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憂天》知識清單_第1頁
《杞人憂天》知識清單_第2頁
《杞人憂天》知識清單_第3頁
《杞人憂天》知識清單_第4頁
《杞人憂天》知識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杞人憂天》知識清單一、文學常識1、出處這是一部很有趣的先秦古籍,里面有好多充滿奇幻色彩的故事。就像一個裝滿奇珍異寶的魔法盒子,每打開一次都有新的驚喜。它的思想內容很豐富,有道家的哲學思想,也有很多寓言故事,這些寓言故事就像一面面鏡子,能讓我們看到人性、社會現象等等。二、故事內容1、原文與譯文原文: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其人曰:“奈地壞何?”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譯文: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又有一個為他的憂愁而擔心的人,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沒有空氣的。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么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那個人說:“天如果是氣體,那日月星辰不就會掉下來嗎?”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么。”那個人又說:“如果地陷下去怎么辦?”開導他的人說:“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么地方是沒有土塊的。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么還擔心地會陷下去呢?”經過這個人一解釋,那個杞國人才放下心來,很高興;開導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興。2、故事中的人物杞人:這是個很有趣的人,整天擔心天塌地陷。就像我有一次,我家附近要蓋新樓,我看到那個大坑,就突然擔心會不會突然有個大洞把我家吞下去。杞人就像這樣,擔心一些在別人看來很莫名其妙的事情。他的這種擔憂有點過度了,影響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連覺都睡不好,飯也吃不下。曉之者:這個人很熱心,看到杞人這么擔憂,就去開導他。他懂得一些關于天地的知識,就像一個小老師一樣,耐心地給杞人解釋。不過他可能一開始也沒想到杞人會有那么多后續的問題。三、中心思想1、寓意這個故事主要是告訴我們不要毫無根據地憂慮和擔心。杞人的擔憂是沒有根據的,天不會無緣無故地塌下來,地也不會突然陷下去。就像我們生活中,有時候會擔心一些還沒有發生,而且可能性極小的事情。比如說,我有個朋友,他每次出門前都要反復檢查家里的電器有沒有關,擔心會著火。其實他每次出門前都已經關好了,他就是過度擔憂了。這個故事就是提醒我們要樂觀地對待生活,不要被一些不必要的憂慮困擾。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它也反映了人類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和思考。杞人提出的關于天地的問題,雖然在當時看起來很荒誕,但其實也是人類對宇宙、自然的一種好奇的表現。只不過他的思考方式是擔憂,而不是積極地去探索。四、寫作特點1、對話描寫故事主要是通過杞人和曉之者的對話來展開的。這種對話描寫很生動,把兩個人的心理狀態都表現得很清楚。杞人的擔憂和疑惑,曉之者的耐心和自信都通過對話展現出來。就像我們在生活中兩個人聊天一樣,很自然。比如“杞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通過這樣一問一答的方式,故事就不斷地發展下去了。2、情節簡單卻富有哲理整個故事的情節很簡單,就是杞人擔憂,曉之者開導。但是這么簡單的情節卻包含了很深的哲理。這就像一顆小小的種子,看起來不起眼,但是種下去能長出參天大樹。故事簡單到我們很容易理解,但是其中的道理卻值得我們反復思考。五、字詞理解1、重點字詞亡:在文中“身亡所寄”“亡處亡氣”中的“亡”都通“無”,是“沒有”的意思。就像我們說“亡以應”中的“亡”也是這個意思。這就需要我們記住這種通假字的用法,在理解文言文的時候才能準確把握文意。曉:“因往曉之”中的“曉”是“開導”的意思。就像老師給我們講解知識,開導我們的疑惑一樣。若:“若屈伸呼吸”中的“若”是“你”的意思,是一種第二人稱的稱呼,在古文中經常會用到這種用法。2、一詞多義之:在“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中,第一個“之”是結構助詞“的”,第二個“之”是代詞,指代杞人擔憂的事情。就像“吾欲之南海”中的“之”是“到、往”的意思,而“水陸草木之花”中的“之”又是“的”的意思,我們要根據具體的語境來判斷“之”的含義。六、典型問題1、杞人的擔憂有沒有一定的合理性?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杞人的擔憂是不合理的。天是由大氣層等組成的,雖然有各種自然現象,但不會像他擔心的那樣突然“崩墜”;地是由地殼、地幔、地核等組成的,也不會毫無緣由地“壞”掉。但是從當時的認知水平來看,杞人對天地的認知有限,他只看到天地的廣大和自己的渺小,對于天地的構造和穩定性缺乏科學的認識,所以才會產生這樣的擔憂。這就像古代人看到打雷閃電,以為是天神發怒,因為他們沒有現代的氣象知識。2、曉之者的解釋在現代科學角度是否完全正確?曉之者的解釋在現代科學角度是不完全正確的。他說天是積氣,日月星宿是積氣中之有光耀者,這只是一種樸素的、不科學的解釋。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天包含了大氣層、宇宙空間等復雜的概念,日月星宿是天體,有著各自的物理特性和運行規律。不過在當時的情況下,曉之者能根據自己的認知去開導杞人,已經很不容易了。一、基礎知識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1)身亡所寄()(2)因往曉之()(3)若屈伸呼吸()(4)亦不能有所中傷()2、翻譯下列句子。(1)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2)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二、理解性問題1、杞人憂天這個故事的寓意是什么?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2、曉之者是如何一步步開導杞人的?這種開導方式有什么特點?三、拓展問題1、如果杞人生活在現代,他可能會有哪些新的擔憂?我們應該如何開導他?2、從杞人的擔憂和曉之者的開導中,你能得到關于如何對待未知事物的啟示嗎?參考答案:一、基礎知識1、(1)亡:通“無”,沒有。(2)曉:開導。(3)若:你。(4)中傷:傷害。2、(1)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2)天如果是氣體,那日月星辰不就會掉下來嗎?二、理解性問題1、寓意是不要毫無根據地憂慮和擔心。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一些不必要的擔憂,比如擔心考試考不好而過度緊張,其實只要做好平時的學習,考試時正常發揮就好。杞人的擔憂是沒有實際依據的,我們要像曉之者一樣理性對待自己的擔憂,樂觀生活。2、曉之者先從天是積氣,人在其中活動不會擔心天塌開始開導;然后針對杞人關于日月星宿是否會墜的疑問,解釋日月星宿是積氣中有光耀者,即使墜也不會傷人;最后針對杞人對地壞的擔憂,解釋地是積塊,人在地上活動不用擔心地壞。這種開導方式是循序漸進的,針對杞人的每一個擔憂進行解答,很有針對性。三、拓展問題1、如果杞人生活在現代,他可能會擔憂環境污染導致地球無法居住,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