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中考3年模擬試卷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07中考化學真題分項精練(七)物質的化學變化_第1頁
5年中考3年模擬試卷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07中考化學真題分項精練(七)物質的化學變化_第2頁
5年中考3年模擬試卷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07中考化學真題分項精練(七)物質的化學變化_第3頁
5年中考3年模擬試卷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07中考化學真題分項精練(七)物質的化學變化_第4頁
5年中考3年模擬試卷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07中考化學真題分項精練(七)物質的化學變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化學真題分項精練(七)物質的化學變化考點1化學變化和化學性質1.【新考向·勞動教育】(2023湖南懷化中考)勞動教育貫穿義務教育階段,小明的以下家務勞動,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掃地抹灰B.摘菜洗菜C.淘米下鍋D.燒火做飯2.【新考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3甘肅金昌中考)中國古籍文房四寶指的是“筆、墨、紙、硯”,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可燃性B.常溫下呈固態C.難溶于水D.熔點高3.(2023湖南懷化中考)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學性質決定的是()A.石墨作電極B.用熟石灰(顯堿性)改良酸性土壤C.稀有氣體作電光源D.金屬銅作導線4.【跨學科·語文】(2023山東濱州中考)詩歌是中華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下列詩句與化學變化有關的是 ()A.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石灰吟》B.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D.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考點2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5.(2023湖南衡陽中考)實驗后試管中殘留的硫,常用熱的NaOH溶液清洗,發生了如下反應:3S+6NaOH(熱)2X+Na2SO3+3H2O,則X的化學式為 ()A.H2SB.SO2C.Na2SD.Na2SO46.【新素材·清潔環保】(2023四川自貢中考)中國計劃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彰顯了大國擔當。資源化利用CO2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如圖是CO2轉化為甲醇(CH3OH)的微觀示意圖,關于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體系中共有4種化合物B.該反應體現了無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有機物C.參加反應的CO2、H2分子個數比為1∶3D.參加反應的CO2與H2的總質量等于生成的CH3OH與H2O的總質量7.(2023湖南懷化中考)一定條件下,下列物質在密閉容器內反應一段時間,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關系如下表。根據表中信息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物質XYZW反應前質量/g52.216.20.9反應后質量/ga4.48.11.8A.a=10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Z為化合物D.反應中Y、W兩種物質發生改變的質量比為22∶98.【模型法解題】(2023山東濱州中考)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甲是生成物B.反應后乙物質的質量分數是18%C.該化學反應中甲、乙兩物質的質量比是14∶3D.物質丁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考點3化學方程式的書寫9.(2023湖南懷化中考)下列變化的化學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P+O2P2O5B.碳酸分解:H2CO3H2O+CO2↑C.鐵和稀硫酸反應:Fe+H2SO4FeSO4+H2↑D.硫酸鈉溶液與氯化鋇溶液混合:Na2SO4+BaCl2BaSO4↓+2NaCl10.(2023湖北天門中考)現有O2、Fe、CO、稀硫酸、KOH溶液、CaCO3、MgCl2溶液七種物質,請選擇適當的物質按照要求書寫化學方程式(每種物質只能選用一次):(1)化合反應:。

(2)分解反應:。

(3)置換反應:。

(4)復分解反應:。

11.(2023天津中考)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硫在氧氣中燃燒:;

(2)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

(3)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

考點4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12.(2023四川自貢中考)自貢因鹽設市,譽稱“鹽都”。電解食鹽水能夠制得可用于環境消毒的次氯酸鈉(NaCl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H2ONaClO+H2↑。試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要制取14.9g次氯酸鈉,理論上需要NaCl的質量。13.(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現有碳酸鈉和氯化鈉的固體混合物10.9g,加入93.5g水,固體完全溶解,向該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所得溶液質量與加入稀鹽酸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請計算:(1)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g。

(2)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全解全析1.D燒火做飯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發生了化學變化;其他勞動過程中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2.A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物質的狀態、溶解性及熔點,都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3.B熟石灰能與酸發生中和反應,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利用了其化學性質;其他物質的用途都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實現,利用的是物理性質。4.A“烈火焚燒若等閑”,涉及物質的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其他詩歌描述的變化中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5.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都不變,可知X的化學式為Na2S。6.A根據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物為CO2、H2,生成物為CH3OH、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CH3OH+H2O。反應體系中共有4種物質,其中三種為化合物;二氧化碳、氫氣均為無機物,甲醇屬于有機物,該反應體現了無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有機物;參加反應的CO2、H2分子個數比為1∶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CO2與H2的總質量等于生成的CH3OH與H2O的總質量。7.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則5g+2.2g+16.2g+0.9g=ag+4.4g+8.1g+1.8g,a=10;反應后,X、Y、W的質量增加,是生成物,Z的質量減小,是反應物,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Z是分解反應的反應物,一定是化合物;反應中Y、W兩種物質發生改變的質量比為(4.4g-2.2g)∶(1.8g-0.9g)=22∶9。8.C反應后甲的質量分數減少了70%-42%=28%,甲是反應物;反應后乙的質量分數為1-42%-40%-10%=8%;該化學反應中甲、乙兩物質的質量比是28%∶6%=14∶3;丁反應前后質量分數不變,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不參與反應。9.AA中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4P+5O22P2O5,其他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10.(1)2CO+O22CO2(2)CaCO3CaO+CO2↑(3)Fe+H2SO4FeSO4+H2↑(4)2KOH+MgCl2Mg(OH)2↓+2KCl11.(1)S+O2SO2(2)Cu+2AgNO3Cu(NO3)2+2Ag(3)CaCO3+2HClCaCl2+H2O+CO2↑12.解:設理論上需要NaCl的質量為x。NaCl+H2ONaClO+H2↑58.5 74.5x 14.9g58.574.5=x14.9g答:理論上需要NaCl的質量為11.7g。13.(1)4.4(2)解:設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x,原固體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為y。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117 44y x 4.4g11744=x4.4g10644=y4.4g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10.9g?10.6g+11.7g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