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HSLA 10009-2023城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綠化技術標準_第1頁
TCHSLA 10009-2023城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綠化技術標準_第2頁
TCHSLA 10009-2023城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綠化技術標準_第3頁
TCHSLA 10009-2023城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綠化技術標準_第4頁
TCHSLA 10009-2023城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綠化技術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點擊此處添加ICS號

點擊此處添加中國標準文獻分類號T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團體標準

T/CHSLAXXXX—2021

城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綠化

技術標準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cologicalgreeningonmunicipal

solidwastesanitarylandfillsite

(征求意見稿)

2021-XX-XX發布2021-XX–XX實施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發布

T/CHSLAXXXX—2021

前言

為解決城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場地的生態綠化技術問題,防止二次污染,維護

良好生態環境,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和生態城市的建設,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參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

則》的規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提出。

本文件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2

T/CHSLAXXXX—2021

城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綠化技術標準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城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后生態綠化技術要求,包括總體要

求、場地評價與改良、植物選擇與配置、生態綠化方法、養護等。

本文件適用于城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后的植被恢復、景觀綠化和植樹造

林的規劃、設計、施工和養護。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

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6000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量分級

GB/T18247.4主要花卉產品等級第4部分:花卉種子

GB/T25179生活垃圾填埋場穩定化場地利用技術要求

GB36600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

GB51220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范

CJJ/T287園林綠化養護標準

LY/T1000容器育苗技術

LY/T1215森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質的測定

LY/T1228森林土壤氮的測定

LY/T1232森林土壤磷的測定

LY/T1237森林土壤有機質的測定及碳氮比的計算

LY/T1239森林土壤pH值的測定

LY/T1251森林土壤水溶性鹽分分析

NY/T395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NY/T1656.5花卉檢驗技術規范第5部分:花卉種子

3術語和定義

以下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landfillsite

采用衛生填埋方法處置生活垃圾的場所。

3.2

3

T/CHSLAXXXX—2021

植被vegetation

在一個地區覆蓋地面的所有植物和植物群落的統稱。

3.3

最終覆蓋finalcover

采用不同的材料鋪設于垃圾層上的實施過程稱為覆蓋,最終覆蓋指最上層覆蓋的土質材

料和土工材料。

3.4

容器苗containerseedling

通過使用各種一定配比的栽培基質(包括栽培土、營養基質等)在各種容器中進行培育

的苗木。

3.5

封場堆體refusedump

垃圾衛生填埋場停止使用后,按單位時間或單位作業區域劃分的垃圾和覆蓋材料組成的

具有一定標高的填埋體。

4總體要求

4.1應根據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封場場地類型劃分結果選擇生態綠化方式。

4.2在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的基礎上,應遵循植被演替原理,逐步開展垃圾衛生填埋場

生態綠化。

4.3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綠化應考慮場地后續長期再利用的需求。

4.4生態綠化工程投資比例中應以場地改良工程占較大比重,采用一次規劃和概算,分步實

施的方式。

4.5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綠化應符合GB51220的規定。

5場地評價與改良

5.1封場場地評價

5.1.1應開展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場地類型判定。

5.1.2應開展封場場地水土氣等立地條件綜合評價。

5.2封場場地類型劃分

5.2.1本文件適用的垃圾衛生填埋場其封場應符合GB51220的規定,封場應有完整的封場

覆蓋系統,最終覆蓋的土質材料厚度不應小于0.5m。

4

T/CHSLAXXXX—2021

5.2.2應依據封場年限,封場堆體沉降,填埋氣體標準(CH4),封場覆土厚度等因素判定封

場場地類型。

5.2.3封場場地類型劃分按表1的規定進行。Ⅰ、Ⅱ和Ⅲ類場地宜分別采用地被建植、群落

營建(灌木型)和群落營建(喬灌型)的生態綠化方式。

表1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場地類型劃分的判定要求

序號判定條件ⅠⅡⅢ

1封場年限(年)≥3≥3≥5

2堆體沉降(m/年)大,>0.25中等,0.05~0.25小,<0.05

3填埋氣體(CH4)(%)5~101~5<1

4封場覆土厚度(m)≥0.5≥0.8≥1.5

注:封場年限從垃圾衛生填埋場完全封場后開始計算。

5.2.5堆體沉降、填埋氣、土壤污染監測等按GB/T25179的規定執行。

5.3封場場地改良

5.3.1土層厚度

在場地安全性允許的前提下,宜在封場堆體頂部增加土層厚度,使草本植物種植土層厚

度達到0.5m以上,灌木達到0.8m以上,喬木達到1.5m以上。

5.3.2土壤特性

封場土壤應滿足不同綠化方式下植物生長需求,應符合GB36600的土壤污染風險篩選

值,封場土壤理化性質按表2的規定執行。

表2不同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綠化方式的土壤理化性質要求

序號指標群落營建群落營建

地被建植

(灌木型)(喬灌型)

1酸堿度(pH值)6.0~8.06.0~8.06.0~8.0

2電導率(EC值)(mS/cm)1.2~2.50.1~1.20.1~1.0

3密度(mg/m3)≤1.00≤1.25≤1.30

4土壤非毛管孔隙度(%)≥15≥8≥5

5有機質含量(g/kg)≥10≥15≥20

6水解性氮(mg/kg)≥30≥80≥100

7有效磷(mg/kg)≥5≥8≥10

5.3.3改良措施

封場土壤不符合土壤理化性質要求的(表2),應進行改良。改良措施有:

5

T/CHSLAXXXX—2021

a)使用枯枝落葉粉碎物、秸稈粉碎物等生物質廢棄物改良土壤物理性狀。

b)使用生物質廢棄物堆肥或生物有機肥改良土壤肥力。

5.3.4取樣和檢測方法

5.3.4.1土壤取樣按NY/T395執行。

5.3.4.2土壤檢測分析項目及方法按表3執行。

表3土壤檢測分析項目及方法

序號項目測定方法采用標準

1酸堿度(pH值)玻璃電極法LY/T1239

2電導率(EC值)電導法LY/T1251

3密度環刀法LY/T1215-

4非毛管孔隙度環刀法LY/T1215

5有機質含量重鉻酸鉀氧化法LY/T1237

6水解性氮堿解-擴散法LY/T1228

7有效磷鉬銻抗比色法LY/T1232

5.4原有植被保護與利用

5.4.1保護類型篩選

根據垃圾衛生填埋場所在區域原有植被的生態和景觀功能特點,篩選保護利用的植被類

型和植物種類,并重點保護自然生長的木本植物,及具有觀賞價值的開花植物。

5.4.2保護利用措施

5.4.2.1植物保育

對保護種進行標識,并通過適當人工干預,控制惡性入侵植物和纏繞絞殺植物,通過播

種或小苗移栽措施,促進目標物種的生長發育,快速提升垃圾衛生填埋場原有植被的生態景

觀功能。

5.4.2.2群落改造

在適當采用隔離等方式減少人為干擾及破壞的基礎上,通過增加種源、幼苗補植、雜木

清理、密度控制等措施,促進植被自然恢復。

6植物選擇與配置

6.1植物選擇原則

6.1.1宜選擇綜合抗逆性強,包括抗旱、耐鹽堿、抗風、耐貧瘠以及耐受復合污染的植物。

6.1.2宜選擇易管護和生長快的植物,尤其是地帶性植物和適生植物。

6

T/CHSLAXXXX—2021

6.1.3草本植物宜選用多年生植物,木本植物宜選擇結實量大且可自繁的植物。

6.1.4不宜選用機械穿刺能力強且根系分泌物降解作用強的深根性植物。

6.1.5在強調生態適應性的基礎上,宜考慮植物應用的景觀效果和經濟性。

6.2不同綠化方式的植物選擇

6.2.1地被建植綠化方式應以種子播種為主,宜選用耐受干旱貧瘠的開花地被植物,參見附

錄A。

6.2.2開花地被植物的種子質量應達到GB/T18247.4規定,檢驗應按NY/T1656.5執行。

6.2.3群落營建綠化方式應優先選用抗逆性強的地帶性植物和適生植物,參見附錄B、附錄

C。

6.2.4鄉土適生植物的苗木宜選用容器苗,容器苗應按LY/T1000的規定執行,應達到GB/T

6000規定的1級苗、2級苗標準,應符合檢疫要求。

6.3植物配置原則

6.3.1應以營造與恢復低維護、近自然的植物群落為目標。

6.3.2植物群落結構應以灌草結構為主,喬灌草結構為輔。

6.3.3宜兼顧不同生活型植物的配比,多種類混交,應適當增加常綠樹種比例。

6.4不同綠化方式的植物配置

6.4.1地被建植綠化方式應根據地被色彩和景觀自然度的需求選擇種子配比,包括種子種類

和數量。

6.4.2群落營建綠化方式應根據植物種類與規格,可按規則式行列種植或隨機種植;規則式

種植應采用片狀混交模式,隨機種植應采用點狀混交模式。

6.4.3群落營建綠化方式應根據植物種類,規格等特征確定適宜的栽植密度,初植密度不宜

過高,并以小集群多種類種植為主。

7生態綠化方法

7.1地被建植

7.1.1種子處理

7.1.1.1使用微生物肥和粘著劑對混播種子進行包衣處理。

7.1.2播種

7.1.2.1隨機播種

在垃圾衛生填埋場開挖不規則分布梯形淺溝,淺溝底部均勻鋪灑生物有機肥,將凝膠狀

7

T/CHSLAXXXX—2021

樹脂均勻噴灑在肥料上;

將隨機取得的包衣搭配種子,均勻放入凝膠狀樹脂中,使凝膠完全包裹種子,并用原土

覆蓋不使凝膠露出。

7.1.2.2塊狀播種

在垃圾衛生填埋場選擇不小于200m2塊狀區域,使用生物有機肥和枯枝落葉粉碎物與

30cm表層土壤混勻;

平整后,依次開設相鄰平行條溝,并注水至溝底土壤濕潤,而后沿條溝隨機撒種,并用

原土覆蓋并噴水至表土濕潤;

使用農用薄膜將塊狀區域覆膜,種子出苗后即可揭膜,并澆透水一次。

7.2群落營建

7.2.1苗木修剪

7.2.1.1苗木栽植前應進行適度修剪。

7.2.1.2喬木修剪以保證中心主枝優勢為原則,并合理確定分枝高度。

7.2.1.3灌木修剪用短截修剪,并保持內高外低的冠型。

7.2.2場地整理

7.2.2.1采用挖穴種植方法,并保留種植穴內原土。

7.2.2.2去除場地可見垃圾及石塊,清除種植穴周圍0.5m半徑內雜草。

7.2.2.3在保留的原土中加入保水劑粉末、枯枝落葉粉碎物和動物糞肥并混勻,部分回填至

種植穴底部。

7.2.3苗木種植

7.2.3.1選點

應避開塌陷區域,選擇較為平整且無可見雜物的區域。

7.2.3.1挖穴

種植穴直徑應比苗木土球或苗木容器直徑大,差值不應大于0.1m,回填改良土后種植

穴深度與土球或容器高度相等;種植穴應垂直下掘,上下口徑一致。

7.2.3.2栽植

栽植深度應與苗木原土持平,栽植時保持苗干豎直,回填后踩實,使土壤與原土緊密結

合,最后覆上土并以苗干為中心呈圍堰狀,再澆透水并保持圍堰內蓄存水,并進行支撐固定。

8

T/CHSLAXXXX—2021

8養護

8.1地被建植綠化方式下無需養護。

8.2群落營建綠化方式下3年內養護參照CJJ/T287執行,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a)種植后3個月內隔周澆透水一次和松土一次,3個月后,根據植物的生長情況和氣象條

件養護;

b)夏季來臨前以草墊覆蓋植株根部并澆透水,秋、冬季去除植株周邊0.5m范圍內雜草,

并根據降水情況不定期進行澆水。

8.3群落營建綠化方式下3年后應對惡性雜草進行控制,其他無需養護。

8.4垃圾衛生填埋場綠化后應開展喬木根系生長監測和喬木傾斜安全監測,并及時干預管

理。

8.5垃圾衛生填埋場綠化后應開展填埋氣體、滲濾液排放的植物影響監測,并及時采取措施。

9

T/CHSLAXXXX—2021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城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綠化推薦草本植物

中文學名科名屬名拉丁學名

二月藍十字花科諸葛菜屬Orychophragmusviolaceus

紫花苜蓿豆科苜蓿屬Medicagosativa

旱金蓮旱金蓮科旱金蓮屬Tropaeolummajus

月見草柳葉菜科月見草屬Oenotherabiennis

矮牽牛茄科碧冬茄屬Petuniahybrida

波斯菊菊科秋英屬Cosmosbipinnatus

百日草菊科百日菊屬Zinniaelegans

向日葵菊科向日葵屬Helianthusannuus

天人菊菊科天人菊屬Gaillardiapulchella

亞菊菊科亞菊屬Ajaniapallasiana

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屬Taraxacummongolicum

百慕大草禾本科狗牙根屬Cynodondactylon×C.transvaalensis

狗尾草禾本科狗尾草屬Setariaviridis

蘆葦禾本科蘆葦屬Phragmitescommunis

芒禾本科芒屬Miscanthussinensis

蒲葦禾本科蒲葦屬Cortaderiaselloana

酢漿草酢漿草屬酢漿草屬Oxaliscorniculata

紫花地丁堇菜科堇菜屬Violayedoensis

鴨跖草鴨跖草科鴨跖草屬Commelinacommunis

山麥冬百合科山麥冬屬Liriopespicata

鳶尾鳶尾科鳶尾屬Irissp.

佛甲草景天科景天屬Sedumlineare

10

T/CHSLAXXXX—2021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城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綠化推薦灌木植物

中文學名科名屬名拉丁學名

叉子圓柏柏科圓柏屬Sabinavulgaris

海桐海桐花科海桐花屬Pittosporumtobira

蚊母金縷梅科蚊母樹屬Distyliumracemosum

石楠薔薇科石楠屬Photiniaserrulata

紅葉李薔薇科桃屬Amygdaluscerasifera

榆葉梅薔薇科桃屬Amygdalustriloba

西府海棠薔薇科蘋果屬Malusmicromalus

黃刺玫薔薇科薔薇屬Rosaxanthina

火棘薔薇科火棘屬Pyracanthafortuneana

決明豆科決明屬Cassiatora

紫穗槐豆科紫穗槐屬Amorphafruticosa

胡枝子豆科胡枝子屬Lespedezabicolor

紫荊豆科紫荊屬Cercischinensis

枸杞茄科枸杞屬Lyciumchinense

枸骨冬青冬青科冬青屬Ilexcornuta

衛矛衛矛科衛矛屬Euonymusalatus

冬青衛矛衛矛科衛矛屬Euonymusjaponicus

扶芳藤衛矛科衛矛屬Euonymusfortunei

木芙蓉錦葵科木槿屬Hibiscusmutabilis

海檳木槿錦葵科木槿屬Hibiscushamabo

木槿錦葵科木槿屬Hibiscussyriacus

濱柃山茶科柃木屬Euryaemarginata

檉柳檉柳科檉柳屬Tamarixchinensis

胡頹子胡頹子科胡頹子屬Elaeagnuspungens

八角金盤五加科八角金盤Fatsiajaponica

小葉女貞木犀科女貞屬Ligustrumquihoui

金葉女貞木犀科女貞屬Ligustrum×vicaryi

四季桂木犀科木犀科Osmanthusfragransvar.semperflorens

紫丁香木犀科丁香屬Syringaoblata

醉魚草馬錢科醉魚草屬Buddlejalindleyana

夾竹桃夾竹桃科夾竹桃屬Neriumindicum

紫葉小檗小檗科小檗屬Berberisthunbergiivar.atropurpurea

紅瑞木山茱萸科梾木屬Cornusalba

金銀木忍冬科忍冬屬Loniceramaackii

錦帶花忍冬科錦帶花屬Weigelaflorida

梔子茜草科梔子屬Gardeniajasminoides

11

T/CHSLAXXXX—2021

六月雪茜草科六月雪屬Serissajaponica

紅花檵木金縷梅科檵木屬Loropetalumchinensevar.rubrum

黃櫨漆樹科黃櫨屬Cotinuscoggygria

海州常山馬鞭草科大青屬Clerodendrumtrichotomum

紫薇千屈菜科紫薇屬Lagerstroemiaindica

12

T/CHSLAXXXX—2021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城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綠化推薦喬木植物

中文學名科名屬名拉丁學名

雪松松科雪松屬Cedrusdeodara

龍柏柏科圓柏屬Sabinachinensis

側柏柏科側柏屬Platycladusorientalis

多花木蘭木蘭科木蘭屬Magnoliamultiflora

楓楊胡桃科楓楊屬Pterocaryastenoptera

刺槐豆科刺槐屬Robiniapseudoacacia

合歡豆科合歡屬Albiziajulibrissin

樸樹榆科樸屬Celtissinensis

榆樹榆科榆屬Ulmuspumila

桑樹桑科桑屬Morusalba

構樹桑科構屬Broussonetiapapyrifera

樟樟科樟屬Cinnamomumcamphora

舟山新木姜子樟科新木姜子屬Neolitseasericea

桃薔薇科桃屬Amygdaluspersica

山櫻花薔薇科櫻屬Cerasusserrulata

臭椿苦木科臭椿屬Ailanthusaltissima

楝楝科楝屬Meliaazedarach

欒樹無患子科欒樹屬Koelreuteriapaniculata

重陽木大戟科重陽木屬Bischofiapolycarpa

烏桕大戟科烏桕屬Sapiumsebiferum

梧桐梧桐科梧桐屬Firmianaplatanifolia

女貞木犀科女貞屬Ligustrumlucidum

梓樹紫葳科梓屬Catalpaovata

棕櫚棕櫚科棕櫚屬Trachycarpusfortunei

杜英杜英科杜英屬Elaeocarpusdecipiens

絲綿木衛矛科衛矛屬Euonymusmaackii

石榴石榴科石榴屬Punicagranatum

13

T/CHSLAXXXX—2021

目次

目次.....................................................................1

前言.....................................................................2

1范圍......................................................................3

2規范性引用文件.............................................................3

3術語和定義.................................................................3

4總體要求...................................................................4

5場地評價與改良.............................................................4

6植物選擇與配置.............................................................6

7生態綠化方法...............................................................7

8養護......................................................................9

附錄A(資料性附錄)城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綠化推薦草本植物..............10

附錄B(資料性附錄)城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綠化推薦灌木植物..............11

附錄C(資料性附錄)城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綠化推薦喬木植物..............1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