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五校聯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五校聯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五校聯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五校聯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五校聯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一階段質量評價

語文

第一部分:知識積累及運用(第1-4題,共23分)

1.實驗中學擬開展“飛揚青春,自強不息”主題教育活動。你所在的班級搜集整理了一些資料,請你對

這些內容進行初步檢查和修改。(4分)

小組成員想將下面這段文字用在主題教育活動展示板上,里邊有一些字詞拿不準,請你判斷。閱讀這

段文字,完成小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是出自《易經》的箴言。“自強不忽”是

一種生活態度,是一個人成功的秘①(jue)=一個人只有對生活充滿熱情和信心,才能

在生活的海洋中游弋自如。“厚德載物”也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一個有道德的人,應當具

有大地那樣載育萬物的氣概,在做人與處世時,恪守本心,志向高遠,嚴于律己,寬②(you)

他人。

(1)依次給語段中的兩個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jiange

B.zhenyi

C.jianyi

D.zhenge

(2)語段中兩個橫線處請書寫正確的漢字。(2分)

①秘jue

②寬you

2.古詩文默寫填空。(8分)

①,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②長風破浪會有時,=(李白《行路難》)

③,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④但愿人長久,o(《水調歌頭》)

⑤文中體現哲理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句子是“,”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⑥蘇軾在《水調歌頭》下片以“,”兩句對偶句

式來寬慰自己,表現了他達觀的處世態度,同時寄托對未來的希望。

3.小組成員小語需要去閱覽室閱讀書刊搜集素材。請你根據閱覽室流程示意圖,用一段簡明的文字為他

解說這個流程。要求語言連貫,內容完整。(4分)

4.綜合讀寫

自強不息,存人物精神。九年級某班在讀完名著后,結合剛剛過去的巴黎奧運會,開展以“君子自強

不息”為主題的系列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以下任務。

(1)我國古代有很多自強不息的人物,請依次寫出下面的故事所對應的成語。(2分)

①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西京雜記》

卷二)

②祖逖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祖蹴琨覺,曰:“此非惡聲

也!”因起舞。(《晉書?祖逖傳》)

①②

(2)活動中有同學摘抄了下面一則消息,其中有抄錯的地方,請你幫他修改。(2分)

【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巴黎奧運會的壯闊舞臺上。中國奧運健兒們奮力拼搏,讓五

星紅旗一次次在賽場上升起,熠熠生輝。他們不僅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奧運健兒自強不息、超越自我的魅力

風采,更深刻詮釋了“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

神。[乙]新征程上,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將激勵賽場內外的每一位中華兒女突破自我、攻堅克難,為中

華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①【甲】句有一處標點使用不當,請寫出修改意見:o

②[乙]句有一處語病,請寫出修改意見:=

(3)勵志館里有許多文人墨客、科學家、奧運健兒的成長故事,無不體現著君子面對困難的堅韌品質。

小康很熱愛籃球運動,但是幾次報名籃球隊都因身材過于矮小被拒絕。小康很苦惱,想要放棄。請你結

合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對他進行勸說。(3分)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47分)

、古詩鑒賞(共6分)

行路難(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5.“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6.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詩中的劃線句。(3分)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共11分)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

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橘傾楫摧,薄暮

實實,虎嘯猿蹄。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登之高則憂其民,處江

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那?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7.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南極瀟湘感極而悲者矣

B.連月不開日出而林霏開

C.去國懷鄉乃記之而去

D.春和景明四時之景不同

8.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微斯人,吾誰與歸?

9.虛詞雖然很少表示實在的意義,但在行文中常有重要作用,如連接文意、增強情愍等。請結合選文,

具體分析“然則”“若夫”“至若”“嗟夫”這四個詞語的作用。(4分)

10.范仲淹,謚號文正。文是道德博聞,正是靖恭其位(即德才兼備,恪盡職守,忠君愛民),是文人

道德的極致。請你結合選文和鏈接材料,分析范仲淹能否擔當得起這個謚號。(3分)

【鏈接材料】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屬登樓置酒,未舉觴,見績^①數人營理葬具者,意哀甚。公亟令詢之,

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將出殯近郊,照②殮棺槨③皆所未具。公伏④然,即徹⑤宴席,厚蜩⑥給之,使畢其

事。坐客感嘆有泣下者。

(節選自王辟之《范仲淹罷宴》,有刪改)

【注】①績區至(culdie):喪服。②照(feng)斂:下葬時入驗的衣服。③槨(gub),棺材外面的

套棺。④伏(wu):失意,傷感。⑤徹:同“撤”,撤去。⑥蜩(zhou):接濟。

三、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題(9分)

“互證”讀書

陸明華

①如果說,讀書是讀書人與書作者的一種對話的話,那么互動的過程必然是一種“互證”的過程。

②關于“互證”,王蒙有過精到的詮釋。他說:“‘互證’,就是說用你的人生經驗去補充那個書,

來說明這個書,同時用那個書上的敘述和描寫來比照你的人生經驗,加深對人生的理解。在我看來,在書

里發現人生,在人生里發現書,是最快樂的事情。”人生有限,人生苦短,幸虧有了書,人類在時間和空

間上才能把見聞擴大無數倍,有的甚至等于多活了幾個人生。多讀好書,自能祛陋、療俗、醫愚。誦史書

,可看成敗、論英雄、鑒是非、知興衰,可謂“溫故而知新”“彰往而察來”;讀文學,可以陶冶情操、

增加才情,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蓋源于此。讀書的功效至此,皆是因為書博采百家之靈氣,薈萃文

化之精髓,皆是因為讀書的過程終究是“互證”的過程,而“互證”的過程,同時成了歷練人的性情、厚

實人的底蘊、純粹人的精神、充滿人的靈魂的過程。

③實現真正的“互證”閱讀,自然要求我們多讀那些經得起推敲、耐得住咀嚼的厚重之作、經典之作

o只有這樣的閱讀,方可稱之為深度閱讀。盡管目前社會的實際閱讀時尚無疑在悄無聲息地在動搖甚至瓦

解它,仿佛厚重已經過時,它已不適應現代生活的快節奏,那些所謂找對了小感覺、小情趣,那些用時髦

、時尚的語言概念包裝著最淺顯說教的讀物正在大行其市,但我總以為,淺閱讀無可避免,深度閱讀斷不

可棄。沒有了深度閱讀,便沒有了“互證”閱讀,沒有了“互證”閱讀,讀書的意義、讀書的效用便會大

打折扣。

④“互證”讀書,更要求我們“運用腦髓,放出眼光”,千萬莫要將自己禁錮在作者筑就的思想圍墻

中。詩人臧克家說得好:“我們讀古書,尊敬古人,但不應迷信古人。應該心中有個自己的評價標準,拿

它去衡量一切作品……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像叫花子討求殘羹冷炙一樣,毫無意義而且應該羞愧的。”

沒有批判力,沒有屬于自己的獨到見解,一味地服膺和尊敬,有時恰恰意味著對作者的冒犯和不敬,事實

上,這樣的讀書亦是與“互證”背道而馳的,其效果也適得其反。孟子云:“盡信《書》,不如無《書》

。”乃此之謂也。

⑤質疑,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必須讀懂、悟徹。古人云:“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

朝有個叫陳正之的人,很想成為一個學問家。他讀書貪多求快,但學到的東西很少。有一回碰到朱熹,便

求教于朱熹。朱熹據其弱點勸他:以后讀書,每次只讀50字,連讀兩三百遍,每次皆用腦思之,陳正之

用此法一試,果不其然,后來也真的成了大學問家。“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信然!

⑥古人曾將讀書的境界概括成三種:“少年讀之,如隙中窺月;中年讀之,如庭中望月;老年讀之,

如臺上玩月。”依我的理解,書上的文字只是作者為讀書人提供的造“月”材料,真正的“月亮”還要你

自己點起靈魂的火爐,憑著你人生閱歷的火焰,去熔煉,去重新塑造。也只有如此,你才算真正擁有了一

輪皓皓明月。細細回味,這不就道出了“互證”讀書的真諦嗎?

11.以下關于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本文是一篇議論文,文章的結構是“總一分一總”結構。

B.文章開篇提出論題,接著引用王蒙的話論述什么是“互證”及“互證”讀書的意義,由此引出中心論

點。

C.第④段運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充分論證了“互證”讀書更要求我們“運用腦髓,放出眼光”,

莫將自己禁錮在作者筑就的思想圍墻中這一分論點。

D.作者在文末引用古人的話“少年讀之,如隙中窺月;中年讀之,如庭中望月;老年讀之,如臺上玩月

”,是為了強調老年讀書,境界更高。

12.簡要分析第⑤段的論證思路。(3分)

13.下面材料作為文章哪一段的論據最為合適?請簡要說明理由。(3分)

鏈接材料:身處移動互聯時代,可以說沒有人能徹底遠離數字閱讀、碎片化閱讀,但我們必須保持頭

腦的警醒,這樣“踏雪無痕”的閱讀,容易讓龐雜的信息充斥自己的頭腦,這不僅不利于建構融會貫通的

知識體系,而且也不可能增長智慧、融匯精神。因此,只有大力倡導深度閱讀,才能在亂云飛渡、眾聲喧

嘩中尋求到思想的坐標、閱讀的價值。

四、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各題(16分)

春韭

關立蓉

①春初的韭菜,生于土中,長到四五寸,莖白葉綠,綠油油一片。柔和的春風挽著輕盈的春雨,驚醒

了菜園里的韭苗,那一地的蔥翠搖曳著細長的身子,在春光中翩翩起舞。

②在古代,春韭被列為時蔬的第一位。古人在每年的正月初八這天,把韭菜和肉一起炒,再裹以薄餅

而食用,稱之春餅,這是春天的美食。

③這凡俗美味,因為有了詩人的衷情,又平添了一份溫婉和雅致。

④春日某天,南朝詩人沈約偶有閑情逸致,褪去褒衣博帶,著件短衫,察看自家菜園,但見亭亭玉立

,蔥蘢一地:初萩向堪把,時韭日離離。詩人忍不住剪去一把韭菜,想到割取還能速長,心生歡喜:野藏

剪不盡,春風吹又生。

⑤但,山肴野簌眾多,它又如何脫穎而出呢?還虧了南朝隱士周彥倫(周順)的現身說法,拉上了衛

將軍王儉和文惠太子蕭長懋同臺獻藝,可謂“春韭”的最強代言人。衛將軍問山中隱居人:“卿山中何所

食?”顓曰:“赤米白鹽,綠葵紫蓼。”文慧太子問:“菜食何味最勝?”顓曰:“春初早韭,秋末晚慈

。”隱士的幾句作答,何其讓人神往,粗茶淡飯,戒葷全素,也可以色彩繽紛,清苦中獨享一份清靜。

⑥到了唐朝,詩人與韭菜就發展出更深的緣分了。杜甫訪問老友衛八,衛八是位處土,以山野之味待

遠道而來的好友,雨夜割來的春韭嫩嫩長長,剛燒好黃粱摻米飯噴噴香,再加上一壺好酒,杜甫詩興大發

,寫下了千古名篇《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夜雨剪春

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這樣坦蕩的友誼,后人羨慕不己。把酒話情誼,原來無

須山珍海味,一把春初早韭炒雞蛋,足矣!

⑦在挑剔的美食家蘇東坡的眼里,春韭實在是好滋味,一句“滿園春韭隨意剪”,何等瀟灑。亭亭玉

立的春韭賞心悅目,只要瞟上一眼便滿口生津。在滿園春韭里放飛自我,用美食愉悅心情,令多少人心馳

神往。

⑧再看湖湘三公子之一陳三立,看見道旁的菜田里蔬菜長得春意盎然,寫下“韭甲被苗縱復橫,清渠

倒引白虹明。游人指取春深處,恰有晴鳩一片聲”。韭菜葉,白菜苗,縱橫交錯,倒引來的清清渠水,美

得像白虹鮮明。韭甲白苗的背后,有沈約,有周彥倫,有杜甫,有蘇軾……穿越歷史空間的遙遠回聲。

⑨三立先生與韭菜,還有一則趣味。1934年,先生腰腳尚健,歸金陵小住,以輕車載之游園,出中

山門,見道旁秧田成簇,豐腴翠美,先生顧而樂之,語車中同伴:“南京真是好地方,連韭菜也長得這樣

齊整!”聞者大噱,以為先生故作諧語。先生寫過“韭甲萩苗”這樣的詩句,大概能辨菽麥,偶有混淆,

是其心地渾厚質樸如此。

⑩有時,我想,年老了,回故鄉做一個菜農,只要有一片屬于我的一畝三分地,種上一畦韭菜,在一

夜春雨之后,去菜地里割下一茬茬經過了雨水潤澤的韭菜,炒著吃,味道鮮嫩而爽口;包一頓韭菜餡兒餃

子,透過薄薄的餃子皮,看到里面如翡翠般、綠瑩瑩的韭菜。在香氣蒸騰中,讀上幾段關于春韭的詩詞,

該是多么幸福啊!

(摘編自《新民晚報》2021年3月14日,有刪改)

14.作者說“這凡俗美味,因為有了詩人的衷情,又平添了一份溫婉和雅致”。閱讀第④?⑦段,補充

概括詩人們在春韭中傾注的“衷情”。(3分)

沈約剪春韭,為春之生機心生歡喜一一周彥倫說春韭,①——杜甫品春韭,②

__________________蘇軾賞春韭,③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據要求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

①柔和的春風挽著輕盈的春雨,驚醒了菜園里的韭苗,那一地的蔥翠搖曳著細長的身子,在春光中翩

翩起舞。(從修辭的角度)

韭甲萩苗的背后,有沈約,有周彥倫,有杜甫,有蘇軾……穿越歷史空間的遙遠回聲。(賞析加點詞語)

16.文中第⑨段穿插了陳三立先生不辨菽麥的故事,是否顯得多余而影響了文章的表達意味?請你從表

達效果的角度說說對此段的理解。(3分)

17.“在香氣蒸騰中,讀上幾段關于春韭的詩詞,該是多么幸福啊”,在文章的結尾作者不禁心生如此

感慨,結合全文內容,說說你如何理解春韭給作者帶來的“幸福”。(6分)

五.名著閱讀(5分)

18.根據提示,完成表格中小題。

讀起來:整體把握

知著作《艾青詩選》《水滸傳》

識作者艾青,現當代著名詩人。(1)__________,元末明初小說家。

知經典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經典情節環環相扣,如描寫武松的就有“景

姆》。陽岡打虎”“斗殺西門慶”(2)“__________

“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等情節。

讀進去:專題探究

(3)每個人在成長的路上,總會遇到一些對自己產生重要影響的人。請從下列兩組人物中任選一組,

簡要分析前者對后者成長路上產生的重要影響。(3分)

人物:A.大堰河與艾青

B.宋江與李逵

六、作文(50分)

19.讀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蝸牛,很想做成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開始它想東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頂,可一計算,要實現這

個計劃,至少需要3000年時間,只好忍痛放棄這個打算。后來它又想南下爬到長江邊上,看一看奔騰

的江水,可一計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時間。蝸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暫,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

么也不肯做,最終死在了野草叢中。

根據材料寓意,選好角度作文,題目自擬。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第一部分:知識積累及運用

1.(1)B

(2)訣宥

2.①欲渡黃河冰塞川(注意“塞”的寫法)

②直掛云帆濟滄海(注意“滄”的寫法)

③先天下之憂而憂

④千里共嬋娟(注意“嬋娟”的寫法)

⑤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3.讀者入館閱讀書刊,閱畢后將書歸還原處方可離館;若需復印,須辦理借印登記,復印后辦理歸還手

續,之后才可離館。

4.(1)①鑿壁偷光②聞雞起舞

(2)①將句號放在引號里面。②在“弘揚”前加“不斷”。

(3)小康,你不要氣餒。雖然你幾次報名籃球隊都被拒絕了,但是這并不代表你永遠沒有機會。你看

很多奧運健兒,他們在成功之前也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但是他們都沒有放棄,最終取得了成功

o比如鄧亞萍,她因為身材矮小曾被省隊拒絕,但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成為了世界冠軍。所以,

只要你堅持不懈地努力,提高自己的籃球技術,我相信你一定會有機會加入籃球隊的。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

一、古詩鑒賞

5.運用典故,表達了詩人憤郁不平,苦悶不堪卻又對理想執著追求、堅強樂觀。/心中充滿悲憤卻不乏豪

邁氣概,失意中仍懷有希望。

6.這兩句詩運用了反復和比喻的修辭手法。“行路難!行路難”是反復,“歧路”是比喻人生的路口。

此句表達了詩人在人生追求的道路上迷惘悵惘的心情,對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的精神。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7.C

8.如果沒有這種人,我與誰一道歸去呢?

9.“然則”起轉換作用,由概寫洞庭湖景物,轉入對遷客騷人覽物之情的議論;“若夫”以假設語氣起

筆,引出對洞庭風雨圖的描寫;“至若”宕開一筆,轉而描寫洞庭春晴圖;“嗟夫”表感嘆語氣,轉入

議論和抒情,表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憂后樂的政治抱負。

10.因為范仲淹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他無論是人品,還是立身處世的

行為都表現了其道德水平之高,其節操之高,他是一個在地方治政、守邊皆有成績,文學成就突出且憂

國憂民的君子,他更是一位德才兼備的政治家,因此他完全能擔當得起“文正”這個“謚號”。

三、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題

11.D

12.作者先提出“質疑,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必須讀懂、悟徹”這一分論點,接著運用道理論證,引用

了古人的話,再運用舉例論證,列舉陳正之在朱熹指點下成為大學問家這一事例,進一步證明本段分論

點。最后引用”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再次強調觀點。

13.第③段。理由:鏈接材料強調了深度閱讀的重要性及意義,與第③段的觀點相符合。

四、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各題

14.清苦中獨享清靜歌頌真摯坦蕩的友情放飛自我,愉悅心情

15.①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韭菜在春天生長得青蔥茂盛的景象,表現了春韭生機

勃勃、生命力旺盛的特點,為下文的抒情做鋪墊。

②“回聲”指回蕩的聲音,文中指余韻、韻味、回響。生動鮮明地寫出了春韭在歷代詩人的詩作表達

中被賦予了情義,是一個獨有韻味的審美意象。

16.第⑨段穿插了陳三立先生不辨菽麥的故事不顯多余,反使文章更具趣味性。陳三立先生見秧田豐腴

翠美,有感而發,顯其質樸,且所述插曲與春韭有關聯。以趣事表現出了別樣的風味,加深了主題的表

達,使春韭的內涵更為豐富。

17.在古代,春韭被列為時蔬的第一位,菜肴豐富多樣,滋味鮮香嫩爽,給作者帶來了舌尖上的幸福感;

作者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