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構造區頁巖氣選區評價技術規范》_第1頁
《復雜構造區頁巖氣選區評價技術規范》_第2頁
《復雜構造區頁巖氣選區評價技術規范》_第3頁
《復雜構造區頁巖氣選區評價技術規范》_第4頁
《復雜構造區頁巖氣選區評價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XXXXXXX—XXXX

復雜構造區頁巖氣選區評價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中國南方復雜構造區頁巖氣選區評價的目標、內容、指標和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目前基礎性、公益性的頁巖氣選區評價工作,尤其適用于廣西復雜構造區頁巖氣選區

評價工作。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958區域地質圖圖例

GB/T31483頁巖氣地質評價方法

GB/T35110海相頁巖氣勘探目標優選方法

GB/T41611頁巖氣術語和定義

DZ/T0156區域地質及礦區地質圖清繪規程

DZ/T0254頁巖氣資源和儲量估算規范

DZ/T0379頁巖氣資源調查評價技術要求

SY5517野外石油天然氣地質調查規范

SY/T5615石油天然氣地質編圖規范及圖式

SY/T6940頁巖含氣量測定方法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頁巖shale

主要由粒徑小于0.0625mm的細粒沉積物構成、具薄頁狀或薄片層狀頁理的細粒沉積巖,主要包括

泥質巖、硅質泥巖、含粉砂/粉砂質泥巖、泥灰巖和鈣質泥巖。

[來源:GB/T31483-2015,3.2,有修改]

含有機質頁巖organic-containingshale

巖石中富含粉砂質、鈣質或硅質且總有機碳含量(TOC)介于0.5%~1.0%的暗色頁巖。

富有機質頁巖organic-richshale

巖石中富黏土質或硅質且總有機碳含量(TOC)大于1.0%的暗色頁巖。

富有機質頁巖層段organic-richshaleinterval

巖層段全是富有機質頁巖或以富有機質頁巖為主,夾少量非富有機質泥巖、鈣質泥巖或粉砂巖、泥

灰巖等巖石的層段。

[來源:GB/T31483—2015,3.4,有修改]

1

T/XXXXXXX—XXXX

頁巖氣shalegas

以吸附氣狀態、游離氣狀態為主,少部分溶解氣狀態賦存于富有機質頁巖孔隙或微裂縫中的天然氣。

主體上為自生自儲成藏,具有一定連續分布面積、儲層低孔低滲,一般需通過人工壓裂、增產改造才能

獲得商業氣流等特點。

[來源:GB/T31483—2015,3.1,有修改]

含氣頁巖層段gas-bearingshaleinterval

總含氣量大于或等于0.5m3/t的富有機質頁巖層段,且其他巖性夾層的單層厚度不超過2m。

[來源:DZ/T0379—2021,3.3,有修改]

頁巖氣遠景區shalegasprospectivearea

在全區地質調查基礎上,結合基礎地質、有機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等資料,優選出富有機質頁巖層

段連續厚度大于10m的具備頁巖氣形成地質條件的潛在性分布區。

[來源:GB/T41611—2022,4.8.5,有修改]

頁巖氣有利目標區shalegasfavorabletargetarea

在優選的頁巖氣遠景區內,富有機質頁巖連續厚度大于20m,頁巖氣的地質條件各項指標相對優越,

區內或鄰區頁巖氣具有較好的顯示,經過進一步鉆探能夠或可能獲得商業氣流的分布區。

[來源:GB/T41611—2022,4.8.6,有修改]

頁巖氣勘查靶區shalegasexplorationtargetarea

在優選的頁巖氣有利目標區內,富有機質頁巖連續厚度大于30m,含氣頁巖層段大于20m,頁巖氣

的地質條件、工程條件和經濟條件等關鍵指標能夠滿足一定的鉆探要求,具有商業開發潛力的分布區。

[來源:GB/T41611—2022,4.8.7,有修改]

4總體原則

適用條件

本文件適用于少井、無井或缺乏地球物理、油氣地質資料的復雜構造區頁巖氣選區評價階段。

評價目的

頁巖氣選區評價主要包括頁巖氣地質評價,主要目的是查明影響頁巖氣基礎地質條件、儲集條件、

含氣性特征及復雜構造區構造保存條件等地質因素,為選區綜合評價提供有利依據。

評價層次及思路

4.3.1頁巖氣選區評價應分為遠景區、有利目標區和勘查靶區三個層次,應使用多參數疊合法和單因

素法逐次遞進開展評價。

4.3.2頁巖氣選區過程中遠景區主要評價是否發育具備規模性頁巖氣形成地質條件的富有機質頁巖,

有利目標區主要評價是否發育一定規模的含氣頁巖層段,勘查靶區主要評價是否具有商業開采價值的

工業頁巖氣流。

2

T/XXXXXXX—XXXX

5選區評價指標

頁巖氣基礎物質條件

5.1.1沉積相

沉積相用于反映不同沉積環境的沉積物特征及其組合規律,控制富有機質頁巖的分布規律及展布

特征,不同類型的沉積相決定了頁巖原始品質的好壞及生烴物質基礎的差異。有利相帶主要包括深水陸

棚或下斜坡、臺盆,次為上斜坡或淺水陸棚。

注:沉積相分析應充分結合前人資料及地質調查,對于不同相區應建立典型剖面。對于頁巖氣有利區及勘查靶區,

需結合鉆井資料、地震資料及實測剖面資料,詳細刻畫富有機質頁巖及頂底板沉積層序、空間展布規律。野外

地質圖件編制應符合GB/T958的規定,沉積相綜合圖件編制應符合SY/T5615的規定。

5.1.2巖性特征

不同類型的富有機質頁巖所代表的沉積環境有差異,同時影響其有機碳含量。

注:野外調查及研究階段應按碳質泥頁巖、硅質泥頁巖、硅質巖、泥頁巖、鈣質泥巖、粉砂質泥巖、含碳泥灰巖等

巖石類型進行分類統計,巖石定名參照SY5517及薄片鑒定結果。

5.1.3頁巖有效厚度

頁巖有效厚度是保證足夠有機質及儲層空間的前提,同時影響封蓋性能,頁巖有效厚度分為富有機

質累計厚度和富有機質連續厚度。

注:富有機質頁巖累計厚統計應在連續厚度統計的基礎上進行,繪制富有機質頁巖累計厚度等值線圖應受有機碳含

量等值線圖、巖相古地理圖約束。

5.1.4有機質豐度

有機質既是頁巖烴物質基礎,也是頁巖氣吸附的重要載體。其豐度反映生烴能力大小,主要用總有

機碳(TOC)、氯仿瀝青“A”、總烴(HC)含量等參數進行定量表征。

注:對于高-過成熟演化階段頁巖,一般采用總有機碳(TOC)含量表征有機質豐度,野外采樣要求及富有機質頁巖

TOC含量等值線圖繪制參照DZ/T0379。

5.1.5有機質成熟度

有機質成熟度代表有機質向油氣轉化的熱演化程度,進入生氣窗是頁巖氣富集的必要條件。

注:注:對于高-過成熟階段頁巖,主要采用鏡質體反射率(Ro)、瀝青反射率(Rb)換算等效反射率、激光拉曼光

譜分析等表征頁巖有機質成熟度。頁巖成烴過程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當Ro值小于1.3%時,干酪根熱降解及原油

裂解均未開始大量形成,頁巖氣源供應不足;Ro值大于1.3%時,主要為濕氣生成階段;Ro值大于2.0%時,為

干氣生成階段;Ro值大于4.0%時,干酪根熱降解及原油裂解能力基本枯竭。

5.1.6有機質類型

有機質類型可反映成烴母質來源,同時也決定了頁巖生烴潛力。

注:有機質類型主要分為Ⅰ型(腐泥型)、Ⅱ1型(腐植-腐泥型)、Ⅱ2型(腐泥-腐植型)、Ⅲ型(腐植型)。

儲集條件

5.2.1脆性礦物

脆性礦物指對頁巖脆性起重要作用的礦物。是影響孔隙、微裂縫發育程度、含氣性及壓裂改造方式

等的重要因素。

注:脆性礦物主要包括石英、碳酸鹽巖礦物、長石等。遠景區、有利目標區不作要求,勘查靶區優

選要求富有機質頁巖段脆性礦物含量大30%。

[來源:DZ/T0379-2021,7.5,有修改]

5.2.2粘土礦物

粘土礦物是影響吸附態分子保存的重要因素。主要評價指標包括比表面積、孔容比值。一般粘土礦

物的比表面積和孔容比值較大,能夠有效吸附頁巖氣保存,但含量過高會影響地層水含量增加,從而降

低吸附氣含量,同時降低頁巖可壓裂性。

3

T/XXXXXXX—XXXX

5.2.3總孔隙度

總孔隙度可用于指示頁巖的儲集性能。頁巖總孔隙度小于2.0%時其束縛水飽和度增加,有效孔隙度

下降,其儲集性能則下降,從而降低頁巖含氣量,致其喪失勘探開采價值。頁巖總孔隙度的樣品采集及

測試應符合GB/T31483的規定。

5.2.4有效孔隙度

有效孔隙度可反映儲集頁巖氣的能力。孔隙度評價應結合實測孔隙度數據、巖心觀察、鏡下觀察綜

合評價。另外,孔隙度應結合頁巖滲透率(反映孔隙連通性)配套研究。

注:勘查靶區要求有效孔隙度大于2.0%,樣品采集及測試標準參照GB/T31483執行。

5.2.5孔隙類型

孔隙是流體運移的通道,不同孔隙類型對儲層連同性貢獻不同。頁巖儲集空間類型主要包括有機孔

和無機孔。

注:孔隙類型主要通過巖心觀察、薄片觀察、普通掃描電鏡、氬離子拋光掃描電鏡等方法確定。樣

品采集及測試標準參照GB/T31483執行。

含氣量特征

含氣量是決定含氣頁巖是否具有商業開采價值的關鍵指標之一。含氣量的獲取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幾種:

——解析法現場實測含氣量(參照SY/T6940)

——依據含氣飽和度、含水飽和度計算游離氣含量(參照SY/T6940)

——等溫吸附法測量吸附氣量

——測井解釋成果

——類比法推算含氣量

注1:使用等溫吸附法測量吸附氣含量時,需折算到實際地層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同時注意等溫吸附測定的是泥頁巖

的最大吸附能力,應謹慎使用該數據。

注2:將獲得含氣量統計概率分布,形成累計概率曲線。

構造保存條件

5.4.1埋深

頁巖埋藏過深會導致其熱演化程度過高、圍壓過大,同時也不利于工程開發,一般不超過4500m;

埋藏較淺多指示頁巖層段曾經歷了較強的構造抬升—改造作用,更易引發頁巖層形變破裂、蓋層剝蝕,

從而導致頁巖氣逸散,一般埋深大于500m。以區域地質調查揭示的含有機質頁巖層段上覆地層厚度為

基礎,參考鉆井實測及地震解釋的目的層上覆地層厚度,綜合繪制頁巖目的層頂部埋深分布圖。

5.4.2目的層出露

出露地層用于反映頁巖的現今分布特征。地表出露地層年代早于、等于或晚于目的層年代分別指示

頁巖被剝蝕殆盡、出露地表及仍處于埋藏狀態。地表出露火成巖及變質巖則指示頁巖不發育或經歷了巖

漿作用或變質作用改造。地表出露地層分布應基于頁巖氣基礎地質調查、1︰25萬、1:20萬、1︰5萬區

域地質調查資料進行提取。

5.4.3距離區域大斷裂距離

區域性斷裂一般都是長期活動的斷裂,對頁巖氣藏具有較大的破壞性。距區域性斷裂距離可直接反

映頁巖氣通過斷裂逸散的可能性。該距離越小,頁巖氣逸散概率越大,一般大于0.3km。基于頁巖氣基

礎地質調查、1︰25萬、1:20萬、1︰5萬區域地質調查資料,計算不同位置距區域性斷裂的最小水平距

離。

4

T/XXXXXXX—XXXX

5.4.4褶皺形態

褶皺形態可用于指示復雜構造區的構造形變程度。褶皺形態越緊閉表明構造擠壓作用越強烈,頁巖

及其頂底板發生形變破裂的概率越大,頁巖氣逸散的風險越強。褶皺形態基于頁巖氣基礎地質調查、1

︰25萬、1:20萬、1︰5萬區域地質調查資料進行評價。

5.4.5地層產狀

地層產狀是構造穩定性特征的直接表現,可用于評價頁巖氣保存條件。地層產狀高陡將加劇頁巖氣

側向散失作用,破壞其保存。地層產狀基于鉆井揭示的地層傾角或頁巖氣基礎地質調查、1︰25萬、1:20

萬、1︰5萬區域地質調查資料進行評價。

5.4.6裂縫特征

指巖石受力發生破裂作用而形成的不連續面,用于評價頁巖氣垂向封閉性能,可造成頁巖氣垂向逸

散。構造作用是裂縫形成的關鍵因素,泥頁巖中主要存在構造縫(張性縫和剪性縫)、層間頁理縫、層

面滑移縫、成巖收縮微裂縫和有機質演化異常壓力縫,裂縫特征基于野外地表露頭和巖心的宏觀描述及

其薄片、掃描電鏡的微觀分析進行評價。

5.4.7構造樣式

指同一期構造運動、在同一應力環境下所產生的構造變形組合,用于分析和描述一套頁巖氣形成與

保存相關構造的總特征。構造樣式與頁巖氣逸散方式密切相關,是基于褶皺形態、地層產狀、裂縫特征

的綜合與評價。

5.4.8頂底板條件

頁巖層段頂底板條件是制約其內頁巖氣保存的關鍵因素,非滲透性巖層頂底板厚度過小、頂底板發

育不整合面或滑脫構造均會直接引發頁巖氣逸散與泄露。頁巖層段頂底板條件應基于區域地質調查揭

示的頂底板地層巖性、厚度、不整合面及滑脫面發育情況進行評價。

其他指標

5.5.1土地類型

頁巖氣的鉆探調查盡量規避各類自然保護區及其它禁止勘查區,尤其禁止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

開展。

5.5.2面積

采用疊合法,依據頁巖氣層段厚度等值線圖、有機碳含量等值線圖、鏡質體反射率等值線圖,結合

構造保存條件綜合圈定疊合區域。評價圈定的單個遠景區面積一般不小于100km2,有利目標區面積一般

應滿足相應資源評價下限(連續分布的面積不小于50km2),以避免面積過小限制其勘探開發價值。

6選區評價方法

評價層次

復雜構造區頁巖氣選區評價包括三個層次的工作:

——基于頁巖氣基礎地質條件、儲集特征、構造保存條件部分指標、土地類型及面積評定頁巖氣

遠景區;

——在已評定的頁巖氣遠景區內,疊合含氣性、構造保存條件、面積指標,進一步評定頁巖氣有

利目標區;

——在已評定的頁巖氣有利目標區內,疊合頁巖氣基礎地質條件、儲集特征、構造保存條件指

標,最終評定頁巖氣勘查靶區。

評價方法與標準

6.2.1在上述三個層次評價中所涉及的各指標見表1。

5

T/XXXXXXX—XXXX

表1頁巖氣選區評價指標、參數及標準

評價指標及參數遠景區有利目標區勘查靶區

深水陸棚或下斜坡、臺盆,上

沉積相深水陸棚或下斜坡、臺盆

斜坡、淺水陸棚

碳質泥頁巖、硅質泥頁巖、硅鈣質泥巖、含粉砂含

巖性特征質巖、泥頁巖、鈣質泥巖、粉砂碳泥巖、碳質泥巖、碳質泥頁巖

質泥巖、含碳泥灰巖少量泥灰巖

1)石炮組頁巖:

1)石炮組組頁巖:

頁巖層段連續厚度≥10m或

頁巖層段連續厚度≥20

15m頁巖層段連續厚度

有效厚度2)鹿寨組、英塘組、羅富組、塘

2)鹿寨組、英塘組、羅富≥20m

丁組頁巖:

頁巖氣基礎組、塘丁組頁巖:

頁巖層段連續厚度或≥30m

地質條件頁巖層段連續厚度≥10m

1)石炮組、羅富組、2塘丁組

1)石炮組頁巖:

頁巖:

TOC≥1.5%

TOC≥0.5%

有機質豐度TOC≥1.5%2)鹿寨組、英塘組、羅富組、塘

2)石炮組、鹿寨組/英塘組、

丁組頁巖:

羅富組、塘丁組頁巖:

TOC≥2.0%

TOC≥1.0%

有機質成熟度1.3%≤Ro≤4.0%1.3%≤Ro≤4.0%2.0%≤Ro≤4.0%

有機質類型Ⅰ、Ⅱ、Ⅲ型Ⅰ型、Ⅱ型Ⅰ型、Ⅱ型

脆性礦物——>40%

粘土礦物———

儲集條件總孔隙度—不低于2.0%

有效孔隙度—>2%>2%

孔隙類型有機孔與無機孔有機孔或無機孔有機孔、無機孔

區內或鄰區區內或鄰區

含氣性特征含氣量—

含氣量≥0.5m3/t含氣量≥1.0m3/t

埋深≤6000m≤4500m1200m~4500m

目的層出露排除火成巖及與圍巖烘烤接觸區、變質巖出露區

距離區域大斷

—≥2.0km≥3.0km

裂距離

地層產狀—較平緩(10~30°)平緩(0~15°)

構造保存褶皺形態較寬緩向斜寬緩向斜

條件構造樣式—寬緩褶皺、對沖構造寬緩褶皺、-斷展褶皺、隔檔式褶皺

裂縫特征—微型、小型裂縫發育

頂底板非滲透性巖層

厚度均不小于10m,頂底板非滲透性巖層厚度均不小于20

頂底板條件—且不發育區域不整合m,且不發育滑脫構造,無破壞性斷層

面,無破壞性斷層改改造

土地類型排除生態紅線規劃區及溶洞發育區

其他指標單個分布區連續面積單個分布區連續面積

面積—

不小于100km2不小于50km2

6

T/XXXXXXX—XXXX

6.2.2評價方法為疊合法:參與疊合的各個指標權重相同,首先聯合各疊合指標評定的區間取交集以

確定綜合評價結果,再根據不同層次的需求,對綜合評價結果進行進一步判定,并獲得最終的評價結果。

7

T/XXXXXXX—XXXX

附錄A

(資料性)

提交主要成果

A.1圖件

項目成果圖件一般應包含以下圖件:

——XXX調查區實際材料圖;

——XXX調查區調查區地質圖;

——XXX調查區構造綱要圖;

——XXX調查區目的層系地層柱狀對比圖;

——調查區目的層系實測地質剖面圖;

——XXX調查區XXX構造路線地質剖面圖

——XXX調查區目的層系XXX期沉積相分布圖;

——XXX調查區目的層系富有機質頁巖段等厚圖;

——XXX調查區目的層系富有機質頁巖段頂界埋深圖;

——XXX調查區目的層系富有機質頁巖段總有機碳含量(TOC)等值線圖;

——XXX調查區目的層系富有機質頁巖段鏡質體反射率(Ro)等值線圖;

——XXX調查區單井評價圖;

——XXX調查區目的層系富有機質頁巖段綜合評價圖;

——各種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相關工程素描圖(如槽探素描圖、鉆孔綜合柱狀圖等)。

——圖件編制要求應符合照SY/T5615、DZ∕T0078的規定。

A.2提交數據表格

見表A.1、A.2、A.3。

表A.1野外地質調查基礎地質數據統計表

項目描述備注

所屬盆地例:桂中盆地

所屬構造單元例:柳城斜坡

評價層系例:鹿寨組

評價單元信息

可以是一個區塊名稱,多個區塊同屬一個地

評價區塊名稱

質單元時,填寫全部區塊名稱

評價區塊面積

巖性組合特征

沉積相例:臺盆、陸棚等

地層厚度據實測或區調資料

富有機質頁巖類型

富有機質頁巖累計厚度

地質信息富有機質頁巖連續厚度

總有機碳含量根據實測數據,填寫分布范圍及平均值

(等效)鏡質體反反射率根據實測數據,填寫分布范圍及平均值

有機質類型

構造活動及斷裂發育情況

區域蓋層發育情況填寫蓋層厚度、巖性組合等

裂縫發育情況

8

T/XXXXXXX—XXXX

表A.2鉆井實測數據綜合統計表

地質參數及情況數據或描述備注

所處構造單元部位,例:滇黔桂盆地

構造位置

桂中坳陷柳城斜坡

區塊名稱

鉆孔基本信息

井口坐標經緯度或2000大地坐標

鉆遇層位

井深

沉積環境(相)

目的層巖性組合

含有機質頁巖連續厚度

富有機質頁巖連續厚度

生烴物質基礎

富有機質頁巖累計厚度

總有機碳(TOC)

(等效)鏡質體反射率Ro

有機質類型

脆性礦物含量

粘土礦物含量

儲集物性條件孔隙類型

有效孔隙度(%)

滲透率(mD)

目的層頂底埋深(m)

褶皺形態

地層產狀

保存條件

頂底板巖性

頂底板厚度(m)

裂縫密度,條/m

全烴值

含氣性填寫含氣量數值及含氣量獲取方法

含氣量(m3/t)

(實測、計算、類比)

9

T/XXXXXXX—XXXX

表A.3頁巖氣選區評價結果統計表

項目遠景區有利目標區勘查靶區備注

所屬構造單元

評價層系

所處位置包括經緯度坐標等

一個區塊名稱,當多個區塊屬于同

所屬區塊名稱一個地質評價單元時,填寫全部區

塊名稱

評價單元名稱通常用地質單元+勘探目的層位。

評價單元面積

Km2

地質資源量

108×m3

10

T/XXXXXXX—XXXX

參考文獻

[1]李小林,李委員,王瑞湖,岑文攀.桂中坳陷東部下石炭統鹿寨組泥頁巖有機地球化學特征[J].

科學技術與工程,2018,18(09):39-45.

[2]岑文攀,王瑞湖,徐海,王新宇,李小林,李委員.廣西頁巖氣勘查現狀、存在問題及建議[J].

南方國土資源,2018(03):40-43.

[3]王瑞湖,劉昭茜,岑文攀等.廣西壯族自治區頁巖氣資源調查與選區評價[M].中國地質大學出版

社,2023,12.

[4]龍鵬宇,張金川,唐玄等.泥頁巖裂縫發育特征及其對頁巖氣勘探和開發的影響[J].天然氣地球

科學,2011,22(03):525-532.

[5]聶海寬,包書景,高波等.四川盆地及其周緣下古生界頁巖氣保存條件研究[J].地學前緣,

2012,19(03):280-294.

[6]湯濟廣,李豫,汪凱明等.四川盆地東南地區龍馬溪組頁巖氣有效保存區綜合評價[J].天然氣工

業,2015,35(05):15-23.

[7]周雯,姜振學,仇恒遠等.桂中坳陷下石炭統鹿寨組頁巖氣成藏條件和有利區預測[J].石油學報,

2019,40(07):798-812.

[8]王祥,趙迎冬,岑文攀等.滇黔桂盆地桂中坳陷下石炭統鹿寨組頁巖氣勘探潛力[J].天然氣地球

科學,2023,34(09):1515-1534.

[9]陳基瑜,王瑞湖,岑文攀等.廣西富有機質頁巖含氣潛力研究與勘探對策[J].中國地質調

查,2023,10(03):16-24.

11

ICS點擊此處添加ICS號

CCS點擊此處添加CCS號

CXCY

廣西創新與創業研究會團體標準

T/XXXXXXX—XXXX

復雜構造區頁巖氣選區評價技術規范

Regulationofselectionandevaluationforshalegasduringcomplex

structurearea

(征求意見稿)

2024-XX-XX發布2024-XX-XX實施

廣西創新與創業研究會發布

T/XXXXXXX—XXXX

復雜構造區頁巖氣選區評價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中國南方復雜構造區頁巖氣選區評價的目標、內容、指標和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目前基礎性、公益性的頁巖氣選區評價工作,尤其適用于廣西復雜構造區頁巖氣選區

評價工作。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