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杠桿(基礎練習)原卷版_第1頁
121杠桿(基礎練習)原卷版_第2頁
121杠桿(基礎練習)原卷版_第3頁
121杠桿(基礎練習)原卷版_第4頁
121杠桿(基礎練習)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12章《簡單機械》第1節杠桿(同步基礎練習)姓名:學校:老師:題型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題計算題總計題數2010551050一、選擇題(共20小題):1.日常生活中以下工具:①鋼絲鉗②鑷子③扳手④天平⑤釣魚竿⑥瓶蓋起子在下常使用的情況下屬于省力杠桿的是()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⑥2.如圖所示,下列工具正常使用過程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A.用園藝剪刀修剪枝葉 B.用垃圾鉗撿垃圾C.用彎頭剪刀修眉 D.用鉗子擰螺絲3.以下四幅圖描繪的是杠桿在生活中的應用,其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A.開瓶扳手B.釣魚竿C.筷子D.笤帚4.如圖所示是《天工開物》中就記錄的舂米工具。人在A端用力踩下后立即松腳,B端的碓就會立即下落,打在石臼內的稻谷上,從而把谷物打碎,舂在使用時是()A.省力杠桿 B.費力杠桿C.等臂杠桿 D.省功杠桿5.如圖所示的杠桿質量不計,O為支點。物體A和B均為實心,且A的體積是B的體積的2倍,物體A重力為6N,此時杠桿保持水平平衡,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B重力為3N B.物體B重力為8N C.物體B的密度比物體A的4倍 D.物體A和物體B同時調到杠桿左右兩端,杠桿依然能保持平衡6.如圖所示的杠桿每小格的長度相等,質量不計,O為支點。物體A的重力為3N,此時杠桿平衡,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B的重力為6N B.物體B的重力為8N C.物體A和B都靠近支點一格,杠桿能保持平衡 D.物體A和B都遠離支點一格,杠桿能保持平衡7.在“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若實驗時在杠桿的左端懸掛一個物體,右端用彈簧秤拉著,如圖所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手拉著彈簧秤緩慢地沿圖中虛線的位置1移動到2(杠桿始終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彈簧秤的示數()A.不斷增大 B.不斷減小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8.呂一健同學把一根蠟燭截成長度不同的兩段,豎立在輕質杠桿的兩邊(支點在中點)。調整使杠桿水平平衡,如圖所示。若同時點燃蠟燭(設燃燒速度相同),則杠桿()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9.一塊厚度、密度均勻的長方形水泥板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分別用豎直向上的力F甲、F乙作用在水泥板上,將水泥板的一端抬離地面,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F甲>F乙,因為甲方法的動力臂更長 B.F甲<F乙,因為乙方法的阻力臂更長 C.F甲>F乙,因為乙方法的阻力臂更短 D.F甲=F乙,因為動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10.懸掛重物G的輕質杠桿,在力的作用下傾斜靜止在如圖所示的位置,若力施加在A點,取小的力為FA,若力施加在B點或C點,最小的力分別為FB、FC,且AB=BO=OC。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忽略O點的位置變化)()A.FC<G B.FB=GC.FA>G D.FB>FC11.如圖所示,質量不計的光滑木板AB長1.2m,可繞固定點O轉動,離O點0.2m的B端掛一重物G,木板的A端用一根與水平地面成30°夾角的細繩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繩的拉力是6N。然后在O點的正上方放一質量為0.3kg的小球,若小球以25cm/s的速度由O點沿木板向A端勻速運動,問小球至少運動多長時間細繩的拉力減小到零。(g取10N/kg,繩的重力不計)()A.1s B.2sC.3s D.4s12.如圖所示,杠桿左端放物體,右端施加動力F,處于平衡狀態(忽略杠桿自身重力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此時杠桿是費力杠桿 B.動力臂是線段OA C.杠桿的阻力是物體受到的重力G D.保持杠桿位置不變,將動力F轉至F1位置,F1大于F13.如圖所示,杠桿OAB可繞支點O自由轉動,動力F作用在杠桿B端且始終與杠桿垂直,將杠桿緩慢地由傾斜位置①拉至水平位置②的過程中()A.F不變,杠桿是省力杠桿B.F變大,杠桿是省力杠桿C.F不變,杠桿是費力杠桿D.F變大,杠桿是費力杠桿14.如圖所示,一根質地均勻的木桿可繞O點自由轉動,在木桿的右端施加一個始終垂直于桿的作用力F,使桿從OA位置勻速轉到OB位置的過程中,力F的大小將()A.一直是變大的B.一直是變小的C.先變大,后變小D.先變小,后變大15.如圖所示,小明用一可繞O點轉動的輕質杠桿,將掛在杠桿下的重物提高,他用一個始終與杠桿垂直的力F,使杠桿由豎直位置緩慢轉到水平位置,在這個過程中此杠桿()A.一直是省力的B.先是省力的,后是費力的C.一直是費力的D.先是費力的,后是省力的16.如圖所示,為一可繞O點轉動的杠桿,在A端通過繩作用一豎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桿平衡,此時AB部分水平,保持重物靜止不動,而使繩繞A點從如圖所示的位置沿圖中的虛線CD轉動,則()A.逆時針轉,F逐漸變大,F與對應力臂的乘積逐漸變大B.順時針轉,F先變小后變大,F與對應力臂的乘積先變小后變大C.順時針轉,F先變小后變大,F與對應力臂的乘積不變D.逆時針轉,F先變小后變大,F與對應力臂的乘積先變小后變大17.如圖,將直桿沿重心O點處懸掛起來,空桶掛于A點,質量為M的重物掛在P點時,桿恰好水平平衡,當桶內裝滿不同密度液體時,重物需要懸掛在不同位置,才能使桿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若在桿上相應位置標上密度值,就能直接讀出桶中液體的密度。下列方法中,能使該直桿密度計的測量精度更高一些的是()A.減小AO之間的距離 B.減小重物質量 C.減小桶的容積 D.增大桶的質量18.學習小組根據古代的桿秤原理自制了一個桿秤,如圖所示,將秤盤固定在A點,秤盤上不放重物且無秤砣時,提紐移至O點處桿秤恰好可以水平平衡,測得OA=4cm。當在秤盤中放入重物時,將秤砣移至B點,恰好能使桿秤水平平衡,OB=20cm,所用秤砣質量為0.5kg。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自制桿秤的零刻度線恰好在O點 B.因桿粗細不均勻,秤的刻度線分布也不均勻 C.將秤砣移至B點,秤盤放置2kg重物時桿秤再次平衡 D.要使該桿秤的量程變大,應該換用質量更小的秤砣19.如圖所示,有一質量不計的長木板,左端可繞O點轉動,在它的右端放一重為G的物塊,并用一豎直向上的力F拉著,當物塊向左勻速滑動時,木板始終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在此過程中,拉力F()A.變小B.變大C.不變D.先變大后變小20.重為100N的甲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為6×105Pa。現將甲物體用細繩掛在輕質杠桿的A端,杠桿的B端懸掛乙物體,乙物體的質量為3kg,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如圖所示。OA:AB=2:7,g取10N/kg。要使甲物體恰好被細繩拉離地面,則()A.甲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只需減少20N B.甲物體的底面積應小于6×10﹣5m2 C.杠桿B端所掛物體的質量至少增加至4kg D.可以移動支點O的位置,使AO:AB=1:4二、填空題(共10小題):21.如圖是一個指甲刀的示意圖,它由三個杠桿ABC、OBD和OED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時,其中,ABC是杠桿;OED是杠桿。(填“省力”、“費力”或“等臂”)22.我們做俯臥撐時,可以把身體簡化成一個杠桿模型,如圖所示,若一名中學生的體重為500N,那么為了保持平衡,地面對手的支持力的力臂為m,地面對手的支持力F應為N。23.如圖所示,輕質杠桿OA可繞O點無摩擦轉動,A點處掛一個重為30N的物體,B點處加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B:AB=2:1,則F=N,它是杠桿。24.一輕質不等臂杠桿AOB的左右兩端分別吊著一體積不同的實心鋁塊,此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現將鋁塊同時浸沒在水中,如圖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ρ鋁=2.7×103kg/m3,則杠桿會(選填“A端下降”“仍然平衡”或“A端上升”)。25.如圖甲所示,一根粗細均勻的長度為0.8m的金屬桿,可以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自由轉動,將一個拉力傳感器豎直作用在桿上,并使桿始終在水平位置平衡,該傳感器顯示的拉力F與其作用點到O點的距離L,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則金屬桿的重力為N,拉力F與L的關系式是。26.小金將長為0.6m、質量可忽略不計的木棒擱在肩上,棒的后端A掛一個60N的物體,肩上支點O離后端A為0.2m,他用手壓住前端B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如圖所示,小金的重力為500N,則:若手給B端的力是豎直向下的,則這個力的大小等于N,地面對人的支持力大小等于N。27.如圖1所示,A點為硬棒的重心,此時硬棒靜止,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N。若如圖2所示,O為支點,當硬棒水平靜止時,所需要的拉力F1為N。若用力F2也能使硬棒水平平衡,請你畫出F2的力臂L2。28.如圖所示輕質杠桿AB可繞O點轉動,OA:OB=1:3,A端用細線懸掛一質量為7.9kg的空心鐵球。當鐵球二分之一體積浸入水中在B端施加13N豎直向下的拉力F時,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杠桿的A端受到的拉力為N,鐵球空心部分的體積為m3;若撤去B端拉力F,鐵球將(選填“上浮”“下沉”或“懸浮”),此運動過程中小球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g取10N/kg,ρ水=1.0×103kg/m3,ρ鐵=7.9×103kg/m3)29.如圖甲是某排水系統結構簡圖。系統由井蓋、左右兩個相同杠桿(AOB是其中之一。可繞A、O、B三點自由轉動)、支桿、容器等組成,井蓋上表面有排水孔,水從排水孔流入下方容器中,再從容器底部排水孔流入下水道。當下暴雨容器中積水過多時,容器會帶動杠桿,將井蓋頂起,使水從井蓋與支持面間的空隙快速流下(如圖乙)。已知井蓋質量30kg,容器質量4kg。AB長30cm,AO長12cm,不計杠桿、支桿質量及各處摩擦。當容器中沒有積水時,轉軸O受到的力為N,當容器中水量達到kg時,井蓋會自動抬起(g取10N/kg)。30.如圖所示,輕質杠桿AB可繞固定點O在豎直平面內自由轉動,A端用細繩通過滑輪懸掛著底面積為0.02m2的重物G.工人在B端施加一個大小為650N豎直向上的推力時,重物對地面的壓力恰好為零;當推力變為450N時,重物對地面的壓強為5×103Pa;當重物對地面壓強為8×103Pa時,工人對地面的壓力為980N;則OA:OB=,物體重力G=,若當重物對地面壓強為1.2×104Pa時,工人對地面的壓力F=(繩重及輪與軸的摩擦不計)三、作圖題(共5小題):31.圖中,使杠桿OA保持靜止,畫出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力臂L2。32.按要求作圖。如圖所示碗中盛有水,以木筷與碗口接觸點O為支點,以B為浮力的作用點,畫出浮力的力臂L。33.圖中作出動力臂和阻力。34.如圖所示的輕質杠桿中,O為支點,L2是作用力F2的力臂,作出F2的示意圖。35.如圖所示,杠桿可繞固定點O轉動,且自重不計,要使杠桿在圖示位置平衡,請作出物塊所受重力示意圖和施加在A點使杠桿平衡的最小力F及其力臂L的示意圖。四、實驗探究題(共5小題):36.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小明發現杠桿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調節。(2)如圖甲所示,B點應該懸掛個鉤碼可以使杠桿再次平衡。(3)如圖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時測力計的示數為N(每個鉤碼重0.5N),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7.小芬在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1)為排除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實驗前把杠桿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桿靜止在如圖甲的情況,此時杠桿(選填“處于”或“不處于”)平衡狀態,則應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達到平衡。(2)在杠桿兩側掛上不同數量相同規格的鉤碼,調節鉤碼位置,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仍然使杠桿平衡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3)圖乙所示是水平位置平衡后的杠桿,小芬從左側去掉兩個鉤碼,則你應將杠桿右側的鉤碼由3的位置移動到的位置,才可以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芬又用如圖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應是N。(一個鉤碼重0.5N)(4)聚餐時使用公筷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如圖所示是用筷子夾食物時的示意圖丁,已知O點為杠桿支點,則筷子是。A.省力杠桿B.等臂杠桿C.費力杠桿D.省功杠桿38.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若實驗前杠桿如圖甲所示,可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實驗中,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組數據的目的是A.使測量數據更準確B.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C.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3)杠桿調節平衡后,在A點處掛4個鉤碼,如圖乙所示,為使杠桿重新平衡,應在B點掛個鉤碼。當杠桿平衡后,將A點和B點下方所掛鉤碼同時向支點O靠近1格,杠桿會(填“左側下降”、“右側下降”或“仍水平平衡”)。(4)完成實驗后,小紅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來測量石塊的密度:在溢水杯中裝滿水,如圖丙所示,將石塊緩慢浸沒在水中,讓溢出的水流入小桶A中;將石塊從溢水杯中取出,擦干后放入另一相同小桶B中,將裝有水和石塊的A、B兩個小桶分別掛在調好的杠桿兩端,移動小桶在杠桿上的位置,直至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丁所示;此時小桶A、B的懸掛點距支點O分別為13cm和5cm,若不考慮小桶重力,則石塊的密度為kg/m3,若考慮小桶的質量,則石塊的密度將比上述測量值(選填“大”或“小”)。39.小明利用刻度均勻的輕質杠桿進行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已知每個鉤碼重0.5N。(1)實驗前,將杠桿的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現杠桿左端下沉,這時應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2)圖甲中的A點懸掛4個鉤碼,需在B點懸掛個鉤碼才能杠桿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你認為實驗中讓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處是。(3)如圖乙所示,取走懸掛在B點的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豎直向上拉,仍使杠桿水平位置平衡,測力計的拉力為N;若在C點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桿仍然水平位置平衡,則測力計的讀數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這是因為。(4)小明繼續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他們用輕繩懸掛杠桿一端的O點作為支點,在B點用輕繩懸掛總重為G的鉤碼,在A點用輕繩豎直懸掛一個彈簧測力計,裝置如圖丁所示,將杠桿緩慢抬升,測得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F,用刻度尺分別測出A、B兩點上升的高度為h1、h2;(不計摩擦)則:①杠桿機械效率的表達式為η=。(用所測的物理量符號表示)②若只將測力計的懸掛點由A移至C點,O、B位置不變,仍將鉤碼緩慢提升相同的高度,則杠桿的機械效率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0.小明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小明發現杠桿左端低右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調節。小明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2)小明用彈簧測力計在B點拉(如圖甲),才可以在杠桿上直接讀出動力臂。(3)如圖乙所示,某同學不改變拉力方向把杠桿由圖乙的位置緩慢拉到圖丙的位置時,彈簧秤的示數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設杠桿質地均勻,支點恰好在杠桿的中心,并且不計支點處摩擦)(4)小明繼續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他們用輕繩懸掛杠桿一端的O點作為支點,在B點用輕繩懸掛總重為G的鉤碼,在A點用輕繩豎直懸掛一個彈簧測力計測拉力F,裝置如圖丁所示,使杠桿緩慢勻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別測出A、B兩點上升的高度為h1、h2;則:①杠桿機械效率的表達式為η=。(用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②若只將測力計的懸掛點由A移至C點,O、B位置不變,仍將鉤碼提升相同的高度,則杠桿的機械效率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五、計算題(共10小題):41.為深入探究平衡木的平衡,小萍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輕質杠桿AOB可繞支點O無摩擦轉動,且AB=3m,OA=1m。在杠桿A端用不可伸長的細線懸掛正方體M,重力為400N,邊長為20cm。當重為500N的小萍靜止站立在OB之間某處時,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求:(1)正方體M的密度;(2)如圖所示,小萍站立在距離B端1.5m處時,正方體M對水平地面的壓強。42.如圖所示,輕質杠桿的A端掛質量是50kg,邊長是20cm的正方體重物,在B點施加力的作用使重物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9000Pa。已知OA:OB=3:1。求:(1)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則重物對地面的壓力是多大?(2)此時B點的拉力是多大?43.如圖所示,花崗巖石塊甲、乙體積之比為12:3,將它們分別掛在輕質硬棒AB的兩端,當把石塊甲浸沒在水中時,硬棒恰能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將甲石塊從水中取出,拭干后浸沒在液體丙中,調節石塊乙的位置到C處時,硬棒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且OC=2OA.(已知花崗巖的密度ρ=2.6×103kg/m3)。求:(1)AO:OB;(2)液體丙的密度。44.圖甲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三千多年前在井上汲水的桔棒,其示意圖如圖乙。輕質杠桿的支點O距左端L1=0.5m,距右端L2=0.2m。在杠桿左端懸掛重力為20N的物體A,右端掛邊長為0.1m的正方體B,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正方體B對地面的壓力為20N。(g取10N/kg)求:(1)此時杠桿右端所受拉力大小為多少N?(2)正方體B的密度為多少kg/m3?(3)若該處為松軟的泥地,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4×103Pa,為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物體A的重力至少為多少N?45.如圖所示,一根足夠長的輕質杠桿水平支在支架上,將邊長為5cm的正方體G1通過輕質細繩系于正上方杠桿的A點,物體G2重為40N,將G2放在B點時,G1對地面的壓強為2×104Pa,已知OA=0.2m,OB=0.1m。求:(1)此時細繩作用于A的拉力是多大?(2)正方體G1的重力是多少?(3)現用F=5N的水平拉力使G2以0.05m/s的速度從B點向右勻速直線運動,多少秒時間,可使G1對地面的壓力恰好為零?46.甲為實心圓柱體,底面積為10cm2,高為18cm,重力為5.4N,乙與甲完全相同。如圖所示,甲置于水平地面,將細繩一端系于甲上表面的中央,另一端豎直拉著輕質杠桿的A端;將乙懸掛在杠桿的B端,并放入底面積為40cm2的薄壁圓柱形容器M中,現將質量為700g的水注入容器,當水的深度為20cm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AO:OB=2:1。求:(1)圓柱體甲的密度是多少?(2)圓柱體乙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3)加水前后,甲對水平地面壓力的變化量?47.如圖所示重力不計的輕桿AOB可繞支點O無摩擦轉動,當把甲乙兩物體如圖分別掛在兩個端點A、B上時,輕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乙物體剛好浸沒在裝有水的容器里且水未溢出,物體乙未與容器底接觸,已知輕桿長2.2m,支點O距端點B的距離為1.2m,物體甲的質量為8.28kg,物體乙的體積為1dm3。(g=10N/kg,ρ水=1.0×103kg/m3忽略繩重,不計彈簧測力計的重力)求:(1)甲物體的重力;(2)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