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芣苢教材分析《芣苢》是一首描寫婦女們采摘芣苢的勞動歌謠,全詩洋溢著歡愉之情。無論是從其簡練的語言還是其獨特的藝術手法,都堪稱《詩經》中的經典篇章?!捌]苢”即車前子,古人認為車前子可以治婦女不孕或難產之癥,這使得文中的主角是婦女順理成章,同時也由此映射當時社會和諧穩定,才會出現這樣洋溢歡樂的景象?!镀]苢》中采用敘述平凡的事物,以表達情感寄意的方式為主,通篇無一“樂”字,卻無不讓人感受到其中呼之欲出的愉悅氣氛。教學設想本課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二單元中課文?!对娊洝啡儆嗥?,每篇都深入人心?!对娊洝纷鳛槲覈姼璧脑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課改后,教材在高一即開始安排古代詩歌的學習,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詩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詩歌表情達意,從而認識古今文化的聯系,培養和弘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豐富學生的古典詩歌文化常識,提高他們的詩歌鑒賞能力。素養目標1.積累基礎知識,了解《詩經》的相關知識和四言詩的特點。2.理清思路,熟讀成誦,培促進思維發展。3.培養和提高鑒賞古典詩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4.了解詩歌的主旨、寓意,積累《詩經》名句,培養和弘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課前準備一)走近《詩經》:1.《詩經》《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的詩歌,共305篇。詩經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無法考證。相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对娊洝吩谙惹貢r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為《詩三百》。西漢時期被尊為儒家經典,稱為《詩經》,并沿用至今。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并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对娊洝穬热葚S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生活的一面鏡子。2.《詩經》六義《詩經》“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風、雅、頌”是按音樂的不同對《詩經》的分類,“賦、比、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1)體例風:土風、民謠。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十五國風”。雅:宮廷樂歌。西周王畿(周王朝直接統治的地區)的音樂。分為大雅、小雅,“二雅”。頌:祭祀樂歌。有周頌、魯頌、商頌,“三頌”。(2)表現手法(根據朱熹《詩集傳》)賦: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鋪陳敘事?!八郎蹰?,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北龋阂员宋锉却宋?。比喻、打比方。興: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詞。起興、發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倍┝私馑难栽姡核难栽姡好烤渌淖只蛞运淖志錇橹鞯脑姼铇邮健J⑿杏谖髦堋V袊谝徊吭姼杩偧对娊洝匪?05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齊的四言體,節奏為每句二拍,這顯然是在原始歌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適應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語言發展的狀況。到了西漢時期,五言詩在民間悄然興起,但文人詩仍以四言為主。東漢以后,五言詩占領了詩壇的主要地位,四言詩漸趨衰落。能繼承《詩經》遺風,稱得上四言詩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淵明、韓愈、柳宗元等人的少數詩作。如曹操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叮瑧n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可作為當時四言詩的代表。三)了解背景:這是周代人們采集野生植物車前子時所唱的歌謠,展現了農人勞作忙碌而歡樂的場景?!睹娦颉罚骸啊镀]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則婦人樂有子矣?!焙笕硕嗖毁澇擅虻恼f法。四)解題:芣苢,車前草,春夏生長,遍布于荒野路邊,其嫩葉可食,全草可入藥,可以說是一種易得又多用的食物。《芣苢》是《詩經?國風?周南》中的一首詩。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勞動是一種自然勃發的美,它帶動著人類不斷開拓前進。從遠古的猿人磨制出石器作為工具開始,人類的進步就與勞動密不可分,它不僅使人類的生活發生改變,并最終使人類在自然界優勝劣汰的規律中脫穎而出。我們應該感謝勞動獲取的豐富物質基礎以及無可比擬的成就感,正因我們懂得體驗勞動的樂趣,才鐫刻出一部全人類的輝煌歷史。勞動是最美的,辛勤的勞動會結出累累的碩果。今天,讓我們走進《詩經》,親歷古人勞動的情景。二、文學常識:1.《詩經》《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的詩歌,共305篇。詩經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無法考證。相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对娊洝吩谙惹貢r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為《詩三百》。西漢時期被尊為儒家經典,稱為《詩經》,并沿用至今??鬃釉爬ā对娊洝纷谥紴椤盁o邪”,并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对娊洝穬热葚S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生活的一面鏡子。2.《詩經》六義《詩經》“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帮L、雅、頌”是按音樂的不同對《詩經》的分類,“賦、比、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1)體例風:土風、民謠。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十五國風”。雅:宮廷樂歌。西周王畿(周王朝直接統治的地區)的音樂。分為大雅、小雅,“二雅”。頌:祭祀樂歌。有周頌、魯頌、商頌,“三頌”。(2)表現手法(根據朱熹《詩集傳》)賦: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鋪陳敘事?!八郎蹰?,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北龋阂员宋锉却宋?。比喻、打比方。興: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詞。起興、發端?!瓣P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四言詩:四言詩: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為主的詩歌樣式。盛行于西周。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所錄305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齊的四言體,節奏為每句二拍,這顯然是在原始歌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適應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語言發展的狀況。到了西漢時期,五言詩在民間悄然興起,但文人詩仍以四言為主。東漢以后,五言詩占領了詩壇的主要地位,四言詩漸趨衰落。能繼承《詩經》遺風,稱得上四言詩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淵明、韓愈、柳宗元等人的少數詩作。如曹操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可作為當時四言詩的代表。四、背景及解題1.背景:這是周代人們采集野生植物車前子時所唱的歌謠,展現了農人勞作忙碌而歡樂的場景。《毛詩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則婦人樂有子矣。”后人多不贊成毛序的說法。2.解題:芣苢,車前草,春夏生長,遍布于荒野路邊,其嫩葉可食,全草可入藥,可以說是一種易得又多用的食物。《芣苢》是《詩經?國風?周南》中的一首詩。五、內容研讀:(一)整體感知:1.講解詩歌鑒賞方法和步驟:明確:第一步,讀懂題目;第二步,讀懂詩句的意思(借助課文注解,平時積累的知識);第三步,找出詩中的意象、表現手法,然后后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挖掘詩歌的內涵,體味作者抒發的思想情感。2.自由朗讀詩歌,體味詩歌思想情感,結合注釋,思考,詩歌的題目是什么意思?翻譯全詩。明確:(1)題目:芣苢,車前草,春夏生長,遍布于荒野路邊,其嫩葉可食,全草可入藥,可以說是一種易得又多用的食物。題目寫的是采摘車前草的事。備課手記:詩歌的題目就好比一個人的眼睛,能給讀者以豐富的想象和聯想,或暗示詩的主要內容,或交代中心事件,或點明時間節氣,或直指歌詠對象,或流露作者的情感態度,揭示中心主旨等。只有認真審讀題目,才能帶動我們更好地去解讀詩歌。(2)白話譯文: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來。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來。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來。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來。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來。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來。(二)鑒賞詩歌:1.誦讀體味:自由朗讀詩歌,把握節奏,畫出朗讀節奏,體味情感。明確:朗讀節奏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備課手記: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通過不斷的強化背誦環節,才能讓學生真正地在賞析詩歌的過程中,深入了解作者,理解內容。在背誦的基礎上分析作者,體味其中的情感。因此,背誦是詩歌鑒賞的第一步驟。在背誦時,首先確定詩歌的基調,注重語速快慢、聲調高低、語氣輕重等方面。其次,還要注意停頓、引導學生正確判斷押韻和平仄等。2.分析結構:思考,《芣苢》這首詩在結構上有何特點?明確:全詩只有“采”“有”“掇”“捋”“袺”“襭”六個動詞的變換運用,其余文字均無改變,全詩重章復沓,在看起來很單調的不斷重疊中,產生了簡單明快、往復回環的音樂感,更好地表達了情緒與情感。3.分析手法:思考,《芣苢》生動地表現了采集野菜的勞動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出來的?明確:婦女們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是在重章疊句的旋律里,通過動詞的變換表現出來的。“采”是總體描寫,“采采”的反復疊唱,有著音樂美感,也體現著婦女們呼朋引伴,輕松歡樂的情調?!坝小背隽双@取的愿望,也似乎傳遞著發現野菜的信息。接下來四個動詞恰是一個完整的勞動過程?!岸蕖?,一片片、一棵棵地拾取、摘取;“捋”,由少而多,進而成把地握取;“袺”,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提起的衣襟里;“襭”,再把裝滿野菜的衣襟掖在腰帶間。整個勞動過程描繪得自然流暢,完整有序。4.賞析意境:思考,前人讀《芣苢》這首詩說反復吟詠,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請概括描述。明確:反復吟詠這首詩,眼前出現了這樣的勞動景象:一群婦女在田野上采摘野菜,她們一邊采摘,一邊唱歌。她們的動作是如此熟練敏捷,她們的歌聲那樣悠揚歡快。她們就在唱著自己的勞動,有個唱,還有和聲;她們的心里也在歌唱吧,歌唱勞動,歌唱自由。備課手記:意境是詩人通過意象選擇與描繪表現出來的、富有畫面感的、生機勃勃的審美境界與飽含創作者個性情感的格調,以及由此誘發、拓展的聯想、想象的審美空間;意境只能是一種境界或情調,它是需要通過意象的轉化拓展來共創、經營、誘發的,是整體、混沌、含蓄的,需要感悟的。5.歸納主題:思考,《詩經》常用手法有哪些?《芣苢》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怎樣的主題?明確:手法:《詩經》常用表現手法是賦、比、興,此詩主要使用的手法是賦。通過動詞的變換表現了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主題:這是一首集體勞動的贊歌,描寫了人們集體采摘芣苢的過程,表達了勞動者喜悅的心情。開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滿載而歸,歡樂之情也從這一過程表現出來。詩歌反復地描寫勞動的過程,形象地表現了勞動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著勞動的熱情。6.概括藝術特色:思考,這首詩有哪些藝術特色?明確:(1)重章疊句。重章疊句是詩歌的一種常見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復吟唱的一種表情達意的方法。在不斷重疊中,產生了簡潔明快、往復回環的音樂感。同時,六個動詞的變化,又表現了越來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過程?!吨苣稀て]苢》重章疊句是絕無僅有的。以第一章為例:“采采”二字,以《詩經》各篇的情況而論,可以解釋為“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無意義的語助詞,“采之”在意義上與前句無大變化;第三句重復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復第二句,只改動一個字。所以整個第一章,其實只說了兩句話:采芣苢,采到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復,只改動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動詞。也就是說,全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個動詞——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斷變化的,其余全是重疊,這確實是很特別的。備課手記:讀《詩經》,必須知道“重章疊句”四個字,它是能夠概括《詩經》中很大一部分詩歌的一種表達手法,一種語言表達的現象,一種詩歌結構的形態。所謂“章”,即“樂章”(“章”字的本義是一段音樂的結束),后指詩歌的段落,也指文章的段或篇;“章”,主要是“段”的意思。所謂“重章疊句”,是詩的上下段或上下句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復詠唱的一種表情達意的方法。重章,指各段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間只更換相應的幾個字;疊句,指相同的句子反復使用并前后呼應地重疊?!爸卣炉B句”在《詩經》中是語言運用的一種技巧和表達主題的一種手段。這一樣式的最初形成是為了便于歌唱、記憶和傳誦。就樂調而言,詩的重章疊句都是為了合樂。(2)賦的手法。本詩直接描寫采摘芣苢的勞動,從勞動開始到結束,沒有交代勞動者,起因、地點、環境、結果,沒有刻意創作的意識,直接吟唱勞動的主題,就事唱事。備課手記:“敷陳其事而直言之”、“直書其事,寓言寫物”、“敘物以言情”,這些界定告訴我們:賦,在表達方式上是兼有敘事、描寫、抒情和議論的;在修辭方式上是直接的,也就是不用婉曲的修辭手法,這一點與比興是截然不同的;在結構形式上是鋪陳排比的;在表達目的和審美效果上是抒情的。(3)豐富的想象空間。這首詩只寫了采芣苢的過程,沒有交代采摘的背景、人物及行為動機等。主體的模糊性使這些空白留給讀者更豐富的審美空間和解讀空間。六、拓展探究:討論:《芣苢》運用了賦的手法,除改換了六個動詞外,其他字詞和句子全部相同。這樣處理詩歌是否太單調了?是否影響了主題的表達?袁枚曾經說:“三百篇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之類,均非后人所當效法?!蹦阃庠兜挠^點嗎?明確:觀點一:不贊成?!镀]苢》全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個動詞——采、有、掇、捋、袺、——是不斷變化的,其余全是重疊,這確實是很特別的。但這種看起來很單調的重疊,卻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斷重疊中,產生了簡單明快、往復回環的音樂感。同時,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又表現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過程。詩中完全沒有寫采芣苢的人,讀起來卻能夠明白地感受到她們歡快的心情——情緒就在詩歌的音樂節奏中傳達出來。這種至為簡單的歌謠,韻律婉轉,節奏明快,富有民歌情味。觀點二:贊成?!镀]苢》第三句重復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復第二句,只改動一個字。所以整個第一章,其實只說了兩句話:采芣苢,采到了。這還罷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復,只改動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動詞。全詩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疊唱,只變換了少數幾個動詞,其余一概不變,這種至為簡單的歌謠,難免顯得簡單重復,缺少詩歌應有的韻味,不值得后人效法。七、課后作業:寫一首小詩,展現一個勞動的場面。參考答案:收割
是揮舞的鐮刀在閃耀,以火焰的方式,在稻谷的光束里晃動。
大片大片金黃的語言被收割,細聲細語的谷穗似乎在對泥土說著什么。
一條菜花蛇鉆進了谷垛,它也是一閃,它喜歡在清香的谷禾里一動不動。
風也是一閃,從這顆谷粒到那顆谷粒,它忙碌著,無法使自己停頓。還有草帽的光芒在閃耀,歌聲在閃耀。
正是這樣一閃而過的光束,完成了我內心無法言說的部份,完成了那炙熱的陽光也未曾在我身上完成的轉變。
脫粒
院子里響起脫粒的聲音,它叫醒了枝頭上鳥雀飽滿的愿望。
蹦出來的豆子,還有麥粒,我比喻不出它的圓潤的聲音,惹得一顆顆桑葚急不可耐嘩嘩啦啦落下來,堆積它們的甜蜜。
脫粒的聲音從黃金里穿過,同孩子們的笑聲一起飛濺,鄉村響起成噸成噸的喜悅。
風聽到這些聲音,它們聚集在樹梢,高興地搖一下手臂,唱一句謠曲。
這時,我有很多想法也被剝落,蹦出來,然后我拾起又悉數藏于內心。
晾曬
太陽升起后,谷粒被一一照亮。
太陽慢慢升高,谷粒被農具又翻過一遍,有一些陽光就貼在它們的縫隙之間,分不清哪是谷粒,哪是陽光。
這時,風也湊過來想曬一曬,它要飽嘗這樣黃出來的聲音。
太陽傾斜了,三兩個黃嘴角的麻雀都銜到了一粒,然后,樹枝上響起了它們釀酒的聲音。
忽然,我有了一股意外的感動,像鳥巢旁邊的那些樹葉,動了一下,又動了一下。八、教學手記:目前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于詩歌鑒賞環節,由于詩歌的多樣性和類型豐富性,使得它在教學中難度大,學生對其的理解不夠深刻,不能掌握詩歌的精髓。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傳統的高中詩歌鑒賞教學存在的不足逐漸暴露了出來,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針對這樣的現象,高中教師一定要適應新課改的新要求,對詩歌鑒賞教學策略進行完善,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和閱讀量,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附群文閱讀(一)閱讀下面三則材料,完成后面的學習任務。材料一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材料二歸園田居·其三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材料三田上崔道融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盡,東方殊未明。1.下列對以上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范成大的詩中一個“學”字,透出兒童的天真活潑,極富生活情趣,讀來意趣橫生,給人以極美的藝術享受。B.陶淵明的詩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個字的小空間里,表達出了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了詩人隱居之后躬耕勞動的情景。C.崔道融的詩用“足”“白”二字,既突出強調了雨水之多,又暗示了農夫耕田將會倍加艱難和辛勞,為下文作了鋪墊。D.這三首詩的語言親切明快、通俗易懂,體現了詩歌的音樂美。體裁有絕句有律詩,屬于近體詩。解析“有絕句有律詩”錯誤,陶淵明的詩不是律詩,應該屬于“古體詩”。答案D2.這三首詩都是寫勞動的詩歌,表達的感情有何不同?答案范詩描繪出春耕時節男耕女織、老幼不息的忙碌景象,流露出詩人對勞動者的贊美;陶詩通過描寫自己勞動的情景,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抒寫了作者經過生活的磨礪和對社會與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對真善美理想的執著追求和與現實社會污濁官場的決裂;崔詩寫一位農民在雨天半夜就辛勞耕作的情形,表達了詩人對農夫苦難生活的滿腔同情,具有一定的現實性。(二)十畝之間【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
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子逝兮。譯文十畝田間是桑園,采桑人兒真悠閑。走吧,與你把家還!
十畝田外是桑林,采桑人兒笑盈盈。走啊,與你攜手行!十畝之間賞析魏國地處北方,“其地陋隘而民貧俗儉”(朱熹語)。然而,華夏先民是勤勞而樂觀的,《魏風·十畝之間)即勾畫出一派清新恬淡的田園風光,抒寫了采桑女輕松愉快的勞動心情。夕陽西下,暮色欲上,牛羊歸欄,炊煙漸起。夕陽斜暉,透過碧綠的桑葉照進一片寬大的桑園。忙碌了一天的采桑女,準備回家了。頓時,桑園里響起一片呼伴喚友的聲音。人漸漸走遠了,她們的說笑聲和歌聲卻仿佛仍裊裊不絕地在桑園里回旋。這就是《十畝之間》展現的一幅桑園晚歸圖。以輕松的旋律,表達愉悅的心情,這是《魏風·十畝之間》最鮮明的審美特點。首先,這與語氣詞的恰當運用有關。全詩六句,重章復唱。每句后面都用了語氣詞“兮”字,這就很自然地拖長了語調,表現出一種舒緩而輕松的心情。其次,更主要的是它與詩境表現的內容相關。詩章表現的是勞動結束后,姑娘們呼伴喚友相偕回家時的情景。因此,這“兮”字里,包含了緊張的勞動結束后輕松而舒緩的喘息;也包含了面對一天的勞動成果滿意而愉快的感嘆。詩句與詩境、語調與心情,達到了完美的統一。所謂動乎天機,不費雕刻?!对娊洝返牧硪黄吨苣稀て]苢》,也主要寫勞動的場景和感受。但由于它刻畫的勞動場景不同,詩歌的旋律節奏和審美情調也不同?!吨苣稀て]苢》寫的是一群女子采摘車前子的勞動過程,它通過采摘動作的不斷變化和收獲成果的迅速增加,表現了姑娘們嫻熟的采摘技能和歡快的勞動心情。在結構上,四字一句,隔句綴一“之”字,短促而有力,從而使全詩的節奏明快而緊湊?!段猴L·十畝之間》與《周南·芣苢》,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并成為《詩經》中在藝術風格上最具可比性的兩首勞動歌謠。前人評《魏風·十畝之間》“雅淡似陶”(陳繼揆《讀風臆補》)。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確寫道:“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钡罢叱錆M了姑娘的輕松歡樂,后者則蘊含著陶公的閑適超然;前者明快,后者沉郁,貌似而神異。從《芣苢》到《十畝之間》
《芣苢》與《十畝之間》同是《詩經·國風》里的經典詩篇?!镀]苢》出自《周南》,《十畝之間》出自《魏風》,雖地域兩異,但從詩歌內容與藝術手法來看,這兩首詩卻又驚人地一致。它們都是勞動詩,都摹寫了詩經時代的女子辛勤而歡快的勞動場面,同時,它們又都是愛情詩,寫出了詩經時代的女子隱含的情感世界。最重要的是,它們都運用了省略與留白的手法,開創出中國詩歌意近旨遠的詩風。
一、呈現詩經時代女子勞動場面的窗口
《詩經》作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具有重要的認知功能,其中很多詩篇反映了我國上古時代勞動人民的生活、工作、祭祀等場面。尤其是在國風中,因為大多數篇章采自民間,故能更鮮活而切近地反映人民風貌。而《芣苢》與《十畝之間》這兩首詩,就是我國詩經時代女子勞動場面的一個窗口,我們可以透過它觀照古代婦女野外采集勞動的生動情景。
出自周南的《芣苢》,寫的是周地婦女在風和日麗的夏秋之季外出采集芣苢的場景。芣苢,即車前子,在各地方言中又稱車輪菜、車前草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可食用,實可作藥,有清熱、明目、止瀉、祛痰之效。
這首詩并不敘事,也不抒情,而是直接用首句重復的手法,大量突出婦女們在采集芣苢時的動作,讓人透過那些既簡單又豐富且步步遞進的動作,來看出勞動的緊張、熱烈與心情的欣喜、歡快。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其實“采”這個字,從字源學來看,從木,從爪,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是一只覆手停留在一株綴滿果子的苗木上,會“摘取”之意,又有收集、選擇、采納等引申義。所謂“采采”,是動作“采”的重復,可以理解為采了又采,或者采啊采?!氨⊙浴弊鳛榘l語詞沒有實際意義,而各句尾的“之”,是再次強調動作的對象“芣苢”,這樣,各句突出的就是六個動作:“采”“有”“掇”“捋”“袺”“襭”。它們凸顯的是,采集車前子的婦女們靈巧而上下翻飛的手,她們先是不緊不慢地摘取,繼而把摘取到的果實裝進盛放收納的容器以示占有。這時,她們彼此之間生出了微妙的競爭心理,于是一面口里喊著“采采”的勞動號子,一面在手上加了速度和強度,于是,慢慢摘取的動作就變成了飛快的拾取,緊接著由手指的動作變成了手指與手掌的協作,從“拾”變成了大把大把的“捋”。在這樣的速度下,盛放容器可能很快就滿了,但競爭中的她們并沒有停止,而是一手拉起衣襟,一手把捋下的車前子放進去。但這樣仍然不夠,最后,她們終于把已經沉甸甸像個大包袱似的衣襟塞進腰帶里,兩只手大把大把地開始捋取。
這樣的勞動場面,熱烈、緊張而繁復,絲毫看不到勞動的艱辛,反而充滿了歡欣的樂趣。而與這種熱烈歡欣的勞動場面既相映成趣又互為對照的是《十畝之間》里寬閑而蕭散的采桑場景。
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
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子逝兮。
這里與《芣苢》中描寫整個采集過程不同的是,婦女們的采桑勞動似將結束,在疲勞與滿足之中,自有一種悠閑與寬緩的閑情。正如余冠英先生在《詩經選》中所說:“這是采桑者勞動將結束時呼伴同歸的歌唱?!痹陂煷蠖艿纳A种?,采集桑葉飼蠶貿絲的婦女們三三兩兩地結伴勞作。當辛勤勞動的一天結束后,她們以平靜而滿足的心情呼喚同伴回家作息。在桑林中,她們閑閑地歸還,在桑林外的田野上,她們背簍攜筐,遲緩地消逝在田野的深處,留給我們后代讀詩者一個閑淡的背影。
二、展示女子情感世界的舞臺
采自民間的《芣苢》與《十畝之間》既是勞動詩篇,又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紡織品質量控制與追溯系統考核試卷
- 電聲器件在耳機與耳塞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機床功能部件在石油鉆采設備中的耐高溫性能考核試卷
- 糕點店經營風險與應對策略考核試卷
- 私募股權投資醫療健康行業分析考核試卷
- 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2023版解讀
- 3-2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
- 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加減法測試題
- 內蒙古醫科大學《室內裝修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十校聯考2025屆初三畢業班聯考(二)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國企管理人員招聘考試題庫
- 托管老師員工手冊
- 中醫養生的健康體重
- (2024版)小學二年級孩子如何高效復習語文知識點
- 中石化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統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部編版第六單元單元教材解讀(素材)(課件)
- 乳腺結節手術后的護理
- 2024年口腔醫療相關項目招商引資方案
- 培訓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 電廠灰場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 原子核物理實驗方法課后習題(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