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總復習: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_第1頁
高考地理總復習: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_第2頁
高考地理總復習: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_第3頁
高考地理總復習: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_第4頁
高考地理總復習: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講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考綱要求]

1.遙感(RS)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中的應用。2.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定位導航

中的應用。3.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數字地球的含義。

核心考點突破齊基提條:方法歸納逐府萬點.拔

(對應學生用書P188)

考點一遙感技術及其應用

[圖文梳理]

1.地理信息技術的概念和應用

⑴概念

獲取、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一的現代技術的總稱,主要包括一遙感一(RS)、

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等。

⑵應用

①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資源調查—、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防御監測.、

國土資源管理、國土開發規劃等。

②大眾化應用:GPS汽車導航、空間信息網站、城市多媒體地理信息系統等。

2.遙感(RS)

⑴概念

是人們在航空器(如飛機、高空氣球)或.航天器一(如人造衛星)上利用一定的技術裝備,

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一的感知。

(2)工作原理

不同地物反射和輻射的.電磁波一各不相同。

(3)主要環節

口4?-物體輻射和1=&收集、漢9萬.信息處理

目標物反射電蕨波一^^—傳輸,電感地面系統;專業圖件統計數字

'信息分析

(4)優勢

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質量節省人力、財力一,提高效率。

⑸應用

資源調查、.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防御監測等領域。

[自我檢測]

1.(2018彳新水中學調研)為監測塔里木河下游生態環境的動態變化,主要利用的地理信

息技術是()

A.RSB.GIS

C.GPSD.數字地球

解析:選A通過對不同時期塔里木河下游生態環境遙感圖片的對比分析,即可監測其

生態環境的動態變化。

2.(2018灌祁日模擬)無人機被廣泛運用于航拍等各行業,其可以應用的領域為()

A.海事管理B.地殼運動監測

C.出租車定位導航D.災區的經濟損失統計

解析:選A海洋面積廣大,管理難度在于不能快速獲取信息,無人機航拍可快速獲取

海事信息,故可用于海事管理。地殼運動監測要求精度高,一般用GPS技術監測;出租車

定位要用GPS技術;災區經濟損失統計要用RS和GIS技術。

3.在科學考察中,利用遙感技術可以()

A.獲取衛星云圖B.查詢地理數據

C.選擇考察路線D.對科考船實時導航

解析:選A查詢地理數據、選擇考察路線可以運用地理信息系統,對科考船實時導航

可以運用全球定位系統。

目前遙感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農業等方面運用廣泛,具體應用分析如下:

1.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

應用領域具體內容應用方向

礦產有許多蘊藏礦產的地方是地質斷裂或環人們只需要分析遙感圖像就可以

資源形構造帶,較容易借助遙感“發現”礦產劃定蘊藏礦產的大致區域

資源

通過遙感圖像解譯,用圖像處理技術,提

普查生物為農業、林業、城市綠化、環境

取植被的分布、類型、結構、健康狀況、

資源保護等部門服務

產量等數據

環境監測荒漠化、土壤鹽堿化、海上冰山漂流、

環境有利于人們了解環境變化,使環

和災海洋生態、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影響、植被

監測境得到保護和改善

害監變化、水體污染、大氣污染等

測災害監測旱情、洪災、滑坡、泥石流、地震、有利于防災減災

監測農林病蟲害、森林火災等

2.農業萬面

(

用用

的廣

證泛

高考真題命題分析

命題規律:多以選擇題形式考查遙感技術的原理、遙感影像的

2016?江蘇卷115解讀及遙感技術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農業等方面的

2015?江蘇卷-T17?18應用。

2014?廣東卷?T10核心關注:近一段時間發生的資源普查、自然災害與環境監測、

農業等方面與遙感相關的新技術、新應用。

?MI,制?旅

(2015?江蘇卷)圖1為某冰川所在區域遙感影像,圖2為根據1973、2009年遙感影像提

取的該冰川分布圖層(局部),圖中每個方格面積表示900平方米。讀圖回答(1)?(2)題。

圖1圖2

⑴圖1中甲點所處的地形是()

A.山谷B.山脊

C.沖積扇D.盆地

(2)圖2所示區域冰川面積變化的情況是()

A.減少了1800平方米B.增加了1800平方米

C.增加了2700平方米D.減少了2700平方米

[解題指導]

1.從文字材料中獲取信息

由材料“圖1為某冰川所在區域遙感影像,圖2為根據1973、2009年遙感影像提取的

該冰川分布圖層(局部),圖中每個方格面積表示900平方米”可知,圖1為冰川所在區域的

遙感圖像,圖2為兩個不同時間提取的冰川分布圖,圖中每個方格表示900平方米。

2.從圖表材料中獲取信息

[海拔高處多冰川,反射率高,在遙感影像上表現為顏色[2較淺]

1973年

11222「5曲帝菲冰川

112221方格的數量增;

22222:加到10個,比:

"973年多了:

12222打個方格,即冰;

11222:川方格減少了!

2009年:3個方格,每個

12222;方格面積表示;

,900平方米,說:

1222

2,明圖示區域冰:

12222[川面積減少了:

圖111222陋]2700平方米;

11111

1非冰川2冰川

圖2

「海謝藐蕨啥「五反兩面暗廠而為而派麗I該施行手山頂

1附近,結合灰暗處的延伸形狀E判斷,甲點位于國山谷中

[自我嘗試](1)A(2)D

涮1啕

1.(2018?棗莊模擬)2016年8月16日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高溫黃色預警。讀該日8時?

(1)預報高溫區域及其發展趨勢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①RS②GPS③GIS@GPRS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2)下列因素中與圖中甲區域高溫天氣關系不大的是()

A.植被覆蓋率B.荒漠化

C.地形D.副熱帶高壓

解析:(1)B(2)D第(1)題,RS可以獲得圖像數據;GIS可以管理和查詢海量信息,

可以對地理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還可以形象直觀地表達模型、提供動態的地理信息。第(2)

題,圖中甲區域為吐魯番盆地,高溫天氣的形成與海陸位置(深居內陸)、盆地地形(熱量不易

散失)及植被覆蓋率低等因素密切相關,但與副熱帶高壓關系不大。

2.(2018.鹽城模擬)讀全球夜間燈光亮度地圖,根據所學知識,完成(1)?(2)題。

(1)對全球夜間燈光亮度地圖敘述正確的是()

A.沿海亮于內陸B.美洲亮于亞洲

C.北半球亮于南半球D.亮度與經濟水平無關

(2)獲取全球夜間燈光亮度地圖所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RSB.GIS

C.GPSD.BDS(北斗導航系統)

解析:(1)C(2)A第(1)題,圖中白色部分代表夜間亮燈的地區,由圖可以看出,北半

球亮于南半球,故C項正確。美國、歐洲、印度沿海和內陸的亮度相差不大,故A項錯誤。

北美洲北部、南美洲沒有亞洲東部夜晚燈光亮,故B項錯誤。在經濟較發達的北美洲和歐

洲地區,夜晚燈光較亮,在經濟欠發達的非洲和南美洲地區,夜晚燈光較暗甚至沒有燈光,

所以亮度與經濟水平有關,故D項錯誤。第(2)題,全球夜間燈光亮度地圖就是遙感衛星在

太空對地球拍攝的照片,故A項正確。GIS是在計算機硬、軟件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

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采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

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故B項錯誤。GPS是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BDS是北斗導航系統,

導航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導航,故C、D項均錯誤。

3.(2014?廣東卷)熱紅外遙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溫度,地物的表面溫度越高,在

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時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熱紅外遙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公路B.菜園

C.魚塘D.果園

解析:選A題干中說明了熱紅外遙感影像亮度與地物表面溫度的關系:溫度高一亮度

大。因此晴天正午時刻,選項所列溫度最高的地物最亮。公路的熱容量最小,升溫最快。

考點二全球定位系統及其應用

[圖文梳理]

年中間部分

用戶部站

i.概念:利用衛星,在全球范圍內實時進行.定位_、_導航.的系統。

一空間部分----GPS衛星星庫

2.組成,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

、用戶設備部分一GPS信號接收機

3.特點:提供精密的.三維一坐標(經度、緯度、高度)、速度和時間,且具有全能性、

全球性、全天候、一連續性一和實時性的特點。

4.應用:確定考察點的地理位置(經度和緯度)、高程(海拔)。

[知識拓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由空間端、地面端和用戶端三

部分組成,2012年12月27日起提供連續導航定位與授時服務。現已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

地區的服務能力,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自我檢測]

1.2016年7月,湖南岳陽多地受災,山體滑坡、水庫遇險、河流湖泊超警戒。在搶險

救災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發揮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定位與

短文通信系統,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個成

熟的衛星導航系統。BDS在搶險救災中發揮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災區的影像②統計災區的經濟損失③確定救災人員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聯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解析:選DBDS具有衛星定位和短文通信功能,因此其在救災中發揮的主要作用是

確定救災人員的位置和提供短文聯絡。

2.無論在飛機、汽車上,還是在野外考察旅行,只要擁有大小的GPS信號接收機,

你就能隨時知道()

A.自己所處的季節B.自己所在地的天氣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標D.自己所在地的氣候

解析:選C全球定位系統主要為各類用戶提供精密的三維坐標、速度和時間。

全球定位系統廣泛應用于軍用、民用兩領域,在軍用領域主要體現在定位和導航兩大方

面,在民用領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高考真題命題分析

命題規律:本考點在高考中基本以選擇題形式出現,借助與定位相

2014?山東卷?T7

關的材料、圖像等考查GPS的原理及應用。

2012?廣東卷?T8

核心關注:最近發生的災害救援、事故救援、位置跟蹤等熱點事件。

■an到齷瞳加

(2014.山東卷)下圖為“我國某區域冬季某日8時至次日8時的降雪量和積雪深度分布

圖”,道路積雪會影響交通,應用GPS技術可以()

C.分析道路積雪空間分布D.確定待救援車輛位置

[解題指導]

1.從文字材料中獲取信息

圖示區域為我國某區域,圖中數據為24小時的降雪和積雪深度分布;道路積雪會影響

交通—。

2.從圖表材料中獲取信息

122°

I從圖中的經

緯度和海陸

;由圖中的降;

輪廓可知該

;雪量和積雪

131.5°東區域為IJ殳

;深度的分布:

江三角洲,

:可以看出,M:13.2

1^8M為上海市

:附近積雪深:

1度圖較淺,;

,而周邊地區1M

:積雪較深:

13J

31°乜

12*14.0812積雪深度/cm

Ko*12.

14,0降雪量/mm

[自我嘗試]D

1.(2018?增城模擬)下圖是車載導航儀面板示意圖,行駛中顯示的車頭朝向始終如圖所

示,指向標箭頭隨行車方向而轉動。據此回答⑴?⑵題。

(車頭朝上)

⑴導航儀能即時顯示汽車位置的信息,主要依靠的技術是()

A.遙感B.計算機

C.定位系統D.地理信息系統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百貨大樓位于當前汽車位置的東北方向

B.汽車從當前位置行駛到百貨大樓的路程約2000米

C.汽車在前方左拐彎后,面板上指向標箭頭朝向右下

D.要查看更大范圍的交通線路應放大圖示比例尺

解析:(1)C(2)C第(1)題,利用衛星,在全球范圍內實時進行定位、導航的系統,稱

為全球定位系統,導航儀能及時顯示汽車位置的信息,主要依靠的技術是定位系統,C正確。

第⑵題,面朝北,左西右東,根據指向標方向可知百貨大樓位于當前汽車位置的西北方向,

A錯。依據圖中的比例尺可算出,汽車從當前位置行駛到百貨大樓的路程約為1300米,B

錯。汽車在前方左拐彎后,由于行駛中顯示的車頭朝向不變,把圖向右旋轉90。,面板上指

向標箭頭朝向右下,C正確。比例尺等于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分母為實際距離,實際距離

越大,分數越小,比例尺越小,因此要查看更大范圍的交通線路圖應縮小比例尺。

2.(2018?武漢模擬)現代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對自然演化過程和社會經濟發

展過程的捕捉、監測、描述、表達的能力迅速提高,為生產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同時

也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據此完成(1)?(2)題。

(1)關于全球定位系統在如今物流快遞運輸中的作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車輛跟蹤B.合理分配車輛

C.降低能耗D.提高運營成本

(2)國家氣象局每天為媒體提供的衛星云圖的制作主要使用了()

①遙感②地理信息系統③全球定位系統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解析:(1)D(2)A第(1)題,全球定位系統可以對交通車輛實時監控,綜合各個車輛的

運行情況,總結反映出各交通線路上車輛的總體運行情況,從而指導車輛走最合理的路線,

達到在各交通線上合理分配車輛的目的,對各車輛來說,可以加快運行速度,降低能耗,提

高運行效率。第(2)題,國家氣象局每天為媒體提供的衛星云圖是通過遙感獲得信息,利用

地理信息系統對信息加以處理后得到的。

考點三地理信息系統、數字地球及應用

[圖文梳理]

1.地理信息系統(GIS)

現實世界

(1)概念: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

(2)功能:對地理空間數據進行輸入、管理、分析和表達。

(3)程序:信息源一.數據處理.為數據庫一空間分析一表達。

'可提供反映區域狀況的各種一空間信息.

(4)應用可對環境和自然災害進行動態監測.及評估預測

.可應用于城市管理

[溫箸提示]

GIS圖層結構

GIS的空間數據存儲采用“分層”技術,即將區域地圖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儲在不同

的“圖層”中,將不同的“圖層”要素進行重疊分析,就得到某方面的應用模型。

2.地理信息技術與數字地球

(1)數字地球:是指數字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信息進行一數字化一后,由計算機網

絡來管理的技術系統。

(2)地理信息技術與數字地球的關系

全球定位系統

地理數

基呷字

信息地

技術

[自我檢測]

GIS對商業網點的選址具有明顯的作用。下圖示意某地不同行政區(I、II、III區)人口

數量、功能分區和地價分布。同一行政區內每一方格之間,若功能相同,則人口數量相等;

若功能不同,依商業、住宅、工業人口數量按3:5:2比例而定。讀下圖,完成1?2題。

商業商業商業

n區住宅

商業住宅住宅住宅

I區1.8萬

住宅住宅

1.1萬W區工業工業

L7萬工業工業工業住宅

人口數量功能分區

10119811121314

1298921222324

747931323334

655841424344

地價(10萬元)網格代碼

1.網格13和22的人口數量分別為()

A.3000人、5000人B.3000人、2500人

C.1500人、2500AD.6750人、5500A

2.某連鎖超市計劃在III區設立一個分店,最佳地點的網格代碼為()

A.33B.34

C.43D.44

解析:LB2.A第1題,依據人口數量、功能分區、網格代碼對應關系,結合商業、

住宅、工業人口數量比為3:5:2可得,網格13的人口數量為3/18義1.8萬,網格22的人

口數量為5/22X1.1萬。第2題,超市分店應設置在住宅區中地價較低的區域。

GIS的數據存儲采用分層技術,即將地圖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儲在不同的圖層中。圖

1和圖2示意存儲同一區域不同信息的兩組GIS圖層。讀圖,完成3?4題。

圖1

3.將不同要素的圖層進行重疊,就形成不同的主題地圖。若要獲得地形對聚落及交通

線分布影響的專題地圖,需要從圖1、圖2中調用的圖層數分別是()

A.2個、3個B.2個、3個

C.1個、3個D.1個、2個

4.若利用上面的兩組GIS圖層進行造紙廠的選址,還應增加()

①大氣污染圖層②區域規劃圖層③水系分布圖層④礦產分布圖層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3.D4.C第3題,將地形圖層與聚落分布圖層、交通線分布圖層重疊可形成地

形對聚落及交通線分布影響的專題地圖。第4題,主要考查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造紙廠會

產生水污染,應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需要考慮水系分布;同時,會對城市功能區的布局

產生影響,選址要考慮區域規劃。

1.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

(1)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對有關信域內各種因素

息進行分相互關系,揭

示區域雌、

析、加工

特征和發展

提供

規律的模型

反映

區域利用查詢對區域內的

狀況檢索、空各種條件進

的各間分析等行精確的分

種空、功能J、析、評價,

間信’結合遙感、、

對環境和自

息全球定位

然災害進行

系統等提

動態監測及

供的地理

信息評估預測

(2)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中的應用

應用領域主要功能

信息管理與服務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與生活所需的各種信息

規劃和管理主要是進行城市規劃設計、工程選址等,也可以進行城市管理和輔助決策

利用GIS能夠完成工程設計、應急搶修、日常維護等工作,可大幅度提高

基礎設施管理

工作效率

土地利用涉及土地利用性質變化、地塊輪廓變化、土地權屬關系變更等內

土地利用與管理容。GIS技術可以有效完成對土地利用狀況的監控和管理,提高工作質量

與效率

應用GIS技術,可以實現城市生態規劃、環境評價、環境與區域可持續發

生態環境管理

展的決策分析、環保設施的管理等

(3)在災害監測中的應用

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并借助于遙感技術,可有效地監測和預報洪澇災害、森林火災等。

H分析災害影響范圍)---------

T確定救災物資調配的最佳路徑

U受災人員、策

2.“四角度”歸納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

(1)與分布、位置有關的基本問題

①查詢“地點”和“狀況”。

②查詢符合一定條件的地物的分布、位置。

(2)趨勢分析

(3)模式分析

(4)模擬問題

[方法規律]“3S”技術手段選取的方法

⑴“點”與“面”判斷GPS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導航。它的最大特點是工作對象是一個“點”或“多個點”,

明顯區別于RS和GIS技術的工作對象―-“面”。在“3S”技術中選取適當手段時,要看其

工作對象是“點”還是“面”,如果是“點”則選用GPS,如果是“面”則選用RS或GISo

⑵“想”與“看”區分RS、GIS

GIS是地圖的延伸,主要功能是進行空間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對“事象”的發展變化進

行預測、評估,需要計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選GIS?RS是人的視力的

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尤其對于大范圍、大面積、人不易觀測的地物信息的獲取,即

“看”,只“看”不用“想”的選用RSo

(3)關鍵詞判斷“3S”技術

①RS:“獲取”空間信息。

②GPS:“定位”“導航”“精確”“精密”“精準”等。

③GIS:“分析”“處理”“查詢”“輸入”等。

崎儲*si

高考真題命題分析

2016?浙江卷12命題規律:多以選擇題形式出現,借助地理事物分布圖或多個圖層疊

2016?江蘇卷?T15r加等形式,考查地理信息系統的原理與應用。

16核心關注:“大數據時代”GIS的應用與發展。

如MI初匿謔加

(2016?浙江卷)云杉(亞寒帶代表性針葉樹種)分布與全球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為研究北美

洲氣候變化,用恢復歷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萬年(圖甲)、距今5千年(圖乙)和

距今5百年(圖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區圖,完成下題。

匚二I云杉主要分布區織冰蓋?_

甲乙丙

運用地理信息技術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區圖,其研究過程是()

①實驗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區地理信息數據庫

②運用GPS對野外采樣點進行空間定位③運用GIS分析和輸出云杉主要分布區地理

信息數據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③②①D.②①③

[解題指導]

1.從文字材料中獲取信息

從材料“云杉(亞寒帶代表性針葉樹種)分布與全球氣候變化密切相關”可知,云杉分布

與氣候變化有相關性;繪制甲、乙、丙三幅云杉分布圖的目的是研究北美洲.氣候變化一。

2.從圖表材料中獲取信息

3.從題干中獲取信息

題目要求分析運用地理信息技術得到三幅圖的過程,三個步驟已經給出,需要分析其先

后順序。GIS的簡要程序是:信息源一數據處理一數據庫一空間分析一表達。

[自我嘗試]D

1.(2016?江蘇卷)下圖為某地區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居民點

水系

土壤

地形

巖層

地下水

(1)以下圖層組合最適合用遙感(RS)技術獲取信息的是()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③④⑥D.②③⑥

(2)進行農業適宜性評價可以利用的圖層組合是()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

解析:(1)A(2)C第⑴題,遙感一般指運用傳感器對物體電磁波的輻射、反射特性進

行探測。居民點、水系和地形等主要分布在地表,因而其信息容易通過遙感技術獲取;土壤、

巖層和地下水一般位于地下,其電磁波的輻射、反射特性較弱,靠電磁波從遠處不易獲取。

第⑵題,農業生產主要考慮的是水系、土壤、地形、地下水等自然因素,所以進行農業適

宜性評價可以利用的圖層組合是②③④⑥。一般不考慮居民點和巖層。

2.(2018?開封模擬)某大學利用地理信息技術繪制了廣州市公交等時線圖(等時線是指在

相同時間內利用公交可達最大范圍的邊際線),用于研究“如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下面是以廣州市天河區作為出發地點,繪制的當地12時、14時、16時、18時四個不同時

刻下時間粒度為1小時的等時線分布圖。讀圖,完成(1)?(3)題。

CD

(1)四幅等時線圖中,與當地18時的交通情況較為相符的是()

(2)制作公交等時線圖主要依靠()

A.公交乘客GPS和RS

B.公交車GPS和RS

C.公交乘客GPS和GIS

D.公交車GPS和GIS

(3)下列關于解決廣州市交通擁堵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由公交優先轉為順風拼車優先,減輕公共交通運輸壓力

②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區,讓多數人不流動或少流動

③建設開放式小區,發揮“毛細血管”型路網作用

④大力拓寬現有道路,提高機動車通行能力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解析:(1)C(2)C(3)C第(1)題,等時線是指在相同時間內利用公交可達最大范圍的

邊際線。18時,正值下班高峰時期,C圖中各方向的等時線相對密集,說明相同時間內移

動的距離較小。四幅等時線圖中,與當地18時的交通情況較為相符的是C圖。第(2)題,制

作公交等時線圖,要知道乘客的GPS位置,確定位置的移動,還要用GIS技術,進行分

析處理信息,C對。不需要乘客的遙感圖像信息,不用RS技術,A、B錯。是利用公交乘

客可達的范圍,不是公交車,D錯。第(3)題,解決廣州市交通擁堵的措施,合理的是發展

公交優先,減輕私家車,減輕交通運輸壓力,①錯。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區,讓多數人不流

動或少流動,可減少交通壓力,②對。建設開放式小區,發揮“毛細血管”型路網作用,減

少交通擁擠,③對。大力拓寬現有道路,占用城市其他功能區用地,會使城市用地負擔加重,

④錯。

學科素能培養_____________________膺刀不謀一■工奪」一分有保證氽T

(對應學生用書P194)

圖表專攻系列(十五)GIS圖層的判揍

[圖表特征]

GIS圖層是地理信息系統輸出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高考考查主要載體之一。GIS圖像主要是根據GIS的圖層

疊加原理,

[常考圖示]

展示不同的圖層。

資料圖層*階段成果圖+最終成果圖

降水—*■===3

......徑流班

WBW―-廣1~~|

植被覆1-----1

蓋率

甲?w

一圜

坡度U陡谷

圖2

心判讀技巧

第一步:看圖名,明確圖層組成

圖1為水系、土地利用、居民點、地形和土壤五大圖層;圖2為降水、植被、坡度和一

未知圖層疊加過程圖;圖3為城市功能分區和地價圖層圖。

第二步:析圖層,分析空間聯系

同一地區不同圖層表示該地區不同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分布情況,不同的圖層相互疊加就

會形成各種地理事物或現象綜合分布圖,用于分析疊加事物或現象相關的應用領域。常見的

疊加圖層及延伸應用如下表所示:

疊加圖層延伸應用

人口密度與交通線路及規劃圖新建商業中心選址

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泥石流易發區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點、地形、土壤土地的分類和評價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點、地形、土壤、水文地質、區域規劃深埋垃圾場選址

人口密度圖、行政區劃圖、行政區人口基數各行政區人口增長率

坡向分布、巖石傾斜滑坡易發區

圖1各圖層疊加可用于土地的分類與評價、自然災害風險評估、水土流失研究等領域;

圖2根據甲圖層與坡度疊加后可疊加出陡谷圖判斷甲圖層應當是地形圖層,結合階段性成果

為徑流量、植被覆蓋率和陡谷圖層,可用于研究水土流失或河流含沙量及水能開發等方面應

用;圖3兩圖層疊加主要用于研究地價對城市功能分區的影響等方面應用。

■典題示例

(2013?浙江卷)某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態分為甲、乙、丙、丁4種(圖1),城市的發展先后

經歷了I、II兩個階段(圖2)。目前該城市的地價與土地利用形態和開發階段有關,其關系

如下表。該城市擬選擇中等地價的地塊建造超市,圖3中符合要求的地塊是()

土地利地價

用形態I階段n階段

甲低中

乙低中

丙中高

丁低中

圖3

A.①③B.②⑦

C.④⑧D.⑤⑥

[解題指導]

1.從文字材料中獲取信息

從材料“某城市的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