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六章城市的空間結構與城市化第1講城市的空間結構教學案中圖版_第1頁
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六章城市的空間結構與城市化第1講城市的空間結構教學案中圖版_第2頁
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六章城市的空間結構與城市化第1講城市的空間結構教學案中圖版_第3頁
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六章城市的空間結構與城市化第1講城市的空間結構教學案中圖版_第4頁
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六章城市的空間結構與城市化第1講城市的空間結構教學案中圖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0-第1講城市的空間結構考綱考情核心素養思維導圖[考綱展示]1.城市的空間結構及其形成緣由。2.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考情分析]借助模式圖和文字材料,考查城市土地利用類型、功能區的區位和服務功能的差異。1.綜合思維:分析城市功能區的圖表材料,探究城市功能區的影響因素,比較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2.人地協調觀:調查了解居住地的城市規劃,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授課提示:對應學生用書第133頁考點一城市的空間結構及其形成緣由城市的空間結構1.概念城市空間結構是指構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間上的位置及其組合狀況。2.城市功能分區(1)中心商務區(CBD)①布局: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②特點:交通便利、通信發達,早晚人口流淌量較大,人口晝夜差異大。(2)商業區①組成:由商業街和各種商場(或超級商場)組成。②布局:城區或交通干道旁;中小城市多在城市中心區內。③特點: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地價高,土地利用集約。(3)住宅區①特點: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有成片住宅樓及配套的服務性設施,呈現高級與低級的分化。②類型:企業或單位職工住宅區;市政統一規劃建設的住宅區。(4)工業區①布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靠近河流、鐵路、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帶。②特點:不同程度地存在噪聲、空氣、固體廢棄物和水污染。eq\x(工業區為什么向市區外緣移動和趨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a\vs4\al((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提示:①市區內地價高,向市區外緣移動可降低生產成本;②有利于愛護城市環境;③沿交通線分布可降低運輸成本。,)eq\a\vs4\al([素養盤點])3.成因主要有歷史緣由、經濟緣由、社會緣由和行政緣由。1.主要城市功能區的比較功能區形態特征位置商業區占地面積小,呈點狀或條狀分布商業區活動繁忙,晝夜人口數量改變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街角路口住宅區集聚成團狀,占地面積大,工業化后出現分化建筑質量上:中高級與低級住宅區分化;位置上:中高級與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中高級住宅區城市外緣,與高坡、文化區聯系低級住宅區內城、工業區旁邊,與低地、工業區相聯系工業區集聚成片向城市外緣移動,并趨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市區外緣、交通干線兩側[學問拓展]工業區的布局原則(1)與城市整體工業特點規模小,無污染用地規模大,輕度污染嚴峻污染,大型企業布局有組織地布局在城區城市邊緣或近郊區遠離城市的郊區(2)與住宅區:①要有便利的交通;②要設置衛生防護帶。(3)與風向(4)與河流:布局于城市河流下游。2.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緣由3.經濟因素對城市功能區的影響經濟因素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影響城市功能區形成的主要因素,緣由有兩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達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異;二是城市各項功能活動(如商業、工業、住宅等)的付租實力往往隨空間位置呈現出不同的改變趨勢。(1)距離市中心遠近與城市功能區的關系(2)交通通達度對城市功能區的影響交通通達度越好,土地價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則越低。城市不同區位土地的交通通達度不同,地租凹凸也就相應地存在著差異,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區??挤ǔ鞘械目臻g結構及其形成緣由易錯點撥:第1題易錯選C,主要是對材料理解不透,加之慣性思維所致。第2題,由題干信息“某單中心城市,各方向發展比較均衡”,推斷城市為同心圓模式是解題的關鍵。(2024·高考海南卷)某單中心城市各方向發展比較均衡,城市中心旁邊人口和產業分布過于集中,交通擁堵,人居環境較差。下圖示意該城市某個方向的土地價格(P)改變。據此完成1~2題。1.為優化城市中心旁邊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過程中,甲地宜增建()A.公園 B.工業園區C.住宅 D.物流園區2.乙地旁邊比例最大的用地類型可能是()A.倉儲用地 B.公共綠地C.工業用地 D.居住用地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甲地位于城市中心旁邊且地價較低,假如增建公園綠地不但可以緩解材料中所述“該城市中心旁邊人口和產業過分集中,交通擁堵,人居環境較差”的現狀,而且征地成本也相對較低,故A正確。工業園區占地面積大且對環境有肯定污染,不相宜建在城中心旁邊,建住宅區會導致城市中心旁邊人口更加集中,物流園區一般建在城郊交通通達度較高的地區,若建在城市中心旁邊,會加劇交通擁堵,故B、C、D錯誤。第2題,該城市為單中心城市,且各方向發展比較均衡,城市空間結構最可能為同心圓模式。乙地旁邊地價僅次于市中心(從市中心到郊區方向),故該地旁邊最可能為住宅區,居住用地類型比例最大,D正確,解除A、B、C項。答案:1.A2.D(2024·高考全國卷Ⅲ)某條城市地鐵線穿越大河,途經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圖示意該地鐵線各站點綜合服務等級。據此完成3~4題。3.依據所處區位和地鐵站點綜合服務等級,推想甲、乙、丙站點沿線區域為()A.中心商務區 B.森林公園C.大型住宅區 D.產業園區4.該城市空間形態的形成最有可能()A.圍繞一個核心向四周擴展B.沿河流呈條帶狀延展C.圍繞多個核心向四周擴展D.沿交通線呈條帶狀延展解析:第3題,考查城市功能分區。讀圖可知,甲、乙、丙站點距離近且級別都較高,說明沿線區域人流、物流量大,且地處內環線旁邊,應當為中心商務區,A項正確。第4題,考查城市空間形態。讀圖可知,城市環線中心為一級站點,人流量大,為一個核心,沿地鐵線的方向又出現了多個一級站點,說明這些站點處也是城市發展核心,故該城市空間形態最有可能是圍繞多個核心向四周擴展。答案:3.A4.C素養解讀:綜合思維法破解學問難點第3題,地鐵站點的選址及等級凹凸,考查的是影響地鐵站的區位因素,可以參考火車站、汽車站的布局條件加以遷移分析。第4題,可依據城市一級地鐵站點的數量,推斷城市的核心數量。為了緩解城市擁堵,往往沿城市人流量最大的方向修建地鐵。(2024·高考天津卷)讀W市主城區2004年與2024年工業和居住用地狀況圖(如圖),回答5~6題。5.2024年與2004年的土地利用狀況相比,該市主城區發生的改變是()A.在乙河以西的地區中,甲河以南的工業功能明顯減弱B.在乙河以西的地區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顯增加C.在乙河以東的地區中,新建工廠主要集中在該區中部D.在乙河以東的地區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6.由于該市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的改變,可能產生的問題及有效的對策是()A.工業污染擴散加強河流水質監測B.就業崗位削減提高第三產業比重C.居住區較偏遠增加中心城區住宅用地D.交通壓力增大完善城市交通網絡布局解析:第5題,依據圖例,2024年與2004年相比,城區的西北部居住用地占比增加明顯。B對。讀圖可知,乙河以西、甲河以南的工業用地占比基本沒變。A錯。讀圖可知,乙河以東地區中,南部工業用地增加最明顯,說明新建工廠主要集中在該區南部。C錯。讀圖可知,乙河以東地區中,居住用地占比普遍增加,沿河地區并不集中。D錯。第6題,依據圖中信息,從2004年到2024年,主城區的居住用地和工業用地比重普遍上升,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比重必定下降,工廠和人口的驟增必定導致交通壓力增大,有效對策只能是完善交通網絡布局,提高交通運輸效率。D對。讀圖可知,新增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均未向沿河地區集中。A錯。工廠增多,就業崗位會增加。B錯。本圖顯示的是主城區,且圖中顯示的居住區分布相對均衡。C錯。答案:5.B6.D[方法技巧]城市功能區判定的五種方法看面積住宅區面積最大,其次是工業區,商業區面積最小看遠近一般狀況下,距離市中心由近及遠依次為商業區、住宅區和工業區看形態商業區一般呈點狀、線狀,住宅區和工業區一般呈片狀看人口改變商業區人口數量晝夜差別最大,白天人口多,夜晚人口少;住宅區與商業區人口數量改變相反;工業區人口數量晝夜差別最小看建筑物密度商業區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區次之,工業區建筑物密度最小考點二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1.城市規模與城市地域分化一般來說,城市規模越大,其地域結構的分化越明顯。2.城市規模與服務功能(1)城市規模①表示:一般以人口規模和用地規模表示。②等級劃分:分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關系城市等級城市數目城市距離服務范圍職能種類服務功能高少遠大多強低多近小少弱1.城市等級體系的特點2.影響城市服務范圍大小的因素城市按規模和等級來看有大小、凹凸之分,一般規模大、等級高的城市的服務范圍比規模小、等級低的城市大,而規模和等級相當的城市的服務范圍需進行綜合考慮分析。現從單一因素角度進行分析:影響因素緣由分析實例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優越,如沿海地區,便于對外聯系,服務范圍廣;相反,如處于內陸或地形不利的地區,其服務范圍小上海市、烏魯木齊市資源條件資源豐富的城市如礦業城市,或特種資源城市如旅游城市,以資源為依托,可在更為廣袤的范圍內供應服務大同市、攀枝花市交通條件位于交通樞紐上的城市借助便捷的交通,可為更遠的地區供應服務湖南株洲市人口密度與消費水平人口密度大、消費水平高的地區,較小范圍內的人口與消費活動即可使城市供應的服務功能達到飽和,同種服務的范圍相對人口密度小、消費水平低的地區要小上海市考法一城市功能及城市等級素養解讀:區域認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綜合思維:城市的等級與分布;城市空間分布的特點。(2024·高考全國卷Ⅱ)在城鎮化進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產業須要協調發展。依據協調發展水平,將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為Ⅰ、Ⅱ、Ⅲ、Ⅳ四個等級類型。圖1為2001年至2024年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協調發展水平改變,圖2示意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圍及城市分布。據此完成1~3題。1.2024年協調發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數城市()A.海港規模大 B.沿長江分布C.集聚長江口 D.行政等級較高2.以上海為核心,協調發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間分布上呈現()A.均衡性 B.邊緣性C.集中性 D.對稱性3.與2001年相比,2024年協調發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數與上海()A.空間位置鄰近 B.發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質相像 D.產業部門接近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2024年屬于協調發展水平Ⅰ型的城市有六個,即上海、南京、合肥、蘇州、杭州和寧波,其中寧波和蘇州為地級市行政中心,其余四個都是省級行政中心,因此協調發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數城市行政等級較高。D對。南京、杭州、蘇州和合肥都不屬于海港城市。A錯。合肥、蘇州、杭州、寧波都不沿長江分布。B錯。合肥、南京、寧波、杭州等不在長江口。C錯。第2題,讀圖可知,屬于協調發展水平Ⅳ型的城市都遠離核心城市上海,位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間范圍的邊緣地區。B對。讀圖可知,協調發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中,安慶、池州、宣城主要分布在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西南部,鹽城和滁州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分布不均衡。A錯。安慶、池州、宣城相對集中,而鹽城和滁州與之相隔較遠,沒有集中分布。C錯。協調發展水平Ⅳ型城市的空間分布沒有對稱點,不具有對稱性。D錯。第3題,讀圖可知,2024年協調發展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蘇州、杭州、寧波、揚州、嘉興和舟山,其中多數城市在空間上鄰近核心城市上海,說明上海對周邊城市發展輻射帶動作用很大,提升了這些城市的等級水平。A對。上海是我國的直轄市之一,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并將建設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可見,周邊城市的發展模式、性質和產業部門與上海差別很大。B、C、D錯。答案:1.D2.B3.A考法二城市等級體系與服務功能(2024·高考全國卷Ⅲ)大別山區某國家級貧困縣農夫可分為跨村種田大戶農夫、種植自家承包地農夫、本地務工務農兼業農夫和常年外出務工農夫等類型。該縣以當地優勢資源為基礎的加工企業在縣城活力較弱,但在中心集鎮活力較強。下圖示意該縣居民點的等級結構。據此完成4~5題。命題點睛: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是國家戰略部署,本題以大別山某貧困縣為素材,跟蹤熱點,關注民生,符合高考命題理念。4.與縣城相比,中心集鎮以當地優勢資源為基礎的加工企業活力較強的主要緣由是()A.基礎設施較完善 B.更接近消費市場C.資金供應較充裕 D.更易招募勞動力5.面對某類型農夫的需求,有專家建議在該縣推動“村—中心集鎮雙棲”居住模式,這種模式旨在便利該類型農夫()A.從事商業活動 B.留守子女上學C.兼顧務工務農 D.擴大種田規模解析:第4題,與縣城相比,中心集鎮等級低,所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