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試題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一、單選題1.河姆渡遺址是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一處原始村落遺址。關于這一原始村落說法正確的是()A.以使用打制石器為主 B.以粟為主要栽培作物C.掌握了養蠶繅絲技術 D.尚未學會使用天然火【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空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的中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7000年,掌握了養蠶繅絲技術,C項正確;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排除A項;河姆渡人種植水稻,半坡人種植粟,排除B項;早在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就知道用火,排除D項。故選C項。2.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說:“故天子諸侯之傳世也,繼統法之立子與立嫡也,后世用人之以資格也,皆任天而不參以人。”據此可知,西周的王位繼承制度是()A.嫡長子繼承制 B.兄終弟及 C.分封制 D.禪讓制【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繼統法之立子與立嫡也,后世用人之以資格也,皆任天而不參以人”并及結合所學可知,西周的王位繼承制度是嫡長子繼承制,A項正確;西周時期的王位繼承制度是嫡長子繼承制,并不是兄終弟及、分封制和禪讓制,排除BCD項。故選A項。3.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期望恢復“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孟子謂天下當“定于一”,墨子主張“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道家則從哲理層面提出“道通為一”。這說明當時思想家們期望()A.建立中央集權體制 B.各家思想相互交融C.國家治理統一有序 D.尊崇君主重建倫理【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題干中提到的孔子、孟子、墨子和道家的思想都強調了統一和秩序的重要性,孔子希望恢復西周秩序井然的禮樂制度,孟子主張天下統一,墨子提倡百姓服從天子,道家則從哲理層面提出統一的概念,這些思想都反映了當時思想家們期望國家治理能夠統一有序,C項正確;法家主張中央集權,儒家并不主張,排除A項;材料體現各家思想有一定相同之處,并非強調相互交融,排除B項;尊崇君主,重建倫理不是他們相同之處,排除D項。故選C項。4.“這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偉大事業,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此之前,無論名義上如何,中國實際上是分裂的,所謂‘諸夏’或‘中國’,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并無確切的范圍和實際的組織。”“這一偉大事業”是()A.夏朝建立 B.西周分封 C.秦朝統一 D.元朝統一【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秦統一前,長期戰亂給社會帶來巨大災難,人民渴望安定統一;各地域經濟的發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帶來的阻礙。秦的統一建立起“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并陰山至遼東”幅員遼闊的國家??涨敖y一的封建國家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故“這一偉大事業”是秦朝統一,C項正確;夏朝建立、西周分封和元朝統一均不符合“這一偉大事業”的歷史意義,排除ABD項。故選C項。5.秦始皇在原由商鞅頒布的標準器上加刻詔書銘文,或下令讓政府制作相同的標準器并在上面刻銘文,發至全國,與標準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這一舉措()A.旨在推動工商業發展 B.對國家統一有長遠意義C.開啟貨幣官鑄的歷史 D.說明秦朝制度缺乏創新【答案】B【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目的題、本質題,時空是清朝時期。根據材料可知,秦始皇時期將商鞅變法時制定的度量衡標準推行至全國,體現了秦的度量衡的延續性,這對國家統一有長遠意義,B項正確;材料并未強調統一度量衡與發展工商業的關系,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統一貨幣鑄造的相關信息,表述不準確,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秦朝的制度特征,“缺乏創新”的說法不準確,排除D項。故選B項。6.東漢末年出現了眾多的名紙,“左伯紙”就是其中之一。當時的史學家蔡邕“每每作書,非左伯紙不妄下筆”,曹操請蔡文姬寫字,送上的也是左伯紙。這說明東漢末年()A.紙成為最主要書寫材料 B.社會上尚文風氣濃厚C.書法已經成為獨立藝術 D.造紙技術得到了提高【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漢代中國。左伯紙是東漢末年的名紙,紙質上乘,用于書畫,體現造紙技術得到了提高,D項正確;僅憑造紙技術改進、名紙眾多只能得出紙的使用擴大,成為重要書寫材料。沒有其他書寫材料相關信息,不能斷定紙成為最主要書寫材料,排除A項;蔡邕、蔡文姬是漢代的文學家、書法家,而非一般的民眾,從材料只能看出一部分文人的情況,不能斷定整個社會尚文,排除B項;書法成為獨立藝術與書體的發展、書法家群體的形成、書法理論的誕生等有關,僅根據用紙的情況不能斷定“書法已經成為獨立藝術”,排除C項。故選D項。7.西晉滅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遷。截至南朝初陰,南渡人口已達九十五萬,占當時南方人口總數的六分之一。這推動了()A.八王之亂的爆發 B.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C.江南地區的開發 D.北方農業技術的進步【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據本題材料“西晉滅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遷”“截至南朝初陰,南渡人口已達九十五萬,占當時南方人口總數的六分之一”概括得出結論是:北人南遷使得南方獲得了大量的勞動力,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推動了江南地區的開發,C項正確;八王之亂爆發于291年,西晉尚未滅亡,時間上與材料不相符,排除A項;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在229年,西晉尚未建立,排除B項;北方農業技術的進步與北人南遷沒有直接必然的聯系,排除D項。故選C項。8.魏晉南北朝時期,“十六國”政權多由內遷的少數民族建立而成,但他們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中國號、年號,學習漢族的典章制度。這反映了當時()A.少數民族的文化水平較低 B.西晉政權影響猶在C.中原模式有利于鞏固統一 D.民族交融程度加深【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根據材料可知,十六國政權大部分是由內遷的少數民族建立的,但他們大都學習漢族的文化,反映了漢文化對少數民族政權的影響,說明當時民族交融程度加深,D項正確;材料并未對比漢族與少數民族的文化水平,與題意無關,排除A項;西晉(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中國古代上承三國下啟東晉,由司馬炎建立的統一王朝。材料未涉及西晉政權的影響,排除B項;十六國時期國家處于分裂狀態,“中原模式有利于鞏固統一”的說法與題意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9.下面是高三文科某學生在一輪復習時歸納出的一張表格,在比較完各項后意圖進一步歸納你認為最佳的“教訓”應當是()朝代西漢初期唐朝中葉唐朝末年表現七國之亂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原因分封諸侯節度使權力過重內輕外重影響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發展大一統局面后患無窮,由盛轉衰唐朝滅亡,五代十國開始教訓A.國家是否統一往往決定于皇帝的素質B.必須削弱地方政權的力量,強化中央集權C.地方割據不單單出現在王朝末年D.中央與地方是一種對立關系【答案】B【解析】本題是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中國。據表格信息可知,漢初出現了七國之亂,唐中期出現了安史之亂,唐中后期出現了藩鎮割據,這些史實的共同特征是地方勢力強大威脅中央,體現了中央集權的削弱,因此教訓是必須削弱地方政權的力量,強化中央集權,B項正確;國家是否統一往往決定于皇帝的素質說法錯誤,國家統一與生產力發展相關,排除A項;地方割據不單單出現在王朝末年,該說法正確,但并非最佳教訓,排除C項;中央與地方是一種對立關系說法錯誤,中央與地方統一于國家內,并非嚴格對立的關系,排除D項。故選B項。10.秦、隋是兩個短命王朝,卻分別為漢、唐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它們共同的歷史貢獻是()A.制定了有利于鞏固統一的制度和政策 B.修筑了大規模的軍事性防御工事C.開辟了溝通南北交流的水上運輸通道 D.開創了新型公平的人才選拔機制【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隋兩個王朝對歷史發展做出的共同貢獻是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和三省六部制、科舉制等有利于鞏固統一的制度和政策,A項正確;修筑了大規模的軍事防御工程的是秦朝,不包括隋朝,排除B項;構建溝通南北的水上運輸通道只適用于隋朝,排除C項;開創了新型公平的人才選拔機制是隋朝的科舉制,與秦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11.隋唐時期,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共同組成最高政權機關。其中門下省在日常政務的處理過程中處于樞紐地位,這是因為門下?。ǎ〢.具有審核詔令及封駁權 B.負責草擬及頒發皇帝的詔令C.宰相集體議事于政事堂 D.秉承政令加以貫徹執行【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隋唐時期(中國)。隋唐門下省的職責是審核詔令,它在日常政務的處理過程中處于樞紐地位,A項正確;B項是中書省的職責,排除B項;C項與題意無關,排除C項;D項是尚書省的職責,排除D項。故選A項。12.《千金方》是唐代醫學名著,書中孫思邈將婦人方、兒童方置于首要位置。此書名為“千金”,并不是說其中藥方價值千金,而是指“人命至重,貴于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由此可見,《千金方》()A.體現了濃厚的人文關懷 B.收錄的藥方價值較低C.是世界上首部國家藥典 D.在民間得到廣泛傳播【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中國)。根據材料“人命至重,貴于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可知體現對于生命的重視,這具有濃厚的人文關懷,A項正確;《千金方》是中華文明的寶貴財富,“收錄的藥方價值較低”不符合歷史事實,排除B項;《千金方》是私人著述,而不是國家藥典,排除C項;材料主旨為“人文關懷”,而“在民間得到廣泛傳播”在材料中沒有體現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A項。13.如圖是北宋地方權力分配示意圖。圖示表明北宋加強中央集權舉措的突出特點是()A.極力提高皇權 B.分設刺史以監察地方 C.削奪將帥權力 D.分權以削弱地方權力【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北宋(中國)。據本題材料及圖片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北宋地方通過分化事權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權力,D項正確;材料說的是分散地方權力,“極力提高皇權”是中央機構的調整,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設刺史,而且西漢武帝時期就已經設刺史制度,排除B項;據圖片信息沒有涉及“削奪將帥權力”,排除C項。故選D項。14.王安石變法實行青苗法,在青黃不接之際貸款給農民;實行均輸法,令發運使酌情販運買賣物資。這些措施意在()A.增加賦稅 B.削弱地方財政 C.廣辟財源 D.節省政府開支【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時空是北宋時期。根據材料“王安石變法實行青苗法,在青黃不接之際貸款給農民;實行均輸法,令發運使酌情販運買賣物資。”及所學可知,青苗法的施行,使得政府在不動搖官僚體制的情況下,避開冗官現象,通過“理財”,在財政上的“開源”來解決現實中“積貧”困境,并同時改善民戶生活,使其避免受兼并之家高利貸的盤剝,達到民不加賦而國用足。均輸法是調節物資供需關系、平抑物價以打擊大商人的政策。由此可見,這些措施意在廣辟財源,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C項正確;“增加賦稅”與均輸法不符,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削弱地方財政的信息,排除B項;“均輸法”可以協調供需關系,提高財政收支的效率,減少政府的開支,但與青苗法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15.遼國的契丹族原本只有本民族語言而沒有本民族文字,南北面官制實行后,遼統治者仿照漢字創造了本國文字,其中契丹大字就是“以隸書之半增損之”而成。這說明,南北面官制()A.促進了契丹民族的漢化 B.緩和了契丹與漢族矛盾C.具有鮮明的奴隸制特色 D.推動了契丹文化的發展【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遼國(中國)。根據材料可知,遼國推行南北面官制后因受漢文化的影響而創造了本國文字,說明南北面官制促進了契丹文化的發展,D項正確;僅憑材料無法說明契丹族漢化,排除A項;遼國創造契丹文字與緩和民族矛盾無關,排除B項;隸書是一種文字書寫體,與奴隸制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16.《元史·地理志》總結道:“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边@說明元朝對邊疆統治的特點是()A.通過冊封和朝貢實施控制 B.采用“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C.呈現出與內地一體化傾向 D.推行中原地區傳統的典章制度【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朝(中國)。根據材料“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可知,在元朝邊境區域與內地區域采取一樣的管理模式,這體現了邊疆與內地一體化的趨向,C項正確。根據材料“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可知,唐代通過冊封和朝貢實施控制邊疆地區,但沒有體現元朝,排除A項;元朝在東南地區設置澎湖巡檢司、宣政院等機構體現了因俗而至的特點,而材料強調元朝邊疆與內地一體化,排除B項;材料強調元朝的行省制,屬于制度創新,無法體現推行中原地區傳統的典章制度,排除D項。故選C項。第II卷(非選擇題)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針對地方王國諸侯,漢武帝采納主父偃的建議,詔"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臨定其號名”。“于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痹馕迥辏ü?06年),漢武帝把全國分為十三個監察區域,命名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視所部郡國。此外,武帝還在產鹽、鐵地區設五鹽官、鐵官,其統屬中央的大農,直屬中央調配,由國家統一經營。元狩四年(前119年),漢武帝統一鑄造五銖錢,嚴禁地方和私人鑄錢?!幾院殪稀队摑h武帝》(1)根據材料,概括漢武帝鞏固中央集權國家的主要措施。(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漢武帝采取的這些措施的影響?!敬鸢浮浚?)措施:政治: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勢力;設立刺史制度,加強對地方的監察。經濟:實行鹽鐵專營;改革幣制。(2)影響: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鞏固統治;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窘馕觥俊拘?】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西漢武帝(中國)。據材料“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臨定其號名”可得出政治: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勢力;據材料“漢武帝把全國分為十三個監察區域,命名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視所部郡國?!笨傻贸鲈O立刺史制度,加強對地方的監察。據材料“此外,武帝還在產鹽、鐵地區設五鹽官、鐵官,其統屬中央的大農,直屬中央調配,由國家統一經營?!笨傻贸鼋洕簩嵭宣}鐵專營;改革幣制。小問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西漢武帝(中國)。影響:據所學知識從政治的角度可得出加強了中央集權;據所學知識從統治的目的可得出有利于鞏固統治;據所學知識從長遠影響可得出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隨著門閥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開皇年間被隋文帝廢除,改為主要通過科舉選拔官員。唐人楊綰云:“近煬帝始置進士之科,當時優試策而已?!表氈婆e考試,必由應試人于一定時期,投牒自進,按科應試,共同競爭,試后有黜落,中試者舉用之……秀才、明經等科是由察舉轉化而來的,進士科為新設科目。——鄧嗣禹《中國科舉制度起源考》材料二隋唐開始的科舉始終將儒家經典作為考試的主要內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聽吏部;纖介之跡(官員大大小小的行為),皆屬考功。”科舉選官制度,使一些本來無立錐之地的平民書生,通過科場也得以晉身于官僚、貴族的行列。這樣一來,在社會的等級階層之間,就必然出現等級中的升降、甚至貴賤間的對流,這種流動性同時為那些原來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隊伍,提供了可能性?!健对囌摽婆e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影響》(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隋朝創立科舉制的社會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分析科舉制度對中國古代政治的影響?!敬鸢浮浚?)原因:門閥士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勢力增強;打破門閥士族在政治上的壟斷,擴大統治基礎,為官僚隊伍選拔高素質的人才。(2)影響:提高并維護了儒學地位;把選官權集中到中央;打破了特權壟斷,擴大了統治基礎(官吏來源);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有利于人才選拔。(任答3點即可)【解析】【小問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隋朝中國。根據材料“門閥士族的衰落”可分析出門閥士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勢力增強;結合所學可分析出打破門閥士族在政治上的壟斷,擴大統治基礎,為官僚隊伍選拔高素質的人才。【小問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中國。影響:根據材料“始終將儒家經典作為考試主要內容”可分析出提高并維護了儒學地位;根據材料“大小之官,悉聽吏部”可分析出把選官權集中到中央;根據材料“使一些本來無立錐之地的平民書生,通過科場也得以晉身于官僚、貴族的行列”可分析出打破了特權壟斷,擴大了統治基礎(官吏來源);結合所學可分析出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有利于人才選拔。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是世界上較早使用、生產和輸入香料的國家之一。由于中國僅能生產麝香、肉桂等部分香料,因此從漢代開始,所需的大量香料就從阿拉伯、非洲等地區進口。至唐代,香料在醫藥領域和日常生活中獲得更為廣泛的使用。唐代從域外輸入的香藥更多,其中相當部分來自大食(阿拉伯)地區。與此同時,沉香等中國特色的香料也對外廣泛輸出。源源不斷的香料船,使廣州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香料市場之一。由于廣州市舶稅收數額相當大,已在唐代財政收入中具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包括香料在內的諸多來自阿拉伯等地區的貨物已逐漸成為唐政府不得不進口的特需商品,進一步刺激了中阿間香料等互補性商品貿易的發展。——摘編自景兆璽《唐朝與阿拉伯帝國海路香料貿易初探》材料二玄奘(602—664),為尋求準確的佛經文本,西行“求法”,歷經艱辛,十余年中,行程數萬里,游歷百余國?;貒螅g出佛經1300多卷,精煉而準確。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記》一書,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鑒真(688—763),深明佛學,50余歲時,受日本請座使邀請,發愿東渡。他排除千難萬險,歷時12年,經6次努力,最終到達日本。鑒真東渡,對日本的佛學、建筑、雕塑、醫藥、藝術乃至日常生活,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據袁行霈等主編《中華文明史》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唐朝時期香料貿易盛行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玄奘西行與鑒真東渡的歷史意義?!敬鸢浮浚?)原因:中國生產有限,需求量的增加;醫藥與生活的大量使用;中國特色香料出口;國際貿易的繁榮。(2)意義: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對日本的佛學、建筑、雕塑、醫藥、藝術乃至日常生活,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解析】【1題】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朝時期(中國)。原因:根據材料“由于中國僅能生產麝香、肉桂等部分香料,因此從漢代開始,所需的大量香料就從阿拉伯、非洲等地區進口?!笨傻贸鲋袊a有限,需求量的增加;根據材料“至唐代,香料在醫藥領域和日常生活中獲得更為廣泛的使用。”可得出醫藥與生活的大量使用;根據材料“沉香等中國特色的香料也對外廣泛輸出。源源不斷的香料船,使廣州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香料市場之一?!笨傻贸鲋袊厣懔铣隹冢桓鶕牧稀坝捎趶V州市舶稅收數額相當大,已在唐代財政收入中具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包括香料在內的諸多來自阿拉伯等地區的貨物已逐漸成為唐政府不得不進口的特需商品,進一步刺激了中阿間香料等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紙漿篩選與凈化設備的運行與維護考核試卷
- 海洋油氣開采中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考核試卷
- 紙板容器生命周期分析考核試卷
- 終端設備在水下通信技術考核試卷
- 林業與地方特色農產品的區域品牌營銷考核試卷
- 纖維素纖維在聲學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種子種苗在氣候變化適應中的作用考核試卷
- 玻璃纖維增強型塑料水處理設備的制備考核試卷
- 畜禽智能養殖環境監測與調控系統考核試卷
- 南京旅游職業學院《交通運輸工程前沿講座》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手術室護理新進展
- 鄭州市2025年高中畢業年級第一次質量預測(一模) 化學試卷(含標準答案)
- 2025年華僑港澳臺學生聯招考試英語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恙蟲病正式》課件
- 云輻射效應研究-洞察分析
- 2025中國海油春季校園招聘筆試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微通道內納米流體傳熱流動特性
- 衛生院鄉村醫保培訓課件
- 微陣列技術在腫瘤標志物研究-洞察分析
- 2024至2030年中國氣力輸送系統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四川省樂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期末考試((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