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壁賦》學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1《赤壁賦》學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1《赤壁賦》學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1《赤壁賦》學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1《赤壁賦》學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赤壁賦》學案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赤壁賦》學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蘇軾以及烏臺詩案,為以后學習蘇軾的文章詩詞奠定基礎。

2.能記住蘇軾“賦"的風格,及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和虛詞。

3.掌握文章的整體內容和結構。

教學重難點:

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

導學過程:

導學自學

1.課前回顧已學的蘇軾作品,結合課文注釋及及其它資料,了解蘇軾本人及作品風格,聯系寫作背景。

2.運用工具書,結合課文注釋解決文中生字詞。

(1)為劃線字詞注音,通假字詞進行注釋,指出詞類活用并朗讀記憶;

①生字注音

舉酒屬()客窈窕()徘徊于斗()牛之間馮()虛御風扣舷()

桂棹()溯()流光幽壑()嫠()婦愀()然山川相繆()

舳艫()釃()酒臨江橫槊()江渚()舉匏()尊而相屬()蜉蝣()枕藉()

②通假字

舉酒屬客浩浩乎如馮虛御風山川相繆

③詞類活用

羽化而登仙____________舞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____________正襟危坐

西望夏口下江陵_________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侶魚蝦而友麋鹿

(2)朗讀和背誦有關詞語以備課堂檢查。

(3)試翻譯全文。

3.通讀課文,找出重點語句,初步感知理解課文,嘗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文章大致寫了什么內容?

②客與蘇子的人生看法有什么不同?

③全文的感情是如何變化的?文章可以分為幾部分?

4.學習本文后,你存在哪些疑問試整理,準備在課堂上一起共同研討。

互學展示

1.分小組在黑板上展示自主預習成果,如有疑問可提出來,進行討論。

2.整體閱讀課文1、2段并整體感知,思考下列問題,并在組內交流,將要點記下。

①作者開始游赤壁時,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②第1段中所說的“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指《詩經》中《月出》。第2段中,又寫出了扣舷而歌的歌詞。試比較這兩首詩歌,想想它們在內容、情感上有何不同。

教師講解

再次將課文1、2、3段齊讀一遍,說說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樣發生變化的

達標檢測

1.寫出下列特殊句式類型:

(1)蘇子與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2)月出于東山之上

(3)徘徊于斗牛之間

(4)凌萬頃之茫然

(5)渺渺兮予懷

(6)客有吹洞簫者

(7)何為其然也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9)固一世之雄也

(10)而今安在哉

(11)而又何羨乎

(12)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2.閱讀課文第3段“蘇予愀然……托遺響于悲風。"回答后面問題。

(1)歸納此語段的段意。_______。

(2)“月明星稀,烏鵲南飛”語出__時代的曹操所寫的《》詩。

(3)“孟德困于周郎"指的是______的往事。

(4)作者列舉往事的目的是_____。

3.你是怎樣看待蘇軾的人生態度?受到什么啟示?

板書設計:

《赤壁賦》自主學習材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運用解讀文本把握審美意識的品讀方法,會運用探究思維和比較閱讀來解決提高思維能力的問題。

2.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體味自然風物引起的人生感懷,學習到古人豁達樂觀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體會情、景、理三者的內在聯系。

導學過程:

導學自學

1.本文大致是這樣一個思路:先寫秋夜蕩舟、飲酒放歌之樂,再寫簫聲之悲,都是為下文作鋪墊,意在引出作為主體的主客問答。在誦讀中邊讀邊悟:第3、4段的主客問答,對人生態度問題作了怎樣的思辨你贊成他們的哪些看法,不同意哪些看法

運用工具書,結合課文注釋解決文中一詞多義。

望:七月既望(___)西望夏口(___)

長:抱明月而長終()而卒莫消長也()

然:其聲嗚嗚然()何為其然也()

于: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東山之上()

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白:白露橫江(___)不知東方之既白()

歌:歌窈窕之章()倚歌而和之()

3.背誦1-2段,熟讀3-5段,找出重點語句,初步感知理解課文,想想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懷是什么

4.學習本文后,你存在哪些疑問試整理,在課堂上一起共同研討。

互學展示

1.分小組在黑板上展示自主預習成果,如有疑問可提出來,進行討論。

2.整體品讀課文3—5段,并整體感知,思考下列問題,并在組內交流,將要點記下。

①第3段感情如何寫曹操的用筆重點在哪里“客”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慨

②第4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闡發自己的觀點的

③結尾段感情如何

教師講解

1.再次將課文3—5段讀一遍,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

①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

②古往今來,許多文人面對宇宙和歷史時都感到短暫悲哀,你能舉出1-3句這方面的詩句嗎?

達標檢測

1.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劃線詞與例句中的加點詞含義或用法相同的句子。

①例句:赤壁賦。()

A.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B.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C.歲賦其二。

D.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例句: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A.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B.趙嘗五戰于秦。

C.寄蜉蝣于天地。D.其勢弱于秦。

③例句: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A.月明星稀,烏鵲南飛。B.方其破荊州、下江陵。

C.任意東西。D.順流而東也。

④例句:侶魚蝦而友麋鹿。()

A.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C.月明星稀,烏鵲南飛。D.抱明月而長終。

2.指出下列各句中句式與畫線句句式相同的句子。

何為其然也()

A.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B.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何以戰

3.下列不同于其他句式的一項是()

A.而又何羨乎?B.而今安在哉?

C.何為其然也?D.故凡愚者莫我若也。

板書設計:

《赤壁賦》第一學時

導學自學

2.注音、通假字、詞類活用

(1)注音

舉酒屬(zhǔ)客窈窕(yǎotiǎo)徘徊于斗(dǒu)牛之間

馮(píng)虛御風扣舷(xián)而歌桂棹(zhào)溯(sù)流光

幽壑(hè)嫠(lí)婦愀(qiǎo)然山川相繆(liáo)

舳艫(zhúlú)釃(shī)酒臨江橫槊(shuò)江渚(zhǔ)

舉匏(páo)樽而相屬(zhǔ)___蜉蝣(fúyóu)枕藉(jiè)

(2)通假字

舉酒屬客(通“囑”,勸酒)

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通“憑”,乘)

山川相繆(通“繚”,環繞,盤繞)

(3)詞類活用

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狀,像長了翅膀似的)

舞:舞幽壑之潛蛟(使動,使……起舞)

泣:泣孤舟之嫠(lí)婦(使動,使……哭泣)

正:正襟危坐(使動,整理,端正)

西:西望夏口(名作狀,朝西,往西)

下:下江陵(名作動,攻下)

樵: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動,砍柴)

侶、友:侶魚蝦而友麋鹿(意動,以……為伴侶,以……為朋友)

3.①文章大致寫了什么內容?答案:夜游赤壁,抒發對人生的感慨。

②客與蘇子的人生看法有什么不同?答案:客-悲觀蘇子-樂觀

③全文的感情是如何變化的?文章可以分為幾部分?

一(1):月下泛舟——樂

二(2~3):吊古傷今——悲

三(4~5):闡述哲理——樂

互學展示

2.①答案:景——皓月當空,碧水萬頃,月光朦朧,清風徐徐,景象澄澈,如夢境一般。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誦文,迎風賞月。情——“樂”。舒暢飄逸,飄飄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第1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②答案:《月出》是一首情詩,寫一個男子在月下懷念美人。思慕的焦點只在愛人身上,寫出男子的焦灼心情。《赤壁賦》中之歌雖從《月出》化出,但胸懷、境界卻更加邈遠空闊。歌的前句敘事、寫景,與賦中月夜泛舟的情境相合。“渺渺兮予懷"與“勞心悄兮”一樣是直接抒情,但歌中的“美人"未必是哪位美人,倒令人想起屈原詩中喻指的圣主賢君與美好理想。因而歌中表現的是一種政治的感慨,在知音難覓、天各一方的嘆息中,已然包含了淡淡的哀愁。

教師講解

1、答案:第2段,由樂到悲,營造一種主客之間蕭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啟下,引出主客對答。樂:飲酒樂甚,扣舷而歌。悲:客的蕭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達標檢測

1.寫出下列特殊句式類型:

(1)、蘇子與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賓短語后置)

(2)、月出于東山之上(介賓短語后置)

(3)、徘徊于斗牛之間(介賓短語后置)

(4)、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

(5)、渺渺兮予懷(主謂倒裝)

(6)、客有吹洞簫者(定語后置)

(7)、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斷句)

(9)、固一世之雄也(判斷句)

(10)、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

(11)、而又何羨乎(賓語前置)

(12)、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判斷句)

2.答案

(1)、描寫作者心情由樂轉悲。

(2)、三國《短歌行》(3)、赤壁之戰

(4)、由古今對比而生悲,由曹操的不可一世寫興亡之悲,起到反襯作用。

3.答案:

蘇軾本來有遠大的理想抱負,但在激烈的朋黨爭斗中多次被貶,對于如此的不公命運,他并沒有灰心喪氣,也沒有失去信心,而是借游覽山水等自然美景來排遣心中的塊壘,表現出坦蕩、曠達及強烈的生活信念。

蘇軾就是這樣一個善待人生、熱愛生活的人,能夠在自然的風光中,在悲苦的生活環境里,尋到樂趣和滿足。

《赤壁賦》第2學時

導學自學

一詞多義:

望:①農歷每月十五,名詞;②向遠處看,眺望,動詞

長:①永遠,副詞);②增長,動詞

然:①擬聲詞詞尾,表狀態;②這樣,代詞

于:①在,代詞;②從,介詞;③被,介詞

白:①白色的,形容詞;②亮,形容詞

歌:①唱,動詞;②歌曲的聲調或節拍

3.①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懷是什么

答案:這是深層次理解文章的關鍵。闡述了自然界變與不變的哲理,蘇軾思想中兩種情緒的對抗表達了他矛盾痛苦而又樂觀曠達的復雜心情。

互學展示

①答案:寫主客問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彩甚為悲傷。寫曹操不是為了說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為了突出像他這樣既是英雄又是詩人的人物最終歸于“空虛”。“客"通過幾番對比,表達了人生短促無常的感慨。

②答案:蘇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變為喜悅。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