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教案_第1頁
《管理會計》教案_第2頁
《管理會計》教案_第3頁
《管理會計》教案_第4頁
《管理會計》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學年第學期教案授課科目:管理會計授課班級:會本授課教師:楊依華所屬學院:商學院課程根本信息課程名稱管理會計授課總學時48講授學時48實驗/上機學時所用教材《管理會計學》(第三版),孫茂竹、文光偉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第3版.教學參考書1.《管理會計》,吳大軍、牛彥秀等主編,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2.《管理會計》理論實務案例習題,余緒纓主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3.《管理會計學》,王福生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4.《管理會計》,陳振婷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教學方法課堂講授,案例教學,提問式教學,課程設計,師生互動等方法。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考核方式考試管理會計教案課程簡介管理會計是從傳統的會計中別離出來的、與財務會計并列的一門獨立的新興學科。它適應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而產生,巧妙地把“管理〞與“會計〞結合起來,成為現代管理科學的一個組成局部,同時也是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手段。教學目的和要求學習《管理會計》課程,要求掌握管理會計的根本理論、根本方法和根本技能,并在學習中處理好全面與重點、理解與記憶、原則與方法的關系,在學習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企業管理會計各項內容之間的聯系。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比較完整地掌握管理會計的根本理論,并能運用在實踐之中。課程的根本內容《管理會計》是一門經濟管理的應用學科,其職能在于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規劃經營目標、控制經濟過程、考評經營業績,主要內容闡述了管理會計的根本理論、根本方法和根本技巧。本課程共分十二章。第一章總論第一節管理會計的定義一、國外會計學界對管理會計定義的論述(一)狹義管理會計階段(20世紀20年代-70年代)狹義的管理會計,又稱微觀管理會計,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強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實現最正確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以現代企業經營活動及其價值表現為對象,通過對財務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實現對經濟過程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責任考核評價等職能的一個會計分支。狹義管理會計的核心內容:(二)廣義管理會計階段(20世紀70年代以來)廣義的管理會計,是指用于概括現代會計系統中區別于傳統會計,直接表達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責任考核評價等會計管理職能的那局部內容的一個范疇。廣義管理會計的核心內容:二、國內學者對管理會計定義的論述存在多種不同的觀點,從狹義上定義管理會計。三、管理會計的定義管理會計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的會計信息處理系統。它運用一系列專門的方式方法,通過確認、計量、歸集、分析、編制與解釋、傳遞等一系列工作,為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并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管理會計學的定義在學習本門課程時,必須將管理會計與管理會計學作為兩個不同的概念來對待,因為管理會計屬于現代企業會計工作實踐的范疇;而管理會計學屬于會計學分類的范疇,是有關管理會計工作經驗的理論總結和形成的理論知識體系。第二節管理會計的形成與開展一、以本錢控制為根本特征的管理會計階段(管理會計的萌芽階段)-傳統管理會計階段(一)社會經濟開展的根本特征(二)經濟理論的開展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三)管理會計的形成形成現代管理會計的萌芽內容包括:標準本錢、預算控制、差異分析二、以預測、決策為根本特征的管理會計階段-現代管理會計階段(一)社會經濟開展的根本特征二戰以后,生產經營發生了變化:(二)經濟理論的迅速開展1、行為科學2、系統理論3、決策理論(三)管理會計的開展1952年,國際會計師聯合會正式通過“管理會計〞這個專門詞匯,管理會計正式形成。三、以重視環境適應性為根本特征的戰略管理會計階段-管理會計的新開展(一)社會經濟開展的根本特征20世紀70年代1、要求企業進行“顧客化生產〞2、科學技術的開展為“顧客化生產〞提供了可能(二)經濟理論戰略管理理論有了長足的開展,根本點:重視環境對企業經營的影響(三)戰略管理會計的產生西蒙1981年,提出了“戰略管理會計〞一詞。第三節管理會計的根本理論一、管理會計的根本假設組織管理會計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一)會計實體假設又稱多重主體假設管理會計主體具有多層次性:整個企業,內部各級責任單位(二)持續運作假設企業的生產經營將無限期地延續下去(三)會計分期假設靈活分期(四)貨幣時間價值分期假設貨幣在不同的時點上具有不同的價值(五)本錢性態可分假設本錢按性態分:固定本錢和變動本錢(六)目標利潤最大化假設以目標利潤最大的方案為最優方案,并且能夠實現(七)風險價值可計量假設決策按風險大小的程度可分為確定性決策、風險性決策、不確定性決策二、管理會計的對象國內理論界有三種不同的觀點:(一)現金流動論理由:P14(二)價值差量論(三)資金總運動論(四)以使用價值管理為基礎的價值管理1、從實質上講,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2、從管理表達經濟效益的角度上看,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價值運動,并以價值差量為其主要表現形式。3、從實踐角度看,具有復合性的特點。三、管理會計的目標最終目標: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分目標:1、為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2、參與企業的經營管四、管理會計的職能1、預測經濟前景。2、參與經濟決策。3、規劃經營目標。4、控制經濟過程。5、考核評價經營業績五、實現職能應完成的管理會計工作六、管理會計的工作程序1、確認2、計量3、歸集4、分析5、編報與解釋6、傳遞七、管理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1、相關性2、準確性3、一貫性4、客觀性5、靈活性6、及時性7、簡明性8、本錢與效益的平衡性第四節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與聯系一、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財務會計管理會計1、職能不同核算、監督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反映過去規劃未來報帳型會計經營管理型會計2、效勞對象主要對外效勞主要對內效勞對外報告會計對內報告會計3、約束條件統一會計制度管理會計理論(主要依據)靈活性較小靈活性較大4、報告期間規定的期間根據需要5、會計主體整個企業整個企業、內部責任單位多層次的6、計算方法一般數學方法現代數學方法和計算技術7、信息精確程度力求精確準確,相對精確8、計量尺度貨幣量度貨幣量度與非貨幣量度9、方法程序穩定靈活10、體系完善程度很完善比較完善、不夠完整11、觀念取向注重結果注重過程、結果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1、起源相同起源傳統會計,同屬現代會計2、目標相同獲得最大利潤,提高經濟效益3、根本信息同源相互分享局部信息4、效勞對象交叉5、某些概念相同第五節管理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教育第二章變動本錢法掌握本錢性態的概念及本錢按性態分類,混合本錢的分解方法-歷史本錢法,變動本錢法與完全本錢法的含義及二者的比較。了解本錢按經濟用途及相關性分類,完全本錢法與變動本錢法的特點及對二者的評價,變動本錢法的應用。從管理會計的角度看本錢: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象化的以貨幣表現的為到達一定目的而應當或可能發生的各種經濟資源的價值犧牲或代價。在管理會計中本錢的概念多樣化第一節本錢分類一、本錢按經濟用途分類(一)生產本錢(制造本錢)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間接材料間接人工其他制造費用(二)非生產本錢(非制造本錢)銷售本錢管理本錢財務本錢二、本錢按性態分類本錢性態:又稱本錢習性,在一定條件下本錢總額對業務總量的依存關系。指本錢總額與特定業務量之間的規律性聯系??偙惧X分為固定本錢變動本錢混合本錢(一)固定本錢(a)1、定義:本錢總額在一定期間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變動的影響而保持固定不變的本錢。2、舉例3、特征(1)固定本錢總額(a)的不變性(2)單位固定本錢(a/x)的反比例變動性4、分類依據:固定性的強弱或支出數額是否能改變或是否受管理當局決策行為的影響(1)酌量性固定本錢又稱選擇性固定本錢或任意性固定本錢屬于〞經營方針“本錢定義舉例性質:“存在本錢〞節約途徑:降低a(2)約束性固定本錢又稱承諾性固定本錢本錢(稱作經營能力本錢)定義舉例性質:“能量本錢〞節約途徑:提高X5、固定本錢的相關范圍定義:不會改變固定本錢的有關期間和業務量的特定變動范圍,稱為廣義相關范圍。業務量的特定變動范圍稱為狹義相關范圍。期間范圍:某一特定期間內具有固定性空間范圍:某一特定業務量內具有固定性注意:當原有的相關范圍被打破,自然就有新的相關范圍;原有的固定本錢變化了,也自然又有了新的相關范圍。例:(二)變動本錢1、定義2、舉例3、特征(1)變動本錢總額(bx)成正比例變化(2)單位變動本錢(b)的不變性4、分類(1)酌量性變動本錢(2)約束性變動本錢5、變動本錢的相關范圍特定期間,特定業務量范圍內(三)混合本錢1、定義:介于固定本錢和變動本錢之間,其總額既隨著業務量變動又不成正比例的那局部本錢。2、混合本錢數學模型Y=a+bx3、分類(1)半變動本錢(標準式混合本錢)特征舉例數學模型y=a+bx圖示2、半固定本錢(階梯式變動本錢)特征舉例圖示半固定本錢與固定本錢的區別:相關范圍不同3、延伸變動本錢(低坡式混合本錢)特征圖示(四)相關范圍1、定義:不會改變固定本錢、變動本錢性態的有關期間和業務量的特定變動范圍,稱為廣義相關范圍。業務量的特定變動范圍稱為狹義相關范圍。2、相關范圍的意義(1)離開相關范圍的約束,固定本錢、變動本錢便不存在。(2)由于相關范圍的存在,使各類本錢的性態具有相對性、暫時性、可能轉化性。三、本錢按決策相關性分類1、決策相關本錢2、決策無關本錢第二節混合本錢的分解又稱本錢性態分析混合本錢分解的含義和目的含義:在明確各種本錢的性態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終將全部本錢分為固定本錢和變動本錢兩大類,并建立相應本錢函數模型的過程。目的:應用變動本錢法,開展本量利分析,實行短期決策、預測分析、全面預算、標準本錢法的操作和落實責任會計奠定基礎。一、歷史本錢法根本原理:根本做法:上下點法混合本錢的數學模型y=a+bx做法:1、上下點法計算原理高點的本錢性態y1=a+bx1低點的本錢性態y2=a+bx2b=(y1-y2)/(x1-x2)例:某公司2000年7-12月合同的維修工時和維修費如下:月份789101112合計維修工時40004500300050004300480025600維修費22002400200026002300250014000要求:采用上下點法進行本錢性態分析。解:高點(5000,2600);低點(3000,2000)單位變動維修費b=(2600-2000)÷(5000-3000)=0.3元/小時固定本錢a=y1-bx1=2600-0.3×5000=1100元或a=2000-0.3×3000=1100元代入模型:y=a+bx=1100+0.3x2、上下點法的優、缺點優點:簡便易行,容易理解。缺點:建立的本錢性態模型很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容易導致較大計算誤差。3、適用條件本錢變化趨勢比較穩定的企業4、注意問題(1)上下點的業務量為該項混合本錢相關范圍的兩個極點。(2)采用的數據應代表業務活動的正常情況。(3)當上下點不止一個且本錢又相異時,高點取本錢者,低點取本錢小者。(二)散布圖法1、根本做法2、具體步驟3、散布圖法的優、缺點優點:能夠考慮全部歷史資料,其圖像可反映本錢的變動趨勢,比較形象直觀,易于理解,較上下點法更為科學,計算結果更為精確。缺點:畫直線完全靠目測,往往因人而異。4、散布圖法與上下點法相比原理相同兩點差異:(1)上下點法先有b值后有a值,散布圖法相反。(2)散布圖法將全部本錢數據作為依據,較上下點法準確。(三)回歸直線法回歸直線:回歸直線法:又稱最小平方法回歸直線法是根據若干期業務量和本錢的歷史資料,運用最小平方原理計算固定本錢a和單位變動本錢b的一種本錢性態分析方法。1、原理從散布圖中可以找到一條與全部觀測值誤差的平方和最小的直線。2、分解過程b=n∑xy-∑x∑y/n∑x2-(∑x)2a=∑y-b∑x/n=∑x2∑y-∑x∑xy/n∑x2-(∑x)2建立本錢性態模型:y=a+bx4、注意:計算a、b時,b值盡量保存尾數5、回歸直線法的優缺點優點:可防止上下兩點可能帶來的偶然性,與散布圖法相比,代替了目測。缺點:比較麻煩6、適用條件:適用于采用計算機管理的企業二、帳戶分析法1、定義2、根本做法3、舉例4、特點5、適用范圍三、工程分析法1、定義2、根本步驟3、舉例4、適用范圍作業某公司的維修本錢在機器工作小時的相關范圍內變動的歷史資料如下:機器工作(小時)維修本錢(元)444646503840243224321830142822322834要求:(1)用上下點法將維修本錢分解為變動本錢和固定本錢,并列出組成方程。(2)用回歸直線法將維修本錢分解為變動本錢和固定本錢,并列出組成方程。(3)如下期機器工作小時預計為25小時,請預測其維修本錢為多少?(用以上兩種方法)第三節變動本錢法與完全本錢法一、變動本錢法與完全本錢法的概念變動本錢法的含義在組織常規的本錢計算過程中,以本錢性態分析為前提,只將變動生產本錢作為產品本錢構成內容,而將固定生產本錢及非生產本錢作為期間本錢,按奉獻式損益確定程序計量損益的一種本錢計算模式。完全本錢法的含義在組織常規的本錢計算過程中,以本錢按經濟用途分類為前提,將全部生產本錢作為產品本錢構成內容,只將非生產本錢作為期間本錢,按傳統式損益確定程序計量損益的一種本錢計算模式。二、變動本錢法與完全本錢法的特點(一)完全本錢法的特點1、符合公認會計準則的要求2、強調本錢補償上的一致性3、強調生產環節對企業利潤的奉獻(二)變動本錢法的特點1、以本錢性態分析為基礎計算產品本錢2、強調不同的制造本錢在補償方式上有差異3、強調銷售環節對企業利潤的奉獻4、主要用于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三、變動本錢法與完全本錢法的比較(一)應用的前提條件不同變動本錢法——本錢性態分析完全本錢法——本錢按經濟用途分類(二)產品本錢及期間本錢的內容構成不同變動本錢法:產品本錢=變動生產本錢期間本錢固定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完全本錢法產品本錢=變動生產本錢+固定制造費用期間本錢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三)存貨本錢及銷售本錢的構成內容不同變動本錢法:存貨本錢=b×存貨數量銷售本錢=bx完全本錢法:期末存貨本錢=本期單位生產本錢×期末存貨本期銷售本錢=期初存貨本錢+本期生產本錢-期末存貨本錢(四)損益確定程序不同變動本錢法:奉獻毛益=銷售收入—已銷產品變動本錢營業利潤=奉獻毛益—固定本錢完全本錢法:營業毛利=銷售收入—已銷產品制造本錢營業利潤=營業毛利—期間費用(五)提供信息用途不同變動本錢法鼓勵企業多銷售。完全本錢法由于存貨本錢的轉移的多少,直接影響當期的營業利潤。(六)各期損益不同原因:對于固定制造費用的補償方式不同:變動本錢法,由當期銷售的產品承當完全本錢法,由當期生產的產品承當影響程度取決于產量與銷量的均衡程度表現為相向關系。舉例:完全本錢法與變動本錢法營業利潤差額=期末存貨中固定生產本錢-期初存貨中固定生產本錢=期末存貨×本期單位產品固定生產本錢-期初存貨×上期單位產品固定生產本錢1、連續各期產量相同而銷量不同舉例9:結論:長期看,兩種計算方法下的利潤差異可以相互抵消。2、連續各期銷量相同而產量不同結論:銷量相同的情況下:完全本錢法下,產量越大,利潤越高;變動本錢法下,產量越大,利潤則相同??偨Y:1、產量等于銷量,兩種本錢法下計算的損益相同;2、產量大于銷量,變動本錢法計算的利潤小于完全本錢法計算的利潤;3、產量小于銷量,變動本錢法計算的利潤大于完全本錢法計算的利潤。三、變動本錢法和完全本錢法的優點、缺點(一)變動本錢法的優點、缺點優點:1、揭示利潤和業務量之間的正常關系,有利于促使企業重視銷售工作。2、提供有用的本錢信息便于科學的本錢分析和控制。3、提供的本錢、收益資料便于企業進行短期經營決策。4、簡化了本錢核算工作。缺點:1、計算的單位產品本錢不符合傳統本錢觀念的要求。2、不能適應長期決策的需要。3、對所得稅有影響。4、變動本錢法在新的技術條件下將失去意義。(二)完全本錢法的優缺點優點:1、有助于刺激企業加速開展生產的積極性2、有利于企業編制對外報表缺點:1、不能反映生產部門的真實業績2、導致企業片面追求產量、盲目生產3、不便于進行預測、決策分析4、對于固定制造費用需經過分配,帶有較大的主觀隨意性(三)變動本錢法的應用1、應用設想2、變動本錢法的應用程序(1)將日常核算建立在變動本錢法的基礎之上(2)期末調整某期完全本錢法=該期變動本錢法+該期兩種本錢法的營業利潤的營業利潤營業利潤的差額作業資料:某企業上年度有關資料如下:期初存貨=0制造費用:生產量:3000件變動制造費用:7元/件銷售量:2800件固定制造費用總額:12000元直接材料:18元/件銷售及管理費用:直接人工:5元/件變動銷售及管理費用:3元/件單位售價:50元/件變動銷售及管理費用總額:9600元要求:1、分別采用變動本錢法和完全本錢法編制損益表。2、說明兩種方法計算出來的稅前利潤不同的原因。第三章本-量-利分析1、掌握本量利分析的根本公式,保本分析,盈利條件下的本量利分析及本量利關系中的敏感分析。2、了解本量利分析的根本假設、本量利分析的擴展本量利分析的含義在變動本錢法的基礎上,以數量化的會計模型與圖示來揭示固定本錢、變動本錢、銷售量、銷售單價、銷售收入、利潤等變量之間的規律性聯系,為會計預測、決策和規劃提供必要財務信息的一種技術方法。本-量-利分析的根本假設又稱根本前提一、本錢性態分析的假設——固定本錢變動本錢二、相關范圍假設(一)期間假設(二)業務量假設三、模型線性假設總本錢模型y=a+bx(一)固定本錢不變假設a(二)變動本錢與業務量呈完全線性假設bx(三)銷售收入與業務量呈完全線性關系px奉獻毛益M=(p-b)x利潤=M-a=(p-b)x-a四、產銷平衡和品種結構不變假設五、變動本錢法的假設假定本錢是按變動本錢法計算的,即本錢只包括變動生產本錢六、目標利潤假設——營業利潤息稅前利潤第二節本量利分析一、本量利分析根本公式1、奉獻毛益及有關指標的公式奉獻毛益:指產品的銷售收入與相應的變動本錢的差額。以M表示。奉獻毛益也稱邊際奉獻、奉獻邊際、邊際利潤、臨界收益、創利額。奉獻邊際三種表現形式的公式為:奉獻邊際(Tcm)=銷售收入-變動本錢=px-bx=單位奉獻邊際×銷售量=cm·x=銷售收入×奉獻邊際率=px·cmR單位奉獻邊際(cm)=單價-單位變動本錢=p-b=奉獻邊際/銷售量=Tcm/x奉獻邊際率(cmR)=奉獻邊際/銷售收入×100%=Tcm/px=單位奉獻邊際/單價×100%=cm/p×100%單位奉獻毛益:是產品的單價與單位變動本錢的差額。以m表示。奉獻毛益率是奉獻毛益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以mR表示。與奉獻邊際率密切相關的指標是變動本錢率。變動本錢率是指變動本錢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公式:變動本錢率=變動本錢/銷售收入×100%=bx/px=b/p=單位變動本錢/單價×100%奉獻邊際率與變動本錢率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屬于互補性質,變動本錢率越高,奉獻邊際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反之,變動本錢率越低,奉獻邊際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強。因此,奉獻邊際率與變動本錢率的關系可以表示如下式:奉獻邊際率+變動本錢率=1奉獻毛益計算公式M=銷售收入—變動本錢=px—bx=(p—b)x=(1—b/p)px=(1—bR)×px奉獻毛益率mR=(px—bx)/px=(p—b)/p=1—b/p=1—變動本錢率=1—bR所以,mR+bR=12、本量利分析的根本公式及變化根本公式:營業利潤L=px—bx—a=(p—b)x—a根本公式的變化L=px—bx—a=M—a=mx—a=mR×px—a二、盈虧臨界點分析(一)公式法1、盈虧臨界點:又稱保本點、盈虧分歧點、兩平點,它是使企業恰好處于不虧不盈、收支相等、利潤為0狀況的銷售量或銷售收入。保本點有保本銷售量和保本銷售收入兩種表現形式。保本分析是研究企業恰好處于保本狀況時本量利關系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2、單一品種保本點的計算L=px—bx—a當企業處于保本狀況時,L=0經整理得到:保本銷售量X。=a/(p—b)=a/m保本銷售收入PX。=p×a/(p—b)=a/mR單一品種保本分析應用舉例:某公司只產銷一種產品,本年單位變動本錢為6元,變動本錢總額為84000元,獲營業利潤18000元,若該公司方案下一年度變動本錢率仍維持本年度的40%,其他條件不變。要求:預測下年度的保本銷售量及保本銷售額。解:銷售收入=84000÷40%=210000(元)銷售量=84000÷6=14000(件)單位售價=210000÷14000=15(元)單位奉獻邊際=單價-單位變動本錢=15-6=9(元)固定本錢=210000-84000-18000=108000(元)保本量=固定本錢/單位奉獻邊際=108000÷9=12000(件)保本額=固定本錢/奉獻邊際率=108000÷(1-40%)=180000(元3、利用保本點評價企業經營平安程度(1)盈虧臨界點的作業率含義正常銷售量盈虧臨界點的作業率=X。/X=px。/px(2)平安邊際平安邊際是指正常銷售量或者現有銷售量超過盈虧臨界點銷售量的差額。平安邊際率MSR=平安邊際量/現有或預計銷售量=(X—X。)/X=平安邊際額/實際或預計銷售額=(px—px。)/px平安邊際率MSR≥30%經營平安(3)銷售利潤率與平安邊際率和奉獻毛益率的關系L=(X—X。)×m=(X—X。)×p×m/pL/px=(X—X。)×p/px×m/p=(X—X。)×/x×m/p=MSR×mR銷售利潤率=平安邊際率×奉獻毛益率具體有平安邊際量(MS量)、平安邊際額(MS額)和平安邊際率(MSR)等表現形式。平安邊際量=實際或預計銷售量-保本量=x1-x0平安邊際額=實際或預計銷售額-保本額=y1-y0平安邊際率=平安邊際量/實際或預計銷售量×100%=MS量/x1×100%=平安邊際額/實際或預計銷售額×100%=MS額/y1×100%因此,平安邊際量與平安邊際額的關系如下:平安邊際額(MS額)=單價×平安邊際量=p×MS量計算舉例1:某企業只生產A產品2001年初投產,當年即到達年產5000件的設計能力,并實現4000件銷售。:2001年該產品mR40%,b=60元,a=100000元。經測算,2002年A產品單價和單位變動本錢均不變,但為了實現銷售5000件產品,到達產銷平衡,需追加投入a20000元。要求計算:(1)計算A產品以下指標:1、變動本錢率bR=1—40%=60%2、單價=b/bR=60/60%=100元3、

2001年營業收入=100×4000=400000元4、

2001年奉獻毛益=px—bx=40萬—40×60%=16萬5、

2001年營業利潤=M—a=16萬-10萬=6萬

6、2002年預計a=10萬+2萬=12萬7、2002年預計保本點x。=a/(p—b)=12萬/(100-60)=0.3萬件px=0.3×100=30萬元(2)計算2002年企業平安邊際指標,并評價企業平安程度。MSR=(X—X。)/X=(5000-3000)/5000=40%∵MSR>30%∴企業經營平安4、多品種產品生產條件下的保本分析根本步驟:(1)計算各產品的mR(2)計算各產品的銷售比重(3)計算加權平均mR=∑各產品的mR×各產品的銷售比重(4)計算綜合保本銷售額=企業固定本錢÷加權平均mR(5)計算各產品的保本銷售額=綜合保本銷售額×各產品的銷售比重舉例2:某企業采用加權平均法進行本量利分析,本期方案生產甲、乙、丙三種產品,全廠a=3360元,目標利潤7140元產品單價單位變動本錢mR銷售比重(元/件)(元/件)甲10550%50%乙161225%20%丙15940%30%

要求計算各產品的保本銷售額。解:(1)企業加權平均奉獻邊際=50%×50%+20%×25%+40%×30%=42%(2)企業綜合保本額=a/mR=3360/42%=8000元(3)甲產品保本額=8000×50%=4000元(4)乙產品保本額=8000×20%=1600元(5)丙產品保本量=8000×30%/15=160件(二)圖示法盈虧臨界圖1、傳統式--最根本的形式特點:將固定本錢置于變動本錢之下,說明固定本錢不隨業務量變動的特征。繪制步驟:(1)在直角坐標系中,以橫軸表示銷售數量,縱軸表示本錢和銷售收入。(2)繪制固定本錢線。(3)繪制總本錢線。(4)繪制銷售收入線。(5)總本錢線與銷售收入線的交點就是盈虧臨界點。例P87盈虧臨界圖形象地反映了a、a+bx、L的關系:1、BE不變,x越大,實現的L越多或虧損越少x越小,實現的L越少或虧損越多;2、x不變,BE越低,實現的L越多或虧損越少BE越高,實現的L越少或虧損越多3、a+bx既定的情況下,BE受p的影響變動p越高,BE越低p越低,BE越高4、PX不變,a越大,BE越高;a越低,BE越低。bx越大,BE越高;bx越低,BE越低。5、p、b不變,BE隨a同向變動,a越大,BE越高a越小,BE越低。2、奉獻毛益式特點:將固定本錢置于變動本錢之上,強調奉獻毛益的形成過程,更符合變動本錢法的思路。繪制方法:(1)確定銷售收入和變動本錢線(2)畫出總本錢線(3)總本錢線與銷售收入線的交點為BE。例P89奉獻毛益式與傳統式的主要區別:奉獻毛益式將固定本錢置于變動本錢之上,形象地反映了奉獻毛益的形成過程,即,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本錢就是奉獻毛益,再減去固定本錢就是利潤。傳統式將固定本錢置于變動本錢之下,以說明固定本錢在相關范圍內穩定不變的特征3、利量式特征:將縱軸上的總收入和總本錢因素略去,坐標圖上僅反映利潤與銷售量之間的依存關系。說明固定本錢在企業盈虧中的特殊作用。繪制方法:(1)單一產品的利量圖(2)多種產品的利量圖例P904、單位式特征:將單位產品的售價、單位產品本錢和單位產品利潤三者之間的關系及這三者與銷售量之間的關系,在直角坐標系中表示出來。三、實現目標利潤分析1、單一品種保利分析L=px—bx—a若目標利潤L、單價p、單位變動本錢b、固定本錢a,則此條件下的銷售量即:保利銷售量=(a+L)/(P-b)保利銷售額=(a+L)/mR若L1為稅后利潤,T為稅率,則L1=L×(1-T)L=L1/(1-T)舉例:有關資料如例1要求:當目標利潤為70000元,則企業2002年的保利銷售量、保利銷售額。解:保利銷售量=(L+a)/(p—b)=(70000+120000)/(100-60)=4750件保利銷售額=4750×100=4750002、多品種的保利分析∵企業L=px—bx—a在企業目標利潤L、企業變動本錢額、企業固定本錢的條件下,可求出企業綜合保利銷售額:綜合保利銷售額px=L+bx+a=(L+a)/mR∴各產品的保利銷售額=綜合保利銷售額px×各產品銷售比重有關資料如例題2,要求計算企業為實現利潤的必要銷售額、甲產品的保利銷售額、乙產品的保利銷售量。解:企業保利銷售額=(7140+3360)/42%=25000元甲產品的保利銷售額=25000×50%=12500元乙產品的保利銷售量=25000×20%/16=3125件四、有關因素變化對盈虧臨界點、實現目標利潤的影響1、固定本錢a減少,BE降低,a增加,BE升高;a減少,L增多或實現目標利潤的X降低,a增加,L減少或實現目標利潤的X提高。2、單位變動本錢b減少,BE降低,b增加,BE升高;b減少,L增多或實現目標利潤的X降低,b增加,L減少或實現目標利潤的X提高。3、單價p提高,BE降低,p降低,BE升高;p提高,L增多或實現目標利潤的X降低,p降低,L減少或實現目標利潤的X提高。4、品種結構變動對盈虧臨界點的影響每種產品的獲利能力不同,品種結構發生變化,BE發生變化,變動幅度取決于以各種產品銷售收入為權數的加權平均奉獻毛益率。5、所得稅稅率對實現稅后目標利潤的影響稅率提高,實現稅后目標利潤的銷售量提高。四、本量利關系中的敏感性分析(一)敏感性分析的原理管理會計進行預測分析和決策分析,必需依據一系列關鍵的定量指標。由于影響這些關鍵指標的因素很多,不僅不同因素對特定指標的影響程度有大小之分,而且它們的影響方式也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此外,從因素和指標的相互變動關系上看,又有同向和反向變動兩種。由于一定條件下指標受不同因素影響的敏感程度不同,就決定了人們對不同因素采取不同的態度。對敏感性高的因素,予以高度重視,抓住問題的關鍵。銷售量、單價、單位變動本錢、固定本錢各因素的變化對盈虧臨界點和目標利潤的影響程度也不一樣,需找出關鍵因素進行分析。(二)本量利敏感性分析解決的問題一是各因素變化多大時會使企業由盈利變為虧損;二是各因素的變化對利潤變化的影響程度。(三)各因素臨界值確實定就是求取到達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量和單價的最小值及單位變動本錢和固定本錢的最大值。由L=px-bx-a當L=0推出x=a/(p-b)p=b+a/xb=p-a/xa=(p-b)x例P104(四)各因素變化對利潤變化的影響程度1、敏感系數=目標值變動百分比/因素值變動百分比注意:敏感系數為正,表示目標值與因素值同向增減關系敏感系數為負,表示目標值與因素值反向增減關系敏感系數與正負無關,數值越大,敏感程度越高。例P105注意:敏感系數排序在特定條件下得到的,條件發生變化,排序也變化。2、各因素對利潤的敏感系數簡化公式固定本錢的敏感系數=-a/L單位變動本錢的敏感系數=-bx/L單價的敏感系數=px/L銷售量的敏感系數=(p-b)x/L固定本錢的敏感系數推導過程:變化后的利潤L2=(p-b)x-a2變化前的利潤L1=(p-b)x-a1利潤的變動額L2-L1=-(a2-a1)利潤的變動百分比(L2-L1)/L1固定本錢的變動百分比(a2-a1)/a1固定本錢的敏感系數=[(L2-L1)/L1]/[(a2-a1)/a1]=[-(a2-a1)/L1]/[(a2-a1)/a1]=-a1/L1第三節本量利分析的擴展一、不完全線性關系下的本量利分析二、非線性關系下的本量利分析三、不確定狀況下的本量利分析第四章經營預測1、掌握銷售預測及資金需要量預測的根本方法。2、了解本錢預測及利潤預測的內容和方法。經營預測的概念:經營預測的對象:銷售、本錢、利潤、資金需要量預測分析的原則:延續性原則相關性原則相似性原則統計規律性原則第一節銷售預測一、定性預測方法:1、判斷分析法推銷員判斷法專家判斷法綜合判斷法2、調查分析法二、定量銷售預測又稱數量分析法(一)趨勢預測分析法1、算術平均法Y=(∑x)/n這種方法的原理是一視同仁地看待n期內的各期銷售量對未來預測銷售量的影響。優點是計算簡單,缺點是沒有考慮近期銷售業務量對預測期銷售狀況的不同影響程度。適用于各期業務量比較穩定、沒有季節性變動的產品的的預測。例:舉例說明:某公司2004年7—12月的產品銷售量如下:月份 4 5 6 789銷售量(kg)20 25 23 272223要求預測2005年1月的銷售量。解:2005年1月的銷售量為:(20+25+23+27+22+23)/6=23.3(kg)2、移動平均法是在掌握n期銷售量的基礎上,按照事先確定的期數(記作m,m<n/2)逐期分段計算m期的算術平均數,并以最后一個m期的平均數作為未來n+1期預測銷售量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Y=最后m期銷售業務量之和/m優點:克服了算術平均法遠近期銷售量對預測量影響程度不同的缺點,有助于消除遠期偶然因素的不規則影響。缺點仍存在只考率n期數據中的最后m期資料,缺乏代表性。適用于銷售業務略有變動的產品預測。例:某企業生產一種產品,2004年1-12月份銷售量見下表月份123456789101112銷量252326292428302725293233預測2005年1月的銷售量(假定m=5)。解:2005年1月的銷售量=(27+25+29+32+33)/5=29.23、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掌握全部n期資料的基礎上,按近大遠小的原則確定各期權數,并據以計算加權平均銷售量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Y=∑wixiwi應滿足兩個條件:(1)∑wi=1(2)w1≤w2≤w3≤…≤wn優點既可以利用n期全部歷史數據,又充分考慮了遠近期間對未來的影響。缺點是不能按統一的方法確定各期的權數值。例:某企業生產一種產品,2004年1-12月份銷售量見下表月份123456789101112銷量252326292428302725293233若期數為5,且wi分別為0.1,0.1,0.2,0.3,0.3,預測2005年1月的銷售量。解:Y=0.1×27+0.1×25+0.2×29+0.3×32+0.3×33=30.54、指數平滑法在綜合考慮有關前期預測銷售量和實際銷售量信息的基礎上,以事先確定的平滑指數預測未來的銷售量。計算公式:Yt=αXt-1+(1-α)Yt-10<α<1通常在0.3-0.7之間該法比較靈活,適用范圍廣;但在選擇平滑指數時,存在一定的隨意性。例P116(二)因果分析法一般是根據歷史資料,建立相應的因果關系的數學模型,通過數學模型來確定預測方案期的銷售量。1、回歸分析法利用過去若干期銷售資料進行加工,求出回歸預測模型加以預測未來銷售量的預測方法。根據y=a+bx直線方程式,按照最小平方法原理,確定具有誤差的平方和最小的直線方程。推導出a、b的計算公式:2、修正的時間序列回歸法令:銷售量Y=a+btt—修正時間若觀測期為奇數,則t的取值:中間的觀測期為0,其余各期t值以±1的級差增減(按…-3,-2,-1,0,1,2,3…排列)。若觀測期為偶數,則t的取值:中間兩觀測期為+1、-1,其余各期t值以±2的級差增減(按…-5,-3,-1,1,3,5…排列)。當∑t=0,修正的時間序列回歸法有:b=∑tY/∑t2a=∑Y/nY=a+bt成立舉例說明:某公司2002年4—9月的產品銷售量如下:月份456789銷售量(kg)202528303132要求用修正的時間序列回歸法預測10月的銷售數量。解:對資料加工如下:月份YttYT2420-5-10025525-3-759628-1-281730+1+301831+3+939932+5+16025N=6∑Y=166∑t=0∑tY=76∑t2=70b=∑tY/∑t=76/70=1.1a=∑Y/n=166/6=27.67∴Y=27.67+1.1t10月份時,t=+7則預計銷售量為Y=27.67+1.1×7=35.37kg3、對數直線法又稱指數曲線法yt=abxt兩邊取對數lgyt=lga+xtlgb4、多元回歸分析法建立多元回歸方程y=a+b1x1+b2x2+…+bnxn例p137(三)季節預測分析法在其他預測方法基礎上考慮季節變動的影響,公式:1、Yt=Tt+StTt趨勢值,St季節加量或季節指數、由于季節影響所增加的量Tt、St時間不同、取值不同適用于季節波動與趨勢值不成比例的預測2、Yt=Tt·St適用于季節波動與趨勢值成比例的預測(四)購置力指數法第二節本錢預測一、本錢預測的意義掌握未來本錢水平和變動趨勢,利于加強企業本錢管理,為本錢決策和實施本錢控制提供依據。二、本錢預測的步驟1、提出目標本錢方案a、按目標利潤預測目標本錢b、以先進本錢作為目標本錢2、預測本錢的開展趨勢3、修訂目標本錢三、本錢預測的方法1、歷史資料分析法2、因素變動預測法通過對影響本錢的各項因素的具體分析,預測方案期本錢水平的方法。3、定額測算法利用定型產品的各種消耗定額及本錢價格水平等資料,預計測算現有產品生產本錢的定量分析方法。4、預計本錢測算法一般用于新產品本錢預測或改型產品本錢預測。第三節利潤預測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一、直接預測法營業利潤=產品銷售利潤+其他業務利潤二、趨勢預測法(一)回歸分析預測法企業一定時期內的銷售利潤額與產品的銷售收入有密切關系,根據銷售收入變化預測利潤變化時,應采用回歸分析法,利用回歸預測模型進行預測。y=a十bxy—預測模型因變量,是利潤額的預測值;x—預測模型自變量,是影響利潤變動的影響因素,如銷售收入;a、b—待定參數,其值可用最小二乘法求解。(二)比率預測法1.根據銷售利潤率預測銷售利潤總額=預計銷售收入×銷售收人利潤率例:長城公司近年來銷售利潤率根本穩定在20%,根據銷售預測預計下年度該公司的銷售額可達500萬元,故下年度該公司銷售利潤額預測值為:銷售利潤總額=500×20%=100(萬元)2.根據銷售本錢利潤率預測銷售利潤總額=預計產品銷售本錢×銷售本錢利潤率例:長城公司近年來其銷售本錢利潤率根本保持在45%左右,根據本錢預測,預計下年度銷售本錢總額可達1000萬元,故下年度公司銷售利潤額預測值為:銷售利潤總額=1000×45%=450(萬元)3.根據產值利潤率預測銷售利潤總額=預計產品總產值×產值利潤率例:長城公司經測算下年度產值利潤率可到達16%,工業總產值可達5000萬元,故下年度該公司利潤額預測值為銷售利潤總額=5000×16%=800(萬元)(三)本量利分析預測法這是利用本量利分析的根本公式預測目標利潤,L=(p-b)x-a式中:L—利潤額p—產品銷售單價b—單位變動本錢x—銷售量a—固定本錢例:假設長城公司生產和銷售A產品,預計下年度的銷售量達10000件,如果產品單價為50元,單位變動本錢為30元,固定本錢總額為65000元,則該企業下年度的目標利潤為:L=(p-b)x-a=(50-30)×10000-65000=135000(元)二、因素分析法影響利潤的各種因素:銷售量、品種結構、銷售本錢、價格、稅金第四節資金需要量預測一、資金需要總量預測(一)資金增長趨勢預測法回歸分析法,就是運用回歸分析法(最小二乘法)原理對過去若干期間銷售收入(或銷售量)及資金需用量的歷史資料進行分析、計量后,確定反映銷售收入與資金需用量之間的回歸直線(y=a+bx),并據以推算未來期間資金需用量的一種方法。影響資金需求總量變動的因素很多,但從短期經營決策角度看,引起資金發生增減變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銷售量。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銷售量增加,往往意味著企業生產規模擴大,從而需要更多的資金;相反,銷售量減少,往往意味著企業生產規??s小,于是所需要資金也就隨之減少。因此,資金需用量與銷售量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相互聯系,利用這種相互聯系可以建立數學模型,預測未來期間銷售量一定水平時的資金需用總量。資金需要總量與銷售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可用下式表示:y=a+bx式中y――資金需要總量;a――資金需要總量中不受銷售量變動影響的局部;bx――資金需要總量中隨著銷售量變動呈正比例變動的局部;x――預測期一定水平的銷售量。運用最小二乘法求得a、b的值為:a=b=將a與b的值代入資金需要總量預測趨勢直線,即可預測出預測期的資金需要總量。下面舉例說明資金增長趨勢預測法的一般應用。長城公司2000年-2005年銷售量與資金需要量的資料如表,經預測2006年公司銷售量為320萬件,試用資金增長趨勢預測法預測2006年的資金需要量。年度銷售量(萬件)資金占用(萬元)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4022020025030026010.810.410.011.012.511.0設:y=a+bx根據回歸分析原理,對表中的數據加工整理,如下表所示。表年度銷售量x(萬件)資金占用y(萬元)xyx2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4022020025030026010.810.410.011.012.511.0259222882000275037502860576004840040000625009000067600N=6=1470=65.7=16240=366100將表6-2中的數據代入,計算回歸系數如下:b===0.024a===5.03y=5.03+0.024x當2006年銷售量到達320萬件時,預計資金需要量為5.03+0.024×320=12.71萬元。二、預計資產負債表法又稱銷售百分比法以未來銷售收入變動的百分比為主要參數,考慮隨銷量變動的資產負債工程及其他因素對資金的影響,預測未來需要追加的資金量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計算步驟:1.確定資產負債表中的敏感工程。(1)資產類工程在該類工程中,企業中的流動資產各工程,如貨幣資金、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和存貨等,通常會隨著銷售量的增加而相應地增加,屬于敏感資產。對于固定資產工程,如果企業現有的生產經營能力能夠滿足預測期生產經營規模的需要,就不需要增加固定資產上的資金投入,就屬于非敏感工程;反之,如果企業未來的產銷業務量超過現有的生產能力,則必須追加資金投入,擴大生產經營能力,以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此時固定資產就屬于非敏感工程,。至于無形資產、長期投資等工程,通常與產銷業務量的增減沒有直接的聯系。因此,屬于非敏感工程,不予考慮。(2)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工程在該類工程中,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交稅金和其他應付款等流動負債工程,其金額通常會隨著產銷業務量的增加而相應地增加,屬敏感工程。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等長期負債工程和所有者權益類各工程,通常與產銷業務量無關,因此,不予考慮。2.確定基期各敏感工程的銷售百分比。將隨銷售額增減變動的各工程基期的金額,除以基期的銷售額,取得相應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如下:某敏感工程銷售百分比=3.計算企業預測期的留存收益。按照預計銷售額和基期銷售凈利率計算預測期的凈利潤,減去按預測期股利發放率測算的預計發放股利,其余額可確定為預測期增加的留存收益數額。4.編制預測期的預計資產負債表。測算資產負債表中隨著銷售收入變動的各項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工程的預測期數額,編制預計資產負債表,預計資金需要總量。5.確定預測期的外部資金需用額。根據預計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總額確定預計資金需求總額,根據預計負債與預計所有者權益總額確定企業預測期可用資金總額,二者之差即為企業的外部資金需用額。長城公司2005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如表所示。:長城公司2005年的銷售收入為1000萬元,現在還有剩余生產能力,即增加收入不需要進行固定資產方面的投資。假定銷售凈利率為10%,如果2006年的銷售收入提高到1300萬元,公司的利潤預計有55%向投資者分配,那么要籌集多少資金?長城公司簡要資產負債表單位:萬元資產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現金60應收賬款200存貨300固定資產600應交稅金50應付賬款100短期借款250應付債券100股本500留存收益160資產合計1160負債與所有者權益合計1160首先,將資產負債表中預計隨銷售變動的工程別離出來。在長城公司的實例中,資產方除固定資產外都隨銷售量的增加而增加,因為較多的銷售量需要占用較多的存貨,發生較多的應收賬款,導致資金需求增加。在負債與所有者權益一方,應付賬款和應交稅金也會隨銷售的增加而增加,但股本、應付債券、短期借款等不會自動增加。預計隨銷售增加而增加的工程見長城公司銷售百分率表資產占銷售收入%負債與所有者權益占銷售收入%現金應收賬款存貨固定資產6%20%30%不變動應交稅金應付賬款短期借款應付債券股本留存收益5%10%不變動不變動不變動不成比例變動合計56%合計15%(不包括留存收益)在表4中,不變動是指該工程不隨銷售的變化而成比例變化。其次,確定需要增加(或減少)的外部籌資額。現金項目:(1300-1000)×6%=18萬元應收賬款工程:(1300-1000)×20%=60萬元存貨項目:(1300-1000)×30%=90萬元應交稅金工程:(1300-1000)×5%=15萬元應付賬款工程:(1300-1000)×10%=30萬元留存收益工程:1300×10%×(1-55%)=58.5萬元即:18+60+90-15-30-58.5=64.5萬元。說明企業此時需要再籌集資金64.5萬元。長城公司2006年預計資產負債表各工程測算值如表。表預計資產負債表各工程測算值測算表項目2005年末資產負債表2005年銷售百分比2006年預計資產負債表資產現金應收賬款存貨固定資產資產總額6020030060011606%20%30%不變動56%782603906001328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應交稅金應付賬款短期借款應付債券負債總額股本留存收益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總額5010025010050050016011605%10%不變動不變動15%不變動不成比例變動15%(不包括留存收益)65130250100545500218.51263.5可用資金總額需籌措的資金數額合計1263.564.51328最后,上述預測過程可用以下公式表示:F=(Q-R)(S1-S0)-P·E·S1+M-Dep式中:F—資金追加需要量;Q—同銷售收入增減變動關系密切的資產數額占上期實際銷售收入的百分比;R—同銷售收入增減變動關系密切的負債數額占上期實際銷售收入的百分比;S。—上期實際銷售收入;Sl—方案期預計銷售收入;P—銷售凈利率;E—留存收益比率;M—方案期零星資金需要量;Dep—方案期預定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資金追加需要量=(56%-15%)×(1300-1000)-1300×10%×(1-55%)=64.5萬元如果該公司現有剩余生產能力不能完全滿足業務量增長的需要,需追加設備一臺,價值5萬元,則該公司需要再籌集資金64.5+5=69.5萬元。二、固定資產需要量預測(一)生產設備需要量的預測(二)其他固定資產需要量的預測三、流動資金預測的方法流動資金需要量的預測是通過預測流動資產各工程資金的平均占用額來進行的,對于不同工程應采用不同的預測方法。預測流動資金的方法很多,最常見的方法有資金占用比例法、周轉期預測法、因素測算法和余額測算法。(一)資金占用比例法資金占用比例法,又稱比例計算法,是指企業根據預測期確定的相關指標(如凈產值、營業收入、營業本錢費用、營業利潤等指標),按基年流動資金實際平均占用額與相關指標的比例關系,來預測流動資金需用總量的—種方法。其計算公式為:其中例:長城公司2005年營業收入為500萬元,流動資金平均占用額為8萬元,不合理平均占用額5萬元。預計2006年營業收入為600萬元,如果資金周轉率提高5%,要求預測2006年流動資金需用總量。解:流動資金需用總量=600××(1-5%)=85.5(萬元)(二)因素測算法因素測算法又稱分析調整法,它是以上年流動資金實際平均需用量為基礎,根據預測年度的生產經營任務和加速流動資金周轉的要求,進行分析調整,來預測流動資金需用量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為:(1-預測期流動資金周轉加速率)特點:計算比較簡單、易掌握,但預測結果不太精確,因此它通常用來計算企業存貨資金的占用數額。適用范圍:適應于產品品種繁多、規格復雜、用量較小、價格較低的輔助材料、機械配件、低值易耗品等工程的資金占用數額的預測。注意:,剔除其中呆滯積壓不合理局部。例:某企業上年度存貨平均余額為180萬元,其中超儲積壓等不合理占用額為10萬元。預測期生產預計增長20%,存貨資金周轉加速10%。用因素測算法計算該企業預測期存貨資金需用額。解:則該企業預測期存貨資金需用額為:(三)余額測算法余額測算法是以流動資產工程的上年結轉余額為基礎,根據預測年度發生數額、攤銷數額來測算流動資金需用量的一種方法。該方法適用于流動資金占用數額比較穩定的工程,如待攤貨用等。其計算公式是:(四)周轉期預測法周轉期預測法又稱定額日數計算法,它是根據流動資金完成一次循環所需要的天數(資金定額天數)和每日平均周轉額(每日平均資金占用額),來計算流動資金需要量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為:式中流動資金每日平均周轉額是指某項流動資金平均每天從本階段流出的資金數額,它直接影響著流動資金占用數額的大??;流動資金周轉日數即流動資金周轉期,是指流動資金完成一次循環所需要的天數。例:長城公司生產A產品每日平均產量為100件,單位方案本錢為430元,產成品資金定額日數為20天,A產品的資金定額是多少?解:A產品的資金定額為:430×100×20=860000(元)特點:計算比較復雜,費時費力,但結果比較精確。適用范圍:它一般用于品種少、用量大、價格高、占用較多的流動資金工程預測,如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等存貨工程資金占用量的測算。作業:某公司專門生產彩色電視機顯像管,而決定顯像管銷售量的主要因素是彩色電視機的銷售量。假設近五年全國彩色電視機的實際銷售量的統計資料和該公司彩色電視機顯像管的實際銷售量資料如下:工程20012002200320042005顯像管銷售量2530364050(萬只)電視機銷售量120140150165180(萬臺)要求:(1)用算術平均法預測2006年該公司彩色電視機顯像管的銷售量。(2)假設各年的權數依次是0.1、0.1、0.2、0.2、0.4,用加權平均法預測2006年該公司彩色電視機顯像管的銷售量。(3)假設預測期2006年全國彩色電視機的銷售量預測為200萬臺,用最小二乘法預測2006年該公司彩色電視機顯像管的銷售量。2、某公司2005年實際銷售額360000元,稅后凈利14400元,發放普通股股利7200元,并且該公司生產能力已經充分利用,該公司2005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入表所示。某公司資產負債表2005年12月31日單位:萬元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貨幣資金18000應收賬款36000存貨108000固定資產86400無形資產42000應付賬款36000應交稅金36000長期借款108000股本74400未分配利潤36000合計290400合計290400如果該公司預計2006年銷售額將增加到480000元,并仍按2005年的股利發放率支付股利,假設方案期2006年零星資金需要量將增加2000元,要求預測2006年需要追加的資金量。第五章經營決策常用的本錢概念及根本方法第一節經營決策需要考慮的本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