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2文言文閱讀之特殊句式和詞類活用
【高考真題演練】
1.12020?江蘇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試題。
外大母趙太夫人行狀
袁宗道
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喪母,外大母每見不肖,輒淚涔涔下,
且泣且櫛目:“兒饑否?將無寒乎?”輒取衣食衣食之。故不肖即煢然弱子乎,無殊乎在母膝下也。今壯
矣,而外大母何在耶?悲哉,悲哉!
太夫人姓趙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間徒公安,遂占籍。四傳為處士文深,贈中憲東谷公與處士同里閏,
雅相歡也,因悉太夫人勤慎狀,目:“是真我家婦。”遂命方伯公委禽焉。贈中憲公性嗜飲,日偕諸酒人
游,顧以生計蕭疏,不無阻酣暢也。自有婦!、太夫人,而甘滑盈幾,取辦咄嗟。諸故酒人驚相語:“前從
夫夫飲,且少鯉菜耳,今何突致此桁桁者?”遍視其困篋而索然若故,然后乃知太夫人嗇腹龜手哆舅姑,
心力竭矣。無何,姑錢恭人嬰疾且亟,則盡斥顰珥授方伯公,俾迎醫,醫無問遐近。恭人不食,外大母亦
絕瞰。恭人不起,而太夫人哀可知也。即逮今五十余年,而語及輒涕。居嘗語子:“吾今裕,故能施耳,
不若先姑貧而好施也。若所以有茲日,微先姑之德不及此,子孫無忘先姑哉!”
乙卯,方伯公領鄉書,丙辰成進士,己未官比部郎。太夫人相從京師,為置側室高,禮訓慈育,閨內
穆如。居四年,不置一鮮麗服。丙寅,方伯公僉憲江西,時長憲者喜敲撲,公庭號楚聲不絕。太夫人聞之,
戚然目:“彼盛怒易解耳,而生命難續,且若之何以人灼骨之痛,博己一快也?”方伯公為之改容目:“請
佩此言當韋。”戊寅,方伯公以大參備兵通、泰,尋由河工超遷河南右轄。未幾,轉左。日夜期會薄書間,
力漸耗。太夫人時時不方伯公:”且休矣!即不能燕琴燔鶴以飽,夫豈其無雙田之毛,東湖之水?”方伯
公日:“所謂拂衣者難妻孥也,汝若是又奚難!”而癸未需次調補,竟請告歸,從太夫人意也。居嘗語諸
子日:“爾父累俸,稍拓田廬,然不盡與爾曹,而推以贍族,亦惟是念祖父之余,不可專食也。爾當識此
意附譜后,絕孫曾他腸,令吾族人得世世食此土,不亦美乎!”其平居語識大義類若此。
不肖宗道,甥也,義不敢飾吾外大母之行,然亦不敢隱也。惟慨惠之銘,以肉百年骨,則家舅氏厚幸,
宗道厚幸。
(選自《白蘇齋類集》,有刪節)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無何,姑錢恭人嬰疾且亟,則盡斥蟹珥授方伯公,俾迎醫,醫無問遐近。
(2)爾當識此意附譜后,絕孫曾他腸,令吾族人得世世食此土,不亦美乎!
2.[2020?天津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題。
吾家在唐為輔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載令聞。念后世不可事偽國、茍富貴,以辱先人,始棄官不仕。
東徙渡江,夷于編氓。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鄉,家法凜然,久而弗改。宋興,海內一統。陸氏乃與時俱
興,百余年間文儒繼出,有公有卿,子孫宦學相承,復為宋世家,亦可謂盛矣!
然游于此切有懼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約,而敗于奢靡。游童子時,先君諄諄為言,太傅①出入朝
廷四十余年,終身未嘗為越產;家人有少變其舊者,輒不烽;晚歸魯墟,舊廬一椽不可加也。楚公②少時尤
苦貧,革帶敝,以繩續絕處。秦國夫人③嘗作新襦,積錢累月乃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食。姑嫁
石氏,歸寧,食有籠餅,亟起辭謝日:“昏耄不省是誰生日也。”左右或匿笑。楚公嘆日:“吾家故時,
數日乃啜羹,歲時或生日乃食籠餅,若曹豈知耶?”是時楚公見貴顯,顧以啜羹食餅為泰,愀然嘆息如此。
游生晚,所聞已略;然少于游者,又將不聞。而舊俗方已大壞。厭黎麓,慕膏粱,往往更以上世之事為諱,
使不聞。此風放而不還,且有陷于危辱之地、淪于市井、降于皂隸者矣。復思如往時安樂耕桑之業、終身
無愧悔,可得耶?
嗚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為農亦命也若夫撓節以求貴市道以營利吾家之所深恥。子孫戒之,尚無墮厥初。
(節選自宋?陸游《放翁家訓?序》)
【注】①太傅:陸游的高祖。②楚公:陸游的祖父。③秦國夫人:陸游的祖母。
出作入息,農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貿遷有無,商之治生也;膏油繼署,士之治生也。
然士為四民之首,尤當砥礪表率,效古人體天地、育萬物之志,今一生不能治,何云大丈夫哉!
治生非必蠅營營逐逐、妄取于人之謂也。若利己妨人,非唯明有物議、幽有鬼神,于心不安,況其禍
有不可勝言者矣,此豈善治生歟?
夫儉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養,一以節省為本,不可過多。寧使家有贏余,毋使倉有告匱。
且奢侈之人,神氣必耗,欲念熾而意氣自滿,貧窮至而廉恥不顧。儉之不可忽也若是夫!
(節選自宋?葉夢得《石林治生家訓要略》)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家人有少變其舊者,輒不怪。(4分)
(2)況其禍有不可勝言者矣,此豈善治生歟?(4分)
3.12020?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題。(6分)
上曾子固龍圖?書
【宋】張耒
某嘗以謂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其剛柔緩急之氣,繁簡舒敏之節,一出乎其誠,不隱其所已至,
不強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為楚聲,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專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則潛德
道志,不可隱伏。蓋古之人不知言則無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與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
疑其行。嗚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與夫無其德而有其言者異位也。某之初
為文,最喜讀左氏、《離騷》之書。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見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
其身,其氣道,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初疑于繁,左顧右挽,中疑其迂,然至誠惻怛于其心,故其言
周密而不厭。考乎其終,而知其仁也憤而非怨也,異而自潔而非私也,彷徨悲嗟,卒無存省之者,故剖志
決慮以無自顯,此屈原之忠也。故其文如明珠美玉,麗而可悅也;如秋風夜露,凄忽而感惻也;如神仙煙
云,高遠而不可挹也。惟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
自三代以來,最喜讀太史公、韓退之之文。司馬遷奇邁慷慨,自其少時,周游天下,交結豪杰。其學
長于討論尋繹前世之跡,負氣敢言,以蹈于禍。故其文章疏蕩明白,簡樸而馳騁。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
中,故其余章末句,時有感激而不泄者。韓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廟之江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
攬,則極言語之懷巧,有不足以過冬者。嗟乎!退之之于唐,蓋不試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權臣,臨義而
忘難,剛毅西信實,而其學又能獨出于道德滅裂之后,善孔孟之余緒以自立其說,則愈之文章雖欲不如是,
蓋不可得也。
自唐以來,更五代之紛紜。宋興,鋤叛而討亡。及仁宗之朝,天下大定,兵戈不不,休養生息,日趨
了富盛之域。士大夫之游于其時者,談笑佚樂,無復向者幽憂不平之氣,天下之文章稍稍興起。而廬陵歐
陽公始為古文,近拶兩漢,遠追三代,而出于孟軻、韓愈之間,以立一家之言,積習而益高,淬濯而益新。
而后四方學者,始恥其舊而惟古之求。而歐陽公于是時,實持其權以開引天下豪杰,而世之號能文章者,
其出歐陽之門者居十九焉。而執事實為之冠,其文章論議與之上下。聞之先達,以謂公之文其興雖后于歐
公,屹然歐公之所畏,忘其后來而論及者也。某自初讀書即匆讀執墓之久既是而通之廣求遠邁必目攜甚變
嗚呼如公者真極天下之文者歟!
(選自《張耒集》,標點有改動)
【注】①曾鞏:字子固。龍圖:宋代官職名。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8分)
(1)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見于后,不可得而考。(4分)
(2)而后四方學者,始恥其舊而惟古之求。(4分)
【參考答案】
1.(1)不久,婆婆錢恭人患病且日趨嚴重,(太夫人)就拿出所有的首飾交給丈夫,讓他去請醫生,不
管醫生是遠是近。
(2)你們要把這個意思記在家譜中,杜絕后世子孫的其他念想,讓我們族人能世世代代依靠這些土地生活,
不也很好嘛!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要結合語句所在語境,整體把握大意,注意關鍵詞的落
實翻譯,另外要關注是否有特殊語法現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題關鍵點有:
(1)“無何”,不久、沒多久;“嬰”,纏綿疾病、患病;“亟”,含有急迫之意,這里指病情嚴重;“斥”,
拿出;“俾”,讓;“無問”不論;“遐近”,遠近。
(2)“爾”,你們;“識”,通“志”,記;“絕”,動詞,斷絕、杜絕;“他腸”,異心、惡意;“食”,
靠著吃飯,賴以為生,引申為依賴、依靠;“食此土”,省略句兼狀語后置,(于)此土食。
2.(1)如果家里有人稍微改變他的舊制,(太傅)就不高興。
(2)更何況有難以說得盡的災禍,這難道是善于治家謀生嗎?
【解析】除實詞外,還需注意特殊句式,如(2)中的定語后置。
3.(1)左丘明的文章華美,然而他的行為事跡在后世(文獻中)看不到,不能考證。
(2)后來各地求學的人,開始以他們原有的文風為恥辱,只追求古文。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內容,翻譯以直澤為主。意譯為輔,把
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
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
本題(1)中,美:華美;行事:行為、事跡;見:同“現”,顯現出來;考:考證。
(2)中,而后:之后;學者:求學的人;恥:.??.為恥;其舊:他們原來的文風;惟古之求:賓語
前置,惟求古,只追求古文。
【特殊句式考點精講】
“不同的句式”主要包含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在高考命題中,句式往往
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單獨命題或隱含在文言文翻譯題中,從命題的技術處理層面來講,后一種的可能性更大。
設題的方式:①判斷省略成分的正誤;②選出與題干中例句有相同的句式特點的選項;③選出句式特點相同
的選項;④判斷句式的相同與不同;⑤通過翻譯句子或斷句考查對文言句式的理解;等等。
一、判斷句
在現代漢語中,一般是在主語和謂語之間用判斷動詞“是”來表示判斷。但在古代漢語里,“是”多
用作代詞,很少被當作判斷詞。因此,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古代漢語是借助語氣詞來表示判斷的。
類型例句
者,……也師有,所以傳道受業解惑電。(《師說》)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游褒禪山
??者,……
記》)
……也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①今臣亡國賤俘。(《陳情表》)
②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過秦論》)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鴻門宴》)
②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用“為、乃、即、
③梁父即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
貝h皆、誠”等表
④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肯定判斷,用“非”
⑤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出師表》)
表否定判斷
⑥此雄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⑦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六國論》)
指示代詞,這星寡人之過也。(《燭之武退秦師》)
是
動詞,表判斷不知木蘭星女郎。(《木蘭詩》)
【對點訓練】
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斷句的一項是()
A.藺相如者,趙人也
B.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D.汝是大家子
2.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宋陳諫議家有劣馬,性暴,不可馭,蹄嚙傷人多矣。一日,諫議入廄,不見是馬,因詰仆:“彼馬何
以不見?”仆言為陳堯咨售之賈人矣。堯咨者,陳諫議之子也。諫議遽召子,曰:“汝為貴臣,家中左右
尚不能制,賈人安能蓄之?是移禍于人也!“急命人追賈人取馬,而償其直。戒仆養之終老。時人稱陳諫
議有古仁人之風。
(1)仆言為陳堯咨售之賈人矣。堯咨者,陳諫議之子也。
譯文:
(2)汝為貴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賈人安能蓄之?是移禍于人也!
譯文:_
二、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行為的被動者、
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代漢語中,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行為的被動者的句式叫被動句。
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有標志的被動句,即借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被動;二是無標志的被動句,又叫
意念被動句。
類型形式例句
「于,,字句: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廠
謂語+于(《師說》)
”見"字句?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用欺。(《廉頗藺相如列傳》)
見+對語'見+②臣誠恐加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有標謂語+于.
志句“受”字句: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學制于人。(《赤壁之戰》)
受+謂語+于
“為”字句: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
為+動詞
’①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句、”...為
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所”句
我榭歌臺,風流總,雨后應吹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被”字句注:并不是所有帶“被”字的都為被動句,如“秦王復擊軻,被八創”中的“被”
譯為“遭受”,這句并不是被動句
無標
無固定格式而劉夙嬰疾病。(《陳情表》)
志句
【對點訓練】
3.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動句的一項是()
A.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
B.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C.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D.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4.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郭勸,字仲褒,鄲州須城人。舉進士,累遷太常博士,特遷尚書屯田員外郎,以母老固辭,復為通判
萊州。州民霍亮為仇人誣罪死,吏受一傅致之,勸為辨理得免。時宋綬出知應天府,杜衍在荊南,勸言:
“綬有辭學,衍清直,不宜處外。”又言:“武勝軍節度使錢惟演遷延不赴陳州,覬望相位;弟惟濟任定州
總管,自請就遷留后;胡則以罪罷三司使,乃遷工部侍郎。請趣惟演上道,罷惟濟兵權,追則除命。”又論
劉從德遺奏恩濫,貶太常博士,監濰州稅。改祠部員外郎、知萊州。
(1)州民霍亮為仇人誣罪死,吏受賊傅致之,勸為辨理得免。
譯文:
(2)胡則以罪罷三司使,乃遷工部侍郎。
譯文:
(3)又論劉從德遺奏恩濫,貶太常博士,監濰州稅。
譯文:
5.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張玄與王建武先不相識,后遇于范豫章許,范令二人共語。張因正坐斂衽,王孰視良久,不對。張大
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住。范是王之舅,乃讓王曰:“張玄,吳士之秀,亦見遇于時,而使至
于此,深不可解。"王笑曰:“張祖希若欲相識,自應見詣。”范馳報張,張便束帶造之。遂舉觴對語,
賓主無愧色。
譯文:
三、省略句
在句子中省略某一詞語或某種成分的現象,是古今共有的。不過,在文言文里這種現象更突出,而且
有些在現代漢語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在古代漢語中也經常被省略。
最常見的省略方式有以下幾種:
類型例句
①沛公軍霸上,(沛公)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承前省略主語)
②(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蒙后省略主語)
省略主語
③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鴻門宴》)(對話省
略主語)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承前省略謂語)
省略謂語
②因跪請秦王(擊缶)。秦王不肯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蒙后省略謂語)
①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之)以事。(《鴻門宴》)(省略動詞賓語)
省略賓語
②豎子不足與(之)謀!(《鴻門宴》)(省略介詞賓語)
省略介詞列坐(于)其次。(《蘭亭集序》)
省略兼語使(之)快彈數曲。(《琵琶行》)
【對點訓練】
6.下列各句括號中補寫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騏驥一躍,不能(躍)十步
B.商人重利輕別離,……(商人)去來(于)江口守空船
C.常惠請其守者與(之)俱(去),得夜見漢使
D.寓形(于)宇內復幾時
7.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周)厲王虐,國人謗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
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譯文:
四、倒裝句
(一)賓語前置句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
類型例句
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
①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鄒忌諷齊王納諫》)
前置。(句中有否定詞“不、弗、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國也》)
未、毋、無、莫”等)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
①沛公案在?(《鴻門宴》)
賓語前置。(句中出現疑問代詞
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何、誰、孰、惡、安、焉、胡、
③微斯人,吾舉1與歸?(《岳陽樓記》)
奚、曷”等)
以“之”或“是”為標志,用①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于加重語氣,賓語前置。("之”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是"無實義)③惟兄嫂號依。(《祭十二郎文》)
7>7看以蔽無7成語廠
陳述句中,介詞“以”的賓語
②便以繼日(成語)
常常要前置;且介詞的賓語是方
③項王、項伯本向坐;亞父串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
位詞的,也常會前置
坐;張良酉向侍。(《鴻門宴》)
【對點訓練】
8.下列屬于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的一項是()
A.宋何罪之有
B.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C.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9.下列屬于疑問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的一項是()
A.夫晉,何厭之有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D.微斯人,吾誰與歸
10.下列不屬于賓語前置的一項是()
A.之二蟲又何知B.求人可使報秦者
C.惟兄嫂是依D.不然,籍何以至此
11.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劉秀至哪、定陵,悉發諸營兵。諸將貪惜財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破敵,珍寶萬倍,大功可
成;如為所敗,首領無馀,何財物之有!”秀與諸營俱進,自將步騎千馀為前鋒,去大軍四五里而陳。王尋、
王邑亦遣兵數千合戰。秀奔之,斬首數十級。諸將喜日:“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
且復居前,請助將軍!”
(選自《資治通鑒?卷第三十九》,有刪改)
譯文:_
(二)定語后置句
在現代漢語中,定語是修飾和限制主語或賓語的形容詞、名詞、代詞等,一般放在中心詞前。這種語
序古今一致,但在文言文中,除此情況外,定語也可以放在中心詞后。定語放在中心詞后面,構成定語后
置的形式。在翻譯的時候,要注意把后置的定語提到中心詞前面。
類型例句
中心詞+定語第二求人可使里秦者。71廉頗藺相如列傳S)
中心詞+之+定語+者馬之于里者。(《馬說》)
中心詞+之+定語|蚓無爪牙之和,筋骨之強。(《荀子?勸學》)
中心詞+而+定語+者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中心詞+數量定語銷鋒鎬,鑄以為金人十三。(《過秦論》)
【對點訓練】
12.下列各句中,屬于定語后置句的一項是()
A.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B.樂夫天命復奚疑
C.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D.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13.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H:“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
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
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譯文:
(三)介詞結構后置句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結構經常放在謂語或主語之前,做句中或句前狀語;而在文言文中,這種介詞結構
卻經常放在謂語動詞后面做補語。翻譯時,習慣上把它當作狀語,所以將這種語法現象稱為介詞結構后置。
介詞結構后置的形式一般有三種:
類型例句
動詞+以京語中之以孝悌之義。(《寡人乏于國也》工
動詞+于(或“乎”,相當于“于”)+賓語能詩吼于市朝。(《鄒忌諷齊王納諫》)
形容詞+于+賓語青,取之于藍,而,于藍。(《荀子?勸學》)
【對點訓練】
14.下列句子中,不是介詞結構后置句的一項是()
A.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B.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C.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D.農人告余以春及
15.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曹操自江陵將順江東下。諸葛亮謂劉備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遂與魯肅俱詣孫權。
亮見權于柴桑,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并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
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將軍量力而處之。”
(1)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
譯文:
(2)亮見權于柴桑,說權曰。
譯文:
(四)主謂倒置句
謂語一般放在主語之后,但是,有時為了強調謂語,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語之前,這就叫謂語前置,或
叫主語后置。這種謂語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現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如: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
美哉,我少年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對點訓練】
16.下列句子中,屬于主謂倒置句的一項是()
A.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B.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C.父母宗族,皆為戮沒D.非我也,歲也
17.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趙簡子①問子貢曰:“孔子為人何如?”子貢對曰:“賜②不能識也。”簡子不說曰:“夫子事孔子數
十年,終業而去之,寡人問子,子曰'不能識',何也?"子貢曰:“賜譬渴者之飲江海,知足而已。孔
子猶江海也,賜則奚足以識之?"簡子曰:“善哉,子貢之言也!”
【注】①趙簡子:名鞅,他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②賜:子貢復姓
端木,名賜,字子貢。
譯文:
18.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昔者文王侵盂、克莒、舉舞,三舉事而紂惡之。文王乃懼,請入洛西之地、赤壤之國方千里,以請解
炮烙之刑。天下皆說。仲尼聞之,曰:“仁哉,文王!輕千里之國而請解炮烙之刑。智哉,文王!出千里
之地而得天下之心。”
(節選自《韓非子?難二》)
譯文:
五、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結構或凝固結構。它的語法特點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在一起,固定成為一
種句法格式,表達一種新的語法意義,約定俗成,經久不變。熟練地掌握這些句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對快速、正確地進行文言文翻譯非常有幫助。按表達的語氣可將其分為六類:
類型示例
有以(有用來……的)、無以(沒有用來……的)、有所(有……的)、無所(沒有……
表陳述語氣
的)、比及(等到……的時候)、為……所……(被……)
奈何(怎么辦)、何如(怎么樣)、如……何(把……怎么樣)、得無……耶(莫不是,
表疑問語氣
該不會)
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唯(惟)……是……【強調語氣。如:唯利是圖。
表感嘆語氣
“是”起提賓作用,無意義,“唯(惟)”表示對象的唯一性】
無乃……乎(難道不、恐怕、只怕……吧)、得無……乎(難道……嗎)、何……之有(有
表反問語氣
什么...)、不亦....乎(不也....嗎)
表假設關系誠……則……(如果……,那么……)、然則(既然這樣,那么……;如果這樣,那么……)
與其……孰若……(與其……,不如……)、其……耶(邪),其……耶(邪)?(是……
表選擇關系
還是……呢?)
【對點訓練】
19.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注意加點固定句式的翻譯)
(1)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奉??”(《鴻門宴》)
譯文:
(2)公之視廉將軍熟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譯文:
(3)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譯文:
(4)曰:“不可,豈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國也》)
譯文:
(5)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基可怪也嬖!(《師說》)
譯文:
(6)基信然邪?基夢邪?(《祭十二郎文》)
譯文:
(7)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鴻門宴》)
譯文:
(8)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孔雀東南飛》)
譯文:
20.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魏龐涓伐韓。韓請救于齊。齊威王召大臣而謀曰:“蚤救孰與晚救?”成侯曰:“不如勿救。“田忌
H:“弗救則韓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孫臏曰:“夫韓、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韓受魏之兵,
顧反聽命于韓也。且魏有破國之志,韓見亡,必東面而訴于齊矣。吾因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則可受
重利而得尊名也。”王曰:“善!”乃陰許韓使而遣之。韓因恃齊,五戰不勝,而東委國于齊。
(1)韓請救于齊。齊威王召大臣而謀曰:“蚤救孰與晚救?”
譯文:
(2)夫韓、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韓受魏之兵,顧反聽命于韓也。
譯文:.
【參考答案】
1.B【解析】B項為介詞結構后置句。
2.“答案”見參考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要點:第(1)句“……者,……也”表判斷,是判斷句。第
(2)句“……為……”"……也”表判斷,是判斷句;“制”后面省略了賓語“之”;“安能蓄之”是反問句】
【參考譯文】
宋朝陳諫議(“諫議”為官職名)家里有一匹劣馬,性情暴躁,不能被人駕馭,踢傷咬傷人很多次了。
一天,陳諫議進入馬廄,沒看到這匹馬,于是責問仆人:“那匹馬為什么不見了?”仆人說馬被陳堯咨賣
給商人了。陳堯咨是陳諫議的兒子。陳諫議馬上叫來兒子,說:“你是朝中重臣,家里尚且沒有一個人能
制服這匹馬,商人又怎么能養它呢?這是把禍害轉嫁給別人啊!”(陳諫議)趕緊命人去追趕商人,牽回
馬,并把買馬的錢退給商人。(他)告誡仆人要把那匹馬養到老死。(因此)當時的人們稱贊陳諫議有古
代仁人的品質。
3.D【解析】“被”是“遭受”之意。
4.“答案”見參考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要點:(1)“州民霍亮為仇人誣罪死”中的“為”表被動。
(2)“胡則以罪罷三司使"為無被動標志詞的被動句,句中的“罷”要譯為“被免除”。(3)“貶太常
博士,監濰州稅”為無被動標志詞的被動句,句中的“貶”要譯為“被貶為”】
【參考譯文】
郭勸,字仲褒,是郭州須城人。考中進士,屢經升遷至太常博士,破格晉升為尚書屯田員外郎,因為
母親年老而堅決推辭,又任萊州通判。州民霍亮被仇人誣陷應處死,差役們從中收受財物而附會并強加罪
名于他,郭勸替他申辯,使他得以免罪。當時宋綬出京任應天府知府,杜衍在荊南任職,郭勸說:“宋綬
有文才學問,杜衍清廉正直,不應在地方(任職)。”又說:“武勝軍節度使錢惟演在京拖延不去陳州,
覬覦宰相之位;其弟錢惟濟現任定州總管,自己申請改派留后;胡則因罪被免除三司使(一職),卻又升任
工部侍郎。請催促錢惟演立即返回任所,罷免錢惟濟的兵權,追回對胡則的任命。”(郭勸)又對劉從德
遺奏中的恩典太過進行批評,被貶為太常博士,監管濰州稅收。(郭勸)改任祠部員外郎、萊州知州。
5.“答案”見參考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要點:判斷句、“于”表被動、“深不可解”)
【參考譯文】
張玄與王建武起初不相識,后來兩個人在豫章太守范寧家相遇,范寧讓兩人在一起交談。張玄于是整
理衣襟端正坐好,王建武仔細看了(張玄)好一會兒,卻不答話。張玄大失所望,就要離開。范寧竭力勸
說挽留張玄,(張玄)最終還是不肯留下。范寧是王建武的舅舅,于是責怪王建武說:”張玄是吳地有學
識的人,也被時人所賞識,而你卻使他這般尷尬,(我)實在是難以理解。”王建武笑著回答說:“張玄
如果想認識我,自然應該到我這里來拜訪。”范寧騎上快馬(把這話)告訴了張玄,張玄于是重整裝束來
拜訪王建武。于是(兩個人)舉杯對飲,說話間賓主都沒有愧疚的臉色。
6.B【解析】依語境可知,“守空船”的是琵琶女,即“(商人)去來(我)(于)江口守空船”。
7.“答案”見參考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要點:省略句“王怒,(王)得衛巫,(王)使(衛巫)監謗
者,(衛巫)以(之)告(王),(王)則殺之”】
【參考譯文】
周厲王殘暴無道,老百姓公開批評、指責他。邵公對(周厲王)說:“老百姓已經不能忍受您的政令
了!“周厲王勃然大怒,找到衛國的巫者,派他暗中監視指責、批評自己的人。(巫者)向(周厲王)舉
報(指責、批評周厲王的人),(周厲王)就殺掉那些人。于是老百姓都不敢隨便說話,在路上相遇,也
只能以眼神示意。
8.B【解析】A.“之”起提賓的作用;C、D兩項均為疑問句,疑問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
9.D【解析】A.“之”起提賓的作用;B.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C.“之”起提賓的作
用。
10.B【解析】B項是定語后置句。
11.“答案”見參考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要點:“為所”表被動,“首領”的意思是“頭”,“之”
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參考譯文】
劉秀到了哪縣、定陵等地,調動各營的全部軍隊。各位將領都貪吝財物,想要分出一部分士兵留守。
劉秀說:“現在如果打敗敵人,就會擁有萬倍的珍寶,可建立大功業;如果被敵人打敗,連腦袋都留不住,
還擁有什么財物!”劉秀和各營部隊一同出發,親自帶領一千多名步兵和騎兵充當前鋒,在距離(王莽)
大軍四五里遠的地方擺開陣勢。王尋、王邑也派幾千人出來迎戰。劉秀帶兵沖了過去,斬了幾十人的首級。
各位將領高興地說:“劉將軍平時看到弱小的敵軍都膽怯,現在見到強敵反而變得很英勇,太奇怪了!還
是我們在前面吧,請允許我們協助將軍!”
12.A【解析】B.賓語前置句;C.被動句;D.判斷句。
13.“答案”見參考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要點:“西蜀之去南海”中的“去”是“距離”的意思;“僧
之富者”是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富之僧者”;“顧”是“難道”的意思;“蜀鄙”中的“鄙”的意思
是“邊遠的地方”)
【參考譯文】
四川邊遠的地方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另一個富有。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你覺
得怎么樣?”富和尚說:“你憑借什么去南海呀?”(窮和尚)說:“我有一個盛水的瓶子和一個吃飯的
碗就足夠了。”富和尚說:“我多年來想買船順流而下到南海,還沒能去成呢。你憑借著什么去呢?”到
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把情況告訴了富和尚,富和尚臉上露出了慚愧的表情。西邊的蜀地距離南
海不知道有幾千里遠,富和尚不能到,窮和尚卻可以到達。人們樹立志向,難道還不如蜀地邊遠地方的那
個窮和尚嗎?
14.C【解析】C.以:連詞,表目的。按現代漢語用法,A、B、D三項語序分別為:A.嘗于穆、曹
二善才學琵琶;B.后之覽者,亦將于斯文有感;D.農人以春及告余(農民把春天到來這件事告訴我)。
15.“答案”見參考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要點:第(1)句中“奉命求救于孫將軍”是介詞結構后置句;
第(2)句中“亮見權于柴桑”是介詞結構后置句,“說”的意思是“勸說”】
【參考譯文】
曹操將要從江陵順江東下。諸葛亮對劉備說:“事情很危急了,請允許我奉命向孫將軍求救。”于是
與魯肅一起去拜見孫權。諸葛亮在柴桑見到了孫權,勸孫權說:“天下大亂,將軍您在江東起兵,劉豫州
在漢南招收兵馬,與曹操共同爭奪天下。現在曹操平定大亂,已大致穩定局面,于是攻破荊州,威勢震動
天下。英雄沒有了施展本領的地方,所以劉豫州逃遁到這里,希望將軍估量自己的實力來處理這個局面。”
16.A【解析】B.介詞結構后置句;C.被動句;D.判斷句。
17.“答案”見參考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要點:”渴者之飲江海”是“渴者之飲(于)江海”的省略,
屬于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渴者(于)江海飲";“奚”是“為何,怎么”的意思;“善哉,子貢之言
也”是主謂倒置句】
【參考譯文】
趙簡子問子貢:“孔子這個人怎么樣?”子貢回答說:“我不了解他。”趙簡子不高興地說:“您跟
隨孔子學習了幾十年,完成學業后才離開他,我問您(孔子這個人怎么樣),您(卻)說‘不了解‘,為
什么呢?“子貢說:“我好像饑渴的人在江海邊喝水一樣,只知道滿足罷了。孔子就像江海一樣,我又怎
么能夠充分地了解他呢?”趙簡子說:“子貢的話(說得)很好!”
18.“答案”見參考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要點:“仁哉,文王”“智哉,文王”是主謂倒置句】
【參考譯文】
從前周文王侵占盂地,攻克莒地,奪取部地,做過這三件事后,引起了紂王的厭惡。文王于是很害怕,
請求進獻給紂王洛水西邊、赤壤之地方圓千里的土地,用來請求廢除炮烙這種酷刑。天下人都很高興。孔
子聽到這件事后說:“文王真仁慈啊!不看重方圓千里的土地而請求廢除炮烙的刑罰。文王真聰明啊!獻
出方圓千里的土地而得到天下人的心。”
19.(1)沛公說:“現在雖已出來了,但未向項王辭別,這可怎么辦?”
(2)你們看廉將軍與秦王相比,哪一個更厲害?
(3)現在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和砧板,我們就像砧板上待人宰割的魚和肉,還要告辭什么呢?
(4)(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
(5)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是所謂君子所不與為伍的,現在君子們的智慧竟然反而不如這些人,
豈不是令人感到奇怪嗎?
(6)是真的呢,還是做夢呢?
(7)祝酒畢,(項莊)說道:“大王與沛公飲酒,軍中沒什么用來作為娛樂的,請允許我舞劍(助興)。”
(8)阿母對府吏說:“你怎么這樣愚拙!”
20.“答案”見參考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要點:第(1)句中“韓請救于齊”是介詞結構后置句,“蚤”
通“早”,“孰與”是固定句式;第(2)句中“兵”是“軍隊”的意思,“是……”相當于固定句式,可
譯為“這是……”,“顧”是“卻”的意思】
【參考譯文】
魏國的龐涓攻打韓國。韓國派人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商議說:“早救(韓國)與晚救(韓國)
相比,哪一個更好呢?”成侯鄒忌說:“不如不救。"田忌說:“我們不救韓國,韓國將會滅亡并且被魏
國吞并,還是早些出兵救援為好。”孫臏卻說:“韓國、魏國的軍隊沒有疲敝,我們就去救援,這是我們
代替韓國承受魏國軍隊的攻擊,反而聽命于韓國了。況且這次魏國有吞并韓國的野心,待到韓國快滅亡時,
一定會向東再來懇求齊國。(那時我們再出兵,)既可以加深與韓國的親密關系,又可以趁魏國軍隊疲敝
(攻打它),就可以一舉兩得,名利雙收。”齊威王說:“好!”便暗中答應韓國使臣的求救,讓他回去
(卻遲遲不出兵)。韓國以為能依仗齊國,(便奮力抵抗,)但五次大戰都大敗而歸,只好把國家的命運
寄托在東邊的齊國身上。
★破解文言句式技法
盡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種類較多,但高考考查的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四種。要掌
握這四種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譯技巧,可以運用以下方法:
1.判斷句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屬性做出判斷(說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
類型翻譯技巧教材例句
翻譯時,要先去掉這些標志詞,
有標志判
然后在主語、謂語之間加上“是”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國也》)
斷句
或“不是”
“是”表
翻譯時,無須改動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詩》)
判斷
無標志判翻譯時,直接在主語和謂語之
今臣亡國賤俘。(李密《陳情表》)
斷句間加上“是”
2.被動句
被動句,指由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的受動者充當主語的句子。
類型翻譯技巧教材例句
翻譯時要把表被動的詞語或結構
有標志
去掉,并在謂語動詞或其所表示的動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被動句
作、行為的發出者前加上“被”字
無標志翻譯時在謂語動詞或其所表示的
成卒叫,函谷舉。(杜牧《阿房宮賦》)
被動句動作、行為的發出者前加上“被”字
3.省略句
翻譯技巧教材例句
省略句省略的成分有主語、謂語、
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司馬遷《鴻門宴》)
賓語、介詞、兼語、量詞等,只有通
句中“河北”“河南”都不是“戰”的對象,而是“戰”的地方,
過語法分析,才能識別出句子省略了
這說明兩個“戰”后都省略了介詞“于",我們應把它補出后再譯
什么成分。翻譯時,要在準確把握前
后句關系的基礎上把這些省略的成分
補出,然后再譯
4.倒裝句
翻譯技巧教材例句
倒裝句主要有謂語前置句(主謂倒裝句)、賓語
前置句、介詞結構(狀語)后置句、定語后置句四彼且奚適也?(莊子《逍遙游》)
種。倒裝句的語序與現代漢語的語序不同,翻譯時,這是一個賓語前置句,翻譯時,我們就要按現代漢語
都要按現代漢語的語序把前置或后置的成分放回的語序,把前置的賓語“奚”放回到謂語動詞“適”的
到相應的位置。如果句中用了虛詞來做前置或后置后面,即調整為“彼且適奚”,然后再譯
的標志,則還要把其標志刪去,然后再譯
【詞類活用考點精講】
詞類活用就是指某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具有了某種新的語法功能,而這種語法功能與現
代漢語相比具有明顯的不同。判斷時要參照現代漢語的一般用法去推斷。
一、名詞活用為動詞
在現代漢語中,名詞是不能直接帶賓語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電子產品生產合同范本
- 2025年企業辦公租賃合同簡化范本
- 2025電力系統經營管理責任制的合同范文
- 2025授權財務合同
- 2025合同管理要點全面解析
- 2025私人股權投資合同協議書范本
- 2025(文檔)工程建設項目勞務分包合同范本
- 2025關于廣告設計服務的合同范本
- 2025辦公室租賃合同樣本范本
- 2025企業清潔工勞動合同模板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一模生物試卷(含答案)
- 幼兒教育政策法規
- 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飛機檢測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
-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一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模擬訓練數學試題
- 湘豫名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春季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物理試題及答案
- 智能駕駛算法優化研究-全面剖析
- 熱點主題作文寫作指導:數字工具(審題指導與例文)
- 餐飲接待流程培訓
-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習報告
- 第11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學生版)-2023-2024學年蘇科版七年級數學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