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資源概述_第1頁
旅游資源概述_第2頁
旅游資源概述_第3頁
旅游資源概述_第4頁
旅游資源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旅游資源與開發第一章旅游資源概述旅游資源的概念與特征

一、旅游資源的含義:旅游資源這一概念是隨著旅游活動的發展而出現和變化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旅游資源所包含的內容和范疇不同。(一)、旅游資源含義的歷史演變:

1、旅游起源于公元前3千多年的部落聯盟時期的原始宗教活動。那時的旅游資源主要是最原始的各部落共同的圖騰、神廟及其他信物。

2、近代旅游業起源于19世紀40年代(1841年)英國人托馬斯-庫克組織的旅游團。旅游資源的范圍已逐漸擴大到:山水名勝、花草樹木、鳥獸蟲魚、溫泉海濱、音樂歌舞、節日慶典、宮室園囿、文物古跡、雜技表演、宗教文化、城市都會等。

3、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資金的積累,使現代旅游業迅速發展,旅游資源的內容日益豐富,范疇也逐漸擴展。迪斯尼樂園(二)、旅游活動的三要素:

1、旅游的主體——旅游者。

2、旅游的客體——旅游的目的地,即通常說的旅游資源。

3、旅游的媒體——旅游業,它是聯系旅游主體和旅游客體之間的媒介體。旅游的三要素相互聯系、制約、構成旅游的統一體,三者缺一不可。(三)、旅游資源概念常見的幾種定義:

1、凡是足以構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會因素均統稱旅游資源。(《旅游概論》編寫組1982年)

2、旅游資源是在現實條件下,能夠吸引人們產生旅游動機并進行旅游活動的各種因素的總和。(陳傳康,1990年)

3、凡能激發旅游者旅游動機的,能為旅游業所利用的,并由此而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自然和社會的實在物。(孫文昌,1989年)

4、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游業開發利用,并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都可視為旅游資源(國家旅游局開發司,1992年)

5、旅游資源是指通過開發后能夠吸引旅游者的客觀存在物。就是在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中,可以引起旅游者的興趣并可加以利用的物質條件。(錢今昔,1993年)

6、凡是自然力和人類社會造成的,有可能被用來規劃、開發成旅游消費對象的物質或精神的諸多因素,都可以視作旅游資源。(楊時進,1996年)

7、凡能為人們提供旅游觀賞、知識樂趣、度假療養、娛樂、休息、探險獵奇、考察研究以及人們之間友好往來和消磨閑暇時間的客體和勞務都可以稱為旅游資源。(郭來喜,1985年)

8、旅游資源是旅游地資源、旅游服務及其旅游服務設施,旅游客源市場三大要素相互吸引、相互制約的有機系統,是有關這三大要素相互間吸引向性的總和。(楊振之,1996年)(四)、旅游資源概念的含義:

1、旅游資源存在于旅游目的地。

2、旅游資源的吸引力是對旅游者群體而言的。

3、旅游資源應該是直接的吸引物。

4、旅游資源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

5、旅游資源具有一定的價值,能產生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6、旅游資源是一個發展的概念,其范疇在不斷擴大。關鍵:

旅游資源最核心的是其吸引功能,吸引功能是旅游資源區別于一切其他資源的最重要的特征。二、旅游資源價值的理解:

(一)價值的含義:

1、其價值既包括商品價值,也包括使用價值。這種價值對旅游者而言構成吸引力,表現為精神文化審美性效用或娛樂健康效用等。對企業而言,則具有開發利用效益,獲得經濟利益,對整個社會而言具有整體的社會效益。

2、旅游資源必須是那些價值突出的物體。

3、旅游資源是一種環境物質。按照可持續發展理論。環境具有了一個新的價值——即存在價值,要求保持其原本底色。所以具有突顯價值的環境更有巨大的存在的價值,為同代人和后代人使用。

(二)旅游資源的經濟價值是一種“寄生價值”

旅游資源的價值以環境價值評估為依據和基礎的,這不同于工業和農業資源的評估。首先,也是最根本的評價不是經濟效益評估,而是按照珍稀、古老、典型、歷史、多樣性等指標評價出或生態環境效益突出,或美學藝術價值突出,或社會歷史價值突出,或科學文化價值突出,或現代成就價值突出。而且這些價值在地域上和時間上常常相互疊加烘托,這使得它們整合后的價值成倍增長,更加突顯。三、關于旅游資源概念的爭議:

1、旅游資源是物質的還是物質和精神的組合。

2、旅游資源是原始狀態的資源,還是經過人們認識開發后成為旅游資源的。

3、勞務算不算旅游資源。旅游資源的特性一、形式的復雜性:

1、是客觀世界的復雜性決定的。

2、受旅游需求多樣性的影響。形式的復雜性表現在:

自然旅游資源

人文旅游資源康樂旅游資源

旅游商品歷史旅游資源現代旅游資源山水旅游資源文物旅游資源二、分布的區域性:

1、形成旅游資源分布區域性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旅游資源具有其存在的特殊條件和相應的地理環境。如:珊瑚海岸主要分布于熱帶島嶼的海邊喀斯特風光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石灰巖發育的地區

2、區域性是旅游資源最本質的特征。它決定了旅游資源本身的存在和旅游流的存在。正是由于不同區域的旅游資源之間存在差異性,才形成了旅游者的空間流動;也正是由于一個地方的景物具有吸引異地旅游者的功能,這些景物才成為旅游資源。三、生態的整體性:

1、旅游資源的各組成要素在生態上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共同形成資源體。

2、整體性強,類型多樣的旅游資源吸引力大。

3、生態的整體性意味著組成旅游資源的要素一旦被破壞,會影響整個旅游資源的質量,甚至使其消失。四、地域的固定性:

1、自然旅游資源是在一定自然地理條件下形成的,其形態特征、生態環境或旅游功能都是獨有的,因而不可移置。如桂林山水:

2、歷史古跡旅游資源是人類社會在特定的地域環境和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產物,為過去歷史的見證,它們在地域上也是固定的。如:印度泰姬陵

3、在現代經濟和技術條件下,在其他地方仿制的一些旅游景觀由于脫離了當地的歷史和環境,景觀生態關系不完整,仿制品已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意義。五、季節的變化性:影響旅游資源季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條件、特別是氣候條件的季節變化,其次是人為因素。旅游資源的季節變化性表現在三方面:

1、有些自然風景只在特定的季節或時期里出現。秋季的紅葉冬季的雪景2、同樣的自然景物在不同的季節里展現出不同的風姿。3、一些人文景象或活動都是在特定的季節或時間里出現。哈爾濱的冰雪節傣族潑水節六、吸引力的定向性:

1、任何一種旅游資源的吸引力都有定向性,它只能吸引旅游市場的某一部分,而不可能對全部旅游市場都具有同樣強度的吸引力。

2、在不同時期,旅游資源吸引力的強弱和定向性是不同的。七、價值的不確定性和時代性:影響旅游資源價值不確定的原因:

1、是由于其價值是隨著人類的認識水平、審美需要、發現遲早、開發能力、宣傳促銷等眾多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的。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同種旅游資源的價值也是不同的。

2、不同的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評估旅游資源的價值;不同的開發利用方式和開發利用的外部條件不同也會使同種旅游資源具有不同的價值。八、開發的多樣性:

1、一個地區的旅游資源豐富多樣,可以根據不同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與可能,進行多目標、多途徑的開發利用。

2、由于旅游資源自身的特點和社會對旅游資源需求形勢的要求,不同的旅游開發者可對同樣的旅游資源采用不同的開發戰略和利用方式,產生不同的社會經濟效應。九、利用的永續性和易損性:

1、旅游資源在開發得當、保護得力的情況下,一般都可以長期反復利用。

2、旅游資源如果利用和保護不當,是很容易遭到破壞的,一經破壞,也難以恢復十、美學的觀賞性:

1、旅游資源同一般資源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它有美學特征,具有觀賞性。旅游動機因人而異,旅游內容豐富多彩,但觀賞活動幾乎是一切旅游過程都不可缺少的內容,有時更是全部旅游活動的核心內容。九寨溝

2、由于旅游者性格、氣質及審美能力、水平的差異以及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的美感不同,旅游欣賞也是多層次和多樣性的如以下美景無不給人美的享受。

廬山色彩豐富的植物亭亭玉立的竹字郁金香蘭花荷花多姿多彩的花卉上海東方明珠承德

煙雨樓旅游資源的分類一、旅游資源分類的意義

旅游資源是作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能夠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并帶給旅游者審美和愉悅的一切事象或因素的總稱。其涵義的豐富性,內容的廣泛性、多樣性,規模的懸殊性,及其具體和抽象的并存,都使得對旅游資源進行分類是困難而復雜的。

概括地講,對旅游資源進行分類,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意義:1、有利于旅游資源的科學保護;

2、有利于旅游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

3、有利于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二、旅游資源的分類這里我們僅從旅游資源的形成原因和特性兩個方面考慮.就旅游資源的成因來看,有自然賦存、人工創造、自然與人工結合三種情況,它們有各自不同的特點。與之對應,按成因和屬性劃分,可將旅游資源劃分為自然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和復合旅游資源三個并列的景系。每個景系下面又可分為若干個景類,每個景類下面又可分為若干景型。1、景系

A自然旅游資源B人文旅游資源C復合旅游資源

A自然旅游資源B人文旅游資源C復合旅游資源

2、景類共15個景類

A自然旅游資源景系

a.地景類

b.水景類

c.氣景類

d.生景類

e.土景類

f.綜合自然景觀類

g.其它自然景觀類

B人文旅游資源景系

a.宗教景類b.歷史遺存景類

c.現代人文吸引物景類

d.抽象人文吸引物景類

e.旅游載體景類

f.其它人文景觀景類

C復合旅游資源景系

a、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公園景類b、旅游景觀景類

3、

景型共123個景型

地質景觀類云南石林Aa

地景類

(1)地質現象景型(2)火山熔巖景觀景型(3)河流地貌景觀景型(4)丹霞景型(5)雅丹景型(6)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觀景型(7)洞穴景型(8)黃土地貌景觀景型(9)海崖地貌景觀景型(10)風成地貌景觀景型(11)土林/沙林景型(12)冰川地貌景觀景型(13)探險山地景型(14)探險/徒步旅游地(15)自然突變遺跡景型(16)其它地文景型

水景類Ab

水景類

(1)海面景型(2)非峽谷風景河流景型(3)湖泊/水庫景型(4)河口潮汐景型(5)瀑布景型(6)泉景型(7)現代冰川景型(8)其它水域景型氣象景觀類Ac氣景類

(1)氣象景觀景型(2)氣候景觀景型(3)天象景觀景型(4)日照景型(5)空氣景型(6)冰雪景型(7)煙雨/霧淞景型(8)其它氣景型生物景觀類中國鴿子樹—珙桐Ad生景類

(1)原始植物群落景型(2)風景林景型(3)風景草原/草甸景型(4)觀賞花草/古樹名木景型(5)野生陸生動物棲息地景型(6)野生海洋動物棲息地景型(7)觀賞動物/名禽名獸景型(8)游憩性漁獵地景型(9)其它生物景觀景型土景類Ae

土景類

(1)黃土景型(2)沙地/沙漠景型(3)礫地/戈壁景型(4)其它構景地表土壤景型

綜合景觀類

Af

綜合自然景觀類

(1)世界自然遺產/人與生物圈保護區景型(2)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自然公園)景型Ag其它自然景觀類

(1)其它自然景觀景型宗教景觀類Ba

宗教景類

(1)佛教寺廟建筑/文化(2)道教宮觀建筑/文化(3)清真寺/伊斯蘭教節日(4)教堂/基督教節日(5)石窟/摩崖石刻(6)其它宗教建筑/文化歷史遺存景觀類Bb歷史遺存景類

(1)世界文化遺產地,(2)人類文化遺址(3)社會經濟文化遺址,(4)軍事防御體系遺址,(5)古城與古城遺址,(6)帝陵與名人陵墓,(7)崖墓與懸棺葬,(8)皇室/官署建筑群,(9)禮制建筑群,(10)殿堂,(11)樓閣,(12)古塔,(13)牌坊/門樓,(14)碑碣,(15)傳統建筑小品,(16)古典園林,(17)景觀建筑,(18)名橋,(19)傳統聚落、歷史文化名城,(20)古井,(21)古民居,(22)古代水利/交通工程,(23)歷史民俗街區,(24)紀念地,(25)近代西洋建筑。

現代人文吸引物景類

Bc

現代人文吸引物景類

(1)產業旅游地景型,(2)現代水工建筑景型,(3)現代大型橋梁景型,(4)特色聚落/平日活動景型,(5)城市現代建筑景型,(6)城市廣場/客流集散地景型,(7)現代城市公園景型,(8)動植物園景型,(9)主題公園/人造景觀景型,(10)購物旅游地景型,(11)療養度假地景型,(12)科學教育設施景型,(13)博物館/展覽館景型,(14)體育/軍體設施景型,(15)節慶活動景型,(16)現代鄉村風貌景型,(17)人工噴泉景型,(18)土特產/工藝品/美味佳肴景型,(19)表演團體景型,(20)雕塑景型。

抽象人文吸引物景類Bd

抽象人文吸引物景類

(1)民間傳說景型,(2)古典文學作品(3)名勝志/地方志景型,(4)戲曲/民間文藝景型,(5)少數民族文化景型,(6)特色民俗景型,(7)歷史尋蹤景型。旅游載體景類Be旅游載體景類(1)旅游住宿設施景型,(2)旅游餐飲場所景型,(3)旅行社景型,(4)旅游交通設施/機構景型,(5)旅游教育/科研機構景型,(6)旅游管理機構景型,(7)休閑娛樂設施/健身康體設施景型,(8)特種勞務/服務場所景型,(9)其它服務景型。Bf其它人文景觀景類(1)其它人文景觀景型。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公園景類Ca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公園景類(1)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公園景型,(2)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景型。旅游景觀景類Cb

旅游景觀景類(1)山岳景區景型,(2)峽谷景型,(3)風景河段景型,(4)島嶼景觀景型,(5)其它復合旅游景區/景點景型。人文旅游資源的形成:

㈠自然環境條件影響著人文旅游景觀的形成。

1、影響古文化、古人類遺址的豐度:自然環境優越的地區常成為人類文明的搖籃,古文化和古人類遺址等人文旅游資源就十分豐富。自然環境較惡劣的地區,人跡稀少,人類生存尚且困難,其活動的產物——人文旅游資源就很難出現。

2、影響生活習慣、風土民情、建筑等人文景觀的形成。如生活在氣候炎熱多雨環境中的土家族,為了避熱、避濕和充分利用山地地形而修建的“吊腳樓”。

㈡社會文化的地域差異是人文旅游資源形成的重要原因。

1、社會文化的含義:廣義的社會文化包括一切社會人文現象,如聚落、建筑、道路、田野、廠區、服飾、工藝品、飲食等有形物質實體和音樂、語言、藝術、風俗、傳統等無形的精神內容。

2、社會文化差異的空間分布:

當今世界可分為五大文化圈,十二個文化區,2000多個民族小區。這些不同的文化圈、文化區和民族小區之間,文化氛圍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3、社會文化的地域差異對人文旅游資源形成的影響——是重要的原因和永恒的動力。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群,其社會形態、民族構成、生活方式、觀念信仰、興趣愛好、風俗習慣等社會文化會具有不同的特征,這種社會文化的差異是人文旅游資源形成的重要原因。這種差異會長期存在,成為人文旅游資源形成的永恒的動力。

㈢歷史遺存鑄造了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

1、任何一個歷史的產物都記載著那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和人類的審美意識,反映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們通過活動遺跡、遺物、建筑、雕塑、壁畫、文化藝術、偉大工程、陵寢、碑碣雕像等各種形式遺存下來,成為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

2、不同歷史時期的歷史變更,都會給我們留下不同的文化景觀、歷史遺物和遺跡。

長城龍門石窟天壇紫檀木雕刻

大理崇圣寺銅鐘

㈣人文旅游資源也可因社會需要而人為創造。人文旅游資源是人類創造的精神和物質財富,因此,它不同于自然旅游資源,可以隨著旅游需求的擴大和多樣化,創造新的人文旅游資源。

海洋公園

游樂場旅游資源的評價(一)評價原則全面分析原則、綜合評價原則(對旅游資源進行全面分析和綜合評價)地形地貌生態環境自然景觀人為景觀地理區位交通條件發展潛力開發前景單因素狀況和綜合狀況優勢和限制性因素科學定位(1)客觀實際的原則

(2)科學規范的原則

(3)面向開發的原則

(二)評價內容(評價資源的旅游價值和環境價值)1、三大瀏覽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美學價值(藝術觀賞價值)科學考察價值2、三大開發價值(三大效益):經濟價值社會文化價值生態環境價值3、六大開發條件:1)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2)景觀的地域組合條件3)景區旅游容量條件4)市場客源條件5)投資條件6)施工條件旅游資源的地位與作用一、旅游資源是現代旅游活動的客體:

1、旅游資源是旅游活動的三大組成要素之一,離開任何一個環節,旅游活動都難以進行。

2、旅游資源是實現旅游活動的必備條件,沒有旅游資源的存在,人們的旅游愿望就不能滿足,就不可能有旅游活動的進行。

二、旅游資源是旅游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條件:旅游業是聯系旅游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媒介體。是旅游產品的加工、生產和組織、銷售者,它生產加工的基本原料就是旅游資源。沒有旅游資源,就沒有旅游產品的出現,就不會有旅游者,旅游業就無法存在和發展。三、旅游資源是旅游業創收的憑借基礎。

1、旅游業創收的六大要素:游(覽)、購(物)、娛(樂)、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