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課時作業(原卷+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1.利用氣象衛星對臺風進行實時監測是預報臺風和減輕臺風災害的重要措施。該現代化技術手段屬于()A.遙感技術 B.地理信息系統C.全球定位系統 D.雷達技術2.中央電視臺每天天氣預報中提供的衛星云圖,主要使用了()①遙感技術②地理信息系統③全球定位系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讀某地山體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圖,回答3~4題。3.圖中堰塞體垮塌后可能會淹沒下游沿岸居民點,可快速確定需要轉移人口區域的技術是()A.遙感(RS)B.地理信息系統(GIS)C.全球定位系統(GPS)D.北斗導航衛星系統(BDS)4.圖中甲、乙、丙、丁四處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5.GPS技術在減災防災領域應用廣泛,下列不是其應用領域的是()A.繪制地圖B.人員救生C.地震監測D.淹沒分析6.重大自然災害空間監測系統的核心技術是()A.全球定位系統B.遙感技術C.地理信息系統D.計算機系統7.在下列自然災害中,利用遙感技術無法做到的是()A.準確預報地震發生的時間B.監測病蟲害的擴散情況C.收集洪水受災區的面積D.監測沙塵暴的動態趨勢8.下列關于高新技術在防災減災應用中的前景,說法不正確的是()A.遙感技術與計算機技術有更加廣泛的應用B.清潔能源技術的使用將完全替代煤炭的使用C.通過轉基因農業,將減少農作物的病蟲害D.防災減災將實現監測—評估—預測—預警的智能化、自動化和網絡化2019年3月,東北地區經歷了較長時間的低溫雨雪天氣。資料顯示,春耕春播時期,東北地區還有1/4耕地過濕,不僅推遲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澇的程度。據此完成9~10題。9.對春澇災情進行監測需要運用的主要技術是()A.北斗導航衛星系統 B.地理信息系統C.遙感技術 D.數字地球10.救災決策部門為了綜合分析春澇災情,運用了地理信息系統,需要疊加使用的專題地圖有()①降水量分布圖 ②水系分布圖 ③地形分布圖④土壤類型分布圖 ⑤地質構造分布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④2018年6月2日,“中國農業一號衛星”高分六號成功發射。高分六號衛星發出的數據將在農業、農村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有效扭轉了目前長期依賴國外同類衛星數據的局面,強化農業、農村管理的現代化和信息化。據此完成11~12題。11.高分六號衛星在傳統多光譜波段設置的基礎上,根據作物光譜特性,增加了紅外波段的需求,對植被的含水量、葉綠素含量等變化更加敏感,但不能做到()A.識別小麥和松林B.獲取小麥種植面積C.判斷小麥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程度D.指導農民選擇最佳播種時間12.與冰川范圍遙感監測相比,農業遙感監測更具復雜性和特殊性。這主要是因為()①時效性要求較高 ②監測內容多 ③種植結構復雜④植物顏色單一 ⑤天氣多變A.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④⑤二、綜合題(共18分)13.(10分)讀下表,完成下列各題。案例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2016年5月福建發生暴雨洪災洪水的跟蹤、動態監測—遙感評估工作—地理信息系統2016年5月湖南、湖北洪災對暴雨和洪水的監測—遙感2015年10月臺風“彩虹”侵襲瓊州海峽水位監測—遙感綜合評估—地理信息系統(1)用于防災減災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技術是自然災害空間監測系統的核心技術。(4分)(2)在災害預測預報技術方面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當這些技術發展到更高水平后,能夠引導著人類從趨利避害到________發展。(3分)(3)防汛指揮決策支持系統的技術基礎是什么?其具有哪些功能?(3分)14.(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不同植物類型由于組織結構不同、季節不同、生態條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譜特征、形態特征和環境特征,在遙感影像中可以表現出來。下圖是不同植被反射波譜曲線比較圖。材料二根據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繪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區植被的垂直分布圖。(1)利用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對植被分布的調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________特征,并由此區分________。(2分)(2)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譜波段上的反射率差異越大,越容易區分。材料一圖中綠光波段的可見光以及紅外線反射率最高的植被分別是(1分)()①桷樹②樺樹③松樹④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1.利用氣象衛星對臺風進行實時監測是預報臺風和減輕臺風災害的重要措施。該現代化技術手段屬于()A.遙感技術 B.地理信息系統C.全球定位系統 D.雷達技術解析:利用氣象衛星對臺風進行實時監測的技術手段是遙感技術。答案:A2.中央電視臺每天天氣預報中提供的衛星云圖,主要使用了()①遙感技術②地理信息系統③全球定位系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解析:衛星云圖制作的過程是先利用衛星在高空獲取大氣中云層的分布狀況圖,然后將其作為信息源輸入地理信息系統。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對將來的24小時或48小時云系的移動和發展作出預測,最后根據其影響的地區作出天氣預報。答案:A讀某地山體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圖,回答3~4題。3.圖中堰塞體垮塌后可能會淹沒下游沿岸居民點,可快速確定需要轉移人口區域的技術是()A.遙感(RS)B.地理信息系統(GIS)C.全球定位系統(GPS)D.北斗導航衛星系統(BDS)4.圖中甲、乙、丙、丁四處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解析:第3題,確定需要轉移人口區域,需要對影像圖進行分析,需要模擬堰塞湖決口可能會淹沒的范圍。遙感的主要功能是獲取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統和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和導航;只有地理信息系統能對地理空間信息進行分析處理。第4題,圖中乙處位于堰塞體滑坡的源頭處,其海拔應最高;丙在堰塞體上,海拔高于湖面上的甲,丁在堰塞湖下游河道上,海拔最低。答案:3.B4.D5.GPS技術在減災防災領域應用廣泛,下列不是其應用領域的是()A.繪制地圖B.人員救生C.地震監測D.淹沒分析解析:淹沒分析主要是借助RS技術和GIS技術。答案:D6.重大自然災害空間監測系統的核心技術是()A.全球定位系統B.遙感技術C.地理信息系統D.計算機系統解析:空間監測的核心技術是遙感技術。答案:B7.在下列自然災害中,利用遙感技術無法做到的是()A.準確預報地震發生的時間B.監測病蟲害的擴散情況C.收集洪水受災區的面積D.監測沙塵暴的動態趨勢解析:通過遙感可以看到沙塵暴、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形成過程,并監測其動態,還可以利用它對洪災進行跟蹤監測。答案:A8.下列關于高新技術在防災減災應用中的前景,說法不正確的是()A.遙感技術與計算機技術有更加廣泛的應用B.清潔能源技術的使用將完全替代煤炭的使用C.通過轉基因農業,將減少農作物的病蟲害D.防災減災將實現監測—評估—預測—預警的智能化、自動化和網絡化解析:清潔能源不可能完全替代煤炭的使用。答案:B2019年3月,東北地區經歷了較長時間的低溫雨雪天氣。資料顯示,春耕春播時期,東北地區還有1/4耕地過濕,不僅推遲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澇的程度。據此完成9~10題。9.對春澇災情進行監測需要運用的主要技術是()A.北斗導航衛星系統 B.地理信息系統C.遙感技術 D.數字地球10.救災決策部門為了綜合分析春澇災情,運用了地理信息系統,需要疊加使用的專題地圖有()①降水量分布圖 ②水系分布圖 ③地形分布圖④土壤類型分布圖 ⑤地質構造分布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④解析:第9題,本題考查地理信息技術問題,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遙感技術是在距離地球一定距離的飛機、飛船、衛星上,使用光學儀器和電子儀器,接收地面物體發射或反射的電磁波信號,以圖像膠片或數據磁帶形式記錄下來,傳送到地面,最后通過分析,揭示出物體的特征、性質以及變化。遙感技術主要應用于資源的普查、災害監測、環境監測、工程建設以及規劃,還有其他包括:軍事偵察、海上交通、海洋漁業等。因此遙感也可以根據圖像對春澇災情進行監測。故選C。第10題,為了綜合分析春澇災情,需要用降水量分布圖分析各地澇災程度;用水系分布圖和地形圖分析排水工程的位置;而土壤類型和地質構造對救洪災沒有作用。因此①②③正確。故選A。答案:9.C10.A2018年6月2日,“中國農業一號衛星”高分六號成功發射。高分六號衛星發出的數據將在農業、農村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有效扭轉了目前長期依賴國外同類衛星數據的局面,強化農業、農村管理的現代化和信息化。據此完成11~12題。11.高分六號衛星在傳統多光譜波段設置的基礎上,根據作物光譜特性,增加了紅外波段的需求,對植被的含水量、葉綠素含量等變化更加敏感,但不能做到()A.識別小麥和松林B.獲取小麥種植面積C.判斷小麥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程度D.指導農民選擇最佳播種時間12.與冰川范圍遙感監測相比,農業遙感監測更具復雜性和特殊性。這主要是因為()①時效性要求較高 ②監測內容多 ③種植結構復雜④植物顏色單一 ⑤天氣多變A.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④⑤解析:第11題,小麥和松林的光譜特征不同,高分六號衛星可以識別小麥和松林,A不合題意;小麥與周圍地物的光譜特征不同,因而可以先識別出小麥,再進行面積計算,B不合題意;當小麥產生病蟲害后,光譜特征會發生變化,因而可以判斷小麥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程度,C不合題意;農作物播種時間,主要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無法通過高分六號衛星監測指導,D符合題意。故選D。第12題,農業一季生產時間較短,因而時效性要求較高,①正確;農業生產過程中檢測內容較多,如面積、生長階段、病蟲害等內容,②正確;農業種植結構多樣,有套作、間作等,增加農業遙感監測的難度,③正確;不同植物有不同的光譜特征,植物顏色單一不是主要困難,④錯誤;無論監測冰川還是農業,都受到天氣因素影響,⑤錯誤。故選B。答案:11.D12.B二、綜合題(共18分)13.(10分)讀下表,完成下列各題。案例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2016年5月福建發生暴雨洪災洪水的跟蹤、動態監測—遙感評估工作—地理信息系統2016年5月湖南、湖北洪災對暴雨和洪水的監測—遙感2015年10月臺風“彩虹”侵襲瓊州海峽水位監測—遙感綜合評估—地理信息系統(1)用于防災減災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技術是自然災害空間監測系統的核心技術。(4分)(2)在災害預測預報技術方面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當這些技術發展到更高水平后,能夠引導著人類從趨利避害到________發展。(3分)(3)防汛指揮決策支持系統的技術基礎是什么?其具有哪些功能?(3分)解析:本題以地理信息技術在我國重大自然災害的監測、防災減災中的應用及遙感技術的應用原理考查高科技在減災防災中的應用。解題時應注意掌握“3S”技術的應用領域。答案:(1)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2)空間技術信息技術化害為利(3)GIS技術。具有空間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14.(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不同植物類型由于組織結構不同、季節不同、生態條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譜特征、形態特征和環境特征,在遙感影像中可以表現出來。下圖是不同植被反射波譜曲線比較圖。材料二根據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繪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區植被的垂直分布圖。(1)利用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對植被分布的調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________特征,并由此區分________。(2分)(2)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譜波段上的反射率差異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rg安裝合同協議
- 合同違約協商協議
- 土地復耕合同協議
- 三方合租協議合同范本
- 醫院食堂協議合同
- 車輛維護合同協議
- 農村養殖場買賣協議合同
- 借用協議與合同
- 解除燃氣合同協議
- 緊固件技術服務合同協議
- 2025山西省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排油煙管道施工方案
- 慢性心衰的規范化管理
- 2024年河南藝術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北仙桃市城投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高職高專旅游專業頂崗實習管理 (課件)
- 電廠安全培訓課件
- 鋼筋加工廠施工方案
- 天體運動中的三大模型(講義)-2025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
- AI智能客服建設方案
-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