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務員山東申論76_第1頁
地方公務員山東申論76_第2頁
地方公務員山東申論76_第3頁
地方公務員山東申論76_第4頁
地方公務員山東申論76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申論76申論二、給定資料1.提起農業,總能聯系到貧窮;提起發展,大家總是愿意當工業大省,而不愿意當農業大省。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教授朱信凱則提出:要重新認識農業,因為農業其實比核武器更牛!朱信凱在首屆中國農業投資大會上發表演講,提醒人們必須重新認識農業。他認為:“目前我們整個社會對農業有極大的偏見,這對農業來說,是比錢更重要的問題?!彼妹绹鴣碜糇C自己的觀點:“美國早就不是農業社會,但其農業部是除了國防部以外最大的部。美國掌控世界的武器,根本不是核武器,而是農產品。美國人講‘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全人類’?!币唤锛Z食沒有一瓶礦泉水貴,如果你是投資家,你愿意投資種糧食嗎?首屆中國農業投資大會上,過于低廉的糧價遭遇農業部經管司副司長黃延信的“吐槽”。他直言,目前糧價過于低廉不公平、不正常,只有糧食生產有了可觀的效益,農業才可能吸引投資。同時他建議,要通過發展農村內生金融組織,為農民確權等,來緩解農民貸款難的問題?!爱斠粋€產業效益低下的時候,你愿意投資嗎?企業家愿意干賠本兒的買賣嗎?”一開始,黃延信就向與會的嘉賓拋出兩個問題。他說:“目前農業的特征是效益?為什么現在的中青年人都外出打工,而不愿意種地?為什么留在農村的都是‘三八(婦女)六一(兒童)九九(老人)’部隊?”關鍵是農業的效益低下,尤其是大宗農產品的效益更加低下。農民外出打工,一年至少掙兩萬塊錢,而種糧食,好的一畝地才掙二三百塊。當農民都不愿意種地時,還會有企業家愿意投資嗎?一個效益低下的產業,其生產要素要是流出的,這個產業必然會萎縮。因此,要想吸引對農業的投資,必須深化農業市場化改革,尤其是大宗農產品市場化改革,改變農業效率低下的狀況?!凹Z食不如礦泉水值錢,這不公平,也不合理!”黃延信的這個觀點,讓許多河南本地的記者頗感認同。他介紹說: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農產品領域的水產品和水果產品發展一直很快很平穩,就是因為我國最早放開的市場就是兩“水”市場。從這一點講,必須深化糧食的市場化改革,糧食的價格要反映糧食生產的成本,反映糧食作為一種資源的稀缺程度,反映糧食的供求關系。如此一來糧食價格必然提升,那會不會導致人們吃不起呢?黃延信認為:“很多人反對糧食漲價,理由就是會讓好多人吃不起。我認為不對。普通的礦泉水一塊錢一瓶,好的飲料要四五塊一瓶,有的人一天要喝好幾瓶,那么一天吃一斤糧食,多花點錢,怎么會吃不起呢?從生產角度看,生產一斤糧食要好幾個月,而生產一瓶礦泉水只需幾秒鐘,糧食不如礦泉水值錢是不公平、不正常的?!秉S延信建議:國家應該逐年提高糧食的最低收購價格,對河南來說,糧食價格提高一毛錢,河南的農民就可以增收100多億元。投資一個大棚,要十幾萬元;建一個現代化的養豬場,要幾百萬元;建一個現代化的奶牛場,投資就更多了,現代農業對投資需求極其旺盛。但對農業來講,金融恰恰是個瓶頸。黃延信建議:“必須創新金融體制,尤其是真正為農民服務的農村基層的合作金融體制。這一點早已被國際的實踐經驗證明,只有農村內生的金融合作組織,才是為農民服務的。”他還提出,必須加快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明晰產權,讓農民在貸款時能夠提供有效的抵押物。同時,要以縣為單位建立產權的交易市場,當農民無法還貸時,通過交易市場,將產權變現,以保護銀行的合法利益。這個問題解決了,農民貸款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緩解。地方政府還可以建立擔保公司,這是解決農民貸款難很有效的辦法。2.城鄉差距大,基礎性的原因在于產業發展差距大。中國農業現代化,該如何走?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是我們黨統攬全局、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決策,著眼點是加快建設現代農業、補齊農業這個短板,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解決好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也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首要任務,要直面挑戰,在深化改革中求解,在轉變發展方式中突破,開啟廣袤田野和諧新畫卷。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誰來種地?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實行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是各地應對“誰來種地”的辦法。近幾年農民專業合作社蓬勃發展,已超過50多萬家。2011年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4.5%,其中小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92%。中國超級雜交稻攻關連續兩年跨越大面積畝產900公斤,“我力爭在90歲以前實現大面積畝產1000公斤的新目標”,袁隆平院士壯心不已。高點起跳,應向科技借力。近幾年國家構建了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探索了高產創建這一大面積集成推廣實用技術的新途徑,啟動了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科技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在提高,2011年農業科技貢獻率達53.5%?!稗r藥化肥幾乎年年漲,糧價漲得相對少,種四五畝田不如出去打工兩三個月”,種糧“高成本”、農民“低收益”的現象不免讓人擔心。各國農業現代化的過程,都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和保護。我國農業進入生產經營成本快速上升、自然和市場風險加大階段,兼顧保護農民利益與確保農產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需要國家加大投入和對農業生產的補貼。我國已逐步建立了“三農”投入穩定增長的機制。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從2004年的2626億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1萬億元左右,年均遞增21%。全國平均每畝種糧補貼由不到10元增加到80多元。穩定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主要靠主產區,解決主產區種糧吃虧問題也需進行利益補償。為了鼓勵地方抓糧積極性,2005年起中央財政開始對產糧大縣實施獎勵補助,資金由最初的55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211億元,累計安排獎勵951億元。不犧牲農業和糧食,如何協調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工業向集中發展區集中,農民向城鎮和新型社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三個集中”是成都統籌城鄉改革的基本手段。蘇州全市累計43萬多農戶、120多萬農民實現了居住地轉移和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比例達到89%,農民集中居住率達到46%,農業規模經營比例達到85%。“十二五”期間,蘇州將全面推進城鄉一體示范區建設,以城鄉一體化的率先確?;緦崿F現代化的率先。河南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為切入點,正在探索一條農民“不離土不離鄉”、實現就地城鎮化,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新型城鎮化道路。讓更多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這既是促進人口城鎮化的重要舉措,也是轉方式、調結構、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大任務。3.據甘肅省統計局通報,2012年上半年,武威市農業增加值達到16.73億元,同比增長6.2%,增速在全省居第一位;農民現金收入達到3161元,同比增長23.85%。這個數字來之不易,是武威農業史上最好水平。這是武威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創新思路,大力推行“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的主體生產模式、推動農業轉型跨越的結果。2010年初,武威市委書記火榮貴經過深入農村調查研究提出:“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要走生態治理與農民增收科學統籌的路子,保護生態是前提,是利國的大事;發展生產是核心,節水的根本出路在于調整結構,解決‘結構性缺水’?!边@個論斷是符合武威實際的,是科學的。武威水資源短缺是事實,根本的問題是結構性缺水。武威的農業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起步階段,在耕地持續壓減、水資源長期短缺的條件下,要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在調結構、增效益上下功夫。怎樣調結構增效益?火榮貴提出了“設施農牧業十特色林果業”的主體生產模式,堅持以節水增收為目標,主攻設施農牧業和特色林果業,實施“2211”工程。即力爭實現戶均2畝棚,戶均2畝經濟林,人均1畝高效大田,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一番。全市上下把發展設施農牧業作為推進重點治理、推動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的重大舉措,明確目標任務,廣泛宣傳發動,加強政策引導,強化行政推動,強力推進“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的現代農業新模式,大力實施“2211”工程,著力壯大以日光溫室為主的瓜菜業,以曖棚養殖為主的畜牧業,以紅棗、釀造葡萄為主的特色林果業和節水高效的大田農業,開創了全市農業生產的新局面。近兩年來,武威市設施農牧業和特色林果業建設速度不斷加快。設施農牧業生產區域從城郊、平川井水灌區擴展到遠郊、河水灌區和山旱區,發展設施農牧業的鄉鎮(指揮部)達到94個,占鄉鎮(指揮部)總數的98.9%。武威市設施農牧業增速居全省首位,全市設施瓜菜產量達到56.6萬噸、畜禽飼養量達到1514.6萬頭只,成為全省重要的商品蔬菜生產基地、肉類生產供應基地和國家“西菜東運”生產基地。生產區域由城郊、平川井泉灌區鄉鎮擴展到遠郊、河水灌區和山旱區鄉鎮。截至2011年底,全市已建成設施農牧業30.4萬畝,特色林果基地52.8萬畝。2010年至2011年,新建設施農牧業16.41萬畝,占2009年以前所建總面積的60%。2012年,全市計劃新建設施農牧業8.7萬畝,目前已開工建設8.01萬畝;完成特色林果栽植任務26.64萬畝,占計劃的133.2%。隨著設施農牧業規模迅速擴大,生產效益也不斷提高。2011年,全市設施農牧業總產值達到42.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9.1%。設施農牧業畝均收益達到1萬元以上,農民來自設施農牧業的人均收入達到1344元,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5.9%,拉動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3個百分點。其中,人均日光溫室瓜菜業純收入達到680元,占種植業收入的34.1%;人均暖棚養殖純收入達到664元,占牧業收入的60.5%,設施農牧業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同時,設施農牧業的發展還有力地推動了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應用,帶動了農資、運銷、加工、包裝、建材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武威市的農業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起步階段,怎樣加快轉型步伐?火榮貴說,要緊緊圍繞轉變發展方式主線,緊緊扣住增加農民收入目標,全力調整農業結構,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耙瞬藙t菜、宜果則果、宜菌則菌、宜畜則畜”。武威市設施農牧業的生產基地穩步擴大,生產區域從城郊鄉鎮、平川井泉灌區向遠郊鄉鎮、河水灌區和山旱區擴展,設施農牧業覆蓋98.9%的鄉鎮,初步形成了以高壩、金羊、三雷、土門、華藏寺等鄉鎮為主的精細蔬菜,發放、清水、收成等鄉鎮為主的西甜瓜,張義、哈溪、十八里堡等鄉鎮為主的人參果等瓜菜優勢產業帶,沿山冷涼灌區為主的紅提葡萄延后栽培產業帶和食用菌產業帶。天??h石門鎮岔岔洼村投資1220萬元,建成450畝層架式食用菌棚,目前已扣棚450畝,園區建成投產后,年總收入可達720余萬元,可實現利潤480余萬元,年人均純收入增加2075元。全市設施瓜菜年產量達到56.6萬噸,位居全省前列;畜禽飼養量達到1514.6萬頭只,居全省第二位,武威市成為全省重要的商品蔬菜生產基地、肉類生產供應基地和國家“西菜東運”生產基地。涼州區被列為國家級綠色食品生產示范區,涼州區、古浪縣被列為省級無公害生產基地示范縣。特色林果業按照“集中連片、規模建設”的原則,統一規劃、統一栽植、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形成了金色大道特色林果示范長廊,連片栽植規模達到1.5萬畝。目前全市集中連片500畝以上的村83個,其中500~1000畝的52個,1000畝以上的村31個。全市重點建設了2個千畝紅棗、3個千畝釀造葡萄、4個千畝黃冠梨、5個千畝枸杞等基地,做到了全市有重點、縣區有亮點、鄉鎮有示范點。民勤縣有集中連片千畝以上的村10個,重點建立了重興鄉扎子溝村千畝枸杞、薛百鄉張麻和上新村千畝紅棗、蘇武鄉王和村千畝釀造葡萄、三雷鎮千畝釀造葡萄等基地。涼州區有集中連片千畝以上的村18個,重點建立了金色大道特色林果長廊和洪祥鎮千畝黃冠梨、西營鎮前興村千畝黃冠梨、武南鎮千畝黃冠梨、黃羊鎮三河村千畝枸杞等基地。古浪縣有集中連片千畝以上的村3個,重點建立了民權鄉山灣村千畝黃冠梨、直灘鄉龍泉村千畝枸杞、裴家營鎮岳家灘村千畝枸杞等基地。特色林果業中,2010年栽植的紅棗、枸杞等今年已結果有了效益,其它如葡葡、黃冠梨等品種在今后兩三年內發揮效益。到2016年,武威特色林果業按計劃超過100萬畝,將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敖ㄔO設施農牧業是好事,我們也有信心,但缺資金、沒技術、少銷路?!边@是武威市廣大農民對發展設施農牧業普遍遇到的難題。為了鼓勵農民發展設施農牧業,武威市用足用活政策,積極出臺扶持政策,全力支持產業發展。從資金扶持入手,搶抓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機遇,大膽探索創新,及時破解難題,爭取政策支持,2010年至今多渠道籌資注入擔保金,向10.04萬戶發放貸款38.73億元,有效解決了資金不足問題。從土地流轉入手,出臺了《關于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的指導意見》和《武威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辦法(試行)》,加強土地流轉管理和服務,健全流轉市場,建立縣級流轉服務中心4個,鄉級流轉服務站35個,村級流轉服務點423個,引導農戶依法自愿有償地合理流轉耕地,解決建設用地。從改善基礎條件入手,整合農業綜合開發、蔬菜產業扶持、牛羊大縣建設等項目資金,集中解決設施農牧業發展的水、電、路配套問題,確保設施農牧業發展到哪里、水電路就通達哪里,解決了一家一戶難以解決的難題。涼州區高壩鎮蜻蜒村村民王秀蘭是小額擔保貸款受益戶之一。2010年她依靠4萬元貸款,搭建了1座日光溫室,1年后,獲得近2萬元的純收入?,F在,她家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再也不用緊緊巴巴過日子。王秀蘭說:“以前種1畝地收入五六百元,而現在種1畝大棚就收入2萬多元”。古浪縣永豐灘鄉庵門村的呂世民經營著16座日光溫室。這兩年,他和妻子再也不用東奔西跑離家務工貼補家用了,他倆把全部精力放在發展日光溫室上,一年四季日子過得充實舒心。呂世民靠種植日光溫室蔬菜發家致富,庵門村的村民都看在眼里,在他的帶動下,大家積極發展設施農牧業,全村共建起日光溫室128座,每棚年收入過2萬元。武威市整合農業綜合開發、蔬菜產業扶持、牛羊大縣建設等項目資金,集中解決設施農牧業發展的水、電、路配套難題。同時,加大特色林果基地建設投入,扶持特色林果業的發展。各縣區也出臺優惠政策,支持發展特色林果業。民勤縣對發展釀造葡萄分3年每畝補助1300元、枸杞每畝補助1000元,紅棗分兩年每畝補助350元;古浪縣采取以獎代補的政策扶持方式,對示范點連片面積在300~500畝之間的,每畝獎勵300元;連片面積在500畝以上的,每畝獎勵500元;涼州區對連片發展50畝以上的,按照第一年每畝150元、第二年每畝100元、第三年每畝50元的標準,對林果種植戶給予補償,對發展釀造葡萄的農戶,每畝每年補助500元。發展設施農牧業和特色林果業,技術是關鍵。武威市實行技術服務包抓責任制,農牧部門包抓設施瓜菜和暖棚養殖,林業部門包抓設施果品,科技部門包抓設施食用菌,縣鄉技術人員包鄉鎮、包村組、包農戶開展技術服務,80%以上的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確保重點鄉鎮有1~2名技術人員駐村蹲點,每個家庭有一名技術人員長期包戶服務。選派1600多名科技副鄉鎮長、科技特派員和村科技助理員,充實到基層技術服務隊伍中,解決科技需求旺盛而科技力量不足的問題。著力健全設施農牧業技術標準體系,制定出臺了優化型二代日光溫室、養殖曖棚建造技術規范和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加快實用技術推廣普及。積極引進新品種開展試驗、示范、推廣,每年推薦優質高產瓜菜品種20多個,主要蔬菜品種2~3年更新一次,建成工廠化育苗中心18個,年產優質種苗3000多萬株,擴大了優質種苗統供規模;初步建立起“原種場—擴繁場—商品種畜禽場—配種站”為主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引進優質良種,通過人工授精、三元雜交和胚胎移植等技術的應用,畜禽品種實現穩步更新換代。積極開展多層次、全覆蓋的技術培訓,每年培訓建棚農戶20多萬人次,保證每戶有一名技術明白人。按照“技術先進、設施完善、集中連片、引領產業”的要求,建成日光溫室萬畝鄉鎮2個、千畝園區(村)12個,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1942個。對釀造葡萄、紅棗、優質梨、枸杞等特色林果產業,實行一個產業、一套行政領導班子、一個技術服務團隊的行政技術雙向管理服務責任制。市林業部門修訂完善了特色林果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市、縣區林果工程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服務指導,實行技術人員定示范點、包任務落實、包造林質量、包技術服務、包成果效益的“一定四包”責任制,從整地開溝、苗木處理、定植時限、覆膜定桿等方面開展全方位跟蹤服務。市上還加強對種植戶的技術培訓,從省內外聘請專家,成立葡萄、紅棗、優質梨、枸杞4個技術培訓組,分赴4縣區26個鄉鎮的100多個村開展培訓,舉辦多形式的培訓85場次,培訓人員15000多人次。各縣區也組建了技術服務指導團隊,根據農時進行現場跟蹤技術服務指導。隨著科技服務的不斷強化,全市設施農牧業生產水平顯著提升,產品品質不斷優化,生產效益大幅增加,實現了規模、質量與效益的同步增長。為解決農戶發展設施農牧業的后顧之憂,武威市從對接農戶小生產與產品大市場入手,著力健全市場體系,實施品牌戰略,培育龍頭企業,壯大營銷組織,拓寬銷售渠道,努力做到產得出、銷得好、效益高。相繼培育了祁連、發放、華偉、介實、天潤等一批省、市級設施農產品加工營銷龍頭企業,組建完善中介組織100多個,專業從事購銷人數達1.5萬人。加強品牌建設,注冊了“彩龍”、“武爾威”、“天梯山”、“發放”、“介實”、“鬧格爾”等品牌。全市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的設施農產品25個,通過有機食品認證的設施農產品3個,通過無公害產地認定的瓜菜產品8個、畜禽產品9個。涼州區被列為國家級綠色食品生產示范區,涼州區、古浪縣被列為省級無公害生產基地示范縣。加快市場體系建設,建成農產品交易市場11個,建立輻射國內外市場的銷售線路4條,與北京、新疆、廣東等地20多個大中城市批發市場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在北京新發地、浙江義烏等大型批發市場建立了直銷處。積極組團參加全雀、全國農博會,在北京、新疆等地舉辦武威農產品推介展銷會,不斷提高市場知名度。設施農產品遠銷新疆、四川、內蒙古、陜西、青海等20多個省區,并出口中亞等國,年外銷設施瓜菜達到42.5萬噸,產值9億多元。武威市因地制宜,發揮優勢,促進特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目前,已形成了涼州區高壩、金羊、民勤縣三雷、古浪縣土門、天??h華藏寺等城郊鄉鎮為主的精細蔬菜產業帶;涼州區發放、清水,民勤縣收成等鄉鎮為主的西甜瓜產業帶;涼州區張義、天??h哈溪、古浪縣十八里堡等鄉鎮為主的人參果產業帶;沿山冷涼灌區為主的紅提葡萄延后栽培產業帶和食用菌產業帶;民勤縣為主的紅提葡萄促成栽培產業帶。涼州區被列入全省牛羊產業大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民勤縣、古浪縣列入全省養羊大縣,天??h列入全省民族地區養羊大縣。全市設施農牧業區域化生產格局初步形成。4.探索土地規模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的新路子,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客觀要求。近年來,湖北省孝感市積極在實踐中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依托湖北(孝感)舂暉集團,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糧食規?;a經營的“春暉模式”,兩年來,收到了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農民利益、拓寬農業投資渠道、解決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和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等多方面的效果。“春暉模式”的意義在于,在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框架內,積極適應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形勢,盤活土地資源,發展規模經營,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具體來講,“春暉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特色。工業企業與農村生產要素結合,催生了新型農業生產主體。2007年,舂暉集團以承債方式接手經營當地一家國家糧食儲備庫。當時農村“勞力荒”、“土地拋荒”問題在一些地方比較嚴重,考慮到物流成本、糧食來源與質量,春暉集團萌發了自己生產糧食的想法。2010年,春暉集團所屬的偉業春暉米業公司從租賃孝南區龍崗村1356畝耕地開始,不斷擴大糧食規模種植面積,目前已在孝感市累計流轉承包土地近10萬畝。同時,投入1.2億元資金開展土地整理,購置農業機械,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兩年來,共增加水稻產量6955萬斤,增加小麥產量1710萬斤,帶動農民增收6000多萬元。以糧食經營為主體,2011年春暉集團實現產值40多億元。以土地流轉的新形式保障農民利益。2011年1月,春暉集團與龍崗村等4個村的村集體、669戶農民三方共同組建了“湖北龍崗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農戶保底又分紅、公司參股不控股”的原則,村集體和村民分別以機動地、承包地共6000余畝的經營權折資入股,占總股本的51%;春暉集團以農機具入股,占總股本的49%。入股農民可得到入股土地的保底租金、盈余按股分紅和在合作社的務工收入。在經營管理上,合作社理事會負責重大經營決策及資產發包管理,理事長由龍崗村支部書記擔任;春暉集團派人擔任職業經理,組織生產經營,負責日常管理。以形式多樣的經營機制實現規?;洜I、標準化生產、社會化服務。春暉集團實行三種經營形式:一是統一經營、統一分配。對土地股份合作社所屬耕地實行直接經營。二是土地租賃、統一經營。對于暫時不愿意完全流轉土地而又缺乏勞動力或管理能力的農戶,采取長期、短期或季節性租賃等方式,以“實物定價、貨幣結算”方式從農戶手中流轉土地,由專業合作社統一經營。三是訂單農業、分戶經營。對不愿意流轉土地而又愿意加入合作社的農戶,推行“四提供、一回收”(提供種子、肥料、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和保價回收成品糧)服務模式。以工業理念謀劃農業,打造糧食全產業鏈。在產前環節,春暉集團建立了湖北春暉農科院,下設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農業機械化、農業產業化、生態旅游農業5個研究所和質量檢測中心,開創了湖北民營企業創辦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之先河。在生產環節,建成全國單體最大的智能化溫室育秧工廠,建設大型谷物烘干廠,對種植基地進行全程全方位電子監控。推行免耕直播、節水灌溉、秸稈還田、稻田養鴨等循環農業、生態種植模式。在產后環節,對糧食進行精深加工,推進品牌創建,布點自營農副產品超市,加強與市場對接。5.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認為,做好2013年經濟工作,要繼續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立足全局,突出重點,扎扎實實開好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夯實農業基礎,保障農產品供給。如何加快農業建設、完善“三農”政策成為專家們關注的焦點。只有毫不動搖地抓農業發展,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會議提出,要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嚴格保護耕地,大興農田水利,加強科技服務,不斷提升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稱,增加農業投入,增加農業補貼,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科技服務,加強農村流通市場體系建設,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和推進農業經營方式創新這七個方面是近幾年國家采取的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主要政策和措施,也是未來農業和三農工作的基本出發點。會議提到了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是對十八大報告中“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這一部署的確認和落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認為,創新農業經營制度是新一輪農業發展的邏輯起點。三、申論要求第1題、認真閱讀“給定資料1”,請你結合相關“給定資料”,談談農業經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要求:準確、全面,有條理;不超過300字。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參考答案:我國之所以有改革農業經營體制的必要是因為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挑戰。一是農業農村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在積累增多,各種傳統和非傳統的挑戰也在疊加凸顯;二是我國的農業安全面臨著耕地、從業人員和市場供求變數增加等諸多挑戰;三是農業發展面對的環境更加復雜多變,制約農業生產上新臺階的因素越來越多,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難度越來越大,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迫切需要我們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特別是農業生產組織方式的創新,推進農業生產專業化、社會化,從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答案解析:第2題、“給定資料2”指出,針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問題,要在深化改革中求解,在轉變發展方式中突破,開啟廣袤田野和諧新畫卷。對此,請你結合“給定資料”,扼要解釋一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主要包含哪些內容?要求:觀點明確,條理清晰;200字左右。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參考答案: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主要包含的內容有:推進糧食生產由注重產量增長向高產優質高效方向轉變;推進農業生產由主要依賴自然生產向發展可控的設施生產轉變;推進畜牧水產業由分散養殖向標準化規模養殖轉變;推進特色優勢產業由注重規模擴張向提質擴量增效并重轉變;推進產業經營方式由注重生產環節向產加銷一體化方向轉變;推進農業由粗放經營向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轉變;推進農業經營方式由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向組織化、規?;?、集約化方向轉變。答案解析:第3題、針對“給定資料”反映的當前農業發展中所存在問題及經驗案例,從政府主管部門的角度,提出農村經營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要求:思路建議具體可行,表達清楚;700字左右。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參考答案:農村經營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一是大力推進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拓展空間。制訂和完善了各縣區的主體功能規劃,明確縣以發展經濟為主體、鎮以社會管理為主體、村以社區管理為主體的功能;通過完善主體功能區規劃,進一步整合農村土地資源,為農業經營機制改革創造條件。二是為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提供平臺。引導農戶聯合發展,走合作社化的現代農業經營模式,密切企業、合作社與農戶之間的聯系,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形成一種相對規則、相對配套、相對完善的農業經濟運行機制。三是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金融支持。通過培育和引進一批小額貸款公司,建立完善社會誠信擔保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農業項目的投入,使“三農”獲得更多資金支持。四是注重健全市場體系,著力推動各類市場服務主體蓬勃發展。大力引導和支持工商資本、農業企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等,建設一批用現代物質技術裝備的農業核心基地,發揮其資本、技術和管理優勢,建立健全“農戶+農業企業”、“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蓰業企業”利益聯結機制,為全產業鏈提供現代生產要素、普及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方式、開拓產品銷售渠道,引領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市場化發展。五是加強農業產業安全保障服務平臺建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