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實訓室BIM建筑學科實訓室整體建設方案_第1頁
大學實訓室BIM建筑學科實訓室整體建設方案_第2頁
大學實訓室BIM建筑學科實訓室整體建設方案_第3頁
大學實訓室BIM建筑學科實訓室整體建設方案_第4頁
大學實訓室BIM建筑學科實訓室整體建設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BIM實訓室建筑模型平臺

設計方案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X月

目錄

第1章系統簡介.................................................................4

第2章系統軟件構成.............................................................5

第3章XXBIM技術的優勢........................................................8

3.1基于項目全生命周期.......................................................8

3.2設計優勢.................................................................9

3.3綠色建筑優勢............................................................10

3.4本地規范優勢............................................................11

3.5結構力學的計算與分析....................................................12

3.6原生數據優勢............................................................12

3.7造價軟件功能強大、便捷高效.............................................13

3.8強大的模型共享能力......................................................15

3.9云平臺應用..............................................................19

第4章BIM實訓方案............................................................20

4.1課程知識鏈..............................................................20

4.2軟件課程設置............................................................22

4.3工具軟件教程............................................................30

4.4實訓機房配置要求........................................................32

4.5組隊要求................................................................35

4.6BIM實訓方法.............................................................37

4.7BIM實訓結果.............................................................39

第5章裝修布線施工方案........................................................40

5.1工程人員配置............................................................40

5.2施工隊基本情況..........................................................41

5.3環境建設施工標準........................................................42

5.4施工設備清單............................................................43

5.4.1工程主要測試設備....................................................43

5.4.2工程主要施工機具....................................................43

5.5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進度.................................................44

5.5.1保護管敷設..........................................................44

5.5.2預留與預埋..........................................................49

5.5.3線纜敷設............................................................50

5.5.4設備安裝與調試......................................................52

5.5.5施工進度計劃的實施..................................................54

5.5.6節約措施十二條......................................................54

5.5.7工程資料整理........................................................56

5.5.8安全施工管理條例....................................................57

5.6流程圖..................................................................58

5.7驗收標準................................................................81

5.7.1電氣系統驗收標準程序方案............................................81

5.7.2UPS系統驗收標準程序方案...........................................84

5.7.3機房空調系統驗收標準程序方案.......................................86

5.7.4安保系統驗收標準程序方案...........................................88

5.7.5消防系統驗收標準程序方案...........................................89

5.7.6機房環境監控系統驗收標準程序方案...................................90

第6章BIM實訓室后期運營保障.................................................92

6.1服務保障.................................................................92

6.2BIM應用保障............................................................93

6.3校企合作保障..........................................................101

6.4公共平臺保障..........................................................102

第7章培訓服務方案...........................................................105

7.1培訓目標................................................................105

7.2培訓方式...............................................................106

7.3培訓內容................................................................107

7.4培訓考核...............................................................110

第8章XXBIM系統技術參數...................................................112

第9章XXBIM軟件價格清單...................................................115

第10章XXBIM軟件主要功能..................................................118

第1章系統簡介

XXBIM技術基于建設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從設計開始,到造價、

施工、管理,全面解決了數據傳遞中斷,信息傳遞差錯;上下游數據

不通,重復手工錄入;協同作業無法有效實現的問題。實現了在專業

設計軟件與相關計算分析軟件之間進行信息共享。

高校BIM(建筑信息模型)實驗室解決方案提供了一個全面、系

統的綜合實驗平臺,學生利用該方案能夠全面的了解建設工程從建筑

設計、日照分析、節能暖通設計到三維模型下的建筑工程、安裝工程

工程量預算;結合項目管理,工程進度管理,將在課堂上學到的專業

理論知識,通過建筑信息模型解決方案與相關實際工程相結合,直觀

的了解目前先進的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最終通過仿真系

統,將建筑工程虛擬實現,讓學生能充分的理解建筑工程中每一個環

節中的信息對于整個工程的影響,從而對工程造價、工程管理在整個

建筑周期的作用及影響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因此,從技術實現和功能

表現上都是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系統。

4

第2章系統軟件構成

XXBIM系統主要包括建模軟件(建筑、結構、設備)、綠色建筑

分析軟件、工程造價計算分析軟件和施工組織設計軟件。

主要模塊主要BIM功能說明

號件配置

主要用來進行建筑的設計與建模,

建筑設計

所建模型可以供下游綠色建筑分析軟

件、造價計算與分析軟件直接使用,后

者無需重復建模。提供了強大的模型共

建享能力,可以實現一鍵將建成的BIM模

模軟件型轉化成三維算量、安裝算量的模型,

UNIBIM

以及3DMAX、Navisworks>Revit、建

筑設計、MEP、綠色建筑(節能設計、

日照分析、采光分析、風環境分析、負

荷計算等)等專業軟件的數據格式。

上部結構主要對建筑物的結構進行計算與

分析,可以進行上部結構計算、基礎計

構建模基礎計算

算、砌體計算及結構施工圖設計。支持

軟件

砌體計算多種軟件兼容或提供接口,如Revit、

5

PKPM、Midas、Etabs、探索者、

施工圖設STAAD.Pro>PDS、PDMS、Bentley、

計Abaqus.ArchiCAD等,且如上大多數

接口是雙向的。

建筑給排

水設計

ME可以用作建筑給排水、暖通空調、

P(設備)暖通空調民用和工業用電的設計與建模,支持

建模軟設計BIM全專業模型的導入,進行管線綜

件合、碰撞檢查、設計優化及深化設計等。

民用和工

業用電設計

節能設計

日照設計

導入前期制作的建筑模型或在軟

采光分析

件內直接建模后,可以進行綠色建筑設

色建筑

計與性能分析,包括節能、日照、采光、

暖通負荷

分析軟

暖通負荷、室內外通風及能效的設計、

計算

分析與計算。

通風設計

能效測評

6

土建鋼筋導入建筑模型或在軟件內直接建

舁里模后,可以進行工程量的計算與分析,

通過進度管理功能,對施工進行4D、

價計算安裝算量

5D的施工進度管理,將土建模型導入

與分析

安裝算量軟件中,可以進行全專業的碰

軟件

清單計價撞檢查,進行管線綜合、設計優化及深

化設計等。

標書編制進行施工現場的設計與布置、編制

工程進度計劃供模型進行4D、5D的模

工組織項目管理

擬,提供招標文件范本,對接計價軟件

設計軟

施工平面導入工程量清單及價格,編制標書文件

圖布置進行投標。

7

第3章XXBIM技術的優勢

3.1基于項目全生命周期

Xx學院是中國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面向房地產行業培養高端

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學院現設有房地產金融系、房地產研發設計

系、房地產建設工程系、房地產裝飾工程系、房地產成本控制系、房

地產營銷系、房地產設備工程系、房地產管理系、房地產環境藝術系、

房地產景觀工程系、基礎教學系等11個系,專業設置覆蓋了建設項

目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所有環節。

XXBIM系統是基于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而研發的,完全貼合Xx

學院的專業設置,相關系部都有相對應的BIM應用軟件,對應關系如

下:

研發設計系:XX建筑設計軟件、XX綠色建筑系列軟件、XXUNIBIM

8

軟件;

建設工程系:結構設計與分析軟件、施工組織設計軟件;

設備工程系:XXMEP(設備)設計系列軟件;

成本控制系:XX三維(土建鋼筋)算量軟件、XX安裝算量軟件、

XX清單計價軟件。

而且XX軟件之間數據能夠互通,將建筑設計建成的模型導入綠

色建筑軟件中,可以進行綠色建筑性能分析,將模型導入算量軟件中,

可以快速的得出工程量等等,保持了數據的完整性,無需重新建模。

3.2設計優勢

BIM技術是以設計為龍頭的,

結構接口

F<xPKPM.

XX從2004年成立設計軟件事業

境排水設

it

部,就開始著手BIM的研究與應WSD2014

用,先后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既通空謂

Hvac20i4

權的建筑設計軟件、設備設計軟

件、節能設計軟件、日照分析軟

件等近10款BIM設計軟件。真正從BIM數據的源頭進行整合,讓下

游軟件能無縫銜接,打破信息孤島。

XX設計軟件擁有巨量的市場客戶基礎,重慶市目前正在使用XX

設計系列軟件的有:重慶市勘察設計協會、煤炭工業部重慶設計研究

院、重慶市設計院、機械部第三設計研究院等等甲級勘察設計企業。

9

其他典型客戶如下:

頸一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北京五臺國際北京維托時代中國建筑東北設計

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研究院有限公司

再J拿大K城筑哧

吉林省建筑設計院濟南市市政工程設計大地(國際)建筑設計哈爾浜建筑設計院

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突院廣州市設計院上海現代華建建筑設計院內蒙古電力勘刑設計院

河北省建筑設計院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武漢市建筑設計院呼和浩特市建筑

勘察設計研究院

煙a

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遼寧省建筑設計院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湖南建筑科學研究院

3.3綠色建筑優勢

XX是國內最早進行綠色建筑系列軟件自主研發的軟件企業,所

擁有的軟件在目前市面上是種類最齊全,功能最強大的。如今國內正

技術路線:

在由政府主導推綠色建筑系列軟件的技術路線

日照分析提供基于BIM的綠色建筑系列

SUN201

行綠色建筑(參采光分析軟件,包括節能、能效測評、日照

DALI2014分析、采光分析、暖通負荷、通風

節能分析

見附件一、附件BECS2014模擬及噪聲分析等軟件,采用模型

共享技術,利用國內主流的施工圖

暖通負荷

二、附件三),綠BECH2014設計成果,轉色色建筑BIM模型

(含:全年負荷)

通風模擬,實現一模多算,并且通過

Oven和

GBXML接口輸出給其他綠色建筑

色建筑所強調的能效測評Iven2014

BEEC2014(含:熱鳥分析)分析軟件,實財泛信息模型復用

“四節一環保的價值。

(節水、節能、節材、節地、保護環境)”就是為了降低建筑能耗、

創建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環境。目前實行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中,與綠色建筑相關的光、風、熱等的相關數據無法通過人工快速計

10

算,XX綠建軟件使得這一復雜計算的快速完成成為了現實。

目前全國各高校已有綠色建筑教學樓,如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的一星及二星綠色建筑。重慶房地產職業技術學院低碳示范樓等。目

前國內對綠色建筑相關標準已經在各地開始強制執行。行業對綠色建

筑人才非常緊缺,各建筑院校也在考慮增設綠色建筑專業加快綠色建

筑人才培養。

3.4本地規范優勢

XX的BIM系列軟件的設計完全根據國內相關規范,如XXMEP設

備設計軟件,其

中電氣方面,軟IIVAC2012曖通空調

軟件概述,

件采用和符合WAC2012集二調、采曖負荷計算與繪

困一體的新一代暖通々業軟件.主要技術研發和

《民用建筑電找廣人員布勒察設il行亞有多年經驗,產品構建

*oe加平音廠支持國標《民用建筑供曖通風與

生利瞄逡遜5》(GB5m36-20121^^鬲:

氣設計規范》代暖語空調談計程師的操怔王匚

HVAC2012與WSD2012fUElec2012采用統

一的核心技大平臺,首次解決了國內外同類MEP產

(JGJ16-2008)品尢4±實現專業間成黑協同碰撞檢查的游題,是

國內首款基二的暖通七業設計軟件.unC20,2R",l

11

、《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242-2011)及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