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隨堂測試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隨堂測試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隨堂測試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隨堂測試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隨堂測試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

一、單選題1.孟子主張“仁政必自經界始”,富民必先“易其田疇,薄其稅斂”;司馬光提出農乃“天下之首務”;明神宗時期全面推行“一條鞭法”;清康雍時期廢除“人丁稅”,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攤丁入畝”政策。這些主張和舉措反映出()A.天人合一的世界觀 B.和諧共生的生態觀C.重農抑商的經濟觀 D.農為邦本的治理觀2.中國古代某一賦役制度規定,各州縣以白銀為單位通算每年的正、雜役費用,然后按照丁、糧兩項標準將其分攤到每家戶頭上,最終與該戶的田賦(亦折銀)合并征收。該賦役制度是()A.租庸調制 B.兩稅法 C.一條鞭法 D.攤丁入畝3.《南京條約》規定,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由中英雙方商定。此后,中國實行按照價值的5%固定下來的統一關稅率,若要變動,須經英方同意。這一規定破壞了我國的()A.關稅自主權 B.領土主權 C.司法自主權 D.領海主權4.“頭會箕斂”在現代漢語中是形容賦稅繁重的成語。史書記載:“吏到其家,人頭數數出谷,以箕斂之?!毕铝匈x稅制度與其記載最為接近的是()A.口賦 B.“稅民資” C.租調 D.“科差”5.唐朝初期租庸調制規定21—59歲之間的成年男子除租、調外,還可以繳納一定的絹或布來替代徭役;唐朝中后期的兩稅法規定每戶按人丁和資產征收戶稅,按田畝征收地稅。這一變化反映了()A.國家廢除了長期以來的人丁稅 B.政府實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C.國家對農民人身控制松弛 D.小農經濟不斷發展的結果6.我國個人所得稅扣除制度隨著1980年個人所得稅的開征而建立。如表為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扣除項目性質與分類。如表中個人所得稅征收分類的細化()分類性質概況直接扣除成本費用類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沒有這類投入,收入就無法取得間接扣除生計類與人的生存和發展直接相關的必要成本費用的扣除,如用于維持本人及家庭生計的費用社會政策類綜合考慮國情、政治,以及社會等其他因素,為政府所鼓勵的個人支出的扣除,如捐贈扣除A.體現了以人為本理念 B.適應了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C.健全了社會保障體系 D.強化了稅收制度法制化建設7.敦煌石室資料中,西魏大統十三年(547年)的《鄧延天富等戶戶籍計賬殘卷》記載,36戶居民僅6戶受足額田數。此外還出現在租調規定稅額之外征稅的現象。由此可見()A.租庸調制限制了均田制的實施 B.均田制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C.均田制在實施中遇到很大困難 D.租調制存在弊端被兩稅法取代8.按照“稅負從低.優惠從寬.手續從簡”的原則,1980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第一部個人所得稅法。該法頒布的主要原因是()A.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 B.解決外籍人士個人所得稅問題C.利用外資和技術發展經濟 D.計劃經濟體制下稅制弊端嚴重9.1923~1934年中國海關進口稅率變化表年份1923年1928年1931年1933年1934年4.316.125.434.3據表可知()A.列強加緊商品輸出 B.改訂新約運動效果明顯C.反帝愛國運動高漲 D.中國對外貿易實現順差10.關稅自主是一個國家主權獨立的標志。任何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都可以自主制定和修訂本國的稅則?;仡欀袊P稅變革之路,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中國的關稅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B.直到新中國成立才實行統一的國境關稅C.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D.改革開放后頒布第一部獨立的專門的海關稅法11.公元前594年,魯國實行“初稅畝”,即按田畝數征稅。公元前538年,鄭國子產以丘為單位按田畝征發軍賦。井田制破壞和新賦稅的推行()A.源于社會經濟獲得長足發展 B.標志著周朝制度陷入全面瓦解C.導致各諸侯國兼并戰爭不斷 D.表明以土地為標準的稅制確立12.1906年,清廷設立稅務處,除涉及外交支川稅項外,所有關于海關關稅事務,統歸稅務處核辦,并指揮地方海關監督和通過總稅務司(洋員)問接指揮地方稅務司(洋員)。這反映出()A.清朝中央權力下移的趨勢 B.晚清關稅管理近代化的努力C.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清末新政收回了海關人事權13.某時期的賦稅制度:“大率以唐為法。其取于內郡者,曰丁稅,曰地稅,此仿唐之租庸調也。取于江南者,曰秋稅,曰夏稅,此仿唐之兩稅也?!边@一時期是()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14.梁方仲先生說,“它”的內容有如下四個要點。據此可知,“它”()(1)賦役合并(2)里甲十年一輪改為每年編派一次(3)賦役征收和解運事宜由人民自理改為官府辦理(4)各項賦役普遍用銀折納A.旨在實現救亡圖存 B.加重了百姓負擔C.助推商品經濟發展 D.加劇了財政危機15.在記載清朝政務管理的官方文獻《清實錄》中,順康雍三朝“人丁”一詞平均每年出現2至3次,乾隆朝為年均1次;其后各朝平均每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出現1次,如光緒朝歷時34年,僅使用過9次。下列能解釋上述現象的是()A.政治腐敗忽視戶籍管理B.人丁不足引發社會混亂C.實錄記載脫離實際情況D.國家賦役制度變革所致二、材料題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為了緩解國家的財政困難,南京國民政府首先從關稅問題展開對外交涉?!案挠喰录s”的對外宣言發表后、美國為了擴大在華權益率先表示贊同、于是美國公使和南京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于1928年7月25日簽訂了《中美關稅條約》。以此開始、分別有條約未滿期的英國、瑞典、法國同南京政府簽訂了新的關稅條約。在這些條約中,各國都聲明取消在中國的一切關稅特權、承認中國有完全的關稅自主權。中國政府遂于1928年12月頒布“海關進口稅則”、并決定于1929年2月1日起開始實施?!幾詤切§o《南京國民政府改訂新約運動探析》材料二1950年1月通過的《關于關稅政策和海關工作的決定》、里面提到“由于中國人民大革命的偉大勝利,結束了以上各種不平等與不自主的狀態,收回了中國在關稅政策方面的獨立主權及管理海關事業的自主權?!薄皣液jP工作與國家對外貿易工作上所進行的監督與某種管制、在恢復與發展我國人民經濟中,應起到重要作用。海關稅則、必需保護國家生產、必需保護國內生產品與外國商品的競爭”、宣布了實行保護關稅政策、制定了稅則的六項原則?!幾浴逗jP紅色檔案故事:關稅自主權回歸的坎坷歷程》(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南京國民政府1929年實施關稅自主政策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中國關稅政策調整的意義。

參考答案1.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封建社會(中國)。根據材料信息“易其田疇,薄其稅斂”“農乃‘天下之首務’”,以及明清時期的賦稅制度都注重農業、注意減輕農業負擔可知,這些主張和舉措反映出農為邦本的治理觀,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天人合一的世界觀,排除A項;和諧共生的生態觀主要是指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材料未涉及,排除B項;材料表述的與農業有關,不涉及商業的信息,排除C項。故選D項。2.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各州縣以白銀為單位通算每年……合并征收”可知,該賦役制度實行賦役合并,一概折銀,即不但賦稅折銀征收,而且役也由丁、田共同承擔,折成銀兩統一征收,這是明代的一條鞭法,故選C項;租庸調制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為政府服役為主,與材料中折銀征收不符,排除A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兩稅法以資產為宗,分夏、秋兩次征收,依舊以征收實物為主,與材料“以白銀為單位通算每年的正、雜役費用”等信息不符,排除B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攤丁入畝把丁稅分攤到田賦中,而材料中的賦役制度依舊有丁稅,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3.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由中英雙方商定”“須經英方同意”可知,這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故選A項。4.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材料“吏到其家,人頭數數出谷,以箕斂之?!笨芍@是指的人頭稅,口賦是漢代向百姓征收的人頭稅,A項正確;“稅民資”是漢代向百姓征收的財產稅,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項;租調是漢代向百姓征收的田租和戶調,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項;“科差”是元代向百姓征收的差役,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5.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唐朝初期租庸調制規定21—59歲之間的成年男子除租、調外,還可以繳納一定的絹或布來替代徭役”“兩稅法規定每戶按人丁和資產征收戶稅,按田畝征收地稅”可知,此舉體現了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松弛,C項正確;根據材料“兩稅法規定每戶按人丁和資產征收戶稅”可知,人丁稅并沒有廢除,排除A項;B項表述與史實不符,唐朝實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國家對農民人身控制松弛,未涉及小農經濟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C項。6.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是本質題、影響題。時空是:當代(中國)我國實行個人所得稅扣除制度,核算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將成本費用類、生計類、社會政策類支出予以扣除,有利于降低納稅負擔,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體現了以人為本理念,A項正確,個人所得稅扣除制度主要是為了稅收制度的公平合理和改善民生,與市場經濟體制直接關系不大,且1980年市場經濟體制尚未建立,排除B項;個人所得稅扣除制度屬于稅收制度,而非社會保障制度,不是所有的改善民生舉措都屬于“社會保障”,排除C項;材料未提及制定完善法律,不能體現法制化,排除D項。故選A項。7.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36戶居民僅6戶受足額田數。此外還出現在租調規定稅額之外征稅的現象”可知,西魏時期,在均田制下,足額授田人數有限,且出現額外征稅的現象,說明的是均田制在實施中遇到很大困難,C項正確;租庸調制是隋唐時期的賦稅制度,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均田制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排除B項;兩稅法是唐朝中葉出現的賦稅制度,排除D項。故選C項。8.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時間“1980年”和“‘稅負從低.優惠從寬.手續從簡’的原則”可知,為了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特別是出于解決來華工作外籍人士的個人所得稅問題,國家制定了第一部個人所得稅法,故A項正確;B項為直接原因而非主要原因,錯誤;C項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計劃經濟體制下個人所得稅比重很小,弊端不算嚴重,故D項錯誤。9.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時空是1923—1934年(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和所學可知,1928至1934年中國海關稅率在不斷上升,這是因為從1928年6月起,南京政府大力宣傳要擺脫不平等條約的束縛,并發起一場同外國列強“改訂新約”的運動,其內容主要是關稅自主和廢除領事裁判權兩項。通過改定新約運動,中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獲得關稅自主權,B項正確;材料無法得出列強抓緊商品輸出的說法,排除A項;反帝愛國運動并不能直接影響海關關稅的稅率,排除C項;此時中國對外貿易仍然是逆差,排除D項。故選B項。10.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戰國時期至改革開放(中國)。據所學,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C項正確;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關稅最早出現在西周時期,與“戰國”時間不符,排除A項;據所學可知,中國直到1937年才正式宣布廢除國內關稅,實行統一的國境關稅,非新中國成立后,排除B項;據所學,新中國成立后不久,國務院就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及其實施條例,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獨立的專門海關稅法,與選項中改革開放后這一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11.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次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影響題和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時期的中國。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由于鐵犁牛耕的使用,生產力的進步,導致井田制瓦解和新的賦稅制度確立,A項正確;春秋時期,周朝的制度受到沖擊,但是并未全面瓦解,排除B項;材料是對春秋時期的描述,這一時期諸侯之間的戰爭以爭霸戰爭為主,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稅制的標準,排除D項。故選A項。12.答案:B解析: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清政府設立稅務處專門處理海關關稅事務體現出清政府努力推進關稅管理的近代化,B項正確;中央權力下移指的是中央集權削弱,地方權力增強,和材料無關,排除A項;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指的是主權的逐步喪失,材料沒有體現,排除C項;清末新政沒有收回海關人事權,排除D項。故選B項。1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元朝賦稅制度。元朝沿襲唐代的租庸調與兩稅法,在北方征丁稅、地稅,在南方征夏稅、秋稅。故B正確。14.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它”指的是一條鞭法,“各項賦役普遍用銀折納”的規定助推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故C項正確。“救亡圖存”與當時的時代主題不符,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賦役的多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