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與突破:長江中游城市群提質換擋發展(武漢視角)_第1頁
引領與突破:長江中游城市群提質換擋發展(武漢視角)_第2頁
引領與突破:長江中游城市群提質換擋發展(武漢視角)_第3頁
引領與突破:長江中游城市群提質換擋發展(武漢視角)_第4頁
引領與突破:長江中游城市群提質換擋發展(武漢視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的重點

國家級戰略之一,依托長江天然金水道推動東

中西部地區融合協發展將有效打造中國經濟

新的支撐帶。區域發展戰略的推進需通過城市

和城市群的鏈接來實現,長江中游城市群作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地緣上承東啟西的天橋梁”,其高質量發展推動長江經濟帶整體融合發展

不可或缺的力量。武漢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支點城家中心城市、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負帶動和引領武漢都市圈乃至長

江中游城市群提質換擋發展、推進沿海與中西部相互支撐協發展的重任務年來,武漢

市緊緊繞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

和國際化大都市目標定位,大力推進招引資和

招才引智相關政舉措并舉積極優化營環

實現城市能新動能的進一步增強和城市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德梁行武漢公司于2005年落戶武漢,并一舉成為湖北市場的領頭本土市場上,我們具有強大的牌效應,

擁有龐大且多樣化的現存客戶群體。們

與當地政府之保持穩關系,為我們的客戶

提供產業及地產一站式服務,見證和助力武漢市乃至湖北省的高質量涅槃發展。”武漢公司總經理事目錄最具增長性區域:長江中游城市群1.經濟與地理上承東啟西、承上啟下的“橋梁”2.雙循環換擋期,中部城市群戰略地位提升

3.最具增長性區域長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引領城市–武漢1.產業:經濟發展動能換擋期,制造業升級、第三產業快速發展2.人口:人口流入加快,未來仍有千萬增量空間

3.交通:九省通衢,支撐區域經濟素流通的核心交通樞紐城市

4.教育:中部教育資高地,科技創新氛濃厚

5.武漢市城市發展的前景與目標產業升級發展將持續推動片區物業市場需求釋放1.高速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地:光谷2.正在崛起的高端現代服務業聚集地:漢口及武昌沿江務區觀點提要CUSHMAN&2最具增長性區域長江中游城市群經濟與地理上承東啟西、承上啟下的“橋梁”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提出以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群、關中平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動

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融合發展,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推動區域板塊之融合互動發展。從地緣上來,長江中游城市群南北鏈接京津冀城市群和港澳大灣區、東西鏈接長三

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推動我國各區板塊融合發展的重“外,長江中游城市群也長江經

濟帶發展規劃的重支點城市群,長江經濟帶規劃覆蓋了我國第一梯隊三大城市群:長三角、長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輻射我國長江流域東部中部及西南部共9個省份的廣闊腹地,發展潛力巨大。中國重點城市群分布情況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來梁行研究部澳城市群雙循環換擋期,中部城市群戰略地位提升2021年最新發布的國民經濟十四五規劃綱將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定位,由十三五的“發

展壯大”提升至“優化提疇。隨中國經濟進入以內需驅動為主的雙循環換擋期,中西部的全方位補

短板、縮小區域經濟差異,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動力之一。十四五規劃相關城市群發展定位第一檔優化提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第二檔發展壯大山東半島、中、關中平、第三檔培育發展哈長、遼中南、滇中、天山北坡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德梁行研究部CUSHMAN&4最具增長性區域2020年長江中游城市群以整體GDP9.3萬億元在第一梯隊5個主城市群中排名第三位,也我

國第一梯隊城市群中覆蓋城市數量最多的城市群。2020年長江中游城市群人均GDP7.4萬元,雖與京津冀、長三角、港澳三大世界級城市群仍存在差距,但2019年中國各省及轄市GDP排名

中,長江中游城市群范內的湖南和湖北均位居前十,且增速高于其余城市群核心省市,目前五大

城市群內經濟增長最快的區域,可以預見長江中游城市群將接下來中國經濟發展最具增長性的區

域之一。中國主城市群相關經濟指標對比主指標京津冀城市群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重點城市數量1611263116輻射區域積

(萬平方公里)215.6213218.5輻射人口(億人)1.10.81.61.21.0GDP(萬億元)8.911.520.59.36.3人均GDP(萬元)7.713.312.47.46.2香港

武漢

成都20%17%核心城市及其北京澳門GDP40%3%

13%27%上海長沙19%重慶占城市群比天津廣州39%

16%17%南昌6%深圳23%來:各省市統計局2020年統計公報,戴德梁行研究部2019年中經濟增速排名前十位增速排名地區增速1貴州8.3%2西藏、云南8.1%3江西8.0%4湖南、福建7.6%5湖北、四川、安徽7.5%6河南7.0%7浙江、河北6.8%8寧夏6.5%9重慶、海6.3%10甘肅、新疆、山西、廣東6.2%來:各省市統計局2019年統計公報,戴德梁行研究部5CUSHMAN&長江中游城市群

引領城市

武漢長江中游城市群覆蓋了31個主城中武漢市

占據了長江中游城市群GDP總量的17%,目前引

領長江中游城市群協發展的核心城市。從地緣上來漢位于中國大的中央,全國性的重戰略

交通樞紐城市。武漢及武漢都市圈的高質量發展推

動整個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的重力量。產業現狀:動能換擋期,制造業升級、第三產業快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正成為推動武漢市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從武漢市過去20年三產業增速來2004至2014年武漢經濟快速增長的推動力主來自第

二產業,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增速在2004至2014年一度接近20%此期武漢市本完成

了傳統支柱制造業的升級改造和對戰略新興產業的培育,這也推動武漢市GDP在2014年突破萬億大關,2019年武漢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4167.3億元,占GDP比重達到25.7%。20%武漢市經濟增速2000-201915%10%5%0%來:武漢市統計局,戴德梁行研究部武漢市工業增加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增速2004-201935%30%30.0%29.7%25%20%15%11.8%10%5%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來:武漢市統計局,戴德梁行研究部7CUSHMAN&02015-2019武漢市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及占GDP比重來2019年武漢科技創新報告》,戴德梁行研究部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德國經濟學家克里斯泰勒早在中心地理論就提出,中心城市區域功能的發揮最終體現于服務業的發展,區域內部的經濟分工和產業協調、資本的進入,都需一個現代服務業聚集中心,以提供資金、人才、物流的全素支撐。十三五期(2016-2020),武漢市產業經濟發展重點逐步聚焦戰略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從分產業增速來2014年以后武漢進入經濟發展換擋期,第三產業增速開始超越第二產業成為武漢經濟增長的又一重驅動力。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打造支柱型高附加第三產業已成為接下來武漢市經濟

發展的必然。2019年武漢市第三產業增加9855.3億元,全國排名第十位,與主一線城市相比仍有較

大增長空。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2019年中國第三產業增加城市排名前十來:各城市統計局2019年統計公報,戴德梁行研究部CUSHMAN&8十四五期大計劃促產業轉型提升,打造“965”產業集群武漢市產業集群分布圖近期發布的武漢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中四五期武漢市先進礎材料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將力于推行“三大計劃”,流氫能文化旅游即支柱產業壯大計略性新興產網絡安全裝備制造業倍增計劃和現代服務業升級計劃,新型顯示現代物流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健康食品航空航天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為主航運物流體的“965”現代產業體系。智能制造臨空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建筑業金融服務創意設計江岸區山區武漢化工區“965”產業集群貿汽車及零部件江漢區文化旅游智能制造武昌區硚口區洪山區健康服務生態旅游漢陽區工程設計9大支柱產業集群:智能建造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芯屏端網”貿物流“光芯屏端網”汽車制造和服務綠色環保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醫藥大健康和生物技術文化旅游

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和先進礎材料現代金融空天信息

量子科技電競65大新興產業領域:大未來產業方向:汽車及零部件數字經濟大健康網絡安全電磁能新能汽車

裝備制造航空航天量子科技和智能網聯汽車

光電子信息產業空天信息超級計算

新能源人工智能腦科學和類腦科學新材料

數字創意深地深海深空智能家居通用航空

氫能生命健康來:《武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德梁行研究部武漢市十一五至十四五時期產業規劃傳統制造業升級+培育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推動武漢市GDP破萬億傳統制造業高端化、戰略新興產業和服務業快速發展助力武漢市GDP在十四五期邁向2萬億十一五時期2006-2010十二五時期2011-2015十三五時期2016-2020十四五時期2021-2025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本構建成具有比較優勢堅持工業主攻方向不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經

大支柱產業,鞏優勢產業,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以戰搖,深入實武漢制造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發展新興產業,淘汰劣勢產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2025力構現有推三大計劃支柱產持區級經濟發展,構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計劃、戰略性新興建具有綜合競爭優勢的新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業—未來產業”有機更新的產業倍增計劃、現代服務業型產業體系,實現從老工業迭代產業體系,初步建成國升級計力構建以戰

統貿重鎮向先進家先進制造業中心。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地、現代服務業中制造業為支撐、現代服務心轉型升級。業為主體965”現代產業體系。來:武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十一五至十四五9CUSHMAN&預計2024年GDP破2萬億2019漢市地區生產總突破1.6萬億,2020年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制訂的武漢市經濟社會發展

主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增長7.5%至7.8%守估計排除疫情因素的影響,2020年武漢市地區生

產總本將可能會突破1.7萬億元(按增速7.5%預測按照武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2020至2025年武漢市地區生產總年均增速預計在7%左右,那么預計在2024年左右武漢市地區生產

總將突破2萬億。0圖表5:武漢市經濟預測2021-2025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F20202021F2022F2024F2025F來梁行研究部CUSHMAN&10人口流入加快,未來仍有千萬增量空間人口吸附能力增強,常住人口增速加快隨武漢市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吸附能力不斷增強,迎來了人口凈流入的高峰期,最新公布的武漢

市第七次人口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武漢市常住人口達到1232.7萬人,2010至2020年十年共

增加254.1萬人,增長26.0%,年均平均增長率達到2.3%的歷史高位。武漢市歷次人口查常住人口及年均增長率表現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2.0%1.5%2.0%1.6%2.0%1232.65978.542.3%2.5%2.0%1.5%1.0%0.5%0.0%數據來:武漢市統計局,戴德梁行研究部常住人口未來仍有千萬增量空間從人口密度來,武漢市目前人口密度為1308.4人2020年末武漢市常住人口1232.7萬人,符合該預

每平方公里,遠低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人口密度未測結果。那么按照該預來20漢市將還達城市空規劃布局最優承載能力。根武漢經有人口增量空約1000萬左右,人口增長潛力巨大。濟研究》對武漢市資承載最優人口規模進行預測,目前長江中游城市群所處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整預計2020武漢市常住人口將達到體的城鎮化率在57%-61%之,仍有較大的城鎮化1200-1300萬之2030年武漢市常住人口預計會達到空,這將為武漢市乃至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提供

1550-1700萬之2049年武漢市常住人口有力的人力資支撐。

規模將達到2200-2500萬之際情至11CUSHMAN&武漢市人口密度與主城市對比情況城市上海廣州深圳武漢6340.57434.71997.58569.2全市人口規模(萬人)2428.11530.61343.91121.2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3829.62058.76727.91308.4來:各城市統計局,戴德梁行研究部武漢市人口規模預測新理論模型方法預測武漢市人口規模區間預測重年份2020年2030年2049年高方案人口規模(萬人)1300左右1700左右2500左右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152120032881低方案人口規模(萬人)1200左右1550左右2200左右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141818172616來:武漢市發展和改委員會課題組《向2049年的武漢人口規模預測與空布局設計》,戴德梁行研究部九省通衢,支撐區域經濟素流通的核心交通樞紐城市3小時飛行圈、3.5小時高鐵圈覆蓋全80%主城市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確定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構成圖,不管京

津冀-港澳主軸還長三角-成渝主軸,亦或福建至銀川通道,武漢作為全國性的戰略交通道都必

經之地,戰略地位不言而喻。目前武漢3小時飛行圈覆蓋了全國80%的主城市;3.5小時高鐵向東可以

到達上海、向北可達石家莊、向南可達廣州,沿江高鐵建成入使用后,預計武漢向西至成都的時也將縮

小到4小時以內。屆時武漢3小時飛行圈3.5小時高鐵圈將全覆蓋中國大80%的主大中城市。CUSHMAN&12圖片3:武漢市交通情況城市軌交鐵路航空港口里程達387.5公里(含有軌電全國各大城市排名第七位、長江中游城市群排名第一,日均客運量突破200萬人次。到2025年,將形成14條線路,總長600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三大主武漢天河機場2019年武漢擁有國家一類口岸漢口站、武昌站。在建及旅客吞吐量2715萬人;陽邏對外籍船舶開帶選址火車站包括武漢貨郵吞吐量24.3萬噸。長江中游最佳的東光谷火車站十四五期漢天河深水良港,也長江中漢陽火車站、天河北站。機場將加快建設第三跑上游第一個按國際標準到2030年,將形成道、謀劃第四跑道等機設計的專業化集裝箱碼13條干線引入的環形放射場擴容工程。到頭。港區交通便捷,京廣、2025狀大型鐵路樞紐。年,實現旅客吞吐量京九鐵路連線位于陽邏4200萬人次;貨郵吞港以北僅30公里,水鐵吐量40萬噸。聯運十分便捷。3小時飛行圈2小時飛行圈1小時飛行圈來:武漢市統計局,武漢市十四五規劃,各部門統計公報,戴德梁行研究部13CUSHMAN&物流能力仍有提升空,打造亞洲第一航空物流樞紐武漢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集水空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在發展物流運輸業帶動片區貿易發展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19年武漢市全年貨運量67555萬噸,排名全國第五。與其他主城市相比,武漢的優勢在于公鐵水空多式聯運,結合武漢優秀的地緣位置,全國性的核心物流樞紐城市。圖表7:主城市貨運量排名情況圖表8:武漢市貨運量分方式占比2019廣州航空鐵路重慶上海

寧波武漢天津

長沙水運南京公路杭州

深圳

鄭州

成都

西安北京0來:各城市統計局2019年統計公報,戴德梁行研究部來:武漢市統計局,戴德梁行研究部圖片5: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鄂州花湖機場湖北際物流核心樞紐重點項目:鄂州花湖機場從目前武漢市的貨運結構來空運輸的占比較低。預計隨鄂州花湖機場的建成入使漢市航空貨運能力將得到質的提升。鄂州花湖機場作為未來順豐全國核心物流樞計

2025年貨郵吞吐客

吞吐量分別為245.2萬噸、鄂州花湖機場100萬人次;2045年分別為765.2萬噸、1500萬人次,建成后將成為全球第四、亞洲第一的航空物流樞紐,1.5小時飛行圈可覆蓋全年國90%的經濟總量、全國

80%的人口,1000公里半徑覆蓋五大國家級城市群。5來:《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總體方案》,戴德梁行研究部CUSHMAN&14中部教育資源高地,

科技創新氛圍濃厚中部教育資源高地,科技創新氛濃厚高等院校數量排名2019高等院校數量全排名第三武漢市所在的湖北省中部高等教育資最豐富的區域,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高等院校數量排名中,湖北省中央部門辦和本科院校合計76所排名全國第三位,僅次于北京和江蘇,中部教

育資高地。武漢市匯集了包括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在內的多所優秀的全國知名院校。截至2020年末,武漢市本專科在校大學生約106.72萬人,比增長6.0%,名副其實的“大學城”。北0中央部門辦本科院校人才流失情況正逐步好轉來:教育部官網,戴德梁行研究部過去由于東部沿海經濟發展迅速,武漢市人才流出情況嚴重據螞蟻金服發布的《大學生就業流向報告5大熱門跨省就業遷徙路線表格6:武漢市及其人才流出目標城市房價收入比情況漢占了三個,分別武漢到深圳、武漢到北京及武漢市人才2020年房價武漢市2020武漢到廣州。以華中科技大學為例,廣東省在相流出主城市收入比年房價收入比當長一段時一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生就業選擇的主目的地。近年來,隨區域經濟深圳27.1發展差距的不斷縮小,武漢市作為內核心城市對人才的吸附力開始增強。仍以華中科技大學為北京23.82019年本科畢業生留漢占比開始接近流11.7入廣東的占比、2020年湖北省內徹底取代廣東廣州16.7省成為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生的首選就業城

外一線城市日益顯現的擠出效正加杭州速這一過程,對比武漢市人才主流入地與武漢18.5市的房價收入比,武漢市展現出了較高的生活居來報告居研究院,住性價比。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生就業流向前五城市占比2014-2020100%90%80%70%60%50%40%30%20%1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廣東湖北上海江蘇北京來:華中科技大學官網,戴德梁行研究部CUSHMAN&16大學生留漢政策效果顯著武漢大學生留漢人數(萬人)2013-20202017年開始,為更好的促進素聚集,40.638.8實現產業轉型優化升漢市政府提出30.130.2百萬大學生留漢計劃,開始將留住人才作為工作重點之一。2017年4月武漢正式成立1512.610.410.8招才局,并公布實施了一系列優惠政吸引更多的高素質人才留在武漢。2017至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19年武漢市共新增留漢大學生109萬來:武漢市政府公開資料,戴德梁行研究部人,提前完成百萬大學生留漢計劃。依托高校發展科研成果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依托院校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產業研究院武院武漢導航與位置服務工業技術研究院武漢遙感與空信息工業技術研究院

武漢智能裝備工業技術研究院國家研究中心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點實驗室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水資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數字制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強電磁工程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市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市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市衛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

武漢市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市激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市鋼鐵冶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技術武漢市天然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武漢市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市信息存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市光電測控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武漢市避孕節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市地熱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武漢市遙感衛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市增材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市險廢物處置與資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院校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產業研究院武漢新能汽車工業技術研究院武漢地質資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武漢交通科技研究院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地質過程與礦產資國家重點實驗室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市船舶工業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市非開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市液態儲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7CUSHMAN&能CUSHMAN&18武漢市城市發展的前景與目標武漢市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龍頭城市、國家中心城江經濟帶重支點城來將依托其優秀

的地緣條件、豐富的科教資和人口吸附潛極推進科技創新進產業向高端化升區域發展提供強大的驅動力。目前武漢市正處于產業結構優化期:第三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時二產業增速放緩,顯示出由傳統制造業升級帶來的驅動力已接近尾進戰略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成為十四五期的重點。毋庸置疑戰略新興產業和現代

服務業將成為下一階段武漢市經濟發展的核心推動力。目前長江中游城市群融合發展程度較漢都市圈協發展也仍處于聯動初期,預計隨城際

交通規劃的進一步落實和推進,區域經濟協發展

優勢將逐步顯現漢作為核心龍頭城市對城市群的輻射和帶動力將得到有效提升。產業升級發展將持續推動片區物業市場需求釋放高速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地–光谷在武漢,光谷所在的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集中度最高的區域。2019年湖高新技術開發區以地區生產總1876.8億元在武漢市

個區域中排名第一位,年在全國國家級高新區中

排名第四位,2020年也仍然保持在前五,武漢

市經濟增長最快的區域。長達三十多年的培育和發14展,光谷形成了包括光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在內的一系列支柱產業。19CUSHMAN&地區生產總2019(億元)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江漢區新洲區口區

區0來:武漢市統計局,戴德梁行研究部排名1234567891020192020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北京中關村科技園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工業園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來:科技部火炬網,戴德梁行研究部21CUSHMAN&需求快速增長的光谷甲級寫字樓市場光谷片區辦公物業類型在過去30年主以產業園區為主,16年開始該片區開始有甲級寫字樓建成入使用。

近年來隨光谷支柱產業升級和產業鏈的不斷延伸,區域內甲級寫字樓的需求快速增長,17年以后光谷甲級寫字樓市場空置率長期處于全市比較低的水平,截至2021年三季度,光谷甲級寫字樓平均空置率18.4%低于全市平均空置率約14.3個百分點;平均租金高于全市水平。140光谷VS武漢市甲級寫字樓租金走勢對比117.412010080604020106.302021Q1-Q3來梁行研究部80%70%60%50%40%30%20%10%0%光谷VS武漢市甲級寫字樓空置率走勢對比32.7%18.4%2021Q1-Q3來梁行研究部TMT企業和第二總部經濟推動片區寫字樓需求攀升從租賃需求企業類型來,光谷片區甲級寫字樓租賃需求主2016至TMT企業約占過去5年TMT行業,其次工業制造業和教育行業。2021年三季度,TMT、工業制造業和教育行業的租賃成交面光谷甲級寫字樓積約占光谷甲級寫字樓市場成交總積的42.0%、20.4%成交積的42.0%和19.1%17年開始隨小米系第二總部的落戶,光谷片區迎第二總部”經濟潮,落戶企業第二總部數量逐年升,這也為光谷甲級寫字樓市場帶來新的市場需求。CUSHMAN&222016-2021Q3光谷甲級寫字樓租戶成交情況2.5%1.2%9.2%19.1%3.1%TMT42.0%光谷片區第二總部(總部)數量9080706050403020100/20.4%來梁行研究部來: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戴德梁行研究部光谷中心城圖示潛力新興板塊:光谷中心城光谷中心城總占地積36.15平方公里,定位為

高科技務中心,旨在打造服務中部、輻射全國、

世界的國際化務城建促進中部戰略

性新興產業深化的總部控制中心和后臺服務中心;搭建促進武漢市金融創代服務業與高新技術產業共融的示范平臺。目前光谷中心城整體仍處于礎設施建設高峰期。就辦公物業來谷中心城寫字樓多為自用型總部大域內目前在建的重點甲級辦公項目包括湖北廣播電視傳媒航特種飛行器研發中心、綠地光谷中心、TCL華中總部、光和創谷、大悅城、烽火通信研發中心、光谷有軌電車線網、瑞安創新天地等。零板塊,目前光谷中心城在建重點項目包括:大

悅城、力高業中心、光谷創新天地、龍湖天街等。

預計未來3-5年光谷中心城將迎來項目交付的高峰期。來:《光谷中心城總體規劃》,戴德梁行研究部23CUSHMAN&正在崛起的高端現代服務業聚集商地理上武漢市被長江和漢水劃分為三個板塊,即三個板塊之的經濟往來有所限制,因此也形成了兩過江隧道的建成使用,三鎮之融合發展趨勢增強,漢口商

主軸亮點區塊的規劃,未來兩岸務區將成為武漢高端現代服辦公需求穩定、入駐企業質量較高自2012年首棟甲級寫字樓交付使用以來,由于入駐企業整體質量較高,漢口及武昌沿江務區需

求長期保持穩定,也武漢市納稅過億樓宇聚集地。漢口&武昌沿江務區整體租金長期處于全

市較高的位置,且空置率保持全市較低水平。截至2021年三季度,該片區平均租金接近130元每平米;整體空置率14.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7.8個百分點。160140120100漢口&武昌沿江務區與全市甲級寫字樓平均租金走勢對比來德梁行研究部128.7106.38060

40200漢口&武昌沿江務區與全市甲級寫字樓空置率走勢對比來德梁行研究部32.7%0%14.9%CUSHMAN&高端服務業聚集特征顯著從租賃需求企業類型來,兩岸甲級寫字樓租賃需求主來自金融、不動產、專業服務業,三者整體約占2016至2021年三季度該片區甲級寫字樓成交積的約63%,高端服務業聚集特征顯著。2016-2021Q3漢口&武昌沿江甲級寫字樓租戶成交情況/5.4%TMT116.3%來梁行研究部潛力新興板塊:二七濱江務區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