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北京市順義區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1-2022學年北京市順義區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1-2022學年北京市順義區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1-2022學年北京市順義區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1-2022學年北京市順義區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順義區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質量監測高一語文試卷一、文言文閱讀(24分)(一)閱讀《勸學》(節選),完成后面題。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1.下列語句中,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智慧B.而聞者彰彰:清楚C.而絕江河絕:橫渡D.君子生非異也生:習慣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①青,取之于藍②而寒于水B.①??使之然也②不如須臾之所學也C.①故木受繩則直②則知明而行無過矣D.①登高而招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3.下面兩句話,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①學不可以已②金就礪則利A.①學習是不可以成為過去的事情。②刀劍放在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B.①學習不可以停止。②金屬靠攏磨刀石就鋒利了。C.①學習不可以停止。②刀劍放在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D.①學習是不可以成為過去的事情。②金屬靠攏磨刀石就鋒利了。4.荀子認為人生下來就是惡的,但“性惡”又是可以改變的。在《勸學》中他運用一系列類比,論證了這個觀點。請根據原文填空,將作者的論證補充完整。事物的原狀外物的作用產生的結果藍提取青水降溫冰木①輪(曲)木受繩②金③④人博學(學習)知明而行無過(君子)【答案】1.D2.C3.C4.①??②直③就礪④利【解析】【1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考查的是哪些實詞,然后要把實詞逐一放回到原文中,結合上下文及本句語法關系來推斷實詞的含義。D項,結合上下文可知,“君子生非異也”意思是“君子的稟賦跟一般人沒有不同”,“生”,通“性”,資質、稟賦。故選D項。【2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這類題目解答時一般要要著眼“意義”和“用法”兩點,“意義”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詞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將所學教材中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代入課外的語句中比較驗證。A項,前一個“于”,從;后一個“于”,比B項,前一個“之”,代詞,代指上文提到的木材;后一個“之”,助詞,不譯。C項,兩個“則”都是連詞,表示承接關系,表明前后兩件事情在情理上的緊密聯系,譯為“就”。D項,前一個“而”,連詞,表承接;后一個“而”,連詞,表遞進,而且。故選C項。【3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采用的是選擇題的形式,這類題目解答時可將句子放回到原文中,找出句中的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再根據語境大致翻譯所給句子,然后一一對比選項中給出的相應翻譯,找出答案。①“已”是“停止”的意思,故“學不可以已”的正確意思是“學習不可以停止”。②“金”指金屬制的刀劍等;“就”是“接近、靠近”的意思,“就礪”的意思是“放在磨刀石上磨”,故“金就礪則利”的正確意思是“刀劍放在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故選C項。【4題詳解】此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歸納內容要點、鑒賞表達技巧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考查的具體要求。本題要求“根據原文填空,將作者的論證補充完整”,考生可先通讀全文,再根據圖表中給出的信息,從文中找到相關的語句,然后根據“事物的原狀”“外物的作用”“產生的結果”提煉出相關信息即可。①相關句子為“木直中繩,??以為輪”,外物的作用應為“??”;②相關句子為“故木受繩則直”,產生結果應為“直”;③④相關的句子為“金就礪則利”,外物的作用應為“就礪”,產生的結果應為“利”。【點睛】第1小題考查實詞的含義,該考點包含著三個方面的要素:一是這些文言實詞是中學生常見的實詞,而不是生僻難懂的;二是這些文言實詞的含義是在上下文中表現出來的,而不是脫離上下文的字典含義;三是對于這些實詞的語境意義要理解,而不是識記那些僵死的概念。從這幾年的高考試題看,古今異義、一詞多義更為命題者青睞,所以答題時一定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結合上下文及本句語法關系來推斷實詞的含義。參考譯文: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線,用??的工藝把它制成車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又被風吹日曬而干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博地學習并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智慧明達而且行為沒有過失了。我曾經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有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變得洪亮,可是聽的人在遠處也能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稟賦跟一般人沒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題。唐時汪倫者,涇川豪士也。聞李白且至,修書迎之,詭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口口口口。”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也,并無萬家。”李大笑。款留數日,贈名馬八匹,官錦十端,而親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絕句”一首,其“______,______”一句,尤見深情。(取材于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5.對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聞李白且至且:將要B.修書迎之修書:寫信C.詭云詭:欺騙D.款留數日款留:用錢挽留6.根據上下文,在口口口口填寫適當的字。7.為文中橫線填寫恰當詩句。【答案】5.D6.萬家酒家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解析】【分析】【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D.“款留:用錢挽留”錯誤,“款留數日”的意思是“受汪倫誠懇地挽留住了幾日”,所以“款留”的意思是“誠懇地挽留”。故選D。

【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景補寫的能力。根據上文“先生好飲乎”可知,問先生愛喝酒嗎,所以此處應是說的是有“酒家”,再結合下文“萬家者,店主人姓也,并無萬家”可知,萬家,是因為酒店的主人姓萬,并沒有一萬家酒店。由此可知,此處是在說有“萬家酒家”,所以此處應該填寫“萬家酒家”。

【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詩句是《桃花潭絕句》中的詩句,并且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所以此詩句應該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翻譯:唐代汪倫,涇川的豪爽之人。聽說李白要來,寫信歡迎他,信中欺騙說“先生喜歡游玩嗎?這里有十里的桃花。先生愛喝酒嗎?這里有近萬家酒店。”李白高高興興的來了。汪倫告訴他:“桃花,是潭水的名稱,并沒有真正的桃花。萬家,是因為酒店的主人姓萬,并沒有一萬家酒店。”李白大笑。受汪倫誠懇地挽留住了幾日,汪倫送給李白八匹名馬,十捆綢緞,并且親自去送別李白,李白被他的情誼所感動,寫了“桃花潭絕句”一首詩,其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一句,更見其中的深厚情誼。

二、文學文化常識、名著閱讀與默寫。21分。8.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不少詩篇膾炙人口。其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句。B.杜甫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他的《旅夜書懷》描寫了平野、星月的遼闊幽遠之景,抒寫了詩人身世的辛酸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之情。C.韓愈字退之,是唐代著名散文家。他和柳宗元共同發起了“古文運動”,對當時和后世影響很大,他自己也成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D.魯迅的散文《社戲》敘寫了“我”去南京看社戲的經歷。結伴行船、船頭看戲、月下歸航等情節,是美好自然、意趣盎然的童年記憶。【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常識的能力。D.“南京”錯,應該是浙江紹興鄉村。故選D。

9.下面是四部經典名著的封面,其中有明顯常識性錯誤的一項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B.《論語》不是孔丘所著,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故選B。10.下列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長為稷,后世遂以“社稷”代稱國家。B.洛陽、衡陽兩個地名是因其分別處在洛水之南、衡山之北。C.成語“寅吃卯糧”是指任何時候都有糧吃,形容經濟富足。D.二十四節氣中,夏至和冬至,分別表示夏季和冬季的到來。【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B.“分別處在洛水之南、衡山之北”說法錯誤,古代山南水北叫做陽,所以洛陽、衡陽兩個地名是因其分別處在洛水之北、衡山之南;C.“指任何時候都有糧吃,形容經濟富足”說法錯誤,“寅吃卯糧”是指寅年吃了卯年口糧,比喻入不敷出,提前支用了以后的收入;D.“夏至和冬至,分別表示夏季和冬季的到來”說法錯誤,夏季和冬季的到來應該是立夏和立冬,冬至是晝最短的一天,夏至是晝最長的一天。故選A。11.下列題目,不屬于《鄉土中國》章節目錄的一項是()A鄉土本色 B.鄉村建設 C.文字下鄉 D.差序格局【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經典名著基本內容的整體把握的能力。

《鄉土中國》章節目錄為: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系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欲望到需要、后記。沒有“鄉村建設”。故選B。

12.默寫(1)老師上課時,偶然讀錯了一個字,一位同學舉手,指出了老師的錯誤。老師立刻做了訂正,表揚了他。隨后,老師引用《師說》中的話,說:“這真是像韓愈所說:‘______,____’呀!”(2)古人登高,看到“奇偉瑰麗非常之觀”,常常會聯想到自己的身世際遇,生發出對社會人生的深切感懷。如杜甫登高,就看到了“風急天高猿嘯哀,____。無邊落蕭蕭下,________”的景象,聯想到自己“______,百年多病獨登臺”的人生狀態;生發出了深切的感喟。(3)余秋雨在《陽關雪》一文中寫道:“我曾有緣,在黃昏的江船上仰望白帝城,頂著濃烈的秋霜臨過黃鶴樓,還有一個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圍人頭濟濟,差不多絕大部分人的心頭,都回蕩著那幾首……請從“這幾首不必引述的詩”中選出任意兩首,各寫出其中的一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②.師不必賢于弟子③.渚清沙白鳥飛回④.不盡長江滾滾來⑤.萬里悲秋常作客⑥.朝辭白帝彩云間⑦.千里江陵一日還⑧.故人西辭黃鶴樓⑨.煙花三月下揚州(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解析】【分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有:渚、滾滾、作、陵、鶴。

三、古詩詞閱讀。12分。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河湟1舊卒張喬少年隨將討河湟,頭白時清返故鄉。十萬漢軍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注:1河湟:黃河、湟水流域,是唐與吐蕃交戰之地。13.下列對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項是()A.首句寫舊卒隨主將出征河湟時還很年輕。暗中也交代出了年輕戰士為國戍邊的豪邁情感。B.次句“頭白”交代了舊卒返家時的年齡。“時清”二字寫出了他因勝利而不時感到的清爽。C.第三句交代了唐朝軍隊犧牲的人數之多,透露出那場戰爭的艱苦、慘烈與參戰將士的艱辛。D.尾句是詩歌的華彩,突出寫河湟舊卒一個人在吹奏邊曲,把他的內心世界集中展示出來。14.下列對本首詩的解說,有誤的一項是()A.這是一首絕句,絕句也可以是五言,也可以八句。B.和王翰《涼州詞》一樣,這也是唐詩中的邊塞詩。C.用“漢”來代指“唐”,是唐朝詩人經常用的寫法。D.“邊曲”指舊卒在戍邊時經常吹奏的西北邊地樂曲。15.古人認為,作詩“須著墨不多而蓄意無盡”。本詩就具有這樣的特點。請結合具體詩句,對此作簡要說明。【答案】13.B14.A15.本詩語言簡淡,而意味無窮。比如結尾兩句,表面寫將士們沒有幾人生還,返鄉的河湟老卒在閑吹舊曲;實則詩句情思豐蘊,意味深遠。其中有對陣亡將士的哀悼,有舊卒年老歸家孤獨無依的悲傷,亦暗含對由“十萬漢軍零落盡”得來的“時清”的質疑。【解析】【分析】【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B.“‘時清’二字寫出了他因勝利而不時感到的清爽”錯誤。“時清”指天下安定,沒有戰爭烽煙。故選B。【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詩歌相關文學常識的能力。A.“也可以八句”錯誤,絕句只有四句故選A。【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語言和思想感情的能力。“須著墨不多而蓄意無盡”指以簡潔的語言敘事,含蓄的手法抒情,從淡語中見深旨,故能短語長事,愈讀愈有味。此詩敘事簡淡,筆調亦閑雅平和,意味很不易一時窮盡。比如“十萬漢軍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十萬將士如今生死難還,沒有幾個了;只剩下我吹著邊疆的曲子空對斜陽。表面看,那老兵在黃昏時分吹笛,似乎還很悠閑自得。細品“獨吹邊曲向殘陽”的圖景,其中“殘陽”二字所暗示的日薄西山的景象,流露出一種深沉的哀傷。一個“獨”字又交代了這個老人目前處境,暗示出他從軍后家園所發生的重大變故,使得他垂老無家。而此人畢竟是生還了,而更多的邊兵有著更其悲慘的命運,他們暴骨沙場,是永遠回不到家園了。“十萬漢軍零落盡”,就從側面落筆,反映了唐代人民為戰爭付出的慘重代價,它使此絕句所表達的內容更見深廣。這層意思通過幸存者的傷悼來表現,更加耐人玩味。而這傷悼沒明說出,是通過“獨吹邊曲”四字見出的。邊庭的樂曲,足以勾起征戍者的別恨、鄉思,他多年來該是早已聽膩了。既已生還故鄉,似不當更吹。卻偏要吹,可見舊恨未消。這大約是回家后失望無聊情緒的自然流露吧!他西向邊庭(“向殘陽”)而吹之,又當飽含對于棄骨邊地的故人、戰友的深切懷念,這又是日暮之新愁了。“十萬漢軍零落盡”,而幸存者又陷入不幸之境,則“時清”二字也值得玩味了,那是應加上引號的。可見此詩語言簡淡,句意深婉。四、文學類文本閱讀。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字緣董橋好幾年前我編《明報月刊》的時候,有一天在臺灣報上讀到臺靜農1先生寫的《傷逝》,十分喜愛,寫信請他準許我轉載。臺先生回信說,《大成》的沈葦窗先生早已經來電要轉載那篇文章,還請他寫了《傷逝》兩字;“此一小文,兩處轉載,似可不必,尊意以為如何?”結果《明月》當然沒有刊登《傷逝》了;我倒保存了臺先生那封用圓珠筆寫的短簡。我始終沒有見過臺先生,卻求得他給我寫了一幅字。字一直掛在書齋里,晨夕相對,慢慢結交了臺先生,先是淡交,后來竟深交了;人化成字,字成了人,七十三個字,字字都是我眼中心中的“臺先生”。我常想,字好字丑,難有定法,眼看心喜,就是好字。惦念一個人,一旦盼來了片紙只字,明明是【甲】涂ya之作,也愛不釋手;既然話都不投機,再漂亮的字看了也不會【乙】愜意。我很相信人講人緣,字也講緣。畫大概也一樣。每當張大千生日,臺先生畫一小幅梅花送他,張大千很高興,說“你的梅花好啊。”最后的一次生日,臺先生畫了一幅繁枝,求簡不得,多打了圈圈,張大千竟說:“這是冬心3啊。”張大千說臺先生是“三百五十年來寫倪字4的第一人”,那是中國傳統的評價說法,仿佛好字好畫非要有源頭有師承不可。寫字練基本功臨摹前人遺墨,當是很有用的,不過最終還是要寫出自己的精神個性才好。我看字也常常帶著很主觀的感情去看,盡量不讓一些書法知識干預自家的判斷;這樣比較容易看到字里的人。臺先生的字我看了覺得親切,覺得他不是在為別人寫,是為自己寫。他的字幅經常有脫字漏字,但并沒有破壞完美的藝境,可見他的書藝已經輪回投進他自己的人格世界里。鋼琴大師荷洛維茲晚年彈琴也經常彈不準幾個音,卻能保住了整首曲子的獨特氣勢,他說他不計較這些:“我是荷洛維茲!”臺靜農的字是臺靜農,高雅周到,放浪而不失分寸,許多地方回執得可愛,卻永遠去不掉那幾分寂寞的神態。這樣的人和字,確是很深情的,不隨隨便便出去開書展是對的。他的字里有太多的心事,把心事滿滿掛在展覽廳里畢竟有點【丙】唐突。臺先生一定會說:“似可不必。”沈尹默5的字有亭臺樓閣的氣息;魯迅的字完全適合攤在文人紀念館里;郭沫若的字是宮廷長廊上南書房行走6的得意步伐。而臺先生的字則只能跟有緣的人對坐窗前談心。我天天夜半回來,走進書齋,總看到他獨自兀坐,像有話說,又不想說。臺先生一直在那里。(取材于董橋同題散文)注:1臺靜農(1903-1990):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1946年年去臺灣、后病逝于臺灣。2張大千(1899-1983):著名國畫家,與齊白石齊名的一代宗師。3冬心:金農(1687-1763)。號冬心,清代畫家,著名的“揚州八怪”之一。4倪字:指明代書西家倪元璐(1593-1644)的書法。5沈尹默(1883—1971):現代著名書法家。6南書房行走;南書房指位于北京故官乾清官的康熙皇帝讀書處。康熙年間選翰林等官入內當值,應制撰寫文字,起草詔書,相當于皇帝的秘書,稱南書房行走。16.文中[甲][乙][丙]處填字、注音、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甲]鴨[乙]愜jiá[丙]唐突:不莊重,冒犯,褻讀。B.[甲]鴉[乙]愜qiè[丙]唐突:不莊重,冒犯,褻讀。C.[甲]鴨(乙]愜jiá[丙]唐突:形容直率,不管不顧。D.[甲]鴉[乙]愜qiè[丙]唐突:形容直率,不管不顧。17.結合文義,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含義。(1)結交(2)書法知識18.閱讀第4段,作者與張大千對臺靜農書法的態度有何異同?19.表現作者對臺靜農書法的態度,除第4段外,本文還有多處運用了比較的寫法,請選擇一處加以分析,說說這樣寫的妙處。20.作者認為臺靜農不適合舉辦個人書法展覽,為什么?(不超過15個字)【答案】16.B17.(1)結交:指作者通過臺先生的字認識了臺靜農這個人。(2)書法知識:寫字必須有源頭、有師承;寫字練基本功要臨摹前人遺墨。18.相同:張大千與作者都熱愛臺靜農的書法。不同:張大千強調臺靜農的書法有師承、有源頭,而作者更注重臺靜農字里體現的精神境界、個人情感。19.荷洛維茲晚年經常彈不準音,卻能保住整首曲子的獨特氣勢,正如臺靜農經常脫字、漏字,但并沒有破壞完美的意境,以此類比,來說明臺靜農藝術境界的高妙。20.因為臺靜農的字有太多心事。【解析】【分析】【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現代漢語常用字字音、字形和詞義的能力。涂鴉:比喻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涂鴨:不是一個成詞。前文已經寫出是某人的“片紙只字”,說明是書法作品,應該用“涂鴉”。愜意:稱心,心情舒暢的意思,“愜”讀音為qiè。唐突:不莊重,冒犯、褻瀆的意思,這里是寫“把心事滿滿掛在展廳里”顯得不夠莊重。

故選B。【1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結交:與人交際往來,聯絡友誼。第二段“字一直掛在書齋里,晨夕相對,慢慢結交了臺先生”,是指作者通過臺先生的字認識了臺靜農中國人。書法知識:書法是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指用圓錐形毛筆書寫漢字的法則。第四段“仿佛好字好畫非要有源頭有師承不可。寫字練基本功臨摹前人遺墨,當是很有用的”是指寫字必須有源頭、有師承。寫字練基本功要臨摹前人遺墨。

【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概括作者觀點態度的能力。通過第四段第一句“張大千說臺先生是‘三百五十年來寫倪字的第一人’”,說明張大千和作者一樣喜歡臺先生的字;通過第四段“仿佛好字好畫非要有源頭有師承不可”“不過最終還是要寫出自己的精神個性才好”說明張大千和作者的不同之處,張大千強調臺靜農的書法有師承、有源頭,而作者更注重臺靜農字里體現的精神境界、個人情感。【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表現手法的能力。第五段“他的字幅經常有脫字漏字,但并沒有破壞完美的藝境”“鋼琴大師荷洛維茲晚年彈琴也經常彈不準幾個音,卻能保住了整首曲子的獨特氣勢”臺先生將自己和荷洛維茲作比較,進行類比,類比就是由兩個對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質,推斷它們再其它性質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推理形式。荷洛維茲晚年經常彈不準音,正如臺靜農經常脫字、漏字,但并沒有破壞完美的意境,以此類比,來說明臺靜農藝術境界的高妙。

【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觀點態度的能力。第七段“而臺先生的字則只能跟有緣的人對坐窗前談心”“總看到他獨自兀坐,像有話說,又不想說”,所以作者認為臺靜農不適合舉辦個人書法展覽。把握作者的觀點還要注意結合上文,上文說“他的字里有太多的心事”“把心事滿滿掛在展覽廳里畢竟有點唐突”,就解釋了作者這樣認為的原因。五、論述類文本閱讀。15分。閱讀下面《鄉土中國》(節選)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題。文字發生之初是“結繩記事”,需要結繩來記事是為了在空間和時間中人和人的接觸發生了阻礙。我們不能當面講話,才需要找一些東西來代話。在廣西的瑤山里,部落有急,就派了人送一枚銅錢到別的部落里去,對方接到了這記號,立刻派人來救。這是“文字”,一種雙方約好代表一種意義的記號。如果是面對面可以直接說話時,這種被預先約好的意義所拘束的記號,不但多余,而且有時會詞不達意引起誤會。十多年前青年講戀愛,受著直接社交的[甲]限制(遏制),通行著寫情書,很多悲劇是因情書的誤會而發生的。有這種經驗的人必然能[乙]痛悉(痛惜)文字的限制。文字所能傳的情、達的意是不完全的。這不完全是出于“間接接觸”的原因。我們所要傳達的情意是和當時當地的[丙]圜局(環境)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當時當地的情意記了下來,如果在異時異地的圜局中去看,所引起的反應很難盡合于當時當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應。文字之成為傳情達意的工具常有這個無可補教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時,我們要講究文法,講究藝術。文法和藝術就在減少文字的“走樣”。在說話時,我們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說話時沒有文法,而且因為我們有著很多輔助表情來補充傳達情意的作用。我們可以用手指指著自己而在話里吃去一個“我”字。在寫作時卻不能如此。于是我們得盡量地依著文法去寫成完整的句子了。不合文法的字詞難免引起人家的誤會,所以不好。說話時我們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顯得[丁]迂闊(迂腐),而且可笑。這是從書本上學外國語的人常會感到的痛苦。文字是間接的說話,而且是個不太完善的工具。當我們有了電話、廣播的時候,書信文告的地位已經大受影響。等到傳真的技術發達之后,是否還用得到文字,是很成問題的。21.文中甲、乙、丙、丁處劃線的詞可以用括號里的詞替換的一處是()A.[甲] B.[乙] C.[丙] D.[丁]22.下列對文本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文字的使用可以讓信息跨越時間、空間的限制。B.廣西瑤山部落里,銅錢所起的作用和文字相同。C.因情書誤會導致的悲劇根源在于“間接接觸”。D.文字作為傳情達意工具常有無可補救的缺陷。23.下面不屬于口語交流特點的一項是()A.生活中用口語交流可以不注意文法。B.手勢、表情都可以對輔助口語交流。C.口語交流的語句太過完整顯得迂闊。D.從書本上學外語常常容易引起誤會。24.如今人們很少寫信了,根據你的觀察與思考,結合本文,說說你對書信衰微的看法。【答案】21.C22.C23.D24.隨著即時通訊工具的產生,書信衰微是一種必然的結果。書信作為文字的載體,它的傳情達意是有缺陷的。從第一段“很多悲劇是因情書的誤會而發生的”和第二段“你用文字把當時當地的情意記了下來,如果在異時異地的圜局中去看,所引起的反應很難盡合于當時當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應”等內容中可體現出這一點,而微信等面對面或即時的交流工具則沒有這種缺陷,而且面對面或即時的交流可以不注意文法,讓交流起來更加方便、輕松。【解析】【2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比較詞語含義并選用詞語的能力。A.限制:指阻礙,制約。遏制:指阻止,禁絕;制止。這里強調的是阻礙,不是制止,因此不能替換。B.痛悉:沉痛地知道。痛惜:沉痛地惋惜。這里強調的是知道,不是惋惜,不能替換。C.圜局:所處的周圍的人文、政治、經濟等社會環境和自身精神情感狀態的內在環境。環境:1.周圍的地方和事物;2.所處的情況和條件。“圜局”歸根結底有環境之意,因此可以替換。D.迂闊:思想行為不切實際事理。迂腐:(言談、行事)拘泥于陳舊的準則,不適應新時代。這里強調不切實際,不是不適應新時代,因此不能替換。故選C。【2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C.“根源在于‘間接接觸’”理解有誤,從原文“十多年前青年講戀愛,受著直接社交的限制,通行著寫情書,很多悲劇是因情書的誤會而發生的。有這種經驗的人必然能痛悉文字的限制”“文字所能傳的情、達的意是不完全的。這不完全是出于‘間接接觸’的原因”可判斷,“根源”應該是“文字所能傳的情、達的意是不完全的”。故選C。【2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的能力。D.“從書本上學外語常常容易引起誤會”于文無據。第三段原文為“說話時我們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顯得迂闊,而且可笑。這是從書本上學外國語的人常會感到的痛苦”分析可得,這不是口語交流特點,而是在分析文字的缺陷。故選D。【2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隨著微信、QQ等即時通訊工具的產生,書信衰微這一事實是通訊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結合文章內容,文章第二段“文字所能傳的情、達的意是不完全的”“我們所要傳達的情意是和當時當地的圜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當時當地的情意記了下來,如果在異時異地的圜局中去看,所引起的反應很難盡合于當時當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應。文字之成為傳情達意的工具常有這個無可補教的缺陷”可知,書信作為文字表達形式,它具有文字表達的所具有的缺陷,在傳情達意方面是不完全的。而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則是說話交流的一種,它們則沒有這種缺陷。同時,根據第三段“在說話時,我們可以不注意文法”“而且因為我們有著很多輔助表情來補充傳達情意的作用”可知,即時通訊工具讓交流更加隨便,不必過于注意文法,也讓交流更加生動,可以通過很多輔助表情來補充傳達情意的作用。六、寫作。60分。微寫作(任選一題。10分)25.學校想組織高--年級同學參觀一處北京市的名勝景點,要求廣大同學根據自己對景點的了解,向大家做一個推薦。請你寫一份推薦文字,150字左右。【答案】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北京天壇。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位于正陽門外東側。壇內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齋宮、無梁殿、長廊、雙環萬壽亭等。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墻兩重,形成內外壇,壇墻南方北圓,寓意“天圓地方”。皇穹宇用于平日供奉祭天大典的神明,繼續往北,過了祈年門,這里是天壇的核心建筑,祈年殿,由三層白玉石圍欄基座撐起,與天地渾然一體,藻井更是恢弘大氣,而里面最讓人震撼的是那些紅色大柱子。在天壇還有一些特色景觀,比如“回音壁”,環形的圍墻,加上不大的空間,讓很小的聲音都能反射回來,堪稱奇趣。天壇作為國家5A級景區非常值得大家去參觀游覽。【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微寫作的能力。表達方式:說明。關鍵詞:北京市的一處名勝景點。寫作對象:根據自己對景點的了解,向同學們做一個景點推薦。寫作要點:介紹名勝古跡的文章,文體一般是說明文。說明文是一種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一般要求內容嚴密、說明生動、語言準確。寫作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本次微寫作是向高一年級的同學們推薦北京的名勝景點,也應該考慮到高一學生的學情特點,可以適當結合一些必要的歷史文化知識,提高同學們的游覽興趣。推薦文字可采用以下說明方法:下定義、作詮釋、作比較、打比方等等。26.進入高中已經一個學期了,對高中生活你有哪些感受,有哪些回顧,對未來有怎樣的展望?請就這些內容(選擇一點也可以),寫一段文字,150字左右,也可以寫成詩歌(不少于8行)。【答案】示例:每天在朝陽初升時啟程,又在滿天星斗時歸來,一學期里繁重的課業讓我身心俱疲。當獨自一人時,一種茫然,一種無助,再度占據心頭。“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