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系統智能安防設置手冊_第1頁
智能家居系統智能安防設置手冊_第2頁
智能家居系統智能安防設置手冊_第3頁
智能家居系統智能安防設置手冊_第4頁
智能家居系統智能安防設置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智能家居系統智能安防設置手冊TOC\o"1-2"\h\u10234第一章智能家居系統概述 368611.1智能家居系統簡介 389071.2智能安防系統的重要性 48735第二章智能安防設備安裝與調試 4297412.1門窗感應器安裝與調試 430942.1.1安裝步驟 4244662.1.2調試步驟 58042.2攝像頭安裝與調試 5121042.2.1安裝步驟 5213762.2.2調試步驟 5259502.3煙霧報警器安裝與調試 527882.3.1安裝步驟 5176392.3.2調試步驟 69038第三章系統連接與配置 6323113.1網絡連接設置 6309273.1.1網絡環境檢查 6240673.1.2路由器配置 627183.1.3網絡連接測試 678273.2設備接入與配置 7189653.2.1設備識別 7131513.2.2設備配置 736473.2.3設備分組與場景設置 7273513.3系統參數設置 7146173.3.1基本參數設置 7243553.3.2網絡參數設置 7173463.3.3安全參數設置 7138513.3.4其他參數設置 720771第四章智能安防系統功能設置 8291274.1實時監控功能設置 889164.1.1監控畫面調整 8241094.1.2監控區域設置 8272204.1.3實時預覽 8200194.1.4云臺控制 82034.2報警通知功能設置 8104574.2.1報警類型設置 886724.2.2報警閾值設置 843894.2.3報警聯動設置 8272624.2.4報警歷史記錄 816404.3錄像存儲與回放功能設置 888234.3.1錄像存儲方式 920024.3.2錄像存儲周期 9205704.3.3錄像回放 9239114.3.4錄像檢索 9207404.3.5錄像與分享 931184第五章防盜報警設置 9145145.1門窗感應報警設置 9173225.1.1概述 9126985.1.2設置步驟 9189955.2智能鎖設置 9277355.2.1概述 10185765.2.2設置步驟 1063155.3紅外探測報警設置 10133035.3.1概述 10208415.3.2設置步驟 1013447第六章火災報警設置 10318686.1煙霧報警設置 1096306.1.1概述 10267326.1.2煙霧報警器安裝 11250436.1.3煙霧報警器調試 11314456.2溫度報警設置 11256.2.1概述 1180946.2.2溫度傳感器安裝 1147486.2.3溫度報警器調試 11263656.3火災報警聯動設置 11155966.3.1概述 11288086.3.2聯動設備配置 11265986.3.3聯動測試 12296706.3.4聯動優化 1216270第七章氣體檢測報警設置 12317007.1天然氣報警設置 12242467.1.1報警器選型 12201327.1.2安裝位置 12220307.1.3報警器接線 1259827.1.4報警閾值設置 12300017.2煤氣報警設置 12156517.2.1報警器選型 12115167.2.2安裝位置 136547.2.3報警器接線 13240547.2.4報警閾值設置 1354027.3一氧化碳報警設置 13149837.3.1報警器選型 13135407.3.2安裝位置 13256797.3.3報警器接線 1379957.3.4報警閾值設置 1325827第八章水浸報警設置 13314448.1水浸感應器安裝與設置 13260358.1.1安裝位置選擇 13150218.1.2安裝步驟 14266068.1.3設置參數 14217178.2水泵控制與聯動設置 1411688.2.1水泵控制 14216918.2.2聯動設置 14158908.3水浸報警通知設置 14196378.3.1報警方式設置 14307928.3.2報警內容設置 1422548.3.3報警靈敏度設置 144205第九章語音識別與遠程控制 15136159.1語音識別設置 1578019.1.1設備連接與配置 15318969.1.2語音識別功能設置 15292319.1.3語音識別應用 1519839.2遠程控制設置 15126749.2.1遠程控制設備連接與配置 16196039.2.2遠程控制功能設置 16274609.2.3遠程控制應用 16216859.3智能家居場景聯動設置 16184999.3.1場景聯動概述 1673389.3.2場景聯動設置 1656849.3.3場景聯動應用 1731113第十章故障排查與維護 17850110.1常見故障排查 172183110.1.1網絡連接問題 17446210.1.2設備響應問題 17264810.1.3系統軟件問題 171335510.2系統升級與維護 172532410.2.1系統升級 172154510.2.2系統維護 181673910.3設備更換與保養 181909110.3.1設備更換 181673110.3.2設備保養 18第一章智能家居系統概述1.1智能家居系統簡介智能家居系統是指將家庭中的各種設備,如照明、空調、家電、安防等通過互聯網、物聯網技術連接起來,實現遠程控制、自動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務的一種居住環境。智能家居系統以用戶需求為核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用戶提供舒適、安全、便捷、節能的居住體驗。智能家居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智能照明:通過手機APP、語音等方式,實現燈光的遠程控制、定時開關、亮度調節等功能。(2)智能家電:如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用戶可通過手機APP遠程操控,實現設備的自動化運行。(3)智能安防:包括監控攝像頭、門禁系統、煙霧報警器等,為用戶提供實時監控、遠程報警等功能。(4)智能環境監測:如溫濕度傳感器、空氣質量傳感器等,實時監測家庭環境,為用戶提供健康舒適的居住條件。(5)智能語音:如天貓精靈、小愛同學等,實現語音控制家庭設備,提供智能化生活服務。1.2智能安防系統的重要性智能安防系統作為智能家居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是智能安防系統在家庭安全、生活品質、財產安全等方面的具體表現:(1)家庭安全:智能安防系統通過實時監控、遠程報警等功能,有效預防盜竊、火災等安全隱患,保證家庭成員的人身安全。(2)生活品質:智能安防系統為用戶提供便捷的遠程控制、實時查看等功能,讓用戶在出門在外時也能掌握家中安全狀況,提高生活品質。(3)財產安全:智能安防系統對家庭財產進行實時監控,一旦發覺異常情況,立即報警,有效保護用戶財產安全。(4)智能聯動:智能安防系統與其他智能家居設備實現聯動,如煙霧報警觸發智能照明關閉、門禁系統與智能門鎖聯動等,提高家居安全功能。(5)數據支持:智能安防系統收集的家庭安全數據,為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安防建議,幫助用戶提高家庭安全防護能力。第二章智能安防設備安裝與調試2.1門窗感應器安裝與調試2.1.1安裝步驟(1)準備工具:螺絲刀、鉆頭、膨脹螺絲等。(2)確定安裝位置:選擇門窗邊緣,保證感應器與門框或窗框之間距離適中。(3)打孔:根據膨脹螺絲尺寸,使用鉆頭在門框或窗框上打孔。(4)安裝膨脹螺絲:將膨脹螺絲插入孔中,用螺絲刀固定。(5)安裝感應器:將感應器固定在膨脹螺絲上,調整角度使其與門框或窗框平行。(6)連接電源:將感應器與智能家居系統主機連接,保證電源穩定。2.1.2調試步驟(1)打開智能家居系統主機,進入調試界面。(2)選擇“門窗感應器”功能,進行調試。(3)檢查感應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異常,調整感應器角度或距離。(4)設置感應器靈敏度,保證在門窗開啟時能及時觸發報警。2.2攝像頭安裝與調試2.2.1安裝步驟(1)準備工具:螺絲刀、膨脹螺絲、電源線等。(2)確定安裝位置:選擇監控區域,保證攝像頭覆蓋范圍廣泛。(3)打孔:根據膨脹螺絲尺寸,在安裝位置打孔。(4)安裝膨脹螺絲:將膨脹螺絲插入孔中,用螺絲刀固定。(5)安裝攝像頭:將攝像頭固定在膨脹螺絲上,調整角度保證畫面清晰。(6)連接電源:將攝像頭與智能家居系統主機連接,保證電源穩定。2.2.2調試步驟(1)打開智能家居系統主機,進入調試界面。(2)選擇“攝像頭”功能,進行調試。(3)檢查攝像頭是否正常工作,如有異常,調整攝像頭角度或距離。(4)設置攝像頭分辨率、幀率等參數,保證畫面清晰流暢。(5)配置網絡,使攝像頭具備遠程訪問功能。2.3煙霧報警器安裝與調試2.3.1安裝步驟(1)準備工具:螺絲刀、膨脹螺絲、電源線等。(2)確定安裝位置:選擇室內通風良好、不易受潮的地方。(3)打孔:根據膨脹螺絲尺寸,在安裝位置打孔。(4)安裝膨脹螺絲:將膨脹螺絲插入孔中,用螺絲刀固定。(5)安裝煙霧報警器:將煙霧報警器固定在膨脹螺絲上,保證安裝牢固。(6)連接電源:將煙霧報警器與智能家居系統主機連接,保證電源穩定。2.3.2調試步驟(1)打開智能家居系統主機,進入調試界面。(2)選擇“煙霧報警器”功能,進行調試。(3)檢查煙霧報警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異常,調整報警器位置或距離。(4)設置報警閾值,保證在煙霧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能及時發出警報。(5)配置報警聯動功能,如觸發報警時自動開啟風扇或關閉火源等。第三章系統連接與配置3.1網絡連接設置3.1.1網絡環境檢查在開始配置智能家居系統前,首先需保證家庭網絡環境穩定,滿足以下條件:(1)保證網絡帶寬不低于20Mbps,以保證數據傳輸的流暢性;(2)檢查路由器是否支持2.4GHz和5GHz雙頻段,以便設備在不同頻段間自由切換;(3)保證路由器具備足夠的網絡端口,以滿足智能家居設備接入需求。3.1.2路由器配置(1)登錄路由器后臺管理系統,進行以下配置:a.設置SSID(無線網絡名稱)和密碼,保證網絡安全;b.開啟WPA2加密,提高無線網絡安全性;c.配置訪客網絡,方便臨時設備接入;d.設置路由器管理賬號和密碼,防止他人惡意操作。(2)保證路由器與智能家居系統設備之間的距離適中,以減小信號干擾。3.1.3網絡連接測試完成路由器配置后,進行以下測試:(1)使用手機或電腦連接家庭無線網絡,檢查網絡速度;(2)嘗試連接智能家居設備,確認設備能夠成功接入網絡。3.2設備接入與配置3.2.1設備識別(1)打開智能家居系統APP,“添加設備”按鈕;(2)系統將自動搜索附近的智能家居設備,顯示設備列表;(3)選擇需要接入的設備,系統將自動識別設備類型。3.2.2設備配置(1)根據設備類型,系統將提供相應的配置向導;(2)按照向導提示,逐步完成設備配置,包括設備名稱、位置等信息;(3)配置完成后,設備將自動加入智能家居系統,可進行后續操作。3.2.3設備分組與場景設置(1)在智能家居系統APP中,“設備”選項,進入設備管理頁面;(2)將設備分為不同分組,便于管理;(3)根據實際需求,設置相應的場景,實現設備間的聯動。3.3系統參數設置3.3.1基本參數設置(1)在智能家居系統APP中,“系統設置”選項,進入系統參數設置頁面;(2)設置系統名稱、系統時間、語言等基本參數;(3)配置智能家居系統管理員賬號和密碼,保證系統安全。3.3.2網絡參數設置(1)設置家庭網絡的SSID和密碼;(2)配置訪客網絡,便于臨時設備接入;(3)設置路由器管理賬號和密碼。3.3.3安全參數設置(1)設置系統安全級別,如高、中、低;(2)配置報警通知方式,如短信、電話等;(3)設置設備訪問權限,防止非法操作。3.3.4其他參數設置(1)設置系統升級方式,如自動升級、手動升級等;(2)配置系統日志存儲路徑,便于故障排查;(3)設置系統恢復出廠設置功能,以備不時之需。第四章智能安防系統功能設置4.1實時監控功能設置4.1.1監控畫面調整用戶可根據需求調整監控畫面的分辨率、幀率和亮度等參數,以獲得最佳的監控效果。4.1.2監控區域設置用戶可自定義監控區域,將重點部位納入監控范圍內,保證安防系統對關鍵區域實施有效監控。4.1.3實時預覽用戶可通過手機APP、電腦客戶端等終端實時預覽監控畫面,掌握現場動態。4.1.4云臺控制支持云臺控制功能,用戶可遠程操控攝像頭進行上下左右轉動,實現全方位監控。4.2報警通知功能設置4.2.1報警類型設置用戶可根據需求設置不同類型的報警,如入侵報警、煙霧報警、溫度異常報警等。4.2.2報警閾值設置用戶可自定義報警閾值,如入侵檢測靈敏度、煙霧濃度等,以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4.2.3報警聯動設置用戶可設置報警聯動功能,如報警時啟動燈光、發送短信通知等,提高安防效果。4.2.4報警歷史記錄系統自動記錄報警歷史,用戶可隨時查看報警事件,便于分析安防狀況。4.3錄像存儲與回放功能設置4.3.1錄像存儲方式用戶可根據需求選擇錄像存儲方式,如本地存儲、云存儲等,保證錄像數據的可靠性。4.3.2錄像存儲周期用戶可設置錄像存儲周期,如7天、15天、30天等,以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4.3.3錄像回放用戶可通過手機APP、電腦客戶端等終端進行錄像回放,查看歷史監控畫面。4.3.4錄像檢索系統提供錄像檢索功能,用戶可根據時間、事件等條件快速定位錄像片段,提高查找效率。4.3.5錄像與分享用戶可錄像文件至本地,便于備份和分享。同時支持錄像片段的在線分享,方便用戶之間的交流。第五章防盜報警設置5.1門窗感應報警設置5.1.1概述門窗感應報警系統是智能家居安防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通過門窗感應器對非法入侵行為進行實時監測,一旦檢測到非法入侵,立即觸發報警。本節主要介紹門窗感應報警系統的設置方法。5.1.2設置步驟(1)安裝門窗感應器:將門窗感應器安裝在門或窗的合適位置,保證感應器與門或窗的距離適中,便于準確檢測。(2)連接電源:將門窗感應器與智能家居系統主機連接,保證電源穩定。(3)配置報警參數:在智能家居系統主機上設置報警參數,包括報警時間、報警方式等。(4)調試與測試:在設置完成后,進行調試與測試,保證門窗感應報警系統正常工作。5.2智能鎖設置5.2.1概述智能鎖是智能家居安防系統中的一項重要功能,它通過密碼、指紋、人臉識別等方式進行開鎖,提高了家庭的安全性。本節主要介紹智能鎖的設置方法。5.2.2設置步驟(1)安裝智能鎖:將智能鎖安裝在門的合適位置,保證鎖體與門的配合良好。(2)連接電源:將智能鎖與智能家居系統主機連接,保證電源穩定。(3)配置開鎖方式:在智能家居系統主機上設置開鎖方式,包括密碼、指紋、人臉識別等。(4)調試與測試:在設置完成后,進行調試與測試,保證智能鎖正常工作。5.3紅外探測報警設置5.3.1概述紅外探測報警系統是利用紅外探測器對室內外環境進行實時監測,當有人體紅外輻射進入探測區域時,立即觸發報警。本節主要介紹紅外探測報警系統的設置方法。5.3.2設置步驟(1)安裝紅外探測器:將紅外探測器安裝在室內外的合適位置,保證探測范圍覆蓋需要監控的區域。(2)連接電源:將紅外探測器與智能家居系統主機連接,保證電源穩定。(3)配置報警參數:在智能家居系統主機上設置報警參數,包括報警時間、報警方式等。(4)調試與測試:在設置完成后,進行調試與測試,保證紅外探測報警系統正常工作。第六章火災報警設置6.1煙霧報警設置6.1.1概述煙霧報警設置是智能家居系統中火災報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監測室內煙霧濃度,一旦發覺煙霧濃度超過預設閾值,立即觸發報警。以下是煙霧報警設置的詳細步驟。6.1.2煙霧報警器安裝(1)選擇合適的位置:保證煙霧報警器安裝在有煙霧可能積聚的地方,如客廳、臥室、廚房等。(2)保證電源供應:將煙霧報警器連接到智能家居系統的電源,保證其正常運行。(3)固定安裝:使用膨脹螺絲將煙霧報警器固定在墻壁上,保證穩固。6.1.3煙霧報警器調試(1)開啟煙霧報警器電源,觀察指示燈是否正常閃爍。(2)使用煙霧發生器模擬煙霧環境,觀察報警器是否能夠及時發出報警信號。6.2溫度報警設置6.2.1概述溫度報警設置旨在監測室內溫度變化,一旦溫度超過預設閾值,立即觸發報警。以下是溫度報警設置的詳細步驟。6.2.2溫度傳感器安裝(1)選擇合適的位置:保證溫度傳感器安裝在有代表性的位置,如室內中心位置。(2)保證電源供應:將溫度傳感器連接到智能家居系統的電源,保證其正常運行。(3)固定安裝:使用膨脹螺絲將溫度傳感器固定在墻壁上,保證穩固。6.2.3溫度報警器調試(1)開啟溫度傳感器電源,觀察指示燈是否正常閃爍。(2)使用熱源模擬高溫環境,觀察報警器是否能夠及時發出報警信號。6.3火災報警聯動設置6.3.1概述火災報警聯動設置是指當煙霧報警或溫度報警觸發時,智能家居系統自動執行一系列預設動作,以保障人員生命財產安全。以下是火災報警聯動設置的詳細步驟。6.3.2聯動設備配置(1)確定聯動設備:根據實際需求,選擇需要聯動的設備,如聲光報警器、短信通知、自動噴水系統等。(2)設置聯動邏輯:在智能家居系統中設置聯動邏輯,保證當煙霧報警或溫度報警觸發時,聯動設備能夠自動啟動。6.3.3聯動測試(1)開啟煙霧報警器和溫度報警器,模擬火災環境。(2)觀察聯動設備是否能夠按照預設邏輯啟動,如聲光報警器響起、短信通知發送等。6.3.4聯動優化(1)根據實際使用情況,調整聯動邏輯和參數,保證火災報警系統的有效性。(2)定期檢查聯動設備,保證其正常運行。第七章氣體檢測報警設置7.1天然氣報警設置7.1.1報警器選型在智能家居系統中,天然氣報警器的選型應遵循國家相關標準,選擇具有高靈敏度、穩定性的報警器。報警器應具備聲光報警功能,并能夠與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聯動。7.1.2安裝位置天然氣報警器應安裝在廚房、燃氣表附近等易發生泄漏的部位。安裝高度宜在1.5m至1.8m之間,保證報警器能夠及時檢測到泄漏氣體。7.1.3報警器接線報警器需接入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電源,并連接報警輸出線。報警輸出線應與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輸入端相連,以便在報警發生時及時啟動相關報警措施。7.1.4報警閾值設置天然氣報警器閾值應設置為20%LEL(爆炸下限),當檢測到的天然氣濃度超過此閾值時,報警器應立即發出報警信號。7.2煤氣報警設置7.2.1報警器選型與天然氣報警器相同,煤氣報警器也應選擇高靈敏度、穩定性的產品。報警器應具備聲光報警功能,并能夠與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聯動。7.2.2安裝位置煤氣報警器應安裝在廚房、燃氣表附近等易發生泄漏的部位。安裝高度宜在1.5m至1.8m之間,保證報警器能夠及時檢測到泄漏氣體。7.2.3報警器接線報警器需接入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電源,并連接報警輸出線。報警輸出線應與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輸入端相連,以便在報警發生時及時啟動相關報警措施。7.2.4報警閾值設置煤氣報警器閾值應設置為20%LEL(爆炸下限),當檢測到的煤氣濃度超過此閾值時,報警器應立即發出報警信號。7.3一氧化碳報警設置7.3.1報警器選型一氧化碳報警器應選擇具有高靈敏度、穩定性的產品。報警器應具備聲光報警功能,并能夠與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聯動。7.3.2安裝位置一氧化碳報警器應安裝在臥室、客廳等人員活動頻繁的區域。安裝高度宜在1.5m至1.8m之間,保證報警器能夠及時檢測到一氧化碳氣體。7.3.3報警器接線報警器需接入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電源,并連接報警輸出線。報警輸出線應與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輸入端相連,以便在報警發生時及時啟動相關報警措施。7.3.4報警閾值設置一氧化碳報警器閾值應設置為30ppm(30毫克/立方米),當檢測到的一氧化碳濃度超過此閾值時,報警器應立即發出報警信號。第八章水浸報警設置8.1水浸感應器安裝與設置8.1.1安裝位置選擇水浸感應器的安裝位置應選擇在易受水患影響的關鍵區域,如地下室、廚房、衛生間等。保證感應器與地面保持水平,距離地面高度不宜超過10cm。8.1.2安裝步驟(1)斷開電源,保證安全。(2)根據安裝位置,選擇合適的安裝支架。(3)將感應器固定在支架上,保證牢固。(4)將感應器與智能家居系統的主機連接,遵循相應的接線規范。8.1.3設置參數(1)在智能家居系統主機中,進入設置界面。(2)選擇水浸感應器,輸入相關參數,如檢測范圍、報警閾值等。(3)確認設置無誤后,保存并退出。8.2水泵控制與聯動設置8.2.1水泵控制(1)在智能家居系統主機中,添加水泵設備。(2)設置水泵啟停條件,如水位、時間等。(3)測試水泵啟停功能,保證正常工作。8.2.2聯動設置(1)在智能家居系統主機中,選擇水浸感應器與水泵的聯動關系。(2)設置聯動條件,如水位超過閾值時自動啟動水泵。(3)測試聯動功能,保證在發生水浸時,水泵能夠及時啟動。8.3水浸報警通知設置8.3.1報警方式設置(1)在智能家居系統主機中,進入報警設置界面。(2)選擇水浸報警,設置報警方式,如手機APP推送、短信通知等。(3)輸入接收報警的手機號碼或郵箱地址。8.3.2報警內容設置(1)設置報警內容,包括水浸位置、水位等信息。(2)保證報警內容簡潔明了,便于用戶快速了解情況。8.3.3報警靈敏度設置(1)根據實際需求,設置報警靈敏度,如水位上升速度、水浸面積等。(2)測試報警靈敏度,保證在發生水浸時,系統能夠及時發出報警。通過以上設置,用戶可以實現對水浸情況的實時監控,保證家庭財產安全和居住環境舒適。第九章語音識別與遠程控制9.1語音識別設置9.1.1設備連接與配置在智能家居系統中,首先保證語音識別設備已正確連接至網絡,并根據設備說明書完成基本配置。以下為一般步驟:(1)打開設備電源,保證設備處于正常工作狀態。(2)使用手機或電腦等終端設備,連接至智能家居系統的管理平臺。(3)在管理平臺中,添加新設備,并根據提示輸入設備相關信息。(4)確認設備已成功添加至系統,并顯示在線狀態。9.1.2語音識別功能設置在設備配置完成后,進行以下語音識別功能設置:(1)開啟語音識別功能:在管理平臺中,找到語音識別功能選項,勾選啟用。(2)設置語音喚醒詞:根據用戶喜好,自定義喚醒詞,如“小愛同學”、“天貓精靈”等。(3)設置識別范圍:根據實際需求,設置語音識別的識別范圍,如全屋、單個房間等。(4)設置識別靈敏度:調整語音識別靈敏度,保證在不同環境下都能準確識別用戶指令。9.1.3語音識別應用在完成上述設置后,用戶可以通過語音識別設備控制智能家居系統,實現以下功能:(1)開關設備:如燈光、空調、電視等。(2)查詢信息:如天氣、新聞、音樂等。(3)語音通話:與家人、朋友進行語音通話。(4)定制場景:根據用戶指令,觸發預設的智能家居場景。9.2遠程控制設置9.2.1遠程控制設備連接與配置與語音識別設備類似,首先保證遠程控制設備已正確連接至網絡,并根據設備說明書完成基本配置。以下為一般步驟:(1)打開設備電源,保證設備處于正常工作狀態。(2)使用手機或電腦等終端設備,連接至智能家居系統的管理平臺。(3)在管理平臺中,添加新設備,并根據提示輸入設備相關信息。(4)確認設備已成功添加至系統,并顯示在線狀態。9.2.2遠程控制功能設置在設備配置完成后,進行以下遠程控制功能設置:(1)開啟遠程控制功能:在管理平臺中,找到遠程控制功能選項,勾選啟用。(2)設置遠程控制權限:根據用戶需求,設置遠程控制權限,如家人、朋友等。(3)設置遠程控制范圍:根據實際需求,設置遠程控制范圍,如全屋、單個房間等。(4)設置遠程控制密碼:為保證安全,設置遠程控制密碼,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9.2.3遠程控制應用在完成上述設置后,用戶可以通過遠程控制設備,實現以下功能:(1)實時監控:查看家中攝像頭畫面,保證家庭安全。(2)設備控制:遠程開關家中設備,如燈光、空調、電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