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題_第1頁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題_第2頁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題_第3頁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題_第4頁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第一學期杭州市高三年級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題卷考生須知:1.本卷分選擇題I、選擇題Ⅱ、非選擇題三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卡上填寫學校、班級、姓名、考號,貼好條形碼,并仔細閱讀注意事項。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只需上交答題卷。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城際鐵路指服務于相鄰城市間或城市群的快速客運專線鐵路。2023年8月,杭甬城際鐵路開通運營,下圖為杭甬城際鐵路線路圖。完成下面小題。1.影響杭甬城際鐵路走向的主導因素是()A.地形地質 B.城鎮分布C.科學技術 D.河流流向2.杭甬城際鐵路運行對沿線地區的影響有()①加劇大氣污染②提高貨運效率③緩解交通擁堵④促進與杭融合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B2.B【解析】【1題詳解】根據材料“城際鐵路指服務于相鄰城市間或城市群的快速客運專線鐵路”,由此推測高鐵建設的主導因素是區域人口運輸需求和經濟發展需求,B正確。該鐵路所在區域以平原為主,地形地質不算復雜;科學技術、河流流向對此線路走向影響不大,ACD錯誤。故選B。【2題詳解】杭甬城際鐵路運行減少了私家車的使用量,降低了大氣污染,①錯;高鐵主要用于人員運輸,并非貨物運輸,②錯;減少了私家車使用量,可以緩解交通擁堵,城際鐵路速度快,能促進與杭融合,③④對;故選B。【點睛】交通運輸布局指交通運輸業的空間分布和地域組合,包括交通線網的布局和客、貨流的布局兩個相互有密切聯系的部分。影響交通運輸布局的因素有經濟方面(運輸需求、資金)、社會方面(區域差異、貧富差距、民族、國防、文化等)、科學技術和自然方面(氣候、地形、地質、水文、資源、生態環境等),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自然條件的重要保障。下表為我國2021年各類電源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占比表。完成下面小題。火力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其他電源裝機容量占比(%)5316.413.812.93.9電源年發電量占比(%)65.4167.83.96.93.與各類電源裝機容量相比,年發電量占比存在差異的原因是()A.火力發電成本較低 B.水力發電分布均勻C.風力發電技術落后 D.太陽能發電不穩定4.既保證電力供應,又能減少碳排放的措施有()①提高火力發電的綜合利用率②減少風力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③加快能源儲備調峰工程建設④加快能源跨區域調配工程的建設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3.D4.B【解析】【3題詳解】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國2021年各類電源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占比存在差異,并且風力和太陽能占比差異較大,主要原因是風力資源和太陽能資源受天氣影響較大,發電不穩定,所以發電量占比比裝機容量占比小,D正確。火力發電成本較低不是存在差異的原因,A錯誤;水力發電分布不均勻,B錯誤;我國風力發電技術先進,C錯誤。故選D。【4題詳解】提高火力發電的綜合利用率會增加火力發電量,增加碳排放,①錯誤;減少風力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不利于新能源的開發,②錯誤;加快能源儲備調峰工程建設,加快能源跨區域調配工程的建設能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時可以減少碳排放,③④正確。故選B。【點睛】新能源的優劣勢都比較明顯,風能、水能和太陽能等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環保清潔,但是均受自然條件制約性強,發電不穩定。直播電商是依托社交媒體、視頻推薦及網絡直播等多種數字化技術手段的一種新型經濟業態。H市以直播電商經濟而聞名,近年來該市直播電商企業逐步由市中心遷至城市外圍。完成下面小題。5.直播電商經濟快速發展對H市帶來的主要影響是()A.提高城市等級 B.實現傳統企業轉型C.優化城市布局 D.催生新型就業方式6.H市直播電商企業外遷的主要原因有()①企業運營成本上升②外圍服務設施完善③產業集聚效應增強④城市功能區劃調整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5.D6.A【解析】【5題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直播電商是一種新型經濟業態,直播電商經濟快速發展催生新型就業方式,D正確,直播經濟屬于新型經濟業態,不能提高城市等級、實現傳統企業轉型、優化城市布局,ABC錯誤。故選D。【6題詳解】市中心需要支付高昂的地租等,企業運營成本上升,外圍服務設施完善,遷至城市外圍能夠滿足直播電商的需求,且能減少成本,①②正確;由市中心遷至城市外圍產業未呈現出集聚,③錯誤;城市功能區劃調整對其影響較小,不是直播電商企業外遷的原因,④錯誤,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睛】直播經濟呈現明顯的空間集聚現象,主要集聚于杭州、廣州、北京等發達城市。以杭州為例,與傳統互聯網企業“中心外圍”的空間演化結構相比,杭州主城區直播電商企業呈現出“中心低外圍高”的組群式分布格局,中心區域在直播電商興起的熱潮中獲利不足。南美白對蝦生長周期約三個月,適宜水溫為23~30℃,低于16℃停止進食,高于36℃迅速死亡,對水質要求高。圖1為我國某地區簡圖,圖2為該地氣候統計圖,近年來該地大力發展大棚養蝦。完成下面小題。7.該地氣候條件對大棚養蝦的影響有()①夏季多高溫,大棚需開窗通風②夏季多陰雨,不利于控制溫度③冬季多晴天,大棚內升溫較快④冬季多寒潮,大棚利用率較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與露天養殖相比,大棚養蝦可以()A減輕臺風影響 B.減輕水體污染C.增加市場需求 D.增加收獲次數【答案】7.C8.D【解析】【7題詳解】由材料可知,該地區是南海,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所以大棚夏季需要開窗通風,①符合題意;大棚有利于對溫度進行調控,排除②;南海地區冬季多晴天,大棚有保溫作用,棚內升溫較快,③符合題意;南海地區緯度較低,冬季較少受到寒潮影響,排除④。故選C。【8題詳解】大棚抵御臺風的能力差,無法有效減輕臺風的影響,排除A;大棚養蝦可以增強對溫度的調控,使溫度更加適宜南美白對蝦的生長,但沒有提到對污染物處理,D符合題意,排除B;市場需求由市場決定,排除C。故選D。【點睛】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冬季盛行源于大陸的東北季風,降水稀少;夏季盛行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風,降水豐沛。冰湖突然潰決可能引發冰川潰壩型洪水。甲、乙、丙為某次冰川潰壩型洪水發生過程的遙感影像圖,白色區域為冰雪覆蓋區,但甲圖中M區域為非冰雪覆蓋區。完成下面小題。9.本次冰川潰壩型洪水發生過程為()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10.甲圖未能準確反映冰雪覆蓋區的原因可能是()A.天氣影響大 B.拍攝周期長 C.監測區域廣 D.圖像精度低【答案】9.C10.A【解析】【9題詳解】冰湖忽然潰決,說明水量超過了冰湖承受的限度,故冰川潰壩型洪水發生過程中,湖泊水量先較大,后增加,潰決后水量迅速減少,表現為乙、丙、甲,C正確,ABD錯誤,故選C。【10題詳解】三幅圖分別為某一時刻拍攝的,M區域為非冰雪覆蓋區但仍表現為白色,說明該區域該時刻存在部分地理事物類似反射率較大的冰川,最可能是云量較大,A正確;三幅圖分別為某一時刻拍攝的,拍攝周期短,且若拍攝周期長,應更能準確反映冰雪覆蓋區,B錯誤;三幅圖的監測區域范圍相同,C錯誤;甲圖中遙感影像可反映該區域內的其他冰雪覆蓋區,說明圖像精度滿足識別(反映)冰雪覆蓋區的要求,D錯誤。故選A。【點睛】遙感技術(RS)能實現地物信息的實時、動態監測。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BDS、GPS)可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實時定位、導航、授時、測速。地理信息系統(GIS)有空間查詢與分析功能,可以根據不同目的對相關數據進行疊加分析。下圖為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家具產業集群演化階段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1.與起步發展階段相比,集群化發展階段的顯著變化是()A.加大政策開放,拓寬信息渠道 B.提高自主研發,注重品牌建設C.架構生產網絡,擴大企業規模 D.拓展生產空間,布局趨于分散12.設立國際陸港對該地家具制造業積極影響有()①企業布局更加靈活②銷售市場更加廣闊③原料來源渠道更寬④制造工藝更標準化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11.C12.B【解析】11題詳解】由圖可知,南康區家具產業在起步階段依賴于政策開放,而在集群化階段,更多的是依賴于對產業發展的規范引導,保證企業健康有序發展,因此A項錯誤。在集群化階段,南康區家具產業仍然是山寨貼牌生產,說明此時企業仍然不注重品牌建設,因此B項錯誤。南康區家具產業對空間的利用由起步階段前店后廠分散式生產,轉變為集群化階段,鄉鎮園區的集中生產,因此D項錯誤。南康區家具產業由起步階段的社會網絡分化為集群化階段的生產網絡和市場網絡,說明集群化階段,企業注重架構生產網絡,以擴大生產規模,因此C項正確。故選C。【12題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國際陸港是沿海港口在內陸經濟中心城市的支線港口和現代物流的操作平臺,為內陸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方便快捷的國際港口服務。在南康設立國際陸港,使當地企業的物流更加便捷,有利于該地家具產業拓寬原料來源和銷售市場,因此②③正確;國際陸港主要影響企業產品和原料的流通,不能影響企業布局和制造工藝,因此①④錯誤,綜上所述,B項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陸港,又稱國際陸港。陸港是指設在內陸經濟中心城市鐵路、公路交匯處便于貨物裝卸、運輸、存儲、分撥和相關國際貨運單證辦理的車站,是依照有關國際運輸法規、條約、慣例和國內法規直接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具有停車場線、貨物查驗、裝卸站臺、倉庫堆場、分揀廠房、辦公大廈、生產和生活配套等設施和相應設備,具備國際貨運的單證辦理、貨物查驗、貨物裝卸、存儲配送等功能。大天鵝有遷徙習性,圖1為其主要遷徙路線示意圖,圖2為某資深觀鳥愛好者沿某遷徙路線拍攝的觀鳥景觀。完成下面小題。13.該觀鳥愛好者拍攝圖2景觀時,選擇的線路是()A.① B.② C.③ D.④14.青海湖和鄱陽湖成為大天鵝越冬地的相同條件是()A.氣候溫暖濕潤,利于棲息 B.湖泊水位低,利于獲取食物C.地形平坦開闊,利于飛行 D.植被數量多,利于隱藏避敵【答案】13.B14.B【解析】【13題詳解】讀圖可知,圖2中拍攝的景觀有高山,山是斷塊山,且山地植被茂盛,圖中有湖泊,湖岸植被茂盛,屬于亞熱帶植被,結合圖1,適宜的遷徙路線是②,鄱陽湖附近有廬山,符合圖2的景觀,B正確;①路線是到青海湖的路線,周圍是連綿的高大山脈,且植被不茂盛,A錯誤;路線③從蒙古國經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去往東北繁殖,所經過的地區較為干旱,不符合圖2景觀;路線④為朝鮮半島飛到我國東北繁殖,遷徙路線氣溫較低,植被為落葉闊葉林和亞寒帶針葉林,不符合圖2景觀,D錯誤;故選B。【14題詳解】青海湖地處青藏高原,氣候寒冷,A錯誤;青海湖和鄱陽湖冬季均進入枯水期,湖水較淺,有較好的棲息場所和食物來源,B正確;候鳥遷徙的飛行高度較高,地形是否平坦對候鳥選擇越冬地的影響較小,C錯誤;青海湖地處青藏高原,植被稀少,D錯誤。故選B。【點睛】 大天鵝主要分布于中國、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在中國黃岡、咸寧、黃石、鄂州、孝感、武漢和仙桃也能看到其身影。棲息于開闊、流速緩慢、水草豐富的湖泊、海灣等淺水域。冬季集群活動于水生植物豐富的湖泊、河流、沼澤、水庫以及農田地帶,有時與其他天鵝及雁鴨類混群。氧(18O)穩定同位素古高程測定法被廣泛應用于古氣候、古環境變化和高原古高程重建等領域。原理為海洋水體中大量的氧(18O)穩定同位素,通過水循環而被記錄在多種地質載體中(如黃土、冰芯等)。完成下面小題。15.地質歷史時期中的氧(18O)穩定同位素被輸送到黃土中的主要水循環過程為()A.蒸發降水地表徑流 B.蒸發水汽輸送降水C.徑流蒸發水汽輸送 D.降水地表徑流蒸發16.某地質學家擬通過采集巖石樣品來恢復青藏高原地區的古環境演化史,下列巖石中最適合進行氧(18O)穩定同位素古高程測定的是()A.片麻巖 B.花崗巖 C.石灰巖 D.玄武巖【答案】15.B16.C【解析】【15題詳解】結合材料可得,海洋水體中大量的氧(18O)穩定同位素,通過水循環而被記錄在黃土中,因此參與的水循環類型為海陸間循環,故水循環的過程為海洋上蒸發,通過水汽輸送到陸地上,再通過降水到陸地上,最終被輸送到黃土中,故過程為蒸發水汽輸送降水,B正確,ACD錯。故選擇B。【16題詳解】某地質學家擬通過采集巖石樣品來恢復青藏高原地區的古環境演化史,其巖石經過漫長地質歷史沉積而成,故沉積巖能夠反映地質變化歷史,故選用沉積巖最適合。其中片麻巖為變質巖,故A排除;花崗巖和玄武巖為巖漿巖,故排除B、D;石灰巖為沉積巖,C正確。故選擇C。【點睛】沉積巖是經過水流或冰川的搬運、沉積、成巖作用形成的巖石,具有層理結構,沉積巖保留了許多地球的歷史信息沉積巖保留了許多地球的歷史信息,包括有古代動植物化石,沉積巖的層理有地球氣候環境變化的信息。通過對沉積巖的觀察和分析,可以了解地球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地理環境、生態系統和地質事件等信息。11月某日,星空攝影愛好者于北京某森林公園空曠地朝東、南、西、北分別連續曝光拍攝數小時,得到下列四幅恒星運動軌跡圖。完成下面小題。17.甲、乙、丙、丁的拍攝方向分別為()A.西、東、南、北 B.南、東、北、西C.東、西、南、北 D.南、北、東、西18.此次星空拍攝,應()①攜帶防風保暖的衣具②選擇照明良好的城郊③靠近林木稀疏的野外④選擇地勢平坦的谷地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7.C18.C【解析】【17題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地球北半球觀察恒星運動,會以北極星為中心旋轉,向北觀察則為大圓特征,向南觀察則不具有此特征,所以丙為向南拍攝,丁為向北拍攝,BD錯誤。結合丙丁圖,北邊天空為大圓,南邊天空為半圓,所以甲為向東拍攝,乙為向西拍攝。A錯誤,C正確。故選C。【18題詳解】拍攝星空是在11月北京的某森林公園,夜晚氣溫較低,需要攜帶防風保暖的衣具,①正確。照明良好的城郊會造成一定的光污染,不利于觀察星空,②錯誤;靠近林木稀疏的野外,視野開闊,適合觀察,而擇地勢平坦的谷地星光會受到阻擋,不利于觀察,③正確,④錯誤。故選C。【點睛】由于地球地軸指向北極星,所以在北半球觀察恒星運動時,會繞著北極星運動,形成大圓,在南半球是看不到北極星的。大氣散射輻射的強弱和太陽高度、大氣透明度等有關。某年5月28日,長沙(28°11′N,112°58′E)云量較少。下圖為該日四個時刻長沙大氣散射輻射量變化圖,其中②、③時刻分別為北京時間18時和7時。完成下面小題。19.①時刻,北京時間可能為()A.5:00 B.9:00 C.13:00 D.17:0020.下列關于該日長沙大氣散射輻射強度變化的原因及特征,描述正確的是()A.①時刻較④時刻云層數量少,強度小B.②時刻較③時刻太陽高度小,強度小C.①、③時刻高空太陽高度差異小,強度接近D.②、④時刻向高空大氣密度減小,強度下降【答案】19.A20.D【解析】【19題詳解】由材料可知,②時刻為北京時間18時的曲線,該曲線出現散射輻射量為0的情況,說明北京時間18時為日落時分,③時刻為7時的曲線,該曲線散射輻射量大于0,說明北京時間7時已經日出。由圖中觀察可知,①時刻大氣散射輻射量由高空向下變化過程中,到達7千米高空已經沒有散射,意味著光線無法到達地面,所以在低空已經沒有散射,故①時刻應該發生在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后(題目中已經強調云量較少),故其應發生在北京時間7點之前或北京時間18點之后,選項中只有北京時間為5:00符合題意(日出之前),故A正確;9:00、13:00、17:00介于北京時間7時和18時之間,不符合①時刻變化特征,排除BCD。故選A。【20題詳解】由上題可知,①時刻較④時刻強度小,是因為①時刻太陽輻射無法照到低空大氣,A錯誤;長沙經度為112°58′E,由此計算出當北京時間為18:00和7:00時,地方時分別約為17:32和6:32,故②、③時刻太陽高度角差異極小,B錯誤;①時刻地方時約為4:32,太陽高度角與③差異較大,C錯誤;一般情況下,隨著高度升高,大氣密度減小,散射強度下降,故D正確。故選D。【點睛】散射輻射是到達地面太陽輻射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除受太陽高度角影響之外,對大氣中云、氣溶膠、水汽含量以及地表狀況等因子的變化異常敏感。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21.下圖為潟湖示意圖。甲到乙的湖水鹽度時空分布變化狀況為()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詳解】由圖可知,甲處有河流注入,河流水注入使潟湖的鹽度被稀釋,因此距離河流越近,鹽度越低,故由甲到乙的鹽度逐漸升高,排除③④。根據所學知識,雨季時,注入潟湖的河流水量變大,加上雨水的稀釋,使得潟湖的鹽度較低,而旱季時,河流注入水量減少,加上強烈的蒸發,使得潟湖的鹽度升高,因此潟湖的鹽度雨季低于旱季,①錯誤,②正確。因此B項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潟湖是指被沙嘴、沙壩或珊瑚分割而與外海相分離的局部海水水域。在海的邊緣地區,由于海水受不完全隔絕或周期性隔絕,從而引起水介質的咸化或淡化,即可形成不同水體性質的潟湖。潟湖最大特點是鹽度不正常,在潮濕地區因河水大量注入而發生淡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因強烈蒸發而發生咸化。“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人口比重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圖1為人口年齡結構演化基本方向圖,甲、乙、丙、丁箭頭表示老齡化、多子化、少子化、紅利化,圖2四條曲線表示1966~2020年我國及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人口年齡結構演化軌跡。完成下面小題。22.代表紅利化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3.①、②、③分別表示()A.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西部地區 B.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C東北地區、中西部地區、東部地區 D.東北地區、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答案】22.D23.C【解析】【22題詳解】由材料可知,“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人口比重較低,說明紅利化表示勞動力人口比重上升,而老年人口和少兒人口比重變小,結合圖1可得,丁表示紅利化,D正確;甲代表多子化,A錯誤;乙代表老齡化,B錯誤;丙代表少子化,但老齡化在加重,C錯誤。故選D。【23題詳解】從圖2中可以看出,①曲線在近幾年少兒人口比重最低,說明人口增長率低,人口增長緩慢,對應我國東北地區,AB錯誤;③曲線近幾年少兒人口比重高并且呈上升趨勢,說明經濟發達,青壯年(育齡人口)流入,人口增長率高,對應東部地區,而②曲線居中,對應中西部地區,故選C。【點睛】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大氣污染與風速濕度、大氣垂直運動等密切相關。下圖為我國某地某月7日到10日天氣及污染物濃度變化圖,箭頭表示對應時刻的近地面風向和風速。大氣垂直速度(單位:pa/s)正值為下沉運動,負值為上升運動。完成下面小題。24.冷鋒過境的時段是()A.7日08時7日20時 B.8日08時8日20時C.9日08時9日20時 D.10日08時10日20時25.此次大氣污染過程與天氣的關系是()A.7日,天氣條件利于污染物擴散 B.8日,冷空氣活動帶來大量污染物C.9日,發生強降水,污染物沉降 D.10日,氣流上升,污染物加速擴散【答案】24.B25.B【解析】【分析】本組選擇題以我國某地某月7日到10日天氣及污染物濃度變化為背景材料設置題目,主要考查學生對常見的天氣系統等相關知識的掌握,考查學生的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學生的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等學科核心素養。【24題詳解】由圖可知,在8日8時至8日20時期間,當地近地面風速加大,風向由偏南風轉為偏北風,近地面以下沉氣流為主,空氣濕度增大,說明此時該地經歷了降水天氣,符合冷鋒過境時常出現大風、降溫、雨雪天氣的天氣特征,因此B項正確,ACD錯誤。故選B。【25題詳解】由圖可知,7日時氣流下沉速度較慢,風速較小,大氣結構比較穩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因此A項錯誤。8日時,大氣污染物濃度呈現出快速上升趨勢,由上題可知,此時正值冷鋒過境,說明冷空氣活動帶來大量污染物,因此B項正確。9日為冷鋒過境后,根據所學知識,冷鋒過境后天氣轉晴,因此C項錯誤。10日時,空氣下沉速度較快,并不是以上升氣流為主,因此D項錯誤。故選B。【點睛】冷鋒是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的鋒。冷鋒過境前,由暖氣團控制,溫暖晴朗、氣壓低;過境時,常出現大風、降溫、雨雪天氣;過境后,由冷氣團控制,氣壓升高、氣溫下降、天氣轉晴。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5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經濟總量最大和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陸路交通運輸發展較為落后。該國鎳礦資源儲量大,埋藏淺,近年來其致力于發展新型電池產業,采取以礦產換投資的方式向全球進行全產業鏈招商。我國N企業在該國蘇拉威西島布局新型電池產業。圖1為印度尼西亞略圖,圖2為新型電池全產業鏈示意圖。(1)簡析制約該國陸路運輸發展的自然原因。(2)指出該國選擇電池全產業鏈招商引資的出發點。(3)從原料角度分析N企業在蘇拉威西島布局新型電池產業的原因。【答案】(1)地處地震帶,火山地震多發,地形起伏大,建設難度大:群島間隔距離遠,建設成本高。(2)充分利用本國礦產資源;加快國內電池產業發展速度;促進電池產業集群發展;增強產業發展競爭力;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提高就業率。(3)鎳礦資源儲量大,原料豐富,供應穩定,運費低;埋藏淺,開采難度小,成本低。【解析】【分析】本題以我國N企業在印尼蘇拉成西島布局新型電池產業為背景材料設置題目,主要考查學生對交通運輸布局、工業區位因素等相關知識的掌握,考查學生的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學生的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學科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印度尼西亞屬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國內火山地震多發,地質條件復雜;印度尼西亞地形受板塊運動的影響,地形起伏大,建設難度高;印度尼西亞屬于島國,且由印度尼西亞略圖可知,各島嶼的間隔距離遠,陸路交通的建設成本高。【小問2詳解】由新型電池全產業鏈示意圖可知,新型電池的原材料主要是鋰、鎳等礦物。由材料可知,印度尼西亞鎳礦資源儲量豐富、且便于開采;采取以礦產換投資的方式向全球進行全產業鏈招商,可以促進電池產業集群發展,增強其發展競爭力,加快國內電池產業發展速度;同時全產業鏈招商可以其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電池產業的發展可以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小問3詳解】由材料可知,蘇拉威西島的鎳礦資源儲量大,原料豐富,且靠近原料產地,有利于原料的的穩定供給,降低原料運輸成本;鎳礦埋藏淺,開采難度小,成本低。【點睛】交通運輸布局既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現有的經濟水平和技術、裝備等條件,還受地質、地貌、氣候、水文等自然條件的影響。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廣西地處云貴高原向兩廣丘陵過渡區,西北部地區巖溶地貌廣布。水源涵養功能是生態安全的重要組成,包括攔蓄降水、水源供給、調節徑流、洪水調蓄、水質凈化等多種功能。水源涵養能力受氣候、地形、植被、人類活動等因素影響。水源涵養功能建設是指通過一系列措施和工程手段來保護和增強水源涵養的能力。近年來,廣西的水源涵養能力整體得到提升。材料二下表為單位面積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水源涵養量及廣西土地利用類型占比表,圖1為廣西區域略圖,圖2為廣西水源涵養能力區域分級示意圖。土地利用類型林地草地耕地水源涵養量(mm)251.78162.8258.732020年廣西土地利用類型占比(%)64.384.372719(1)描述廣西水源涵養能力空間分布的特點,并分析I區水源涵養能力高于Ⅲ區的自然原因。(2)說出近年來使廣西水源涵養能力整體提升的人類活動。(3)從水資源安全角度指出廣西推動水源涵養功能建設的意義。【答案】(1)空間分布不均,西南部和東北部較高,西北部和中部偏低;年降水量大;森林覆蓋率高;巖溶地貌分布少,土層保水能力強。(2)水利工程建設;水土保持林等生態修復工程建設;農業生產結構與布局調整。(3)保障水源供給;調節徑流變化;改善流域水質。【解析】【分析】本題以廣西生態安全、土地利用相關材料為背景,設置3道題目,知識點涉及水源涵養能力空間分布、人類活動對水源涵養的影響、水資源安全等內容,考查學生地理知識的遷移與調動能力,蘊含綜合思維、區域認知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閱讀廣西水源涵養能力區域分級示意圖,廣西水源涵養能力(分級)空間分布不均,具體表現為,西南部和東北部較高,西北部和中部偏低;結合廣西區域略圖可知,I區域年降水量大,河流發育較多;結合材料一可知,西北部地區巖溶地貌廣布,東北部巖溶地貌分布少,土層保水能力強,土壤發育較好,森林覆蓋率高。【小問2詳解】結合材料可知,水源涵養能力受氣候、地形、植被、人類活動等因素影響,林地水源涵養量最高,廣西生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提升水資源的蓄容量,種植水土保持林等生態修復工程建設,提升林地覆蓋面積;農業生產結構與布局調整,減少不合理人類活動對植被的破壞。【小問3詳解】廣西推動水源涵養功能建設,有助于穩定水資源供給,保障水源供給,避免出現水資源緊張;調節徑流變化,使徑流變化幅度減小,減少水土流失,改善流域水質。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陜西省長武縣位于黃土塬邊緣溝壑區,分布著很多古崖穴窯,崖穴窯橫向開鑿,內無支撐。圖1為長武縣某地景觀。材料二蘋果樹屬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