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員工安全培訓教材水害防治篇_第1頁
煤礦員工安全培訓教材水害防治篇_第2頁
煤礦員工安全培訓教材水害防治篇_第3頁
煤礦員工安全培訓教材水害防治篇_第4頁
煤礦員工安全培訓教材水害防治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01月煤礦員工安全培訓教材(水害防治篇)目

錄1前

言水害事故典型案例水害事故暴露問題水害事故防范措施234

言第一部分

前言

濟寧市煤礦資源逐步枯竭,受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礦業權退出、千米深井、城市建設等政策影響,可采儲量日益減少,逐步到煤層露頭、深部、邊角、斷層帶等風險較大區域開采,水文地質條件趨向復雜化,帶壓開采、提限開采、受松散層水、底板水、老空水影響的礦井日益增多,未來防治水形勢更加嚴峻。

在各級礦山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廣大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水害事故逐年下降,水害防治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近年來淹采區、淹水平、淹井事故也時有發生,水害防治仍不能掉以輕心。

根據濟寧市煤礦開采煤層水文地質條件,選取了相關水害事故典型案例宣講,目的是通過案例學習,能起到以案示警、以案為戒、以案促改效果。2000年以來,全國煤礦共發生水害事故277起,造成2224人死亡。其中:老空水害事故224起,造成1672人死亡;地表水及洪水倒灌事故14起,造成263人死亡;頂板水害(含潰水潰砂)事故12起,造成88人死亡;底板水害事故9起,造成死亡75人;陷落柱水害事故4起,造成33人死亡;離層水水害事故5起,造成25人死亡,其他類型水害事故8起,造成68人死亡。2000年以來全國煤礦水害事故統計新疆豐源煤礦“4.10”重大透水事故,造成21人死亡陜西郝家梁礦業公司“7.15”較大水害事故,造成5人死亡青海柴達爾煤礦“8.14”重大潰砂潰泥事故,造成20人死亡2023年山西莒山煤礦“1.27”較大水害事故,造成4人死亡內蒙古敏東一礦“9.27”較大水害事故,造成3人死亡云南大山腳煤礦“5.9”較大水害事故,造成4人死亡山西大紅才礦業公司“6.10”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3人死亡陜西龍鎮煤礦蘆則溝礦井“7.25”較大水害事故,造成3人死亡河北桃樹峪鐵礦“9.2”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5人死亡云南興隆煤礦“10.15”較大水害事故,造成4人死亡2022年重慶蘆塘煤礦“6.28”較大水害事故,造成3人死亡山西萬通源煤業公司“11.11”較大水害事故,造成5人死亡湖南源江山煤礦“11.29”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3人死亡2020年2021年2020年以來主要水害事故統計2020年以來,全國礦山共發生水害事故13起,其中重大事故5起、較大事故8起,共造成113人死亡。水害事故典型案例第二部分

典型水害事故案例

老空水害典型案例新疆豐源煤礦“4.10”老空水害事故

老空水又稱老窯水,主要是指由于過去的煤礦開采或本煤礦的開采,遺留下一部分采空區,這些采空區被水充滿,形成老空水。

老空水害特點:①突發性;②老空水往往呈酸性狀態;③老空積水中硫化氫氣體的濃度較高;④破壞性強。老空水害突發性、來勢猛,破壞大呈酸性富含硫化氫氣體老空水害定義及特點

2021年4月10日18時11分,新疆昌吉州呼圖壁縣白楊溝豐源煤礦發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21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7067.2萬元。

新疆豐源煤礦“4.10”重大透水事故

豐源煤礦為民營企業,隸屬于山東信發集團。豐源煤礦西鄰關閉的白楊樹煤礦,東鄰白楊溝煤礦,北鄰寬溝煤礦。

事故概況

相鄰的白楊樹煤礦為停產礦井,停產前違規超層越界,在豐源煤礦井田內布置一號廢棄軌道上山。事故發生前,豐源煤礦地測部門已排查出B4W01回風順槽存在老空水風險,所施工鉆孔均未探到一號廢棄軌道上山。

豐源煤礦的安全生產許可證已經被新疆礦山安全監察局注銷,要求豐源煤礦查清周邊老空區情況,并進行水害的相關探查和治理,已對B4W01回風順槽超前探測,發現低阻異常區,未進行鉆探驗證,仍違規組織生產。

事故概況

事故經過

B4W01回風順槽二部皮帶機頭作業的司機林某突然聽到迎頭方向發生巨響,隨后電機斷電,照明燈熄滅,并且感覺風量增大,林某感覺出事,隨后向外跑,到達五岔門的位置遇到三名同伴,準備電話給調度室匯報時,水已經跟來,四人沒有時間與調度室匯報成功。等到調度室發現并且通知井下撤人時已錯過最佳時間,最后6人安全升井,21人被困井下遇難。直接原因

B4W01回風順槽掘進至1056.6m(平距)時,掘進迎頭與白楊樹煤礦1號廢棄軌道上山之間的煤柱僅有1.8m。煤礦違章指揮、冒險組織掘進作業,在老空積水壓力和掘進擾動作用下,白楊樹煤礦老空水突破有限煤柱,通過1號廢棄軌道上山潰入豐源煤礦B4W01回風順槽,是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

一、法律意識淡漠,拒不執行停產指令。自治區督查組責令煤礦停產整改水害隱患,在隱患未整改完畢、縣煤礦安全監管部門明確不予復工的情況下,擅自恢復B4W01回風順槽和運輸順槽的掘進作業。間接原因

二、漠視透水重大風險,違章指揮冒險作業。地測部門已經判斷B4W01回風順槽掘進工作面以西不排除老空水威脅的可能性,未按照《煤礦防治水細則》進行探放水,冒險組織掘進作業;掘進面出現明顯透水征兆后,未及時撤出受透水威脅區域人員,繼續掘進作業。

事故原因

三、技術工作滯后,防治水基礎薄弱。周邊老窯資料缺乏,部分留存的資料不能真實反映井下開采情況;煤礦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不到位,未查明井田范圍內及周邊采空區、老窯分布范圍及積水情況;委托地質勘察單位進行水文地質補充勘探,為節省合同費用而減少或變更驗證鉆孔,未能發現白楊樹煤礦采空區及廢棄巷道積水。

四、防治水“三區”劃分不合理。防治水“三區”劃分不符合《煤礦防治水細則》相關要求,《防治水分區管理論證報告》已提出白楊樹煤礦老空積水不清,仍盲目將臨近的B4W01工作面全部劃為可采區;探放水設計照抄照搬,未按探放老空水要求設計鉆孔,未確定探水線和警戒線,設計編制滯后于探放水作業。

五、安全管理松懈。重生產、輕安全、搶工期、趕進度,違規下達掘進進尺指標,探放水施工嚴重滯后,存在未探先掘、邊探放水邊掘進或超過探放安全距離仍然冒險掘進,直至發生透水。間接原因一、受老空積水、灌漿區威脅礦井,認真開展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工作,采用物探、鉆探全面查清井田內及周邊采空區、廢棄老窯位置及積水情況,劃定老空水管理“三區”和“四線”,嚴格落實查全、探清、放凈、驗準的老空水防治“四步工作法”。二、地質資料不清楚的情況下,要進行“先探后掘”,采掘工作面超前探放水應當同時采用鉆探、物探兩種方法,做到相互驗證。物探成果解釋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嚴禁因趕工期、圖省事等原因,人為刪減物探異常區。三、規范開展探放水工程,嚴格按照經審批的探放水設計及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施工,嚴格執行“三專兩探一撤”,當發現老空水透水征兆,立即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脅地點的人員,在原因未查清、隱患未排除之前,不得進行任何采掘活動。四、煤礦應當按照規定調查相鄰礦井邊界200m范圍內的采掘活動,交換完整的采掘工程平面圖,發現異常及時向相鄰礦井取證。

防范措施

典型水害事故案例

頂板水害典型案例陜西郝家梁礦業公司“7.15”頂板水害事故

采礦活動及其影響范圍(導水裂隙帶、導水構造等)觸及礦體上部的充水巖層、松散層、地表水體等,便引發頂板水害。

依據礦體與充水巖層的接觸關系,分為頂板直接充水型和間接充水型。頂板水害

頂板水害定義2021年7月15日15時26分,榆林市華瑞郝家梁礦業有限公司30108綜采工作面發生一起頂板水害事故,造成5人遇難,直接經濟損失1382.8萬元。

陜西郝家梁礦業公司“7.15”較大水害事故

事故概況

事故發生地點:30108綜采工作面長220米,推采長度約1578米,采用綜合機械化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藝。事故前該工作面處于初采初放階段,機頭已推采19.8米,機尾推采18米,事故當班是檢修班。

事故概況

7月15日15時26分,距刮板機頭80余米處的跟班副隊長聽到“轟隆隆”的聲音,同時看見有黃泥狀的物體從工作面向順槽涌出,當人跑至8聯巷里約20m處的設備列車操作臺處,給調度室打電話匯報透水情況后,立即撤離。30107工作面泵站司機接到調度員的撤人命令后,立即通知30108工作面回風口處恢復風墻2人及在30107工作面更換立柱的4人撤離,15時40分許,調度室接現場匯報,周邊工作的7人全部撤離。救援結束后,5人遇難。

事故經過直接原因30108綜采工作面切眼布置于十八墩河支溝河床下方,該地段3號煤層頂板覆巖結構異常,回采過程中頂板防塌、防沙、防水煤(巖)柱失效,采空區頂板局部抽冒,上覆含水層及地表水裹挾泥沙潰入工作面,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一、水體下采煤專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程度不足、針對性不強。未在30108工作面過河地段布設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鉆孔,查清上覆巖層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條件。水體下采煤安全性評價之前,未嚴格執行《煤礦防治水細則》第86條之規定“進行水體下采煤的,應當對開采煤層上覆巖層進行專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間接原因二、未編制水體下采煤專項開采方案設計。30108工作面進行水體下采煤之前,沒有編制專項開采方案設計。未執行《煤礦防治水細則》第85條之規定“水體下采煤,應當根據礦井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條件、開采方法、開采高度和頂板控制方法等,按照《建筑物、水體、鐵路及主要井巷煤(巖)柱留設與壓煤開采規范》中有關規定,編制專項開采方案設計,經有關專家論證,煤炭企業主要負責人審批后,方可進行試采。采煤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批準的設計要求,控制開采范圍、開采高度和防隔水煤(巖)柱尺寸”。

事故原因三、未嚴格落實工作面過河地段初采限厚開采措施。未嚴格按照《郝家梁煤礦30108工作面初采安全技術措施》初采期間采高嚴格控制在6.4~6.5m、《郝家梁煤礦30108工作面大采高綜采防治水安全性評價》初采193m范圍限厚6.5m的要求落實綜采作業。工作面內實際采高為5.33~8.07m,3次井下勘察共測量27個點,其中11個點采高超過6.5m,增加了頂板局部冒頂風險。間接原因四、工作面端頭支護存在安全漏洞。3#(端頭架)與4#(過渡架)頂梁支護高度存在約1.5m高差,且3#與4#支架接頂不實,未有效支護頂板和封堵采空區與工作面之間的通道,在3#、4#架處形成高0.35~2.3m、寬約2m的空間,采空區頂板在發生局部抽冒過程中,成為泥沙潰入工作面的直接通道之一,縮短了泥沙潰入工作面的路徑,擴大了災害發生規模。一、在淺部開采厚煤層、基巖風化帶附近及水體下采掘前,開展水文地質補充勘探,查明水文地質條件,制定并落實防抽冒安全技術措施。二、接近防隔水煤(巖)柱開采時,確保煤柱實際寬度滿足安全生產需要,防隔水煤(巖)柱實際參數未查明或不能保證安全生產的一律嚴禁組織采掘作業。三、按照現場水文地質條件,科學制定防治水措施。嚴格執行“三專兩探一撤”“一面一策”,對探查發現的水害異常區,嚴格落實治理措施,開展治理效果檢驗,保證探放水效果。事故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

典型水害事故案例

底板水害典型案例山東古城煤礦“7.12”底板突水事故

當采礦活動及其影響范圍(礦壓破壞帶、導水構造等)觸及礦體下部的充水巖層時,便引發底板礦井水害。

依據礦體與充水巖層的接觸關系,底板水害劃分為底板直接充水型和底板間接充水型。底板水害

底板水害

古城煤礦“7.12”底板奧灰突水事故2020年7月12日,山東東山古城煤礦有限公司3315綜放工作面發生突水事故,造成礦井-850m以下區域被淹,未造成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3203.03萬元。

事故概況

3315工作面回采3煤層底板距奧灰220m,正常開采不受奧灰水威脅。突水前進風順槽推進113m,回風順槽推進75m,接近見方位置,回風順槽靠近F19斷層及其分支斷層F19-2(落差0~20m)、F19-3(落差5~25m)、F19-4(落差18m)、F19-5(落差10~90m)。礦井編制了《防隔水煤(巖)柱留設設計方案》,按要求留設了煤柱。

三維地震勘探未發現直徑大于30m的陷落柱。工作面開采前,采用了6種物探手段對工作面內部及周邊水文地質情況進行了探測,采用鉆探手段進行了驗證,并通過巷道實際揭露,均未發現富水異常區。

事故概況

2020年7月11日晚,古城煤礦3315工作面正常組織生產。7月12日2時29分,50~57#支架立柱安全閥突然開啟,初步預判工作面周期來壓,跟班副區長隨即帶領工作面人員全部撤離至防沖限員管理站處,并向調度室匯報。2時30分,值班調度員匯報相關領導,并利用視頻實時監控現場情況,現場采一工區人員原地待命暫避。5時3分,調度員通過監控發現進風順槽第3部溜頭處有積水,電話指揮跟班副區長等2人通過回風順槽重返工作面檢查出水原因。檢查發現工作面50~57#支架處后方采空區出水,水質發白。跟班副區長將水情匯報調度室后,并帶領本區隊當班全部人員立即撤出升井。經過觀測,現場涌水量逐漸由50m3/h增大至1505m3/h并保持穩定,造成礦井-850m以下區域被淹。

事故經過

由于物探手段的局限性,以及鉆探探查不到位等原因,導致對3煤底板可能存在的深部隱伏導水通道探查能力不足、對奧灰突水風險預判不足,未發現3315綜放工作面切眼外約70m處底板存在80m長的隱伏陷落柱。隨著工作面采動影響加劇,以及周邊斷層、裂隙影響,最終形成了“隱伏陷落柱+斷層帶+采動破壞裂隙帶”的復雜聯合通道。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間接原因1.對3煤底板深部隱伏導水通道探查能力不足。未發現3315工作面及周邊存在隱伏陷落柱,礦井在前期已揭露12個陷落柱,工作面布置開采前未針對隱伏陷落柱提出有針對性的探查治理措施。2.對奧灰水害認識不到位,對奧灰突水風險預判不足。礦井正常情況下3煤開采不受奧灰水害威脅,對復雜構造、高水壓、高礦壓、大采深等因素疊加的深層次危害缺乏足夠認識。

事故原因一、加強先進物探手段的研究與應用,特別是在斷層構造復雜區域,選取的物探手段探測范圍、精度要滿足分析需要。二、在可能發育陷落柱的區域,要加大鉆探力度,增加底板鉆孔數量,完全探明隱蔽致災因素后方可回采。三、在工作面“見方”、初次來壓、不規則開采等特殊時期要應加強水文觀測分析,防范因局部應力積聚造成底板裂隙快速發育,形成導水通道。四、強化應急排水能力配置,盡可能減少底板突水對礦井的影響。事故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地表河流、湖泊水、庫水等通過井口、采空區、冒裂帶、巖溶塌陷坑等涌入礦井,造成淹井或人員傷亡。地表水害

地表水水害2003年7月26日山東棗莊滕州市木石煤礦發生了一起地表水潰入井下事故,造成35人死亡。2007年8月17日山東華源礦業有限公司發生了一起河水潰入井下淹井事故,死亡181人。木石煤礦位于山東省棗莊滕州市木石鎮境內,官橋煤田北部,屬于木石鎮鎮辦集體企業。該礦始建于1971年,前身為谷山南井和谷山北井,為2個獨立的生產經營單位。分別復采魏莊和萊村煤礦剩余煤,1999年合并為一個單位,設計年生產能力9萬噸。木石煤礦主立井井底車場標高為-38m,礦井的生產水平為-38m,木石煤礦采礦許可證確定的井田邊界上限為+20m,下限為-225m,批準開采的煤層為第3、14、15、16、17層煤,煤礦四證一照齊全、有效。滕州市煤炭行業辦公室批復的開采上限為0,事故發生時開采的煤層為第3層殘余煤。3層殘余煤劃分為兩個采區開采(事故地點為一采區)其余煤層尚未開拓開采。該3煤層原始平均厚度8m左右煤層傾角一般為20°左右,復采厚度0.8-4.0m。該礦所在井田1958年大躍進時期國家曾進行露天開采,由于經濟技術不合理,未開采成功,在地面形成許多露天坑。地面最高標高+60m、露天坑底最低標高+46.5m,坑內部分區域常年積水,成為農民的養魚魚塘。礦井正常涌水量22m3/h,最大涌水量29m3/h。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屬中等類型。事故發生前,該區域連降暴雨,降雨量411mm,比2002年同期(174mm)增加236%,4號露天坑內積水約10萬m3。

事故概況2003年7月底,魯南地區近幾周來連降大雨,使得位于出事巷道上方的四號積水坑水量增多,導致出事點煤層壓力增大、土質疏松,最終大水滲露到井下。2003年7月26日21時40分左右,木石煤礦正值中、夜班交接班期間,礦值班人員倪某、陳某接到電話匯報井下發生透水,隨后二人一邊通知井下撤人,一邊換衣下井,同時安排機電人員切斷電源。當罐籠下至碼頭門上部時,發現水位已上升至碼頭門(井底標高-38m),隨即升井,并組織其他人員趕到一采區立風井觀察水位情況。當下到一號風門和二號風門時,一號風門已推不開,二號風門處頂板冒落,污泥堵塞已無法行人,隨即上井,此時,礦井一采區運輸大巷全部被淹,井下水位升至-36m。隨后全礦井被淹,事故最終造成35人遇難。

事故經過2.木石煤礦拒不執行暴雨期間停產撤人的要求,明知露天礦坑的積水有潰入3208工作面的危險,但心存僥幸,為了多出煤,仍然繼續安排3208工作面越界開采。間接原因1.木石煤礦無視國家法律法規,違法越界開采:違反《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擅自開采煤層防水煤柱,偽造圖紙,隱瞞井下作業地點。

事故原因木石煤礦違法越界開采煤層防水煤柱,3208工作面在生產過程中頂板冒落后與露天礦坑坑底直接聯通,導致露天坑內的積水、泥沙潰入井下.直接原因1.礦井當接到暴雨災害預警信息和警報后,應當實施24h不間斷巡查。在礦區每次降大到暴雨的前后,應當派專業人員及時觀測礦井涌水量變化情況。2.礦井應當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發淹井等事故災害緊急情況下及時撤出井下人員的制度,明確啟動標準、指揮部門、聯絡人員、撤人程序等。當發現暴雨洪水災害嚴重可能引發淹井時,應當立即撤出作業人員到安全地點。經確認隱患完全消除后,方可恢復生產。3.礦井在雨季前,應當全面檢查防范暴雨洪水引發事故災難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對檢查出的事故隱患,應當落實責任,并限定在汛期前完成整改。事故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

典型水害事故案例

其他水害典型案例義煤集團某礦“10.11”探放水淹巷事故因工人操作失誤引發的水害事故。(五)其他水害事故

10月11日6時許,某礦探放隊在某工作面底板巷施工一號鉆孔過程中發生突水事故,導致巷道被淹32小時。事故概況

其他水害

10日某礦探放隊在某工作面底板進行開孔,中班試壓后在孔口安裝在108mm防噴控水閘閥和反壓裝置后,鉆進至45米。11日接著又鉆進,6時鉆進至128米出水,出水量約160m3/h,水壓4.6MPa。因排水能力不足,職工關閉了孔口控水閘閥。11日20時,探放隊早班班長王某發現該鉆孔附近巷道底板出現多個滲水點,立即向調度室匯報。夜班經地測科現場實測,涌水量為15m3/h。隨后水量持續增大,為防止高水壓影響抗到底板,經研究決定打開一號鉆孔控水閘閥,12日中班涌水量達到160m3/h,最后穩定在220~230m3/h。因排水不及時,造成該巷道被淹。

事故經過直接原因

該礦探放隊在用水泥固管一班后即開始掃孔,鉆進固管時間未達到設計要求的24小時是這次突水事故的直接原因。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一、探水地點排水泵排水能力僅有每小時30立方米,排水能力太小是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二、鉆孔探出水后未立即注漿加固,也是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間接原因

防范措施一、在預計水壓大于0.1MPa的地點探放水時,必須安裝孔口承壓套管,固管質量和時間必須達到設計要求后,再進行掃孔,按設計規定進行耐壓試驗。二、探水打鉆前,施工地點必須按設計和措施要求,完善排水系統,確保排水能力充足。三、有強承壓含水層并有突水危險的工作面探出水后,必須按設計規定立即注漿加固,嚴防發生底板破壞和突水事故。總結:探放水工程必須按設計要求下管、固管、安裝孔口閘閥、試壓。防范措施

水害事故暴露問題第三部分(一)專業技術人員配備不足防治水工作專業性較強,配備專業防治水人員是做好防治水工作的必備條件之一。以往發生的水害事故,礦井中大部分都沒有配備受過專業教育的技術人員,一些礦井缺乏水文地質方面的技術人員,一些探放水作業人員沒有特殊工種操作證,施工的探放水鉆孔質量以及相應的水害辨識能力、應急避險和自保能力不足。編制的水害分析預測報告與實際不符,制定的防治水措施不切實際,有的企業委托技術服務機構負責防治水工作。對礦井出現的水文地質異常情況不能及時處理,錯失了最佳處置時期,導致事故發生。案例:富源縣老廠鎮大山腳煤礦配備的防治水專業技術人員不具備防治水相關知識,對物探發現的低阻異常區域未進行鉆探驗證,探放水專職人員未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掘進工作面巷道坡度發生變化后未重新進行探放水。2022年5月9日20時14分,該礦+1880m水平一組煤軌道大巷掘進工作面冒險掘通被整合關閉的聯興煤礦,造成老空區潰水,造成4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976萬元。

水害事故暴露的主要問題(二)水文地質條件不清楚水文地質條件清楚是水害防治工作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近年來,一些事故露出水文地質條件不清、勘察走過場、井下采空區范圍及積水情況不清楚等問題。煤礦企業要采取物探、鉆探和化探等方法,查清井田內及周邊采空區、廢棄老窯、井筒封閉不良、鉆孔、斷層、裂隙、陷落柱、地表河流水體、地下含水體、導水裂隙帶等,并標注在綜合水文地質圖和采掘工程平面圖上,及時進行分析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建議。案例:2020年11月11日2時36分,山西朔州平魯區茂華萬通源煤業有限公司發生一起較大透水事故,造成5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2570萬元。案例:2021年7月15日15時26分,榆林市華瑞郝家梁礦業有限公司30108綜采工作面發生一起水害事故,造成5人遇難,直接經濟損失1382.8萬元。

水害事故暴露的主要問題(三)探放水工作不落實,災害治理不到位發生老空水害事故的礦井都是由于未進行探放水或者未按規定布孔探水,或者未完全放凈老空水即組織采掘活動,盲目放炮或者綜掘導通老空積水發生的案例:榆林的蘆則溝煤礦“7.25”透水事故山西大紅才礦業公司“6.10”重大透水事故

水害事故暴露的主要問題(四)防治水投入不到位防治水投入是做好防治水工作的保障,企業應當從安全費用中提取一定費用,用于查清水文地質條件、監測預警、區域治理、帷幕注漿、應急排水裝備、探放水等防治水工程項目和購買必要的設備。案例:2010年10月27日,貴州大坡煤礦發生透水事故,造成12人死亡。

水害事故暴露的主要問題(五)遇險撤人不及時所有水害事故基本上都有煤層變濕、頂板來壓、淋水加大、底板鼓起等透水征兆。但事故反映出由于培訓工作走過場,現場管理弱化、虛化,很多事故征兆沒有及時發現,有的甚至發現異常,仍然冒險作業,導致事故發生。案例:2014年云南下海子煤礦違法越界開采,相鄰煤礦的保安煤柱掘進工作面不進行探放水作業。4月6日,煤礦安全檢查時已發現迎頭煤壁發潮等透水征兆,但未采取任何措施,仍然冒險蠻干。4月7日,放炮貫通,發生透水事故,造成22人死亡。案例:青海柴達爾煤礦正3690綜放工作面2021年6月29日出現頂煤多次冒落以及長期異常淋水、工作面液壓支架被壓死等潰沙、潰泥征兆。但礦方未果斷停止作業,違章冒險清淤,引發頂煤抽冒,導致重大潰沙潰泥事故發生,造成20人死亡。

水害事故暴露的主要問題1.掛紅:因為水中含有鐵的氧化物,通過煤層或巖層裂隙時,附著在裂隙表面的暗紅色水銹,一般認為巷道接近老空積水區,也是老空水透水前的征兆。2.掛汗:當采掘工作面接近積水區時,水在自身壓力作用下,通過煤巖裂縫而在煤壁、巖壁上聚成許多水珠。3.煤層變濕:干燥、光亮的煤由于水的滲入,就變得潮濕、暗淡,如果挖去表層,里面還是這樣,說明附近有積水。4.空氣變冷、出現霧氣:工作面接近大量積水時,氣溫驟然降低,煤壁發涼,人一進去有涼爽感,時間越長就越感到陰涼。空氣中的水分子遇冷凝結,形成霧氣。5.水叫:井下的高壓積水,向煤巖裂縫強烈擠壓與兩壁摩擦而發出嘶嘶叫聲。6.頂板來壓、片幫、淋水加大、底板鼓起:高水壓可能加劇煤巖體壓力顯現,而采動影響造成的煤巖體應力集中、裂隙也可能形成突水通道,加速突水事故的發生。7.裂隙滲水:采掘工作面錨桿錨索出現滴水、淋水,以及煤巖體裂隙滲水,說明已經受到水壓影響,應盡快停止生產、撤出人員。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水質化驗、物探或鉆探等方法進行驗證、分析。8.鉆孔噴水:與裂隙滲水類似,采掘地點附近的卸壓孔、鉆屑法鉆孔如果滲水或者噴水,說明很可能接近積水區,應盡快停產撤人。9.煤壁潰水,水色發渾、有臭味:出現壓力水流(或稱水線)。10.采掘工作面有害氣體增加:積水區向外散發瓦斯、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

水害事故暴露的主要問題(六)應急排水設施不健全足夠的排水設施是保障礦井安全的基本條件。一些礦井故意將水文地質類型劃分為較低類型,逃避安裝應急排水系統,即使發生較小的透水,也造成淹井或人員傷亡。(七)中介機構技術服務不到位中介機構是安全生產工作的有力幫手和支撐,做好服務是中介機構的命根子,也是其存在價值所在。但一些事故反映出一些中介機構提供的初步設計安全評價報告中結論與實際嚴重不符。

水害事故暴露的主要問題水害事故防范措施第四部分(一)強化責任落實煤礦要嚴格落實水害事故防范主體責任。礦長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在人、財、物上要全力支持。總工程師負責防治水的技術管理工作,組織制定防治水規劃,經常研究防治水工作。副總工程師、技術人員具體負責防治水工作,嚴格按規程、規范、標準等設計、審批、實施防治水措施。

水害事故防范措施(二)開展監測預警煤礦要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則。正常生產建設煤礦必須安裝水害監測預警系統,實現水害防治感知數據聯網和水害風險在線監測,對降水量、含水層水位、涌水量、排水量、探放水視頻等進行監測,實現超限預警。應當對老空積水情況進行動態監測,監測內容包括水壓、水量、水溫、水質、有害氣體等;采用留設防隔水煤(巖)柱和防水閘墻措施隔離老空水的,還應當對其安全狀態進行監測。

水害事故防范措施(三)強化“三專兩探一撤”由專業技術人員編制探放水設計,采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