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務員浙江申論78_第1頁
地方公務員浙江申論78_第2頁
地方公務員浙江申論78_第3頁
地方公務員浙江申論78_第4頁
地方公務員浙江申論78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申論78申論二、給定資料1.2008年3月21至27日,從深圳置業國際研究中心實時監測的成交數據來看,深圳全市住宅成交繼續呈快速上升趨勢,共成交1122套,環比上漲30.77%,成交總金額也有明顯的上漲趨勢。而在杭州,早就有開發商預言:2008年樓市應該會以調整穩定為主,市場會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情況。3月份的個盤銷售,的確開始驗證這種預言的準確性:杭州樓市迎來了2008年第一撥開盤高峰,但在樓市呈現供需兩旺的行情時,個盤的銷售出現了明顯分化,既有開盤不到一個月就能基本銷售完畢的樓盤,也有開盤半月賣出不到1/10的樓盤。在前兩年,杭州樓市火爆,無論什么樓盤都是開盤就賣光的時候,就曾有業內人士說:這種瘋搶的局面是不理性的。而現在,業內人士仍然認為,個盤銷售冷熱不均,才是市場成熟的表現,“杭州樓市的確有不少樓盤的區域位置、建筑規劃、樓盤品質,還無法與其價格看齊。這樣的樓盤,就應該是賣不動的。”從普遍的觀點來看,價格的穩定,是樓市穩定的直接表現。而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07年11月宏觀調控政策出臺以來,杭州樓市的成交均價一直都是在正常范圍內波動。區域環境獨一無二、剛性需求量大、可供房源有限,諸多因素促使各地來的房產大鱷已經普遍認同了杭州樓市的“抗跌性”。而這也許是杭州樓市穩定發展的基石。該材料主要內容:2.2008年寧波市享受廉租住房政策計劃的達3000戶以上,完成老小區整治60萬平方米;建成經濟適用房40萬平方米,新開工30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能惠及一些低收入群體,但是中等收入人群買經濟適用房不夠條件,買商品房又沒經濟實力,成了“夾心層”。寧波市政協委員柳立群認為,中等收入群體也要納入經濟適用房和經濟租賃住房保障體系。應適時調整和完善經濟適用房政策和建立經濟租賃房制度,擴大經濟適用房建設規模,建立起面向全體民眾的住房保障體系——經濟適用房面向社會大多數人群,廉租房面向低收入群體,商品房面向少數高收入群體。從開始的使用面積人均11平方米,到后來的12平方米,再到現在的人均建筑面積18平方米(相當于使用面積13平方米),寧波城區享受廉租住房保障政策的面不斷擴大(擴面后市區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條件的家庭預計有1萬戶);2007年底,在普通商品房銷售價格已近萬元的時候,再次推出售價4300元/平方米的限價房2500多套;2008年,寧波又在縣市區推行經濟租賃房試點……寧波的各項住房保障政策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最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納入到住房保障的范圍。2008年寧波繼續加大經濟適用住房的建設力度,市六區計劃開工建設經濟適用房30萬平方米。目前各區及市級相關部門正在抓緊落實土地和項目。該材料主要內容:3.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公布調查顯示,2008年1月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1.3%,漲幅比2007年12月高0.8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3%,漲幅比2007年12月高0.1個百分點。其中,1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新建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2.2%,漲幅比2007年12月高0.8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3%,漲幅與去年12月持平。分類型看,經濟適用房、普通商品住房和高檔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5.1%、13.5%和11.5%;環比分別上漲0.1%、0.3%和0.4%。對樓市狀況一向措辭嚴厲的國家發改委指出,全國房屋銷售價格同比漲幅仍然高位運行。該材料主要內容:4.最近,有關房價走低的報道屢見報端:先是全國房地產行業的龍頭老大萬科公司在全國近十個城市大規模地開展打折促銷活動,繼而牽一發而動全身,掀起了一股席卷全國的跟風“降價”浪潮,北京新樓盤遍地促銷,上海商品住宅房成交均價跌破萬元關口,此外,福州、廈門、廣州、深圳、泰皇島等城市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了價量齊跌的現象,大有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面對這一輪如火如荼的商家價格大戰,說“降價”也好,說“拐點”也罷,有人認為這只不過是商家們慣用的一種商業促銷手段而己,所謂“降價”,只是減緩開發商銷售的壓力;降的只是高利潤的天價,降的是地段不佳、或是設計質量有缺陷的商品房。因此,盲目樂觀地斷言“拐點”已經到來,未免有點為時過早。該材料主要內容:5.隨著房價的高漲,如今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才有的售價在百萬元以上的普通商品房在鄭州已不再鮮見。對此,就連鄭州一些高收入人士也抱怨說——“百萬身家”可能是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夢想。但在鄭州,很多購房者會發現自己將被迫成為“百萬富翁”,因為隨著房價的高漲,一套普通商品房售價動輒上百萬元,已是很普遍的事情,當然,當上這樣的“百萬富翁”的代價是要背上六七十萬元的債。河南省會某媒體工作的陳先生原想在某樓盤購買一套住房,得知價格后立刻打消了購買的念頭,“一套房上百萬,誰能承受啊。”他說。在河南某投資公司擔任副總的樊先生,月收入近萬元,但他計算了一番發現,買到這樣的房子,自己至少得背70多萬元的債務;實在無法承受。河南省建設銀行國際金融理財師范勃表示,一套商品住宅,售價動輒上百萬,說明房地產價格已經嚴重偏離其本身價值,這樣的房屋大量出現,只能說明樓市已存在較大泡沫。而普通購房者一旦通過按揭貸款途徑購買這樣的住房,其今后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將受到嚴重制約。該材料主要內容:6.房地產市場在經過近3年的調整后,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改變,已對目前執行中的各項購房投機投資調控政策產生了“抗藥性”。上海市房產經濟學會住房保障委員會叢秘書長表示,以上海為例,2007年下半年以來的市區房價漲幅都在50%以上,如今5%~10%的跌幅,只能算是對2007年下半年房價漲幅的微調。當前投機性購房需求仍然存在,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和打擊,無疑將進一步加劇供求失衡局勢,從而加劇房價上漲局勢,因此有必要出臺針對性的新調控政策,以打擊投機性炒房行為。但叢秘書長認為,用房貸政策“過濾”,會漏掉投機資金大鱷,只能管住小魚蝦米的跟風炒作,還會誤傷一部分無辜的居住性購房需求。該材料主要內容:7.在我國,老百姓最關心的三件事不外乎住房、醫療和教育。不斷上漲的房價讓人們不解:為何房價越來越高?房屋的成本究竟是多少?有哪些是不該百姓支付的“灰色費用”?對此,黑龍江省政協委員提出,相關政府部門應尊重民意,將房屋成本向社會公開,這樣不但能有效遏制房價上漲,更有利于擠干房價中的“灰色費用”。長期以來,開發商和政府相關管理部門以“公布房屋成本侵犯商業秘密”為由拒不向社會公開,房屋成本始終是個難解的謎。政協委員們認為,公開房屋成本不存在侵犯商業秘密,因為商業秘密是一種特殊的知識產權,而商品住房成本并非知識產權。構成商品住房成本的磚、水泥、鋼筋、稅費、貸款利息等人所共知,唯一不夠透明的可能就是土地價格,而土地價格是由相關政府部門操控的。此外,成本中不能見光的“灰色費用”,是開發商為了取得土地的公關費用,這筆錢是開發商和相關政府部門都不愿意提及的。該材料主要內容:8.2007年5月以來,面對再次飆升的房價,南京市首開地方政府動用行政手段調控房價先河,對商品住宅實施以“政府指導價”為核心的價格監管制度:核準基準價、限定利潤率、規定最高漲幅5%……這一措施出臺一個月,引發各界高度關注和激烈爭論,開發商、普通市民、專家學者等紛紛加入其中。“南京的房價就像脫韁的野馬,一天一個價,讓人心驚肉跳。”一位南京購房者對記者說。來自統計部門的數據,2007年4月南京普通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高達11.5%,創下兩年來新高;5月份南京房屋銷售價格同比又上漲了9.2%,位居全國第6。從5月11日至5月24日短短半個月內,南京市物價局聯合房管、稅務:國土等6部門連續發出3個文件,對房價進行調控。南京市物價局副局長張瑞忠告訴記者,此次調控的核心是對房價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所謂“政府指導價”也就是“基準價”,其構成是成本、利潤加稅金三部分。文件規定,普通商品住宅的利潤率不得高于8%,在核準基準價的基礎上,開發商最高加價幅度不得高于5%。樓盤銷售行為也要規范,必須執行明碼標價、“一套一價”、在銷售現場醒目位置標示并在網上公示等規定。記者采訪了解到,文件一出臺,立刻引來對立的兩種觀點,老百姓拍手稱快,開發商卻公開叫板。北京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甚至在其博客上連續撰文“炮轟”南京市物價局,稱其動用行政手段調控房價是回到了計劃經濟時代的“開倒車”行為。南京市某房產老總說,物價局規定開發商利潤率為8%,而稅務局多年來一直按20%的利潤率來預征樓盤稅收,很顯然,物價局與稅務局自相矛盾,對開發商來說是不公平的。南京市建設部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南京房價新政已經引起了建設部的關注,南京市已將有關情況向建設部做了匯報。這位負責人說,南京房價新政符合價格法相關規定。“房價不見得會下跌,但至少一天之內漲兩三次價的荒唐把戲不能再玩,‘一開盤就漲500元’的宣傳廣告不敢再打,市場秩序規范了。”準備購房的市民朱先生說。該材料主要內容:9.“2007年上半年北京房屋銷售價格指數上漲了10.1%。”北京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于秀琴在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北京房價走高主要是因為人口增長帶來的剛性需求增加,以及與熱錢炒作等因素有關。有數據顯示,北京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有三四十萬,這其中有一部分是高校畢業生。2001年,北京高校畢業生大約7萬人,到2006年增加到17.9萬人,“這些人中有不少選擇留在北京。”于秀琴表示,隨著人口快速向城市流動,以及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對住房產生了剛性需求。再有是一些人投機炒作,想從樓市中牟利的“熱錢”太多,加劇了房源短缺。該材料主要內容:10.對于北京、廣州等地屢聞樓盤“降價”“打折”,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徐教授認為,所謂樓市下跌,是假的!這是房地產利益集團為了干擾中央的宏觀調控政策制造的謊言,因為中國統計數據的不規范和混亂,給他們創造了這個機會,“目前中央從緊的貨幣政策確實讓一部分房地產商的日子不太好過,他們就到處說樓市要大跌了,好給中央施加壓力,放松一些。”徐教授分析,房價變動反映出在供求關系上的經濟規律。房地產市場有正常需求和投資需求。近年來,住房正常需求十分旺盛,“2006年全國人口凈增700萬,農村進城人口1780萬。每年結婚的新人有980萬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5年是10493元,2006年增加為11759元,凈增1266元。在2007年這些因素非但沒有減弱,反而更強地繼續推動房價上升。”除此之外,在某些地區的房價暴漲中,投機因素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特別是中國資金流動性過剩的現象依舊非常嚴重,大量資金還將繼續涌人房地產市場,肯定要反映到房價上來。徐教授說,流動性過剩是金融結構出了問題,雖然中央已經在調整,但短期難以有明顯的效果,所以房價很可能還要漲上一段時期,“金融結構調整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房價上漲將伴隨著這個金融結構調整的全過程。”該材料主要內容:11.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李先生日前表示,2008年主要采取加快廉租住房建設、增加房源供給等四方面措施,逐步緩解房價過快上漲。在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時,李先生表示,要逐步緩解房價過快上漲,首先要加快廉租住房建設,增加房源供給,加強經濟適用住房的建設和管理;其次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給,加大限價商品住房的供應規模,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資機制,合理調整城市土地供應結構,第三要綜合運用稅收、信貸、土地等手段,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抑制不合理的需求;第四要嚴格房地產企業市場準人和退出的條件,依法查處閑置、囤積土地房源的問題,嚴厲打擊炒地、炒房等違法違規行為。該材料主要內容:12.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2007年4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認為,2007年以來,在國家各項宏觀調控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房地產開發投資結構開始優化,全國房屋銷售價格總體漲幅依然較高,但部分城市房價漲幅已出現趨緩跡象。央行數據顯示,2007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商品房竣工面積和銷售面積分別同比增長30.2%、4.3%和23.2%,開發投資增長仍然較快、住房需求依然旺盛。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末開始,房價漲幅出現放緩跡象。2007年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已經有22個城市房價漲幅低于上個月。12月份,全國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5%,漲幅與11月份持平,環比上漲0.2%,比11月份降低0.6個百分點;分地區看,12月份,烏魯木齊、北海等城市同比漲幅較高,但70個大中城市中已有22個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出現環比負增長。該材料主要內容:材料1:2008年杭州樓市主旋律:調整穩定,逆市中具抗跌性。材料2:寧波試行經濟租賃住房制,解決“夾心層”住房難。材料3:全國房屋銷售價格同比漲幅仍然高位運行。材料4:樓市“降價”論、“拐點”論屢見報端,,有人認為這只不過是商家的促銷手段。材料5:房價高漲已影響到河南房地產業。材料6:上海市房產經濟學會住房保障委員會叢秘書長認為有必要出臺新調控政策,以打擊投機性炒房行為。材料7:黑龍江省政協委員建議公開房屋成本以遏制房價上漲。材料8:南京對房價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引來百姓和房地產商雙方爭議。材料9:北京房價走高主要是因為人口增長帶來的剛性需求增加,以及與熱錢炒作等因素有關。材料10: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徐教授認為,暫時的下跌是假的,房價還要漲上一個時期。材料11:國家將從四個方面采取措施緩解房價過快增長。材料12:央行數據顯示,2007年以來,全國房屋銷售價格總體漲幅依然較高,但部分城市房價漲幅已出現趨緩跡象。三、申論要求第1題、用15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給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參考答案:近年來,迅猛增長的房價不斷撞擊人們的神經,讓人感到恐慌。房價關系到人民的生活問題,已成為互聯網上點擊次數較多的字眼。與此同時,房價上漲的形勢日益嚴峻,表現在大中城市房價持續上漲;虛高的房價導致購房者負擔加重;住宅房與非住宅房結構性矛盾突出等方面。因此,采取必要的調控措施成為政府有關部門的當務之急。答案解析:第2題、概括房價上漲的原因。字數2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參考答案:我國居民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對住房的需求不斷增加;供給方面成本上升,包括建筑材料、人工費和土地的費用等:一些地區投機炒房現象嚴重,投資性購房需求迅速擴大;商品住房供應結構不合理,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供應不足,抬高了商品住房的平均價格:部分城市盲目大拆大建,搞不切實際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帶來大量被動性需求;房地產市場秩序比較混亂,相關部門監管不力。答案解析:第3題、就給定材料所反映的問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進行論述。要求中心明確,內容充實,論證深刻,有說服力,12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參考答案:穩定房價之對策房價是樓市永恒的話題,同時也是老百姓一直關注的問題。近年來房價的飛漲不僅給人們帶來了經濟上的問題,也帶來了心理上的恐慌。那么,如何才能控制房價呢?我認為應該從“擴大有效供給,疏解過度需求,降低生產費用,壓縮利潤空間”這四個方面入手。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點:第一,盡早改革房地產合一的粗放型開發模式,推行“大地產,小房產”,土地開放和房產開發兩次招標分段進行的專業化、集約化開發模式。目前房地產開發商的超額利潤主要來自開發期向的地價自然增值。新模式將土地開發剝離出來,以競標方式讓大地產商墊資成片統一開發,變成熟地后由政府按成本加合理利潤的中標價回購,再根據樓市供求情況,按規劃條件分期切塊、公開招標拍賣。這種方式可縮短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并使開發期間的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