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功法學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_第1頁
推拿功法學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_第2頁
推拿功法學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推拿功法學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章節答案2024年試論述功法練習出現偏差的原因。

答案:出現功法練習后的偏差,與以下原因有關:①大多數是由于功法練習者在功法練習中,缺乏正確的指導,(1分)動作要領掌握不當、急于求成所形成的一種機體和行為反常的現象。(2分)②也可能是由于功法練習時意守過于集中或急于尋求功中出現異常景象的刺激,(2分)或受到突然的外界刺激,(1分)或受到別人練功出偏的暗示等,從而引起練功中出現惕怵不安的狀態。(1分)③還有些練功者本身就有某些潛在的心理障礙等(包括病理性幻覺、思維與意識障礙)。(1分)這些障礙平時表現輕微或隱而不顯,但會通過入靜后誘發而出現或加劇,甚至出現哭笑無常或精神抑郁等精神異常表現。(1分)嚴重者可發展到自身不能控制的地步,是機體出現經絡不通、氣機紊亂等現象,在精神和肉體上產生痛苦不堪等病態的表現。(1分)試論述功法“動靜結合,以動致靜”的特點。

答案:“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動”是指對內在的氣血運動和外在的肢體肌肉活動的統稱(1分),狹義的“動”單指外在的肢體肌肉活動(1分)。“靜”,有兩方面含義,一是與狹義的動相對而言,指外在肢體保持某一姿勢而靜止不動(1分);“靜”的另一個含義通:“凈”,即盡最使內在的精神意識活動純凈無瑕,并逐步淡化練功過程中的意念活動,自然過渡到恬淡虛無的較高練功層次和境界(1分)。動靜結合是傳統功法的基本練功形式,又分為動中求靜和靜中求動兩種方法。動中求靜,是指在進行外在肢體肌肉和內在氣血鍛煉時,保持意念集中、心境平靜,并逐步達到“凈”的要求(2分)。靜中求動,是指保持外在肢體不動,運用內在的意念活動與呼吸運動相結合,調節氣血和臟腑運動(2分)。推拿功法主要采用動中求靜、以動致靜的訓練方法,尤其在肢體肌肉的運動方面具有一定特點,即保持肢體外形不變的同時,進行肌肉的靜力性運動(現代生理學謂之等長收縮),進而調動內在氣血的運行。(2分)食氣

答案:食氣是指吸納自然界的清氣以求養生延壽的方法,又稱為“行氣”或“服氣。”小周天

答案:在功法中周天則是指內氣在人體內沿一定經路路線循行一周。小周天指人體內氣從丹田開始,通過尾閭關(長強穴)向上,循督脈經至齦交穴(在唇內齒上齦縫中),與任脈經相交而下,歷經三關、三丹田和上下鵲橋(上鵲橋在印堂、鼻竅處,下鵲橋在會陰、谷道處),作周流運轉。入靜

答案:入靜又稱為虛靜、清靜,是指練功過程中,在意念集中的基礎上,對內、外刺激反應減弱(1分),使心神處于一種高度安靜、輕松舒適的特殊功運動狀態。(1分)發音呼吸

答案:發音呼吸:呼氣或吸氣時配合吐字發音的呼吸方式。(2分)胎息

答案:胎息:第一種解釋是氣息自臍中出入;(1分)第二種解釋是體呼吸,即遍身呼吸、毫毛呼吸。(1分)瓦楞掌

答案:瓦楞掌:四指并攏伸直,并依次向內微屈,腕關節平伸直,拇指伸直略內收,使掌心內凹,形似瓦楞,故稱瓦楞掌。(2分)推手

答案:推手,又稱太極推手,是一種雙人徒手對練和對抗形式,是兩人配合練習太極拳懂勁和技法的一種鍛煉方法。(2分)意守

答案:意守:把意念(注意力)集中到身體的某一特定的部位,或者把意念集中到某一事物上,則稱為意守。(2分)推拿功法

答案:推拿功法以往也稱推拿練功,它是根據特定的練功對象和目的來命名的。(1分)所謂推拿功法,是指應推拿臨床需要,以提高推拿醫務工作者身體素質和專項技能為主要目的的傳統練功方法。(1分)簡述《易筋經》功法“九鬼拔馬刀勢”的要領和作用?

答案:①要領:動作要對拉拔伸,盡量用力。(1分)上體左右扭轉,保持中軸正直。(1分)兩手按壓,均用暗勁。(1分)②作用:增強脊柱即肋骨各關節的活動范圍,疏通督脈,改善頭部血液循環,對防治頸椎病、肺氣腫、腦供血不足、肩周炎等有一定療效。(1分)重點鍛煉肱三頭肌、腰肌,增強臂力與腰力。(1分)少林內功的基本要求?

答案:①少林內功的鍛煉強調以力貫氣,蓄勁于指端,即所謂的“練氣不見氣,以力帶氣,氣貫四肢”。強調要用“霸力”,兩足踏實,五趾用力抓地,足尖略內扣,兩足成八字形;(1分)②上肢凝勁于肩、肘、腕、指,兩手拇指盡量外展、伸直,其他四指盡量并攏伸直;(1分)③精神貫注,目視前方,自然呼吸,不可憋氣,舌抵上腭,挺胸收腹,剛柔相濟。(1分)④練習本功法前先練習襠勢;(1分)⑤訓練量要由小到大。(1分)精氣神與推拿功法練習的關系?

答案:精、氣、神源于先天而養于后天,《靈樞?本神》說:“故生之來謂之精。”《景岳全書》說:“先天之氣,由神以化氣化精。”可見精、氣、神最初稟受于父母之精,繼而化神化氣成形。(1分)《醫門法律》又說:“壽命之本,積精自則,然精生于谷。”這說明精、氣、神也要靠后天充養,才能源源不斷地資生(1分)。推拿功法練習基于中醫學的認識,以精、氣、神鍛煉為核心,一方面,通過固攝先天,減少其耗損;(1分)另一方面,通過培補后天,促進精、氣、神的不斷化生。(1分)練功家認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這是精氣神的化生規律,對推拿功法練習者具有重要指導意義。(1分)初練易筋經,以自然呼吸為佳,當練到一定程度后,可逐漸配合呼吸。(

答案:對練功宜在飯后1小時進行,練功前不宜過飽。(

答案:對訓練逆腹式呼吸可從一開始就著重注意吸氣,而不去理會呼氣。(

答案:錯六字氣訣是一種以補虛為主的鍛煉方法。(

答案:錯八段錦最早見于北宋·洪邁《壽命論》。(

答案:錯拳法講究“握拳如卷餅”。(

答案:對推拿功法練習強調循序漸進實質上就是要掌握好運動量的問題。(

答案:對太極拳屬于動功,偏重于“霸力”的練習。(

答案:錯在明代出現的各種動功中,最著名的是八段錦。(

答案:錯推拿功法起源于原始人類的自我保健。(

答案:對五禽戲首見于《后漢書·

》,載有“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

,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

,以當導引”。

答案:方術列傳,猿,蹄足(1.5分)練習推拿功法可以提高

消化和

消化,從而促進機體對食物中

的吸收和利用,達到提高身體機能水平的效果。

答案:化學,物理,營養素(1.5分)目前,推拿功法對神經系統作用的實驗研究主要集中于對

的作用、對

的作用與對

的作用三個方面。

答案:自主神經系統,神經遞質,腦功能康復(1.5分)推拿功法鍛煉的基本手型包括

三種手型。

答案:拳、掌、勾(1.5分)功法練習出現偏差,常采取的退火法有:

答案:意守穴位退火法、局部糾偏退火法、整體糾偏退火法、催眠暗示糾偏法(2分)清代沈金鰲著的《沈氏尊生書》中在46種病癥之后,分別輯錄了不同的

方法,為研究

提供了寶貴的文獻資料。

答案:導引運動,辨證選功(1分)《莊子·刻意》篇有“

,吐故納新,

,為壽而已矣”的描述。

答案:吹呴呼吸,熊經鳥伸(1分)動靜結合是傳統功法的基本練功形式,又分為

兩種方法。

答案:動中求靜,靜中求動(1分)古代的功法叫“

”、“導引”、“

”。

答案:吐納、行氣(1分)推拿功法使外部肌肉、骨骼的鍛煉與內部的意識、呼吸相配合,從身心兩方面對推拿者進行有益的訓練,即“

”。

答案: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1分)馬襠要求(

答案:兩膝屈曲90度;兩足尖內扣

;腰要直;呼吸自然

;大腿盡量與地面平行對呼吸鍛煉達到深、長、勻、細的程度描述中,所謂呼吸深長,是指呼吸深而次數少,平均(

)次/分,而不感到氣悶不適。

答案:10~12推拿練功者在功法練習中出現的動觸現象可包括(

答案:癢;痛;冷;暖;麻精、氣、神古稱為(

答案:三元;三寶;三才推拿功法的作用(

答案:調節臟腑;強身健體;養生益智;心身合一;延年益壽推拿功法的特點(

答案:動靜結合

;內外兼修

;自我練習

《黃帝內經》在廣泛論述醫學理論的同時,也對導引做了多方面的論述,既闡明了導引鍛煉的意義,又為導引(

)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同時也開辟了導引治療疾病的先河。

答案:三調合一《素問·異法方宜論》記載“故導引按蹻者,亦從(

)出也”。

答案:中央易筋經的基本特點、練習要求及其主要組成內容。

答案:(一)易筋經功法特點1.抻筋拔骨

易筋經十二勢動作都要求上下肢與軀體得到充分屈伸、內收、外傳等運動,從而使全身的骨骼及關節在定勢動作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全方位運動。其目的就是通過抻筋拔骨,牽動脊柱與筋骨,通過脊柱的旋轉屈伸運動以帶動四肢、內臟的運動,進而調節臟腑機能,暢通氣血,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2.以形導氣

本功法習練時要求形體放松,呼吸自然,切勿追求呼吸的深長和細柔。意念要求內靜澄心,動作要求不加意念引導,只要求意隨形走,意氣相隨。同時,在某些動作中,需要適當地配合意識活動。如“掌托天門勢”中雙手上托時,要求用意念關注兩掌;某些動作雖然不要求配合意存,但需要配合景象的意念調節。如“三盤落地勢”中下按與上托時,兩掌下按如水上浮球,上托如千斤重物之意景。另外,某些特定動作的過程中要求呼氣時發音(可不發出聲音)。如“三盤落地勢”中身體下蹲,兩掌下按時,要求配合動作口吐“嗨”音,目的是為了下蹲時氣沉丹田,而不因下蹲造成下肢緊張,引起氣上逆至頭部,同時可以起到強腎育丹田之氣的作用。3.協調平衡

本功法要求上下肢與軀干之間,肢體與肢體之間的左右上下,以及肢體左右的對稱與非對稱,都應有機地整體協調運動;動作的運動方向為左右、上下、前后,鍛煉路線為對稱或單一的直線或弧線,肢體左右的對稱協調,彼此相隨,密切配合,呈現出動作舒展連貫,柔暢協調的神韻。動作速度均勻緩慢,肌肉放松,用力圓柔而輕盈,不使蠻力,不僵硬,剛柔相濟。(二)鍛煉要求1.易筋經的鍛煉在于身心并練,內外兼修。外練筋骨皮,內練精氣神,多數動作與呼吸配合,并采用靜止性用功。2.練功之前要換寬松的衣服,穿練功鞋或軟底布鞋,充分活動肢體,集中注意力。3.練功中,動作盡量舒展緩慢,用力適度,剛柔相濟,神態安寧祥和,精神內守。初練者以自然呼吸為宜,到了一定程度后,動作可逐漸與呼吸配合。4.練功后注意保暖,不可當風,并作肢體放松運動。(三)易筋經主要組成內容易筋經十二勢包括:韋陀獻杵勢,橫擔降魔杵勢,掌托天門勢,摘星換斗勢,倒拽九牛尾勢,出爪亮翅勢,九鬼拔馬刀勢,三盤落地勢,青龍探爪勢,臥虎撲食勢,打躬擊鼓勢(又稱打躬勢),掉尾搖頭勢(又稱掉尾勢)。請為肩周炎患者設計一套功法康復方案

答案:肩部疾病的功法鍛煉遵循以動功為主、靜功為輔的原則,達到松解粘連的目的。具體可以選擇以下功法鍛煉。1.易筋經:掌托天門、摘星換斗、九鬼拔馬刀、青龍探爪。每日練習2次,每次20-30分鐘。2.少林內功:風擺荷葉、平手托塔、霸王舉鼎。每日練習2次,每次10-15分鐘。3.八段錦:兩手托天理三焦、調理脾胃須單舉。每日練習2次,每次10-15分鐘。4.保健功:雙手交替揉對側肩部,以肩髃、肩髎、肩貞等穴為主,各操作18次,每日1次。推拿功法“意氣合一”的基本原則

答案:意,是指推拿功法鍛煉時的意念運用。氣,指鍛煉內氣,它是在功法鍛煉中、在意念入靜后、在內勁不斷作用下逐漸形成的。心到意到,意到氣到,氣到力到,練氣離不開意,練意又離不開氣,意氣相隨,心息相依,使姿勢、意念、調息的協調統一,以增添內氣,即為意氣合一。對氣的運行不可過于專注,意念引導動作也不能過于集中,否則易致氣機僵滯。推拿練功對消化系統功能的影響

答案:功法鍛煉可以促進多種消化液的分泌。引起唾液成分的變化,增強唾液腺對淀粉酶合成、儲備和分泌的功能,促進食欲及消化吸收;也可清潔口腔,增強機體免疫力。推拿功法可以調節胃腸運動。一方面,功法鍛煉時的呼吸調節增加了腹肌和膈肌的活動,可機械性刺激胃腸,起到按摩胃腸,促進胃腸蠕動的作用;另一方面,功法鍛煉時的大腦皮質進入一種抑制狀態,交感神經抑制、迷走神經興奮,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功能,糾正胃腸功能紊亂,從而改善腹痛、腹脹等癥狀。推拿功法亦具有調節腸道菌群的作用。良好的運動習慣能顯著增加腸道中有益菌豐度,降低有害菌豐度,其中有益菌擬桿菌科、青春雙歧桿菌、丁酸鹽產生菌等顯著增加。三圓式站樁功要求做到

答案:手圓;臂圓;足圓督脈三關是指

答案: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導引圖》所記載的功法,其具體形式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

答案:徒手運動;器械操作;行氣吐納;意念活動虛靈頂勁

答案:虛靈,即虛虛領起。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于頂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