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東省德州市中考真題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16年山東省德州市中考真題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16年山東省德州市中考真題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16年山東省德州市中考真題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16年山東省德州市中考真題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PAGEPAGE12016年山東省德州市中考語文真題一、積累與運用(30分)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不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A.愜意(qiè)狡黠(xiá)薪酬(xīn)重蹈覆轍(zhé)B.胚芽(pēi)威懾(shè)眾籌(chóu)恪盡職守(kè)C.詰責(jié)傖俗(cāng)踐行(jiàn)相形見絀(chù)D.虔信(qiàn)偌大(nuò)爆棚(bào)怏怏不樂(yāng)『答案』D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2分)A.追溯眶騙孵化器粗枝濫造B.頃刻沉湎棚戶區斷章取義C.呻笑輟泣去庫存滾瓜爛熟D.鄙痍吞噬擋箭牌紜紜眾生『答案』B『解析』錯別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錯,掌握這個易錯點,仔細辨析各項中漢字,根據漢字的特點,結合詞義字義辨析判斷。用反選排除法,有錯就排除,A“眶”為“誆”,C“呻”為“哂”,D“痍”為“夷”,答案為B。3.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B.卓凡批評同桌寫作文經常文不加點,錯字百出。C.九旬高齡的老教授在二中禮堂講授國學,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談。D.長河公園景色宜人,周圍高樓鱗次櫛比,你不會想到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答案』B『解析』判斷成語使用是否恰當,不僅要知道其含義,還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據語境從這三個方面判斷正誤。B句中“文不加點”是褒義詞,形容書寫很流暢,寫作能力強,不符合語……4.下面句子中畫線部分的詞性和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2分)在(A)秋天里,我喜歡蘆花。它生在細細的(B)葦稈的上端,在日漸寒冽的風里不停地(C)搖曳。然而,從來沒有一束蘆花是被(D)寒風吹落的。『答案』C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2分)A.科舉考試中的鄉試一般在秋天舉行,稱“秋闈”,因正是桂花開放時節,故金榜題名也稱“折桂”。B.“崔九堂前幾度聞”中的“堂”是居所名稱,古代居所前為“堂”,后為“室”。成語“登堂入室”出自《論語》,意即登上廳堂進入內室,指學問、技藝由淺入深,達到一定的造詣。C.古代制竹簡以火烤竹去濕,刮去竹青部分便于書寫和防蛀,稱為“汗青”或“殺青”。后來“汗青”指“史冊”,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殺青”現多指影視作品前期拍攝完成。D.古人將一夜從19點開始分為五更,每更一個時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點前后。『答案』D『解析』本題所涉的知識點很多,要仔細分析各項表述的信息要點,根據所掌握的知識判斷正誤。D《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是指八點。6.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2分)A.什么地方我曾經看見這樣一棵蒼老的枸杞樹呢?是在某處的山里嗎?是在另一個地方的花園里嗎?B.當一個十七、八歲的健美青年向你走來,他給你的印象是爽直、純潔、豪華、富麗。C.英國當代詩人西格夫里·薩松寫過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可以說這行詩是象征詩派的代表。D.著名作家、翻譯家楊季康(筆名楊絳)先生,以105歲高齡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記》《我們仨》等。『答案』B『解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間的關系,了解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根據標點符號各自的作用,判斷標點符號的正誤,尤其注意易錯易混的標點符號。B句中“十七八”中不用頓號。7.下列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A.近期,山東魯能將在中超聯賽第11輪中坐鎮主場迎戰北京國安。B.備受關注的2016年全國小型電動車測試大賽5月25日在山東德州舉行,有近50家左右的電動車生產企業參賽。C.在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首條中國微博中表示,希望與中國網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華麗的3D制作技巧、虛實結合的特效手法,國內影視從業者們引發深思。『答案』A8.名著閱讀(5分)①賈政一舉目,見〖甲〗站在跟前,神彩飄逸,秀色奪人,看看賈環,人物委瑣,舉止荒疏,忽又想起賈珠來,再看看〖乙〗只有這一個親生的兒子,素愛如珍,自己的胡須將已蒼白:因這幾件上,把素日嫌惡處分他之心不覺減了八九。半晌說道:“娘娘吩咐說,你日日外頭嬉游,漸次疏懶,如今叫禁管,同你姊妹在〖丙〗園里讀書寫字。你可好生用心習學,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細!”上文中的甲指(人名),乙指(人名),丙指園。(3分)『答案』寶玉(賈寶玉)王夫人大觀『解析』文學常識判斷的知識點有作者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本題抓住文字信息根據閱讀積累判斷作品,了解作品有關知識和內容作答即可。②在《水滸傳》中高太尉設下“借刀殺人計”,讓林沖誤闖白虎堂陷入絕境逼上梁山;《三國演義》中(人名)巧施此計,利用(人名)盜書,借曹操之手殺了蔡瑁、張允。(2分)『答案』周瑜蔣干『解析』文學常識判斷的知識點有作者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本題抓住文字信息根據閱讀積累判斷作品,了解作品有關知識和內容作答即可。9.默寫(5分)①,竹中窺落日。(吳均《山中雜詩》)②塞下秋來風景異,。(范仲淹《漁家傲·秋思》)③杜甫在《登樓》中表達對祖國山河贊美,對民族歷史追懷的詩句是:“,。”④楊炯在《從軍行》中表達赴邊御敵、立志報國志向的詩句是:“,。”⑤“生活雖然可能會荊棘滿地,但仍然不能阻止你一路高歌。”電視劇《歡樂頌》中的這句臺詞,充滿對生活不懈的追求,與此相近的名言警句為:。『答案』①山際見來煙②衡陽雁去無留意③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④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⑤答案示例: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10.綜合性學習(6分)2016年6月11日是我國第11個“文化遺產日”,今年的主題是“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①〖題1〗結合今年“文化遺產日”主題,請你為學校設計三項與此相關的活動。(3分)②〖題2〗下圖是一對母女在微信中的對話,請你發一條留言表述自己的觀點。要求:觀點明確,有說服力。(3分)『答案』①清專家來校舉行“保護文化遺產”專題講座;開展“走近文化遺產”系列實踐活動(學習地方戲②曲、參觀博物館):舉行古典詩詞吟誦會。②蓮步輕移,自成小橋流水,鳥語花香;同眸巧笑,便是風華絕代,儀態萬方。開嗓乍唱,傾瀉一斛清泉;水袖一甩.攪動萬頃碧波。美得自信,美得高貴。那跨越百年的歷史,那古老神秘的傳承,不能因為我們的無知而斷流,不能因為我們的冷漠而消散:愛她吧,像愛你的媽媽!二、閱讀(40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1-26題。(一)城南曾鞏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11.下列四首詩與《城南》體裁相近的是()(2分)A.《蒹葭》B.《將進酒》C.《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D.《長歌行(青青園中葵)》12.這首詩的前兩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圖”,發揮想象把它描繪出來。(2分)13.這是一首哲理詩,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2分)『答案』11.C『解析』根據所學所記,分析四首詩的體裁然后判斷。C《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標準的律詩,而其他三項作品都是古歌體。12.風過罷,雨卷珠簾,水漫碧池,潮漲橫塘。遠山含翠,錯落起伏,小徑明滅,任爾東西。13.喧囂浮華者往往曇花一現,平凡樸實者定會恒久長遠。共2分(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14.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①米粟非不多也()②委而去之()15.《孟子》說服力極強,結合全文分析其語言特色。(3分)『答案』14.①糧食②放棄15.運用對比和排比,增強語氣,有說服力,整散結合,句式靈活,表達自由奔放,語勢更加強烈。(三)關羽字云長,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與先主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于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醫曰:“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于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節選自《三國志·關羽傳》,有刪改)16.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①既而遼以問羽()②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17.翻譯下面句子。(2分)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18.下列與“羽嘗為流矢所中”句式不同的一項是()(2分)A.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B.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C.百里溪舉于市D.帝感其誠19.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稱圣、釋稱菩薩、道稱天尊。根據選文內容,概括說明關羽被尊奉神化的原因。(3分)『答案』16.①不久②正17.曹操活捉關羽而回,任命他做偏將軍,給他的待遇很豐厚。18.B『解析』看清本題的答點“句式”,仔細回顧文言中有哪些常用句式,然后分析各項,一一判斷。B是判斷句(主動句),其他三句都是特殊句式(被動句)。19.答案示例:關羽集忠、義、勇于一身,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主周旋,不避艱險,為其忠;不念榮華,不背舊主,白馬解同,知恩圖報,見其義;力斬顏良,探囊取物,刮骨療毒,言笑自若,知其勇。共3分(四)芙蓉原指荷花,即所謂“出水芙蓉”;有時也指木芙蓉。荷花是水生草本植物,盛夏開花;木芙蓉是木本植物,屬落葉性灌木,秋天開花。由詩詞字句前后的內容用詞,可推斷所稱“芙蓉”所指為何。凡詩詞內容所言,屬夏季景觀或水生植物,則所言之“芙蓉”當為荷花。李商隱《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和杜荀鶴《春宮怨》“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所指均為荷花。凡詩意可判斷所描述為秋季景觀、木本植物、生長在岸上,且和菊(黃花)或桂同時出現者,所言之“芙蓉”當為木芙蓉,如柳宗元《芙蓉亭》:“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已言明此“芙蓉”為“嘉木”,指的是木芙蓉。(節選自潘富俊《草木緣情》,有刪改)20.本文主要采用的說明方法有哪些?請簡要分析。(3分)21.下面詩句中的“芙蓉”是指荷花還是木芙蓉?結合選文簡析。(2分)十月芙蓉花滿枝,天庭驛騎賜寒衣。——宋代劉兼《宣賜錦袍設上贈諸郡客》『答案』20.作比較,舉例子,引用。將荷花和木莢蓉從生長環境、植物類型、開花時間三個方面加以比較區分;列舉引用了古代若干詩人的詩句,說明了荷花與莢蓉花的區別。共3分21.木莢蓉。“十月”“寒衣”表明秋季開花.“滿枝”表明是木本植物且花朵繁茂,因而為木芙蓉。共2分(五)傘鋪街李漢榮①人在天日晴爽的時候,人在天日晴爽的時候,常常是記不起傘的。所以先人才留下了叮嚀:飽帶干糧晴帶雨傘。這句樸素的老話,被一輩輩人們重復著。“閨女,出門別忘帶把傘。”“娘,我記住了。”“我兒,傘在門后掛著,記住走時帶上。”“爹,我會帶上的。”②就這樣,叮囑帶傘的爹娘走遠了,記著帶傘的兒女也走遠了,一代代的人都打著傘走遠了。③只有上蒼把下不完的雨,藏在江里海里,存在云里霧里,準備在每一個人的路上,隨時潑下來。④所以,當我每一次走過傘鋪街,我的眼睛似乎突然有了重瞳,有了多重視力,我從臨街的門里看到了更多的門,從院子里看到了更深的院子,從人群里看見了更多的人群,從已沒有傘的門面上看見了很多的傘,很多年代的傘,很多樣式的傘。我看見木傘、荷葉傘、棕皮傘、布傘、油布傘、尼龍傘;我看見了唐朝制傘的人,宋朝賣傘的人,清朝修傘的人,民國打傘的人,我還看見不知哪個朝代的粗心后生,可能是唐朝吧,那是個氣魄宏大、情思奔放的年代,這后生有點大大咧咧,出門忘了帶傘,走到半路下雨了,他衣衫都濕了,路途遙遠,雨還在下,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于是,他在雨地里跑著,差點撞著了一個挑著一筐韭菜叫賣的老漢,他慌忙道歉,他終于找到了傘鋪街,他走進了賣傘的鋪子,當他謝過店家,打著傘上路,那雨點兒打在傘上,就有點平平仄仄的韻味了,一首唐詩,而且是一首意境溫潤、對仗工穩的律詩,就在傘下問世了。我還看見,那是民國,新式的“洋傘”剛剛流行,傘鋪街也突然洋氣起來了。那一對年輕人緊挨著走在一個傘下,男的舉著傘,女的手里還拿著一本書,在雨點兒的掩護下,他們說著生活的煩惱和打算,傾訴著細微的情感。時大時小的雨落在傘上,時而砰砰颯颯,時而滴滴答答,有時,嘩啦啦,一下子就把傘上的積雨灑下來,好像把青春的苦悶都灑下來了——這變化著的雨聲,恰到好處地掩護了他們一路的交談和小小的秘密,他們就在那雨聲里漸漸走遠,走遠。⑤就這樣,走在傘鋪街上,我總是遇見世世代代在雨里打著傘走過去的人,我總是聽見傘下的低語、細碎的腳步和小小的秘密,那遙遠的過去年代的雨,斜斜地飄過來,一次次把我的心悄悄打濕。而更多的傘剛剛舉過來,又匆匆走過去,就隨著一個朝代走進了歷史的深夜。⑥我真想,讓時光回流一小會兒,我要走進那個穿著一襲青衫的古代書生的傘下,與他交流對雨的看法和對時間的理解,然后,一起去趕考,去漫游,去登高望遠,在高高的山頂,在雨后的白云上,寫一卷新詩。⑦可是,當我把心里的羽毛收攏,安靜地站在如今已沒有傘鋪的傘鋪街上,安靜地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安靜地聽著起起伏伏的市聲,我聽見的卻不是高亢的浩歌,也不是豪華的話題,我聽見的卻是世世代代說了千百年的那些樸素的老話,從時光的門后,從歷史的院落,從深深的天井,清晰地、懇切地、潮潤地傳過來:“閨女,出門別忘帶把傘。”“娘,我記住了。”“我兒,傘在門后掛著,記住走時帶上。”“爹,我會帶上的……”22.用一個成語概括“飽帶干糧晴帶雨傘”的含義。(2分)23.第④段運用了點面結合、詳略有別的寫法,請具體分析說明。(4分)24.第④段結尾有人續寫了下面一段文字,恰當與否,請分析說明。(3分)那是當年的母親,擎一把油紙傘,站在有些許涼意的風里。古寺檐角的鐵馬挑出三兩句輕嘆,一叢野菊在細雨中露出數點淺笑。“當當”的鐘聲在校園的寂靜里驚起幾只鴿子,孩子們從門口飛出來,飛到母親的傘下,飛進溫暖的懷里。母親輕輕拭去孩子額頭的雨絲,他們漸行漸遠,淡出這深紅老綠的秋天……25.有一種寫作方法叫“以實寫虛”,如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本文也有幾處運用了這種寫法,試舉一例分析說明。(3分)26.下面這段文字在文中兩次出現,請從結構、情感和主旨三個角度分析其作用。(3分)“閨女,出門別忘帶把傘。”“娘,我記住了。”“我兒,傘在門后掛著,記住走時帶上。”“爹,我會帶上的……”『答案』22.有備無患(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共2分23.歷朝歷代各式各樣的傘和跟傘有關的形形色色的人是“面”的略寫,唐朝寫詩的書生和民國傘下的情侶是“點”的詳寫。24.恰當,當年的母親與前文巾唐朝的書生、民國的情侶形成時問上的自然延續,也分別代表了美好人生的三個方面:個人追求、愛情溫暖、家庭幸福。文筆與原作也基本一致,貼切順暢。(不好:本段點面結合,點的角度已有了唐朝的書生和民國的情侶,再寫就畫蛇添足了。語言風格與全文也略有差池。)共3分25.答案示例:第⑤段巾的“打濕”一句,作者賦予心靈以實體,被雨打濕,寫出了曾經在傘鋪街發生的種種往事.讓人同味.讓人感慨萬端。語言新穎別致,意趣深長。共3分26.結構上,開篇引入寫作對象,結尾形成照應,同環完整;情感上,一唱三嘆,營造出濃郁的情感氛圍;主旨上,深化主題、回味無窮。三、寫作(50分)27.請以“陪伴”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文體不限,書寫規范,不得抄襲;不能出現真實的姓名、學校等敏感信息。『答案』例文:陪伴成長路上,荊棘叢生,謝謝您的陪伴,讓我一路孤單不再,溫暖相隨,有愛為伴。—題記6月21日,日歷上的這天被畫上了一個紅色五星,中考倒計時0天。我背起書包,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