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木蘭詩
號目標導航
學習目標重點難點
知識與技能重點
1.了解與《木蘭詩》有關的文學常識。復述故事,理解木蘭
2.反復誦讀,理清故事基本脈絡。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現的
過程與方法思想感情。
1.學習本文詳略得當的敘事方法,領會故事情節曲折、富于戲劇性、難點
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詳略得當的寫作特
2.掌握“互文”“復沓”“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的特點,展點。
開聯想和想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知識精講
知識點01作者與背景
【作者】
《木蘭詩》,北朝樂府民歌,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一首優美的敘事詩,又稱《木
蘭辭》。它與《孔雀東南飛》并稱為我國樂府詩的“雙璧”。
【創作背景】
《木蘭詩》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據其最早著錄于陳釋智匠所撰的《古今樂錄》,可證其產生之時
代不晚于陳。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皆在北方,則其產生之地域在北朝。詩中有“旦辭黃河去,暮
至黑山頭”,“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語。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去黃河不遠。燕山指
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據此,《木蘭詩》中之戰事,當發生于北魏與柔然之間。柔然是北
方游牧族大國,立國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間,與北魏及東魏、北齊曾發生過多次戰爭。而最主要之
戰場.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帶.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
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傳》,蠕蠕即柔然。)
【微點撥】
《木蘭詩》是一首由宋朝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的長篇敘事詩。
該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
家團聚的故事。此詩熱情贊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全詩以人
物問答及鋪陳、排比、對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態,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神氣躍然,使作品具
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知識拓展】
“樂府”本是宜署的名稱,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采集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并
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見政治得失。后來“樂府”從官署的名稱轉變為詩體。其中既有文人詩歌,又有民
間詩歌,亦即凡是合過樂能夠歌唱的歌詩,統稱為“樂府”。
【即學即練1]下列對詩歌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還
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B.結尾以比喻作結,用雙兔在一起奔跑雄雌難辨的隱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十多年未被發現的奧秘加
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C.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乂真實動人。
D.詩中的花木蘭在戰場上征戰十多年這久,并且立下了赫赫戰功,因此在詩中是一個標準的“女英雄”形象。
答案:D
解析:“標準的‘女英雄’形象”的說法不當。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之女,
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
【即學即練2]《木蘭詩》是我國時北方的一首民歌,選自代
編的《》。它與《》合稱“樂府雙璧”。
答案:南北朝;樂府;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孔雀東南飛
知識點02基礎知識梳理
1.易錯字
機杼軍帖可汗鞍鞋轡頭燕山胡騎鳴啾啾
?(zhU)?(ti&??(kehdn)??(dnjiin)?(pOi)?(Ydn)?(ji)?(jiii)
鳴濺濺(jiGn)赴戌機(r6ng)傳金標(tub)阿娜(zi)蓍我舊時篋(zhu6chdng)磨刀霍霍(hu。)
2.通假字
對鏡帖花黃(“帖”同“貼”,粘貼)
3.古今異義
木蘭當廣織(古義:門;今義:窗戶)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古義:只;今義:但是,表轉折關系的連詞)
雌兔眼逑耳(古義:瞇著眼;今義: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雙兔傍地奉(古義:跑;今義:行走)
4.詞類活用
愿為小鞍馬(名詞活用作動詞,買)
策勛十二轉(名詞活用作動詞,記)
【即學即練3】
1.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A.昨夜見軍帖,可汗(Mm)大點兵。B.朔(SO)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C.策勛十二轉(zhudn),賞賜百千強。D.脫我戰時袍,著(zh£i)我舊時裳。
答案:C
解析:A.汗hdrioB.朔shudoD.著zhu60
2.下列詩句的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A.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B.策勛十二傳,賞賜百千強
C.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D.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答案:B
解析:傳一轉。
3.下列各組句子中的加粗詞語解棄不當的一項是()
A.愿為市鞍馬(買)關山度若飛(越過)
B.問女何所憶(思念)旦辭爺娘去(早晨)
C.萬里赴戎機(戰事)愿馳『里足(奔馳)
D.雌兔眼迷離(瞇著眼)雙兔傍地走(靠近、臨近)
答案:c
解析:“馳”在該句中是“趕馬快跑”的意思C
【即學即練2】
1.下列各項中的加粗字與例句中的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1)雙兔傍地走()
A.走馬觀花B.茶走味了C.車剛走D.走親戚
2(2)安能辨我是雄雌()
A.坐立不安B.安敢如此C.安的什么心D.安個頭銜
(3)木蘭當戶織()
A.罰不當罪B.當著大家談一談C.當之無愧D.當干部
答案:(1)A;(2)B;(3)B
解析:(1)例句中的“走”意為“跑”,選項中的“走”分別為“跑”“改變或失去原樣”“離開,去”“(親
友之間)來往〃。
(2)例句中的“安”意為“怎么”,選項中的“安”分別為“安定”“怎么””存著;懷著(某種念頭,多指
不好的)”“加上”。
(3)例句中的“當”意為”面對,對著”,選項中的“當”分別為“相稱”“面對,對著”“承當,承受”
“擔任”。
2.下列句中加粗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在上下五千年的滄桑歲月中,荊楚大地上叱咤風云的政治家、博學睿智的科學家不斷涌現。
B.雖然特大傳銷集團的案情撲朔迷離,但警察明察秋毫,終將傳銷團伙一網打盡。
C.耶魯人學畢業的秦羽飛,毅然決定回國擔任人學生村干部,八年來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成了當地家喻戶
曉的人物。
D.愛出風頭的他經常夸夸其談,說話鋒芒畢露。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成語辨析應用的能力。D鋒芒畢露:指銳氣和才干全都表現出來,多形容人氣盛
逞強。用在這里不合語境,可改為“天花亂墜”A叱咤風云:形容聲勢威力很大。使用正確。B
撲朔迷離:形容事物錯綜復雜,難于辨別。使用正確。C家喻戶曉:每家每戶都知道,使用
正確。
3.分別寫出下列加粗詞正確的意義。
1.將軍百戰死(_________)出郭相扶將(__)
2.不閏機杼聲()萬里赴戎機()
答案:1.將領;扶持:2.織布機;戰爭
知識點03整體把握
朗讀指導
體會朗讀的語調、語速、節奏等,尤其應注意朗讀節拍的把握。
1明確)
⑴唧唧/復/唧唧昨夜/見/軍帖
可汗/大/點兵萬里/赴/戎機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2)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3)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4)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同樣是五字句,(1)組為“二一二”節拍,(2)組為“二三”節拍,(3)組為“二二一”節拍。所以劃分節
拍不能單看句式,要聯系意義表達,應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意”的原則。】
內容梳理
1.這首詩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明確)詩中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
2.《木蘭詩》是按什么順序安排故事情節的?全詩可分為幾部分?各部分都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以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局的時間為序。詩的正文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廣3段),敘述木蘭的身份,交代從軍的緣由,以及木蘭出征前的準備工作和征途上的見聞、感
受。
第二部分(第4段),寫木蘭萬里征程,十幾年征戰沙場的生活。
第三部分(第5~6段),寫木蘭歸來見天子,功成不受賞,請求還故鄉,以及爺娘姐弟迎接木蘭、木蘭和親人
團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類比,贊美木蘭。
【知識拓展】
指導學生朗讀。
第一節是對情景的描述,讀開頭兩句語調要柔緩,第三、四句則要帶疑慮和關切的語氣,聲音可■以略
微提高,讀到“嘆息”再輕緩下來C
第二節開頭兩句是問句的形式。讀“何所思”“何所憶”要讀出詢問的沼氣。答句中的兩個“無”字
應重讀表強調,語氣要與后面的句子銜接。“見軍帖”“大點兵”“十二卷”“卷卷”都要重讀,以說明
戰爭的規模和緊迫,“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寫木蘭所思所慮,這里可以略作停頓,然后用堅定的語
氣讀“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在“從此”之后又可以有稍微的頓息,“此”字拖長一點,把“替爺
征”三個字讀得沉著有力,以表現木蘭替父從軍的決心。
第三節前四句節奏要讀得比較緊湊,以渲染木蘭在匆促地準備行裝,“駿馬”“鞍鞘”“轡頭”“長
鞭”應突出強調,使聽者能想象出木蘭整裝待發的英姿。以下八句寫木蘭奔赴前線、穿山越水的情景,前
四句要讀得委婉,放輕音量,以表現木蘭對親人的思念;后四句寫木蘭已經到了能聽到敵人戰馬嘶鳴的地
方了,因此要讀得剛毅,音量適當放大,以表現她的戰斗豪情。
第四節概寫木蘭十年征戰生活,語言凝練而夸張,朗讀時抑揚頓挫要鮮明,節奏要慢。“赴”“度”“飛
要讀得富有動態,語調要昂揚。讀“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語氣要相對滯重,節奏放慢,以表現木蘭
經歷著戰場艱苦環境的磨煉。讀“將軍百戰死”語詞略抑;“壯士十年歸”,讀時語調要揚起來,以渲染
出軍隊凱旋的氣氛。
第五節前四句要讀出天子給予木蘭很高的獎賞和榮耀。“十二轉”“百千強”要重讀。從“木蘭不用
尚書郎”到節末木蘭對天子“問所欲”的回答,讀時語調要平穩。“還故鄉”三字中間要頓開,音調要放
在同一高度上,以便把木蘭不卑不亢、不慕富貴榮華的品質和思念家鄉的心情表現出來。
讀第六節父母相互攙扶著出城迎接女兒這一句,語氣中要流露出急切的情緒,讀時節奏要與老人顫顫
悠悠的節奏相符。讀阿姊們忙著梳妝、小弟忙著殺豬宰羊兩句,音調要提高些,節奏要加快,以生動表現
全家歡迎木蘭歸來的情景。木蘭“開”“坐”“脫''”著”"理“帖”時,心情是無比激動的,會有許
多往事涌上心頭。讀的時候節奏不宜太快,要用柔順的口吻、嬌羞的語氣來再現一個健康、美麗、端莊的
女子形象。在用意外的語氣讀“火伴皆驚忙”之后要有一個停頓,以示伙伴為反復打量已換女裝的木蘭,
然后用驚異的語氣讀“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十二年”“女郎”要重讀。
讀最后一段,語調要略緩,“雄”“撲朔”“雌”“迷離”點出了雄雌的特征,要重讀,最后一句要
慢讀,語尾要向上揚,讀成反問語氣,給聽者以思考與回味。
【即學即練】1.按要求用原句填空。
(1)詩中寫木蘭從軍的原因是:—
(2)詩中表現木蘭出征前緊張繁忙、周密有序的準備情形的詩句是:—
(3)詩中寫爺娘、姐姐、弟弟迎接木蘭歸來的詩句是:
(4)《涼州詞》詩云:“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木蘭詩》中有相似的兩句詩是:—
1明確)(1)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c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c(2)東市買
駿馬,西市買鞍鞘,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3)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
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4)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2.翻譯下列句子。
(1)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2)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3)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明確)(1)記最大的功勛,賞賜的財物成百上千。(2)打開我東閣和西閣的門,坐在我的床上。(3)雄雌
兩兔一起貼近地面跑,怎能分辨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知識點04精讀感悟
1.木蘭原來的身份是什么?從哪句詩可以看出來?
織女。“木蘭當戶織
2.詩歌開始時寫木蘭在干什么呢?
嘆息。
3.木蘭嘆息的原因是什么?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軍帖”的夜傳、“十二卷”(虛數)之多,
表明了軍情緊急,渲染了戰爭氣氛。“卷卷有爺名”表明名冊上有父親的名字。“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
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銳的矛盾,表明了木蘭代父從軍的緣由。
4.在這種情況下,木蘭作出了怎樣的決定?表現了她怎樣的思想性格?
“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表現出木蘭基于家庭情況,經過停織后的考慮,毅然決定代父從軍。
表現了木蘭的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5.木蘭作出了這樣的決定后,接著她干了什么?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籍,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6..第4自然段前兩句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什么作用?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7.木蘭勝利歸來后得到了什么賞賜?
“策勛十二轉,賞蜴百千強”
8.當可汗“問所欲”時,木蘭怎樣回答?表現了木蘭怎樣的性格品質?
“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e”表現出木蘭功成身退、眷戀家鄉耕織生活、不慕榮
華富貴的純真性格、高貴品質。
9.第6自然段中,木蘭回到家園后,家中是怎樣迎接她的?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10.木蘭回家后做了什么?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11.木蘭恢復女裝后接著做什么?
“出門看火伴”。
12.伙伴們有何反應?
“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表現出伙伴看到“木性是女郎”時的驚詫和贊嘆。
襯托了木蘭在長期從軍時的謹慎和機警。木蘭從軍的故事也就在喜劇高潮中結束。
13.最后一部分是吟唱詩歌的人在詩篇故事結束后的結束語。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體現了什么樣的感情?
比喻、對偶、反問。這一部分以雙兔為喻,很風趣,“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其中的“我”
字,具有代木蘭說話的意味,體現了對木蘭十分親切和非常喜愛的感情,贊美了木蘭從軍多年來未被發現
是女郎的謹慎和機警。
【微點撥】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后
不愿做宜,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贊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這個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即學即練】“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和“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寫
出了宿營地怎樣的環境?襯托了木蘭出征后的什么心情?
【答案】寫出了宿營地的荒涼。襯托了木蘭出征后的思親之情。間隔反復,緊相呼應,在荒涼夜間環境烘
托中,揭示出木蘭乍離家鄉,思念親人;離鄉愈遠,思親愈切的心情,從而細膩地透露出木蘭思親的情懷,
活生生地刻畫了一位英勇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寫出木蘭奔馳遙遠征途的豪邁氣概。
?能力拓展
考法01技巧分析
1.繁簡相宜、詳略得當的構思。
(1)本詩寫木蘭從軍的全過程,共寫了幾件事?哪些詳?哪些略?這樣的詳略安排突出了木蘭哪些方面的思
想品格?
(明確)寫了木蘭決定代父從軍,準備行裝奔赴戰場,十幾年征戰生活,辭官還鄉與家人團聚。其中代父
從軍、辭官與家人團聚是詳寫。詳寫這些內容,突出了木蘭深明大義,勇于獻身,不慕功名,熱愛祖國和家鄉
的女英雄的高尚品格。
2.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
(1)讀第三、六段為例,思考: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加以詳寫的?
【明確】
復沓:如“旦辭爺娘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八句。
排比:如“爺娘聞女來……磨刀霍霍向豬羊”六句。
互文:如“東市買駿馬……北市買長鞭”“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以上修辭手法都很好地起到了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理的效果。
頂真:如“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等。
對偶:如“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等。
(明確)以上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詩歌語言極富韻律感和節奏感,充分體現了民歌通俗上口、易于傳誦
的特點。
【典例1】讀第四段和第六段,思考作品詳略安排的用意。
(明確)任何文章在剪裁上詳略的處理都是以突出人物特征、充分表達主題為目的的。同樣,《木蘭詩》
在刻畫木蘭的英雄形象的同時,緊緊圍繞“木蘭是女郎”這一核心構思、,更突出了她的女兒情懷。詩歌潑墨
如雨般地詳寫木蘭戰爭前的憂思、孝順、思親,凱旋后歸鄉的迫切、團聚的歡樂、對閨房及女裝的喜愛以及
再見檢友時的俏皮、嬌媚。而對十多年的征戰生活則寥寥數語、一筆帶過,惜墨如金。這種繁簡相宜、詳略
得當的構思,把一位既是巾幗英雄又是普通少女、既有勇士的剛健又有女兒的嬌美的形象刻畫得極富傳奇色
彩,而又真切動人。而這也正是這一形象一千多年來深受人們喜愛的根本原因。
考法02主旨情感
【文章主旨】
1.思考: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明確)木蘭既是一個女孩子,更是一個金戈鐵馬的英雄。她勤勞善良,純樸孝順,在國家需要的時候,
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為國家盡忠效勞,表現出深明大義、勇敢堅毅、果斷的報國忠心和英雄氣概。從軍十幾
年,她憑著自己的堅強毅力和機智謹慎,女兒身份一直沒被揭穿,在凱旋后,她不貪圖富貴,甘愿過簡單安定
的農家生活。她是我國古代北方優秀勞動婦女的象征。
2.思考:學完本詩,我們應該從木蘭身上學習什么?
(明確)木蘭的勤勞勇敢、淳樸智慧、淡泊名利、愛家報國的優秀品質都是值得學習的,尤其是她勇于擔當
的責任感更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并發揚光大。作為我們這一代的青少年,享受著祖國發展帶來的優越的物質生
活條件,享受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呵護與關愛,因而更應多一份責任感、多一份擔當的精神:勤奮學習,健康成
長一一對自己負責;體諒父母,分擔家務一一對家庭負責;關心集體,同學互助一一對學校負責;遵規守紀,熱
心公益一一對社會負責……只有有了這樣的責任感,你才是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將來也才能成為一名有益于
國家的好公民。一一讓我們努力!
【典例2]我們在學習《木蘭詩》時通過查找資料,發現花木蘭這個人物形象在古今中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請你以“花木蘭”為話題進行一次綜合性學習。
1.請確定你的研究選題并圍繞選題提出兩個問題。
2.你建議人們通過哪些方式增加對花木蘭這一形象的了解?
3.你準備如何向同學們介紹“花木蘭”這一形象?
【答案】1.花木蘭的身世或花木蘭的精神。
2.閱讀文學作品;查閱史料,了解南北朝時期北方的風土人情,認識木蘭替父從軍行為的可行性。
3.花木蘭,中國古代的女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入侵之敵而聞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她為“孝烈將
軍”。《木蘭詩》這一北方民歌便是對其事跡的描述。
fii分層提分
題組A基礎過關練
一、單選題
1.下列詞語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機杼(zhu)朔氣(shub)復唧唧(ji)
B.可汗(hGn)鞍鞭(jidn)鳴濺濺(jiGn)
C.燕山(yGn)金柝(tub)理云鬢(bin)
D.胡騎(qD戎機(rdng)傍地走(bdng)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判斷讀音正誤.B“濺”應讀jidncC“燕”應讀yannD“騎”應讀ji.
2.下列句中加粗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木蘭當戶織當:擔當
B.旦辭爺娘去旦:早晨
C.對鏡帖花黃帖:同“貼”
D.安能辨我是雄雌安:怎么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當”在此處應該是“面對”的意思。
3.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A.問女/何所思
B.關山/度若/飛
C.壯士/十年/歸
D.可汗/問/所欲
答案:B
解析:應為“關山/度若飛”。
4.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依次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②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③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鞘,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④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A.比喻對偶反復夸張
B.對偶對偶排比對偶
C.借代反復排比對偶
D.對倡反復對偶比喻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修辭手法的判斷①是對偶,②是對偶,③是排比,④是對偶。
5.下列關于文學及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木蘭詩》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與《孔雀東南飛》并稱樂府民歌中的
“雙璧”。
B.“持節”“揖”“拜”“改容式車”都是與古代禮儀有關的詞語。其中“改容式車”是表示敬意的行為。
C聞一多是湖北涌水人.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代表作有詩集《紅燭》《死水》《烙印》,學術著作有
《神話與詩》《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等。
D.“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這樣的代稱還有很多,如I:
“桑梓”代指家鄉,“廟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冊。
答案:C
解析:《烙印》是臧克家的詩集。
二、翻譯題
解釋下列詞語
1.木蘭當戶織()()2.不聞機杼聲()
3.惟聞女嘆息()4.問女何所憶()
5.軍書十二卷()6.愿為市鞍馬()()()
7.旦辭爺娘去()8.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9.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10.萬里赴戎機()
11.關山度若飛()12.朔氣傳金柝()()
13.寒光照鐵衣()14.策勛十二轉()
15.賞賜百千強()16.出郭相扶將()()
17.當戶理紅妝()18.著我舊時裳()
19.對鏡帖花黃()20.雄兔腳撲朔()
21.雌兔眼迷離()22.雙兔傍地走()
答案:1.對著:門2.織布梭于3.只4.思念5.表示多數,不是確指
6.為此;買;泛指馬和馬具7.早晨8.水流聲9.馬叫的聲音10.戰爭
11.過12.北方;古時軍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13.鎧甲14.記功;
15.有余;16.外城;扶持17.指女子的艷麗裝束18.穿
19.帖通貼20.動彈21.瞇著眼22.并排跑
三、默寫題
按要求默寫。
(1)詩中寫木蘭替父從軍的主要原因的詩句是:
(2)詩中描寫邊塞艱苦的戰斗生活畫面的詩句是:一
(3)詩中從側面表現木蘭戰功顯赫的詩句是:,
(4)詩中表現木蘭不慕富貴、淡泊名利的詩句是:,。
(5)成語“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詩》中的“,”這兩句詩。
(6)“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與《木蘭詩》中的“_______,”兩句有異曲同工之
妙。
答案:(1)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2)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3)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4)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5)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6)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題組B能力提升練
一、單選題
1.下列對《木蘭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這兩句對偶工整,描寫出木蘭在邊塞軍營的艱苦生活。
B.“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這兩句夸張地描寫了路途的遙遠和木蘭行進的神速,表現出軍情的緊急.
C.“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兩句是說征戰多年,許多將軍戰死沙場,許多壯士勝利歸來,體現出
戰爭的曠日持久與戰斗的激烈悲壯。
D.“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鞘,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這四句運用互文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寫出
木蘭出發前到處購買鞍馬等戰具的緊迫情景。
答案:C
解析:“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意思是“將士們征戰多年,歷經許多戰斗,
很多人戰死沙場,木蘭等幸存者勝利歸來”。
二、問答題
學習了《木蘭詩》后,班級開展有關花木蘭的綜合性實踐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
1.我國歷史上有許多耳熟能詳的巾幗英雄。下面的對聯擬描述其中的兩位,但只有上聯,請你根據課文內
容填寫下聯。
上聯:穆桂英掛帥出征立偉業
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設巾幗英雄花木蘭獲評“感動中國”人物,請你給她寫一段頒獎詞。
3.共和國萬紫千紅的群英譜中,有一個不凡的名字一一郭俊卿。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唯一的特等女戰斗
英雄。機智聰慧的郭俊卿出生在遼寧省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生性倔強的郭俊卿剃了光頭,扮成男孩外出
打工,后來她參加了八路軍。戰爭使郭俊卿很快成長為基層指揮員,她為錦州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后來一次疾病暴露了她的真實情況,這在全軍上下引起了轟動。軍長賀晉年得知后說:“郭俊卿是巾幗英
雄,是當代花木蘭,是我們四十八軍的驕傲!”假設你作為一個記者去采訪郭俊卿,請你設計兩個采訪的
問題.
答案:1.花木蘭代父從軍建奇功
2.你身披鎧甲,勇敢擔當,替父從軍,馳騁疆場,英勇殺敵,戰功赫赫。你是巾帽不讓須眉的奇女子,你
是保家衛國的偉丈夫!
3.①請問您在前線打仗的時候,面對血腥的場面,您害怕過嗎?②在管理屬下的時候,您是溫柔的時候多
呢,還是嚴厲的時候多呢?③請問您在您的軍旅生涯中哭過嗎?(寫出兩個即可)
解析:L從上聯的形式上看,是“xxx(英雄人物的名字)+XXXX(四字短語概括事跡)+xxx(三字短語概
括人物功績)”的形式,下聯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擬寫即可。注意語言要流暢,符合對聯的基本要求。
2.頒獎詞是一種應用文體,一般都是介紹受獎人的生平事跡和感人精神。給花木蘭寫頒獎詞,先據課文內
容把握好花木蘭的生平事跡和精神品質,再文采斐然地表達出對花木蘭的贊美之情。
3.設計采訪的問題要緊扣材料內容和人物的生平經歷,語言要合理、得體。
三、材料題
閱讀《木蘭詩》節選,完成后面的問題。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
故鄉。
(1)“可汗問所欲”時,木蘭表達了的意愿。
(2)閱讀畫線語句,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這兩句在你腦海中呈現的畫面。
(3)這首民歌通過描寫邊塞特有的事物,表現軍旅生活。請從文中找出一處此類描寫,說說你閱讀后的感受。
(4)木蘭代父從軍,屢建戰功,在我國的古詩詞中也有不少渴望建功立業的詩句,如:
答案:(1)放棄功名;盡快回歸故里,與家人團聚;(2)(示例)木蘭騎著戰馬,不遠萬里奔赴戰場,像飛一樣
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耳邊風聲陣陣,仿佛聽到戰場上戰馬嘶鳴、戰鼓咚咚的聲音。
(3)(示例)我認為“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描寫了邊塞軍營夜晚的生活環境。在夜晚宿營的時候,凜冽
的北風中傳來打更的聲音,冰冷的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鎧甲,從“朔氣”“寒光”中能讓我感受到軍營生活
環境的艱苦。
(4)(示例)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解析:(1)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把握。從“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一
句可找到答案。
(2)本題考查想象并描述畫面的能力。描述畫面應符合原句內容,想象合理,語句通順、簡潔。(4)本題
考查名句積累和默寫,從對古詩詞的記憶中搜索“渴望建功立業的詩句”,正確作答即可c
四、實踐題
巾幗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是中華民族“孝文化”的具體體現。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更要踐行這種傳統美
德,并將其發揚光大。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中午12點多,趁著午間休息,簡陽市三岔中學17歲的葉富源,背起爸爸葉春柏在學校附近的小路上散
步。陽光透過枝丫,照在兩人的笑臉上,仿佛一切都充滿了希望。
四年前,一場事故之后,葉春柏高位截癱。兩年后,無法忍受生活壓力的妻子離家出走,只剩下一對兒女。
姐姐葉東梅在外上大學,為了方便照顧爸爸,弟弟葉富源到三岔中學上高中后,就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民房,背
著爸爸去上學。盡管每天安頓好爸爸,深夜11點過后才能坐在床上靠著墻壁復習功課,但葉富源的成績卻很
優秀,經常考到年級第一名。父子倆對未來充滿希望:“熬過這幾年,以后一定會好起來的!”
1.給這段文字擬一個恰當的標題。
2.葉富源的事跡在網上引起了廣泛關注。下面是三位網友發帖的內容,請你以“熱愛生活”的網友身份跟帖,
寫幾句贊美、鼓勵的話。要求不少于30字,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
書蟲:養育恩,不能忘。親情濃于水,孝心感天地!相比那些忘恩負義的人,你是巨人!相信困難是暫時
的,祝愿你們一家幸福!
讀來讀去:感念愛,懂得愛。好娃娃,想捐錢給你!
觀天下:不懈的努力,點燃親情的頌歌,一路的跋涉不僅擔起了一個家庭,擔起了照顧父親的重任,而
且樹立了品學兼優、自強自立、堅強樂觀的典范。葉富源,你的奮斗感人至深!
熱愛生活:___________
答案:1.17歲孝子背著父親上學;2.為了父親的生活,你背負壓力;為了家庭的未來,你勤奮讀書;為了人生
的夢想,你自強不息。你的行動溫暖了親人,感動了世人!一一葉富源,沒有困建能難倒你!
題組C培優拔尖練
一、閱讀下面的詩文后,完成后面的習題
①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
還故鄉。
②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
閣樂;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叁,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
是女郎C
③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節選自《木蘭詩》)
1.解釋下列加粗詞語。
(1)愿為市鞍馬()
(2)出郭相扶將()
(3)著我舊時裳(__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譯文:__________
3.請用“/”為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停頓。(劃兩處)
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4.選文共4段,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請概括前兩個層次的故事情節。
第一層(第①段):—
第二層(第②~③段):
第三層(第④段):以雙兔為喻,贊美木蘭的才智。
5.體會下面句子中加粗詞的表達效果。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拆,寒光照鐵衣。
6.聯系全詩,簡要評價花木蘭這一人物形象。
答案:1.買;扶持;穿;2.雄雌兩兔貼近地面跑,怎能辨別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3.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4.木蘭的十年征戰生活;木蘭辭宮還鄉與親人團聚
5.“赴”和“度”形象地描繪出木蘭出征路途的遙遠和艱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