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物質結構元素周期表
第一節元素周期表
一、周期表總結的總結
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1、依據
橫行:電子層數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數遞增從左到右排列
縱行: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從上向下排列
2、結構
周期序數=核外電子層數主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個(共七個也行)
周期〔長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個:IA-VHA
、族:16個(共18個縱行)副族7個:IB干n
第VDI族1個/二#語三言
零族(1個)稀有氣體元素〔
二.元素的性質及原子結構
(一)堿金屬元素:
1、原子結尸相像性: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都為1個
i遞變性:從上到下,隨著核電核數的增大,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
2、物理性質的相像性和遞變性:
(1)相像性:銀白色固體、硬度小、密度小(輕金屬)、熔點低、易導熱、導電、有展性。
(2)遞變性(從鋰到鈉):①密度漸漸增大(K反常)②熔點、沸點漸漸降低
結論:堿金屬原子結構的相像性和遞變性,導致物理性質同樣存在相像性和遞變性。
3、化學性質
(1)相像性:
(金屬鋰只有一種氧化物)
4Li+0叁Li2O2Na+02至Na2O2
2Na+2H20=2NaOH+H2f2K+2H20=2K0H+H2t
2R+2H20=2ROH+H2f
產物中,堿金屬元素的化合價都為+1價。
結論:堿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上都只有1個電子,因此,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像。
(2)遞變性:①及氧氣反應越來越簡潔②及水反應越來越猛烈
結論:①金屬性漸漸增加②原子結構的遞變性導致化學性質的遞變性。
總結:遞變性:從上到下(從Li到Cs),隨著核電核數的增加,堿金屬原子的電子層數漸漸
增多,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引力漸漸減弱,原子失去電子的實力增加,即金屬性漸漸增加。所
以從Li到Cs的金屬性漸漸增加。
(二)鹵族元素:
1、原子結產J相像性: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都為7個
t遞變性:從上到下,隨著核電核數的增大,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
2.物理性質的遞變性:(從F2到L)
(1)鹵素單質的顏色漸漸加深;(2)密度漸漸增大;(B4反常)(3)單質的熔、沸點上升
3、化學性質
(1)耳素單質及氫氣的反應:X2+壓=2HX
F2
Cl2
Br2
I2
鹵素單質及乩的猛烈程度:依次增加;生成的氫化物的穩定性:依次增加(HF最穩定)
(2)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
2NaBr+C12=2NaCl+Br2氧化性:Cl2Br2;還原性:Cl_Br"
2NaI+C12=2NaCl+I2氧化性:CLI2;還原性:crr
2NaI+Br2=2NaBr+I2氧化性:Br2I2;還原性:Br-r
結論:”
Clcr
2、F
Br2Br-
I2I
單質的氧化性:從下到上依次增加(F2氧化性最強),對于陰離子的還原性:從上到下依次增加(F
還原性最強)
結論:①非金屬性漸漸減弱②原子結構的遞變性導致化學性質的遞變性。
總結:遞變性:從上到下(從F2到L),隨著核電核數的增加,鹵族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漸
漸增多,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引力漸漸減弱,原子得到電子的實力減弱,即非金屬性漸漸減弱。
所以從F2到L的非金屬性漸漸減弱。
總之:同主族從上到下,隨著核電核數的增加,電子層數漸漸增多,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引
力漸漸減弱,原子得電子的實力減弱,失電子的實力增加,即非金屬性漸漸減弱,金屬性漸漸增
加。
三.核素
(一)原子的構成:
(1)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2)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都近似為1,電子的質量可
忽視。
(3)原子序數=核電核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4)質量數(2)=質子數(0+中
子數(加
(5)在化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一個質量數為4質子數為Z的詳細的X原子。
J原子核{臚Z*"
原子j
核外電子Z個
(二)核素
核素:把具有肯定數目的質子和肯定數目的中子的一種原子稱為核素。一種原子即為一種核素。
同位素: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為同位素。
或:同一種元素的不同核素間互稱為同位素。
(1)兩同:質子數相同、同一元素
(2)兩不同:中子數不同、質量數不同
(3)屬于同一種元素的不同種原子
其次節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1?在多個電子的原子里,核外電子是分層運動的,又叫電子分層排布。
電子層數(n)1234567
符號KLMN。PQ
能量大小:K<L<M<N<O<P<Q
2、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
(1)核外電子總是盡先排布在能量低的電子層,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
(能量最低原理)。
(2)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是2//(〃表示電子層)
(3)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K層是最外層時,最多不超過2個);次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
18個;倒數第三層不超過32個。
.元素周期律:
1、核外電子層排布的周期性變更
每周期最外層電子數:從1--------8(K層由1—2)
2、原子半徑呈周期性的變更:每周期原子半徑:漸漸減小(同周期第0族最大)
3、主要化合價:
每周期最高正化合價:H—?+7(稀有氣體0價,F化合物中沒有正價)
每周期負化合價:7—?—1
4、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呈周期性的變更。
同周期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遞變性:
(1)2Na-^2H,0=2NaOH+H2t(簡潔)Mg+2H202Mg(0H)2+H2f(較難)
金屬性:Na>Mg
2)Mg+2HC1=MgCb+H2f(簡潔)2Al+6HC1=2A1CL+3H2t(較難)
金屬性:Mg>Al依據1、2得出:金屬性Na>Mg>Al
(3)堿性NaOH>Mg(OH)2〉Al(0H)3金屬性:金屬性Na>Mg>Al
NaMgAl
金屬性漸漸減“
(4)結論:SiPSCl
單質及H2的反應越輸簡潔、生成的氫化物越來越穩定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漸漸增加
故:非金屬性漸漸增加。
NaMgAlSiPSCl
金屬性漸漸減弱,非金屬性簫漸增加
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性漸漸減弱,非金屬性漸漸增加
(5)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主要化合價、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都呈現周
期性的變更規律,這一規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總結: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質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的變更的規律。
實質: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周期性變更的必定結果。
四、同周期、同主族金屬性、非金屬性的變更規律是:
元素金屋性和非金屆性的遞交
1
2金
非
屬
金
稀
3性
屬
有
逐
性
4氣
漸
逐
體
增
漸
5元
強
素
增
6強
7
1.周期表中金屬性、非金屬性之間沒有嚴格的界線。在分界線旁邊的元素具有金屬性又具有
非金屬性。
2.金屬性最強的在周期表的左下角是,Cs;非金屬性最強的在周期表的右上角,是F。(兩個
對角)
3.元素化合價及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關系。
①元素的最高正價等于主族序數。特:F無正價,非金屬除H外不能形成簡潔離子。
②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價數及最低負價的肯定值之和等于8.
4.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應用
①在周期表中的左上更旁邊探究研制農藥的材料。
②半導體材料:在金屬及非金屬的分界線旁邊的元素中找尋。
③在過渡元素中找尋優良的催化劑和耐高溫、耐腐蝕的合金材料。
5.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
同周期(從左到右)同主族(從上到下)
原子半徑漸漸減小漸漸增大
電子層排布電子層數相同電子層數遞增
最外層電子數遞增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失電子實力漸漸減弱漸漸增加
得電子實力漸漸增加漸漸減弱
金屬性漸漸減弱漸漸增加
非金屬性漸漸增加漸漸減弱
主要化合價最高正價(+1—+最高正價==族序數
7)非金屬負價==—
非金屬負價==—(8—族序數)
(8一族序數)
最高氧化物酸性漸漸增加酸性漸漸減弱
的酸性
對應水化物堿性漸漸減弱堿性漸漸增加
的堿性
非金屬氣態形成由難一易形成由易一難
氫化物的形成穩定性漸漸增加穩定性漸漸減弱
難易、穩定性
總結:
元素金屬性的推斷:
①及水或酸反應越簡潔,金屬性越強;
②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氫氧化物)堿性越強,金屬性越強。
③置換反應,金屬性強的金屬置換金屬性弱的金屬
④離子的氧化性越弱對應金屬的金屬性越強
元素非金屬性的推斷:
①從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
②及反應的難易程度以及氫化物的穩定性來推斷。
③置換反應,非金屬性強的置換非金屬性弱的非金屬
④離子的還原性越弱,非金屬性越強
第三節化學鍵
一.離子鍵
1.離子鍵:陰陽離子之間猛烈的相互作用叫做離子鍵。
相互作用:靜電作用(包含吸引和排斥)
注:(1)成鍵微粒:陰陽離子間
(2)成鍵本質:陰、陽離子間的靜性作用
(3)成鍵緣由:電子得失
(4)形成規律:活潑金屬和活潑非金屬化合時形成離子鍵
離子化合物:像NaCl這種由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叫做離子化合物。
(1)活潑金屬及活潑非金屬形成的化合物。如NaCl、NaQ、K2s等
(2)強堿:如NaOH、KOH、Ba(OH)2>Ca(OH)2等
(3)大多數鹽:如Na2c。3、BaS04
(4)鏤鹽:如NH4cl
小結:一般含金屬元素的物質(化合物)+鏤鹽。(一般規律)
留意:(1)酸不是離子化合物。
(2)離子鍵只存在離子化合物中,離子化合物中肯定含有離子鍵。
2、電子式
電子式:在元素符號四周用小黑點(或X)來表示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價電子)的式子叫電子式。
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形成過程:
(1)離子須標明電荷數;(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寫,相同的離子要單個寫;(3)陰離
子要用方括號括起;(4)不能把“一”寫成“=";(5)用箭頭標明電子轉移方向(也可不標)。
二.共價鍵
1.共價鍵: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價鍵。
用電子式表示HC1的形成過程:
Hx-h-c?4i?―4Hxd**?
注:(1)成鍵微粒:原子
(2)成鍵實質:靜電作用
(3)成鍵緣由:共用電子對
(4)形成規律: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單質或化合物形成共價鍵
2.共價化合物:以共用電子對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價化合物。
化合引離子化合物
I共價化合物化合物中不是離子化合物就是共價化合物
3.共價鍵的存在:
?非金屬單質:乩、X?、N2等(稀有氣體除外)
■共價化合物:乩0、CO2、Si02.H2s等
.困難離子化合物:強堿、鏤鹽、含氧酸鹽
4.共價鍵的分類:
非極性鍵:在同種無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為非極性鍵。共用電子對不發生偏移。
極性鍵:在不同種不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為極性鍵。共用電子對偏向吸引實力強的一方。
三.電子式:
定義:在元素符號四周用小黑點(或X)來表示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價電子)的式子叫電子式。
原子的電子式:Na?:Mg:A1-:獷:P-:S::C1::Ar:
2.陰陽離子的電子式:
(1)陽平簡潔陽離子:離子符號即為電子式,如Na\Mg?*等
[困難陽離子:如NH;電子式:
2
(2)陰離子月潔陰離子:、1r:?s.:」\"
困難陰離了:
3.物質的電M式:
離子的電子式:陽離子的電子式一般用它的離子符號表示;在陰離子或原子團外加方括弧,并
在方括弧的右上角標出離子所帶電荷的電性和電量。
[:C1:]-[:0:H]-
分子或共價化合物電子式,正確標出共用電子對數目。
H
XX..?????,
SCI5CMH:C1S:N??N:H:O:O:HH:N:H
AxXXXX,,',?????
XXHH:Cl:
H■XH-C:HH:5i:H:Cl:Si:Cl:
HHH'':Cl:
離子化合價電子式,陽離子的外層電子不再標出,只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正電荷,而陰離子則要
標出外層電
+2++
一[啰『忖、@「吟@丁、N?[:b:O:fNa\Na[:b:]-NaK[:0:町子,并加上
"11-'方括號,在
右上角標出負電荷。陰離子電荷總數及陽離子
4.用電子式表示形成過程:
用電子式表示單質分子或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TTTTXXXXXXXX
H'+xH->H.5HxC15+XC1?—>scucn
XXXXXXXX
Hx+-O-+xH—*HH
:o:+:c-+:6:——>:b::c::-6:
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x::
Na+■F■?-?Na+[^?F?r
Nax+-O-+xNa--Na+Na+
Na,+Sx++Na―?Na*[:SJ]2-Na+
xXXxx
四、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
1、分子間作用力
⑴定義: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稱范德華力。
⑵特點:①分子間作用力比化學鍵弱得多;
②影響物質的熔點、沸點、溶解性等物理性質;
③只存在于由共價鍵形成的多數共價化合物和絕大多數氣態非金屬單質分子,及稀有氣體分子之
間。但像二氧化硅、金剛石等由共價鍵形成的物質的微粒之間丕在在分子間作用力。
⑶變更規律:一般來說,對于組成和結構相像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物
質的熔沸點也越高。例如,熔沸點:lABrAClR。
2、氫鍵
⑴定義:分子間存在著一種比分子間作用力稍強的相互作用。
⑵形成條件:除H原子外,形成氫鍵的原子通常是N、0、F。
⑶存在作用:氫鍵存在廣泛,如HQ、NH3>HF等。
分子間氫鍵會使物質的熔點和沸點上升。
五、化學反應的實質:
一個化學反應的過程,本質上就是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過程。
離子鍵、共價鍵及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的關系
提高篇:一、化學鍵及物質類別關系規律
1、只含非極性鍵的物質:同種非金屬元素構成的單質,如:k、凡、P八金剛石、晶體硅等。
2、只含有極性鍵的物質:一般是不同非金屬元素構成的共價化合物、如:HC1、NH3>Si。2、CS2等。
3、既有極性鍵又有非極性鍵的物質:如:H202,C2H2、CH3cH3、C6H6等。
4、只含有離子鍵的物質:活潑非金屬及活潑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NaH、KQ、CsCl
等。
5、既有離子鍵又有非極性鍵的物質。如:Na2O2,Na2s2、CaC?等。
6、既有離子鍵又有極性鍵的物質,如NaOH等。
7、由離子鍵、共價鍵、配位鍵構成的物質,如:NH£1等。
8、由強極性鍵構成但又不是強電解質的物質。如HF等。
9、無化學鍵的物質:稀有氣體。
10、離子化合物中并不存在單個的分子,例如:Nad,并不存在NaCl分子。
其次章化學反應及能量
第一節化學能及熱能
學問點一化學鍵及化學反應中能量變更的關系
1.感知化學變更及能量變更的關系
我們在生活中利用煤、液化石油氣、煤氣、自然氣等燃料燃燒放出的熱能燒水、做飯或取暖,試驗
室中加熱高鋸酸鉀或氯酸鉀制取氧氣。工業上高溫煨燒石灰石制取生石灰,這些實例足以說明物質
在發生化學變更的同時還伴隨著能量的變更。
2.化學鍵及化學反應中能量變更的關系
物質發生化學變更的實質是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的過程,化學鍵是使原子或原子相互
結合的作用力。
歸納總結:(1)各種物質都儲存有化學能。
(1)在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中,破壞舊化學鍵,須要汲取肯定的能量來克服原子(或離子)
間的相互作用;形成新化學鍵時,又要釋放肯定的能量。因此,在化學反應中,不僅有新物
質的生出,而且還伴隨著能量的變更。
(2)任何化學反應都要經驗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形成的過程,因此,任何化學反應都伴隨著
能量的變更。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更的主要緣由。
(3)在一個完整的化學反應過程中,原委是放出能量還是汲取能量,要看破壞舊化學鍵汲取能量
總和及形成新化學鍵放出能量總和的大小。若破壞舊化學鍵汲取能量總和大于形成新化學鍵
放出能來那個綜合,整個化學反應過程就汲取能量。若破壞舊化學鍵汲取能量總和小于形成
新化學鍵放出能量總和,整個化學反應過程就放出能量。
學問點二化學能及熱能的相互轉化
1.質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1)質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物質可以發生轉化,但是總質量保持不便。
(2)能量守恒定律:一種能量可以轉化為另一種能量,但是總能量保持不變。
2.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放出熱能的化學反應叫做放熱反應,汲取熱能的化學反應叫做吸熱反應。
歸納總結:每一個化學反應都伴隨著能量的變更,有的釋放能量,有的汲取能量。從能量類型方面
來看,有的反應是放熱反應,有的反應是吸熱反應。酸堿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燃燒反應是放熱反
應;活潑金屬跟水或酸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下列反應都是吸熱反應:
3.相識物質的化學變更及能量變更的關系的意義
(1)化學反應伴隨著能量變更是化學反應中客觀存在的一大特征,相識了物質的化學變更及能量
變更關系,就是更加全面的相識了物質的化學變更,就能更好的利用物質的化學變更。
(2)利用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原理來獲得人類所須要的熱量進行生活、生產和科學探討,如燃料
的燃燒、炸藥開山、放射火箭等等
(3)利用熱能使許多化學反應得以發生,從而探究物質的組成、性質或制備所須要的物質,如高
溫冶煉金屬、分解化合物等等。
總之,化學物質中的化學能通過化學反應轉化成熱能,是物質生存和發展的動力之源,而熱能轉化
為化學能又是人們進行化學科學探討、創建新物質不行或缺的條件和途徑。
其次節化學能及電能
一次能源:干脆從自然界取得的能源。例:水能,風能,煤,石油,自然氣,鈾,太陽能等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經過加工、轉換得到的能源。例:電力,蒸汽等。
學問點一
化學能及電能的相互轉化(火力發電)
化學能轉化成熱能,熱能轉化成機械能,機械能轉化成電能。
燃燒(氧化還原反應)是使化學能轉換成電能的關鍵。
二.原電池
1.原電池工作原理:原電池實質是氧化還原反應。
2.組成原電池的條件
(1)有兩種活動性不同的金屬(或一種是非金屬導體)做電極
(2)電極材料均插入電解質溶液中
(3)兩極相連形成閉合回路
(4)能自發形成氧化還原反應
3.原電池的正、負極推斷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1)當兩種金屬做電極時,活動性強的金屬做負極,活動性相對弱的做正極。當兩極一種是金屬,
另一種是非金屬時,金屬極為負極,非金屬極為正極。金屬活動性依次:K、Ca、Na、Mg、
Al、Zn、Fe、Sn、Pb(H)Cu、Hg、Ag、Pt、Au
(2)依據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
電流(外電路)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內電路流向正極。
(3)依據原電池中的反應方向
正極: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現象是伴隨金屬的析出或氫氣的放出。
負極: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現象是電極本身的消耗,質量的削減。
4.原電池電極反應書寫方法
(1)寫出原電池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2)將原電池反應方程式分成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一般還原劑本身做負極,負極發生的反應是
氧化反應。正極反應為還原反應,因此原電池反應中的氧化劑在正極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
5.原電池原理的應用
(1)加快氧化還原反應的速度,因為形成原電池后,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分別在兩極進行,使溶
液中的離子運動時相互的干擾減小,使反應速率增大
(2)比較金屬活動性的強弱,例如,有兩金屬A、B,用導線相連后移入稀硫酸中,能溶解的金屬
活潑性較強,表面出現較多氣泡的金屬活動性較弱。
6.原電池設計
首先要確定一個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只有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才能設計成原電池。
其次,將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拆分成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兩個半反應,分別為負極和正極的電極反
應式。
第三,據氧化還原反應中的還原劑和氧化劑確定原電池的負極和電解質溶液。正極選較負極穩定的
金屬或非金屬
第四,連接電路,畫出原電池示意圖。
例:銅鋅原電池(H2s做電解液)
負極(Zn)乜11-28=2峻氧化反應正極(Cu):2『+2以=乩還原反應
2+
總反應式:Zn+2H=H2+Zn
學問點二
1.常見電池和新型電池總結
(1)一次性電池:是指不能進行充電循環運用的電池。常見的鋅鏡干電池、Ag-Zn紐扣電池。一
次性電池的電極反應式可依據其電池反應來書寫。例如,鋅鎰電池發生反應如下:
負極(鋅筒):Zn-2e-=Z/(氧化反應)
正極(石墨):2NH;+2e=2陽3+乩(還原反應)
(2)二次電池:二次電池為可充電電池,它有放電和充電兩個過程。二次充電的放電過程是發生
原電池反應的過程,作電源供電的過程;充電過程是在在外加電源的作用下,發生放電時逆
向反應過程。放電反應是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而充電過程是非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
例:銀鎘電池以Cd為負極,NiO(OH)為正極,以KOH為電解質。由于鎘是致癌物質,廢棄的銀
鎘電池如不回收,會嚴峻污染環境,這制約了銀鎘電池的發展。
鋰離子電池是新一代可充電的綠色電池。
(3)燃料電池:據燃料燃燒這一猛烈的氧化還原反應設計而成。常見的燃料電池有氫燃料電池、
甲烷燃料電池、甲醇燃料電池等。氫氧燃料電池工作時發生反應如下:負極:2H2-4e=4H*正
+
極:02+4H+4e=2H20
息反應:2HZ+C)2=2H20
燃料電池是一種高效、環境友好的發電裝置。燃料電池及干電池或蓄電池的主要差別在于反應物
不是儲存在電池內部,而是外設裝備供應燃料和氧化劑等。
第二節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
學問點一
1.化學反應速率
(1)化學反應速率通常是用單位時間內任何一種指定的反應物濃度的削減或任何一種指定的生
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的。即單位時間內某物質濃度的變更量,其數學表達式可表示為V=
△c/Z\t.單位為:mol/(L,min)
(2)對于反應mA+mB=pC+qD,反應速率及系數之間存在如下關系:
v(A):v(B):v(C):v(D)=m:n:p:q
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1)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反應物(氣體或溶液)濃度,可以加
快反應速率。
(2)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假如反應物中有氣體,增大體系壓強可以
增大反應速率;相反,減小體系壓強可以減小反應速率。壓強只對氣體有影響,對固體、液
體影響較小。
(3)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當其他條件不便時,上升溫度可以增大反應速率。
A.在試驗室進行化學反應時,經常通過給反應物加熱來增大反應的速率。
B.為防止食品變質,我們將食物放入冰箱中保存,以降低食品變質的速率。
(4)催化劑的影響
A.催化劑改變更學反應速率的緣由僅僅是變更始態到終態的途徑,不變更反應的結果。
B.催化劑在現代化學和化工生產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學問點二
1.可逆反應及化學反應限度
可逆反應:在同一條件下,同時向正反應和逆反應兩個方向進行的反應叫做可逆反應。事實上許多
化學反應都是可逆反應。對可逆反應來說,在肯定條件下,反應物不行能全部轉化成產物,反應只
能進行到肯定程度。
2.化學平衡狀態
在肯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中,當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時,反應混合物中各組成成分的百分
含量都保存不便的狀態,稱為化學平衡狀態,簡稱化學平衡。化學平衡具有五大基本特征,即逆、
等、動、定、變。
動一動態平衡。
等一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同一物質)。
定一各反應物、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保持肯定而不變。
變一化學平衡狀態(化學反應限度)可以通過變更條件而變更。
3.化學平衡狀態的推斷
對于可逆反應mA(g)Nb(g)=nB(g)+pC(g)在肯定條件下達到平衡狀態有以下10個標記:
(DA的分解速率及A的生成速率相等(2)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B和pmolC的同時,生成mmolA;
(3)A、B、C的物質的量不再變更(4)A、B、C的濃度不再變更
(5)A、B、C的百分含量(物質的量分數、體積分數、質量分數)不再變更
(6)A的轉化率保持不變(7)恒溫、恒壓、絕熱的狀況下,體系內溫度不再變更
(8)若某一反應物或生成物有顏色,顏色不變
(9)當mWn+p時,恒容下總壓強不再變更(m=n+p時,總壓強不能作為推斷平衡的依據)
(10)當mWn+p時,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變更。
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1.盡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燒,提高能量的燃燒效率。2.盡可能充分的利用燃料
燃燒所釋放的熱能,提高熱能的利用率。
第三章有機化合物
1、煌:僅含碳和氫兩種元素的有機物稱為碳氫化合物,也稱為燒。
有機物烷燒烯燃苯及其同系物
—
通式CnH2n+2CnH2n
代表物甲烷(CH)苯(C6H6)
乙烯(C2H4)
結構簡CH4CH2=CH2
式
結構特碳碳單鍵,碳碳雙鍵(官能團)一種介于單鍵和雙鍵
點鏈狀,飽和燃鏈狀,不飽和燃之間的獨特的鍵,環狀
空間結正四面體六原子共平面平面正六邊形
構
物理性無色無味的氣體,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無色有特別氣味的液
質比空氣輕,難溶于比空氣略輕,難溶于水體,比水輕,難溶于水
水
用途優良燃料,化工原石化工業原料,植物生溶劑,化工原料
料長調整劑,催熟劑
反應條件或可逆符號打不上自己補上:)
有機物主要化學性質
①氧化反應(燃燒)
烷血
0+2。-?C02+2H20(淡藍色火焰,無黑煙)
甲烷
②取代反應(留意光是反應發生的主要緣由,產物有5種)
->
CH4+C17CH3CI+HCICH3CI+ci2—->CH2C12+HC1
CH2cI2+CI2—-*CHC13+HC1CHCI3+CL---CCU+HCl
甲烷相對穩定,不能使酸性KMnO”溶液、濱水褪色。也不及強酸強
堿反應
(i)燃燒
烯嫌:
C2H4+30?---->2C02+2H20(火焰光明,有黑煙)
乙烯
(ii)被酸性KMnO”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本身氧
化成CO?)。
立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濱水或澳的四氯化碳
溶液褪色)
在肯定條件下,乙烯還可以及壓、CL、HCKH20等發生加成
反應
CH2=CH2+H2---CH3CH3
CH2=CH2+HC1—->C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0---->CH3cH20H(制乙醇)
Q乙烯能使酸性KMnO”溶液、漠水或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
用該反應鑒別烷煌和烯燒,如鑒別甲烷和乙烯。
①氧化反應(燃燒)
苯
2c6HG+1502-->12C02+6H20(火焰光明,有濃煙)
取代反應苯環上的氫笠T原子、硝基取代。
+BX-^-Br+HBr;-^D-NO2
《^加成反應苯丕能使酸性KMnCh溶
一液、
+3H2-G濱水或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r
4、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同素異形體、同位素比較
概念同系物同分異構同素異形體同位素
體
定義結構相像,在分分子式相由同種元素組質子數相同
子組成上相差一同而結構成的不同單質而中子數不
個或若干個式不同的的互稱同的同一元
CH2
原子團的物質化合物的素的不同原
互稱子的互稱
分子式不同相同元素符號表示—
相同,分子式可
不同
結構相像不同不同—
探討對化合物化合物單質原子
象
二、燃的衍生物
1、乙醇和乙酸的性質比較
有機物飽和一元醇飽和一元竣酸
通式CnH2n+1OHCnH2n+1C00H
代表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知識點試題及答案
- 綜合復習園藝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農藝師考試復習中的小技巧與方法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花藝師考試的重要能力與知識點的梳理與總結方式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福建事業單位考試新題型探討與試題及答案
- 成功案例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試題及答案
- 農作物分類與栽培管理的試題及答案
- 植物命名規則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各高校輔導員試題分析試題及答案
- 園藝師考試知識點的創新應用研究試題及答案
- 河南師范大學通用模板課件
- GD87典管電子版完整
- 河南省綠色建筑評價表(建筑專業)
- 職校招生宣傳PPT
- 電磁信息論白皮書
- 藥理學考研歷年真題匯總(重點題)
- 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各縣區鄉鎮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
- 質量目標管理表
- DBJ41T 074-2013 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設計、施工及驗收規范
- Q∕SY 05262-2019 機械清管器技術條件
- 《出納員登記日記賬》 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