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概論-外國近代建筑2_第1頁
中外建筑史概論-外國近代建筑2_第2頁
中外建筑史概論-外國近代建筑2_第3頁
中外建筑史概論-外國近代建筑2_第4頁
中外建筑史概論-外國近代建筑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北歐對新建筑的探索

---維也納學派及分離派

1、背景在新藝術運動影響下,奧地利形成了以瓦格納為首的維也納學派。1895年他發表了《現代建筑》一書,指出新結構、新材料必然導致新形式的出現,并反對歷史樣式在建筑上的重演。1897年,維也納學派中的一部分人員成立了“分離派”,宣稱要和過去的傳統決裂。代表人物:奧爾布里希和霍夫曼,后瓦格納也參加了該學派。2、理論維也納學派主張去掉多余裝飾,保持造型線條簡潔,盡可能使用新材料如玻璃、鋼材等。反對歷史樣式在建筑上的重演。分離派主張與過去的傳統決裂,建筑造型簡潔,常用大片的光墻和簡單的立方體,只有局部集中裝飾。和新藝術派不同的是裝飾主題常用直線,使建筑造型進一步走向簡潔的道路。3、代表人物及作品奧地利著名的建筑師。他早年擅長設計文藝復興式樣的建筑,19世紀末,他的建筑思想出現了很大變化。1894年,53歲的瓦格納就任維也納藝術學院教授,次年出版專著《論現代建筑》.在《論現代建筑》中他指出:新建筑要來自當代生活,表現當代生活。他的建筑作品推崇整潔的墻面,水平線條和平屋頂,認為從時代的功能與結構形象中產生的凈化風格具有強大的表現力。代表作品:維也納地下鐵道車站、維也納郵政儲蓄銀行

瓦格納的觀念和作品影響了一批年輕的建筑師,在他的支持下,他的學生奧別列去、霍夫曼等人組成了“維也納分離派”。代表人物:

瓦格納

OttoWagner1841~1918

維也納地下鐵站

S-BAHNHOFKARLSPLATZOttoWagner1896~1897維也納郵政儲蓄銀行

ThePostOfficeSavingBankOttoWagner1905維也納學派中對現代設計運動影響最大的建筑師。青年時代曾在德國德累斯頓技術學院學習,從1893-1896年去美國游歷、學習,回到維也納后先追隨于瓦格納周圍,同時也在別的建筑師事務所工作過。他主張建筑應以實用為主,反對把建筑列入藝術的范疇,并竭力反對裝飾。路斯于1908發表了他最著名的論文《裝飾和罪惡》,在這篇文章中他將對裝飾的過分使用與社會的衰敗聯系在一起,提出“裝飾是罪惡”,從而在建筑界、設計界引起軒然大波,影響非常大。

路斯本人始終勤于創作,以自己的實踐表明設計立場,代表作品:維也納斯坦納住宅代表人物

路斯

Aldolf

Loos1870~1933

維也納斯坦納住宅

SteinerHouseAdolfLoos1910維也納斯坦納住宅

SteinerHouseAdolfLoos1910維也納分離派展覽館---奧爾布里希

(四)美國的芝加哥學派(ChicagoSchool)

與賴特的草原式住宅ChicagoSchool芝加哥學派美國的早期現代主義建筑的奠基者1881年的芝加哥大火給了芝加哥重新選擇建筑方式的機會,使它成為高層建筑的故鄉。從此摩天大樓橫行于世。芝加哥學派最興盛的時期是1883—1893年。重要貢獻:①工程技術上創造了高層建筑金屬框架結構和箱形基礎;②在建筑設計上肯定了功能和形式之間的密切關系;③在建筑造型上趨向簡潔、明快與適用的獨特風格。為了增加室內的光線和通風,出現了寬度大于高度的橫向窗子,被稱為“芝加哥窗”。高層、鐵框架、橫向大窗、簡單的立面成為“芝加哥學派”的建筑特點。HomeInsuranceBuilding,Chicago,Illinois

詹尼

Jenney,1883-85MarshallFieldStore,Chicago馬歇爾百貨大廈,1885-87理查森HenryHobsonRichardsonChicagoWindow

芝加哥三聯窗RelianceBuilding,Chicago,Illinois伯納姆與魯特

Burnham&Root,1894-95瑞萊斯大廈ChicagoWindow芝加哥三聯窗

沙利文

LouisSullivan

(1856—1924年)。他是芝加哥學派的得力支柱與理論家,是美國現代建筑的奠基人、建筑革新的代言人、歷史折衷主義的反對者、芝加哥學派的中堅人物。他首先突出了建筑的功能,明確提出“形式隨從功能”(Formfollowsfunction)的口號。他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形式永遠隨從功能”

C.P.S.百貨公司大廈(五)德意志制造聯盟以工業建筑為基地來發展真正符合功能與結構特征的建筑

最享有威望的是貝倫斯

貝倫斯是德國現代建筑和工業設計的先驅。

1909年,貝倫斯設計了德國通用電氣公司AEG的透平機制造車間與機械車間,被稱為第一座真正的現代建筑。

貝倫斯還是一位杰出的設計教育家,他的學生包括格羅披烏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們后來都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現代建筑師和設計師。代表人物

彼得.貝倫斯

Peter.Behrens1868~1940

柏林通用電氣公司透平機工廠

AEGTurbineFactory,Berlin

PeterBehrens1908~1909

大玻璃、反映結構的屋頂、簡潔的造型

法古斯工廠辦公樓

FagusFactory,Alfeld-an-der-Leine

格羅皮烏斯和A.邁爾

WalterGropius,AdolfMeyer,1911~1913造型簡潔、輕快、透明、表現了現代建筑的特征

第六章

外國現代建筑主要內容一、戰后初期建筑探新運動的持續及其流派

堅持探新的表現主義、未來主義、風格派與構成主義二、現代建筑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和設計理論愛因斯坦天文臺

EinstainTower,PotsdamEricMendelsohn1921一、戰后初期建筑探新運動的持續及其流派

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藝術任務在于表現個人的主觀感受和體驗

愛因斯坦天文臺

EinstainTower,PotsdamEricMendelsohn1921

愛因斯坦天文臺

EinstainTower,PotsdamEricMendelsohn1921意大利的未來主義

Futurism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科摩市,曾在工程公司做過學徒,后在波倫亞大學學習,1912年,在米蘭開業,但主要是為別的建筑師工作,沒有留下屬于他的建筑作品。在米蘭期間,圣伊里亞與“未來主義”者來往,在他們的影響下他于1912年-1914年間畫了一系列以“新城市”為題的城市建筑想象圖,大約有數百幅之多。其中一些于1914年5月在名為“新趨勢”的團體舉辦的展覽會上展出,展品目錄上有圣伊里亞署名的“前言”,這就是著名的《未來主義建筑宣言》。圣伊里亞的建筑想象畫同他在“宣言”中提出的觀念形象地表現了未來主義的建筑理想.代表人物

圣伊里亞

Antonio

Sant-Elia

1888~1916

建筑想象圖

AntonioSant-Elia1888~1916意大利的未來主義

Futurism建筑想象圖

AntonioSant-Elia1888~1916風格派

DeStijl烏德勒支住宅最好的藝術就是基本幾何形象的組合和構圖莫斯科工人俱樂部

第三國際紀念碑

VladimirTatlin1919~1920構成派

Constructivism二、現代建筑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和設計理論

(一)現代建筑派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以德國的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和法國的勒.柯布西耶為代表的歐洲先鋒派(Europeanavant-garde),又被稱為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理性主義(Rationalism)、現代主義派(Modernism)、歐洲現代建筑派與國際現代建筑派(InternationalModern)。他們是現代運動的主力。另一個是以美國賴特為代表的有機建筑派(OrganicArchitecture)。此外有一些派別人數不多但十分重要,如芬蘭的阿爾托(1898-1976)那樣的人物。他們在建筑觀點上,特別是建筑與社會,和建筑與時代的關系上,贊成歐洲的現代建筑派,也參加了他們發起的CIAM組織,但在設計手法上則傾向于有機性。(二)現代建筑師們設計方法共同點:(設計方法見書63頁末段)(三)現代主義建筑的形式特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