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講義:聚焦變異熱點題型(附答案及解析)_第1頁
2025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講義:聚焦變異熱點題型(附答案及解析)_第2頁
2025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講義:聚焦變異熱點題型(附答案及解析)_第3頁
2025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講義:聚焦變異熱點題型(附答案及解析)_第4頁
2025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講義:聚焦變異熱點題型(附答案及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單元專題突破9聚焦變異熱點題型

1.觀察發現某閉花受粉的二倍體植物(2〃),野生型開紅花,突變型開白花。為了確定花色性

狀的顯隱性關系和花色控制基因及其在染色體上的定位,研究人員進行實驗如下。請分析回

答下列問題:

(1)在甲種群中,該植物出現一株白花突變株A。將該白花突變株A與野生型雜交,子一代為

紅花植株,子二代紅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比為3:1,據此可推測:該紅花和白花受

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完全顯性。

⑵在乙種群中,該植物也出現了一株白花突變株B,且與白花突變株A同為隱性突變。為確

定白花突變株A、B是否由相同的等位基因控制,可將雜交,當子一代表現為

時,可確定兩株白花突變體是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控制;若子一代自然繁殖獲得

的子二代中表型及比例為時,可確定白花突變由獨立遺傳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

(3)缺體(2〃一1)可用于基因的染色體定位。人工構建該種植物的缺體系(紅花)應有種

缺體。將白花突變株A與該種植物缺體系中的全部缺體分別雜交,留種并單獨種植,當子二

代出現表型及比例為時,可將白花突變基因定位于

染色體上。

(4)三體(2w+l)也可用于基因的染色體定位。若白花由一對隱性突變基因控制,將白花突變植

株與三體系(紅花純合)中全部三體分別雜交,留種并單獨種植,當子二代出現表型及比例為

時,可對此白花突變基因進行定位。

2.野生型紅眼果蠅群體中出現了朱紅眼(基因a)、亮紅眼(基因b)和朱砂眼(基因d)三種單基

因隱性突變果蠅。現有朱紅眼、亮紅眼、朱砂眼三個純合品系,各品系果蠅不含其他品系的

突變基因。讓朱紅眼品系果蠅和亮紅眼品系果蠅正反交,Fi均為野生型,讓Fi的雌果蠅和朱

砂眼品系的雄果蠅雜交,F2也均為野生型。實驗小組準備了若干支試管,從F2中隨機選擇雌

雄果蠅各1只放入每支試管并用紗布密封,讓各試管的果蠅繼續繁殖一代產生F3,發現F3

的各試管中突變型果蠅所占比例不同,其中突變型果蠅所占比例最大的試管中,雌性群體中

野生型:突變型=9:7,雄性群體中野生型:突變型=9:230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題意可知,a、b、d基因位于對同源染色體上。某同學認為這3個基因中僅

有一個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你認為位于X染色體上的基因是,判斷的理由是

(2)根據題意分析,突變型果蠅所占比例最大的試管中,最初加入的雌雄果蠅的基因型分別為

;各試管中突變型果蠅所占比例最小的試管中,突變型果蠅所占

比例為,且均為(填“雌性”或“雄性”)。

(3)某實驗小組在亮紅眼品系果蠅群體中偶然發現了一只猩紅眼雄果蠅,經檢測該猩紅眼突變

體是野生型紅眼果蠅單基因隱性突變產生bi的結果,請你設計一次雜交實驗判斷bi和b基因

是否為等位基因,寫出雜交實驗方案及實驗結果和結論:

3.某二倍體雌雄同株植物的莖色紫色對綠色為顯性,受等位基因A/a的控制。科學家用X

射線處理某純合紫株的花藥后,將獲得的花粉對綠株進行授粉,得到的Fi中出現了1株綠株

(M)o請回答下列問題:

(1)等位基因是通過產生的,等位基因A、a的根本區別是

(2)若M是由基因突變造成的,則發生突變的基因是(填"A”或"a”);若M的出

現是由染色體變異引起的,而且變異的配子活力不受影響(兩條染色體異常的受精卵不能發

育),則對M出現的合理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為了確定M是由基因突變導致的還是由染色體變異引起的,請利用雜交實驗進行探究,

寫出實驗的設計思路和預測結果及結論。

實驗設計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測結果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科研工作者利用某二倍體植物(2〃=20)進行實驗。該植物的紅花和白花由5號染色體上的

一對等位基因(D、d)控制。正常情況下純合紅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子代均為紅花植株。

育種工作者用X射線照射紅花植株A后,再使其與白花植株雜交,發現子代有紅花植株932

株,白花植株1株(白花植株B)。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若對該植物基因組進行測序,發現一個DNA分子有3個堿基對發生了改變,但該DNA

控制合成的蛋白質均正常,試說出兩種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關于白花植株B產生的原因,科研人員提出了以下三種假設:

假設一:X射線照射紅花植株A導致其發生了基因突變。

假設二:X射線照射紅花植株A導致其5號染色體斷裂,含有基因D的片段缺失。

假設三:X射線照射紅花植株A導致其5號染色體丟失一條。

①經顯微鏡觀察,白花植株B減數分裂I前期四分體為個,則可以否定假設三。

P白花Bx純合紅花C

F.

|自交

F2

②若假設二成立,則如圖所示雜交實驗中,白花植株B能產生一種配子,R自交得到的

F2中,紅花植株所占的比例應為o(注:一條染色體片段缺失不影響個體生存,兩條

同源染色體缺失相同的片段則個體死亡)

③若假設一成立,有人認為:白花植株A一定發生了D-d的隱性突變,請判斷該說法是否

正確并說明原因:O

5.玉米為雌雄同株異花二倍體植物,常作為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植物三體、單體是遺傳

學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非整倍體材料,具有潛在的育種價值,與正常二倍體生物相比,三體是

指某對同源染色體多了一條染色體的生物,單體是指某對同源染色體少了一條染色體的生物。

三體植株在減數分裂時,配對的三條染色體任意兩條移向細胞一極,另外一條移向另一極。

回答下列問題:

(1)與豌豆相比,玉米人工雜交無需去雄,其授粉前后的操作流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明關

鍵階段處理時間)。

(2)現有一種6號三體玉米植株,如圖所示,該玉米體細胞的抗病基因A和感病基因a位于6

號染色體上,已知染色體數異常的雄配子不能參與受精,雌配子能參與受精。三體植株的變

異類型是-現以該三體抗病植株為父本、以染色體正常感病植株為母本,

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是。

(3)少一條4號染色體的單體玉米植株可以正常生活且能正常減數分裂,可用于遺傳學研究,

無4號染色體的玉米植株不能存活。玉米的紫株(H)對綠株(h)是顯性,這對基因位于某對常

染色體上,現有綠株染色體正常植株、純合紫株染色體正常植株和純合紫株4號染色體單體

植株作為實驗材料,探究基因H和h是否位于4號染色體上。請簡要寫出實驗思路、預期結

果與結論。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與結論:

6.某二倍體作物(2"=24)的品系甲有抗蟲、高產等多種優良性狀,但甜度不高。為了改良品

系甲,增加其甜度,育種工作者在種質資源庫中選取乙、丙兩個高甜度的品系,用三個純合

品系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若甜與不甜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則相關基因用A/a表示;

若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則相關基因用A/a、B/b表示,依此類推。回答下列問題:

雜交組合Fi表型F2表型

甲X乙不甜1/4甜、3/4不甜

甲義丙甜3/4甜、1/4不甜

乙X丙甜13/16甜、3/16不甜

(1)分析實驗結果,確定甜味性狀的遺傳遵循定律,該定律的實質是

(2)據表分析,品系甲、乙、丙的基因型可能分別為=乙、丙雜

交的F2中甜植株的基因型有一種,其中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的個體所占比例為

(3)已知作物甲的抗病和不抗病分別受位于6號染色體上的D和d基因控制,現發現一株抗病

純合三體植株,該植株的變異類型屬于o為了確定該三體植株是否

為6號染色體三體,請設計實驗并寫出實驗思路,預測實驗結果(已知染色體數異常的雄配子

不能參與受精作用,雌配子均能參與受精作用)。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果及結論:

①若F2表型及比例為,則說明該三體植株不是6號染色體三體;

②若F2表型及比例為,則說明該三體植株是6號染色體三體。

7.二倍體(染色體組成為2")生物中,某一對同源染色體少一條,染色體表示為2力-1的個體

稱為單體;缺失一對同源染色體,染色體表示為2〃-2的個體稱為缺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單體、缺體這些植株的變異類型為o單體形成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親代在

減數分裂I過程中所致。理想情況下,某單體(2〃-1)植株自交后代中,

染色體組成和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小麥的染色體數為2〃=42,無芒(A)對有芒(a)是顯性。現有21種無芒的純合單體品系(1?

21號單體品系分別對應缺失相應的染色體,例如1號單體缺失1號染色體),可利用雜交實

驗把A基因定位在具體染色體上。現想了解A基因是否在6號染色體上,選擇

與無芒的6號單體品系進行雜交,觀察并統計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預期結果并得出結論: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則表明A基因不在6號染色體上。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則表明A基因在6號染色體上。

專題突破9聚焦變異熱點題型

1.⑴一對(2)白花突變株A、B紅花紅花:白花=9:7

⑶〃紅花:白花=1:1該缺體所缺少的(4)紅花:白花=31:5

2.(1)3d朱紅眼品系果蠅和亮紅眼品系果蠅正反交,Fi均為野生型,因此a和b基因均

位于常染色體上,而F3的雌雄群體中突變型果蠅所占的比例不同,因此必然有一對基因位于

X染色體上,即d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答案合理即可)

(2)AaBbXDX\AaBbXDY1/4雄性(3)讓該猩紅眼雄果蠅與若干只亮紅眼雌果蠅雜交,若

雜交后代為猩紅眼或亮紅眼,則bi和b基因是等位基因,若雜交后代全部為野生型,則bi

和b基因不是等位基因(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根據題意可知,F3的各試管中突變型果蠅所占比例不同,突變型果蠅所占比例最大

的試管中親本的雌雄果蠅均含3對等位基因,雜交后代雌性群體中野生型占9/16,雄性群體

中野生型占9/32,由于雌雄個體各占一半,因此整體中野生型所占比例為1/2X9/16+

1/2X9/32=27/64=(3/4)3,因此3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即3對基因位于3

對同源染色體上。由于朱紅眼品系果蠅和亮紅眼品系果蠅正反交,Fi均為野生型,因此a和

b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而F3的雌雄群體中突變型所占比例不同,因此必然有一對基因位

于X染色體上,即d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2)根據題意,讓朱紅眼品系果蠅和亮紅眼品系

果蠅進行正反交,Fi均為野生型,Fi雌果蠅的基因型為AaBbXDxD,朱砂眼品系的雄果蠅的

基因型為AABBXdY,雜交后代的基因型為A_B_XDxd和A_B_XDY,其中雜交后代中突變型

果蠅所占比例最大的試管中,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AaBbXDxLAaBbXDY;突變型果蠅所占

比例最小的試管中,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AABBXDX%AABBXDY,雜交后代的突變型全部

為朱砂眼,其基因型為AABBXdY,所占比例為1/4,且全部為雄性。(3)若要判斷bi和b基

因是否為等位基因,可以讓該猩紅眼雄果蠅與若干只亮紅眼雌果蠅雜交,若bi和b基因是等

位基因,則雜交組合為bibi和bb,雜交后代基因型為bib,可能表現為猩紅眼或亮紅眼;若

bi和b基因不是等位基因,則雜交組合為bibiBB(或BBXbiY)和BiBibb(或bbXBiXBi),雜交

后代基因型為BibiBb(或BbXBiXbi、BbXBiY),全部表現為野生型。

3.(1)基因突變脫氧核糖核甘酸的排列順序不同(2)A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了A基因

的缺失或A基因所在的染色體整條缺失(3)用綠株M與紫株純合親本雜交得到Fi,R自交,

統計后代莖色的性狀分離比若后代紫色:綠色=3:1,則為基因突變導致的;若后代紫色:

綠色=6:1,則為染色體變異引起的

4.(1)該3個堿基對改變引起了密碼子改變,但對應的氨基酸未改變該3個堿基對改變發

生于DNA的非基因序列(該3個堿基對改變發生于基因的非編碼區)(2)①10②26/7③

不正確,也可能是另一對基因發生了突變,抑制了D基因的功能

解析(1)若對該植物基因組進行測序,發現一個DNA分子有3個堿基對發生了改變,該DNA

控制合成的蛋白質均正常,則可能的原因為:發生改變的部位沒有發生在基因序列中,而是

發生在非基因序列中;發生改變的部位發生在基因內部,但由于改變后轉錄出的密碼子和原

來的密碼子決定的氨基酸種類相同,另外還可能發生改變的部位在該基因的非編碼區,上述

現象的發生都不會引起相關蛋白質的改變。(2)①染色體變異可用顯微鏡觀察到,因此,若X

射線照射紅花植株A導致其5號染色體丟失一條,進而產生了不含5號染色體的配子參與受

精形成了白花植株B,即該白花植株中含有的染色體條數為19條,則白花植株B減數分裂

I前期四分體為9個,若觀察到10個,則可以否定假設三。②若假設二成立,即X射線照

射紅花植株A導致其5號染色體斷裂,含有基因D的片段缺失,即產生了不含D基因的配

子并參與受精形成了該白花植株,即白花植株中5號染色體丟失了一段。則圖中所示雜交實

驗中,白花植株B能產生2種配子,即Fi的基因型可表示為Dd、DO,各占1/2(其中O代表

的是D基因缺失的5號染色體),則Fi自交得到的F2的基因型為1DD、2Dd、Idd、1DD、

2DO、100(致死),可見存活的7份個體中有6份表現為紅花,即紅花所占比例為6/7。③若

假設一成立,則白花植株A未必一定發生了D-d的隱性突變,若是另一對基因發生了突變,

抑制了D基因的功能,則同樣會產生白花植株B。

5.(1)花蕾期套袋隔離一開花期人工傳粉一套袋隔離(2)染色體數目變異抗病:感病=

1:2(3)純合的紫株4號單體植株與綠株染色體正常植株作為親本雜交獲得Fi,觀察并統計

B中紫株與綠株的比例若Fi中紫株:綠株=1:0,則說明相關基因不在4號染色體上;若

Fi中紫株:綠株=1:1,則說明相關基因在4號染色體上

6.(1)自由組合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

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2)aaBB(或AAbb)、aabb、AABB77/13(3)染色體數目變異

讓該抗病三體植株作母本、不抗病正常植株作父本進行雜交,選擇Fi中的三體植株,與正常

植株雜交,觀察并統計F2的表型及比例①抗病:不抗病=1:1②抗病:不抗病=5:1

解析(1)乙和丙雜交組合的F2中性狀分離比為13:3,是9:3:3:1的變形,故可確定該

對性狀受2對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減數分裂過程

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2)據

表分析,品系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或AAbb)、aabb、AABB;乙、丙雜交的F?

中甜植株的基因型有AA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