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岳麓版講義第1單元單元高效整合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岳麓版講義第1單元單元高效整合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岳麓版講義第1單元單元高效整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對應學生用書第15頁)知識網絡·脈絡清晰|框圖縱覽,用聯系的觀點牢記歷史知識整合·無障通達|專題歸納,用辯證的觀點看待歷史一、中國古代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措施、演變趨勢及影響1.主要措施(1)加強君主權力。如秦始皇確立皇權至上的皇帝制度,漢武帝利用新儒學神化皇權,明清強化君主專制等。(2)加強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清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等。(3)變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機構。如秦朝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縣制;漢代實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廢丞相,設內閣;清朝設軍機處等。(4)注重選拔官吏。自秦廢分封制后,官吏任免由皇帝一人決定。隋唐之后科舉考試,也是培養和選拔官吏的重要途徑。(5)加強監察機制。如秦代設御史大夫,漢代設刺史,宋代地方設通判,明清設都察院、按察使司等。2.演變趨勢(1)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的趨勢①皇權與相權的矛盾貫穿了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始終,但君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到明朝廢除丞相。②決策權由外朝向內朝轉移,非法定機構取代國家法定機構的職權,如漢朝的中朝制度、明朝的內閣制度、清朝的軍機處。(2)地方政治制度演變的趨勢①封建社會一直存在著中央與地方的矛盾,趨勢是地方權力不斷削弱,中央集權不斷加強,最終在北宋解決了地方分權的問題。②分權是加強中央權力的有效手段,如北宋、明朝等特別突出。3.歷史影響(1)積極方面①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來侵略,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與鞏固。②經濟上:有利于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從事大規模的經濟活動,為封建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也為中華文明長期領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礎。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區、各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推動了先進技術文化在較廣闊的范圍內傳播。(2)消極方面①政治上:以強化君主專制為核心,形成了長期的人治傳統,民主政治無從發展,極易出現政治腐敗現象,派生出龐大的官僚隊伍和特權階層。②經濟上:封建社會后期,日益束縛生產力的發展,妨礙了社會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造成中國社會的落后。③思想上:專制統治嚴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國民的愚昧與落后,嚴重阻礙科技的進步。二、古代中國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特點和影響1.特點(1)中央一直加強對地方的領導、監督、制約,而地方則要求充分的獨立自主權,中央與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2)地方權力逐漸被分割、削弱并集權于中央;中央對地方實行多層次管理,在分權基礎上加強對官吏的任免、考核。(3)地方行政制度經歷了一個從低級到高級不斷發展的過程。2.影響我國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實行郡縣制以來,逐漸發展和完善。這一制度,組織系統龐大,結構嚴密,在征發徭役、兵役,征收田賦和租稅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封建統治;也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中外關聯]__明清時期中國與英國政治制度的差異明清時期的中國與明清同時期的英國政體形式封建君主專制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權力中心君主有無限的權力,君主意志即國家法律,臣民必須絕對服從君主“統而不治”,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政府機構明朝內閣和清朝軍機處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沒有決策權,對皇帝負責英國實行責任內閣制,內閣對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