商股消耗得干干凈凈A.有力地維護了清政府的經濟利益B.促進了中國近代商業發展C.肯定程度上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發展D.未開啟中國近代化的進程10.(2024新疆烏魯木齊二模)20世紀初,清政府不得不以立法的形式將西方的工廠制度、公司制度和一系列與之配套的經濟制度正式引入中國。清政府這一做法()A.體現了中國經濟殖民地化B.強化了官僚資本的主導地位C.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發展D.解決了近代工業發展的逆境11.(2024東北三省四市教研聯合體二模)中國古代就有“衛生”一詞,但常與“養生”相連。1905年,在借鑒日本等國國家衛生行政的基礎上,清政府設立“衛生科”,次年升格為“衛生司”,“掌核辦理防疫衛生、檢查醫藥、設置病院各事”。這表明()A.“衛生”被納入地方行政管理B.近代“衛生”概念獲得國家認同C.傳統意義上的衛生觀念徹底消退D.清末新政實現了衛生服務的普及12.《萬國公報》編輯范祎曾言:“至每月發行之《萬國公報》,尤明目張膽講同等,說自由,推明美國之民主主義與立憲政體,而嘆息痛恨于滿洲朝廷之不進步。后來種族思想勃發而不行遏,中華民國成立于一舉之間,則廣學會之書報與之有勞也。”據此可知()A.輿論宣揚促進戊戌變法運動B.《萬國公報》是近代報刊的先驅C.清政府留意輿論構建與引導D.公共傳媒具有啟迪民智的作用二、非選擇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13.(2024河北邯鄲檢測)對外貿易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途徑。近代以來伴隨著新航路的開拓,世界市場從雛形到最終形成,極大促進了世界各地近代化的進程。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縱觀明朝的海外貿易政策,可以說是限制、防范多于激勵、支持。早期的朝貢貿易偏重政治利益。中期以后,外國貨品免稅政策雖然改為按比例征稅,倭寇問題變得日益嚴峻,由于不堪滋擾,明朝的對外政策趨于保守。……到了隆慶、萬歷年間再度開海以后,外國商船來華已不受限制,基本是往來自由,只要按比例納稅后便可入市交易。由于來華外商必需通過官牙行的中介才能進行買賣,不行以與民間商人干脆交易,因此這還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貿易。……明朝末年,口岸的執法官員在貿易過程中恣意抽稅,對中外貿易的正常發展造成了極大的損害。民間私人海外貿易的開放也只是在禁而不止的狀況下實行的被迫措施,并且限制頗多,根本談不上支持和激勵。這與當時西方國家的做法是迥然不同的。——摘編自劉雋永《明清兩朝保守主義的海外貿易政策》材料二馬尼拉(菲律賓)大帆船貿易是指1565—1815年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與菲律賓之間的壟斷貿易。西班牙人致力發展對中國的貿易,(中國商人先把商品賣到馬尼拉)他們把中國商品從菲律賓運往墨西哥。馬尼拉大帆船運來了中國的生絲、綢緞,它們質量精致、價格低廉。1600年,西班牙當局對當地的養蠶業加以限制,斷絕了本地蠶絲的供應,源源不斷輸入的中國生絲,成為墨西哥工廠的原料,遍銷西班牙本土及其殖民地,深受歡迎。……18世紀,壟斷性的大帆船貿易走向衰落,1815年西班牙國王廢除此項貿易。——摘編自樊樹志《晚明大變局》(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明朝對外貿易的特征并分析其背景。(11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與明朝對外貿易相比,馬尼拉大帆船貿易有何不同。(9分)(3)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對外貿易的意義。(5分)14.(2024清華高校高三學生標準學術實力診斷性測試)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港埠都市之形成與發展大致有以下可尋的特點:其一,中國近代港埠都市自起先即為列強交涉之成品。其二,中國近代港埠都市之形成與發展動力,起于西方工商業國家經濟力氣之擴張與對外市場之需求。其三,中國近代港埠都市之發展與新港新埠之開拓,多由外人擴張工商之欲望所推動。其四,中國近代港埠都市之發展,充分代表外人特權勢力在華之擴張。其五,中國近代港埠都市之發展,代表帝國主義擴張之結果。其六,中國近代港埠都市之發展,形成困難之二元體制或多元體制之行政系統。其七,中國近代港埠都市之發展,十足表現其國際化之意義。即凡此都市,除絕大多數之中國人口外,無論政治、經濟、金融、市政、社團、宗教、教化、新聞,以至上流社會分子,均以困難之外國各國人士為主體。一切活動,亦以在埠之外人為首腦。——王爾敏《五口通商變局》結合材料與所學中國近代史的相關學問,任選一則材料或整體進行闡述。(要求:闡述須有史實依據,邏輯嚴密)單元質檢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1.B由材料“形成了商人出錢,國王牽線組織,貴族沖鋒陷陣的擴張格局”可知,新航路的開拓是新舊力氣共同推動的結果,故選B項;材料強調的是新航路開拓的背景,而不是影響,解除A項;壯大資產階級力氣是通過價格革命,解除C項;新航路開拓使世界市場初具雛形,促進世界市場形成的是兩次工業革命,解除D項。2.C由材料可知,新航路開拓推動了農作物在全球范圍內的溝通與傳播,將世界連為一個整體,推動早期全球化,故選C項;第一次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解除A項;生產力的發展、科技革命是經濟全球化的推動力,解除B項;新航路開拓并未變更經濟結構,工業革命推動經濟結構的變更,解除D項。3.C新航路開拓后大量財寶流入西班牙,導致其“隧然富有”,但是其并未將財寶投資于發展資本主義,而是固守封建制度,沉迷于封建貴族式的享受,因此“而貧困”,故選C項;重商主義反映的是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資產階級的經濟理論,西班牙并未將掠奪來的財寶投資于發展資本主義,因此并未實行重商主義,解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西班牙整體的富有以及貧困的現象,并未提出階層的差異,因此與社會分化是否嚴峻無關,解除B項;金銀大量外流是其“隧然富有而貧困”的表現,而非緣由,解除D項。4.A據材料可知,當時英國海外殖民貿易發展快速,貿易規模不斷擴大,故選A項;材料雖然說的是英國殖民地的轉口貿易,但并沒有說明商品的海外來源,解除B項;當時英國還沒有起先工業革命,解除C項;英國海外殖民貿易的目的是發展本國經濟,并不是推動殖民地經濟發展,解除D項。5.B據材料可知三層式社會階層結構都在追求進取,為生產技術革新供應了資金、學問和閱歷,故選B項;材料沒有體現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解除A項;三層式社會結構并不是等級制度,解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勞資沖突,解除D項。6.D工業革命后自由主義要求廢止壟斷,《印度貿易壟斷廢止法》適應了英國資產階級的自由主義訴求,故選D項;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的是工業革命不是自由主義,解除A項;材料“除‘中國皇帝的疆域’以外”說明英國希望利用東印度公司在中國開拓市場,解除B項;材料中英國變更政策的緣由是工業革命后資產階級的須要,不是“閉關鎖國”政策的效果,解除C項。7.D據材料“1624年英國《專利法》頒布后專利授權數統計”,可知1750年后英國專利授權數猛增,這是由于工業革命的影響,故選D項;表格僅反映了《專利法》實施后專利授權統計的數目變更,無法體現《專利法》實施的緣由,故A項錯誤;1832年,英國進行了議會改革,但議會改革主要涉及的是政治方面的影響,對科技發展影響較小,故B項錯誤;材料僅反映了英國1750—1850年間的專利授權數目變更,并未反映專利投入市場的數目及實際收效,無法說明理論探討推動技術走向市場化,故C項錯誤。8.D材料沒有涉及企業海外擴張,故A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壟斷組織推動了企業管理模式的變更,沒有涉及生產技術的革新,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提高企業經營成本的內容,故C項錯誤;依據材料中壟斷組織推動企業管理模式的變更,可知反映出壟斷組織促進了經濟模式的變革,故D項正確。9.C封建官僚落后的管理方式和各種封建勒索,使官督商辦企業大多虧損或倒閉,民族資本被侵吞,肯定程度上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故選C項;洋務派的官督商辦企業大多虧損或倒閉,不能維護清政府的經濟利益,解除A項;洋務派的官督商辦企業大多虧損或倒閉,沒有促進中國近代商業發展,解除B項;洋務運動創辦了近代企業,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解除D項。10.C清政府用立法的形式引進西方先進的經濟制度,這能規范和愛護民族工商業,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故選C項;材料強調學習西方的經濟制度,不是中國經濟的殖民地化,解除A項;材料的做法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沖擊了官僚資本的地位,解除B項;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不行能解決近代工業發展的逆境,解除D項。11.B晚清時期,清政府借鑒日本等國的國家衛生行政化建立近代衛朝氣構,不再等同于傳統“衛生”概念,反映了近代“衛生”概念獲得國家認同,故選B項;材料信息體現不出“衛生”被納入到地方行政管理,解除A項;“徹底消退”說法過于肯定,解除C項;材料僅反映政府推動“衛生”事業的近代化,沒有涉及衛生服務的普及,解除D項。12.D《萬國公報》作為公共傳媒,傳播了近代資產階級同等、自由、民主等進步觀念,具有啟迪民智的作用,故選D項;依據《萬國公報》“種族思想勃發而不行遏,中華民國成立于一舉之間”等信息可知,該輿論宣揚促進了辛亥革命的發展,解除A項;19世紀70年頭中國近代第一份商業性報紙《申報》在上海創刊,成為近代報刊的先驅,解除B項;依據《萬國公報》并非清政府主辦以及“嘆息痛恨于滿洲朝廷之不進步”可知,清政府留意輿論構建與引導的說法有誤,解除C項。13.參考答案:(1)特征:朝貢貿易發達;貿易政策呈現保守趨勢。背景:以自然經濟為主體;中心集權的強化;“天朝上國”觀念深厚;“重農抑商”政策強化;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薄來厚往”的朝貢體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