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天津市濱海新區高考三模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1頁
2024屆天津市濱海新區高考三模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2頁
2024屆天津市濱海新區高考三模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3頁
2024屆天津市濱海新區高考三模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4頁
2024屆天津市濱海新區高考三模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2024屆天津市濱海新區高考三模地理試卷第I卷選擇題(共45分)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隨著人類社會進入海洋文明時代,天津作為沿海港口城市,其海洋文化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下圖是濱海新區四地海洋文化景觀圖,以上四圖體現了天津海洋文化()A.與海河位置密切相關 B.內容豐富,地域特色明顯C.產業經濟效益顯著 D.底蘊深厚,地域分布集中〖答案〗B〖解析〗漢沽鹽場體現了海洋鹽業文化,海洋博物館展示了海洋的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知識,臨港濕地公園展現了海洋生態文化,航母主題公園則體現了與海洋軍事相關的文化,這些不同類型的海洋文化景觀充分表明天津海洋文化內容豐富,且每個景觀都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B正確。與海河位置密切相關在材料中體現不明顯,A錯誤;產業經濟效益在圖中不能直接體現,C錯誤;地域分布集中不準確,濱海新區本身范圍較大,且這些景觀分布較為分散,不能說地域分布集中。D錯誤。故選B。下圖為2023年7月30日大氣運動形勢圖,據圖完成下面小題。2.圖中太行山以東地區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到達該地的氣流()①受山體阻擋影響②與東南信風疊加③受地面增溫影響④帶來海洋的大量水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據圖可推理()A.江淮地區正值晴天 B.臺風卡努正向東移動C.黃海海域風浪較小 D.遼寧省南部晝夜溫差小〖答案〗2.D3.C〖解析〗【2題詳析】由圖示材料可知,太行山位于水汽輸送路徑上,地形阻擋抬升作用強,使水汽上升遇冷凝結,易形成降水,①正確;由圖示材料可知,南方低緯度水汽輸送方向為西南向東北,且東南信風位于南半球,我國位于北半球,②錯誤;2023年7月30日正值我國夏季,地面增溫快,有利于對流,但暴雨如注對水汽和劇烈抬升作用要求高,③錯誤;由圖示材料可知,來自海洋的大量水汽輸送到太行山地區后,遇到了山地的阻擋被迫抬升,遇冷凝結,形成暴雨,④正確;D正確,ABC錯誤。故選D?!?題詳析】由圖示材料可知,此時江淮地區位于水汽輸送路徑上,水汽充足,易形成陰雨天,A錯誤;由圖示材料可知,臺風卡努受強盛副高邊緣偏東氣流引導,不斷向西運動,B錯誤;由圖示材料可知,此時黃海海域位于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風力小,海浪小,C正確;由圖示材料可知,遼寧省南部此時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白天大氣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氣保溫作用弱,晝夜溫差大,D錯誤。故選C。下圖為我國某地平面地質圖,該地石灰巖分布較廣。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洛塔臺地的構造地貌最可能是()A.背斜山 B.向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谷5.對圖示區域推理正確的是()A.發育溶溝、溶洞等地貌景觀 B.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小C.召市盆地比洛塔臺地形成早 D.黃土廣布,農業發達〖答案〗4.B5.A〖解析〗【4題詳析】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該臺地兩側為志留系巖層,中間為二疊系巖層,巖層中間新兩翼老,為向斜;洛塔臺地地勢較高,應為山地地形,所以洛塔臺地屬于向斜山,B正確,ACD錯誤。故選B?!?題詳析】根據材料該地石灰巖廣布可知,該地喀斯特地貌發育,會形成溶溝、溶洞等地貌景觀,A正確;根據圖中經緯度可知,該區域為湘西,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季節變化大,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大,B錯誤。根據圖中信息無法確定召市盆地和洛塔臺地形成的早晚,召市盆地和洛塔臺地的形成時間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地殼運動、沉積作用等,需要進行更詳細的地質研究才能確定,C錯誤。圖示區域主要為山地,且以石灰巖為主,并非黃土廣布,D錯誤。故選A。龍潭新城位于南京主城區東約35公里,南京、鎮江和揚州三市交界處,定位為長江國際航運物流服務中心。規劃形成“橫向布局、組團推進”的“港口、產業、城市服務”三大功能板塊的彈性生長結構,構建“港產城”融合發展的總體空間格局。下圖為龍潭新城空間布局結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推斷甲、乙、丙三大功能板塊名稱分別是()A.產業、港口、城市服務 B.產業、城市服務、港口C.城市服務、港口、產業 D.港口、城市服務、產業7.立足區位優勢,龍潭新城最適宜發展的產業是()A.現代物流業 B.鋼鐵工業 C.現代農業 D.飛機制造業〖答案〗6.D7.A〖解析〗【6題詳析】由材料可知,龍潭新城規劃形成“橫向布局、組團推進”的“港口、產業、城市服務”三大功能板塊的彈性生長結構,讀龍潭新城空間布局結構圖,結合甲乙丙三地的區位因素可知,甲功能區靠近長江,水運便利,因此最適宜作為港口功能板塊;乙功能區距離港口較遠,適宜發展城市服務功能板塊;丙功能區距離港口較近,且地塊較大,因此適宜作為產業功能板塊。故選D?!?題詳析】結合材料,龍潭新城與南京主城區相距不遠,且位于南京、鎮江和揚州三市交界處,定位為長江國際航運物流服務中心,所以最適宜發展的產業應充分發揮其交通優勢,可以發展現代物流業,A正確。當地缺少鐵礦以及煤礦等資源,鋼鐵工業不是其最適宜發展的產業,B錯?,F代農業以及飛機制造業均沒有最大程度發揮其長江國際航運物流服務中心的交通優勢,CD錯。故選A。黃河下游某段河床寬淺,洲灘密布,汊道交織,河床沖淤變化幅度大。下圖為1986-2016年該河段汛期與非汛期沖淤量(正值表示發生淤積,負值表示發生沖刷)的變化過程統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1986-2016年,該河段淤積、沖刷的變化情況是()A.汛期淤積,非汛期沖刷 B.先淤積,后沖刷C.一直以沖刷為主 D.沖刷量逐年減少9.2000年之后,導致該河段沖淤量發生突變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植被覆蓋率增加 B.上游農業結構調整C.流域降水量整體減少 D.上游水利工程建設〖答案〗8.B9.D〖解析〗【8題詳析】由圖可知,1986-2016年間,1999年前,汛期的淤積大于沖刷,非汛期以沖刷為主,但汛期的淤積大于沖刷,河流以淤積為主;后期無論汛期還是非汛期,都是沖刷為主。因此在1986-2016年間,前段時間河流以淤積為主,后期以沖刷為主,故先淤積,后沖刷,B正確,AC錯誤;沖刷量波動變化,D錯誤,故選B?!?題詳析】2000年之后,河流以沖刷為主,主要原因是上游水利工程的建設,攔沙效果明顯,河流來沙減少,加上小浪底的排水排沙,河流的淤積減少,沖刷增強,D正確;流域植被覆蓋率不會突然變大,A錯誤;農業結構調整是逐步推行的,不會導致沖淤量突變,B錯誤;降水量較穩定,C錯誤,故選D。貴州大方縣森林資源豐富,林內產出藥食價值極高的稀有野生菇類冬蓀,但冬蓀保鮮時間極短,不能大量產出,成為我國最貧困的山區縣。2017年該地建立“公司+農戶+市場+分紅”的生產模式(下圖),利用仿林下冬蓀人工種植技術,帶動貧困戶抱團發展冬蓀種植,并結合傳統農業和地域文化打造觀光旅游業,帶頭走好了一條農文旅融合道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該縣除冬蓀種植外,還能促進農文旅融合的特色優勢是()A.高原風光森林生態 B.田園城市彝族文化C.彝族文化森林生態 D.森林生態田園城市11.該地建立的冬蓀生產模式的主要作用是()A.形成產銷一體發展格局 B.提高當地冬蓀的質量C.大力發展了第三產業 D.提高當地城市化水平〖答案〗10.C11.A〖解析〗【10題詳析】該縣森林資源豐富,有森林生態優勢,同時又是彝族聚居地,有彝族文化特色,這兩者都是能促進農文旅融合的特色優勢;“田園城市”在材料中未體現,“高原風光”表述不準確,該縣的特色主要在于森林生態和彝族文化。C正確,ABD錯誤。故選C。【11題詳析】“公司+農戶+市場+分紅”的生產模式,既包含了生產環節(農戶種植),又連接了市場,形成了產銷一體的發展格局,A正確;該模式主要強調的是生產與銷售的結合,不一定能直接提高冬蓀質量,B錯誤;該模式不僅僅是大力發展了第三產業,還包括了第一產業的種植,C錯誤;該模式主要是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與提高城市化水平關系不密切,D錯誤。故選A。農產品的國際進口貿易可以用進口農產品的產品集中度指數(數值越高,表明農產品貿易種類越集中)及地理集中度指數(數值越高,表明農產品進口來源地越集中)表示。2010年以來,我國農產品貿易總體格局出現變化,主要農產品出口減少甚至轉變為進口。下圖示意2010—2020年我國進口主要農產品的產品集中度和地理集中度指數。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2010年以來,我國進口農產品的變化趨勢是()A.種類更豐富,來源更穩定 B.地域更集中,進口風險降低C.種類更豐富,來源更多元 D.地域更分散,進口風險提高13.為降低我國主要農產品的對外依存度,關鍵是()A.擴大耕地面積 B.尋找新的進口來源C.改善生態環境 D.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答案〗12.C13.D〖解析〗【12題詳析】結合材料可得,2010年以來,我國進口農產品產品集中度和地理集中度降低,說明在這期間我國種類更豐富,來源更多元,故C正確,排除A;無法體現進口風險,故排除B、D,故選擇C?!?3題詳析】我國部分糧食如大豆、玉米、小麥等仍需進口,對外依存度較高,說明我國糧食需求量大,產量有限,應該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提升我國農業自給能力,故D正確;擴大耕地面積,影響不大,關鍵是要提升糧食產品,故A排除;尋找新的進口來源無法降低我國主要農產品的對外依存度,故B排除;改善生態環境對提升我國農業自給能力影響不大,故排除C。故選擇D。有報道稱,一年中某時刻世界上99%的人口都將“沐浴在陽光之下”。經精確統計,該時刻全球將有83%的人處于白晝,16%的人處于曙暮光(太陽位于地平線以下0-18°)中。下圖為該時日照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該時刻,北京時間最接近()A.1月8日7:00 B.1月8日19:00 C.7月8日7:00 D.7月8日19:0015.此時圖中飛機正自東向西飛行在中國的上空,機上的乘客可以觀察到的現象()A.北極星將出現在飛機的右后方 B.比在地面上看到的太陽更大光線更柔C.太陽將在飛機前進的右前方日落 D.比在地面上看到的日落時間更早〖答案〗14.D15.C〖解析〗【14題詳析】從日照示意圖可以看出,此時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南極地區出現極夜現象,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在下列四個日期中,1月8日太陽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晝長夜短,AB錯誤。7月8日,太陽直射北半球,且太陽直射點靠近北回歸線,北半球晝長夜短,且晝夜差異較大,與圖示信息較為一致。曙暮光區是太陽位于地平線以下0-18°的時段,據此可大致確定赤道上曙、暮光區的經度跨度在18°左右,由于赤道晝夜等長,所以理論上赤道暮光由日落開始,即地方時為18:00,而暮光區的經度跨度在18°左右,所以暮光區結束的時間應當在19:00以后。根據圖示及地球自轉方向可知,該時刻,90°E接近18點,結合選項可推測北京時間(120°E)最接近7月8日19:00。C錯誤,D正確。故選D?!?5題詳析】飛機自東向西飛行是沿著緯線,北極星出現在飛機的正右方,A錯誤。由于飛機在平流層飛行,空氣稀薄,對太陽的散射作用弱,所以比在地面上看到的太陽更小光線更強,B錯誤。圖示北極圈內為極晝,說明是北半球的夏季,日落西北,由于飛機自東向西飛,所以太陽將在飛機前進的右前方日落,C正確。由于該地海拔高,所以比在地面上看到的日落時間更晚,D錯誤。故選C。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5分)二、非選擇題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十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推動了三地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整體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國平均值,其中京津兩地已經處于城鎮化后期階段,河北省城鎮化進程較快。作為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天津,近年來總部位于北京的中國空間設計研究院將超大型航天器研發生產基地落戶天津濱海新區,占地1043畝。下圖為京津冀地區分布圖。(1)說明超大型航天器研發生產基地選址天津濱海新區的有利條件。(2)評價京津冀城鎮化水平提高對當地農業的影響。密云水庫是北京市重要的飲用水源地,近年來,京冀聯合在密云水庫上游的潮河、白河流域廣泛開展生態清潔小流域工程建設,各小流域從山頂到溝谷進行系統性一體化生態保護措施。(3)說明這種小流域工程措施的好處。河北唐山工業實現轉型升級,2022年6月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科技產業園被列為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為綠色發展提供了借鑒和啟示。下圖為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部分生產過程示意圖。(4)簡述該生產過程是如何促進唐山工業轉型升級的?!即鸢浮剑?)海運便利,滿足大型零部件或產品的運輸需求;天津制造業基礎雄厚,生產協作條件好;臨近北京,科技水平高,便于科技轉化、人才流動;濱海新區土地空間較充足,地價較低;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國家戰略,政策支持力度大等。(2)有利影響:擴大農產品市場,優化農業結構,減輕農村生態壓力。不利影響:農村勞動力流失,占用農業用地。(3)保持水土,減少水土流失,保護水源地;促進生態系統恢復和穩定;提高生態服務功能;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障下游用水安全;促進生態、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4)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實現高效循環利用,降低對原生資源依賴;促進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清潔生產,保護環境;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解析〗【小問1詳析】由資料可知,天津為港口城市,海運便利,滿足大型零部件或產品的運輸需求;由“天津是我國北方綜合性工業中心,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可知,天津制造業基礎雄厚,生產協作條件好;天津臨近北京,科技水平高,便于科技轉化、人才流動;濱海新區土地空間較充足,地價較低;天津勞動力價格比北京低,其生產成本低;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國家戰略,政策支持力度大等?!拘?詳析】城鎮化水平提高對當地農業的影響需要從勞動力和市場進行分析。有利:城鎮化水平提高,意味著城市人口增加,而城鎮人口增多會擴大農產品市場,有利于促進農業發展,優化農業結構,減輕農村生態壓力。不利:但是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農業人口變少,因此會導致農村勞動力流失;城鎮化水平提高意味著城市面積擴大,因此城鎮化占用農業用地,導致耕地面積的減少等?!拘?詳析】水源保護:通過保持水土,減少泥沙等進入河流,有效保護密云水庫這一重要水源地的水質。生態系統穩定:有利于流域內生態系統的整體恢復和穩定,創造更好的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的協調統一,促進可持續發展?!拘?詳析】資源利用:提高了再生資源的利用率,實現資源循環,減少對原生資源依賴,符合可持續發展方向。技術創新:促使相關技術不斷創新和改進,推動產業的技術進步。產業鏈延伸:延長了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綠色發展: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清潔生產,有助于唐山工業向綠色、高質量發展轉型。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疆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多樣,氣候區域差異大。雪山、森林、草原、沙漠、綠洲等自然景觀豐富多彩。下圖所示新疆部分要素分布圖。(1)說明新疆地形對氣候區域差異的影響。近年來,隨著穿越天山隧道的建設和開通,聯通南疆和北疆的高速公路發展迅速。南疆地區在政府、企業、農戶的共同參與下,已建成蔬菜大棚近百萬座,實現深冬以標準日光溫室,春秋以大小雙膜拱棚生產為補充的周年生產模式,告別了新鮮蔬菜大量依賴外調的局面,南疆已成為新疆最重要的設施蔬菜生產基地。(2)分析南疆成為新疆重要設施蔬菜生產基地的優勢條件。新疆的鹽湖,大大小小有一百多處,是全國面積最大的鹽湖分布區。有鹽層厚達數米的羅布泊,富含鉀、鎂、鈉、鋰等多種鹽類礦物;有湖水清澈,雪山草原環繞,景色迷人的巴里坤鹽湖;還有隨天氣變化會發出不同顏色的炫彩湖等,美不勝收。(3)簡述新疆鹽湖的開發措施。〖答案〗(1)山脈阻擋致迎風坡與背風坡氣候不同,迎風坡氣候相對濕潤,背風坡則氣候干旱;山脈海拔差異大,垂直氣候差異顯著,盆地內部氣候干燥。(2)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設施完善可周年生產,交通改善,市場需求大,勞動力豐富。(3)合理規劃,科學確定開發的規模和速度;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利用鹽湖的獨特景色發展旅游業;注重生態保護;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監測管理?!冀馕觥健拘?詳析】新疆地形復雜,有高大山脈(如天山等)。山脈對氣流的阻擋作用明顯,迎風坡抬升水汽形成較多降水,氣候相對濕潤;背風坡則降水稀少,氣候干旱。山脈海拔差異大,導致不同高度氣候不同,出現垂直氣候帶,如從山腳的干旱氣候到山腰的森林氣候再到山頂的高寒氣候等。盆地地形如塔里木盆地等,周圍高山環繞,相對封閉,水汽難以進入,內部氣候干燥?!拘?詳析】政策方面: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為蔬菜基地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設施保障:近百萬座蔬菜大棚提供了穩定的生產環境,實現周年生產模式,可保障蔬菜穩定供應。交通改善:穿越天山隧道的建設和高速公路發展,利于蔬菜的運輸和銷售。市場需求:本地需求大,改變了依賴外調的局面,降低成本,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勞動力資源:南疆地區人口較多,能提供充足的勞動力進行蔬菜生產。【小問3詳析】合理規劃:科學確定開發的規模和速度,避免過度開發對資源和生態造成破壞。綜合利用:不僅利用鹽資源,還可提取多種鹽類礦物,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旅游開發:利用鹽湖的獨特景色發展旅游業,增加經濟效益。環境保護:注重生態保護,確保鹽湖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可持續??萍纪度耄和ㄟ^科技手段提高鹽湖開發的技術水平和資源回收利用率。監測管理:加強對鹽湖資源狀況和開發活動的監測與管理,保障開發的有序性和可持續性。1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一帶一路”橋頭堡的荷蘭位于萊茵河、馬斯河和斯海爾德河三大河流入???,地勢低洼,河網交錯,這里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第三產業是支柱產業,其中物流業占的比重最大。早在17世紀,歐洲90%以上的貨物通過荷蘭船只運輸。但荷蘭飽受水害的威脅。下圖為荷蘭及比利時地理位置圖。(1)分析荷蘭物流業發達的原因。(2)從地理位置和地形角度,說明荷蘭水害多發的原因。從各式海鮮貝類、新鮮乳肉、獨特的巧克力、啤酒到各國美味,比利時人的“餐桌”十分豐富。(3)分析比利時成為“歐洲美食王國”的原因?!即鸢浮剑?)地理位置優越,海、陸均與歐洲各國距離較近;萊茵河等得天獨厚的內河運輸條件;歐洲西部均為發達國家,運輸需求量大;發達的水、陸、空完善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使荷蘭成為歐洲的貨物中轉站。(2)地理位置上,地處河流入海口且靠近海洋,易受海洋風暴潮影響,降水多。地形上,地勢低洼、河網交錯,排水不暢。(3)比利時瀕臨北海,漁業資源豐富;屬于高度發達的商品化混合農業,乳畜產品豐富;地形平坦,交通發達,可以方便地從周圍國家進口食物。〖解析〗【小問1詳析】位置優勢突出:處于歐洲西部的關鍵位置,與眾多歐洲國家在海、陸方面都臨近,便于貨物的聚集和分散,是天然的貨物中轉地。內河優勢明顯:萊茵河等河流提供了便利且成本較低的內河運輸通道,能高效運輸大量貨物。經濟需求推動:歐洲西部都是發達國家,經濟活動活躍,貿易往來頻繁,對物流服務的需求極為旺盛。交通網絡完善:水、陸、空各種運輸方式相互配合,形成了全面、高效的綜合運輸體系,能確保貨物快速、準確地送達目的地?!拘?詳析】地理位置因素:位于多條河流入???,海洋的影響直接,容易遭受風暴潮等海洋災害;靠近大西洋,受暖濕氣流影響大,降水較多且集中。地形因素:地勢非常低洼,加上河網縱橫交錯,導致雨水和河水難以迅速排走,容易積蓄形成水患?!拘?詳析】比利時成為“歐洲美食王國”有利條件從漁業資源、乳畜產品、地形、交通等角度進行分析。結合圖文材料,比利時成為“歐洲美食王國”有利條件有高度發達的商品化混合農業,乳畜業發達,能夠提供豐富的農產品;瀕臨北海,北海受寒暖流交匯影響,漁業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與其他國家聯系方便,有利于進口食物等。

2024屆天津市濱海新區高考三模地理試卷第I卷選擇題(共45分)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隨著人類社會進入海洋文明時代,天津作為沿海港口城市,其海洋文化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下圖是濱海新區四地海洋文化景觀圖,以上四圖體現了天津海洋文化()A.與海河位置密切相關 B.內容豐富,地域特色明顯C.產業經濟效益顯著 D.底蘊深厚,地域分布集中〖答案〗B〖解析〗漢沽鹽場體現了海洋鹽業文化,海洋博物館展示了海洋的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知識,臨港濕地公園展現了海洋生態文化,航母主題公園則體現了與海洋軍事相關的文化,這些不同類型的海洋文化景觀充分表明天津海洋文化內容豐富,且每個景觀都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B正確。與海河位置密切相關在材料中體現不明顯,A錯誤;產業經濟效益在圖中不能直接體現,C錯誤;地域分布集中不準確,濱海新區本身范圍較大,且這些景觀分布較為分散,不能說地域分布集中。D錯誤。故選B。下圖為2023年7月30日大氣運動形勢圖,據圖完成下面小題。2.圖中太行山以東地區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到達該地的氣流()①受山體阻擋影響②與東南信風疊加③受地面增溫影響④帶來海洋的大量水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據圖可推理()A.江淮地區正值晴天 B.臺風卡努正向東移動C.黃海海域風浪較小 D.遼寧省南部晝夜溫差小〖答案〗2.D3.C〖解析〗【2題詳析】由圖示材料可知,太行山位于水汽輸送路徑上,地形阻擋抬升作用強,使水汽上升遇冷凝結,易形成降水,①正確;由圖示材料可知,南方低緯度水汽輸送方向為西南向東北,且東南信風位于南半球,我國位于北半球,②錯誤;2023年7月30日正值我國夏季,地面增溫快,有利于對流,但暴雨如注對水汽和劇烈抬升作用要求高,③錯誤;由圖示材料可知,來自海洋的大量水汽輸送到太行山地區后,遇到了山地的阻擋被迫抬升,遇冷凝結,形成暴雨,④正確;D正確,ABC錯誤。故選D?!?題詳析】由圖示材料可知,此時江淮地區位于水汽輸送路徑上,水汽充足,易形成陰雨天,A錯誤;由圖示材料可知,臺風卡努受強盛副高邊緣偏東氣流引導,不斷向西運動,B錯誤;由圖示材料可知,此時黃海海域位于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風力小,海浪小,C正確;由圖示材料可知,遼寧省南部此時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白天大氣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氣保溫作用弱,晝夜溫差大,D錯誤。故選C。下圖為我國某地平面地質圖,該地石灰巖分布較廣。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洛塔臺地的構造地貌最可能是()A.背斜山 B.向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谷5.對圖示區域推理正確的是()A.發育溶溝、溶洞等地貌景觀 B.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小C.召市盆地比洛塔臺地形成早 D.黃土廣布,農業發達〖答案〗4.B5.A〖解析〗【4題詳析】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該臺地兩側為志留系巖層,中間為二疊系巖層,巖層中間新兩翼老,為向斜;洛塔臺地地勢較高,應為山地地形,所以洛塔臺地屬于向斜山,B正確,ACD錯誤。故選B。【5題詳析】根據材料該地石灰巖廣布可知,該地喀斯特地貌發育,會形成溶溝、溶洞等地貌景觀,A正確;根據圖中經緯度可知,該區域為湘西,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季節變化大,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大,B錯誤。根據圖中信息無法確定召市盆地和洛塔臺地形成的早晚,召市盆地和洛塔臺地的形成時間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地殼運動、沉積作用等,需要進行更詳細的地質研究才能確定,C錯誤。圖示區域主要為山地,且以石灰巖為主,并非黃土廣布,D錯誤。故選A。龍潭新城位于南京主城區東約35公里,南京、鎮江和揚州三市交界處,定位為長江國際航運物流服務中心。規劃形成“橫向布局、組團推進”的“港口、產業、城市服務”三大功能板塊的彈性生長結構,構建“港產城”融合發展的總體空間格局。下圖為龍潭新城空間布局結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推斷甲、乙、丙三大功能板塊名稱分別是()A.產業、港口、城市服務 B.產業、城市服務、港口C.城市服務、港口、產業 D.港口、城市服務、產業7.立足區位優勢,龍潭新城最適宜發展的產業是()A.現代物流業 B.鋼鐵工業 C.現代農業 D.飛機制造業〖答案〗6.D7.A〖解析〗【6題詳析】由材料可知,龍潭新城規劃形成“橫向布局、組團推進”的“港口、產業、城市服務”三大功能板塊的彈性生長結構,讀龍潭新城空間布局結構圖,結合甲乙丙三地的區位因素可知,甲功能區靠近長江,水運便利,因此最適宜作為港口功能板塊;乙功能區距離港口較遠,適宜發展城市服務功能板塊;丙功能區距離港口較近,且地塊較大,因此適宜作為產業功能板塊。故選D?!?題詳析】結合材料,龍潭新城與南京主城區相距不遠,且位于南京、鎮江和揚州三市交界處,定位為長江國際航運物流服務中心,所以最適宜發展的產業應充分發揮其交通優勢,可以發展現代物流業,A正確。當地缺少鐵礦以及煤礦等資源,鋼鐵工業不是其最適宜發展的產業,B錯。現代農業以及飛機制造業均沒有最大程度發揮其長江國際航運物流服務中心的交通優勢,CD錯。故選A。黃河下游某段河床寬淺,洲灘密布,汊道交織,河床沖淤變化幅度大。下圖為1986-2016年該河段汛期與非汛期沖淤量(正值表示發生淤積,負值表示發生沖刷)的變化過程統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1986-2016年,該河段淤積、沖刷的變化情況是()A.汛期淤積,非汛期沖刷 B.先淤積,后沖刷C.一直以沖刷為主 D.沖刷量逐年減少9.2000年之后,導致該河段沖淤量發生突變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植被覆蓋率增加 B.上游農業結構調整C.流域降水量整體減少 D.上游水利工程建設〖答案〗8.B9.D〖解析〗【8題詳析】由圖可知,1986-2016年間,1999年前,汛期的淤積大于沖刷,非汛期以沖刷為主,但汛期的淤積大于沖刷,河流以淤積為主;后期無論汛期還是非汛期,都是沖刷為主。因此在1986-2016年間,前段時間河流以淤積為主,后期以沖刷為主,故先淤積,后沖刷,B正確,AC錯誤;沖刷量波動變化,D錯誤,故選B?!?題詳析】2000年之后,河流以沖刷為主,主要原因是上游水利工程的建設,攔沙效果明顯,河流來沙減少,加上小浪底的排水排沙,河流的淤積減少,沖刷增強,D正確;流域植被覆蓋率不會突然變大,A錯誤;農業結構調整是逐步推行的,不會導致沖淤量突變,B錯誤;降水量較穩定,C錯誤,故選D。貴州大方縣森林資源豐富,林內產出藥食價值極高的稀有野生菇類冬蓀,但冬蓀保鮮時間極短,不能大量產出,成為我國最貧困的山區縣。2017年該地建立“公司+農戶+市場+分紅”的生產模式(下圖),利用仿林下冬蓀人工種植技術,帶動貧困戶抱團發展冬蓀種植,并結合傳統農業和地域文化打造觀光旅游業,帶頭走好了一條農文旅融合道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該縣除冬蓀種植外,還能促進農文旅融合的特色優勢是()A.高原風光森林生態 B.田園城市彝族文化C.彝族文化森林生態 D.森林生態田園城市11.該地建立的冬蓀生產模式的主要作用是()A.形成產銷一體發展格局 B.提高當地冬蓀的質量C.大力發展了第三產業 D.提高當地城市化水平〖答案〗10.C11.A〖解析〗【10題詳析】該縣森林資源豐富,有森林生態優勢,同時又是彝族聚居地,有彝族文化特色,這兩者都是能促進農文旅融合的特色優勢;“田園城市”在材料中未體現,“高原風光”表述不準確,該縣的特色主要在于森林生態和彝族文化。C正確,ABD錯誤。故選C。【11題詳析】“公司+農戶+市場+分紅”的生產模式,既包含了生產環節(農戶種植),又連接了市場,形成了產銷一體的發展格局,A正確;該模式主要強調的是生產與銷售的結合,不一定能直接提高冬蓀質量,B錯誤;該模式不僅僅是大力發展了第三產業,還包括了第一產業的種植,C錯誤;該模式主要是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與提高城市化水平關系不密切,D錯誤。故選A。農產品的國際進口貿易可以用進口農產品的產品集中度指數(數值越高,表明農產品貿易種類越集中)及地理集中度指數(數值越高,表明農產品進口來源地越集中)表示。2010年以來,我國農產品貿易總體格局出現變化,主要農產品出口減少甚至轉變為進口。下圖示意2010—2020年我國進口主要農產品的產品集中度和地理集中度指數。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2010年以來,我國進口農產品的變化趨勢是()A.種類更豐富,來源更穩定 B.地域更集中,進口風險降低C.種類更豐富,來源更多元 D.地域更分散,進口風險提高13.為降低我國主要農產品的對外依存度,關鍵是()A.擴大耕地面積 B.尋找新的進口來源C.改善生態環境 D.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答案〗12.C13.D〖解析〗【12題詳析】結合材料可得,2010年以來,我國進口農產品產品集中度和地理集中度降低,說明在這期間我國種類更豐富,來源更多元,故C正確,排除A;無法體現進口風險,故排除B、D,故選擇C。【13題詳析】我國部分糧食如大豆、玉米、小麥等仍需進口,對外依存度較高,說明我國糧食需求量大,產量有限,應該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提升我國農業自給能力,故D正確;擴大耕地面積,影響不大,關鍵是要提升糧食產品,故A排除;尋找新的進口來源無法降低我國主要農產品的對外依存度,故B排除;改善生態環境對提升我國農業自給能力影響不大,故排除C。故選擇D。有報道稱,一年中某時刻世界上99%的人口都將“沐浴在陽光之下”。經精確統計,該時刻全球將有83%的人處于白晝,16%的人處于曙暮光(太陽位于地平線以下0-18°)中。下圖為該時日照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該時刻,北京時間最接近()A.1月8日7:00 B.1月8日19:00 C.7月8日7:00 D.7月8日19:0015.此時圖中飛機正自東向西飛行在中國的上空,機上的乘客可以觀察到的現象()A.北極星將出現在飛機的右后方 B.比在地面上看到的太陽更大光線更柔C.太陽將在飛機前進的右前方日落 D.比在地面上看到的日落時間更早〖答案〗14.D15.C〖解析〗【14題詳析】從日照示意圖可以看出,此時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南極地區出現極夜現象,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在下列四個日期中,1月8日太陽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晝長夜短,AB錯誤。7月8日,太陽直射北半球,且太陽直射點靠近北回歸線,北半球晝長夜短,且晝夜差異較大,與圖示信息較為一致。曙暮光區是太陽位于地平線以下0-18°的時段,據此可大致確定赤道上曙、暮光區的經度跨度在18°左右,由于赤道晝夜等長,所以理論上赤道暮光由日落開始,即地方時為18:00,而暮光區的經度跨度在18°左右,所以暮光區結束的時間應當在19:00以后。根據圖示及地球自轉方向可知,該時刻,90°E接近18點,結合選項可推測北京時間(120°E)最接近7月8日19:00。C錯誤,D正確。故選D?!?5題詳析】飛機自東向西飛行是沿著緯線,北極星出現在飛機的正右方,A錯誤。由于飛機在平流層飛行,空氣稀薄,對太陽的散射作用弱,所以比在地面上看到的太陽更小光線更強,B錯誤。圖示北極圈內為極晝,說明是北半球的夏季,日落西北,由于飛機自東向西飛,所以太陽將在飛機前進的右前方日落,C正確。由于該地海拔高,所以比在地面上看到的日落時間更晚,D錯誤。故選C。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5分)二、非選擇題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十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推動了三地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整體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國平均值,其中京津兩地已經處于城鎮化后期階段,河北省城鎮化進程較快。作為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天津,近年來總部位于北京的中國空間設計研究院將超大型航天器研發生產基地落戶天津濱海新區,占地1043畝。下圖為京津冀地區分布圖。(1)說明超大型航天器研發生產基地選址天津濱海新區的有利條件。(2)評價京津冀城鎮化水平提高對當地農業的影響。密云水庫是北京市重要的飲用水源地,近年來,京冀聯合在密云水庫上游的潮河、白河流域廣泛開展生態清潔小流域工程建設,各小流域從山頂到溝谷進行系統性一體化生態保護措施。(3)說明這種小流域工程措施的好處。河北唐山工業實現轉型升級,2022年6月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科技產業園被列為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為綠色發展提供了借鑒和啟示。下圖為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部分生產過程示意圖。(4)簡述該生產過程是如何促進唐山工業轉型升級的?!即鸢浮剑?)海運便利,滿足大型零部件或產品的運輸需求;天津制造業基礎雄厚,生產協作條件好;臨近北京,科技水平高,便于科技轉化、人才流動;濱海新區土地空間較充足,地價較低;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國家戰略,政策支持力度大等。(2)有利影響:擴大農產品市場,優化農業結構,減輕農村生態壓力。不利影響:農村勞動力流失,占用農業用地。(3)保持水土,減少水土流失,保護水源地;促進生態系統恢復和穩定;提高生態服務功能;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障下游用水安全;促進生態、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4)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實現高效循環利用,降低對原生資源依賴;促進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清潔生產,保護環境;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解析〗【小問1詳析】由資料可知,天津為港口城市,海運便利,滿足大型零部件或產品的運輸需求;由“天津是我國北方綜合性工業中心,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可知,天津制造業基礎雄厚,生產協作條件好;天津臨近北京,科技水平高,便于科技轉化、人才流動;濱海新區土地空間較充足,地價較低;天津勞動力價格比北京低,其生產成本低;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國家戰略,政策支持力度大等?!拘?詳析】城鎮化水平提高對當地農業的影響需要從勞動力和市場進行分析。有利:城鎮化水平提高,意味著城市人口增加,而城鎮人口增多會擴大農產品市場,有利于促進農業發展,優化農業結構,減輕農村生態壓力。不利:但是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農業人口變少,因此會導致農村勞動力流失;城鎮化水平提高意味著城市面積擴大,因此城鎮化占用農業用地,導致耕地面積的減少等。【小問3詳析】水源保護:通過保持水土,減少泥沙等進入河流,有效保護密云水庫這一重要水源地的水質。生態系統穩定:有利于流域內生態系統的整體恢復和穩定,創造更好的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的協調統一,促進可持續發展?!拘?詳析】資源利用:提高了再生資源的利用率,實現資源循環,減少對原生資源依賴,符合可持續發展方向。技術創新:促使相關技術不斷創新和改進,推動產業的技術進步。產業鏈延伸:延長了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綠色發展: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清潔生產,有助于唐山工業向綠色、高質量發展轉型。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疆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多樣,氣候區域差異大。雪山、森林、草原、沙漠、綠洲等自然景觀豐富多彩。下圖所示新疆部分要素分布圖。(1)說明新疆地形對氣候區域差異的影響。近年來,隨著穿越天山隧道的建設和開通,聯通南疆和北疆的高速公路發展迅速。南疆地區在政府、企業、農戶的共同參與下,已建成蔬菜大棚近百萬座,實現深冬以標準日光溫室,春秋以大小雙膜拱棚生產為補充的周年生產模式,告別了新鮮蔬菜大量依賴外調的局面,南疆已成為新疆最重要的設施蔬菜生產基地。(2)分析南疆成為新疆重要設施蔬菜生產基地的優勢條件。新疆的鹽湖,大大小小有一百多處,是全國面積最大的鹽湖分布區。有鹽層厚達數米的羅布泊,富含鉀、鎂、鈉、鋰等多種鹽類礦物;有湖水清澈,雪山草原環繞,景色迷人的巴里坤鹽湖;還有隨天氣變化會發出不同顏色的炫彩湖等,美不勝收。(3)簡述新疆鹽湖的開發措施?!即鸢浮剑?)山脈阻擋致迎風坡與背風坡氣候不同,迎風坡氣候相對濕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