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七中學校2024-2025學年上學期七年級數學入學考試卷_第1頁
山西省大同市第七中學校2024-2025學年上學期七年級數學入學考試卷_第2頁
山西省大同市第七中學校2024-2025學年上學期七年級數學入學考試卷_第3頁
山西省大同市第七中學校2024-2025學年上學期七年級數學入學考試卷_第4頁
山西省大同市第七中學校2024-2025學年上學期七年級數學入學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同市2024年七年級新生學情監測數學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4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及準考證號.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上答題無效.4.保持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巧思妙算,認真檢驗(本大題共26分)1.直接寫得數(8分) 2.計算下面各題,能簡算的要簡算(12分)(1) (2)(3) (4)3.求未知數(6分)(1) (2)二、活學活用,正確填寫(本大題共22分)4.大同古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旅游市場繁榮有序.(1)(如圖1)算盤上的數表示的是截止2024年5月5日14時,我市“五一”期間納入重點監測的6個景區累計接待游客人次.這個數寫作(),省略“萬”后面的尾數約是()萬,請你在下面的數軸上用“▲”表示出原數的大概位置.(2)小杰一家來大同旅游,他們從大同南站出發(如圖2),準備先打卡大同古城,應該向()方向行駛大約()千米.(3)小杰在東南邑一家文創店被云岡砂石冰箱貼(如圖3)深深吸引,想購買一些送給同學.單買一個30元,每滿80元減10元,小杰買10個,實際享受的是()折優惠.圖1圖2圖35.觀察下圖中陰影部分與整個圖形面積的關系,并用等式表示出來.6.把這根繩子平均截成6段,其中第4段占全長的(),長()米.7.黃花又叫忘憂草,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母親花”.我們大同黃花的栽種始于北魏,繁盛于明朝,一直延續至今.目前大同黃花種植面積達26萬畝,總產量18萬噸.這天云州區的農民李伯伯種植的黃花通過網絡直播銷售量達到350千克,比線下銷售多,則這天黃花的線下銷售量是()千克.8.如右圖,在正方形中畫9個相同的盡量大的圓,這9個圓的面積之和大約占正方形面積的()%.9.把一個底面周長37.68cm、高10cm的圓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如右圖),發現:()不變,()改變了,表面積增加了()cm2.10.字母作為代數符號的一種工具,其本質就是“一般化”的表達和推理.請你根據下面不同的數量關系,解決問題.(a與b均為非0自然數)(1)如果,當最小時,是().(2)如果,則與的最小公倍數是().(3)如果,則():().(4)下面是用黑色和白色正方形拼成的圖形:①如果中間是6個黑色正方形,則四周共需要()個白色正方形.②如果中間是a個黑色正方形,則四周共需要()個白色正方形.三、用心琢磨,精挑細選(本大題共20分,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1.大同陽高栽種杏樹有著悠久的歷史,陽高杏果大個勻,肉厚味甜,顏色黃里透紅,七月果熟開始采摘.下圖中每筐陽高杏以5千克為基準,超過的千克數記為正數,不足的千克數記為負數.記錄如下,則這4筐中,質量最接近標準的是().A.-0.1B.-0.3C.+0.2D.+0.312.“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這一天,某地白晝時間與黑夜時間的比是5: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黑夜時間占白晝時間的 B.黑夜時間與全天時間的比是5:8C.白晝時間是9小時 D.白晝時間與全天時間的比是5:813.下列算式中,“5”和“1”能直接相加的是().A. B. C. D.14.小學階段,我們已經學習了很多解決數學問題的策略,下面運用了“轉化”策略的有().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5.下列長方體、圓柱體和圓錐體木料,切開后截面形狀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A. B. C. D.16.如右圖,是圓的直徑,點D在圓上,直角梯形的面積為30cm2,則圓的面積為()cm2.A.10π B.20π C.30π D.40π17.某學校運動場長260米,寬170米,把它畫在一張A4紙上,選擇比例尺()比較合適.(A4紙規格:21×29.7單位:cm)A.1:100 B.1:1000 C.1:10000 D.1:2000018.右圖是()的圖像.A. B. C. D.19.一個圓錐和一個圓柱底面積相等,體積比是1:6,已知圓柱的高是4.2厘米,圓錐的高是()厘米.A.2.1 B.1.4 C.8.4 D.0.720.數學家華羅庚說:“數缺形時少直觀,形缺數時難入微.”下列數與形表述錯誤的是().A.圖1大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米 B.圖2表示商品打八折C.圖3中最大正方形的面積是D.圖4中可以看出乙比甲跑得快四、細心觀察,準確操作(本大題共9分)21.實踐一:下面方格紙上每個小方格的邊長表示1厘米.(本小題6分)(1)畫一個圓心在(9,3),半徑為2厘米的半圓,再畫出它的對稱軸.(2分)(2)把圖中的三角形繞A點逆時針旋轉90°,畫出旋轉后的圖形,并標出旋轉后C點的位置是(,).(2分)(3)把圖中的平行四邊形按2:1放大畫出來,原圖形的面積與放大后圖形面積的比是().(2分)22.實踐二:先觀察,再按要求完成.(本小題3分)右圖是由同樣大的小正方體拼成的圖形.(1)請你將從上面和正面觀察到的圖形畫在下面的方格圖中.(2分)(2)至少再添上()個這樣的小正方體,就能將原圖拼成一個較大的正方體.(1分)五、走進生活,解決問題(本大題共17分)23.工程隊修一條公路,第一天修了,第二天修了400米,還剩下30%沒有修,這條路全長多少米?(先5把線段圖補充完整再解答)(4分)24.六(1)班42人去公園劃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滿.已知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先假設兩種船的只數,再調整找出答案)(4分)大船的只數小船的只數總人數與42人比較答:租的大船有______只,小船有______只.25.(如圖)某市為了便于殘疾人輪椅通行,通過了一項關于建筑物前斜坡高度的規定:每0.1米高的斜坡,至少需要1.2米的水平長度.如果某建筑物前只有3.84米水平長度的空地,那么此處斜坡最高可以設計成多少米?(4分)(用比例知識解決)26.同學們,下面的表A和表B是關于山西省某城市人口變化和年齡分布的統計表,請你認真閱讀統計表中的相關信息,回答下面的問題.(本小題5分)某城市2019—2023年總人口變化情況統計表年份20192020202120222023數量/萬人346.8347.8318.8315.2314.2(表A)某城市2023年人口年齡分布統計表年齡段0—1415—5960—6465以上數量/萬人51.4201.822.838.2(表B)(1)如果用扇形統計圖來呈現上面某一個統計表中的信息,你會選擇()(填表A或表B),你選擇的理由是什么?請具體說一說.(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從上面的統計表可以看出,從()年開始,該市人口開始減少,經統計,2023年比2021年人口減少了1.4%,請你思考1.4%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將算式寫在括號里:()(列出綜合算式即可,不用寫計算過程)(2分)(3)按照聯合國關于老齡化的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20%,表示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或地區,請你根據上面的數據信息判斷一下,這座城市是否步入了中度老齡化地區?(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學無止境,點亮思維(本大題共6分)27.探尋運算規律:同學們,在數學王國里,圖形與運算是一對密不可分的好朋友,圖形的變化中經常隱藏著運算的規律.(1)有兩個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邊長為a,小正方形的邊長為b,如果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如下圖),陰影部分的面積就可以用大正方形的面積減去小正方形的面積,那么,陰影部分的面積可以表示為().(1分)(2)如果沿著虛線將陰影部分分割成兩個長方形,再把兩個長方形拼到一起,這樣陰影部分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就可以表示為(),寬就可以表示為(),面積就可以表示為().(3分)(3)通過觀察、推導上面陰影部分面積兩種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