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暴恐襲擊應急預案TOC\o"1-2"\h\u6983第1章總則 5101121.1背景與目的 5191891.2適用范圍 5308831.3編制依據 556711.4應急預案體系 515846第2章組織架構 6107432.1領導機構 6202972.2工作機構 6103552.2.1辦公室 6288062.2.2聯絡組 6206772.2.3情報組 6115392.2.4執行組 6280862.2.5宣傳組 613002.2.6后勤保障組 6259432.3專家組 6314652.4基層組織 7232442.4.1街道(鄉鎮)層面 7200432.4.2社區(村)層面 770512.4.3企事業單位層面 7227892.4.4學校層面 770632.4.5社會組織層面 725300第3章風險評估與預警 783093.1風險識別 7115113.1.1暴恐襲擊類型:包括爆炸、槍擊、刀斧砍殺、綁架、投毒等。 7309633.1.2暴恐襲擊目標:公共場所、交通工具、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重要基礎設施等。 7152103.1.3暴恐襲擊手段:自制爆炸物、槍支、刀具、有毒化學品等。 7204703.1.4暴恐襲擊特點:突發性、破壞性、危害性、恐慌性等。 7207163.2風險評估 7232753.2.1風險概率:根據歷史數據和當前形勢,分析各類暴恐襲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7318043.2.2風險影響:評估暴恐襲擊事件對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影響等方面的危害程度。 7267683.2.3風險等級:結合風險概率和風險影響,將暴恐襲擊風險劃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 8184793.3預警級別 8151493.3.1紅色預警:表示風險等級為高,暴恐襲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較大,危害程度嚴重。 8280503.3.2橙色預警:表示風險等級為中,暴恐襲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一般,危害程度中等。 8126643.3.3黃色預警:表示風險等級為低,暴恐襲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較小,危害程度較輕。 874083.3.4藍色預警:表示風險等級極低,暴恐襲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極小,危害程度輕微。 870993.4預警發布與解除 8265483.4.1預警發布:根據風險評估和預警級別,及時向相關部門和公眾發布預警信息,內容包括預警級別、預警區域、預警時段、預警事項等。 8181573.4.2預警解除:當預警條件消失或預警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時,及時發布預警解除信息。 8192693.4.3預警信息發布途徑:包括但不限于短信、電話、網絡、電視、廣播等。保證預警信息快速、準確、廣泛地傳達給相關部門和公眾。 821988第4章信息報告與處理 8138324.1信息報告 82014.1.1確立報告主體與責任。在發生暴恐襲擊事件時,相關單位及個人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將相關信息及時、準確、全面地報告給應急指揮部。 8239184.1.2報告內容應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性質、規模、傷亡情況、影響范圍、已采取的措施等。 8218754.1.3報告途徑應多樣化,包括電話、短信、郵件、應急平臺等多種方式。 8136904.1.4建立信息報告時限要求,保證首次報告在事件發生后30分鐘內完成,后續報告根據事件進展情況實時更新。 8100704.2信息處理 875174.2.1信息接收與核實。應急指揮部接到報告后,應迅速對信息進行核實,保證信息的真實性。 951584.2.2對接收到的大量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分析事件發展趨勢,為決策提供依據。 9128324.2.3建立信息處理機制,保證信息的及時流轉和有效處理。 9272344.2.4針對重要信息,建立信息追蹤制度,保證措施落實到位。 9326304.3信息共享 9269774.3.1建立信息共享機制,保證各級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公眾之間信息暢通。 9184624.3.2明確信息共享的范圍、內容、途徑和時限,提高信息共享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9201184.3.3加強與上級部門、周邊地區及相關部門的信息溝通,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9108994.4信息發布 95484.4.1信息發布原則。保證信息發布準確、及時、權威,維護社會穩定。 9194004.4.2信息發布內容。主要包括事件基本情況、應對措施、公眾防范指南等。 912834.4.3信息發布途徑。通過新聞發布會、網站、社交媒體、新聞媒體等多種途徑發布信息。 9167154.4.4信息發布權限。明確信息發布權限,保證信息發布的合法性和一致性。 95435第5章應急響應 9320075.1響應分級 9248305.1.1特別重大暴恐襲擊(Ⅰ級):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嚴重影響社會穩定,需動用全國或跨地區資源進行應急處置的暴恐襲擊事件。 9205965.1.2重大暴恐襲擊(Ⅱ級):造成較多人員傷亡,影響較大范圍內社會穩定,需動用全省或跨地市資源進行應急處置的暴恐襲擊事件。 9101645.1.3較大暴恐襲擊(Ⅲ級):造成一定人員傷亡,影響局部范圍內社會穩定,需動用全市或跨縣區資源進行應急處置的暴恐襲擊事件。 1025585.1.4一般暴恐襲擊(Ⅳ級):造成較少人員傷亡,影響較小范圍內社會穩定,可由事發地縣區級及其有關部門自行應對的暴恐襲擊事件。 10246225.2響應程序 1017665.2.1信息報告:發生暴恐襲擊事件后,事發地及相關部門應立即上報上級及有關部門,同時通報相關部門和單位。 10301025.2.2啟動應急預案:根據事件等級,由相應級別的或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 1094535.2.3應急處置:各級部門及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10309475.2.4信息發布:由指定部門或單位負責,及時、準確、客觀地發布事件信息,回應社會關切。 1067865.3響應措施 10212005.3.1現場處置: 10126295.3.2醫療救護: 1088735.3.3社會穩控: 10323715.3.4宣傳引導: 1062565.4響應終止 1119549第6章應急處置 11197426.1現場指揮 11201486.1.1指揮體系建立 11292056.1.2指揮協調機制 11134286.1.3指揮部設置 11145926.2處置力量調度 1153306.2.1救援隊伍調度 1181036.2.2設備和物資調度 11215606.2.3專業力量支援 11265066.3處置措施 11189326.3.1現場控制 11325816.3.2緊急救援 12298466.3.3爆炸物處理 1251216.3.4現場勘查 12148726.3.5心理援助 12295676.4現場保障 12230916.4.1通信保障 12275306.4.2交通保障 12114236.4.3供電保障 12311746.4.4安全保障 1221003第7章醫療救護與心理援助 12305267.1醫療救護 12302207.1.1救護原則 1213127.1.2救護措施 12290177.1.3救護資源配置 12277767.2心理援助 13222817.2.1心理援助原則 13289617.2.2心理援助措施 1332547.3醫療資源調配 13224147.3.1資源調配原則 13196277.3.2資源調配措施 1384707.4心理危機干預 13108847.4.1心理危機干預原則 13215917.4.2心理危機干預措施 1313814第8章宣傳教育與培訓 1480678.1宣傳教育 14298378.1.1宣傳教育目標 14188298.1.2宣傳教育內容 14293488.1.3宣傳教育方式 14209448.2培訓 14278808.2.1培訓對象 14230348.2.2培訓內容 14243548.2.3培訓方式 1551838.3宣傳教育與培訓計劃 15271658.4宣傳教育與培訓效果評估 15238.4.1評估方法 15209568.4.2評估指標 15210258.4.3評估結果運用 167816第9章應急保障 1620119.1人力資源保障 16321869.1.1人員組織 16282349.1.2人員培訓 16120359.1.3人員調度 16232499.2物資裝備保障 16240429.2.1應急物資儲備 1640349.2.2物資管理 1673599.2.3裝備配置 16211019.3資金保障 1638099.3.1預算安排 1699179.3.2資金使用 1616519.3.3資金監管 1711849.4技術保障 17144929.4.1信息收集與分析 17158219.4.2信息技術支持 1712099.4.3技術研發與應用 1716042第10章監督與評估 172820410.1應急預案實施監督 172747910.1.1建立監督機制 17965210.1.2監督內容 17875210.1.3監督方式 17984110.2評估與改進 183053210.2.1評估內容 181944710.2.2評估方法 18628610.2.3改進措施 181283810.3責任追究 18229610.3.1責任追究原則 182985810.3.2責任追究范圍 18420610.4檔案管理 192127710.4.1歸檔范圍 192906410.4.2管理要求 19第1章總則1.1背景與目的鑒于當前國際和國內反恐怖主義形勢的嚴峻性,為有效預防和應對暴恐襲擊事件,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特制定本應急預案。本預案旨在明確暴恐襲擊應急響應的工作原則、組織體系、預警與處置程序,保證應急響應工作有序、高效進行。1.2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適用于我國境內發生的各類暴恐襲擊事件的應急響應工作。主要包括以下類型:(1)恐怖分子實施的暴力襲擊;(2)恐怖分子利用爆炸、縱火、投毒等手段進行的襲擊;(3)恐怖分子通過網絡、通訊等手段進行的威脅、破壞活動;(4)其他涉及恐怖主義性質的暴力襲擊事件。1.3編制依據本應急預案依據以下法律法規和文件制定:(1)《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3)《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4)《恐怖襲擊應急預案》(公安部制定);(5)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1.4應急預案體系本應急預案體系由以下層級構成:(1)國家級暴恐襲擊應急預案;(2)省級暴恐襲擊應急預案;(3)市級暴恐襲擊應急預案;(4)縣級暴恐襲擊應急預案;(5)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基層組織暴恐襲擊應急預案。各級應急預案應相互銜接、協調一致,形成統一、高效的應急響應體系。第2章組織架構2.1領導機構本預案設立暴恐襲擊應急指揮部,作為領導機構,負責統一指揮、協調、調度暴恐襲擊應急工作。指揮部由各級公安、國家安全、武警、消防等部門負責人組成,實行總指揮負責制。2.2工作機構2.2.1辦公室暴恐襲擊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事務處理,包括信息收集、報告、傳達、協調等工作。2.2.2聯絡組負責與各級部門、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之間的聯絡與協調,保證信息暢通,形成工作合力。2.2.3情報組負責收集、分析、研判暴恐襲擊相關信息,為指揮部提供決策依據。2.2.4執行組負責具體執行指揮部的決策部署,組織開展現場處置、救援、疏散等工作。2.2.5宣傳組負責暴恐襲擊應急工作的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全社會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2.2.6后勤保障組負責為指揮部和各工作機構提供必要的物資、設備、資金等后勤保障。2.3專家組設立專家組,由反恐、公安、國家安全、武警、消防、醫療、心理等方面的專家組成,為指揮部提供專業咨詢和建議。2.4基層組織2.4.1街道(鄉鎮)層面設立街道(鄉鎮)暴恐襲擊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本地區暴恐襲擊應急工作。2.4.2社區(村)層面設立社區(村)暴恐襲擊應急小組,負責本區域內的防范、預警、疏散、救援等工作。2.4.3企事業單位層面企事業單位應設立暴恐襲擊應急工作小組,負責本單位的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置工作。2.4.4學校層面學校應設立暴恐襲擊應急工作小組,負責校園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置工作。2.4.5社會組織層面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參與暴恐襲擊應急工作,協助做好防范和處置工作。第3章風險評估與預警3.1風險識別本節主要對可能發生的暴恐襲擊事件進行風險識別。風險識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3.1.1暴恐襲擊類型:包括爆炸、槍擊、刀斧砍殺、綁架、投毒等。3.1.2暴恐襲擊目標:公共場所、交通工具、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重要基礎設施等。3.1.3暴恐襲擊手段:自制爆炸物、槍支、刀具、有毒化學品等。3.1.4暴恐襲擊特點:突發性、破壞性、危害性、恐慌性等。3.2風險評估本節對已識別的風險進行評估,主要包括以下內容:3.2.1風險概率:根據歷史數據和當前形勢,分析各類暴恐襲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3.2.2風險影響:評估暴恐襲擊事件對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影響等方面的危害程度。3.2.3風險等級:結合風險概率和風險影響,將暴恐襲擊風險劃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3.3預警級別根據風險評估結果,設置以下預警級別:3.3.1紅色預警:表示風險等級為高,暴恐襲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較大,危害程度嚴重。3.3.2橙色預警:表示風險等級為中,暴恐襲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一般,危害程度中等。3.3.3黃色預警:表示風險等級為低,暴恐襲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較小,危害程度較輕。3.3.4藍色預警:表示風險等級極低,暴恐襲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極小,危害程度輕微。3.4預警發布與解除3.4.1預警發布:根據風險評估和預警級別,及時向相關部門和公眾發布預警信息,內容包括預警級別、預警區域、預警時段、預警事項等。3.4.2預警解除:當預警條件消失或預警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時,及時發布預警解除信息。3.4.3預警信息發布途徑:包括但不限于短信、電話、網絡、電視、廣播等。保證預警信息快速、準確、廣泛地傳達給相關部門和公眾。第4章信息報告與處理4.1信息報告4.1.1確立報告主體與責任。在發生暴恐襲擊事件時,相關單位及個人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將相關信息及時、準確、全面地報告給應急指揮部。4.1.2報告內容應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性質、規模、傷亡情況、影響范圍、已采取的措施等。4.1.3報告途徑應多樣化,包括電話、短信、郵件、應急平臺等多種方式。4.1.4建立信息報告時限要求,保證首次報告在事件發生后30分鐘內完成,后續報告根據事件進展情況實時更新。4.2信息處理4.2.1信息接收與核實。應急指揮部接到報告后,應迅速對信息進行核實,保證信息的真實性。4.2.2對接收到的大量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分析事件發展趨勢,為決策提供依據。4.2.3建立信息處理機制,保證信息的及時流轉和有效處理。4.2.4針對重要信息,建立信息追蹤制度,保證措施落實到位。4.3信息共享4.3.1建立信息共享機制,保證各級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公眾之間信息暢通。4.3.2明確信息共享的范圍、內容、途徑和時限,提高信息共享的時效性和準確性。4.3.3加強與上級部門、周邊地區及相關部門的信息溝通,實現信息資源共享。4.4信息發布4.4.1信息發布原則。保證信息發布準確、及時、權威,維護社會穩定。4.4.2信息發布內容。主要包括事件基本情況、應對措施、公眾防范指南等。4.4.3信息發布途徑。通過新聞發布會、網站、社交媒體、新聞媒體等多種途徑發布信息。4.4.4信息發布權限。明確信息發布權限,保證信息發布的合法性和一致性。第5章應急響應5.1響應分級根據暴恐襲擊事件的嚴重程度、影響范圍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將應急響應分為以下四級:5.1.1特別重大暴恐襲擊(Ⅰ級):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嚴重影響社會穩定,需動用全國或跨地區資源進行應急處置的暴恐襲擊事件。5.1.2重大暴恐襲擊(Ⅱ級):造成較多人員傷亡,影響較大范圍內社會穩定,需動用全省或跨地市資源進行應急處置的暴恐襲擊事件。5.1.3較大暴恐襲擊(Ⅲ級):造成一定人員傷亡,影響局部范圍內社會穩定,需動用全市或跨縣區資源進行應急處置的暴恐襲擊事件。5.1.4一般暴恐襲擊(Ⅳ級):造成較少人員傷亡,影響較小范圍內社會穩定,可由事發地縣區級及其有關部門自行應對的暴恐襲擊事件。5.2響應程序5.2.1信息報告:發生暴恐襲擊事件后,事發地及相關部門應立即上報上級及有關部門,同時通報相關部門和單位。5.2.2啟動應急預案:根據事件等級,由相應級別的或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5.2.3應急處置:各級部門及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應急處置工作。5.2.4信息發布:由指定部門或單位負責,及時、準確、客觀地發布事件信息,回應社會關切。5.3響應措施5.3.1現場處置:(1)迅速組織警力進行現場封控,疏散周邊群眾,保護現場證據。(2)開展現場勘查和調查,查明事件經過、暴恐分子身份及動機。(3)采取有效措施,盡快消除暴恐威脅。5.3.2醫療救護:(1)迅速啟動醫療救護應急預案,組織醫療救護力量進行救治。(2)開辟綠色通道,優先救治重傷員。(3)做好傷員轉院和康復工作。5.3.3社會穩控:(1)加強社會面巡邏防控,提高見警率。(2)加強對重點地區、部位的安全防范。(3)嚴厲打擊傳播極端思想、煽動暴力等違法犯罪活動。5.3.4宣傳引導:(1)加強輿論引導,及時發布權威信息。(2)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正確引導社會輿論。(3)加強網絡信息管理,打擊網絡謠言和不實信息。5.4響應終止當暴恐襲擊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現場危險消除,經評估確認不再具備繼續實施應急響應條件時,由啟動應急預案的或指揮部宣布應急響應終止。各級部門及單位應繼續做好善后處置、調查評估、總結經驗等工作。第6章應急處置6.1現場指揮6.1.1指揮體系建立在暴恐襲擊發生時,立即啟動現場指揮體系,保證救援工作的有序進行。現場指揮體系應由一名總指揮和若干名副指揮組成,明確各級指揮職責,保證指令傳達迅速、準確。6.1.2指揮協調機制現場指揮體系應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與各部門、單位及救援隊伍保持密切溝通,保證信息共享,形成合力。6.1.3指揮部設置現場指揮部應設置在安全、便于指揮、觀察和聯絡的位置,保證指揮工作順利進行。6.2處置力量調度6.2.1救援隊伍調度根據暴恐襲擊的規模和類型,迅速調度公安、消防、衛生、交通等部門的救援隊伍,保證救援力量充足。6.2.2設備和物資調度根據現場需求,及時調度消防、醫療、通信、照明等設備和物資,保障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6.2.3專業力量支援視情況調度相關領域的專業力量,如爆炸物處理、心理援助等,提高處置效果。6.3處置措施6.3.1現場控制迅速封鎖現場,設置警戒線,控制現場秩序,防止暴恐分子逃竄和繼續作案。6.3.2緊急救援對受傷群眾進行緊急救治,優先救治重傷員,保證傷員生命安全。6.3.3爆炸物處理對發覺的爆炸物進行安全排除,防止次生災害發生。6.3.4現場勘查對現場進行勘查,搜集證據,為案件偵破提供線索。6.3.5心理援助對受暴恐襲擊影響的群眾進行心理援助,緩解其心理壓力。6.4現場保障6.4.1通信保障保證現場指揮與各部門、救援隊伍之間的通信暢通,提高指揮效率。6.4.2交通保障協調交通部門,保障救援車輛和人員的通行,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進行。6.4.3供電保障保證現場指揮部、救援隊伍和重要設施的電力供應,為救援工作提供保障。6.4.4安全保障加強對現場的安全防護,防止暴恐分子再次作案,保證救援人員安全。第7章醫療救護與心理援助7.1醫療救護7.1.1救護原則遵循“先救命、后治傷”的原則,保證傷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根據傷員傷情,實施分類救治,合理分流傷員,保證重傷員得到優先救治。7.1.2救護措施(1)現場救護:現場救護人員應立即對傷員進行緊急救治,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心肺復蘇等。(2)轉運救治:將傷員迅速轉運至附近醫療機構,途中持續進行救治。(3)醫院救治:醫療機構應做好傷員接收、救治工作,保證救治質量。7.1.3救護資源配置合理配置救護車、醫療設備、藥品等資源,保證救護需求得到滿足。7.2心理援助7.2.1心理援助原則心理援助應遵循及時性、針對性、持續性、保密性原則,為受影響人群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導。7.2.2心理援助措施(1)現場心理援助:心理援助人員應及時到達現場,為受害者及家屬提供心理支持。(2)心理疏導:針對受影響人群的心理問題,開展個體或團體心理輔導,幫助其恢復正常心理狀態。(3)心理康復:長期關注受影響人群的心理狀況,提供持續的心理康復服務。7.3醫療資源調配7.3.1資源調配原則遵循公平、合理、高效的原則,保證醫療資源得到充分利用。7.3.2資源調配措施(1)啟動應急預案:根據暴恐襲擊事件規模,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合理調配醫療資源。(2)跨區域支援:在必要時,協調其他地區的醫療資源,提供支援。(3)信息共享:建立醫療資源信息共享平臺,實時掌握醫療資源狀況,優化調配方案。7.4心理危機干預7.4.1心理危機干預原則及時、有效、專業化地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幫助受影響人群度過心理危機。7.4.2心理危機干預措施(1)培訓專業隊伍:組建心理危機干預隊伍,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干預能力。(2)制定干預方案:針對不同人群,制定個性化的心理危機干預方案。(3)實施干預:在事件發生后,迅速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保證受影響人群得到及時心理支持。第8章宣傳教育與培訓8.1宣傳教育8.1.1宣傳教育目標針對暴恐襲擊應急預案,宣傳教育旨在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增強應對暴恐襲擊的應急處置能力,保證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有序地開展自救互救。8.1.2宣傳教育內容宣傳教育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暴恐襲擊的類型、特點及危害;(2)應急預案的基本知識和應對措施;(3)逃生自救、互救方法及注意事項;(4)報警程序及報警電話;(5)反恐防暴法律法規及政策。8.1.3宣傳教育方式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教育,包括:(1)組織專題講座、培訓班;(2)制作宣傳海報、展板、宣傳冊;(3)利用內部網站、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發布相關信息;(4)定期開展應急演練。8.2培訓8.2.1培訓對象培訓對象應包括全體員工,特別是關鍵崗位、安全管理人員及應急處置人員。8.2.2培訓內容培訓內容應包括以下方面:(1)暴恐襲擊應急預案及相關知識;(2)應急處置流程及操作要領;(3)反恐防暴器材的使用方法;(4)逃生自救、互救技能;(5)心理干預及危機應對。8.2.3培訓方式采取以下方式進行培訓:(1)專題講座;(2)實操演練;(3)模擬演練;(4)線上培訓;(5)分組討論。8.3宣傳教育與培訓計劃制定宣傳教育與培訓計劃,明確以下內容:(1)培訓時間、地點、對象;(2)培訓內容、方式;(3)培訓師資、教材;(4)培訓效果評估方法;(5)培訓工作總結及改進措施。8.4宣傳教育與培訓效果評估8.4.1評估方法采用以下方法進行宣傳教育與培訓效果評估:(1)理論測試;(2)實操考核;(3)問卷調查;(4)訪談;(5)應急演練觀察。8.4.2評估指標評估指標包括:(1)宣傳教育與培訓的覆蓋率;(2)員工安全意識及應急能力的提升程度;(3)應急預案的掌握程度;(4)培訓內容的實用性;(5)培訓方式的有效性。8.4.3評估結果運用根據評估結果,對宣傳教育與培訓工作進行總結,發覺問題,及時調整培訓計劃,持續優化培訓內容和方式,以提高宣傳教育與培訓效果。第9章應急保障9.1人力資源保障9.1.1人員組織成立專門的暴恐襲擊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指揮和協調應急響應工作。設立各相關部門和崗位,明確職責,保證應急響應工作的有序進行。9.1.2人員培訓定期組織暴恐襲擊應急預案培訓,提高相關人員應對暴恐襲擊的技能和素養。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暴恐襲擊的特點及應對策略、緊急處置程序、個人防護知識等。9.1.3人員調度建立應急人員調度機制,保證在發生暴恐襲擊時,能夠迅速調集足夠的人力資源參與應急處置工作。9.2物資裝備保障9.2.1應急物資儲備根據暴恐襲擊應急預案,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如醫療器械、藥品、防護裝備、救援工具等。9.2.2物資管理建立應急物資管理制度,定期檢查、維護、更新應急物資,保證物資處于良好狀態。9.2.3裝備配置為相關部門和人員配備必要的裝備,如通訊設備、交通工具、偵測儀器等,以提高應急響應能力。9.3資金保障9.3.1預算安排合理規劃暴恐襲擊應急保障資金,保證應急預案的順利實施。9.3.2資金使用明確資金使用范圍和審批程序,保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疆職業大學《模擬電子技術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程控電話交換機用熱敏電阻器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4-2025各個班組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答案(黃金題型)
- 25年企業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滿分必刷)
- 2024-2025新入職工入職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完整答案【易錯題】
- 2025車間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答案【鞏固】
- 2024-2025職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輕巧奪冠)
- 2025至2031年中國磁條擠出機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4-2025安全培訓考試試題能力提升
- 2024-2025公司職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奪冠)
- YY-T 0950-2015 氣壓彈道式體外壓力波治療設備
- GB/T 44218-2024微型揚聲器測量方法
- (正式版)JB∕T 14666-2024 鋼質汽車轉向節臂鍛件 工藝規范
- 《無人機測繪技能訓練模塊》課件-模塊7:無人機航測影像獲取
- 人工髖關節置換隨訪資料庫模板
- (完整版)12123交管學法減分考試題及答案
- 腦干的解剖及臨床綜合征
- 人教版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及答案解析(共五套)
- (高清版)JTG 3810-2017 公路工程建設項目造價文件管理導則
- FZ∕T 74001-2020 紡織品 針織運動護具
- 人體常見病 知到智慧樹網課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