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產栽培技術_第1頁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_第2頁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_第3頁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氣候條件、栽培管理方面簡要分析了2015年、2016年察布查爾縣水稻生產狀況,從實際出發提出應選用高產優質抗病水稻品種,并從培育狀秧、適期插秧、肥料及水分管理、主要病情害防治、適時收獲等方面總結介紹察布查爾縣水稻高產栽培技術。關鍵詞: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位于新疆西天山支脈——烏孫山北麓,伊犁河以南遼闊的河谷盆地。地理位置位于東經80°31ˊ~81°43ˊ、北緯43°17ˊ~43°57ˊ之間。該縣屬大陸性北溫帶和干旱氣候,熱量豐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年有效光照時數達2846小時,無霜期177天,積溫3800度,年平均降水量222mm。該縣南山溝有大小河流13條,年均徑流量2.73億立方米,已利用1.3億立方米,非常適合種植水稻。水稻平均產量625~812.7kg/667㎡以上。要是水稻單產再上新臺階,必須大力推廣普及水稻高產栽培配套技術,提高農民素質和科學種田水平,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一、2010、2011年察布查爾縣水稻生產狀況的分析2011年該縣西部稻區稻瘟病發生嚴重,主要發病類型是葉瘟和穗頸瘟,其中穗頸瘟是產量影響最大。由于以往年度稻瘟病發生一直比較輕,基本沒有對水稻生產造成影響,對稻瘟病的防治一直未能得到重視,2011年由于雨水較多、天氣悶熱造成穗頸瘟突發嚴重,發病是水稻已經基本進入灌漿期,錯過了最佳的防治時期,噴藥不能有效地控制穗頸瘟病,農林315種植的水田嚴重感病導致減產15%左右。2010年水源和農業生產條件保證下,5月初插秧后,氣候持續高溫對水稻分蘗成穗有利,但持續高溫加速了幼穗分化,縮短了幼穗分化時期和灌漿時期,并提前了抽穗期7月20日,比正常年份抽穗期提早20天左右,在水稻田形成不同類型的稻苗。據田間觀察,一類苗占65%,二類苗占20%,三類苗占15%左右,平均單產575.1kg,減產10%~15%。二、選育高產優質抗病品種種植抗病品種是控制稻瘟病的重要途徑之一,一般新選育的抗病品種種植3~5年后,由于生理性變化等原因,導致抗病性喪失。由于不同品種本身對病害抗病能力不同,在種植一段時間后,有些品種對稻瘟病或白葉枯病會因抗性的喪失或衰退而造成產量上很大的損失。因此,在生產上常選育抗病品種作為控病和防病的主要手段,現在品種多,混雜較嚴重,對品種要求提出了難題,結合實際,該縣應選用高產優質抗病品種。三、培育壯苗育苗時間與種子播前處理。育苗時間依據育苗方式而定。一般4月初到4月底可拱棚育秧。結合整地每平方米施8~10kg腐熟有機肥。結合整地每平方米磷酸二銨50g,硫酸鉀25~50g。播種或擺秧盤前一天置床要地下水,5小時后進行土壤消毒,用70%的敵克松可濕性粉劑2.5g或3.2%的克枯星10~12g,兌水2.5~3.0g,均勻噴灑于苗床。播種與苗期管理。當日平均氣溫穩定達到7℃以上,即4月初到4月底都可拱棚育秧;直播與撒播需日平均氣溫穩定達到12~14℃才可進行。每盤播催芽種子150~180g,常規育秧每平方米播催芽種子180~250g。做好水稻苗期管理,做好水、肥,溫度調整,防止苗期青枯,立枯病的發生。水分以見干見濕為主。溫度管理。出苗前要做好保溫工作,但并非溫度越高越好。未出苗前,若上午床內溫度達到36℃以上,也應通風降溫或遮光降溫,以防止高溫灼芽啞種。出苗、齊苗前后,溫度應控制在30~32℃。1葉1心期溫度控制在25~30℃。當床外溫度達到15℃以上時就應通風煉苗。夜間苗床要蓋好蓋嚴,以防寒潮和霜凍造成危害。遇有霜凍,有條件時可往步道溝灌水保苗,晴天后將水排出。2葉1心期床內溫度應保持在20~25℃,根據苗情和天氣、風力和風向調整通風口大小、多少、位置和方向,決定通風煉苗時間,以控制床內溫度。揭膜前3~5天要大通風,陰雨天夜間可不關閉通風口,逐步實施晝揭夜蓋,直到夜間也不覆蓋農膜。水分管理。播種前澆透底水,至出苗前不再補水。出苗后要適時適量補水。當苗出齊并全部青頭時,要根據苗床水分情況澆一次水,但絕不能灌水。以后隨秧苗生長適當補水,補水原則是床土表面變白時補水。補水要避開高溫時段,應在上午10時前或下午3時以后進行。四、適期插秧機插秧時一般秧齡28~35天,葉齡3.5~4.0葉;人工插秧秧齡30~35天,葉齡5.4~5.0,即可插秧。水整地后沉實3~4天,一定要沉實沉好,不可隨整地隨插秧,影響插秧質量。最適插秧深度為1~2cm,抓苗數5~7個,行間距30cm×10~12cm機插以行株距28cm×11cm為主的多行插秧機插秧;做好插秧前后本田雜草封閉。五、肥料管理施肥要在土壤養分測定的基礎上進行,根據測定結果制定或者調整施肥計劃,實行分期施肥,平穩促進,耕地前每公頃施農家肥1000kg,磷肥150~225kg,鉀肥100~150kg,鹽堿地增施鋅肥10~15kg。施返青分蘗肥,第一次插秧一周后每公頃施尿素90~120kg,間隔7~10天,第二次每公頃施尿素150~180kg,施磷酸二銨90~120kg,間隔7~10天,第三次每公頃施尿素90~120kg。施調節肥:用于水稻分蘗后期施用每公頃施尿素45~90kg,施磷酸二胺90~120kg。幼穗分化期看苗施肥,每公頃施磷酸二胺75~90kg。六、水分管理插秧時地面保持簿水層。插秧后灌水護苗,水層為苗高的1/2~1/3。返青后至8葉分蘗初期2cm水層,促進分蘗。9~10葉期灌4~6cm活水,10葉期后采用干濕交替灌水。劍葉抽出時灌5~7cm水層,如遇17℃以下低溫,要灌15cm深水防冷害,冷害過后恢復原來水層。抽穗灌漿后,進行溫灌溉,抽穗35天后開始灑水。病蟲害管理。察布查爾縣主要病蟲害有稻瘟病、紋枯病、條紋枯病、稻曲病、稻潛葉蠅、稻水象甲、稻飛、黏蟲等,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采用合理地防治方法進行防治。稻瘟病。加強田間水肥管理,提高水稻抗病性,要多施基肥,早追肥,不要施用氮肥過多、過遲,合理淺灌,分蘗末期進行排水曬田。孕穗到抽穗期要做到淺灌,有助于水稻發育與提高抗病力。富士一號是目前預防和治療稻瘟病的最好藥劑。防治葉瘟在發病初期打藥一次,嚴重時隔7天再打一次。預防穗頸瘟在始穗期,齊穗期各噴一次。每公頃用40%富士一號1.5L對水噴霧,每公頃用40%稻瘟靈1.5L對水噴霧,噴藥時避開水稻開花期。水稻惡苗病。該病帶菌種子和病稻草都可以傳染惡苗病。整個生育期都可以傳染,脫粒時與病種子混收,也會使種子帶菌。病輕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實等癥狀。防治時及時清除帶病植株并毀,用8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