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月亮上的足跡》課件1一、教學目標①速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②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類登月的知識。③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二、教學重點速讀課文,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理清文章思路,從中了解有關人類登月的知識。三、課前準備教師可帶領學生參觀天文館,了解有關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識。學生可以閱讀有關的書籍,如《航天時代》、《宇宙奧秘》、《十萬個為什么》等等,也可以網上查詢有關月球的資料,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做準備。四、教學內容這是一篇紀實報道。作者用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通過閱讀,讀者定能體會到那登月全過程的驚心動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悅以及作者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贊美。文章所記敘的準備、升空、登月、返航四個部分清晰流暢,結尾阿姆斯特朗的話“這一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留給讀者以無窮的回味,可以從中悟出人類登月的偉大意義。五、教學設計1、新課導入①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飛船的登月資料圖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畫面導人新課。②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關月亮的古詩歌導人??傊瑢酥荚谝饘W生閱讀本課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月亮的傳說、月亮的神秘是人類的向往,什么時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變成現實,1969年7月21日,人類終于登上了月球,那驚心動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悅,在今天的課堂上,我們依然可以領略。讓我們共同欣賞美文《月亮上的足跡》。速讀課文,感悟文章大意要求學生速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并提出思考題,把握文章大意。①自主學習a.快速默讀課文(不指讀,不動唇,不回讀),并找出登月過程中表示時間的詞語。b.寫了一件什么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c.登月全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d.試將登月全過程畫一張示意圖,并簡要說明。②合作探究以上問題可以由小組討論完成,討論中教師可巡視指導,并參與討論。2、研讀賞析,激發興趣,品味語言特色①自主學習教師指導學生相互質疑并共同探究,深人體會。a.宇航員從登月到返航經歷了多長時間?登月全過程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7.b.宇航員登月后做了哪幾件事?c.人類登月有什么意義?課文哪一段有所揭示?d.寫作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請舉例說明。②合作探究對以上問題,小組研討并在教師指導下達成共識: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來回歷經76萬公里,歷時95個小時。宇航員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巖樣品,樹立紀念碑,安裝攝像機,安裝太陽風測定裝置、月震儀,插上美國國旗,與尼克松總統通話等。課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偉大意義??勺寣W生齊讀并深刻體會,教師可以總結過渡:“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使人類的夢想變成了現實,人類開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F代科學技術已達到向外層空間發展的水平。這既是人類巨大的飛躍,也是人類邁出的第一步。對這樣一次事件的完整敘述,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呢?學生可以發言并舉例。教師可以幫助歸納:語言方面①恰當的描述;②用數字說明;③敘述中有議論。此三點可各舉一例,并分析作用,教會學生在寫作中應用。3、拓展延伸,聯想和想像可以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看第99頁的插圖,引導想像①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②科學家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巖石呢?③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員會有什么感覺?④文中寫道,“返航時,宇航員將登月艙甩在了太空”,這樣做合適嗎?教師可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許學生有不同見解和幻想。教師也可以做調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頭和高山,沒有空氣和水,一片荒涼死奉;科學家采集土壤、巖石是為了科學研究、開發并利用月球;宇航員的高空感覺,是失重、頭暈、嘔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類的一大隱患。4、總結登月成功是人類的一大壯舉,是人類聰明智慧的結晶。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國航天技術到目前仍無法登上月球。但隨著我國神州三號飛船的發射成功,五星紅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為期不遠了。愿大家努力學習,長大能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我們也期待著我國的登月計劃早日成功。5、延伸練習①假如你駕駛著宇宙飛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會做些什么?展開想像,寫一篇小短文。題目為《我駕飛船登月》。②自學“讀一讀,寫一寫”練習中的詞語,并在寫作中盡可能地使用。六、板書設計學生畫的登月圖可用實物投影儀顯示,讓學生自行講解,鍛煉學生裝的聯想及表達能力,也是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教師也可做圖,讓學生進行比較學習。七、信息反饋:2【教學目標】1、學會快速閱讀的方法。2、整體感知課文,能復述登月全過程,理解登月意義。3、感受人類勇敢的探險精神,培養科學的探索興趣,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4、培養發展學生的想象力?!窘虒W重點、難點】1、重點整體感知課文,能復述登月全過程,理解登月意義。2、難點:培養發展學生的想象力?!緶蕚涔ぷ鳌?、上網查閱與月球,尤其登月有關的科學文字,圖片。2、學生準備登月示意圖并嘗試復述課文內容。3、學生畫一幅畫,題為《未來的月球》。4、制作課件。【教學過程】課前小活動:陳秀媚同學背誦詩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三、速讀課文,篩選信息1、默讀課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明確:①地球和月亮的距離可望而不可即。②美國宇航員登上月球,樹起了宇航事業的一塊新的里程碑。③“土星5號”火箭準備發射。④三名宇航員進入指令艙。⑤“阿波羅11號”飛船發射后進入預定的軌道。⑥“阿波羅11號”飛船進入登月軌道。⑦三名宇航員進入夢鄉休息。⑧“阿波羅11號”飛船到達離月球28000公里的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點。⑨登月艙和飛船脫離,登月艙開始降落。⑩登月艙降落在月球上。⑾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先后來到了月面。⑿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馬上在月面上緊張的工作。⒀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從月球返回登月艙內。⒁登月艙和“阿波羅11號”飛船對接成功。登月艙被甩在太空。⒂“阿波羅11號”飛船準確地濺落在預定海域,⒃對人類第一次踏上了月球的總結⒄三位宇航員暢談登月的感受。⒅阿姆斯特朗談登月的意義。2、歸納整個登月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明確:可分四個階段①升空準備(3、4)升空前的氣氛、登機。②飛向月球(5-9)檢查、點火、升空、飛行。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飛船。④返回地球(16-20)起飛、歸航、回到地球、暢談感受。3、文章是按什么順序來報道這一過程的?明確:按事情發展的時間順序。4、找出有關表示時間的詞語并指出相應事件。①1969年7月16日早,“土星5號”火箭準備發射。②發射后2分42秒,第一級火箭自動脫落。③離地9分5秒,第三級火箭發動機啟動工作,飛船進入預定的軌道。④發射后13小時30分,宇航員開始進入夢鄉。⑤19日晚上8點33分,飛船飛過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點。⑥19日晚上9點32分,地面呼叫,飛船減速,準備登月。⑦7月20日上午7點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換乘登月艙。⑧7月21日凌晨5點17分40秒,登月艙平穩地降落在月球上。⑨21日上午11點39分,登月艙打開了艙門。⑩11點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階梯,登上了月球。⑾7月21日11點56分20秒,奧爾德林也來到了月面。⑿(三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7月21日14點,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從月球返回登月艙內。⒀7月22日0點15分,登月艙升空,離開月球進入預定軌道。⒁22日上午6點35分,登月艙與“阿波羅11號”飛船對接成功。⒂25日凌晨1點35分8秒,“阿波羅11號”飛船以合適的角度進入地球大氣層。⒃1969年9月16日,三位宇航員暢談登月的感受。5、作者為什么詳細的交代時間,這些表示時間的數字有何作用?明確:因為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對數字的精確度要求非常高,這些數字主要是為了體現本文的準確性、科學性、真實性,體現記實報道的特點。6、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登上月球后做了些什么?明確:①檢查了登月器的著陸情況。②采集月壤和月巖的樣品。③把紀念碑樹立在月球上。④把電視攝像機安裝在月球表面⑤安裝一臺太陽風測定裝置來檢測宇宙射線⑥安裝了用來精確測定月球和地球之間距離的激光儀。⑦安裝了測定月震的月震儀。⑧把美國的星條旗它插在月面上。⑨跟美國總統尼克松進行月亮和地球之間的第一次通話。7、科學家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巖石,并在月球表面安裝電視攝像機、太陽風測定裝置、激光儀和月震儀?明確:科學家是為了科學研究、開發并利用月球。四、教師小結:本文就是真實記錄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登月全過程的一篇饒有興趣的科普小品。將登月的全過程敘述得清楚明白、生動形象,可以說,引人入勝是本文的特色。五、布置作業根據第二部分第1、2階段的內容,畫出飛船向月球進軍的行程圖。第二課時一、精讀課文,合作探究1、如何理解文章最后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的話?明確:“一小步”是指宇航員們從飛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講確實很容易,毫不費力。但是這一步是人類向太空領域邁出的第一步,它顯示了人類卓越的聰明才智,表明了人類高度發達的科技水平,開創了人類對宇宙探索的新紀元,這意義就非同小可,因此說這是巨大的飛躍。2、找出文中議論性的句子,并說明其作用。明確:(表明觀點或看法的句子即為議論性句子,具體句子略。)作用:起畫龍點睛、深化理解的作用。3、閱讀本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明確:感受到科學技術的魅力,感受到人類智慧的無窮魅力,并對人類未來的美好充滿信心。二、暢所欲言拓展延伸1、現時篇②我國作為一只沉睡多年的東方雄獅,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情況又有哪些驚天動地的成果呢?請你介紹一下好嗎?③聽完這些介紹,你有什么感受嗎?2、想象篇可以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看第99頁的插圖,引導想像①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②科學家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巖石呢?③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員會有什么感覺?④文中寫道,“返航時,宇航員將登月艙甩在了太空”,這樣做合適嗎?教師可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許學生有不同見解和幻想。教師也可以做調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頭和高山,沒有空氣和水,一片荒涼死奉;科學家采集土壤、巖石是為了科學研究、開發并利用月球;宇航員的高空感覺,是失重、頭暈、嘔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類的一大隱患。三、總結語月的故事引人入勝,月的情愫豐富多彩,月的文化博大精深,月亮照著你,月亮照著我,但我國航天技術仍無法登上月球。隨著我國神州六號飛船的發射成功,我相信五星紅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為期不遠了,愿在座的同學們努力學習,長大能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愿我國的登月計劃早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工商學院《線性代數及概率統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醫科大學《生物學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科技學院《中國古典舞Ⅳ》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廈門醫學院《工程識圖與建筑構造》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天獅學院《手繪表現技法景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研究方法與文獻檢索實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室內裝修拆除施工合同
- 貨物運輸的安全合同
- 房地產轉讓合同協議
- 技術咨詢服務合同書
- 急診與災難醫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廣西中醫藥大學
- DBJ50- T-445-2023建筑邊坡工程監測技術標準
- JJF(皖) 181-2024 瀝青混合料輪碾成型機校準規范
- 2025年洛陽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奶廳安全培訓
- Module 7 Unit 2 She couldn't see or hear.(說課稿)-2023-2024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六年級下冊
- 2025-2030年中國鉀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中藥保健飲料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及前景調研分析報告
- 2024ESC心房顫動管理指南解讀-完整版
- 警察執法記錄儀使用培訓
- 模具廠三年規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