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課件_第1頁
第二節 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課件_第2頁
第二節 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課件_第3頁
第二節 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課件_第4頁
第二節 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節

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單元一頭發樣品的收集1.頭發的生理學知識

生長速度1-2cm/月,頭發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由多種氨基酸組成,其中以胱氨酸的含量最高;還含有黑色素和鐵等無機元素,并能影響頭發的顏色。2.營養與頭發氨基酸和維生素是頭發生長的必需營養成分;而銅、鐵、鋅等微量元素和泛酸又能防治頭發的脫落。鈣對頭發的烏黑光潤有特殊功用。另一方面,檢測頭發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以用來評價機體的營養狀況。3.收集頭發樣品的目的和意義(1)采用頭發樣本檢測其中無機元素的含量可以用來評價機體的營養狀況和作為環境中某些元素污染的評價指標。測定頭發中鈣、鐵、鋅、銅、硒、鎂、鉻、鉛、錳等元素,可反映機體內相應元素的水平。(2)頭發的收集與其他生物樣本的采集不同,不會對人體造成直接的影響,容易被兒童和家長接受。(3)樣本保存和運送方便,需要量少,保存時間長,有利于大樣本量的收集。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不同部位的頭發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不一樣;頭發生長時間不同,其中無機元素含量也有差異。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剪取被測者枕部發際處至耳后從發根部起2~3cm的頭發。一方面是因為不影響美觀,更重要的是因為腦后枕部頭發不受激素水平的控制,生長慢,可以反映更長時間的營養狀況。4.頭發樣本收集的部位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微量元素檢測屬微量分析范疇,而且微量元素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任何細微的內、外界因素都可能影響其結果的可靠性,所以質量控制在微量元素分析過程中非常重要。(1)環境對頭發的污染。(2)洗發或護發劑在頭發中的殘留,鉛、錳。5.采用頭發樣本評價機體營養狀況的影響因素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3)頭發生長在人體末端,代謝活動低,只能反映前某一時間段的水平,而不能反映近期變化。(4)采集頭發的部位不正確,也會影響結果。(5)頭發中微量元素的水平還與頭發的處理(染、燙等)因素有關。(6)頭發中微量元素水平與當地環境中食物、水中微量元素水平有關,不同性別、年齡段的人群頭發中微量元素含量也有差異。所以,用頭發中的微量元素水平來評價機體的營養狀況時,要選用當地的適當年齡段人群的正常參考值標準進行評價。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頭發樣品收集步驟1.準備工作(1)不銹鋼剪刀,并用紗布或濾紙擦干凈。(2)干凈塑料杯或塑料試管或濾紙袋。2.工作程序程序1被測者自然站立或坐在凳子上;梳辮子或盤發結的,要解開辮子和松開發結,讓頭發披散著。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程序2收集者站在被測者身后,讓被測者稍微低頭,收集者左手帶上一次性手套,找到腦后枕部,在枕部發際至耳后處提起一小撮頭發,右手握剪刀,從發根1~2cm處剪斷。程序3將頭發放到干凈的塑料杯后塑料試管或紙袋中。頭發長的需要將頭發遠端剪掉丟棄,只保留剪下的頭發近端3~5cm。程序4將盛有頭發的容器密封好,登記編號和姓名。程序5溫室保存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3.注意事項(1)動作要輕柔,不能粗暴的將頭發提起,以免被測者感到疼痛。剪頭發時要小心,更不能剪到頭皮。(2)一定要使用不銹鋼剪刀,防止頭發被微量元素污染。(3)位置要定位準確,不能只圖方便,隨便在某個位置剪一點頭發。(4)只保留剪下的頭皮近端3~5cm,丟棄遠端頭發。(5)剪下的頭發不需太多,以免影響被測者發型美觀,但要給前處理洗滌時留出損失量,一般收集1~2g樣品。(6)如遇到枕后沒有頭發的兒童,可剪取其他部位頭發。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1.尿液收集的種類午餐后2h收集患者尿液,對病理性糖尿和蛋白尿的撿出更為敏感。(1)任意尿(2)晨尿(3)餐后尿即留取任何時間的一次尿液,適用于門診、急診患者。本法留取尿液方便。但易受飲食、運動、用藥等因素的影響即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標本,為較濃縮和酸化的標本。受前天膳食影響較小,其化學成分較恒定,故采用較多。單元2尿液的收集和保存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4)白晝尿及夜間尿(5)24h尿(6)負荷尿白天12h(早8點至晚8點)夜間12h(晚8點至明晨8點)的尿液,進行尿量、尿比重等對比測量,對心臟和腎臟疾病的診斷有一定價值。1)早飯后排空膀胱中尿液,然后口服硫胺素5mg、核黃素5mg、尼克酸50mg、抗壞血酸500mg(按測定需要選服用);2)最后將服藥后4h內所排出尿液全部收集于棕色瓶中.量體積后取約100mL放入預先加有100mg草酸的小棕色瓶中;3)尿液混勻后調pH值至4.0,即可測硫氨酸、核磺酸、抗壞血酸或N1-甲基尼克酸胺的含量。因為尿中的溶質(肌酐、蛋白質、糖、尿素和激素等)在一天不同的時間排泄的濃度不同,為準確定量而要收集24h尿液。單元2尿液的收集和保存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

尿液是一種良好的細菌培養基。尿液留取后應即時檢驗,若必須推遲檢驗或收集24h的樣本,則應放冰箱冷藏或加防腐劑。2.尿液的保存(1)冷藏于4℃如果收集的尿液所要進行的檢測不宜加防腐劑,最好放入4度冰箱保存;在收集24h尿液樣本過程中,每次留取尿后應立即冷藏。抑制細菌生長和維持酸性,但有些對檢驗有影響,要選擇合適的防腐劑。(P84四)福爾馬林/甲苯/麝香草酚/濃鹽酸碳酸鈉/氯仿/混合防腐劑(2)加入化學防腐劑單元2尿液的收集和保存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

檢驗尿液中的營養素及其代謝產物是重要的營養概況評價手段。⑴用于測定人體蛋白質和氨基酸代謝。⑵用于測定水溶性維生素的耐受實驗和研究水溶性維生素的代謝。⑶用于評價機體水溶性維生素的營養狀況。⑷用于研究人體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的需要和代謝情況。⑸研究和評價糖尿酸和藥物等的代謝情況。3.尿液用于營養評價的意義:單元2尿液的收集和保存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能力要求:24h尿液樣品的收集和保存【工作準備】:(1)收集容器:500mL的收集瓶或尿杯和盛裝2L以上的容器(2)冰箱和防腐劑.單元2尿液的收集和保存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能力要求:24h尿液樣品的收集和保存【工作程序】:(1)在收集容器上貼上標簽(姓名,性別,年齡和檢測內容).

(2)收集前用肥皂、清水洗凈外陰及會陰周圍,然后排尿;前段小便不要,將中段尿直接排入準備好的消毒容器中,立即用消毒過的塞子或蓋子封好送檢。男性標本比較容易收集,女性的尿標本應注意不要被大便、月經等污染若24h尿液的收集,要求被檢者清晨8時排空小便但不收集,此后至次日晨8時的每一次都收集.

單元2尿液的收集和保存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3)標本收集后應立即檢查是否有可見污染,尿量是否足夠足夠的標本尿量一般不能少于12mL。若為24h收集的尿液,測量總體積,混勻,取出約60mL于棕色瓶并寫上總尿量,如果一切符合要求,則送檢或保存。送檢樣品不可過夜。(4)尿液保存在不具備立即檢測條件的情況下,收集的尿液樣品可根據測定指標要求采取下列保存措施之一保存。A.冷藏放置4℃冰箱內保存。B、加防腐劑。每升尿中加入5mL福爾馬林,或5-10mL甲苯,或10mL濃鹽酸,或0.5-1g麝she香草酚(根據實驗目的只加入一種即可),混勻后室溫保存或放入冰箱中冷藏。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注意事項】:⑴收集容器要求清潔、干燥、一次性使用,有較大開口,無化學干擾物質(消毒劑),容器上有明顯標記(姓名、編號、收集日期)。如要進行尿培養,應在無菌條件下用無菌容器收集中段尿液。⑵避免陰道分泌物、月經、糞便等污染尿液。(3)應留有足夠的標本,任意一次尿標本至少留取12mL,其余項目最好超過50mL。如果收集的是定時尿,容器應足夠大,并加蓋,必要時加防腐劑。將尿液放置在陰涼避光處,防止陽光的照射。⑶⑷掌握正確的收集方法,及時送檢。一次性單元2尿液的收集和保存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

正常糞便主要由消化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殘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細菌和無機鹽及水等組成。糞便檢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消化道有無炎癥、出血、寄生蟲感染、惡性腫瘤等情況;可以判斷胃腸、肝膽胰腺系統的功能狀況;了解腸道菌群分布是否合理,檢查糞便中有無致病菌以協助診斷腸道傳染病;進行營養代謝實驗.常要收集糞便,收集的時間至少3天.單元3糞便的收集和保存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知識要求:1.糞便收集的種類

檢測項目不同,所需糞便的量也是不同的。一般核桃大小的成形糞便或5-6湯匙的水樣便對常規檢查來說就足夠了。如要做特殊檢查(如離心或培養),則需要整次或整天甚至3天的糞便。(1)常規糞便標本通常采用自然排出的糞便,取1小塊糞便放在紙盒內送檢即可。標本不宜取得過少,以免干燥影響檢驗,一般取約拇指大小的即可。如為腹瀉病人應采取膿血或黏液部分送檢。

(2)濃縮糞便標本應將24h內排出的所有糞便收集于同一容器送檢,注意防止小便的混入。

用干凈竹簽選擇有粘液,膿血等病變成分的糞便.外觀無異常的從深處取材.單元3糞便的收集和保存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

2.糞便的保存:糞便本身含有大量細菌、水分、食物殘渣、消化道分泌物等,因此,要求糞便標本應盡快送檢,尤其是檢查痢疾阿米巴原蟲或滋養體時應排便后立即檢查,不要超過10min,從膿血和稀軟部分取材,寒冷季節標本傳送及檢查時均需保溫。單元3糞便的收集和保存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1)固定液中保存(適用寄生蟲及蟲卵檢測,采集24小時的)(2)冷藏保存(紙盒裝的采集后放入有蓋的玻璃瓶然后放入冰箱保存.時間<2-3天)(3)運送培養基保存(腹瀉病人的糞便標本用作致病菌檢測時需保存于運送培養基中)。(4)0.05mol/L硫酸保存(做氮平衡實驗時收集的糞便應加入適量0.05mol/L硫酸后保存)(5)冷凍保存(用于礦物質代謝研究的糞便可冷凍保存)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

3.糞便用于營養學研究的意義

(1)用于測定人體蛋白質的需要量(氮平衡法).(2)用于評價食物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氮平衡法).(3)用于研究人體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的需要量.(4)用于評價食物礦物質的吸收率以及影響礦物質元素吸收的因素.(5)用于檢測體內礦物質隨糞便的排泄情況.單元3

糞便的收集和保存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

血液中很多化學成分受飲食、藥物及離體后物理和化學因素的影響,因此,應在早晨空腹或禁食6h以上時采取血液,分析結果才具有真實的代表性。

1.血液樣品的種類

包括指血、耳垂血、足跟血、靜脈血、眼眶取血等

2.抗凝劑的使用抗凝劑的選用是否恰當,會直接影響分析結果。用量不足,達不到抗凝效果;用量過多,又會妨礙測定。常用抗凝劑中草酸鉀最為常用,肝素也較常用。單元4

血液的收集和保存知識要求: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3.血清和血漿的分離血清和血漿的區別:血液離開血管后,血液凝固并析出血清。血漿含有纖維蛋白原而血清沒有,其他成分一樣.

血清和血漿都需要采血后立刻分離。目前常用的化學或生化方法大多用血清進行。若需血清標本則直接將血液注入清潔的試管或小瓶內,待其凝固后取上層血清即可。若用全血或血漿進行檢驗,應將血液注入含有抗凝劑的試管或小瓶內盡快分離出血漿和各成分。血漿的分離比血清快且量多。單元4

血液的收集和保存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

能力要求:血樣的收集和保存

【工作準備】:(1)采血容器采耳垂或指尖血可用玻璃毛細管或聚乙烯管,每管以盛裝2/3-3/4為宜,以留作封口。采靜脈血一般用注射器,采血器具及裝血樣的容器都必須經過嚴格清洗及消毒,以防污染而影響結果。(2)抗凝劑:(常用的是草酸鹽,肝素)。

(3)離心機、冰箱、試管或離心管、試管架等。單元4

血液的收集和保存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

程序1血樣的采集

專業人員操作

1)末梢采血

主要有耳垂取血和指尖取血(無名指內側)兩種方法,嬰兒也可在腳后跟(應無凍瘡、炎癥、水腫、破損.).燒傷病人選擇皮膚完整處.對于體內出血,凝血功能檢測項目(血小板計數、出血時間或凝血時間等)的檢測,應了解患者是否使用過抗凝、促凝的藥物,以減少干擾因素的影響.

單元4

血液的收集和保存【工作程序】:第二節實驗室指標收集和判斷程序1血樣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