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浙教七年級科學七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復習期末模擬試題考試試卷_第1頁
初中浙教七年級科學七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復習期末模擬試題考試試卷_第2頁
初中浙教七年級科學七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復習期末模擬試題考試試卷_第3頁
初中浙教七年級科學七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復習期末模擬試題考試試卷_第4頁
初中浙教七年級科學七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復習期末模擬試題考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浙教七年級科學七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復習期末模擬試題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

1.一只螞蟻舉著0.005N的樹葉保持靜止,螞蟻對樹葉的支持力()

A.大于0.005NB.等于0.005N

C.小于0.005ND.不斷增加

2.近日,中外科學家繪制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系結構圖,明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

的棒旋星系,以下關于銀河系說法正確的是()

A.銀河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系統

B.銀河系是宇宙的中心

C.銀河系是由眾多行星及星際物質組成的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

D.俯視看像一個大漩渦,由四條螺旋狀旋臂從中間伸出

3.《龜兔賽跑》新篇:兔子和烏龜自從上次賽跑后,成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

中,陸地上兔子背著烏龜跑,在水中烏龜馱著兔子游,兔子和烏龜因此都走得更快更遠。

當兔子背著烏龜在陸地上奔跑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兔子為參照物,烏龜是運動的

B.以烏龜為參照物,兔子是靜止的

C.以路邊的大樹為參照物,烏龜和兔子都是靜止

D.以地面為參照物,烏龜和兔子都是靜止的

4.小明和小張運用所學知識對足球比賽中的一些現象進行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一組是

()

①以球門為參照物,射向球門的球是運動的

②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繼續向前飛行是由于慣性作用

③足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運動狀態不斷發生改變

④空中飛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將立即停止

⑤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慢慢停下是因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A.@@@B.①②③C.②③④D.⑤

5.小科給菜刀的刀背加了一塊如圖所示的塑料塊,在切硬質食物時不易磨破手。塑料塊所

起的作用是通過增大刀背與手的受力面積,從而()

A.減小對手的壓強B.增大對手的壓強C.減小對手的壓力D.增大對手的壓力

6.甲、乙兩人同時從同一起跑線出發,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他們的位置如圖⑶

所示,圖(b)中能正確反映兩人運動距離與時間關系的是()

7.鉛球被推出到落地,并在草地上滾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在丁處。此過程中如圖所示甲、

乙、丙、丁4個位置,其受力示意圖正確的是(不計空氣阻力)()

A.甲B.乙C.丙D.T

8.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小柯做了如下實驗。關于此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由以上實驗可知,小車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遠、

C.根據甲、乙、丙的實驗現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D.為了使結果更加可靠,每次實驗都要讓小車從斜面上的不同位置開始下滑

9.圖為武大靖在2018平昌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500米的比賽中奪冠的情景,對此說法錯

誤的是()

A.他踮起腳后跟做起跑姿勢時對冰面的壓強變大

B.他到達終點后,必須不斷用力才能滑行一段距離

C.他在直道滑行過程中,必須不斷用力才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D.他用力向后蹬冰面人就快速向前,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0.有關人的生殖的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精子在子宮內與卵細胞相遇形成受精卵

B.受精卵形成后將一邊進行細胞分裂,一邊移動

C.卵細胞是人體中最大的細胞,細胞質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

D.妊娠是受精卵逐漸形成了胚胎并附著在子宮壁上的過程

11.噪聲已成為現代城市環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減弱噪聲的是()

A.在道路兩旁、建筑物周圍植樹

B,給摩托車、汽車的排氣管安裝消聲器

C.在城市主要道路兩旁安裝噪聲檢測儀

D.紡織工人在車間工作時戴上耳罩

12.某物體從地面某一點出發沿直線運動,其s-t圖像如圖所示。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分

析,得出結論錯誤的是()

A.物體在6s內運動的路程為15m

B.以地球為參照物,物體在中間2s內靜止

C.物體在前2s內和后2s內的速度相等

D.物體在6s內的平均速度為2.5m/s

13.如圖所示,射水魚發現水面上的小昆蟲后,從口中快速噴出一束水柱,將昆蟲擊落,

下列圖中能表示能表示射水魚觀察到的小昆蟲的光路是()

14.如圖,只有8物體左面是光滑的,其余各接觸面都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將物體

4和8壓緊在豎直墻上不動。則乂物體受到摩擦力的情況是()

A.左、右都受向上的摩擦力

B.左側受向上的摩擦力,右側受向下的摩擦力

C.左、右都受向下的摩擦力

D.左側受向下的摩擦力,右側受向上的摩擦力

15.下列關于圖中所示光學現象的描述或解釋正確的是()

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虛像

B.人配戴的凹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

C.三棱鏡可將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

D.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二、填空題

16.結合所學的光學知識解釋下列現象:

(1)坐在教室里各處的同學都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跡,是因為照射在黑板上的光發生了

的緣故。

(2)坐在后座的小明從汽車內后視鏡看見正在駕駛汽車的爸爸的眼睛,此時爸爸通過車內

后視鏡也一定能看見小明,因為光發生反射時,光路是的。

17.小柯分別探究了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和從水射人空氣中的折射規律,并記錄了表一,表

二兩組數據。

,一A二

序號1234序號123

入尉角(?)60鈍20C入入角C)152940

折給角《?)402915?折加角C)20?60

(1)表一中“?”處的數據是。

(2)表二中“?”處的數據模不清:請綜合分析兩個表格中的數據,判斷出這個數據應該是

18.不同的動物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同,例如蝙蝠可以通過來定位(選填超聲波或次

聲波),響尾蛇通過來感知獵物的方位(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

19.如圖是快遞分揀機器人,可以實現掃碼、稱重、分揀功能三合一,還能自動充電,在

物流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請回答:

(1)機器人載著物件勻速行駛時,物件相對于機器人是(填運動或靜止)的;

(2)向前勻速運動的機器人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方向是;

(3)行駛中的機器人遇到障礙物,其上方的物件會向前掉落,這是由于物件具有

20.“科學就在身邊”,請解釋下列生活現象。

(1)每年4月份的農田里可以看到成片的油菜花,油菜花主要是靠傳粉的。

(2)一個枇杷往往有多粒種子,說明其花的一個子房內有多個。

(3)多肉植物是指植物根、莖、葉三種營養器官中至少有一種是肥厚多汁,具備儲藏大量

水分功能的。許多多肉植物的葉子能插在泥土里再生。這種繁殖方式屬于營養繁殖方法中

的o

21.下圖是兩輛汽車發生“追尾”事故的照片v汽年B剎車后由于仍撞到了汽中

A。交警前來處理,勘察現場后,發現B車在路面上留下了10米的“拖印”。產生“拖

印”過程中,車輪與路面之間的摩擦屬于摩擦。

22.如圖是桃花的結構,問答下列問題:

(1)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結構是⑨雄蕊和⑩;

(2)受精后,花瓣、花萼等先后凋落后萎縮,子房不斷發育而形成o

23.如圖所示,一塊長方體橡皮,當側放于水平桌面上時比平放時對桌面的壓強(選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沿以方向豎直向下切去一塊,則剩余部分對桌面

的壓強(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三、探究題

24.為了研究影子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

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長桿,長桿上裝有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光源A,再在地面上豎立

一根短木條(短木條始終低于光源A)。保持短木條的長度和位置不變,將光源A從圖示

位置逐漸向上移動,測得數據如下表:

長桿

光源A

光源高度h/cm2030405060

影子長度〃cm3015107.56

(1)實驗中影子形成的原因是光的;

(2)該實驗要驗證的假設是越大,影子長度越小;

(3)分析實驗數據還可推斷:若光源高度為70cm時,影子長度可能是(填字

母)。

A.4cmB.4.5cmC.5cm

25.面包、饅頭內部有許多小孔,這是酵母菌作用的結果。酵母菌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功

效?原來酵母菌在營養豐富、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會進行呼吸作用,產生某種氣體,從而使

面包變得松軟。

(1)為探究,某校科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裝置,取4支試管,其中3支分別加

入蔗糖、食鹽、小蘇打各1藥匙,另一支不加。在100ml燒杯中配置溫度約為40℃的溫

水,并在燒杯中加入2藥匙干酵母,用玻璃棒攪拌,制成酵母液。

(2)將酵母菌分別倒入4支試管,每支試管約25ml。振蕩試管,并在4支試管口分別套

一個小氣球。

將4支試管同時放入裝有200ml40℃溫水的燒杯中,可以通過.,現象來觀察酵母菌

呼吸作用的強弱。

(3)該興趣小組還想研究溫度對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響,請設計實驗方案(以實

驗裝置示意圖或表格形式呈現,配以必要的文字)。

26.小金想從如圖1所示的甲、乙兩款運動鞋中選一雙鞋底更粗糙的參加拔河比賽。他借

助所學物理知識來判斷哪雙運動鞋底更粗糙做了如下實驗,請你與小金一起完成實驗:

(1)小金向運動鞋中放沙袋用電子秤稱量,使兩只運動鞋的相等,其實驗目的是

(2)把運動鞋分別放到同一水平地面上圖2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運動鞋做

運動,分別測出兩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甲和F乙,根據F+F乙(選填“大于”

或“小于”)小寶推斷出甲款防滑運動鞋底更粗糙。

27.降落傘是讓人或物體從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種工具,廣泛用于應急救生、空投物

資等。某STEM項目學習小組同學對降落傘下降的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產生了興趣,并開

展了以下探究。

0

(實驗器材)①紗布、棉布、防水布:②小沙包若干;③剪刀、刻度尺、透明膠帶、繩

子、天平

(提出問題)降落傘下降的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

(建立假設)假設一:降落傘下降的速度與傘面材料有關;假設二:降落傘下降的速度與

傘面面積有關;假設三:降落傘下降的速度與傘和重物的總質量有關

(1)(收集證據)如圖,將沙包掛在降落傘上,并使它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實驗時,同學

們發現實驗器材中缺少一種測量工具

完善實驗器材后繼續實驗,獲得以下數據

降落時間(S)

傘面面積傘和重物的總質

組別傘面材料

(cm2)量(g)第1第2第3第4

次次次次

1紗布12001008.68.58.78.6

2棉布12001009.39.59.49.4

3防水布120013010.710.810.910.8

4防水布150013013.113.413.413.3

5———////

(2)(得出結論)分析上述1、2組數據,發現降落傘下降的速度與—有關。若要判斷假

設二是否正確,應比較—組的數據。

(3)(思考討論)進一步分析發現,針對建立的假設,所收集的證據并不完整,請你在答題

卷的表格中將實驗方案補充完整。()

28.小軍和小民班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

律”。

0

^4

3456

甲乙

(1)實驗開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裝發光體、凸透鏡和光屏并進行調節,使它們的

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為了。

(2)小軍和小民商議,先用眼睛來觀察一下凸透鏡成像的各種情況.于是,他們先把凸透

鏡固定在光具座上0cm處,小軍負責將蠟燭從透鏡一側50cm處逐漸向透鏡靠近,小民從另

一側透過透鏡觀察燭焰,并按照觀察到的像的大小進行編號,然后整理記錄觀察到的幾個

像的情況如圖乙所示.小軍想知道觀察到的各個像的先后順序,小民有些已記不清楚.請

你幫他排列出來:。

(3)在圖甲所示的實驗中,已經在光屏上呈清晰的像,現保持光屏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

將蠟燭向右移動一小段距離,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在凸透鏡左側附近安裝一

個焦距適當的________透鏡(選填“凸”或“凹”)。

(4)在圖甲中的光屏上已經呈清晰像的情況下,若用不透明的紙板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

分,則對光屏上的像會造成什么影響?(選填)。

A.像變成原來的一半大小,但變亮B.像的大小、亮度均不變

C.像變成原來的一半,但變暗【).像大小不變,但變暗

29.下圖是利用生活中的氣球做的小實驗。

膠帶吸管細繩

甲乙

(1)如圖甲,輕推氣球,氣球從靜止變為運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2)如圖乙,氣球向后噴氣時,氣球會向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0.小科在做筷子提米的實驗時,開始沒有成功,紙杯會往下掉;加入適量的水,過一段

時間后能成功提起紙杯,如圖所示。請回答:

⑴筷子提著紙杯靜止在空中時,若把紙杯和米看成一個整體,它受到的重力和筷子對它的

是一對平衡力;

⑵加水后,成功將米提起的原因是:加水后;

A.筷子變的更光滑,使摩擦力變小

B.增加了米的重力,使摩擦力變大

C.米吸收水膨脹,米對筷子的壓力增加,使摩擦力變大

⑶要讓實驗成功,除了加適量水之外還可采用的一種方法是:O

【參考答案】***試卷處理標記,請不要刪除

一、選擇題

1.B

解析:B

【詳解】

一只螞蟻舉著0.005N的樹葉保持靜止,那么樹葉受到向下的重力和螞蟻對樹葉向上的支

持力相互平衡,即F=G=0.005N,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o

2.D

解析:D

【詳解】

A.銀河系并不是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系統,A不符合題意。

B.銀河系并不是宇宙的中心,B不符合題意。

C.銀河系自內向外分別由銀心、銀核、銀盤、銀暈和銀冕組成。銀河系中央區域多數為老

年恒星(以白矮星為主),外圍區域多數為新生和年輕的恒星。周圍幾十萬光年的區域分

布著十幾個衛星星系,銀河系通過緩慢地吞噬周邊的矮星系使自身不斷壯大,c不符合題

意。

D.俯視看像?個大漩渦,由四條螺旋狀旋臂從中間伸出,D符合題意。

故選Do

3.B

解析:B

【分析】

如果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發生改變,那么它在運動;如果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保持不

變,那么它在靜止,據此分析。

【詳解】

A.以兔子為參照物,烏龜相對兔子的位置保持不變,因此烏龜是靜止的,故A錯誤:

D.以烏龜為參照物,兔子相對于烏龜的位置保持不變,因此兔子是靜止的,故B正確;

C.以路邊的大樹為參照物,烏龜和兔子相對于大樹的位置不斷改變,因此它們都是運動

的,故C錯誤;

D.以地面為參照物,烏龜和兔子相對于地面的位置不斷改變,因此它們都是運動的,故D

錯誤。

故選Bo

4.A

解析:A

【分析】

⑴如果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發生改變,那么它在運動;如果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保持

不變,那么它是靜止的;

⑵慣性是一種性質,而不是一種力的作用;

⑶運動狀態的改變:①靜止變運動:②運動變靜止:③運動方向改變:⑷速度大小改變:

⑷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分析;

⑸根據力和運動的關系分析。

【詳解】

①以球門為參照物,射向球門的球相對于球門越來越近,因此球是運動的,故①正確;

②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繼續向前飛行是由于足球有慣性,而不是受到慣性作用,故②錯

誤;

③足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運動軌跡是曲線,即運動方向不斷改變,因此運動狀態不斷發

生改變,故③正確;

④空中飛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不會停止運動,而是以那個時刻的運動方

向和速度大小做勻速直線運動,故④錯誤;

⑤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因此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慢慢停下是因為受到摩擦力的

作用,故⑤正確。

那么正確的是①@⑤。

故選A。

5.A

解析:A

【分析】

減小壓強的方法:①減小壓力;②增大受力面積,據此分析。

【詳解】

塑料塊不能改變刀背對手的壓力大小,但是可以增大刀背與手的接觸面積,從而減小手受

到的壓強,不易磨破手,故選A。

6.D

解析:D

【詳解】

由題意可知:乙比甲運動的速度大。

AB.兩圖的圖象表示,隨著時間的增長,運動的路程是不變的,表示甲乙是靜止的,故AB

錯誤;

C.在橫軸上找一點,表示時間相等,做縱軸的平行線,可以發現甲的運動路程長,說明了

甲運動快,故C錯誤;

D.運用上面的方法,可以發現:在相同的時間內,乙的運動路程長,速度大,故D正

確。

故選D。

7.B

解析:B

【詳解】

AB.鉛球離開手后,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不計空氣阻力,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作

用點在鉛球重心,方向豎直向下,A錯誤,B正確;

C.鉛球被推出到落地,由于慣性在草地上滾動一段距離,所以在丙處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

力,同時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C錯誤;

D.靜止在丁處,處于平衡狀態,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并且這兩個

力是一對平衡力,不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D錯誤。

故選Bo

8.B

解析:B

【詳解】

A.運動的小車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會停下來(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說明力是改變物體

運動狀態的原因,故A錯誤;

B.實驗表明:小車受到摩擦力越小,其速度改變得越慢,其運動的距離越遠,故B正

確;

C.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車的速度減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車受到的阻

力為零,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即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理概括出來

的,故C錯誤;

D.該實驗中,我們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是為了讓小車每次到達水

平面時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較小車滑行的距離,故D錯誤。

故選B。

9.B

解析:B

【分析】

⑴根據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受力面積減小去分析壓強的變化這一知識點去分析解答:

⑵慣性是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⑶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⑷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受到力的同時,也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

【詳解】

A.武大靖踮起腳后跟做起跑姿勢時,其對冰面的壓力沒變,而受力面積減小,所以此時

對冰面的壓強變大了,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D.當到達終點時,由于慣性武大靖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向前運動,不需要用力仍能滑

行一段距離,故B錯誤,符合題意:

C.武大靖在直道滑行過程中,必須不斷用力,使自身在水平方向二力平衡,即可做勻速直

線運動,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勻速直線滑行時,向后蹬冰面,冰面給人一個向前的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兩個力是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不符合題

意。

故選Bo

10.A

解析:A

【分析】

人的生殖過程如圖所示:

【詳解】

A.精子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形成受精卵,A錯誤。

BD.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緩慢地移動到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

膜,這是著床,BD正確。

C.卵巢能產生卵細胞,卵細胞是人體內最大的細胞,含有豐富的卵黃,C正確。

故選A。

【點睛】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健是熟記受精過程和胚胎發育過程。

11.C

解析:c

【分析】

減弱噪聲的途徑有: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詳解】

A.在道路兩旁、建筑物周圍植樹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故A不符合題意;

B.排氣管上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的,故B不符合題意;

C.噪聲監測儀只能檢測聲音的大小,不能減弱噪聲,故C符合題意;

D.在紡織車間戴上耳塞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的,故D不符合題意。

【點睛】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減弱噪聲的途徑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礎題。

12.C

解析:C

【詳解】

A.由s-t圖象可知,當t=6s時,路程s=15m,即物體在6s內運動的路程為15m,故A正

確;

B.由5-t圖象可知,在2?4s內,物體運動的路程為零,其速度為0,則以地球為參照

物,物體靜止,故B正確;

C.物體在前2s內運動的路程為5m,后2s內運動的路程為15m-5m=10m,即在相等時間

內物體運動的路程不相等,根據丫=£可知,則物體在前2s內和后2s內的速度不相等,故

t

C錯誤;

D.物體在6s內的平均速度:v=-=—=2.5m/s,故D正確。

t6s

13.D

解析:D

【解析】

【詳解】

AB.射水魚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蟲等獵物,是因為水面上方的昆蟲等獵物“發出〃的光

射向水面,發生折射,再進入射水魚的眼睛中,因此光的傳播路線是由空氣f水中,故AB

錯誤;

CD.根據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

于入射角,所以D正確,C錯誤。

14.D

解析:D

【分析】

分析物體B的受力情況,可知B的右側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根據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A左

側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分析A受刀情況,可知A右側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詳解】

因為B受重力作用,有向下運動的趨勢。而B的左側是光滑的,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因

此,B物體右側受到A對它向上的摩擦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則A物體的左

側也受到了B物對它向下的摩擦力。又因為A物體受重力作用,也有向下運動的趨勢,則

在它的右側受到了墻對它向上的摩擦力。綜上所述,A的左側受向下的摩擦力,右側受向

上的摩擦力。

故選D。

15.C

解析:c

【解析】

圖甲中,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倒立的實像,故A錯誤。

圖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鏡能發散光,可以矯正近視眼,故13錯誤。

圖丙中,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會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現

象,證明太陽光是復色光,故C正確,符合題意為答案。

圖丁中,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錯誤。

二、填空題

16.漫反射可逆

【詳解】

(1)口]由于黑板面較粗糙,當光照到黑板上發生漫反射,使反射光向各個方向

傳播,而使教室里各處都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跡。

⑵[2]小明從汽車的后視鏡里看見駕駛

解析:漫反射可逆

【詳解】

⑴⑴由于黑板面較粗糙,當光照到黑板上發生漫反射,使反射光向各個方向傳播,而使教

室里各處都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跡。

⑵⑵小明從汽車的后視鏡里看見駕駛員的眼睛,此時爸爸通過車內后視鏡也一定能看見小

明,是由于光路是可逆的緣故。

17.40

【解析】

(1)由表一知,第四次實驗時入射角為0度,即垂直入射,我們知道垂直入射

時光線不會發生偏折,所以表一中“?”處的數據是0;

(2)表二中“?”處的數據模不清,但可以根據光路可逆

解析:40

【解析】

(1)由表一知,第四次實驗時入射角為0度,即垂直入射,我們知道垂直入射時光線不會

發生偏折,所以表一中“?”處的數據是0;

(2)表二中“?”處的數據模不清,但可以根據光路可逆的性質,即綜合分析兩個表格中

的數據,表二的第二次實驗與表一的第二次光路正好是反著的,可以判斷出這個數據應該

是40。

點睛:重點是折射規律的認識,牢記垂直入射時光線不發生偏折,以及在光的反射和折射

時光路都是可逆的,根據這一特點可得出表格中的相應數據。

18.超聲波紅外線

【詳解】

口][2]不同的動物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同,例如蝙蝠可以通過超聲波來定位,響

尾蛇通過紅外線來感知獵物的方位。

解析:超聲波紅外線

【詳解】

不同的動物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同,例如蝙蝠可以通過超聲波來定位,響尾蛇通過紅外

線來感知獵物的方位。

19.靜止向后慣性

【分析】

(1)如果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發生改變,那么它是運動的;如果不發生改變,

那么它是靜止的。

⑵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

⑶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

解析:靜止向后慣性

【分析】

⑴如果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發生改變,那么它是運動的;如果不發生改變,那么它是靜

止的V

(2)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

⑶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詳解】

(1也]機器人載著物件勻速行駛時,“物件”相對于“機器人”的位置保持不變,因此“物

件”是靜止的。

⑵⑵當機器人勻速向前運動時,它受到的摩擦力和牽引力相互平衡,即二者方向相反。因

為牽引力是向前的,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后的。

⑶⑶行駛中的機器人遇到障礙物,受力后由運動變為靜止狀態,而其上方的物件會向前繼

續運動而掉落,這是由于物件具有慣性。

20.昆蟲胚珠托插

【分析】

(1)桃、月季、橘、油菜等植物的花主要靠蜜蜂、蝴蝶等昆蟲傳粉,這樣的花

叫做蟲媒花。蟲媒花一般較大、花瓣的顏色較鮮艷,通常還有芳香的氣味和甜

美的花蜜,易

解析:昆蟲胚珠桿插

【分析】

(1)桃、月季、橘、油菜等植物的花主要靠蜜蜂、蝴蝶等昆蟲傳粉,這樣的花叫做蟲媒

花。蟲媒花一般較大、花瓣的顏色較鮮艷,通常還有芳香的氣味和甜美的花蜜,易于吸引

昆蟲。同時,蟲媒花的花粉粒較大,有黏性,便于黏附在昆蟲身上。玉米、水稻、楊、榆

等植物的花主要靠風力傳粉,這樣的花叫做風媒花。風媒花的花粉多而輕,柱頭常分叉或

成羽毛狀,能分泌黏液,并且伸出花瓣外面。

(2)果實的發育過程如下:

■廣樓e—皮實

環(1t)(it),

1.樓+精子電受精極部血號1

(2t)(1t)丸

(3)有些被子植物除進行有性生殖外,也可以用營養器官(根、莖和葉)進行繁殖,這種生

殖方式叫做營養繁殖。在生產實踐中,人們常用的營養繁殖方法有以下四種:夾竹桃、臘

梅等植物叢生的莖下各自都有根,可以直接把它們分開,成為獨立的植株,這種繁殖方法

叫做分根。桑、夾竹桃等植物可以選擇樹上較長的枝條,把它彎下來,壓埋在土中,待埋

在土中的枝條上長出根后,再把枝條與母體截斷,長成新的植株,這種繁殖方法叫做壓

條;月季、柳樹、葡萄等植物可以剪取植物上帶芽的枝段,插入土中,不久這些枝段就會

生根發芽,長成新的植株,這種繁殖方法叫做桿插;橘、桃等果樹可以將它們的枝或芽接

到另一植物的莖或根上,使兩者的形成層(莖中具有分生能力的組織)緊貼,不久它們就會

長成一體,成為一株新植物,這種繁殖方法叫做嫁接。

【詳解】

(1)油菜花是蟲媒花,主要依靠昆蟲傳粉的。

(2)種子是由子房內的胚珠發育而來的,一個枇杷往往有多粒種子,說明其花的一個子房

內有多個胚珠。

(3)多肉植物的葉子能插在泥土里時,一段時間后會再生,這種繁殖方式屬于營養繁殖方

法中的桿插。

【點睛】

掌握植物的生殖方式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21.慣性滑動

【詳解】

[1]一切物體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汽車B剎車后由于慣性仍要向

前滑動,所以撞到汽車A。

⑵B車在路面上留下了10米的“拖印”,產生“拖印”過程中,車

解析:慣性滑動

【詳解】

[1]一切物體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大都具有慣性,汽車B剎車后由于慣性仍要向前滑動,所

以撞到汽車Ao

[2]B車在路面上留下了10米的“拖印”,產生“拖印”過程中,車輪與路面之間進行滑

動,它們之間摩擦是滑動摩擦。

22.雌蕊果實

【分析】

①花藥、②花絲,③花瓣、④花萼、⑤柱頭、⑥花柱、⑦子房、⑧胚珠、⑨雄

蕊、⑩雌蕊。

【詳解】

(1)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結構是⑨雄蕊和⑩雌蕊。因為一朵花中只有雄蕊和雌蕊

解析:雌蕊果實

【分析】

①花藥、②花絲,③花瓣、④花萼、⑤柱頭、⑥花柱、⑦子房、⑧胚珠、⑨雄蕊、

⑩雌蕊。

【詳解】

(1)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結構是⑨雄蕊和⑩雌蕊。因為一朵花中只有雄蕊和雌蕊與結出果

實和種子有直接關系。

(2)桃花開花后,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兩個生理過程,才能結出果實,桃花在受精完成

后,花蕊等結構一般都逐漸凋落,雌蕊的子房卻慢慢膨大起來,其中子房壁發育成果皮,

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發育成胚,最終雌蕊的子房發育成果實v

【點睛】

掌握花的結構、果實種子的形成是本題解題關鍵。

23.變大不變

【詳解】

⑴一塊長方體橡皮,側放和平放時對桌面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壓力不變,

側放于水平桌面上時比平放時對桌面的受力面積小,由P二可知側放于水平桌面

上時比平放時對桌面的

解析:變大不變

【詳解】

⑴一塊長方體橡皮,側放和平放時對桌面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壓力不變,側放于水平

桌面上時比平放時對桌面的受力面積小,由p=S-可知側放于水平桌面上時比平放時對桌面

的壓強變大。

⑵根據

p=—F=-G=-mg-=-p-Vg-=-p-Sh-g=pgh

SSSSS

沿岫方向豎直向下切去一塊,P、g、6不變,所以,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不變。

三、探究題

24.直線傳播光源高度C

【詳解】

⑴⑴光線被長桿擋住形成的影子,這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

⑵⑵觀察表中可知,光源高度越高,影子的長度越小。

(3乂3]觀察表中數據,光源每升高10cm,影子長度縮短15cm、5cm、2.5cm、1.5cm,所以

光源高度為70cm時,影子的長度縮短的距離應該小于1.5cm,即影子的長度應該大于

6cm—1.5cm=4.5cm

故C正確。

故選Co

25.不同物質對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響小氣球的膨脹程度將等質量的酵母營養液放在

不同溫度下,一段時間后,觀察氣球膨脹程度,并做好記錄。

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強弱對比以及結合實驗圖片,思考解題即可。

【詳解】

(1)為探究不同物質對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響,某校科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裝置,取4

支試管,其中3支分別加入蔗糖、食鹽、小蘇打各1藥匙,另一支不加。在100ml燒杯中

配置溫度約為40°(:的溫水,并在燒杯中加入2藥匙干酵母,用玻璃棒攪拌,制成酵母液。

(2)將酵母菌分別倒入4支試管,每支試管約25mL振蕩試管,并在4支試管口分別套

一個小氣球。將4支試管同時放入裝有200ml40℃溫水的燒杯中,觀察酵母菌呼吸作用的

強弱導致小氣球的膨脹程度各有不同。

(3)將等質量的酵母營養液放在不同溫度下,一段時間后,觀察氣球膨脹程度,并做好記

錄。

學會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是掌握并進行探究實驗的前提。

26.質量控制壓力相等勻速直線大于

【詳解】

⑴⑴⑵探究哪只鞋底更粗糙,需控制壓力大小不變,即往鞋中放入相同質量的沙子,從而

使其質量相同,重力相同,對地面的壓力也相同。

⑵⑶⑷摩擦力不能直接測量,所以需要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摩擦力等于拉力,只需

測量拉力即可求出摩擦力。

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推斷出甲款防滑運動鞋底更粗糙,說明

f甲,f乙

根據二力平衡可知

FQF乙

27.秒表傘的材料3、4見解析

【詳解】

⑴⑴實驗中需要測量降落傘降落所用的時間,故需要用到秒表。

⑵⑵⑶根據1和2的實驗數據可知,在傘的總質量、傘面面積相同時,傘的材料不同,所

用的時間不同,即降落傘下降的速度與傘的材料有關;根據3和4的實驗數據可知,在傘

的總質量、材料相同時,傘面面積越大,所用的時間越長,即降落傘下降的速度與傘面面

積有關。

⑶⑷實驗中需要探究降落傘下降的速度與傘和重物的總質量是否有關,需要控制傘的材料

和傘面面積相同,改變質量的大小,所以需要添加的數據為組別5,如下表所示。

組別傘面材傘面面傘和重物的降落時間⑸

料積總質量(g)第1

第2次第3次第4次

(cm2)次

1紗布12001008.68.58.78.6

2棉布12001009.39.59.49.4

3防水布120013010.710.810.910.8

4防水布150013013.113.413.413.3

5紗布1200120////

19.大蒜是很好的營養品,它的營養價值高于人參。通常人們還認為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