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_第1頁
202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_第2頁
202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_第3頁
202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_第4頁
202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復習材料

第52課時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1.分析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單向流動并逐級遞減的規律。2.舉例說

明如何利用能量流動規律,使人們能夠更加科學、有效地利用生態系統中的

課標要求資源。3.解釋生態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網各營養級之間在個體數量、生物量和能

量方面的關系。4.活動:調查或探討一個校園、公園、農田、森林、濕地或池

塘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

2023?新課標-T332023?全國甲-T52022?北京-T19

1.能量流動的過程2022?河北-T18

及特點2022?湖北-T202022?遼寧-T192021?遼寧?T19

2021?全國甲?T31

考情分析2.能量流動的相關

2023?山東-T132022?湖北-T202021?山東-T24

計算

2022?山東-Til2022?湖南-T82022?湖北-T20

3.能量流動的應用

2021?福建?T6

4.生態金字塔分析2022?天津-T13

考點一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1.能量流動的概念

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稱為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2.能量流動過程

(1)能量流經第一營養級的過程

(2)能量流經第二營養級的過程

由圖分析得到:

①初級消費者攝入量(a)=初級消費者的同化量(b)+糞便量?。

②同化量(b)=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d)+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e)。

③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e)=遺體殘骸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⑴+次級消費者攝入量⑴

十暫時未被利用的能量①。

【提醒流入每一營養級的能量最終去向=在呼吸作用中以熱能形式散失+被下一營養級同

化(最高營養級除外)+被分解者利用。

②某營養級的糞便量不屬于該營養級的同化量,而屬于上一營養級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比如

兔子吃草,兔子糞便中的能量屬于草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復習材料

③植物光合作用與同化量的關系:光合作用儲存的能量=同化量,凈光合作用儲存的能量=

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凈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一呼吸作用)。

3.能量流動的特點

(1)單向流動

①方向:沿食物鏈由低營養級流向高營養級。

②特點:不可逆轉,也不能循環流動。

(2)逐級遞減

①能量傳遞效率: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

②營養級數量: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一般不超過工個營養級。

陰J斷正誤】

(1)每一營養級生物的同化量就是從上一營養級攝入的能量(X)

提示第一營養級生物的同化量一般是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而第二營養級及以上營養

級生物的同化量等于從上一營養級攝入的能量減去糞便中的能量。

⑵森林中生產者積累的有機物的能量總和即為輸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X)

提示輸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包括生產者積累的有機物的能量和生產者在呼吸作用中以熱能

形式散失的能量。

(3)越冬灰鶴糞便中的能量不屬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2021?遼寧,19)(J)

(4)果蔬等植物獲取的物質和能量主要來自有機肥(X)

提示果蔬等植物獲取的物質來自無機物,獲取的能量來自太陽能。

(5)在食物鏈中,營養級越高,其同化的能量越少,原因是其通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太多(X)

提示同化量少與呼吸消耗量無關,能量在沿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是逐級減少的,營養級越多,

在能量流動過程中消耗的就越多。

(6)魚吃雜草,雜草同化能量中的10%~20%流入魚體內(義)

提示10%?20%是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不是兩種生物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依據泥縱可以利用殘餌、魚糞為食以及循環經濟原理,技術人員將稻田養河蟹和稻田養泥縱

兩個生態系統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稻護蟹,蟹吃餌料、雜草,泥縱吃殘餌、蟹糞,泥邸:糞

肥田的“稻一蟹一泥縱”農田生態系統,科研人員比較了三種農田模式的產量,結果如表,

請回答以下問題:

45m2的稻田中水稻、河蟹及泥縱產量分析

生態系統類型水稻產量/kg河蟹產量/g泥鰥;產量/g

水稻單種39.0

稻一蟹41.42203.3

稻一蟹一泥縱41.02131.3656

(1)輸入“稻一蟹一泥鰥;”農田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包括哪些?

復習材料

提示生產者(水稻等)固定的太陽能和餌料中的化學能。

(2)河蟹會被鳥捕食,與鳥相比,河蟹的同化量/攝入量的比值明顯較低,從食物類型分析,可

能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河蟹攝入的有機物中含有大量纖維素,不易消化吸收,大量能量隨糞便排出。

⑶如圖為“稻一蟹”農田生態系統中各營養級所含能量的示意圖,其中a、a]、a2表示上一

年留存下來仍未被利用的能量,e、e2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5、C2表示什么?河

蟹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包括哪些?(用圖中字母表示)

提示C、5、C2表示流向下一營養級的能量;河蟹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包括b2、

C2、d2。

(4)如圖是能量流經該稻田第二營養級的示意圖,圖中的數值表示能量(單位:X10kJ-m-2-a-

1)。圖中的C代表什么含義?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是多少?

提示C代表初級消費者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

量);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500X10-60X10)-(1220X10+

1280X10)義100%=4400-25000X100%=17.6%。

⑸與“稻一蟹”農田模式相比,“稻一蟹一泥縱”農田模式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從能量流

動的角度分析其原因。為了從蟹一稻復合養殖體系獲得更大的稻、蟹產量,需定期投喂餌料,

從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角度分析原因是什么?

提示泥縱吃殘餌、蟹糞,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投喂餌料能減少河

蟹從水稻中獲得能量,保證水稻產量不受影響。河蟹為該生態系統的輸出產品,輸出的元素

不再回歸該生態系統。

考向一能量流動的過程、特點

1.(2024?合肥高三模擬)如圖表示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和初級消費者的能量類型和去向(d表示

營養級未被利用的能量)。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0

A.生產者和初級消費者獲得能量的方式不相同

B.生產者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一定包含5

C.生產者到初級消費者的能量傳遞效率為bj/Cai+bi+ci+dOX100%

D.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屬于生產者所同化的能量

答案C

解析生產者通過自養方式獲得物質和能量,初級消費者通過異養方式獲得物質和能量,A正

確;根據題圖可知,也是初級消費者攝入的能量,生產者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包含

bi,B正確;bi是初級消費者攝入的能量,不是同化量,生產者到初級消費者的能量傳遞效

率為(a2+b2+c2+d2)/(ai+bi+ci+di)X100%,C錯誤;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存在于有機

物中,沒有被初級消費者同化,屬于生產者所同化的能量,D正確。

2.(2024?湖北省部分學校高三開學考)養殖淡水石斑魚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如圖所示為養

復習材料

殖石斑魚的某湖泊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部分圖解和部分能量數據,字母表示能量值(單位:kJ)。

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流經該湖泊的總能量是a+e

B.草魚糞便中的能量屬于植物的同化量

C.草魚到石斑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e/bX100%

D.圖中c代表草魚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答案B

解析能量傳遞效率是兩個營養級同化量的比值,而b是草魚攝入量、e是石斑魚的攝入量,C

錯誤;圖中c代表草魚同化的能量,D錯誤。

考向二能量流動的相關計算

3.(2023?山東,13)某淺水泉微型生態系統中能量情況如表所示,該生態系統中的初級消費者

以生產者和來自陸地的植物殘體為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來自陸地的初級消費者初級消費者初級消費者

項目生產者固定

植物殘體攝入同化呼吸消耗

能量

90428413.53

[105J/(m2-a)]

A.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90X105J/(m2-a)

B.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有15%的能量流入下一營養級

C.初級消費者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10.5X105j/(m2.a)

D.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為70.5Xl()5j/(m2.a),該能量由初級消費者流向分解者

答案C

解析該生態系統中的初級消費者以生產者和來自陸地的植物殘體為食,因此可知,流經該生

態系統的總能量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來自陸地的植物殘體中的能量,即90X105J/(m2-a)

+42X105J/(m2-a)=132X105J/(m2-a),A錯誤;表格中沒有顯示生產者流入初級消費者的能

量,因此無法計算有多少能量流入下一營養級,B錯誤;初級消費者同化量為13.5X105J/(m2-a),

初級消費者用于呼吸消耗的能量為3X105j/(m2.a),因此初級消費者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

能量=同化量一呼吸消耗的能量=10.5Xl()5j/(m2.a),C正確;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初

級消費者攝入量一初級消費者同化量=70.5X105j/(m2.a),該能量由第一營養級流向分解者,

D錯誤。

4.如圖所示的食物網中,最初戊的食物有1/5來自乙,1/5來自丙,3/5來自丁。為了促進戊

的發展,將戊的食物比例調整為1/2來自乙,1/4來自丙,1/4來自丁。若能量從生產者到消

費者的傳遞效率為10%,從消費者到消費者的傳遞效率為20%。理論上現在養活的戊的數量

是最初的多少倍?()

A.1.4B.1.5C.1.6D.1.7

復習材料

答案D

解析以戊體重增加20g,計算甲的消耗量。調整前:在甲一乙一戊食物鏈中,需要甲的量為

1/5X20-20%-10%=200(g);在甲一丙一戊食物鏈中,需要甲的量為l/5X20+20%+10%=

200(g);在甲一丙一丁一戊食物鏈中,需要甲的量為3/5X20-20%+20%+10%=3000(g),所

以共需要甲的量為200+200+3000=3400(g)。調整后:在甲一乙一戊食物鏈中,需要甲的量

為1/2X20+20%+10%=500(g);在甲一丙一戊食物鏈中,需要甲的量為1/4X20+20%+10%=

250(g);在甲一丙一丁一戊食物鏈中,需要甲的量為l/4X20+20%+20%+10%=1250(g),所

以共需要甲的量為500+250+1250=2000(g)o則理論上現在養活的戊的數量是最初的

3400/2000=1.7(倍),故D正確。

[!0納提升K1)能量的傳遞以營養級為單位

在食物網中,能量傳遞效率不是以個體或種群為單位的,而是以營養級為單位的。如對于食

物網C-A-B,由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是指B和C同化的總能量占A

同化的總能量的比例。

(2)能量傳遞效率的計算方法

某一個營養級的同化量

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1o()o/

上一個營養級的同化量0

(3)能量流動中的最值計算

(4)能量流動中的定值計算

①已確定營養級間能量傳遞效率的,不能按“最值”法計算,而需按具體數值計算。例如,

在食物鏈A-BfC-D中,能量傳遞效率分別為a%、b%、c%,若A的能量為M,則D獲

得的能量為MXa%Xb%Xc%o

②如果是在食物網中,某一營養級同時從上一營養級的多種生物獲得能量,且各途徑所獲得

的生物量比例確定,則需按照各單獨的食物鏈進行計算后合并。

考點二生態金字塔及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

1.生態金字塔的類型及特點

項目能量金字塔數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

如果金字塔中表示的

將單位時間內各營養級所得到如果金字塔中表示的

是各個營養級生物量

的能量數值轉換為相應面積(或是各個營養級的生物

(每個營養級所容納

概念體積)的圖形,并將圖形按照營個體的數目比值關

的有機物的總干重)

養級的次序排列形成的一個金系,就形成數量金字

之間的關系,就形成

字塔圖形塔

生物量金字塔

復習材料

A于AQ^A

一5

-養

形狀量^^\

G多Q

一般生物個體數目在一般生物有機物的總

能量沿食物鏈流動過程中具有

象征含義食物鏈中隨營養級升干重沿食物鏈升高而

逐級遞減的特性

高而逐級遞減逐級遞減

特點正金字塔形一般為正金字塔形一般為正金字塔形

浮游植物的個體小,

壽命短,又不斷被浮

成千上萬只昆蟲生活游動物吃掉,所以某

在一株大樹上時,該一時間浮游植物的生

能量流動的過程中總是有能量數量金字塔的塔形也

分析物量(用總干重來表

的耗散,故能量流動逐級遞減

會發生變化示)可能低于浮游動

y物的生物量

匚二K浮游

M動物

浮游

植物

2.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

(1)幫助人們將生物在時間、空間上進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2)幫助人們科學地規劃、設計人工生態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3)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

部分。

【判斷正誤】

(1)生態金字塔都是上窄下寬的金字塔形(義)

提示數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可存在上寬下窄的倒金字塔形。

(2)在自然生態系統中,能量金字塔每一層代表了各營養級的能量值,根據能量單向流動、逐

級遞減的特點,能量金字塔一定是上窄下寬的正金字塔形(V)

(3)人為操縱生態系統營養結構有利于調整能量流動方向和提高能量傳遞效率(X)

提示調整生態系統營養結構有利于調整能量流動方向,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

的部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改變能量傳遞效率。

(4)稻一蟹共作模式可實現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利用(2022?湖南,8)(X)

提示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傳遞是單向的,不能循環利用。

考向三生態金字塔分析

5.(2023?武漢高三模擬)生態金字塔包括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數量金字塔。下列敘述

錯誤的是0

復習材料

A.由于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是逐級遞減的,故能量金字塔為上窄下寬型

B.浮游植物個體小、壽命短且不斷被浮游動物捕食,生物量金字塔可能倒置

C.如果消費者的個體小而生產者的個體大,數量金字塔可能為上寬下窄型

D.如果生物量金字塔或數量金字塔倒置,則對應的能量金字塔也會倒置

答案D

解析穩定的自然生態系統中,能量金字塔是不可能倒置的,如果倒置,則該生態系統不穩定,

因此即使生物量金字塔或數量金字塔倒置,其對應的能量金字塔也不會倒置,D錯誤。

6.(2022?天津,13節選)為研究河流中石塊上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將滅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

中,統計裸石上不同時間新增物種數目(圖1)、自養類群和異養類群的個體數量(A和H分別

代表自養和異養類群的優勢種X圖2)。

已知自養類群為異養類群提供有機碳,演替達到穩定后,兩者的數量金字塔是(填“正”

或“倒”)金字塔形,能量金字塔是(填“正”或“倒”)金字塔形。

答案倒正

解析由圖2可知,120天后,異養類群圓圈面積較自養類群圓圈面積大,即異養類群數量可

能較多,自養類群為異養類群提供有機碳,據此推測演替達到穩定后,兩者的數量金字塔是

倒金字塔形。由于能量在流動過程中總是逐級遞減,因此能量金字塔通常都是正金字塔形。

五分鐘查落實

1.(選擇性必修2P54)能量流動: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自然生

態系統輸入的總能量指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而人工生態系統還包括人工輸入的能量。

2.(2020?山東,24改編)若捕食性線蟲為該土壤中的最高營養級,與食細菌線蟲相比,捕食

性線蟲同化能量的去向主要通過呼吸作用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不包括流入下一個營養級。

3.(2021?河北,22節選)從能量流動角度分析,升溫導致該生態系統總生物量降低的原因可

能是生物自身呼吸消耗增加,分解者分解作用加快。

4.(2021?全國甲,31改編)青草一羊一狼是一條食物鏈。根據林德曼對能量流動研究的成果

分析,這條食物鏈上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單向流動的原因:食物鏈中的

捕食關系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不可逆轉;生產者不能再利用散失的能量。能量流動逐級

遞減的原因:某個營養級同化的能量自身呼吸要消耗一部分,還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還有一部分未被利用,所以不能將全部的能量流入下一個營養級。

5.(選擇性必修2P57)能量金字塔直觀地反映出生態系統各營養級間能量的關系,由于能量在

流動過程中總是逐級遞減,因此能量金字塔通常都是上窄下寬的金字塔形。

6.(選擇性必修2P58)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建設“沼氣池”的意義是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

用,從而大

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養魚時,合理確定魚的放養量,才能保證魚的持續高產,這說明研

究能量流動的意義是幫助人們合理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

復習材料

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7.(2020?全國m,31節選)假設某種藍細菌(A)是某湖泊中唯一的生產者,其密度極大,使湖

水能見度降低。某種動物(B)是該湖泊中唯一的消費者。畫出該湖泊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示意

圖。

答案如圖所示

8.(2023?新課標,33節選)湖區的植物、水鳥、細菌等生物成分和無機環境構成了一個生態

系統。能量流經食物鏈上該種水鳥的示意圖如下,①、②、③表示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其

中①是水鳥的同化;②是呼吸作用;③是分解者利用。

課時精練

一、選擇題

1.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態系統所需的能量都來自太陽

B.綠色植物和真菌等固定的太陽能是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C.從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考慮,農田除草和合理放牧的目的相同

D.充分利用作物秸稈等可以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

答案B

解析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是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真菌不屬于生產者,B錯誤。

2.(2024?龍巖高三一模)如圖表示一般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式圖,在不考慮物質的輸入和輸出情

況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0

A.能量主要是以太陽能的形式輸入生態系統

B.組分1、2、3分別代表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

C.在一個幼苗茁壯成長的農田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出量小于輸入量

D.如果組分1是生產者,那么組分1代表的是綠色植物

答案D

解析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能,生產者主要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輸

入生態系統,A正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

量,據圖可知,組分1、2、3分別代表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B正確;在一個幼苗茁壯

成長的農田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出量小于輸入量,C正確;如果組分1是生產者,那么組

分1代表的主要是綠色植物,此外還有化能合成型微生物,D錯誤。

3.草原上,牧草的地下根(a)不可食。在地上,羊攝食部分莖、葉(b),未被食用部分落入地

表(c)。在羊攝食的能量(b)中,部分以糞便(排遺量d)的形式排出,部分以有機氮如尿素、尿

酸(排泄量e,羊代謝產生)等的形式排出,還有一部分通過呼吸作用散失⑴。若a?f表示一

復習材料

年中的能量增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一年內,牧草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a+b+c

B.牧草的能量傳向羊時,傳遞效率小于(b—d)/(a+b+c)

C.一年內,羊從牧草中獲得的能量為b—d

D.一年內,牧草流向分解者的能量為c+d+e

答案D

解析一年內,牧草的凈光合量,也就是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a+b+c,A正確;

牧草的同化量為牧草的真正光合量,這個值大于凈光合量(a+b+c),一年內,羊從牧草中獲

得的能量為攝入量一排遺量(糞便量)=b-d,因此,牧草與羊之間能量的傳遞效率小于(b—

d)/(a+b+c),B、C正確;排泄量(e)是羊代謝產生的,是以有機氮(尿素、尿酸)的形式排出

體外,屬于羊同化量中的一部分,是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是牧草未被食用部分落入地表

的能量,最終被分解者利用,d是羊的糞便中的能量,屬于牧草同化量的一部分,最終也被

分解者利用,因此牧草流向分解者的能量為c+d,D錯誤。

4.(2020?海南,5)在生態系統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陽能或所制造的有機物質稱為初級生產量,

其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余下部分稱為凈初級生產量。如表為4個生態系統的研究

實例。

類別玉米地荒地湖泊I湖泊n

太陽能利用率(初級生產量/入射太陽能)1.6%1.2%0.4%0.1%

呼吸消耗率(呼吸消耗/初級生產量)23.4%15.1%22.3%21.0%

凈初級生產效率(凈初級生產量/初級生產量)76.6%84.9%77.7%79.0%

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0

A.與玉米地相比,荒地的太陽能利用率低,凈初級生產效率也低

B.若入射太陽能相同,上述4個生態系統中,制造有機物質最多的是玉米地

C.兩個湖泊中植物的呼吸消耗率與玉米地的大致相等,但明顯高于荒地

D.兩個湖泊的太陽能利用率低,與太陽光穿過水層時損失了部分能量有關

答案A

解析玉米地的太陽能利用率高于荒地,而玉米地的凈初級生產效率卻低于荒地,A錯誤;若

入射太陽能相同,上述4個生態系統中,制造有機物質最多的是玉米地,因為玉米地的太陽

能利用率最高,B正確;由實驗數據可知,兩個湖泊中有很多的水生植物,而這些植物接受

的太陽能需要穿過水層,據此可推知兩個湖泊的太陽能利用率低,與太陽光穿過水層時損失

了部分能量有關,D正確。

5.(2024?撫州高三期中)如圖表示草原生態系統中,植物被植食性動物利用過程中能量流動的

部分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0

A.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是③/(①+⑤)X100%

復習材料

B.④中的能量用于植食性動物自身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其中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

C.⑤⑥⑦的能量未流入第二營養級,導致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流動是遞減的

D.若該植食性動物為經濟動物,采取適當的措施提高③/②、④/③的值可提高經濟效益

答案A

解析能量傳遞效率是某一個營養級同化量/上一個營養級同化量X100%,圖中①+⑤不是第

一營養級同化量,是第一營養級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后剩余的能量,A錯誤。

6.如表為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甲、乙、丙三種生物構成的一條食物鏈的能量流動情況,單位為

Jhm^-a-'o分析表中數據,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甲乙丙

固定的太

攝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攝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陽能

2.45X10112.44X1072.25X1072.18X1071.05X1097.05X1087.15X108

A.流經該草原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大于2.45X1011Jhm-2-a-1

B.能量在第二營養級和第三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約為3%

C.同化量小于攝入量是因為有部分能量隨糞便傳遞給生產者

D.甲為該生態系統的“基石”,乙處于第二營養級,屬于初級消費者

答案A

解析草原生態系統中生產者不止一種,圖中只是甲生物固定的太陽能,故流經該草原生態系

統的總能量大于2.45X10UJhm-2.aT,A正確;由表中數據可知,能量在乙和丙兩種生物之

間的傳遞效率約為(2.25義107尸(7.05X108)x100%q3%,但能量傳遞效率是指相鄰營養級之

間的傳遞效率,而不是兩種生物之間的,B錯誤;同化量與糞便量之和等于攝入量,而糞便

中能量可傳遞給分解者,不能傳遞給生產者,C錯誤;由表中同化量大小可判斷,三種生物

構成的食物鏈為甲一丙一乙,乙處于第三營養級,屬于次級消費者,D錯誤。

7.在畜禽養殖業中,料肉比是指動物增重1kg所消耗的飼料質量,比如豬、牛和羊以玉米種

子和秸稈做成的飼料為食物,其料肉比為2:1?3:lo下列關于飼料中玉米的質量不能全部

轉化為畜禽增長質量的原因分析,錯誤的是0

A.玉米生長過程中,通過細胞呼吸消耗一部分能量

B.投喂飼料時,部分飼料并未被畜禽全部攝入體內

C.畜禽攝入的食物中,有一部分以糞便形式排出體外

D.畜禽生命活動過程中,通過細胞呼吸消耗一部分能量

答案A

解析玉米生長過程中,通過細胞呼吸消耗的一部分能量,并未儲存在飼料中,因此不是導致

飼料中玉米的質量不能全部轉化為畜禽增長質量的原因,A錯誤。

8.(2024?福建平山中學等學校高三聯考)《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記載了很多的生態

復習材料

學現象。下列對相關詩句理解錯誤的是()

A.荼蓼朽止,黍稷茂止:雜草中的有機物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成無機物和能量,被農作物吸

收利用

B.去其螟媵,及其蠡賊:除去害蟲可以調整農田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方向

C.樂彼之園,愛有樹檀,其下維轂:垂直分層能使各種植物充分利用陽光

D.無田甫田,維莠驕驕:一旦人的作用弱化,原來占據優勢的農作物很快被雜草取代

答案A

解析“荼蓼朽止”是指雜草中的有機物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成無機物,被農作物吸收利用,能

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不能被農作物利用,A錯誤。

9.(2023?江蘇鹽城中學高三模擬)如圖為某自然災害后的人工魚塘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中

部分環節涉及的能量(單位:KPkg.m-2出-1),其中補償輸入是指人工飼喂各個營養級同化的

能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0

A.由圖可知,肉食性動物需補償輸入的能量為5000kg-m-

B,植食性動物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2000kg-m-2.aT

C.能量在第三營養級與第四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約為3.3%

D.據圖中數據可知,較低營養級的生物在這場災害中受到的影響較大

答案D

解析各營養級之內,所有輸入的能量等于輸出的能量,在植食性動物中,輸入(14+2)=輸出

(4+9+0.5+流入肉食性動物),可以計算出流入肉食性動物的能量為2.5XICPkg.mf.a-i,肉

食性動物輸入(2.5+補償輸入)=輸出(2.1+5.1+0.05+0.25),可以計算出肉食性動物需補償

輸入的能量為5XICPkg-m—.a-i,A正確;植食性動物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同化量一熱能散失=(14+2)-4=12X103kg-m-2.aT,B正確;第三營養級與第四營養級之

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第四營養級的同化量/第三營養級的同化量義100%=0.25/(21+5.1+

0.05+0.25)X100%q3.3%,C正確;根據圖中數據,營養級越高,需要補償輸入的能量越多,

在災害中受到的影響越大,D錯誤。

10.如圖表示某河流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及相關食物網(甲、乙、丙為3種魚,甲不攝食藻

類,箭頭指示能量流動方向,圖中遺漏了一個箭頭)。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按照能量流動的傳遞效率,藻類的能量一定有10%?20%被乙同化

B.在不變動各生物營養級的前提下,補充的箭頭可以添加在甲、丁之間

C.如果沒有丁,生態系統中動植物的遺體和動物的排遺物會堆積如山

D.圖中甲和乙屬于同一個種群,而處于第三、四營養級的丁屬于不同的種群

答案B

解析能量傳遞效率是指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同化量的比值,數值一般在10%?20%,第一營

養級除藻類外還有水草,第二營養級含有甲、乙,故按照能量流動的傳遞效率,藻類的能量

復習材料

不一定有10%?20%被乙同化,A錯誤;據題意可知,甲、乙、丙為3種魚,在不變動各生

物營養級的前提下,補充的箭頭可以添加在甲、丁之間,B正確;如果沒有分解者,生態系

統中動植物的遺體和動物的排遺物會堆積如山,而分解者不屬于食物鏈中的成分,不對應丁,

C錯誤;種群是指一定區域內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圖示甲和乙屬于第二營養級,但據題干

信息可知兩者為不同生物,故不是同一種群;丁雖在不同食物鏈中處于不同營養級,但屬于

同一物種,可能是同一種群,D錯誤。

11.(2023?重慶八中高三階段考)野生動物一般通過捕食的方式獲取食物,從而獲取食物中的

能量。如圖為動物獲取食物后對能量利用的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肉食性動物的a2/aj值一般為10%~20%

B.a2是用于野生動物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C.可以通過調整食物類型來提高a2/ai值,以提高牲畜生長量

D.與常溫環境相比較,小鼠在寒冷環境下的a3/a2值更高

答案C

解析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是10%?20%,而a2面不能表示能量傳遞效率,其

具體值無特定范圍,A錯誤;a3是用于野生動物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B錯誤;飼料類

型不同,牲畜消化吸收食物的程度不同,a2/ai值越高,說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轉變成牲畜的同

化量,有利于提高牲畜生長量,C正確;小鼠是恒溫動物,在寒冷條件下需要消耗更多的能

量維持體溫,as電值降低,D錯誤。

12.(2023?荊門高三模擬)如圖是某人工湖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部分圖解,其中字母。?/■表

示同化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種魚和乙種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d/(6+c)]X100%

B.浮游動物和魚類作為消費者,在生態系統中可加快物質循環

C.向該人工湖中投放飼料,是為了從該生態系統中獲得更多的產品

D.該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都不完全是自給自足的

答案A

解析甲種魚和乙種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Z>+c+e)X100%,A錯誤;浮游動物和魚類以

其他生物為食,是消費者,在生態系統中能加快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B正確;向該人工湖

中投放飼料,促進魚類生長,是為了從該生態系統中獲得更多的人類所需要的產品,C正確;

該生態系統為人工湖生態系統,其中的物質和能量都不完全是自給自足的,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