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學案(含答案)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1頁
第六單元 學案(含答案)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2頁
第六單元 學案(含答案)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3頁
第六單元 學案(含答案)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4頁
第六單元 學案(含答案)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學案(含答案)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第六單元

知識整合

一、單元學習目標整合

1.學習富有思辨色彩的古今中外文本,通過對“學習之道"的梳理、探究和反思,把握學習的價值、意義、原則和方法,形成正確的學習觀,提高學習能力。

2.閱讀課文,注意把握思辨類文本中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理解作者思考問題的角度,學習有針對性地表達觀點的方法。

3.研讀課文,把握說理的邏輯思路,感受思辨中蘊含的邏輯思維,感受思辨的力量,提高理性思維水平。

4.在深入閱讀文本、學習文本論述方法的基礎上,學會選擇合適的角度,以恰當的方式有針對性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二、單元學習重難點

本單元的文章從不同角度論述有關學習的問題,或闡述學習的意義,或討論學習的態(tài)度與方法,或描述讀書的經歷與感受,使我們獲得不同的啟迪。

《勸學》論述了學習的理論和方法,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說了有關學習的問題。

《師說》闡述從師求學的道理,諷刺恥于相師的世態(tài),教育青年,起到了轉變風氣的作用。

《反對黨八股(節(jié)選)》重點逐條列舉了黨八股的“八大罪狀”。

《拿來主義》通過嬉笑怒罵、妙趣橫生的語言形式,批駁了錯誤思潮,提倡“拿來主義"。

《讀書:目的和前提》贊美讀書的作用,并指明閱讀的路徑,勸說人們憑自己的愛好展開閱讀,用心研讀優(yōu)秀作品,在書中發(fā)現世界,認識社會。

《上圖書館》按照時間順序串聯(lián)起作者不同時期在圖書館讀書的經歷和感受。

大單元綜合試題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材料一當今之世,對書籍已經有些輕視了。為數甚多的年輕人,似乎覺得舍棄愉快的生活而埋頭讀書,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們認為人生太短促,太寶貴,卻又擠得出時間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館,在舞池中消磨許多時光??烧齑谶@些地方,難道就比我們一天留一兩個小時去讀古代哲人和詩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嗎?不錯,讀得太多可能有害,書籍可能成為生活的競爭對手。但盡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對任何人傾心于書。讓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能夠理解和喜愛的作品開始閱讀吧!但單靠報紙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學,是學不會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的,必須讀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時髦讀物那么適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需要我們在讀的時候花力氣,下功夫。我們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價值,才會發(fā)現杰作的真正價值。

(摘編自黑塞《讀書:目的和前提》)

材料二記者:讀書能對一個人的精神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

魏玉山:鄧小平同志曾經把書籍比喻為“精神食糧”。讀書就是汲取精神營養(yǎng)。讀書不僅能夠提升一個人的技能,增長一個人的知識,增強一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對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也能起到塑造作用。

黃志堅:讀書,可以獲取信息、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性情,可以改變一個人、一群人,進而可以改變社會、改變世界。特別是在當下,互聯(lián)網飛速發(fā)展,信息交互和知識汲取效率迅速提高,文化內容爆炸式增長,但也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互聯(lián)網特有的碎片化閱讀方式和訴諸感官的視聽形態(tài),無形中會助推喧囂、多元、極化和圈層化的氛圍。從這個角度講,現代人讀書更為重要的意義,在于培養(yǎng)一種與書籍這一媒介形態(tài)深度相關的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讓人能沉靜下來,更為理性、全面、有語境、有深度地去思考、去認識自己與世界??梢哉f,一個愛好讀書的人,他的精神世界通常會是更加豐富多彩、更為理性客觀的。

王蒙:除了讀書,我?guī)缀跸胂蟛怀鲇幸环N更好的方式,能全面改善人的精神世界。就我自己而言,雖然讀熟悉的書會很愉悅,但我也讀一些自己看著費勁的書。比如文言文經典。在開始讀《莊子》時,我起碼有300字不認識,那我怎么讀《莊子》?怎么寫有關《莊子》的書?很簡單,翻著《辭源》《辭海》,一邊查一邊研究。這樣就把讀書變成了一個自我提高和塑造的過程。記者:讀書對于一個社會而言,有怎樣的意義?

王蒙:社會文明程度,會通過很多方面表現出來,如人的禮儀行止,包括說話的方式、討論問題的方法、對待他人觀點的態(tài)度等等。一個社會讀書多一些,文明程度也會相應高一些。

黃志堅:讀書,關系到一個人的思想境界,更關系到一個國家的興旺發(fā)達。它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和制約,同時也反作用于社會,推動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一本好書是照亮心靈的火炬,是引領社會的旗幟,也可以為經濟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

魏玉山:書籍是民族歷史、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傳承的最主要載體,讀書是傳承文化傳統(tǒng)、傳承民族精神、形成共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書籍也是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傳播的重要工具,讀書是一個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造的前提,全民閱讀為文化、科技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奠定了群眾基礎與知識基礎。

記者:您認為,怎樣的書算得上一本好書?

黃志堅:什么是好書?作為讀者,當然是必須是好看和有用的圖書。在書架上選書時,恐怕是要做到四看:一看內容的吸引力,這是最重要的;二看作者的知名度和專業(yè)性;三看出版社的品牌;四看書籍的裝幀質量和價格。作為我個人,因為我是從事出版工作的,我認為一本“好書"的標準,應該是“兩個效益相統(tǒng)一”的產品,即內容好、銷售好,就是具有良好的社會價值,同時滿足廣大讀者的實際需求。

魏玉山:什么是好書,是因時而異、因人而異的。如《水滸傳》《紅樓夢》,在清代曾經是禁書,到當代成了經典。再往前追溯,“四書五經"在秦朝時是禁書,經過漢儒的推崇,逐漸成了后世的經典。具體到當下,好書是因人而異的。對學者而言,知識廣博、體系精深、論述深入的書是好書。對普通讀者而言,內容豐富、語言通俗的書也是好書。對幼童而言,淺顯易懂、朗朗上口的就是好書。但凡一本書,能夠為人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能夠提升文化的素養(yǎng)、提供心靈的撫慰、砥礪個人的精神,就是好書。

王蒙:我認為一本好書,要語言好、內容深刻,思考問題的角度新穎、高于常人。更為重要的是書的態(tài)度,要有大愛的態(tài)度、大公的情懷、負責任的心態(tài),要有敬畏心、感恩心、謙卑心、謙讓心。正如一個人有品質一樣,書籍也有品質,這樣的書就會讓人愛讀并得到一些啟發(fā)。

(摘編自《光明日報》)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黑塞不贊成年輕人在咖啡館和舞池里消磨時光,認為只有讀古代哲人和詩人的作品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

B.花氣力、下功夫閱讀杰作,常常不像閱讀時髦讀物那樣適合口味、帶有刺激性,卻能學會真正意義上的閱讀。

C.互聯(lián)網迅猛發(fā)展的時代,信息爆炸式增長,而讀書能讓讀者沉靜下來,深度思考,更能提高汲取知識的效率。

D.魏玉山、黃志堅、王蒙都認為讀書不僅能使人增長知識,改善人的精神世界,也可以為經濟發(fā)展提供支持。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讀書太多可能有害,但黑塞認為盡管讀書有害、會危害生活,仍然不反對任何人傾心于書,仍提倡人們閱讀。

B.王蒙認為《莊子》是一部很有價值的文言文經典,雖然在閱讀過程中有些費勁,但卻有助于改善人的精神世界。

C.讀書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推動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全民閱讀則為文化、科技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奠定扎實的基礎。

D.“好看”“有用"是讀者評價書的好壞的重要標準,同時,這也是出版者在出版圖書時所極力追求的目標。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屬于“讀書的社會意義”話題的一項是()

A.讀書會讓人與人之間增加關愛與理解,增加人的智慧與理性,減少戾氣,減少與人為惡的不良風氣。

B.政府在義務教育階段加大對閱讀的指導和推動力度,愛讀書從娃娃抓起,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C.許多學校致力于智慧校園建設,搭建數字閱讀平臺,推進數字化閱讀發(fā)展,為學生閱讀帶來新體驗。

D.互聯(lián)網時代,媒體要注重深度思考、理智討論,積極引導和推動網絡媒體受眾形成讀書的意愿。

4.材料二是一篇訪談,請結合這則訪談的特點,談談擬定訪談提綱應注意哪些問題。

5.學校圖書館要購買一批新書,向同學們征詢購買建議。請結合材料,提出你的購書建議。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文本一:

在困難的日子里(節(jié)選)

路遙

我終于上了高中。

我意識到,這是我生活道路上一個意義重大的開端。但是,很快我便知道了:我在這里所面臨的困難,比我原來所預想到的還要嚴重得多。當然,饑餓依然是一個主要的威脅——可嚴重的困難還不僅僅在此。

在家里時,四舍八鄰都不富裕,因此誰也不為自己的貧困而害臊??涩F在一下子有了強烈的對比,就明顯地感到自己太凄惶了。我羨慕我的同班同學們,他們的生活是多么幸運。但我并不妒忌他們,我只是為我自己的寒酸而難過。我知道這不是我的過錯——誰愿意過一種貧困潦倒的生活呢?但是,我也擔心往后有人會因為我的貧窮而欺負我,所以心情一直很沉重。我的擔心并不是多余的。不久,這樣的情況就出現了。尤其是班上那個總愛惡作劇的文體干事周文明——看來這是一個對人毫無憐憫心的家伙,而不幸我卻和他成了同桌。每當下午自習時,我就餓得頭暈目眩,忍不住咽著口水。而我的同桌偏偏就在這時,拿出混合面做的烤饃片或者菜包子,在我旁邊大嚼大咽起來,還故意吧咂著嘴,不時用眼睛的余光掃視一下我的喉骨眼;并且老是在吃完后設法打著響亮的飽嗝,對我說:“馬建強,你個子這么高,一定要加入咱班上的籃球隊!"

這個惡劣的家伙!他知道我餓得連路都走不利索了,卻叫我去打籃球!有一天,我們全班在校園后邊的山上勞動,他竟然當著周圍幾個女同學的面,把他啃了一口的一個混合面饅頭硬往我手里塞,那神情就像一個闊佬耍弄一個叫花子。

這侮辱太放肆了,我感覺渾身的血都往頭上涌來。我沉默地接過這塊骯臟的施舍品,一下把它遠遠甩在了一個臭水坑里!周文明頓時驚得目瞪口呆,一綹淺黃的頭發(fā)披散在額前,手足無措地立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我同時用自己的眼睛告訴他:他如果要是再公開拿我的貧窮開心,我絕不會對他客氣的。我的同桌從此便很恨我,但他再不敢在公眾面前侮辱我了。可過了不久,更叫人難以忍受的事又發(fā)生了。

有一天,我們宿舍一位同學放在飯碗里的一個玉米面饃突然丟了。那個同學很快把此事反映給了班主任老師。事情很快就傳開來,說我們宿舍出了“賊娃子”。不用說,懷疑的目光又全部落在了我的身上。鄙夷的目光像針一樣扎在我的心上,使得我神情沮喪,連抬腳動手都變得不自在起來。

人們開始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我,而背后我又成了他們談話的中心。后來,連外班的同學也在指指點點了。每天晚上,我都半夜睡不著覺,咬著被角偷偷地啜泣。此刻,我真想和什么人狠狠地打一架,好把我滿心的憤懣排解一下!而我自己不知道,就在這時,有人卻突然給班主任報告說:在我的枕頭底下發(fā)現了玉米面饃渣子!

班主任聽到反映后,乘我不在的時候,帶領幾個班干部很快去查看了“現場"。據說,我的枕頭底下的確有玉米面饃渣子??墒峭瑫r,有人也發(fā)現,我枕頭底下還有一些蕎麥皮。大家再仔細一檢查,發(fā)現我的枕頭被老鼠咬破了一個洞。

事情總算水落石出了:是可惡的老鼠把那個玉米面饃拉在這里吃了,并且還捎帶著咬破了我的枕頭。真是的!人倒霉了,連老鼠也來糟踐!事情到此實際還沒有完。外班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聽到的還是當初的傳說。他們對這號事又沒追根刨底的興趣,所以我的“賊名”還繼續(xù)在他們中間傳播著。

入學一月多來,我就生活在這樣的氣氛中,簡直叫人難以忍受,但也只能默默地忍受著。這個困難的歲月,對別人來說,也許只是經濟生活上的;而對我來說則是雙重的。

我常常呆呆地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望著一群一伙的同學們從學校的大門里涌出來,一路上互相熱烈地交談著,親切地說笑著,有的甚至友好地手臂相攀,向燈火通明的街道走去。我真想大哭一場!我在心中默默地向他們呼喊:啊,親愛的同學們,我并不奢求你們的友愛,但你們也讓我平等地生活在你們之中吧!

文本二:

這束淡弱的折光(節(jié)選)

路遙

在當代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吹竭@樣一種現象:物質財富增加了,人們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卻下降了;拜金主義和人與人之間表現出來的冷漠態(tài)度,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著。造成這種現象的客觀原因當然是很多的。如果我們不能在全社會范圍內克服這種不幸的現象,那么我們就很難完成一切具有崇高意義的使命。

每當想到這些,我就不由得記起了三年困難時期的生活。那時,人們雖然處于極其困難的境地,但在生活中卻表現出了頑強的戰(zhàn)勝困難的精神,表現出了崇高而光彩的道德力量。

因此,寫過去的這段生活,并不是純粹講述一個“歷史故事”,而是想用一種折光來投射我們的現實生活。這一束折光也許太淡弱了,但我仍然想讓它閃射。我并沒有回避那些日子里貧困生活的不幸情況。我覺得,對于小說來說,重要的是用藝術手法真實地表現出生活來,只要做到這一點,讀者也自然會在美學欣賞的過程中,獲得認識方面的價值。

6.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篇寫“我”在上高中之后,很快發(fā)現有比饑餓更嚴重的困難,既點明人物的身份和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又能激發(fā)讀者閱讀的興趣。

B.“我"羨慕同班同學們的幸運生活,但并不妒忌他們,這種矛盾的心理恰好表現了“我”因極度貧困而產生的自卑以及強烈的自尊與骨氣。

C.文章細節(jié)描寫生動,如寫周文明在“我"旁邊“大嚼大咽”“故意吧咂著嘴”,用余光掃視“我”的喉骨眼,形象地寫出了周文明為富不仁的特點。

D.結尾部分作者直抒胸臆,抒發(fā)對友情的渴望和對平等的期待,表明在那段特殊的歲月青年人所面臨的困難,既是物質的,更是精神的。

7.下列與文本內容有關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中,小說主人公雖然在物質生活上處于極其困難的境地,但身上閃射出來的極為可貴的品質,能給人崇高而光彩的道德力量。

B.文本二表明,作者對拜金主義充斥我們的現實生活感到失望,因此他希望用文學的方式讓讀者在美的欣賞中,獲得認識方面的價值。

C.文本一中的“我"不僅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是事件的觀察者、評論者,“我”常常以內心獨白的方式揭示人在貧困處境中的凄惶心境。

D.路遙的許多作品都再現了過去那些特殊日子里的貧困生活,從創(chuàng)作角度來看,真實表現人們在困境中的痛苦與不幸,是路遙作品的主題。

8.周文明這一形象在小說中有何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9.如欲為路遙作品寫一則小評論,請結合文本,列出評論要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贊學

王符

天地之所貴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義也,德義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學問也。雖有至圣,不生而智;雖有至材,不生而能。圣人猶待學問,其智乃博,其德乃碩,而況于凡人乎?

是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兑住吩唬骸熬右远嘀厩把酝?,以畜其德。"是以人之有學也,猶物之有治也。夫瑚簋之器、朝祭之服,其始也,乃山野之木、蠶繭之絲耳。使巧倕加繩墨而制之以斤斧,女工加五色而制之以機杼,則皆成宗廟之器、黼黻之章,可羞于鬼神,可御于王公。是以君子終日乾乾進德修業(yè)者,非直為博己而已也,蓋乃思述祖考之令問,而以顯父母也。夫道成于學而藏于書,學進于振而廢于窮。當世學士恒以萬計,而究涂者無數十焉,其故何也?其富者則以賄玷精,貧者則以乏易計,或以喪亂期其年歲,此其所以逮初喪功而及其童蒙者也。是故其成名立績,德音令問不已者,徒以其能自托于先圣之典經,結心于夫子之遺訓也。

是故造父疾趨,百步而廢,自托乘輿,坐致千里;水師泛軸,解維則溺,自托舟楫,坐濟江河。是故君子者,性非絕世,善自托于物也。人之情性,未能相百,而其明智,有相萬也。此非其真性之材也,必有假以致之也。君子之性未必盡照及學也聰明無蔽心智無滯前紀帝王顧定百世。此則道之明也,而君子能假之以自彰爾。

夫是故道之于心也,猶火之于人目也。中阱深室,幽黑無見,及設盛燭,則百物彰矣。此則火之耀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則為明矣。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當世者,莫良于典。典者,經也,先圣之所制。先圣得道之精者,以行其身,欲賢人自勉,以入于道。故圣人之制經以遺后賢也,譬猶巧倕之為規(guī)矩準繩以遺后工也。

(節(jié)選自《潛夫論》,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君子之性/未必盡照及學也/聰明無蔽心智/無滯前紀帝王/顧定百世

B.君子之性/未必盡照/及學也/聰明無蔽心智/無滯前紀帝王/顧定百世

C.君子之性/未必盡照/及學也/聰明無蔽/心智無滯/前紀帝王/顧定百世

D.君子之性/未必盡照及學也/聰明無蔽/心智無滯/前紀帝王/顧定百世

11.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易》,也稱作《周易》,它和《詩經》《尚書》《禮記》《春秋》合稱五經,為歷代儒家學子核心研習書經。

B.祖考,指祖先,也可指已故的祖父或父祖輩的人。文中的祖考是祖先、先人的意思。

C.學士,南北朝以后司文學撰述的官員稱呼。文中的學士指掌管文學的官員。

D.君子,先秦時是統(tǒng)治者和一般貴族男子的通稱,后孔子為“君子”一詞賦予了道德含義。這里的君子指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即使是圣人和極有才能的人,他們的才智也并不是與生俱來的。

B.第二段以蠶絲加入五色制成朝祭之服為例,說明學習要加入自己的思考。

C.作者認為當世學士受到財富或貧窮的干擾,以致最終在學業(yè)上難有所成。

D.本文運用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的方法,有理有據,說服力強。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此則火之耀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則為明矣。

(2)索道于當世者,莫良于典。

14.君子為什么能建功立業(yè),美德聲譽流傳四方?根據文中內容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對于從事新媒體的人都知道,如果想被別人在海量題目中點開你的文章,就要把題目起得更新穎別致或更怪異,①_便誕生了“標題黨"。他們套路繁多,但都脫不了類似模式:故弄玄虛,不是“速看要刪”,就是“震驚”,如果再扯上點流量明星的緋聞,或打打的擦邊球就更好。文字的力量不夠大,還可以發(fā)揮圖片和視頻的功能,調動讀者的興趣??偠灾?,為了能夠“被發(fā)現”,新媒體從業(yè)者可謂②_。

作為讀者的我們,猶如③_的生命中擠進了太多不相干的人和事。網絡時代的我們看上去似乎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淵博,但是淵博的“知識"多數都和自己不相干,我們因為好奇心點開了一個標題,瀏覽了一段或荒誕或驢唇不對馬嘴的小道消息,然后關閉頁面,又打開另一個頁面,仿佛有一只上帝之手在操控著一切。大數據像貼心的仆人一樣精準伺候著,想你所想,卻又像賊一樣惦記著你的口袋。

15.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16.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17.文中畫框的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分析其構成及表達效果。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氣溫的降低會刺激機體血管收縮,從而減少皮膚散熱,①_________________。但在保暖的同時,血管的收縮又會導致血壓升高,②;心臟負擔太重,就增加了心絞痛和心梗發(fā)生的概率。研究表明,氣溫降低10攝氏度,心臟病發(fā)病風險增加7%。③?方法是及時根據氣溫變化增加衣物,冬天室內外溫差大,外出時做好保暖很重要。

在寒冷季節(jié),為了抵御寒冷,大家更愿意喝酒或攝入高熱量食物,這必然導致血脂升高等不良后果。針對這一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只吃低鹽、低脂、清淡的食物,減少飲酒,適度運動。這樣,就既能抵御寒冷、保持健康體魄,還能讓身材越來越好。

18.下列對材料第2段的邏輯錯誤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為了抵御寒冷,大家更愿意喝酒”因果關系不恰當,喝酒未必是這個原因。

B.“這必然導致……等不良后果"絕對化,前文提到的做法不一定導致這個結果。

C.“只吃低鹽、低脂、清淡的食物”不屬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與前文的說法相矛盾。

D.“還能讓身材越來越好"的推斷沒有確切的依據,“越來越”的說法不準確。

1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項,“認為只有讀古代哲人和詩人的作品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表述過于絕對,根據材料一中“可整天待在這些地方,難道就比我們一天留一兩個小時去讀古代哲人和詩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嗎?”可知,黑塞只是將讀書和待在咖啡館、舞池里進行比較,并非認為“只有讀古代哲人和詩人的作品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C項,“更能提高汲取知識的效率”錯誤,由材料二黃志堅的話“特別是在當下,互聯(lián)網飛速發(fā)展,信息交互和知識汲取效率迅速提高"可知,文中說的是“互聯(lián)網飛速發(fā)展”使“知識汲取效率迅速提高"。D項,“都認為”錯誤,根據材料二的內容可知,魏玉山和王蒙的觀點里并無讀書可以為經濟發(fā)展提供支持的信息。

2.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A項,“但黑塞認為盡管讀書有害、會危害生活"曲解文意。根據材料一中“不錯,讀得太多可能有害,書籍可能成為生活的競爭對手。但盡管如此……傾心于書”可知,選項把“讀得太多可能有害"偷換成“讀書有害”,把“可能成為生活的競爭對手"偷換成“危害生活”。

3.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B項,“愛讀書從娃娃抓起,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屬于讀書對個人成長的意義。C項,“為學生閱讀帶來新體驗”屬于讀書對個體的意義。D項,“積極引導和推動網絡媒體受眾形成讀書的意愿"屬于讀書對個體的意義。

4.答案:①應圍繞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進行訪談,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具體,如材料二圍繞“讀書”提出了三個問題:讀書對個人精神世界的影響,讀書對社會的意義,好書的標準。②各問題之間要有層次性,邏輯要清晰。前兩個問題談的是讀書的意義,后一個問題是談好書的標準,從個人到社會,從意義到標準。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文本的文體特征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對擬定訪談提綱的技巧做到心中有數,如“訪談提綱中的問題不宜過多,以2—4個為宜"訪談提綱中的問題避免低效率、誘導”“訪談提綱中的問題盡量以開放性的表達方式提出"根據研究問題和研究的目的設計訪談形式及訪談問題”等,再結合文本信息加以理解分析。由材料二中“讀書能對一個人的精神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讀書對于一個社會而言,有怎樣的意義?”“您認為,怎樣的書算得上一本好書?"可知,提問時中心要明確,然后從不同的角度具體設問,盡量呈現一定的邏輯關系,比如平行并列或者層層遞進,可以按照從個人到社會,從是什么、為什么到怎么做等順序設置問題。

5.答案:①重視內容和品質:內容有吸引力,能提供師生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對人的心靈和精神產生積極影響,語言精美,觀點新穎。②重視外在因素:作者和出版社的知名度和專業(yè)性,圖書的質量和價格。③兼顧不同的愛好和需求:老師和學生的需求不同,不同學科的需求不同,低年級和高年級的需求不同。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聯(lián)系材料二最后一段王蒙的話“我認為一本好書,要語言好、內容深刻,思考問題的角度新穎、高于常人……這樣的書就會讓人愛讀并得到一些啟發(fā)”可概括出購買新書應“重視內容和品質"。聯(lián)系材料二黃志堅的說法“作為讀者,當然是必須是好看和有用的圖書……做到四看:一看……二看……三看……四看……”可概括出購買新書應“重視外在因素"。聯(lián)系材料二魏玉山的觀點“什么是好書,是因時而異、因人而異的……具體到當下,好書是因人而異的。對學者而言……對普通讀者而言……對幼童而言……”可概括出購買新書應“兼顧不同的愛好和需求"。

6.答案:C

解析:“形象地寫出了周文明為富不仁的特點”分析錯誤,“為富不仁"大詞小用,他對貧窮同學缺乏同情心,甚至懷著故意看笑話的心理,可以說是“形象地寫出了周文明的傲慢與偏見”,但還不到為富不仁的程度。

7.答案:D

解析:“真實表現人們在困境中的痛苦與不幸,是路遙作品的主題"說法有誤,根據“人們雖然處于極其困難的境地,但在生活中卻表現出了頑強的戰(zhàn)勝困難的精神,表現出了崇高而光彩的道德力量”可知,作品主題應該是“表現困境中人們精神上的閃光點"。

8.答案:①襯托主要形象。小說中“我”的自尊、要強形象因為周文明的存在而更加鮮明。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周文明是事件的參與者,由于“我"與周文明的交鋒,情節(jié)有了發(fā)展變化。

解析:小說中“我”對周文明十分反感,周文明因為比“我"的條件好,對“我”充滿傲慢和偏見。他知道“我"餓,吃飯時故意“吧咂著嘴,不時用眼睛的余光掃視一下我的喉骨眼;并且老是在吃完后設法打著響亮的飽嗝”,他知道“我"餓得幾乎走不動路,卻建議“我”去打籃球。正是因為這個人物的存在,才讓“我"自尊、要強的形象得以突出,得以表現得更加鮮明,所以,周文明這一人物在小說中起到襯托“我”這一主要形象的作用。另外,周文明這一人物也推動著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比如周文明吃飯故意吧咂嘴,故意讓餓得頭昏眼花的“我"去打籃球,周文明當著同學們的面把咬了一口的混合面饅頭塞給“我”,這讓“我"感到憤怒,并將饅頭扔到了臭水坑里。周文明的這些行為都豐富了小說的內容,推動了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

9.答案:①內容選材上,多以自己熟悉的生活為素材,文本一選擇的困難時期的生活正是作者親身經歷的;②作品主題方面,作者重在表現處于困境中的人們對可貴品質的堅守;③創(chuàng)作意圖上,路遙作品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比如《在困難的日子里》就是針對當下拜金主義盛行有感而發(fā)的。

解析:首先,路遙的小說給人一種真實感,敘寫的仿佛就是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這源于他的創(chuàng)作多數以自己熟悉的生活為素材,有些就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文本一中,作者寫到困難時期饑餓的感覺,以及當時的生活狀況,這些都是作者親身經歷的事情,所以讀者讀起來猶如身臨其境,具有非常強的代入感。其次,路遙的小說在主題方面非常積極向上,作者重在表現處于困境中的人們對可貴品質的堅守。文本一中,“我”雖然身處貧困,連飯都吃不飽,但“我"依然保持著自己作為人的高貴尊嚴。最后,在創(chuàng)作意圖上,路遙的作品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他能敏銳地感覺到社會的思想變化,并在自己的作品中針對這種思想變化做出自己的評判?!对诶щy的日子里》就是作者針對當下拜金主義盛行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的,所以非常具有現實針對性。

10.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拔幢乇M照”的意思是“未必能洞察一切”,語意完整,應在其后斷開,據此排除A、D兩項?!奥斆鳠o蔽”“心智無滯"結構對稱,分別單獨成句,據此排除B項。故選C項。

11.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結合語境可知,文中的“學士”如果是掌管文學的官員,則不能達到“以萬計"的數量,后文“究涂者”譯為窮盡學問之途的人,前后聯(lián)系起來可知,這里的“學士"指的是學者,求學的人。

12.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項,“說明學習要加入自己的思考”錯誤,原文中“是以人之有學也,猶物之有治也"的意思是:人需要學習,就如同東西需要修治一樣。第二段以蠶絲加入五色制成朝祭之服為例,是為了論證人需要學習。

13.答案:(1)這是因為火的照耀,而不是眼睛的明亮,眼睛是依靠它而變得明亮的。

(2)在當今之世求道,沒有比典籍更好的。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關鍵詞:(1)耀:照耀。假:依靠。明:變得明亮。(2)索:尋求。索道于當世者: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于當世索道者”。第二個“于":介詞,比。

14.答案:①君子能夠堅持求學,最終窮盡學問之途;②君子能潛心鉆研先圣的經典,醉心于老師的教導。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題目在文中的表述是“是故其成名立績,德音令問不已者”,這之前的“當世學士恒以萬計,而究涂者無數十焉,其故何也?"說明了大多數學士無法成名的原因在于不能堅持學習;這之后交代了直接原因“徒以其能自托于先圣之典經,結心于夫子之遺訓也”,也就是君子能潛心鉆研先圣的經典,醉心于老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