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實習護士崗前培訓課件_第1頁
院感實習護士崗前培訓課件_第2頁
院感實習護士崗前培訓課件_第3頁
院感實習護士崗前培訓課件_第4頁
院感實習護士崗前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院感染管理相關知識

—實習護士院感培訓

臨泉縣人民醫院急診科為什么要接受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

了解控制醫院感染發生的重要意義醫療診療過程中的具體要求和實施方法積極參與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醫院感染管理中醫務人員職責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等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掌握抗菌藥物臨床合理使用原則,做到合理使用。掌握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發現醫院感染病例,及時送檢驗及藥敏試驗,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徑、控制蔓延,積極治療病人,如實填表報告。發現有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及時報告院感科,并協助調查。發現法定傳染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報告。參加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掌握自我防護知識,正確進行各項技術操作,預防銳器刺傷。目錄01遵守規章制度樹立標準預防概念加強手衛生職業安全幾種主要醫院感染的控制嚴格無菌操作醫療廢物管理02醫院感染定義醫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獲得而于出院后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存在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醫院感染。控制醫院感染的意義01提高治療與手術的成功率減少病人痛苦,提高床位周轉率減輕醫療護理工作負擔與國家和個人經濟負擔02防護:實施雙向防護,防止疾病雙向傳播隔離措施:根據傳播途徑建立接觸、空氣、飛沫隔離措施。其重點是手衛生隔離對象:將所有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視為有傳染性,需要隔離標準預防的三個基本概念手衛生: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適時戴口罩、穿隔離衣、防護服、鞋套;醫務人員的工作服、臉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物質噴濺到時,應當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鏡或者面罩,穿隔離衣或圍裙;處理所有的銳器時應當特別注意,防止被刺傷;對病人用后的醫療器械、器具應當采取正確的消毒措施標準預防的具體措施控制醫院感染

最簡單、最有效、最方便、最經濟方法洗手什么是手衛生?手衛生(handhygiene):是醫務人員洗手、衛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總稱。術語和定義洗手指征:1接觸病人前后,特別是在接觸患者皮膚、黏膜和進行侵入性操作前后。2無菌操作前后。3進入和離開隔離病房、NICU、母嬰室、新生兒科等重點科室。4戴口罩和穿、脫隔離衣服前后。5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及其他分泌物,或者被其污染的物品后。6脫手套后。7處理清潔或無菌物品之前;處理污染物品后。8如何搓手心、手臂、指縫相對搓揉至少15秒: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摩擦;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搓擦,交換進行;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摩擦;彎曲各手指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搓擦,交換進行;大拇指旋轉搓擦,交換進行;一手指尖并排在另一手掌心來回搓,交換進行;標準預防內容—手套接觸血液、體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損的皮膚黏膜時應戴手套在兩個病人之間一定更換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手部皮膚已有破損,進行侵入性操作時必須戴雙層手套標準預防內容——口罩保護口和鼻的黏膜醫務人員在以下情況應考慮佩戴口罩:接觸呼吸道飛沫傳染病病人,或進行支氣管鏡、口腔診療操作時(佩戴具有過濾功能的高效口罩);進行手術、無菌操作、護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時;自己患呼吸道疾病時。正確的佩戴口罩標準預防內容—面罩、護目鏡面罩和護目鏡可防止病人的體液、血液、分泌物等體液的傳染性物質飛濺到醫護人員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可能發生噴濺的醫療操作必須使用防護鏡、面部防護罩、口罩等動脈穿刺要戴面部防護罩(血液濺入眼中發生率較高)12標準預防內容—隔離衣防止被傳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滲出物、噴濺物等污染必要時可在外加塑料圍裙脫去隔離衣后應立即洗手,以免污染其他患者和環境。12保證職業安全防止職業暴露銳器傷:注射器針頭、頭皮針、套管針、縫合針、血糖針、手術刀……粘膜暴露:眼睛、傷口、粘膜……職業暴露的類型主要是感染經血液傳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對受傷者的心理傷害一般是由醫療銳器引起030102針刺傷的主要危害容易發生針刺傷的環節操作中(掰安瓿、抽吸藥液、各種注射時、拔針時)操作后整理用物時丟棄過程中不正確的廢物處理醫務人員避免意外事故方法禁止將針頭放置在床邊、小車頂部使用后,應立即丟入尖銳物收集箱禁止雙手重新蓋帽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針頭STEP1STEP2STEP3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黏膜。如有傷口,應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職業暴露后應急處理措施銳器刺傷處理及報告程序報告帶教老師或科室負責人填寫銳器傷登記表報感染管理科進行暴露評估血清學檢測:HBV、HCV、HIV采取阻斷感染的措施:注射疫苗、藥物治療、追蹤隨訪等觀察、監測、隨訪、備案0102幾種重要部位醫院感染的預防策略呼吸機相關肺炎的核心預防策略是什么?若無禁忌證,患者床頭應抬高30°~40°。定時口腔護理。經口氣管插管優于經鼻氣管插管。氣管套囊應保持在25~30cmH2O。每日停用或減量鎮靜劑1次,評估是否可以撤機或拔管。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核心預防策略是什么?置管和導管維護人員應經過培訓。置管部位應鋪大無菌單,操作人員應戴無菌手套、口罩、帽子、穿無菌手術衣。成人首選鎖骨下靜脈置管,透析導管例外。置管部位至少消毒3遍,每遍均要待其自然干燥。盡早拔除導管。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核心預防策略是?01插管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集尿袋應低于膀胱水平;保持導尿系統的通暢和密閉;斷開導尿系統時,包括放尿,應做手衛生。盡早拔除導管。02無菌技術01無菌技術概念02無菌技術的操作原則03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法滅菌:指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殺滅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及細菌的芽胞無菌技術概念

無菌技術:在執行醫療護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機體和保持無菌區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辦法。

無菌區域:經過滅菌處理未被污染的區域。

有菌區域:(非滅菌區)未經滅菌處理或經滅菌處理后被污染的區域。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操作前準備環境清潔、寬闊、無人群流動、無塵埃飛揚。工作人員要求穿戴整潔,帽子須遮住全部頭發,口罩須蓋住口鼻,刷洗雙手,必要時剪指甲。操作中保持無菌不可跨越無菌區,防止無菌區被污染用無菌鉗取無菌物品,無菌物品一經取了即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一套無菌物品僅供一位病人使用,防止交叉感染。無菌操作中,無菌物品可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不可作用,應予更換或重新滅菌。

醫療廢物管理01醫療廢物分類02感染性廢物03病理性廢物04損傷性廢物05藥物性廢物06化學性廢物要求垃圾袋堅韌耐用,不漏水;06紅色袋裝放射垃圾。05黃色袋裝醫用垃圾,04黑色袋裝生活垃圾,03設置三種顏色的污物袋02醫院污物的分類收集01設置三種顏色的污物袋1黑色袋裝生活垃圾,2黃色袋裝醫用垃圾,3紅色袋裝放射垃圾。4要求垃圾袋堅韌耐用,不漏水;5醫院污物的分類收集感染性垃圾: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簽、引流棉條、紗布及其他各種敷料;——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一次性醫療器械;--—廢棄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醫療機構收治的隔離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廢棄的血液、血清。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一次性醫療器械視為感染性廢物。手術及其他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等。醫學實驗動物的組織、尸體。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病理性廢物: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尸體等。損傷性廢物: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醫用針頭、縫合針。各類醫用銳器,包括:解剖刀、手術刀、備皮刀、手術鋸等。載玻片、玻璃試管、玻璃安瓿等。藥物性廢物: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藥品。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如:抗生素、非處方類藥品等。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包括:——致癌性藥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