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孔乙己知識清單_第1頁
5、孔乙己知識清單_第2頁
5、孔乙己知識清單_第3頁
5、孔乙己知識清單_第4頁
5、孔乙己知識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孔乙己知識清單孔乙己知識清單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化運動的基石,此后又發表了《阿Q正傳》《孔乙己》《藥》等文章。

主要作品有:

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詩集《野草》

雜文集《熱風》《而已集》《墳》《二心集》《三閑集》《華蓋集》《且介亭雜文》等。

題目解說:

“孔乙己”是本文主人公的綽號,人們為什么這樣稱呼他?

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里,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

生字詞:

葷(hūn)菜侍(shì)候綽(chuò)號傷疤(b?。┕P硯(yàn)惋(wǎn)惜

夾襖(ǎo)亂蓬(pénɡ)蓬嘮嘮叨叨不屑(xiè)置辯

頹唐(tuí)附和(hè)分辯(biàn)羼水(chàn)拭(shì)蘸(zhàn)闊綽(chuò)

附和:(言語、行動)追隨別人(多含貶義)。

闊綽:闊氣。

間或:偶然,有時候。

頹唐:精神不振作,情緒低落。

污人清白:毀壞人家的名譽。

不屑置辯:認為不值得辯論或申辯。

之乎者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話或文章,含諷刺意味。

重點問題:

一、小說開篇介紹魯鎮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酒店里各種人物及相互關系,有其重要的作用。

咸亨酒店是當時社會的縮影,是孔乙己生活的典型的社會環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地方色彩。

通過酒店去透視社會,反映出冷酷勢利的社會環境,渲染了一種冷漠的社會氛圍,為孔乙己的出場和悲慘命運作鋪墊,令他悲劇的一生得到了完整而深刻的表現。

揭示了孔乙己的不幸的社會根源

二、1、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著喝。

“踱”寫出了長衫客養尊處優、趾高氣揚、悠閑自得的神情;

作者刻意渲染酒店顧客中“短衣幫"與“穿長衫的”兩大涇渭分明的社會群體,是為下文寫孔乙己“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獨特形象做鋪墊。

2、第3段最后一句話有什么作用?(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

最后一句是過渡句,起承上啟下作用,引出下文對孔乙己的回憶。

“只有……才……”的句式突出了“笑"字,既造成懸念,又貫穿全文。

分析人物形象

一、孔乙己是一個怎樣的人?

孔乙己是一個生活窮困潦倒、好逸惡勞、自命清高、迂腐可笑、又心地善良的落魄知識分子,是時代的落伍者,是封建科舉制度的犧牲品。

二、小說對孔乙己的描寫,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寫?哪些地方是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孔乙己的外貌、綽號的來歷、面對眾人嘲弄時的語言、神態、動作等。

側面描寫:孔乙己的身世(5段)、被丁舉人打折了腿(10段)。

語言賞析

本文對人物的描寫語言生動傳神,尤其是動詞運用得非常準確,試分析下列句中動詞的妙處。

1、便排出九文大錢。

一個“排”字,活畫出孔乙己擺闊氣、炫耀的神氣,也從深層揭示出他的窮酸本相。

2、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

“摸"字表明孔乙己窮酸潦倒到了極點。從“排”到“摸"的動作變化,說明孔乙己的經濟狀況每況愈下,窮酸潦倒至極。

3、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

“綻"字生動地刻畫出孔乙己的迂腐和急于爭辯的神態。

語言、神態描寫。說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4、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

動作描寫,寫出了孔乙己對孩子們十分友善,但又在物質上十分窘迫。

其他

1、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

“不屑置辯”表明孔乙己的驕傲、自負、自命清高。

2、你怎么連半個秀才都撈不到呢?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的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

“撈"字顯示了問話人對孔乙己的鄙視和嘲笑。

“籠”字揭示出孔乙己的自尊被戳痛時痛苦不安的表情。

3、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

語言、神態描寫。孔乙己用“跌斷”來遮掩被打斷腿的事實,表現了他死要面子,可見他受封建制度毒害之深。

4、孔乙己為什么故意混淆“偷"和“竊”,強詞奪理?

孔乙己故意混淆“偷"和“竊”,是因為他想清白做人,死愛面子。

五、小說多次寫到人們的“笑”,找出具體語句,看看人們每次都是為什么而笑的。作者用“笑”來貫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第一次:“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

這里突出“笑”字,既造成懸念,又籠住全文。冷酷的氛圍中突出“笑”,這種“笑”帶著冷酷的意味。

第二次:孔乙己第一次出場,酒客們拿孔乙己的臉上的傷疤來取笑,還取笑孔乙己偷書,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辯駁更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

酒客們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來取樂。勾畫出這些人麻木冷漠的嘴臉,笑聲里蘊蓄著悲涼的意味。

第三次:酒客們取笑孔乙己“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孔乙己頹唐不安的模樣和之乎者也的聽不懂的話又引起眾人的哄笑。

文章著力渲染哄笑的聲浪和快活的空氣,笑聲迭起,悲涼的意味也就更濃。

第四次:孔乙己分茴香豆給孩子們吃,在年幼無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得意忘形的樂一樂,于是這一群孩子都在笑聲里走散了。

分豆的動作和語言將孔乙己迂腐可笑描摹得淋漓盡致。而孩子們的笑則是天真無邪的笑。

第五次:孔乙己第二次出場,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經不成樣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樣取笑孔乙己。

這種笑聲越發顯得悲涼,毫無人性,當時社會人與人之間冷酷無情。

六、描寫掌柜、酒客對孔乙己的笑,用意何在?

以樂寫哀,更令人悲哀,增加了悲劇效果。

冷漠無情,沒有人性的笑,體現出人們的麻木不仁、窮極無聊,蘊藏著一股悲涼的意味。人與人之間在千百年封建制度的壓迫、封建經濟的剝削、封建文化的毒害下,形成了一種隔膜,冷酷、麻木、不覺悟,甚至連最起碼的同情心都喪失了的關系。

反映出病態的社會現象。表示孔乙己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

1、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新傷疤了!”(4段)

2、眾人也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6段)

3、鄰居孩子聽得笑聲,也趕熱鬧,圍住了孔乙己(8段)

4、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11段)

描寫了眾人戲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孔乙己尷尬狼狽、窮于招架的樣子讓他們很開心。

批判了人們麻木不仁、窮極無聊、冷漠無情

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劇的原因:

直接原因——偷竊挨打,困頓而死

制度因素——封建科舉制度的犧牲品

社會因素——民眾的麻木、冷漠、缺乏同情

性格因素——好喝懶做、偷竊

根本因素——封建的社會制度

其他:

一、孔乙己在人們心目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第9段)

二、第9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內容上:概括孔乙己一生的悲劇遭遇,深刻說明孔乙己在人們心中沒有地位,是個可有可無、可笑可憐的多余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們的冷漠、麻木,對他人漠不關心、毫不同情。

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翱滓壹菏沁@樣的使人快活”承接上文;“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暗示了孔乙己無人關心,很自然引起下文,把情節推向高潮。

三、“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這句話在9-13段反復出現了四次,作者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對于孔乙己的命運,掌柜漠不關心,只在結賬的時候提起孔乙己,他關心的是自己的收入。這句話反復出現,表現了掌柜的唯利是圖、冷酷貪婪,同時也揭露了當時社會的世態炎涼和國民的麻木愚昧、冷酷無情。

四、同是讀書人出身的丁舉人置孔乙己于死地,作者設計這樣的情節有什么用意?

作者設計這樣的情節,尖銳地揭露了科舉制度的本質和罪惡。

科舉制度造成了讀書人兩種不同的命運:少數爬上去的,成為殘酷的壓迫者;多數爬不上去的,成為悲慘的犧牲品。讀書人為追求功名而苦讀,讀書不過是他們獲得榮華富貴的敲門磚,一旦爬上去了,他們便變成殘酷的統治者。

五、你是如何理解“我到現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句話的含義的?

“大約”表估計、推測,因為沒有人說起這件事,沒有確鑿的證據。也是因為沒有人關心孔乙己的死活,沒人知道孔乙己的確切消息

而根據“到現在終于沒有見"這樣的情況估計,選用“的確死了”表示推測的可靠?!暗拇_"同時因為在當時的社會里,像孔乙己這樣的人只有死路一條。

用看似矛盾的猜想結尾,留給人們廣闊的想象空間,更有無窮的悲劇意味。

六、小說以“我”,一個酒店小伙計的口吻來寫,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1、“我"一個12歲的酒店小伙計是孔乙己命運的見證人。小說都是通過“我”的所見所聞所感來寫,用第一人稱可以使故事顯得真實親切;

2、可以使故事情節集中,內容簡要;

3、可以表現周圍人對孔乙己的態度,連12歲的小伙計都鄙視孔乙己,更能說明這個社會對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涼的意味。

七、作者為什么給他取名為“孔乙己”,并以此作為小說的題目?

“孔乙己”是從“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來的。用“孔乙己”作為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號,并作為小說的題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對培養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視和諷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說批判的對象。因此,這個題目既表現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環境描寫:

一、中秋過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

這句話屬于自然環境描寫,用蕭索、凄清的自然環境,營造了一種悲涼的氣氛,使孔乙己的出場具有悲劇意味,暗示了孔乙己的悲劇結尾。

二、小說哪些地方屬于社會環境描寫?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1、小說開頭對咸亨酒店的介紹,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境,渲染“短衣幫"與“穿長衫的”兩大涇渭分明的社會群體,表現了社會嚴重的階級對立,人和人之間冷酷的關系。這樣一個勢利、冷酷、虛偽的社會環境,為我們渲染了一種冷漠、悲涼的社會氣氛,預示著人物悲劇的必然性。咸亨酒店可以說是當時中國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縮影。

2、“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